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足联联赛排名规则:中国军事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42:31
中国军事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课题  伴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历史步伐,中国军事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新的使命任务。认真分析中国军事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课题,对于揭示军队建设基本特点和规律,把握中国军队的战略任务,努力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军事支撑,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军事处于四大时期交汇的历史方位

    列宁指出:“只有首先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历史上的个别情节),我们才能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分析正在发展变化的时代环境,是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军事所有问题的基本前提。当前及未来一个历史时期,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军事处于四大时期交汇的特殊时期。

    (一)军事变革挑战期

    新军事变革于21世纪初逐步进入质变阶段。在其影响下,国际军事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主要国家进一步加快了军事变革步伐。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力图确保全方位的军事优势,加紧实施全球军事战略调整和军队转型建设。俄罗斯近年来推进军事变革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在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军队职业化改革方面成效明显。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我国周边的印度、日本、韩国等也都在军事变革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现代军事面貌将进一步改变,武器装备、作战方式、组织体制、军事理论等将进一步发生革命性变化。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新概念武器加快出现;中远程精确打击日益显现其威力,非线式、非接触作战将成为主要作战方式;战场呈现陆海空天电磁等多维一体,一体化联合作战将成为基本作战形式;“网络中心战”等新的作战理论逐步应用于实战,信息化战争逐渐显形;轻型化、多功能化、模块化、智能化部队成为未来军队发展的基本趋势,信息化军队逐步粉墨登场。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国际战略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日益加剧。人类历史上的西方国家以洋枪洋炮对亚非拉国家大刀长矛的军事技术优势,正在转变为发达国家用信息化军事对发展中国家机械化半机械化军事的新的军事技术优势。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向中国军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避免重演大刀长矛对洋枪洋炮的历史悲剧,中国军事必须不断加快军事转型的步伐。

    (二)战略使命拓展期

    胡锦涛同志着眼于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时代要求,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逐步从“国家主权安全”向“国家利益安全”变化,从“三维空间安全”向“多维空间安全”变化,从传统安全领域向政治安全、制度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军事安全等诸多领域拓展。总体看,中国和平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现实安全威胁与潜在安全威胁交织、军事安全形式与其他安全形式交织、国内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问题交织,共同构成中国安全的总体态势。在这种复杂的安全态势中,军事安全处于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军队的使命任务必须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而拓展。

    (三)建军环境复杂期

    中国军事是在中国整体大环境中运行的。当代中国社会变革逐步进入攻坚期。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现代化躁动”。在这个时期,改革开放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显,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影响,产业结构快速调整,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与其他先行国家相比,中国的特殊性还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被挤压在一个时空,叠加推进;另外,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同时展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使中国成为一个典型的高风险社会……军事变革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推进的。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和社会风气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军事领域中来。此外,敌对势力把我军视为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重大障碍,加紧鼓吹“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其实质,就是在思想政治上腐蚀我们的军队,妄图使我军摆脱党的领导,以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上述情况表明,军队建设的环境处于相对复杂的历史时期。

    (四)内部矛盾凸显期

    为应对世界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中国在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发起了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中国军队开始了重大的时代转型,呈现出鲜明的转型期固有的矛盾和特点,可以集中概括为:旧的系统正在打破,新的系统尚未形成,武器装备、作战理论、人才结构、体制编制、教育训练等处于重大的时代转型期。新旧矛盾相互交织,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诸多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的问题亟待解决,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问题随时发生,改革或变革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具体看,当代中国军事面对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军事人才科技素质与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的矛盾,军队体制编制与军队发展的矛盾,军队政策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军事能力与履行使命的矛盾。有效解决军队建设内部的一系列矛盾是中国军事承担的历史性任务。

    中国军事面对着三大复杂战略性关系

    上述“四个时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中国军事的时代坐标。在这一时代坐标系中,当代中国军事不可避免地面临三个复杂的战略性关系。

    (一)军事变革与社会变革“双重变革”相融

    军事变革攻坚期与社会变革攻坚期相交,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尤其西方国家的重要的“中国特色”之一,也使中国面临着西方国家不曾面临的复杂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军事变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相当成熟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不存在“现代化躁动”时期固有的社会风险,因而不存在军事变革与社会经济转型之间的较大矛盾,表现为军事领域的“单一变革”。而中国的军事变革是在整个社会变革大环境中进行的,军事变革与社会经济转型同时进行,军事变革攻坚期与社会变革攻坚期的各类矛盾问题相互交织,表现为军事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双重变革”。尤其社会变革攻坚期所表现出来的经济环境的不成熟性和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必然使中国军事面临一系列西方军事不曾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二)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双重任务”并存

