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430:雪后孔林(神州情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01:17

雪后孔林(神州情思)

孙继泉

《 人民日报 》( 2012年02月06日   24 版)

  雪下了一天一夜。浩浩莽莽的孔林在大雪的覆盖下该是一番怎样的景致呢?

  雪霁之后,我来了。

  黛色的古柏本来就高大、苍翠,再戴上雪冠,更显得巍巍然、凛凛然、森森然。走过古柏夹拥的神道,心情愈加的清冽和冷静了。

  自然先去孔子墓。孔子墓坐落在洙水之阳。跨过洙水桥,绕过享殿,就到了孔林的中心——孔子以及其子孔鲤、其孙孔伋的墓地。孔子墓高而圆,似一隆起的马背,称为马鬣封。其东是孔鲤墓,其南是孔伋墓,这种墓葬格局名为携子抱孙。此刻,厚厚的雪将三座墓连为一体,好似年迈的孔子一手牵着儿子,一手挽着孙子,迎着拂面清风,正欲漫过洙水,奔赴各地讲述道德,施行仁义。

  孔子墓西侧,有三间瓦房,前有一碑,上刻“子贡庐墓处”,这是子贡守墓的地方。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三年,相继离去,独有子贡孝心未尽,在这儿又守了三年。六度寒暑,雨雪风霜,温热饥饱,冷暖自知。“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在子贡眼中,老师就是日月,有了日月的照耀,世上的一切苦难愁烦都可以驱除,身心的所谓忧伤疾患都可以遗忘。子贡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商人,经营有道,家累千金。他视钱财如粪土,舍利而取义,两千年来,能有此行者又有几人?

  孔子之后,自春秋至秦汉、隋唐、辽宋、金元、明清,两千余年,孔林里葬埋不断。林地也历经多次增修和扩充,形成现今三千亩规模。青石铺砌的内环路旁,游人可依次看到从第四十三代嫡孙到第七十六代嫡孙孔令贻的墓地。其间坟冢重叠、树木林立、碑碣石仪石兽遍布而且形态各样、制式不一,因而孔林又堪称石刻艺术博物馆。

  在阔大的孔林深处,还有两处墓地格外引人注目驻足,一为于氏坊,一为孔尚任墓。于氏夫人原是乾隆皇帝的女儿,嫁给孔子第七十二代孙孔宪培为妻。因当时满汉不能通婚,乾隆便将女儿过继给一品大臣于敏中,又以于敏中之女名义下嫁给衍圣公,故称于氏坊。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曾为康熙皇帝御前讲经,其机智博学备受皇帝赏识,破格升为国子监博士,后升任户部福建清吏司主事、户部广东司员外郎,旋即又被革职罢官。然而由他创作的《桃花扇》却轰动一时且流芳后世,成为中国古典戏剧的代表作之一。我踏着厚厚的积雪穿过密密的树林来到位于孔林东北一隅的“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的石碑前,怀想孔尚任京城为官的热闹和赋闲石门山的清寂。在我的脚印旁边,有一行浅浅的梅花蹄印和一片散乱的“个”字形爪痕,是懂事的鸟兽在夜深之时前来看望他吗?

  林子里起风了,一缕雪粉从树上飘落下来,掉进我的脖颈,我打了一个激灵。

  这是棵什么树?我不认识。由于它们全都掉光了叶子,孔林里的树很多我都叫不出名字。

  是谁在孔林里栽下第一棵树?是子贡了。孔子死后,子贡手拄楷木做的哀杖一步一叩首前来奔丧,一番大哭之后,他亲手将手中的哀杖植于孔子墓旁,次年,楷木生根发芽,叶茂枝繁。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木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无论过了多少年,无论这些树已经繁衍了多少代,我相信它们的身上肯定还留着种植者的影子。尤其在一场大雪之后,孔林的树犹如孔门三千弟子的百种情态,千种风姿。你看,那棵榆树是不是子张在扭过身去暗自垂泪?那棵槐树像不像公西赤在伸开双臂劝慰同窗:节哀啊节哀!那棵朴树是不是子游效法孔子,端坐在江苏老家收徒讲课,传播儒学?那棵枫树与柳树是不是曾参在与子思促膝论谈?那棵柞木有没有有若的性情?那棵女贞有没有子夏的风范?还有那棵檀木、那棵桧树、那棵乌桕、那棵五味子……

  孔林里的树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这数百种树木能够互相“礼让”,共生共荣。树(包括草)是有侵略性的。在一片数十年(何况两千多年的孔林)的杂树林里,我们会看到慢慢地由一种树占了统治地位,一片刺槐或者一片赤松,而其他的树就一棵棵地被欺死了。如果人们有意地在这片树林里栽上别的树种,活不多久,它也会枯死在那里。而孔林里的树不是。在这儿,一小片橡树中间长着两棵樗树,一棵桐树傍着一棵桑树,一棵楝子和一棵枣树互结连理,一棵松树和一棵栾树胼首胝足。它们有的挂着少许枯干的叶片,有的坠着串串黑硬的籽荚,有的树杈上端坐着一个鸟窝,有的枝条上伏着一只蝉蜕,有的树干上缠着道道藤条……生活得安静、恬然、祥和。莫非孔林里的树也如孔门弟子恪守着忠信与仁德?

  太阳出了。雪在悄悄地融化。孔林里不是经常有雪,也不是经常有雨,也不是经常有雾。常有的是无穷无尽的清朗与平淡,寂静和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