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蓟可以和什么炒:什么样的爱如此有穿透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59:43
京华社论:什么样的爱如此有穿透力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真正打动捐助对象的,不是几百块钱的解难,而是送钱的行动,是嘘寒问暖的关怀,是在最需要关心帮助却连亲戚都罕至的时刻,一个陌生人走进自己的家庭生活,感受着生活的艰难,倾听着烦恼与忧愁,给予温暖而真诚的关心与鼓励。
诸如无偿献血、慈善义工、捐困助学等等,郭明义做的这些事,许多人都在默默地做,有的甚至做得比郭明义要好。因而,在不了解郭明义的人看来,郭明义的爱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一般了解郭明义的人那里,也觉得这只是一个寻常之人的寻常之为,缺乏足够动人的理由。
然而,他们又都难以解释,为什么郭明义可以带动那么多人加入爱心行动。
这种疑问,不仅在于当社会上的一些爱心遭遇非难时,有的人暂时关上了爱的心扉,更在于社会上还有太多的人从来不缺乏爱心,却单单是郭明义在普通人中间有这么大的号召力。由此我深思的是,如果说郭明义为普通人树立了一个道德的标杆,那这个标杆的特色又是什么?
比较爱心行为,郭明义与普通人的爱心确有不同处,在于他做得要经常一些,全面一些,执着一些,近二十年这么坚持,不容易。的确,郭明义这些持久的爱心行动,已足够成就郭明义的不一般。但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爱心故事还只能让普通人敬佩他。
在问郭明义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号召力时,他曾认真的分析认为,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心,是他长期的爱心行动把大家心底的爱心激发出来了。在采访那些受郭明义影响而加入爱心行动的人时,他们也曾认为,是郭明义把爱心由抽象变成了具象,为他们奉献爱心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这的确是郭明义具有号召力的重要条件,但真要带动他身边那么多人自愿加入爱心行动,仍然缺乏足够的理由。
在鞍山的那些天,我与郭明义有过几次长谈,聆听过他捐助对象的故事,与被郭明义带动的爱心人士探讨。我想,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郭明义每次捐助的钱并不多,为什么会让捐助对象如此感念?甚至要说出“他点燃了我生活的希望”?固然,捐助对象正处困境之中,需要金钱资助,但几百块钱未必就能解决生活学业上的诸多难题。对于捐助对象而言,几百块钱像及时雨,能够一时解了燃眉之急,内心的欣慰是必然的,但要融化内心,力度还不够。
真正打动捐助对象的,不是几百块钱的解难,而是送钱的行动,是嘘寒问暖的关怀,是在最需要关心帮助却连亲戚都罕至的时刻,一个陌生人走进自己的家庭生活,感受着生活的艰难,倾听着烦恼与忧愁,给予温暖而真诚的关心与鼓励。对于他们来说,内心的确会对生活感到失望,对人情感到冷漠,是郭明义赤诚的爱心,穿透了他们内心那层坚硬的壁垒,捂热了他们的心。
而郭明义所以能带动周围那么多人,也正在于被郭明义这份真诚的爱心所穿透所感染。通过郭明义和那些捐助对象的故事,许多人的内心也在融化,真诚地觉得,我们身边还有不少人,因为贫病等各种原因而生活在困境之中,他们真的很需要关爱,哪怕就一声问候也是好的。郭明义做了,我们其实也可以做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像郭明义一样自觉与捐助对象结对子,互相走进彼此的世界。
对于不少人来说,捐钱也许不是难事,真要花上时间、精力、心思去经常地关心一个陌生人,愿意为一个陌生人奉献自己的关爱,去感受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并不容易。郭明义做到了,这正是郭明义的非凡之处,动人心魄之处,能够感召和带动众人之处。     捐钱容易捐心难。郭明义们在变难为易。也正是这一份赤诚的爱心,超越了人世间的一切名利浮华,折射着人性的光辉,烛照着更多的人去更多地为他人做些事。
郭明义发起成立全国最大的遗体器官捐献俱乐部
中广网鞍山9月19日消息(记者纪梦楠 郭威 鞍山台杨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位普通的矿业职工,他有最博大的爱心,16年捐资助学,圆了189位失学儿童的求学梦;他有最崇高的追求,20年献血6万余毫升,发起成立了全国最大的遗体器官捐献俱乐部。