    从当代中国军事自身发展情况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现代化问题。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概念,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定内涵。当代军事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信息化,这是融入世界军事转型大潮中的所有国家都在努力实现的战略目标。西方尤其美国军事是在实现了高度机械化的基础上向信息化迈进,面对的是信息化“单一建设”问题,而中国军事是在尚未实现机械化的情况下向信息化迈进,必然面对机械化与信息化“双重建设”并存的问题。这是中国军事变革初始期的重要标识之一,也是中国军事向前发展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三)打赢战争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双重能力”交织

    打赢战争的能力是军队的核心军事能力,是由军队的本质职能所决定的,中国军队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打赢战争作为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传统安全威胁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安全威胁,从而对军队的军事功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通常来看,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而言的。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指国家、民族、政治集团以及国际社会面临的战争威胁或军事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指除战争威胁或军事威胁外,主权国家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面对的其他严重威胁。如制度安全威胁、恐怖主义威胁、重大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经济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资源能源安全、文化信息安全、走私贩毒危害、跨国犯罪、非法移民等。其中许多涉及军事行动范畴或与军事行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军队面对着反恐行动、维稳行动、维和行动、抢险救灾行动、封边控边行动、保交护航行动、国际救援行动、撤侨护侨行动、信息支援行动、国际联合军演等一系列新的行动样式。由此可见,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针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而提出来的军队的重要能力指标。

    中国军事着力破解的三大时代课题

    在历史与现实纵横交错的时代坐标系中,当代中国军事面临一系列复杂的战略性问题,可以归结为三大时代课题。

    (一)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继进入攻坚期的背景下,科学统筹军事变革与社会变革,科学统筹军事系统诸要素的改革和发展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就军队而言,必须正视一个客观现实:在社会总体变革的历史阶段内,军事变革不能超出社会变革成果的支持和承受范围,不能影响社会变革过程中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中国军事需求已不能从中国军事自身情况出发,中国军事领域若干重大政策制度能否及时出台,并不完全取决于军事领域自身需要,而更多的是由中国社会变革尤其是社会变革攻坚期的承受力所决定的。就国家而言,在多个领域重大变革同时进行的情况下,怎样处理军事变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使中国军事变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变革相配套,军事变革与社会变革相协调,是中国总体建设向前发展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正确解决,富国进程和强军进程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要科学统筹军队内部诸要素的改革和发展。军队建设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但主要是四大要素(武器装备、军事人才、体制编制、作战理论)的建设和发展。随着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跃升,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值得重视的是,如果只重视武器装备建设,而其它方面跟不上,不协调,我军在未来作战中很可能吃亏,甚至酿成历史悲剧。当年北洋水师的惨败证明了这一点。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清王朝大量引进先进武器装备。但由于政治腐败、体制编制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最终还是导致甲午战争的惨败。因此,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军队建设四大要素全面协调发展,是军队深化改革的基本着眼点和落脚点。

    (二)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和国家安全威胁多元化的背景下,加速提高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

    打赢战争的能力和其他军事能力都是我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实践证明,打赢战争的能力是其他军事能力的基础,其他军事能力的增强也反作用于打赢战争的能力建设。但是二者有三个主要区别。一是目的不同,打赢战争的能力直接服务于战争,主要应对的是传统安全威胁,其他军事能力服务于战争以外的军事行动,主要应对的是非传统安全威胁。二是内容不同,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和其他军事能力建设在理论研究、指挥体制、力量建设、组织训练、装备手段和遵循的法律法规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三是要求不同,通常情况下,战争往往有兆可寻、有机可备,而非战争军事行动爆发突然、应急性强,准备工作重在平时,备在经常,用在紧急。

    两者的联系和区别,要求中国军队必须统筹好打赢战争能力建设与其他军事能力建设的关系。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既以打赢战争的核心能力为基础,也有自身特殊的规律,涉及理论、人才、装备、器材、战法等方方面面,针对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因而要高度重视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特殊规律。但同时又要注意避免把非战争军事行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我军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首要的是应对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威胁。也就是说,传统安全威胁仍然是影响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假如过分强调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性,淡化我军战争准备,那就有可能给国家和军队建设带来隐患和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在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确保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性质和宗旨

    一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军。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坚持不懈地搞好理论武装,帮助官兵坚定理想信念,铸牢精神支柱,是我军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葆人民军队先进性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

    二是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挥作用的领域、对象、任务与过去相比也有了很大不同。因此,要不断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切实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更加有力地发挥服务保证作用。

    三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部队各级党委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坚持团以上单位设立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制度;坚持支部建在连上。这些制度构成了一个严密、科学、完整的体系,实现了党的组织与军队建制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党的领导与军事行政领导的内在统一,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孙科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