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勒氏混合瘤形成原因:宪政风雨与国家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0:48:14
宪政风雨与国家命运(宪政讲堂系列,逐日更新)责任编辑 修健
【我要评论】【该文章阅读量:155】【字号:大 中 小】         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与门徒们探讨雅典政治从君主、贵族到民主制度的循环嬗变,将宪法视为整个城邦的政治秩序,国家是一个普通的社团而已:它是所有公民为追求幸福而形成的一种“公共”组织,即包括一切有限社团的普遍社团。宪法即为规定这种普遍社团的组织结构之法律文件。“宪”在中国古代也被“百家”赋予各种不同的涵义,但都并不是现代意义上保障公民权利的宪法,而是维护社会统治的基本法(张千帆,2004)。自1215年英国《大宪章》起,宪政传统在西方国家生根成长,经历数次或“光荣”或“暴力”革命的洗礼,最终得以以制度形式确立,并且宪政思想形成并东移,日本成为其第一站,近代中国在“西学东渐”思潮中开启了追求现代宪政之路,风雨飘摇中帝制走向末路,但宪政国家的建立却曲折反复,“预备立宪”、“训政、军政”,却未达致“宪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宪法与宪政的认识也随着国家的发展向前迈进,宪法几经修改,但国人对宪政的梦想之火不灭。宪法是什么,宪政又是什么?是否一个国家有了宪法就可以宣称“宪政”?宪政价值何在,我们时代的国家理论需求有为何?宪政究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本站将陆续推出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政研究中心开设的“宪政讲堂”系列专题,为读者深入了解宪政原理、学习宪政知识提供帮助,同时欢迎各位读者聆听讲课同时认真思索中国宪政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踊跃来稿、留言表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将自己的好文与天下共享。        在此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政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修健        电子邮箱:dxj@chinaelections.org                          · 第一讲:从“宪政热”深入去                 主讲:陈端洪        · 第二讲:主权的知识谱系(一)             主讲:陈端洪        · 第三讲:戴雪的宪法和主权理论             主讲:翟小波        · 第四讲:主权的知识谱系(二)             主讲:陈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