be essential in对吗: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核精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25:24
第一章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一)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
我国教育学者根据教育定义外延的大小,将教育定义划分为“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
广义定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
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描述一定情境中被定义对象的某些关键特征或指出使用被定义概念的方法。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既揭示出被定义对象“是”什么,又明确或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这三种定义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育定义往往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定性的,同时又是纲领性的。
二、教育概念的演变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一)学校的产生
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三、现代教育形态
(一)现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二)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教育终身化。
第二,教育社会化。
第三,教育生产化。
第四,教育民主化。
第五,教育国际化。
第六,教育现代化。
第十,教育多元化。

第三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一、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静态联系,即作为“状态”的系统要素
(一)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以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指的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中介
在三个基本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
二、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即作为“活动”的系统运行要素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2)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
(3)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的关系。 

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1)教育学的理论建设;
(2)教育学的实践运用。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67)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强调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道家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加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寻求确定知识来建立价值标准,他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问答法的步骤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他以“理念说”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包含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的哲学系统。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古罗马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anus35~96)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1632年写成、l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杜威l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不但提出了一系列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
三、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主编的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956年以来,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1913~ )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J.S.Bruner,1915~ )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强调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
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P.Lengrand,1910年)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
自1972年以来,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把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创造性地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中加以具体化。
1975年,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详细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在对教学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人探讨之后,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第三节 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
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第四节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1)类比方法、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2)比较方法与分类方法;
(3)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4)系统方法;
(5)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二、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2)文献法;(3)调查法;(4)实验法;(5)比较法;(6)个案研究法。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晌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具体而言这种人才培养又分为两个方面:
(1)培养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2)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向他们传授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及技能,以使他们能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不民主的社会中,教育能传播科学知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第二,在比较民主的社会中,民主的教育可以保持并推动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着校舍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教材建设、教师待遇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条件,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革
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二)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教育具有生产性
1.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第二,它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三)教育优先发展
其基本含义有两个:第一,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高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第二,教育发展要优先于社会其他行业或部门而先行发展。
二、教育与生产关系
(一)教育与经济基础
一方面,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中介因素和力量,这体现在:第一,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第二,经济基础部分地制约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复制强化或者削弱一消解作用。第一,在通常的情况下,教育起着复制、强化和延续社会关系的作用。第二,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机构。第三,在社会的变革时期,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进步理论,从而具有促进社会加速变革的作用。
(二)教育与政治制度
1.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
第一,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第二,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2.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思想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素质,影响着社会风俗、道德风尚和思想潮流。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得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5)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二、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四章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发展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
3.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第三节学校教育在个俸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三、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l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第五章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简而言之,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是可以测量的,但不能测量目的。

第二节翩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一)古代的教育目的——一儒家教育目的
我国古代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做官。
(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及其演化
建国初,根据当时的情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l957年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2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也是对教育目的的表达。l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被人们简称为”四有、两爱、两精神”。l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的教育目的。现阶段,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六章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2)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我国现行《教育法》对各级各校学生的基本权利所做的规定,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1)人身权;(2)受教育权。
3.学生的基本义务
学生的基本义务是指学生按照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参加教育活动时必须履行的义务。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基本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学生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
(3)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4)学生有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的本质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二)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特殊的复杂性;
(2)独特的创造性;
(3)鲜明的示范性;
(4)显效的长期性。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
(一)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群体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专业知识;(2)专业伦理;(3)专业训练;(4)专业发展;(5)专业自主;(6)专业组织。
(二)对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要求
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
(1)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其次,能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诸多的现实条件,适当改造教材内容。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首先,应有学术研究的能力。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和教法。
五、教师的人格特征
(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
(2)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

