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励骏友谊广场招商:创业农业之“独孤九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01:32
创业农业之“独孤九剑”

  有人依靠种田白手起家,也有人因投资农业而负债累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往往是因为截然不同的思路。
  
  能够到达风光无限境界的创业者,往往是因为投资农业前做了最大的努力和最坏的打算,并且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毕竟创业不易,投资农业也一样不易,但是创业者只要肯动脑,广开思路,拓展视野,掌握市场,赚钱机会还是很多的。
  《科学投资》认为,小资本投入农业,最好从小做大,充分做好风险控制,只有先练就农业投资的“独孤九剑”,才能够从农业中分享到丰厚的利润。
  
  一、要认识农业,开发农业
  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农业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是因为天天见,开门七件事,件件离不了农业,农民种起田来更是得心应手。难的是农业包容万象,知识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因此只能从拿手处入手,专一样而后谋发展,创效益。投资农业者要牢记,最普通的东西往往最不容易出类拔萃。
  在山东有个枣王,又被当地人叫做“犟老王”。他犟就犟在只要看准了市场,就想办法创造更大的效益。他就是王学义,今年41岁,是山东省东昌府人,说他犟,都与种植冬枣有关。
  2001年初春,在农行开车的王学义到朋友家玩,正碰上朋友从沂水引进来300棵冬枣树,谈起有关冬枣的话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学义在农行开车的经历,使他对市场有了更多的了解,回家后,他先立即上网查询冬枣行情,得知冬枣有易栽培、产量稳、耐储藏、售价高等特点,按当时行情售价达到每公斤80元,且营养价值高,国外无栽培记载,前景非常广阔。为进一步搞好调查,他又上阳谷、莘县,下沂水、寿光,了解冬枣具体行情,确认了冬枣的前景。加上王学义一直对种植很有兴趣,他认定自己在农行期间跟着农行领导跑来跑去,接触了不少企业,也学到了不少创造最大效益的方法,加上自己懂一些种植,这才是适合他的创业项目。于是他很快向农行辞了职,不顾家人的反对,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又多方筹资共20多万元,租了50亩地,买了1万棵冬枣树苗风风火火地干起来。
  2003年,王学义的冬枣开始挂果,红彤彤的冬枣十分惹人喜爱,当地人争相订购,冬枣供不应求。当年10月,中国山东林产品博览会在济南召开,此时他的家人都认为不必再向外开拓市场了,他却不顾家人劝说,投资4000元在博览会上买了个摊位,他的冬枣产品一摆出,立即受到与会者的青睐,产品荣获博览会优质奖。会后,济南、浙江客商亲自赶到聊城,要求订货,价格每公斤比当地高5元。王学义只得硬给他们挤出两吨,但这一下就多挣了1万元。
  2004年,王学义又投资20万元建了个储藏30吨的冷藏库。秋天果熟后,王学义没有急于把冬枣卖出,而是储存起来,两个月后出售,冬枣价格翻了一番,王学义着实又赚了一把。2005年,冬枣树到了第3年盛果期,枣树单棵产量可达15公斤,冬枣收获后可收回这几年投入的成本。谁知王学义的犟劲又上来了,他竟雇人把冬枣树头全部锯下,从河北赞皇县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重新对枣树进行嫁接,当年枣树不仅分文没收,仅嫁接费就搭进去2万元。
  
  附近的人都说王学义“疯”了。但是王学义心里有数,他发现从沂水引进的树苗,品种老化,且是梨树嫁接的,冬枣个虽大,但是吃起来味不纯正,于是就下定决心,锯掉树头重新嫁接,当然,这需冒很大风险,万一嫁接不好,50亩冬枣将血本无归。可是,只有品种好才能获取更丰厚的利润,在这一点上王学义认为含糊不得。他认为,不少人搞农业投资没赚到钱,往往就是因为没有做到出类拔萃,要持久获得丰厚利润,在品种选择、种植方法上就要下功夫下血本。为此,他在2006年时再次花了2万元,从冬枣发源地滨州沾化高薪聘请专家对冬枣树进行环剥,终于既可以使枣树保证基本养分,又可让冬枣储存养分,长得又大又甜。2007年,王学义的冬枣价格卖价更高了。
  
