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 p图软件:创造教育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55:20

  创造教育思想虽然自古有之,但明确提出创造教育并具体、系统地实施却是在20世纪的30、40年代。创造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这种潜能如果发挥得好,那么,就能促进经济、科技、社会乃至人类的全面进步,所以教育就要努力挖掘人的这种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思维,研究创造规律,传授创造技法。创造教育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创造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力研究应该说始于20世纪20年代。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美国教育家特尔曼从1920年开始探索创造力与智力之间的关系。1938年,美国的奥斯本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边缘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科学—创造学,提出了世界上第一种造技法—"头脑风暴法"。1941年他发表了世界第一部系统研究创造思维的专著《思考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创造力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制定了创造力的量表。接着心理学家托兰斯又提出创造力的特征与表现。德国心理学家韦特默专门对创造思维进行了研究。如果说,这一时期人们着重研究了有关创造力的理论的话,可以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教学论专家赞科夫则从1957年至1977年通过长达20年的教育实验研究,使创造教育趋向了系统化。赞科夫提出了教育应发展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即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基本上确定了创造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学校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与方法方面,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提出了把培养学生的智力作为目标、把知识传授作为手段、把充实学生的崇高的精神生活作为特殊任务,并使三者有机协调与结合起来的过程与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进入了"教育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结论。他们把创造力当作日本兴亡的关键。1982年,日本成立了创造学会和创造开发研究所。在创造教育的教材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创造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除此以外,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国家最优先发展的课题"。
  我国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对创造力及创造教育的研究较晚。20世纪初,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张伯菩就提出,中国教育之两大需要:一为发达学生的自尊心,一为加强学生之遵从纪律心。他创办的南开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这些创新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焙增生辉,切中时弊。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可称是我国创造教育实践的开创者。他的许多教育著作都有着丰富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如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应完成"人格"、发展"能力",而不能"造成一种特殊器具";"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教育是进步的,总是后胜于前"。特别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体现了他的创造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他在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也处处体现了创造的精神。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为中国的创造教育大声疾呼,并进行了创造教育的实践。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原因,以及科技落后和创造理论研究的缺乏,中国的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造。解放后,由于"左"倾思想及僵化的教育体制,教育事业受到政治的频繁冲击,弘扬人的个性的创造教育没有得到提倡和研究。值得指出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开门办学"等一系列方针,也体现了创造教育的思想,在工厂、农村,也曾倡导过技术革新、科学种田,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违反科学规律,忽视创造教育理论研究,因而创造的社会风尚未能形成,创造教育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是中国科技、教育、文化欣欣向荣的时期,也是改革时代,开始致力于创造力开创造教育大发展的时期。自7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翻译介绍国外的创造学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创造实践进行了创造的心理机制、创造的本质、创造性的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为创造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80年代初,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大批留学生到了国外,通过与国外大学生的对比,人们发现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这暴露出中国高等教育的许多弊端。在这期间,国内大批创造教育的专著和论文陆续发表,同时许多大学采取各种形式开展了创造教育的实践。1985年10月,"中国发明协会"成立,对推动创造成果交流、群众性发明活动的开展、社会创造风气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90年代,存素质教育思想的推动下,我国大部分学校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这为创造教育打下了基础。总而言之,创造力和创造教育的研究经历了很长时期。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创造力和创造教育的研究已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创造教育理论的内容

1、创造力及创造力的特性
  迄今为止,对创造力所下的定义不少于百种,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专家们给予创造力的定义各不相同,这与创造力本身的多元性、复杂性是密切相关的。尽管如此,这些定义也有其共同的核心。正如海纳特博士所说:"我们一般把创造力理解为某种能力、力量和才能,用综合的、并非十分精确的概念来说就是:直觉、想象、灵感、富于想象力、发明天赋、独创性或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幻想力。"在这里,我们暂且给创造力下一个定义:创造力,即创造能力,也可称为创造才能。它是人所具有的、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而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中创造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创造力包含三方面内容:产生新的想法、做出新的产品以及创造性的意志、品质和毅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与霍夫纳尔把创造性分析为六个主要成分:
(1)对问题的敏感度,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指出多种反应或答案。
(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自由发挥联想。
(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5)再确定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和机制的能力。
(6)洞察力,即能够通过事物表面现象,认清其含义、特性或多样性的能力,进行意义变换的能力。
  我们通常把最能代表创造性思维特点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称为创造力的三个品质。流畅性包括语词流畅性、观念流畅性、联想流畅性和表现流畅性。创造能力强的人,心智活动流畅,能在较短时间流出大量的观念。灵活性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思维不受习惯、思维定势的制约,常改变思维方向,打破种种局限。二是思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应变能力,能够根据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思维方向,敏锐地抓住新的信息。独创性是创造力的本质特征,是对事物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创造力应该是独辟路径、避免雷同的。