第三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理论发展概述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
1.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的发展
第一阶段: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视教师为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主宰人物,学生成了被动的容器,由此形成了教师中心说。第二阶段: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竭力弘扬学生主体论,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向导,这就形成了学生中心说。第三阶段:以前苏联和我国一些教育家为代表,认为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统一的,便有了主导主体说。
(二)师生关系理论模型研究
1.相互作用模式
相互作用模式主要是依据团体动力学的研究成果而建立的。
2.社会体系模式
社会体系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处在大社会体系之中,因此,师生之间的影响,除涉及师生自身的因素之外,还涉及其他社会因素,应把师生关系放在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考虑。
二、师生关系的本质特点
(一)师生关系的社会制约性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1)民主平等;
(2)爱生尊师;
(3)教学相长;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2)建立教师威信;
(3)善于同学生交往;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第七章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所谓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概念是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科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二、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二)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四、制订课程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与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2)学科中心和活动中心课程论;
(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的影响。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
它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所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
3.课程目标
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操作性。
4.教学目标
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1.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②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③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泰勒介绍的一种可行的分类是:①健康;②家庭;③娱乐;④职业;⑤宗教;⑥消费;⑦公民。
3.对学科的研究
学校课程毕竟是要传递通过其他社会经验难以获得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二)设计的意义
(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学性;
(3)合发展性。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五)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概念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
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①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②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具有初步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④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①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②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③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
①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②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相应的审美能力;
④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
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的设置大致包括六类: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二;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三是社会基础知识科目;四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
2.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的概念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
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教学大纲的构成
教学大纲一般由以下基本部分构成:一是说明部分,二是正文部分。
3.教科书设计
(1)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2)教科书的编排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3)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三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安排课程表
通常情况下,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第二,迁移性原则。第三,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第三,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①独特性;②稳定性;③发展性;④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基础因素。第二,内部因素。第三,外部因素。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在对教学单元进行规划时,需要对教学单元中的主要原理、主要概念、技能、态度、诊断性测验和评价等方面加以考虑。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2)教师的特征;
(3)学校的特点;
(4)校外环境。
二、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课程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课程评价的目的
(1)改进课程;
(2)改进教学。
2.课程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修正功能;
(3)决策功能。
(三)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或阶段:(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介绍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泰勒在这一评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编制的实践,提出了更引人注目的“课程原理”。可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该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是由背景评价(baekgroand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t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e valuation)这几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背景评价。第二步,输入评价。第三步,过程评价。第四步,成果评价。
(四)课程评价的过程
绝大多数课程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中都涉及或需要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和把握一些基本步骤。
1.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评价概念是否合适。第二,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第三,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2.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在课程评价中,评价者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第二步,搜集信息。第三步,组织材料。第四步,分析资料。第五步,报告结果。
(五)课程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与访谈;
(3)纸笔测试;
(4)表现评估。

