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冬天图片:成本现“倒挂” 多地拟上调水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8:16:25
广州市物价局近日发布通知,称将于2月下旬召开水价调整方案听证会。无独有偶,从今日(2月1日)起,湖南长沙、广西桂林也开始全面上调城市供水价格并实行阶梯水价政策。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以长沙为例,今日起将调整城区(不含望城区)供水价格,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并实行阶梯式水价,居民到户水价每吨上涨0.7元,其中0.3元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至此,多地水价改革已经启动。

  “就现在自来水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而言,二者已经出现倒挂的情况,即供应成本大于销售价格。”一位分析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发布的公告称,现行的供水价格和单位成本已经倒挂,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该公司2008~2010年经营状况显示,这3年间公司供水单位成本(不含税)分别达到每立方米1.498元、1.609元和1.716元,同期供水综合价格分别为每立方米1.664元、1.657元和1.654元,而现行水价则为1.32元/立方米。在主营业务净利润方面,2008~2010年,公司分别亏损5081万元、2.074亿元和3.913亿元。

  “近十年来,为从根本上改善饮用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广州市中心城区先后进行了东江、北江、西江三大水源工程的建设以及水厂工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投入较大,导致供水成本大幅度提高。”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一位负责人这样认为。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资源的紧缩以及对资源需求的日益扩张,资源产品价格将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因此水价上涨将成为必然。”

  广州市物价局表示,近5年来,水资源费自2009年3月起由原来0.03元/立方米提高到0.12元/立方米,加上用电、原材料上涨,使自来水制水成本进一步上升,自来水公司亏损较严重,难以为继。

  但也有居民表示,自来水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不应该由普通居民承担,同时上调水价应考虑到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

  对于水价上调的影响,中投顾问分析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高耗水行业的抑制,实现节约用水。目前水价机制等相关内容并不能与市场发展相匹配,亟待改革,部分水务企业的盈利现状堪忧也是水价改革的原因。

  方正证券(601901)研究所也认为,在CPI有所回落的背景下,供水等公用事业的价格改革有了难得的时间窗口。用价格这样的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促进经济转型效果会更好。

  侯宇轩表示,水价上涨对居民用水的影响较小,但由于单位主体多,对整个水务行业的财务状况会产生较大影响。对三高行业而言,水价上涨影响尤为突出,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有大部分企业陷入入不敷出的状态。
截至1月31日,已有近10家水务上市公司发布2011年业绩预告或快报,全部预计业绩增长。其中,碧水源(300070)、兴蓉投资(000598)等龙头企业业绩均报大幅增长,而区域性水务公司业绩增幅则相对较小。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2011年水务市场最大的主题便是市场扩张,龙头企业利用其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优势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成为支撑其业绩大涨的主动力。而进入水务市场较晚的区域性公司动作则稍显迟钝,限制了业绩增长的步伐。进入2012年,水务公共财政投入或仍将持续去年紧缩的状态,水务市场资本和技术为王的特点将更加凸显,行业渐渐迎来大洗牌时代。

  龙头企业发力区域扩张

  这近10家已发布业绩预告或快报的水务上市公司中,碧水源预计净利润达3.36亿元,同比增长90%-100%;另一家水务巨头兴蓉投资则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大增135%-159%,达5.54亿-6.11亿元。而诸如中原环保(000544)、中电环保(300172)这样的区域性的水务集团2011年则稍显逊色,中原环保预计全年净利同比仅增16.41%,中电环保净利同比增1%-10%,其净利润均超过亿元水平。

  根据中国水网跟踪的2011年64起国内水业重大交易事件基本情况,其中最大特点便是领军企业交易事件占据交易总量近50%份额,同时,水企区域性投资成为行业热点。

  长期以来,供水及污水处理项目的公用属性,造成国内水务市场成长一直遭遇区域分割的壁垒限制。而近年来,专业化水务公司以其运营效果佳和优良服务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水务市场的区域壁垒呈现松动迹象,一些龙头水务公司逐渐走出本地市场进入其他地区。

  2011年,碧水源以其在生物膜污水处理领域的良好口碑逐步摆脱对北京市场的过度依赖,开始在云南和湖南等省拓展业务。11月中旬,碧水源又通过控股内蒙古鄂尔多斯(600295)市一家水务公司正式进入内蒙古市场。此外,首创股份(600008)近期也在东北、山西等地投资一批新项目,公司已在国内15个省34个城市拥有水务项目。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内水务市场还未完全打开,各主要公司纷纷加紧拓展新业务市场,以图提早完成全国布局。在区域争夺的同时,一些全新的区域服务模式也开始被探索,如中持集团的县域环境管家式服务模式等。
或步入“资金为王”时代

  一般而言,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初始投资动辄达上亿元,投资回收周期普遍较长,且项目进展存在季节性波动。在此行业属性背景下,过快的规模扩张步伐导致或加剧一些公司的现金流出现紧张局面。这一问题已在多家公司2011年三季报中有所显现。

  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傅涛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优势企业可借助于资本的力量,来规避资金流紧张带来的风险,未来水务市场将呈现出发展差异,追随行业发展节奏的企业成长步伐将加快,而落后于市场发展节奏的企业,将在此轮快跑中失去优势。他认为,进入2012年,国内水务市场将迎来大洗牌。由于不同企业的融资能力差异加大,并购与转型将加剧。

  这一现象已在2011年有所显现。去年,包括江南水务(601199)及巴安水务(300262)上市、重庆水务(601158)增资重庆中法等资本运作引起业内极大关注。8月以来,包括重庆、杭州、贵州等地水务市场展开供排水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体系建设,区域水务投资集团先后挂牌。这些公司大多为地方政府与旧有水务企业共同出资,启动资金有的高达上百亿元。

  傅涛进一步指出,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落实的第二年,环境和水务市场需求总体放大,行业总体发展速度会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虽然行业进入门槛已经很高,但2012年预计仍会有多家企业巨舰进入水业市场。不过,水业的低利性仍然会延续2-3年,这将困扰以水业主业为主导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快向综合服务业的转型。”傅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