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老小区户型图:521-语文课需要回归文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5:02:09
语文课需要回归文本

安徽省广德县基安中学  谭保禄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了这样一些焦虑和困惑:课标内容和实际课堂有距离;专家的指导很难在课堂落实;新课标下的教学与考试的联系不够紧密;怎么样才是一堂好课?等等。仿佛一下子没了标准,乱得很。语文课究竟如何上?似乎很难回答。但语文课终究是语文课,需要师生共同关注文本,需要通过阅读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沉淀知识,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挖掘文本习得知识,获得情感体验。这样才是真实本色的语文课。

语文教材的主体就是一篇篇精选出来的文章,它们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掘的宝藏,它们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但无论你如何解读,你都不能脱离文本,因为“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因此,只有首先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时下,课堂上有这样一些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又是唱又是跳;一堂课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游离于文本之外,没有了语文的影子;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之后,无论精彩与否,下面都是掌声一遍。课堂形式非常丰富,但究其内涵却十分苍白。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有的教师悄悄地退出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说愚公真愚蠢,移山不如搬家,老师就夸你真聪明;学生欣赏智叟的明智,老师说确实如此你很有见地;争论了半天没结果,老师就说大家各抒己见,争论得非常激烈,表现不错,有兴趣的课后可继续辩论。为了让学生自主,不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有的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有的跟在学生的后面,对学生百依百顺,有的甚至退出了教学的舞台,成了一名旁观者,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

例如: 师:我们学习了《孔乙已》与《范进中举》两篇课文,同学们对比一下,看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范进是在逆境中苦苦追寻自己人生目标,掌握自己命运的强者,孔乙已是堕落、无骨气、深受封建科举毒害的弱者。
      
师:你说的真好,有独到的见解。
其实在这里,明显的,学生误读了文本,而老师未加纠正,反而给予表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指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抓住关键句子,点拨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范进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的虚伪、圆滑,认识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个人飞黄腾达的人生目标的。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出现“误读”的情况是正常的,也可能是经常的,我们老师就应该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正确的、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获得真知。这样的课堂,表面的“繁荣”掩盖了对文本的曲解乃至不解,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的导航作用,也未能有效发挥。

还可以看到一堂课当中,多媒体的使用相当频繁,或看图片,或听音乐,或代替板书等,而师生共同沉浸于文本、研读文本的氛围缺乏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只能走马观花,很肤浅,没能真正走进文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对语言的品味甚至情感的熏陶都没达到应有的层面。留给学生课堂生成的空间狭小,教师的教学智慧也受到这种预设的束缚。因而需要冷静的反思,不能使用多媒体固然是一种缺憾,但是过多的不合适宜的滥用也是对语文教学生态结构的禁锢,是对语文教师基本素养、教学智慧的弱化,更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生命力的戕害,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文课堂缺乏了师生生命的涌动,这是不理想的课。

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展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不可有半点模糊。不需要架空文本看似漂亮热闹的无效的课,需要的是文本的回归,需要的是师生走进文本,研究文本,在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当中获得体会感悟,产生思维思想的碰撞,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及时对学生解读文本的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和重组,以便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这个调整就是教师积极的艺术的指导,也只有这样的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语文课堂获得更多有意义的生成。课堂中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学生是能够对文本提出思考的。例如:为孔已己推荐职业,一个也不成。为什么不成,走进文本了解孔。又如:《散步》一文中对主题的理解,有理解宽容,有家庭的和谐,有爱和责任等。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挑破语言文字后面的潜台词,如:《羚羊木雕》中,妈妈在追问我羚羊木雕去处时问:“‘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中的“突然”一词,师生交流该如何去读,通过读再体会出妈妈不见羚羊木雕时的紧张以及我当时对妈妈追问木雕去处的恐慌不安的心理;又如:《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和卢进勇数火柴“一、二、三、四……”省略号的读法和含义不一样。这样对文章的理解才更加容易、准确。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找准教学的起点,把文本的解读权交给学生,当然教师首先对文本要做到:准确理解;深刻理解;个性的理解和处理。忽略了理解的准确性,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误导,这是教师缺功夫,缺心思,对文本的钻研不够。离开了教案书就不会读文章,不会教课文,对文本的理解就深入不了。因此,教师精力应大量花在文本的研读上,这样下去才会漫漫形成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和处理,如:朱震国老师上《变色龙》一课时,理解和处理就很独到,矛头所指应该是当时社会的体制,是将军们,奥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得“变”,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他的“变”可以理解,因此并没有把奥说的有什么可笑,可笑的应是体制和将军们。