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课程的改革趋势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二、我国中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
1.课程管理僵化
2.课程结构不合理
(1)科目设置太多;
(2)重学科课程;
(3)重必修课;
(4)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
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精简课程门类和调整课时,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为学生扩展知识面、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提供机会,以保证学生基础素质的全面落实。
(2)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提倡课程结构和类型的多样性,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与整合,重视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4)谈论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5)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1)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2)注重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3)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
3.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指在促选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四)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五)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第八章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1)发展学生的智力;
(2)发展学生的体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1.引发动机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
第二,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
(2)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
(3)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教学原则
(二)教学原则概述
1.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应该说是两回事,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第二,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第三,学生特点;第四,教学时间、没备、条件。第五,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二、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根据中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
(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发现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问题一发现教学法”。
“问题一发现法”的一般步骤包括四个环节:(I)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
“问题一发现法”有如下特点:(1)教学的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2)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学中仍处于主要地位,教师处于辅导地位;(3)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仅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服务。
“问题一发现法”的优点如下:(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与能力;(3)教学中多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便于因材施教;(4)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教是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问题一发现法”存在的局限:(1)因强调学生的独立作业和探究而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程序教学
1.程序教学的起源
1926年普雷西设计了一种自动教学机器,50年代斯金纳设计了使用教学机器的程序教学和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学。60年代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程序教学的研究。
2.程序教学的分类
根据程序化教材的载体来分,程序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机器教学,指通过机器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第二,课本式程序教学,指通过课本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第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指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 
根据程序化教材的结构形式来分,程序教学可分为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
3.程序教学的特点
(1)教材编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接受能力和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结构。(2)学习时学习者手脑并用。(3)能及时地反馈学习结果,便于自我调节,掌握学习速度。
4.程序教学的优点
(1)目的要求明确,便于学生掌握预定的系统知识与技能;(2)便于学生个人学习,适应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能及时强化学习的动力。
5.程序教学的不足
(1)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惯;(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较少。
(三)范例教学
1.范例教学的起源
范例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
2.范例教学的特点
(1)体现了基本性。(2)体现了基础性。(3)体现了范例性。(4)较好地体现了四个统一。
3.范例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体系。(2)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便于因材施教。(3)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广泛地迁移和运用。
4.范例教学的局限
(1)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难于准确把握学生将来所需要的知识。(2)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暗示教学 
1.暗示教学的起源。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卢扎诺夫首创。
2.暗示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从事学习活动。(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潜能参与学习,特别是传统教学不容易注意到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3.暗示教学的局限。
(1)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教学中还要求合理利用音乐、舞蹈、戏剧等单项或综合艺术形式进行配合,势必要求教师要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2)准备比较烦琐,对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设置难度在。(3)推广的难度较大。

第九章

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演变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
(一)个别教学制
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育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形式。
(二)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到l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西方各国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同时,班级授课制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最大、的弊端是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容易理论脱离实践。
(三)分组教学制
1.分组教学制的发展演变
(1)外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指学校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习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2)内部分组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排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来编组进行教学。内部分组也分为两种形式.即根据学习内容和}{标进行的分组和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和媒体进行的分组。
2.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
分组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第一,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鉴别不一定科学,却要按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第二,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被分到所谓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被分到所谓慢班或普通班的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第三,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第四,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为了确保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能受到恰当的教育,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教育管理上比较麻烦。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后来经过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后在全国推广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教学组织形式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依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兴趣,组成以学生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在生活情境中确定学习目标,并制订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各种实际活动,并检查工作结果,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特于l90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阶设。它强调以各科作业室代替教室,作业室按学科性质设置教学用具,由l~2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内容由老师按月安排,各科教师与学生签订每月的“学习合同”,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做一个月的作业,并把它公布在作业室内;学生与教师、同学研究讨论,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学生履行当月“学习合同”,并经过考试及格后才能与老师续签下个月的合同;教师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进度记载在学习手册上。每天上午9点15分至l3点为学习时间,下午为游戏时间。

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备课
(一)做好三项工作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二)制作好三种方案
(1)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
(2)课题(单元)教学方案;
(3)课时教学方案(课案)。
二、上课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另一种是根据教学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综合课大体上由如下五个环节构成。
第一,组织教学。
第二,检查复习。
第三,掌握新知识。
第四,巩固新知识。
第五,布置课外作业。
(二)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练、典型;
(2)作业的分量、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
(4)对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体说来,这些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及时复习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第二,了解学生独立作业和自学的情况和学习条件。第三,查明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第四,与家长联系,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二是做好对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辅导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对优秀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拓展学习的深度、难度。第二,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第三,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们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一)测验与目标
测验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所谓教学内容的目标是指学科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的知识等,行为和发展的目标是指心理操作和身体发展方面的目标。
(二)试题类型
在目前常用的测验中,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供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出题者编制的问答题、解答题做出答案。选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试卷提出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
(三)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在对测验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后,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的区分程度。
(四)评价
评价是指教师根据测验分数、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学习行为和优劣或价值做出判断。

