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9438是谁:把权力关进笼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59:01

【转载:把权力关进笼子

(2010-08-04 07:24:17)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

把权力关进笼子作者/乐天

    要做到权力制衡,最重要的不是民主,而是“共和”。共和制是这个世界上最普遍的制度,不论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还是宗教神权国家,很多国家都实行共和制度,有些君主王国实行的也是“虚君共和”制度。共和制度最能实现对政府的监督和制衡,做到把权力关进笼子。

    那么,什么是共和制度?它跟民主的联系与区别又是什么?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共和的本质,让我们从200多年前的法国、英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说起。

法国:缺乏监督的民主也是暴政

    法国大革命是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大革命,它对民主、自由思想的启蒙至今仍在影响着人类。然而,法国大革命也是一场极为狂暴的大革命。在革命斗争最激烈的1791-1794年,3年间被送上断头台的法国人高达六七万,在高峰期,仅巴黎一地,被送上断头台的人平均每周达196人,杀人最多时每天达50人。在这血腥时期,仅巴黎著名的职业刽子手夏尔·桑松一人,就马不停蹄地砍死了3000多人。

    这么残忍、血腥的大屠杀是以什么名义进行的呢?是以人民的名义。法国大革命是一场人民起来对抗君主专制的暴力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奋起攻打巴士底狱,君王路易十六在法国的统治彻底崩溃。

    然而,暴烈的革命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革命者以人民的名义,把路易十六、旧式贵族、教士、叛乱分子一一送上断头台。接着革命的风暴刮到了革命队伍内部,人民开始杀戮人民了,攻占巴士底狱的发动者德穆兰被杀,革命领袖丹东、罗兰夫人等一个个相继被杀,最后,连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也被推上断头台。

    在这种不受约束的人民主权的威胁之下,没有人可以幸免,只要与多数者(或当政者)持有不同意见,就是人民的敌人,随时可能惨遭屠杀。在那个酷烈的革命时期,巴黎的断头台似乎格外的忙碌,每天都有被革命法庭宣判死刑的反(敏感)革命叛国者被送上断头台。革命法庭只要一经宣判就不得上诉,被告失去了一切权利,像一只羔羊一样任人宰割。

    人民大众一旦被动员起来,冲上政治舞台,就再也停不下来了。由于“人民”是道德的化身,人民意志等于道德良心,等于正义,人民专制就是顺理成章。结果就演变成这样一个结论:群众说什么是什么,群众要怎么干,那就随他去。

    一天,一群市民在大街上撞见罗伯斯庇尔,他们觉得革命中“流的几滴血没有把人民的脸蛋染红”,吵吵嚷嚷为了建立新道德社会要继续革命,继续杀人。罗伯斯庇尔劝阻他们,要他们遵守法律。

    “法律是什么?”市民们问。

    “法律就是人民的意志。”罗伯斯庇尔回答说。

    “我们就是人民,我们不要什么法律,所以我们的这种意志就是法律。”市民回答说。

    当丹东以“乱党”“叛国”的罪名被送上断头台,本来有机会逃走的丹东在断头台上对刽子手大声吼道:“把我的头拿去给人民看吧,他是值得一看的!”

    然而,人民看得太多了!很多年以后,法国一位思想家深有感触的指出:人们所拥有的感觉是如此迟钝,以至于对这样的场面最后见怪不怪,不以为然了。那时候,母亲带着他们的孩子去看刽子手行刑,就像今天他们带孩子去看木偶戏一样。

英国:要的就是妥协和制衡

    人类的政治行为和决策,无论多么高尚、多么有价值,若没有适当的制度制约,跨越了其应有的边界,都会走向其反面,带来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因此,对权力进行制约就成了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这种权力制衡的方法就是共和:当冲突各方针锋相对时,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不是互相恶斗,而是互相协商、彼此妥协,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从而达到和平的目的。

    “共和”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西周厉王暴虐无道、骄横放纵。公元前841年,百姓造反,厉王逃跑,后由召公、周公二相共同执政,故号“共和”。这里的“共和”已经反映出分享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共)、共同协商(和)的古老理想了。共和的理想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德政、仁政、王道有相通之处。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共和制度的出现,那是古典共和时期。现代共和实行得最早、最成功的是英国。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一个王国为何率先走上了共和之路?这里的奥秘就在于,英国人遇到君王的恶政时,不是起义推翻国王,用“彼可取而代之”的激进方式改造社会,而是与国王谈判、妥协,通过渐进、稳健的社会改革,推进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来看看英国逐步走向共和的历史。在13世纪初,英国各种社会危机不断爆发,社会矛盾激化。1215年,一些大贵族以英国国王约翰未能保护封臣和王国的利益为由,联合社会其他力量发动大规模叛乱并取得了胜利。然而胜利之后的贵族们并没有废掉国王另立新君,而是一起跑到伦敦,逼着国王签署了他们起草的一个文件,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大宪章》。

