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jane: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0:21:42

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

练庆伟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04日   11 版)

    ●当前研究中存在“走近”马克思主义但不“走进”马克思主义的分离倾向。

    ●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任务的艰巨性。 

    ●彻底的理论除需要切实地掌握群众,还需要经历由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由精英信仰转化为大众信仰的认同过程。

    ●马克思主义信仰拒绝空想,实践基础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出现与发展,实践性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性与崇高性之内在根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但思想自己并不能实现什么东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要变成实现的力量就要有实践力量的人,成为信仰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从信仰的角度审思马克思主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当代境遇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崇高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互相支持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成为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重视作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要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但在当前实践中对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的体认与践行有所欠缺。

    首先,当前研究中存在“走近”马克思主义但不“走进”马克思主义的分离倾向。只把马克思主义诉诸理论层面,只强调从学理层面上进行探究,而有意或无意地远离马克思主义蕴含的人文诉求及崇高的价值理想。或者将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价值无涉的技术,做所谓“纯学术”的研究,割裂了理论与信仰的统一;或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纯粹的工具理性,持所谓的“纯学者”的定位,割裂了知、信、行的统一。

    其次,以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经验性、机械性的思维定式仍然时隐时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怀疑论仍有相当的市场。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上述的不良倾向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机械、肤浅的理解。这种心态其实也是一种期待,是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定位为有严密的理论性、强烈的现实关怀、崇高的人文情怀的健全信仰的期待。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这种摇摆性并不可怕,正如美国学者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中说的:“对于马克思理论来说,非难或甚至精确的反驳,由于不能致命地损毁它,只起了显示这个理论力量的作用”。对于经得起质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恰是辩明真理性、合理性的“否定之否定”的否定环节,但也必须积极引导,加速转化的过程。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任务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拒绝空想,实践基础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出现与发展,实践性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性与崇高性之内在根据。立足于并指向于社会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之“原”。同时,作为成熟的信仰形态,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有完备的理论体系。经典作家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之“源”,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阐释、论析、流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之“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体系是“源”与“流”的统一,但理论之“源”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根基,同时理论之“源”必然受到实践之“原”的检验,并在“原”与“源”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践之原和理论之源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出发点。

    一个半世纪以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由理论变为社会实践,虽然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以及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刚刚经历的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的金融危机,都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理性。但共产主义是一种制度、一种实践,需要千百万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因此,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任务的艰巨性。

    在实践互动过程中,我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我们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与此同时,理论界也有针对性地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及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批判与回应。这些“源”与“流”组成的理论资源很好地回应了经典作家的理论与现代中国实践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实践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但是如果仅从学理上分析知而不信、信而不行,或者仅停留于精英分子中的头脑而没有“化大众”,这是不够的。因此,彻底的理论除需要切实地掌握群众,还需要经历由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由精英信仰转化为大众信仰的认同过程。

    综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面对着实践发展和理论认同的双重任务,只有两者齐头并进,才有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达于自觉且自愿的境界。

 信仰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路径

    历史已经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选择,我们正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一历史任务,因此通过信仰教育促进价值认同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依赖路径。

    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是价值认同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也是价值认同的过程,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认同”是对立中的统一、冲突中的和谐,不等于“同化”,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在承认两方或多方并存的前提下的主导与多样的有机统一。同时,价值认同又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是主体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主体身上的一种稳定的状态。

    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经历着社会信仰个体化和个体信仰社会化的交织过程。抽象主体高举马克思主义信仰,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信念体系,如革命信念和建设信念的转换,但是不能保证价值体系的提出就一定被认同并践行。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将社会主导信仰个体化,实现“化大众”的目的。总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社会信仰个体化和个体信仰社会化的辩证,并在这种循环反复中不断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着意识形态信仰化和信仰意识形态化的两维对立。意识形态信仰化是指将作为国家软机器的意识形态上升为普遍性、超越性的存在并成为个体的灵魂、群体的群魂和国家的国魂,实现形式上是生成认同,是真实认同。相反,信仰意识形态化则将信仰完全矮化为斗争工具,这是一种强制认同,是虚假认同。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政权结合以后,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同时成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当下最恰当的做法,是在教育过程中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政治的合理张力。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