第三节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师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指向性;
(2)综合性;
(3)操作性;
(4)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一)内容型策
内容型策略是指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所形成的教学策略。
内容型策略具体说来可以分为:结构化策略的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在教学内容上削枝强干,学生主动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以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问题化策略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主张学校教学应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内容。
(二)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根据教学过程中的人数多少,将形式型策略分为以下三类:即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和小组教/学形式。
而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波西瓦尔则根据教学过程中以什么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将形式型策略
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三)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就是指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以的策略,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
(四)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指直拉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其一是结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基本要点是:从过去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新的认知,教师系统地讲解学习内容,及时练习评价与反馈校正。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学取向,其要点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实践的教学活动。  第十章

第一节 德育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含义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级影响的教育活动。从形式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目标
(一)什么是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三)我国中学德育目标
1.我国中学阶段具体德育目标要求
根据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调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要求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能力的培养。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3)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4)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5)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6)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7)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3.能力方面
(1)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2)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3)逐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4)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5)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6)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具有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4.知识方面
(1)了解和掌握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2)知道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3)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4)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德育内容
(一)确定德育的内容的依据
(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二)中学德育的内容
1.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特定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及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其内容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
2.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道德知识教育,审美情操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道德思维能力及道德信念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4.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为杜绝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激励性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愉悦性原则。
(5)支援性原则。

第二节 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二、德育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
在德育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的,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
(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对象的有限性。(4)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韵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三、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导向性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为导向,指导学生形成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做到: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3)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工作总任务和德育总目标的要求。
(二)正面教育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
(1)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解人。
(2)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
(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
(4)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三)知行统一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和谐发展的德育原则。
(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2)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
(3)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四)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合理、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1)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2)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 (3)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五)因材施教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实际出发,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选用德育方法和形式来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德育原则。
(1)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
(2)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
(3)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
(六)教育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
(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
(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四、德育活动的组织
(1)德育活动的计划性;
(2)德育活动的教育性;
(3)德育活动的针对性;
(4)德育活动的合作性。
五、德育评价
(1)评价的多元化;
(2)评价的过程性;
(3)评价的质性化;
(4)评价的客观性。 第三节德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社会实践活动;
(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6)班主任工作。
三、德育的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这是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其具体方式有:
1.讲解法
采用这一方法要:求教育者做到:
(1)认真研究学生,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2)充分挖掘典型材料,力保德育的思想性、科学性。
(3)选用正确方法,确保德育的实效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谈话法
这是教师就某一思想道德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使学生明白事理的方法。
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如下要求:
(1)教师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
(2)谈话要富有启发性。
(3)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敢于提问的习惯,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
(4)谈话过程中要有师生地互动交流,教师不要漠视学生,要虚心听取学生的真实想法,切忌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干学生。
(5)个别谈话要经常广泛地进行,以免学生误解个别谈话的意义。
3.讨论法
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就某一个或某些思想道德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辩论和探讨,得出正确结论,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的方法,这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
运用讨论法应注意如下要求:
(1)确定好讨论题目。
(2)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和鼓励学生敞开思想,大胆发表意见,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及时修正学生的错误。
(3)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评价和总结。
4.阅读指导法
这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报纸、杂志和文件,以领会和掌握思想道德知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方法。
运用阅读指导法要求我们:
(1)要教会学生阅读政治课本。
(2)指导学生阅读其他学科课本。
(3)要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4)定期不定期地一召开阅读经验交流座谈会。
(二)榜样示范法
它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榜样有教育者、优秀人物、优秀学生等。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2)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
(3)榜样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情感陶冶法
它是只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1)创设良好的情景,如美观、朴实、整洁的学生、生活环境;团结向上、民主平等的班风、校风;清洁、舒适、雅静的家庭学习、生活必需品环境及民主和睦、文明上进的家风等。
(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
(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4)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四)品德评价法
它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
用品德评价法时,应注意如下要求:
(1)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
(2)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
(3)发扬民主,注重实效。
(五)自我教育法
它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主动地为自己提出发展目标,自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
运用这一方法值得注意的是:
(1)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动机。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影响要持久。
(六)实际锻炼法
它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运用实际锻炼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与评价。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模式
一、班级概述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基层的行政组织。它通常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相似并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以及环境组成,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二)班级组织的发展
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教学内容的增加,这样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班级组织应运而生。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从16世纪开始,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办的古典中学里出现了班级组织的尝试,运用班级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l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
二、班级管理概述
(一)班级管理概念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模式
(一)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二)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的管理方式。 (三)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四)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日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第二节 班级与班集体的形式
一、集体的教育价值
(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或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二)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班体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四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1.班主任的颂导影响力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三)班主任是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了解学生的方法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1)班主任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
(2)要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
(3)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做出全面安排。
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1)协助团队组织制订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与团队组织计划要步调一致。
(2)帮助团队组织贯彻、落实计划,为他们创造活动条件。
(3)帮助团队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
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第十二章