  二、市场为中心,因市而动
  要投资农业,就要先做到因市种植、因价上市。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业不仅要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农产品做为商品创造利益的需要。农业投资更是要获得收益,要赚钱,因此就得紧紧围绕市场,围绕着农产品如何卖上好价钱,让市场和价格指导你要种什么,什么时候种。这是投资之前必须的调查,记住先找市场再投资。
  2007年,盐城市新兴镇的吴良金,仅靠普通小青菜就赚了10万元。这足以说明,只要你懂得以市场为中心,农业这个领域就会给你惊喜。
  去年年初,吴良金带着小青菜能否北销这个问题,到北京、天津等地作了一番调研。在北京的主要菜市场,特色农产品占六成以上。去年二三月份,吴良金敏锐地发觉,本地小青菜在京津可能有市场。去年仅新兴镇就有120余个瓦木工到京津两地从事建筑和装潢,吃惯了家乡小青菜的这些工人,为小青菜销售提供了潜在的市场。如按一人每天消费0.25公斤计,新兴镇的农民工就要消费30公斤。据北京媒体公布的南方农民进京打工的数字推算,仅北京一地每天至少要消耗掉40万-50万公斤小青菜。随着南方人在京津等地暂住人数的逐年增多,北方人许多饮食习惯也跟着起了变化,以小青菜为主的蔬菜水饺已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香菇炒青菜也成了许多饭店的特色菜。北京申奥成功,大量的南方建筑队伍在北京参与体育场馆建设,小青菜定会“四季常青”,有走俏京津市场的大环境。
  新兴镇的小青菜外形美,口味好,久煮不黄,在当地已有十多年种植历史。通过反复选择,“苏州青”已成为新兴小青菜特色品种。这里种植小青菜的基础条件好,土壤、水质均达到生产绿色蔬菜的要求。农民种植小青菜也很讲究,采取无公害种植措施,基肥均用发酵的农家肥,许多农民也已开始用经EM处理的生物肥。产品经检测均达到了安全标准。而新兴镇靠近204国道和宁靖盐高速公路,公路运输12-14小时就可到达京津市场。
  在比较了众多优势后,吴良金马上认定小青菜会走俏京津市场,便大胆地开始经营小青菜。他了解到,新兴镇小青菜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于是通过宣传发动,与农民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立即调动起了农民的积极性,当年就将小青菜种植扩展到了4000亩。吴良金随后带着从农民那里收购的小青菜进入京津市场,果然马上便销售一空。仅仅靠往返于新兴镇和京津市场,单凭一个小青菜,吴良金在一年间赚到了10万多元。
  
  《科学投资》建议:小投资只需了解本地市场,只要自己去市场中询问,划出所投资农产品终年价格曲线,什么时候价格高,算一下农产品生长周期,每年什么时候种,往往就成功一半了。大投资则需要有专门的市场信息来源,建议上网查一下各地区农业网站专门的农产品价格调查(阿里巴巴网站已开了农产品价格调查专栏,可以参考),自己划一下价格曲线,总结一下,种什么心里就有底了。
  