    当然,这条共和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到了17世纪,由于英国国王不愿让议会碍手碍脚,经常和议会发生较大规模的摩擦。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反复冲突,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才最终得以确立,成功地实现了君主制与宪政的调和,避免了法国式大革命的代价。有了良好稳定的政治制度,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端,奠定了其执世界牛耳长达百年的基础。

“共和”之路并不平坦

    在美国历史上,也曾有过多次宪政危机,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水门事件”。

    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和50年代美苏冷战以来,美国行政部门的权力急剧膨胀,致使国家权力不断向总统集中。到了尼克松执政期间,他大权独揽、专横跋扈,被人形容为“帝王总统”。

    1972年总统大选,尼克松作为共和党候选人,为了连任成功,竟然派了5个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 qie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在随后对这一案件的深入调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许多人被陆续揭发出来,并直接涉及尼克松本人,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宪法危机。尼克松为了罢免要求他交出证据的特别检察官,迫使拒绝解除特别检察官职务的司法部长辞职,司法次长继任司法部长后,又因为拒绝罢免这位特别检察官而辞职,最后司法部的三号人物才答应罢免特别检察官。尼克松更动员FBI封锁特别检察官及司法部长、次长的办公室,宣布废除特别联邦检察局,把此案的调查权收回司法部。

    这种现象引起了国会、新闻媒体和各界有识之士的不安和警觉。新闻媒体对“水门事件”的揭露,给立法、司法部门制衡总统和白宫幕僚的权势提供了千载良机。于是,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联合起来,运用宪法遏制了尼克松日益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力,使“帝王总统”一蹶不振。

    “水门事件”虽然以美国宪政的胜利告终,但足以表明,对权力这头怪兽如果稍不留意,它就会疯狂吞噬社会。因此,为了保卫自由与权利,就要全力实行共和制度,把权力制约住。一位智者曾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也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权力的约束,实现了把权力关进笼子的梦想。”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2010年04月09日    湖南红网/文白石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眩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即权力)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今天,无论是总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的庄严表态,还是网络问政的风生水起,都凸显着对公权力制约的必然。也因此,湖南一场关于行政裁量权规范的全方位改革,受到广泛关注。

  据报道称,在中央酝酿《关于规范行政裁量权工作的指导意见》同时,湖南已经不动声色地在推进改革,主动为政府的公权力设限。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国首部系统规范行政裁量权的省级政府规章——《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湖南浮出水面。这部被不少政府机关认为“作茧自缚”的法律,将在4月17日率先施行。

  法学家孟德斯鸠有个著名论断: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作为政府公权力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裁量权,亦复如是。法律法规对处罚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具体细则,必然会使执法者产生较大的“自由”空间,从而形成自由裁量权。行政执法关涉千家万户,不管自身愿意与否,行政执法单位的自由裁量权都可能主动撞到百姓身上。

  这种“撞身”的结果,极可能导致行政处罚上的不当乃至扭曲。毕竟,执法人员受自身业务水平及时空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在原则性的处罚规定中作出正确的裁决。再加上个别执法者执法不公,钻自由裁量的空子,为其以权谋私的非法行为披上合法外衣,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滋生腐败的诱因。这不仅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而且势必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对行政裁量权加以有效规制,是行政法治发展中不容回避的课题。邓小平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湖南省首开全国先河,用制度规范行政裁量权,确保行政处罚幅度“自由”空间有把尺子量着,不仅找准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切入点,也为我们增强行政处罚的公平性提供了新的可能。

  当然,地方政府主动为自己的公权力设限,这种“作茧自缚”的改革无异于“割自己的肉”,那是非常心疼的。在中央尚未出台相关规范、一些地方政府在限权方面尚“非常羞涩”、放不开手脚的时下,要做“缚住自己手脚”的“吃螃蟹”者,让“自由裁量”不再“信马由缰”,在保证必要的行政效率与防止权力滥用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不仅考验着执政者的认识水平,也检验着执政者的政治伦理。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阔步前行的时下,在行政裁量权“自由”与“规范”之间寻求合理办法,这是湖南正在进行的探索,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期待随着湖南实践的逐步深入,在全国泛起“一池春水”,推动行政裁量权步入统一、法治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