郭明义得到献血证有54个之多(图片来源:新华网)
他,就是被人们称为——雷锋传人的鞍山钢铁集团齐大山铁矿公路管理员郭明义。对生活,他在怎样追求?对人生,他会如何诠释?
2010年9月4日,鞍山市血库稀缺血型紧急告急。听到消息,鞍山钢铁集团齐大山铁矿公路管理员郭明义带领66名工友当场献血2万余毫升,这已经是郭明义组织发起的第8次大规模献血了。
郭明义工友高森山:他就是在我身边的,我真正看到雷锋的影子了。为啥我想学习他呢?他震撼了我,我想追随他。
从义务献血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再到捐献遗体(器官),如果不是亲眼见到过郭明义的人,绝对不会想到这个身高1.70米,戴着眼镜的退伍军人,身体里竟蕴藏着这样惊人的能量。仅他得到的献血证就有54个之多,摞起来足有一尺厚,献血总量6万余毫升,可以挽回75个危重病人的生命。

在鞍山市红十字中心血站,郭明义在献血小板(9月2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郭明义战友刘振华:他心里一直有个目标,脑海里始终有个榜样,眼睛里到处都是工作,干什么都想干到最好。
作为鞍钢下属齐大山铁矿的采场公路管理员,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踏实肯干的务实作风也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工作第一线上。每天5时,郭明义就顶着漫天的星斗出发了。40公里寂静的采场路上,只有他的歌声陪着他!
郭明义: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枝儿粗根儿壮守卫者边疆……
每天提前两个小时上班已经成为郭明义的习惯。15年来,这条采场路他走了6万余公里,相当于四回“长征”;奉献的工作日有1900余个,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

走在路上的郭明义(图片来源:新华网)
郭明义:每天走40多分钟(上班)。我提前来点没什么,但早两个小时,能了解不少情况,解决不少问题!
从驾驶员、统计员、英文翻译到采场管理员,每个岗位他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郭明义不断探索管理创新,缩短汽车运距,降低采矿成本,使每条道路工期由原来的平均3天降为2天,每年创效1500余万元。

郭明义(左)为吴一凡(前右)送来新书桌(9月2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郭明义工友吴威:他是一年到头没有歇假。工人没到,他就上班了。他一年到头老辛苦了。没有车,只能走!2.5万千里长征都赶不上他。
究竟幸福是什么,郭明义的诠释与众不同。曾经,在帮助别人中幸福生活着的郭明义一度被人称为傻子。衣服、鞋子、家电、自行车,只要别人需要,自己家里的什么东西都往外捐。可他自己一家却挤在不到40平米的小房子里。换洗的衣服也只有两套残旧的劳动服。

郭明义近照(9月2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记者:郭师傅,我看您这个眼镜框架都生锈了?
郭明义:我这都焊上了,这个(眼镜腿)折了,焊死的,现在掰不了。就这一个(眼镜腿)能活动。
记者:戴多长时间了?
郭明义:5、6年了。
记者:怎么不换一个?
郭明义:再说吧,等坏了再说。
从参军之日起,郭明义就踏上了一条奉献之路,30年来,已经累计捐款12万余元,帮助189名贫困学生重返课堂,让300多个家庭重新荡漾起笑声。
被郭明义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小丽:郭叔叔出现以后,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精神上的鼓舞,整个家里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阳光。
然而就是这样的铮铮铁汉,面对妻子和女儿也还是有许多歉意。结婚多年,他仅给妻子买过两样东西:一件是妻子结婚时戴的红纱巾,还有就是一枚价值26元的戒指,可是妻子女儿还是给与他一如既往的支持。
郭明义爱人孙秀英:能帮助别人也是我们心里的一种快乐,和老郭过(日子)心里踏实。
有了家人的支持,尽管奉献的道路充满艰辛,郭明义一直乐在其中。
郭明义:我得到的是快乐,晚上睡觉很香,这种成就感胜于金钱和财富带来的价值。
平日里,老郭没事总爱写上几首诗,唱上几句歌,享受着这平淡却又幸福的生活。同事们也被他的积极和乐观深深的感染并带动着。
郭明义同事张毓春:老郭是最浪漫的人,最热爱生活的人。他会写诗,会唱歌,太快乐了。
现在,郭明义更忙了,作为鞍山第一支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优秀慈善义工,爱心联队的组织者,他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别人。
郭明义:生活在社会上,得到了应有报酬,想一想,我还能做点什么?由一个人,到一群人,给另一些人信心和力量,更有信心去做下去。
郭明义的无私奉献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一股股爱的暖流正在郭明义的身边汇聚。
6月25日,在郭明义发起的鞍山市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俱乐部成立大会上,郭明义妻子在内的200多名矿业职工和社会人士积极参加,目前,已是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的遗体(器官)捐献者团体。
鞍山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李莎: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了一大批同志,有许许多多的人投入到无偿献血的事业中来了。急需血液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走上采血车伸出他们的胳膊献出血液。
在郭明义爱心的感动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随起郭明义的脚步,加入到“郭明义爱心团队”之中。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许平鑫就是其中的一员。
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许平鑫:刚开始我们都不理解,慢慢的被郭大哥感染了,我们不少人全都和郭师傅一样都奉献出去了,遗体器官、眼角膜、捐献造血干细胞、献血,我们都在他的感召下去做的,越来人越多。
截至目前,郭明义已发起8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无偿献血的倡议,2400余人参加,累计献血17万毫升;并多次组织助学捐资,2800余人参加捐款近40万元。现在,郭明义已经从一个名字扩展成一个爱心符号,激荡起一个个爱心浪潮。郭明义说他想做的还有很多,也相信像他一样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郭明义:我是一名党员,我在做着伟大人民认为应该做的一点点事情。