  三、以人为本,因人而作
  市场找好了,当然得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了。农业包容万象,处处都有商机,总不能见一样做一样。因此衡量一下,自己是适合种果、养猪,还是种菜?选出自己的强项,发挥自身优势,选好项目,先挖出第一桶金后再图扩大,这对白手起家者尤其重要。
  在大连旅顺口区有一对不寻常的农民母女——张秀玉和她的女儿蒋英杰,她们种的绿色蔬菜每天都会出现在大连市民的餐桌上。
  1962年,18岁的张秀玉初中毕业后,回到了三涧堡镇土城子村,做了一个普通的农民。因为有些文化,除了帮村里记工分外,好学的张秀玉跟着村里的菜把式学起了种菜。张秀玉的丈夫在旅顺口区一家兵工厂工作,1984年,已经够进城条件的张秀玉跟随丈夫去了旅顺城里,在城里闲了一年后,张秀玉待不住了,又回到了农村,她心里还是惦记着种菜,只有在地里,她的心才踏实。
         1987年,张秀玉开始承包土地种植蔬菜。因为菜的质量好,她种的大白菜被大连市定为划片供应基地。但是大白菜的利润空间小,虽然每年都挣钱,但毕竟能挣到的钱是有限的。怎么才能发展得更大呢?此时她的女儿蒋英杰决定帮母亲一起种菜。1990年,已经在旅顺城里工作了3年的蒋英杰回到土城子村,选择和母亲一起种菜。母亲在这方面算得上一个行家,但是蔬菜因为品种不同,利润空间也不同。她希望借助母亲的种菜优势,寻找利润更丰厚的蔬菜品种,以迅速将种菜事业发展壮大。
  很快蒋英杰就发现,农民并不好当。1992年,蒋英杰把立春前育的西芹苗在立春后种下去没多久,一亩地的西芹全部抽节,成了一棵棵又高又粗的独秆芹菜,只能全部扔掉,损失了1万多元。蒋英杰的头脑比母亲灵活,她很快意识到,必须要先学习更多的农业科技。1995年,旅顺口区妇联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蒋英杰和母亲参加了培训班,她母亲成了培训班中惟一的大龄女学员。随后她们几下山东,多次到北京、盖州、丹东和瓦房店等地拜师学艺,掌握了100多种国内外蔬菜种植新技术,成为旅顺口区第一批取得绿色证书和农艺师职称的学员。
  2005年,蒋英杰又专门去了日本的现代农庄学艺。她在日本学习蔬菜种植技术之余,还认真学习了日本对空间和时间的高效利用,即温室大棚里一年四季都交错种着不同种类的蔬菜,没有一点浪费的地方。
  除了到处学习技术,蒋英杰还喜欢到网上去淘宝。2005年,她在网上看到一个介绍西班牙的茄子品种不错,就通过该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买到了种子。培育出来后,由于这种茄子皮薄口感好,特别适合做大连人喜欢吃的茄盒,结果进了市场后供不应求。随后,蒋英杰又从网上引进了台湾地区的两个优良的西红柿品种。
  如今张秀玉和蒋英杰母女二人已建立了高标准塑料大棚180个,累计投资2000万元。每年能生产各种绿色蔬菜1800多吨,年收入达200万元。如今,她们种的“绿晨”绿色蔬菜遍布大连各大超市。
  
  四、因地制宜,因时而种
  农业离不开天,离不开地,各地不同土壤不同,气候不同,作物也不同,甚至施肥打药都不同,在没有设施栽培的时候,因地制宜是不可忽视的,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发挥自身地理气候优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农业要搞的名堂还是很多的。
  在这一点上,房淑霞深有体会。这个来自陕西的51岁的女人,不会讲闽南话,却在福建得心应手地做着农业生意。
  13年前,房淑霞还是陕西一家师范学院的老师。当时,房淑霞的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差,连儿子发高烧住院需要交300元钱都拿不出来。从那一刻开始,房淑霞决定辞职打工赚钱。
  房淑霞从小到大一直对种植业很感兴趣,加上在大学里学的是生物专业,她就决定到花卉园林市场里闯一闯。3年时间,房淑霞在花卉公司打工,学到了很多花卉经营和销售方面的经验。但最后结账拿钱的时候,老板却只给了她3万元的工资,剩下的4万元奖金老板却拿不出来了,把一大包当时在中国并没有多少人听说过的“加拿利海枣”的种子抵给了房淑霞。
  房淑霞说:“你斗争也是那样,不斗争也是那样。反正你拿不到钱,就要靠这个种子来变钱。变多少算多少,就是变得亏掉了,我也尽心尽力了。”
  手里拿着“加拿利海枣”的种子,房淑霞的心里有一大堆疑问。其实她之前打工的时候听说过“加拿利海枣”,知道这是一种原产自非洲的较为名贵的观赏树,但这种树究竟能不能在我国种活,而且种活了之后有没有市场,房淑霞却并不是很了解。于是,她到处收集关于“加拿利海枣”的信息,并且找内行人去打听。
  房淑霞了解到,在国内,福建是最适合种植“加拿利海枣”的地方,并且像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一般年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7度,就都可以种植;在很多长江以北的地区,虽然不能直接种到户外,但加上特殊保护却可以把它做成盆栽使用。房淑霞还打听到厦门植物园已经从国外引进和试种了“加拿利海枣”,并且还在园林绿化工程推广。
 