第一节中小学管理改革的理论导向
一、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思潮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2)强调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管理。
(3)以科层管理为组织基础。
二、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的人际关系管理思想
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注重管理中的人际关系研究
(二)注重人的需要的满足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生理需要;第二,安全需要;第三,社会性需要;第四,尊重的需要;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2.赫茨伯格的“需要激励两因素论”
第一,保健因素或维持因素。这种因素是维持一个合理的满意水平所需的,第二,激励因素。这些因素构成对职工强烈的激励,能使职工高度满意于工作。
(三)注重领导方式的研究
三、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理论
这种思想的特点如下:
(1)强调政教合一。
(2)重视知行合一。
(3)讲求人伦秩序。
四、融合——当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走向

第二节教育行政管理
教育行政管理是国家权力机构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根据一定的政策,对教育工作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和领导。
一、三种行政管理模式
(一)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制的指导思想是由国家直接干预教育,一切须受国家权力的指导和监督,地方办学必须尊遵循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便于调节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利于统一办教育的标准,保持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但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极易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弹性,难于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也常束缚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地方分权制
地方分权制是指导思想与中央集权制相反,即教育事业是地方的事业,教育行政权威主要由各地方政府行使,他们把兴办教育事业看做是地方事务,应由地方政府或地方公共团体独立自主经营管理。
教育行政上的分权制最大的长处在于,可以使教育行政管理具有弹性,避免一刀切,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适应各地的实际需要。但权力过于分散,会带来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上的政令不统一,地方各行其是等问题,中央很难作全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各地区各学校任其发展,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以致造成教育发展的盲目混乱,教育行政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三)中央与地力共同合作制
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的指导思想是既发挥中央的指导作用,又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和地方合作制可以调节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它既能实现中央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规范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权限,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国都在探索之中。
二、世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趋势
(1)中央集权制国家在逐步加强“民主化”,给地方以更多的办学权限,同时建立各种咨询、审议机构,鼓励多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2)地方分权制国家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家教育计划,逐步加强中央的教育行政管理权。既要加强中央对教育行政管理的领导,又要充分发挥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中央办学与地方办学,教育部门办学与业务部门办学,国家办学与社会、集体、个人办学相结合的教育行政体系,这是总的发展趋势。
(4)政府对学校实行宏观管理,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5)提倡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第三节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
一、多元化办学体制
办学主体的多元化,缓解了庞大的教育规模与政府有限的教育投入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形成不同产权教育实体之间的相互补充,竞争共存,互助互利,共同提高。同时,众多的学校举办者按照各自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去办学,呈现出多样的办学模式,适应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了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以地区统筹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逐步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和地方分级管理相结合,分层决策,分级管理的体制,办学和教育管理的权力逐渐下放。
三、实行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
首先应健全教育行政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教育行政管理的机构与职能,并以法律监督和调节教育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也用法律保持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并保证法律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普遍的约束力。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应充分发扬。
四、多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
在教育经费的多种来源渠道中,国家、社会、个人是教育经费来源的基本保证。
(1)确保国家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2)提高个人教育投资比例。
(3)面向全社会筹集资金。