郭明义在鞍钢齐大山铁矿工作现场。20多年来,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坚持做好事,资助工友、献血等对他来说司空见惯。 资料图片
 
■ 人物简介
郭明义
1958年生于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普通矿工家庭,1977年入伍,1982年复员到鞍钢集团齐大山铁矿工作,先后在汽车驾驶员、汽运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矿扩建工程办公室英文翻译等岗位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郭明义一直坚持提前两个小时上班,15年来,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
除此之外,他坚持20多年做好事,资助工友、向希望工程捐款、无偿献血,并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在他的号召下,1700多名矿工和居民参与捐献造血干细胞,200多人成为捐赠遗体志愿者,2800多人参与希望工程助学。
在郭明义看来,做好事让他快乐,让他不空虚,不疲倦。
郭明义被问烦了。
有一个问题,天天有人问。
“你为什么坚持做好事这么多年?”
他说,做好事挺快乐的。
“怎么个快乐法?”
吃得香,睡得着。
“然后呢?”
“还有啥然后,这还不够。”
“难道你不追求其他的快乐?”
他瞪着眼想了半天,“还有啥其他快乐,你告诉我”。
老实人
有时候郭明义刚穿上新鞋,有人逗他,“老郭把鞋换给我呗”,他立刻脱下来
郭明义,52岁,鞍钢齐大山铁矿公路管理员,做好事做了近30年。
献血6万余毫升,相当于一个人的10倍血量。
资助180多名特困生,捐款12万余元。
动员了1700多名矿工和居民捐献造血干细胞,动员600多名矿工无偿献血,他发起的助学活动有2800多人参与。
他看起来皮肤黑,乐起来的时候扬着头看着你,正中的两个门牙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缝,增加了几分喜感。
在齐大山铁矿,有一条定理,“谁要是跟郭明义过不去,那一定不是好人”。
为什么?
因为郭明义是好人,老实人。
齐大山铁矿被称为爷们矿,谁也不会轻易服谁。
“我们以前都叫他傻子”,郭明义的工友胡松说,但最后大家都服气了,“架不住他时间长”。
郭明义见到工友谁的鞋破了,会脱下自己的劳保鞋给人换上。有时候他刚穿上新鞋,有人逗他,“老郭把鞋换给我呗”。他立刻脱下来,递上去了。要鞋给鞋,要裤子给裤子。时间长了,没人好意思逗他了。
他每天提前两个小时上班,坚持了十五年。早上四点多钟出门,走到矿场,然后像上了发条一样在矿场里转。他本来的工作坐在办公室里看监测就可以了,他不乐意,觉得不接地气,“也不知道路硌不硌脚”。
以为他要名要利的人,最后也没了脾气。一天不落地早上班两小时,啥节假日也不休,天天和露天作业的工人在一起,啥也不求。
有一次,修理的任务很重,郭明义把大伙十来个人叫在一起开了个会。他说,大家好好干吧,我知道大家辛苦,每天下班我都请大家去撮一顿。
“我们都来精神了”,胡松说,那一段时间老郭天天请大家吃饭。
吃了两千多块钱。老郭妻子孙秀英发现了这笔额外支出。
对老郭家,这不是一笔小钱。问清楚了,孙秀英也没说啥,“下次你们省着点吃”。
任务完成了,这笔钱老郭自己出。
“你说他这是为啥”,这几乎成了齐大山铁矿的一个议题。