  这样,房淑霞就放心多了。很快,她在厦门附近的漳浦县长桥镇租了一亩地,把这包种子种了下去。那一年是1997年。很凑巧,当时正好赶上漳州市推广花卉苗木产业,当地许多农民都跟着种起了观赏性树苗。房淑霞种下去的那包种子一共出了4万多棵小苗,两三个月之后,这些小苗就全部卖了出去。
  从此以后,房淑霞专心种起了“加拿利海枣”。当地很多农民看到这种树的利润空间很大,也跟着种了起来。房淑霞每天都在想,怎样才能在市场竞争里显示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优势呢?
  2000年以后,房淑霞做了很多“加拿利海枣”的袋装苗。她先把树苗种到装满土的袋子里,再连着袋子一起种到地里,这样树根周围的水分就不容易流失,而且移栽的时候树根不容易受伤,树苗的成活率就高多了。
  由于选对了种植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房淑霞的“加拿利海枣”树生意一做就是10年,现如今,51岁的她已经拥有苗圃300多亩,总资产近2000万元,成为了当地响当当的财富大户。
  
  五、经打细算,合理布局
  农业面广,商机多。投资农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首先投资成本要核算,例如,目前国内农业中用工较多,如何提高用工效率必须认真算计。还有,如何创造综合效益,要考虑到如何套种、轮种、立体化、产业链化等等,这些算好了,成本可能降低不少,效益自然出来了。
  当李可平的水草生意迅速发展起来后,一个难题也摆在他眼前。自己的水草业务越来越大,水草越割越远,这样,运输成本提高了,工人长时间在外面也不安全,长期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水草生命力这么顽强,为何不自己开垦荒地种植呢?
  李可平想,水草如果种植成功,不仅将节约采草的运输成本,而且还方便管理。于是,李可平开始筹备种植水草,他先试着种植了一些水草,发现水草非常容易成活,而且繁殖也非常快。
  于是,李可平收集了一些水草种子,在海岸边开垦了一块空地种植,并用化肥辅助生长,才大半个月,种植的水草就可以收割了,比天然的水草至少还长10厘米,割了半个月后又长出来了。
  李可平很快和当地的村委会取得联系,主动提出承包了200亩空地开始种植水草,并抽调了10名工人专门负责对种植的水草浇水和施肥。第一批水草很快面世了,由于这批草比以前的还长还粗,很受客户喜欢。
  2001年,李可平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0名精干的业务员,要他们去开拓深圳之外的水草销售渠道。喜欢吃海鲜的地方都一定有养殖场,有养殖场的地方就一定需要水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和浙江等地的市场也相继打开,很快,周边很多城市的水产养殖户和农贸市场都开始订购李可平的水草。他把自己多年赚到的钱投资买了3辆货车,专门负责送货上门。客户多了,服务好了,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了,所以他的水草很快占领了更多的市场,销售业绩一路攀升。
  因为水草生命力强,对土地要求不高,2002年3月,李可平在海边又开垦了400多亩空地种水草,修建了两个700立方米的浸泡池和一个大的晾晒场,水草公司的规模和气势都具有了现代化标准。
  靠卖水草,李可平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成长为一个资产超过数百万元的老板,他现在每天从深圳发往全国各地的水草都在10吨以上,每天进帐上万元。
  