第四节 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的特点
(1)中价性
(2)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
(3)相对独立性。
(4)基础性
二、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一)昨天的教育价值观对学校管理行为的影响
首先,它强调以古代圣贤作为信奉的楷模,认为他们是社会的代言人,是行为规范的楷模,是思维方式的楷模,是文化学识的楷模,是传授社会价值的楷模;其次,强调以古代经典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认勾理智训练的最好办法是学习历代“伟大思想家”的“伟大著作”,尤其是学习古代著作,认为越是古老就越是好著作;再次,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运用,学习知识主要是为了改变学习者的身份和地位,身份的好坏和地位的高低成了评判学得好坏的标志;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阅读阳复述“经典著作”的内容,熟记其中的主要段落。
(二)今天的教育价值观对学校管理行为的影响
学校借用工业管理方式,强调统一、大型、集中、同步、实效、标准化、竞争与淘汰,为了教和学有效地进行,知识被按照不同年级的水平组织起来,成为连贯的教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是通过考试、测验来决定的。教育水平越高,淘汰越多,竞争也越激烈。这样,分数和年级,证书和学位成为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明天的教育价值观对学校管理行为的影响
面向明天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是未来的事业,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首先,面向明天的教育价值观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时空观,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针对“学历社会”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强调“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其次,面向明天的教育价值观打破了传统的学习观。传统的学习大多是一种适应性学习,面向来来的学习是一种创新性学习,与传统的适应性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学习的目的、任务是由学习者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提出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主的,对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再次,面向明天的教育价值观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教育过程中,都通过对方认识自我,通过塑造对方同时塑造自我。
三、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1)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向到学校的效能管理。
(2)由重视部门优化管理转向到整体优化管理。
(3)由重视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职能转向到赋予教职工以强烈的工作动机、责任感和成就欲。
(4)由重视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为主,转向到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灵活的管理。
(5)在管理方法上由重视行政管理方式为,转向到行政方式与科学手段相结合;

第五节 教师管理
一、教师管理的意义
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教师既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管理的主体。
二、教师管理的内容
(一)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根据l995年颁布实施的《教师法》第七条的明确规定,教师享有以下六项权利:一是自主开展教育活动的权利。二是自主从事学术研究的权利。三是指导评价权。四是获得报酬权,五是参与学校管理权。六是自身发展的权利。
(二)教师的资格与任用
教师资硌由五个要素构成:国籍、思想品德、学历、教育教学能力、程序。
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派任制、聘用制、代用制三种。
(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一般来说,有短期培训、岗前培训、脱产进修、在职培训。
(四)教师的待遇与奖励
(五)教师的考核与评价
教师的考核是指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应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教师的素质、履行职责的态度、表现、成绩等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评定或评审。教师评价是在考核的基础上对教师的工作及其成效做出科学、公正、客观的价值判断。
三、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方法
(1)目标激励法。
(2)动机激励法。
(3)关心激励法。
(4)奖罚激励法。

 
四川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 谁知道05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的教育学考试试题? 哪里有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的免费辅导资料? 哪里有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的免费辅导资料?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好过吗? 山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求山东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部分课后题答案 谁有江苏省2006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模拟卷?急!急!急! 谁有湖北省2006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模拟卷?急!急!急!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难不难啊 每年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时间是? 教师资格考试是不是要自学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合格证? 教师资格考试是不是要自学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合格证?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哪个版本啊 浙江 教师资格认证考试 教育学 心理学 提纲或重点? 求山东省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山东省2006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2005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答案 2005年山东教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极答案(中学部分) 培训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教育学与心理学考试有用吗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 西安2006年教师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