从小和郭明义一起长大的李树伟说,“他呀,从小就有这种慧根”。
李树伟记得,从小学开始,学校里生炉子的事情就非郭明义莫属。
自然而然地,大家和郭明义一起觉得,这炉子郭明义不生那就不对。
于是,那几年,郭明义一直乐呵呵地生炉子。
郭明义从小在矿上长大,做好事给矿工送水,别人送凉白开,郭明义非往里面加白糖。“他加,我们后来也不好意思不加了”,李树伟说,那时候白糖还限量
呢,家长都跟着心疼。
学校号召捡大粪,孩子们嫌臭,挖塘泥充数,就郭明义实实在在地捡大粪,堆在院子里,被收粪的看中了,出15块钱收。“乖乖,那时候多大一笔钱啊”,李树伟说他妈听了都眼馋。郭明义死活不卖,送给了农村大队。
郭明义1977年当兵到部队,被安排在汽车连做饭。在汽车连,没人愿意做饭,郭明义的老排长左玉春说,“一眼就看出郭明义是个老实人,做饭需要老实人”。
郭明义不光高高兴兴地做饭,东北冬天冷,厕所常常冻住,他趁着天没亮还没人的时候,就去清理厕所。
他和别人不一样,“眼里有活,啥都愿干”。
郭明义的老实,连他资助的高中生张丽也看得出来。在一封信里,张丽说,“郭伯伯,我一听你说话,就知道你是个老实人”。
傻子,老实人,好人。
有人问过他一句,郭明义,你是不是做好事上瘾啊?
性子急
他说,自己每天在路上走,就常常想能怎么做好事,有了什么样的想法,抄起电话就打
真上瘾。
从1990年开始献血,郭明义就没间断过。
他说,自己一直想着为别人做点事,“献血这个挺容易”。
鞍山市中心血站的站长李莎说,碰到急需用血的情况,血站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郭明义。
因为他从来不会拒绝。
他每个月都会按时去捐献血小板。2009年春节前,有一个临产孕妇出现溶血症,急需血小板。当时还没到郭明义捐献血小板的时间,血站给他打了个电话。郭明义什么都没说,打车到了血站。
打车对郭明义来说是个新鲜事,他的原则是,能走就不坐公交车。
献血小板的时间很长,郭明义睡着了。血站的人帮他脱鞋,发现他的袜子破了好几个洞。李莎后来知道,那天郭明义刚下了夜班,饭也没吃。
当时,需要一个单位的血小板。郭明义硬是捐了两个,他说还有孩子呢,要保母子平安。
还有一次,他献完血,回到采石场就干活,晕倒了。工友用洒水车向他喷水,才醒过来。胡松说,他看不过去吼了他一句,“你献血上瘾了吧”。
他捐东西也上瘾。
自行车捐了三辆,电视机捐了三个。后来鞍山团市委送了他一台电视机,告诉他这是固定资产,不能捐,“捐了犯法”。这台电视机才一直呆在他的家里。
矿上奖他的数码相机,他打折卖了,捐了。超市购物卡,卖了,捐了。他们一直住在不到40平米的单间里,女儿住在门厅里。矿上给他房子,他不要,说够住了。家里的墙,他一年刷一遍。有人开玩笑,“别刷了,越刷越小”,郭明义听了直乐。
从1994年开始,他一直捐助失学儿童。他和妻子工资不到600元的时候,他成百成百地捐。后来他拿出3000元捐给10个孩子,跟孩子家长见面。一见他,很多家长掉泪了。他穿着一身劳保服,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看着比我们还穷”。
郭明义常年穿一身土黄色的劳保服,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挺爱美的,也知道新衣服一穿,特板正。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在意了。他还劝老婆,“买啥衣服,你在我眼里穿啥都好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