  六、出奇制胜
  《孙子兵法》说:以正合,以奇胜。出奇制胜对任何商战都是有用的。对农业来说,出奇就是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观念、新点子等往往能让你先获商机,稳操胜券。对小规模投资农业,出奇往往能让你快速得到第一桶金,获得最重要的原始积累。
         1996年以前,施国夫经营着一个家鸭养殖场,饲养了2万多只家鸭,日子过的还算富足。但是,一群野鸭的出现改变了他的生活。
  野鸭是一种候鸟,每年9、10月份飞到浙江。当时施国夫在市场上偶尔看见有人卖野鸭,且价格比家鸭高出近10倍。野鸭和家鸭悬殊的差价,让施国夫每次看见那些会飞的野鸭,都会怦然心动,但是,尽管野鸭的价格非常高,私自捕捉野鸭却是违法的,施国夫不得不继续经营着他的家鸭生意。
  1996年3月,一位叫孙海标的客户建议施国夫试着自己养殖野鸭,没想到这个不经意的建议,却坚定了施国夫想靠野鸭致富的信心。
  当年10月,施国夫从市场上买来了4只野鸭,开始尝试着驯养野鸭。但是,没过多久,施国夫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野鸭是候鸟,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每年的3月到7月是野鸭的产蛋期,而这个时候,南方的野鸭都要飞回新疆、内蒙一带产蛋。施国夫买来的野鸭因为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母野鸭根本就不产蛋。
  于是施国夫尝试着让公野鸭和母家鸭放在一块儿圈养,发现公野鸭有授精能力,于是施国夫将杂交的鸭蛋进行孵化,希望能孵出小野鸭来,但是,结果还是让他很失望。
  不过施国夫有股子倔劲儿,他不断尝试着新的办法。2000年3月,施国夫配种的杂交鸭终于繁殖成功了。而当时,一只杂交鸭子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40元。因为这个新发现,并且凭着倔劲搞出来的新品种,施国夫赚到了比养殖普通家鸭高出10倍的利润。
  
  七、规模创造效益
  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创造更大的效益就得有一定的规模。农业的正规军就是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没有规模就成不了大气候,规模化后不仅可以机械化、专业化,而且可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小规模发展以后就要走联合、整合当地的优势品种,区域化种植,做特色农业创品牌的道路。
  
  八、科技第一生产力
  谁都不能忽视科技带来的生产力,据报道,新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大于60%。好的种子、好的技术、好的农药、好的化肥、好的农机等等都是科技创造的。什么精准农业、信息农业、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等等都离不开科技,可以说,没有科技就没有今天农业的欣欣向荣。掌握知识、科学种田,应该深入投资农业者的心中。
  
  九、从小做大,做最坏的打算
  投资农业要考虑天、考虑地、考虑市场等因素,稍有不慎可能前功尽弃,全军覆灭。风险不可谓不大,不能不考虑。以上市公司英豪科教为例,一个偌大的农业投资公司,还有一个很好的“奇树经济”项目,海南优越的地理环境。然而,谁也意想不到,海南竟然也有寒流,一场绵绵降雨与寒流使得原本当作摇钱树的奇树大面积死亡。一下子把这个大公司拖到临近死亡边缘,股价更是从十几元落到2元多,面临退市风险。事实就是这样残酷,农业总是充满变数。
  投资需要考虑风险,从稳健投资角度来讲,投资农业的风险低于新兴产业。农业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系统性风险,尽管农业产业很大,但是一个弱势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市场环境不像国外那么成熟,法律配套不健全,伪劣食品、假冒食品屡禁不止,市场混乱。中国农业原来在地方经济保护之下,现在逐渐开放,市场化以后,整个市场配套设施不健全,这也是国外资本在我国农业方面不敢大举进入投资的原因。
  对于如何规避风险?《科学投资》认为这需要专业投资,对行业进行专业的调查和研究。因为农业生产和销售都很特殊,不像工业产品能控制产品质量,其系统性风险也包含了产业的风险,比如对农民的技术服务,公司加农户的安排上服务能否到位,这是该行业的特殊性。比如在种子行业,目前国内种子都是当年生产当年卖,这就给这个产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如果自然灾害一来,当年很多种子减产,种子就会供不应求,而在国外已经建立一套市场调控的机制,他们已经储备足够两到三年市场需求的种子,不会受制于种子当年的生产量。
  因此,投资者要对这个农业有深刻理解和把握,既要看到价值和机会,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