设置恰当的课堂情境也是学生认知所需求的,如:胡明道老师上《纸船》时,设置了刺激性的情境,出示一油轮图片,介绍一个女孩出国留学的经历,她在不停的叠着纸船,问生:你有何疑问?生很快得出:1,为什么叠纸船?2,为什么要悲伤?这样学生走进文本的欲望就很强烈,师接着顺势引导。学生一旦走进文本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内在的情感、对信息的需求使他们不断的去挖掘,与语言文字不断的发生碰撞,反复触发其内在的情感,如:《老王》一文,老王是一个踩三轮的,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人非常的善良,从他对我一家的态度可以看出,临死前的头一天还提着香油和鸡蛋送给我,说不要钱。几天没见到老王了,后来才得知他在第二天就死了,所以“我”突然就感觉到这是“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让学生走进文本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最后认识到象老王这样的弱势群体是需要关爱和同情的,人格的平等才是最可贵的。

教师还要正确处理“放”和“收”的关系,1.课堂上要有充分的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2.课堂上要给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充足的时间。3.教师还要能设计很好的既注重文本阅读又能调动学生阅读体验的话题。至于“收”,应该是教师的恰如其分的点评、小结与讲析,因为现在很多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师一般比较注重“过渡”而忽视小结;应该是教师机智而艺术的牵引,因为在学生的课堂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偏离教学主线的“擦边球”,甚至是远离教学主线的“任意球”,那么,教师用及时的“收”来纠正和牵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还要善于在一定的时候抓住机会“打住”课中活动,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收”不住就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了。例如:《变色龙》中,奥的“变”在我们的周围你是否见过或听过呢?说明这种“变”在继续,师很快又收回来,“你想在生活中见到他吗?”“永别了!”

执教《孤独之旅》时的一个实录片段: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导演,准备将《孤独之旅》一文中农家少年杜小康在芦苇荡放鸭的经历拍成电影,你准备将哪些镜头搬上银幕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结合相关句子,发挥想象,把这个镜头描绘出来。(这是“放”,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
生:我设计的镜头是——杜小康嘴里嚼着一截芦根,目光追随着鸭子,鸭群渐去渐远,消失在芦荡深处,水面的波纹,渐渐地平静下去……
生:我设计的镜头是——杜小康追赶鸭子,迷路了,他颓然坐在地上,四周,是密密麻麻的芦苇,像山一样包围着他,白白的芦花,使得他的目光有些迷离,一声水鸟的啼叫,打破了芦荡的寂静……
生:我设计的镜头是——杜小康坐在船头,双手抱膝,任小船在水里漂浮,他的眼前,慢慢浮现出油麻地的小伙伴来,他们一起捉迷藏,一起去偷罗汉豆……(以上是学生的回答,因为“放”了,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激发,而且,还因为学生对文学作品不同角度的主观感受,答案就容易精彩纷呈。)
师:同学们设计的镜头,角度不同,手法不一,但是,老师感觉到,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说说这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吗?(这是“收”,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信息进行及时的整理,抓住关键,向着课堂的预设目标牵引。)
生:我觉得,这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用环境来渲染主人公的孤独。
师:恩,那么,他们为什么都要来渲染孤独呢?(追问,再“收”。)
生:为了表现杜小康在孤独中坚强地成长。(回归主旨,“收”到实效。)

当然,文本意识的回归,并非去走脱离实际,轻视实践的老路,更不是要把学生困在书本上,而是在强调文本意识的基础上,更好的去理解把握文本,进而实现对文本阅读的超越。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不同生活境遇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体验到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世态炎凉,从而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于知识分子的深层毒害和封建社会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漠视和冷酷。后者主要针对现实生活而言,学生一旦将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融入文本之中,就会通过自身的独特体验创造出崭新的形象,显示自己对文本生活的独到见解;反过来,学生又可以用文本中积累到的生活经验、领悟到的生活意蕴观照现实生活,形成自身对现实生活的意见、看法、观念,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老师既要善于把学生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生活引进现实,实现两种生活的对流,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