2、创造教育的内涵
  何谓创造教育?总的来说,凡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精神、增长创造的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造教育,也就是开发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的教育。一般说来,创造教育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1)创造环境。创造性的教育环境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通畅的信息环境。优良的信息环境包括现代的图书情报系统和实验设备系统,它使从事创造的人们能及时、便利地检索、查阅、获取最新、最丰富的信息,包括合理、流畅的信息共享,它使创造者获得最高层次的信息刺激,还包括及时、广泛地学术交流和纵横交织的网络联接;民主的人际环境。营建一个允许民主讨论、自由探索、自由辩论和反批评的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对激励人们的创
(2)创造性师资。教师是创造教育的实施者。创造性师资的条件是本人拥有创造力并懂得创造教育的规律,能够热情洋溢、坚持不懈地把创造教育贯彻下去。这是创造教育能否正常进行的主导因素。
(3)学生。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潜能,他们是创造教育的对象,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习惯、树立学生的创造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以创造为己任的创造性学生。
(4)创造教育实施体制。创造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目标的转化、教育观念的变迁、各个学科的渗透、课外活动的开展、创造型师资的培育等,是一个实践过程,而非纯粹的理论探讨,所以实施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创造教育得以开展并坚持下去的保证。

  创造教育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学生时时保持好奇心,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对流行的传统观念和现成的结论持分析和批判的态度,培养学生对周围敏锐细微的观察力,养成勤于观察、乐于观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刨根问底、富于想象、大胆设想的品质;培养学生抓住机遇、捕捉灵感的观念和思维的灵敏性、流畅性;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大胆实践。
(2)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创造毅力。使学生从小就不怕犯错误,不盲从权威,树立经得起失败、曲折、打击的勇气,有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使他们充分认识发明创造活动的巨大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的实现与艰苦性是成正比的。只有勇猛向前的人,才能摘取创造的果实。
(3)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两个半脑的协调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两个半脑是有分工的,左脑掌管语言与逻辑思维,而右脑则自有其独立的、非语言的思维序列。创造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促进大脑两个半球的和谐发展,培养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性思维、集合性思维以及灵感性思维等,尤其是开发人的右脑的创造性功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综合发展。
(4)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智能结构合理的人才。通过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积累和选择知识,形成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百科知识、各学科的知识比例匀称合理的优越的T型知识结构,为不断地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造教育并非一个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是有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实现的,如开设创造思维课、学科中渗透、课外科技活动等。创造教育尤其强调在学科中渗透,以造成成全面的创造观念。

三、创造教育理论的评价
  创造教育首先是一种更新观念的教育。创造教育的实施,往往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能获得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例如,创造教育遵循平等性、探索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原则。以平等性原则而言,创造教育主张参与教育的各有关方面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等地位,不应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或控制关系。这类平等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从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宗旨来看,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开发程度既是这一教育体系的最终成果,又是其评价标准;从创造过程的特点来看,受教育者又是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受教育者是创造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在创造教育中虽然起主导作用,但只能通过引导和指导来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不可包办代替。二是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创造力的第一种基本性质是普遍性,即人人都有创造力。受教育者创造力素质的先天性差异既不明显,又不重要。从创造力开发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不应从小就被人为地分出优劣,把受教育者划分到重点或非重点学校学习是不公平的。
  创造教育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全方位教育,包括课内创造教育、课外创造教育和社会创造教育三大领域。一般说来,以第二课堂、课余创造发明竞赛、创造成果展览、创造力培训、业余创造发明学校等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创造教育,因为并不直接"打乱"现行的教学秩序,在现阶段较容易被接受。课内创造教育应该成为创造教育的主战场。它必须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即知识体系的传授来进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一门课程就是一个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学科教材为边界的封闭系统。学生往往被禁锢中,难以相互交流。这样就大大削弱了环境中的信息刺激,不利于开展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推行创造教育的教师应该在改变授课方式、组织课内活动、调整课外作业、改革考核制度等方面下功夫。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取同一课程的教师交叉教学,或老师挂牌亮相、学生自由选课等方法。创造教育中的许多改革措施不仅具有新颖性,而且体现了科学性。仅以考核为例,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和课程以单人书面闻卷考试作为主要甚至惟一的考核手段。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能力可以分解为147项指标,而书面闭卷考试只能衡量其中的89项,包括创造力组成因素在内的一些重要指标是无法用书面试卷考查出来的。因此,创造教育提倡逐步增加口试、开卷、集体答卷等考试形式,也可在书面考试中采用创造力补偿或加分的方法,弥补其不足或缺陷。总之,作为一种崭新的综合性教育系统,创造教育虽然不是独立的教育层次或教育类型,但它应该并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向现行的各级各类教育渗透,覆盖社会教育的各个领域和一切层面。创造教育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最终日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各级各类教育培养出各自合格人才的基础上,促使他们进一步成长为创造型人才。
  创造教育理论是迎接时代挑战的需要。在向2l世纪过渡的最后年代,各个国家、各种力量之间的竞争变得格外激烈。国际间竞争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和物质水平,其集中表现是综合国力。然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造型人才的竞争。因为跨世纪人才应该是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赶上和超过对手,立于不败之地。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的情况不断涌现,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这一切都要求教育事业迅速造就一大批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来。这样才能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由此可见,人才创造力特征已经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正如江泽民主席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