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沫情侣名:控水与水稻产量品质关系研究( 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30:08
控水与水稻产量品质关系研究
黑龙江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青龙山分公司科技园区
摘  要:寒地水稻增产保优综合技术研究,是八一农大郑桂萍老师提出的一项新的水稻技术,旨在研究控水与水稻产量品质的关系。通过今年试验表明,-10kpa的小区产量最高,产量为空育131亩产614.2kg、龙粳14亩产591.7kg、三江一号亩产604.9kg,且-10kpa的小区水稻生长高度均匀,穗长且均匀,有效穗数多,千粒重高。
关键词:控水  产量  品质
前  言:目前水资源的下降是影响水稻种植的第一要素,如何解决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与水资源下降的矛盾,日渐成为水稻种植的难道,然而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水层管理标准都还未被种植户完全普及,且水层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值也不够明确,通过本次试验明确控水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找出适合水稻生长的最佳水势。
1试验设计
1.1供试品种:龙粳14、空育131、三江一号
1.2参试地区:青龙山分公司科技园区水田试验区。
1.3控水处理:用负压式真空表监测土壤水势,设-10kPa、-20kPa两个处理为控水下限,当土壤水势低于-10kPa、-20kPa时灌水,记录灌水定额,若遇降雨则蓄水不超过5cm,多余部分及时排出。具体操作为稻苗移栽本田后,3~5cm水层深水护苗返青,在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灌水后田面不再保留水层,到减数分裂期遇低温则灌水达深水17cm以上。CK以常规旱育稀植三化栽培的水分管理来进行。
1.4栽培方式:育苗、移栽按常规旱育稀植三化一管进行,在本地同一条件下育苗,本田按叶龄指标计划管理。
1.5试验设置:试验共设有9个小区,每一小区面积83m2 (每一小区内栽植3个品种),每个小区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单排单灌,池埂为土埂并用塑料布包好,以防相邻水池影响。密度以每平方米27~33穴、每穴3~5棵苗。排列方式为:
-10kpa
ck
-20kpa
-20kpa
-10kpa
Ck
Ck
-20kpa
-10kpa
1.6施肥方法:肥料种类46%尿素、46%为磷酸二胺、50%硫酸钾、大连希林索生产的硅肥(Si02≥20%)、99%七水硫酸镁。三元素配比为N:P2O5:K2O = 2:1:1.5,氮肥施用比例为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 = 40%:30%:10%:20%。施肥方法:氮肥的40%、磷肥100%、钾肥60%、硅肥100%、镁肥100%作基肥在最后一次水整地前施入,耙入土中8~10cm;40%的钾肥与20%的氮肥做穗肥一同施入。具体施肥量按表1进行。分蘖肥早施,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施分蘖肥总量的70~80%,于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用;第二次施分蘖肥总量的20~30%,于5.5叶龄前施用。
表1  肥料施用量[肥料种类、用量(kg/亩)]
肥料种类
总 量
基 肥
蘖 肥
调节肥
穗 肥
46.4%尿素
13
3.41
4.81
1.59
3.19
46%二胺
8
8
--
--
--
希林索20%硅肥
20
20
--
--
--
50%硫酸钾
7.36
4.42
--
--
2.94
99%七水硫酸镁
13.3
13.3
--
--
--
2田间调查与分析:
注:以下数据均为三次重复的平均值。处理1-9分别代表的是:
处理1:空育131常规管理      处理2:-10kpa空育131      处理3:-20kpa空育131
处理4:常规管理龙粳14       处理5:-10kpa龙粳14       处理6:-20kpa龙粳14
处理7:常规管理三江一号     处理8:-10kpa三江一号     处理9:-20kpa三江一号
表1  水稻物候期调查表
处 理
浸种期
播种期
出苗期
插秧期
返青期
分蘖期
始穗期
抽穗期
齐穗期
收获期
处理1
4.1
4.9
4.16
5.18
5.21
5.26
7.20
7.23
7.26
9.25
处理2
4.1
4.9
4.16
5.18
5.21
5.26
7.19
7.22
7.25
9.25
处理3
4.1
4.9
4.16
5.18
5.21
5.26
7.18
7.21
7.24
9.25
处理4
4.1
4.9
4.16
5.18
5.21
5.26
7.20
7.23
7.25
9.25
处理5
4.1
4.9
4.16
5.18
5.21
5.26
7.19
7.22
7.25
9.25
处理6
4.1
4.9
4.16
5.18
5.21
5.26
7.18
7.21
7.24
9.25
处理7
4.1
4.9
4.16
5.18
5.21
5.26
7.17
7.20
7.24
9.25
处理8
4.1
4.9
4.16
5.18
5.21
5.26
7.17
7.19
7.23
9.25
处理9
4.1
4.9
4.16
5.18
5.21
5.26
7.15
7.19
7.23
9.25
表2  水稻分蘖动态调查柱形图
通过水稻分蘖动态调查可以知道,在水稻基本苗数相同的条件下,穴苗数和分蘖总数最多的是处理1、处理4、处理7即为常规灌溉空育131、常规灌溉龙粳14和常规灌溉三江一号,其次是-10kpa水势下的三个品种,最低的是-20kpa水势下的三个品种,而有效分蘖率最高的是处理3、处理6和处理9即为-20kpa水势下空育131、-20kpa水势下龙粳20和-20kpa水势下三江一号;其次是-10kpa水势下的三个品种,最低的是常规灌溉下的三个品种。
表3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处理
株高
(cm)
穗长
(cm)
穗 数
(个/穴)
穴实粒数
(个/穴)
穴秕粒数
(个/穴)
穴实粒重
(g/穴)
测产产量
(kg/亩)
实际产量
(kg/亩)
处理1
81.2
13.4
25.4
1478.2
673.1
38.7
632.4
594.8
处理2
80.4
12.9
19.9
1562.1
412.7
41.8
701.3
614.2
处理3
76.7
10.8
16.5
1117.9
214.6
35.9
608.4
544.6
处理4
72.1
14.2
23.8
1451.7
751.4
37.4
624.5
576.8
处理5
69.8
12.5
21.2
1536.4
548.2
40.5
671.7
591.7
处理6
64.5
11.4
17.6
1221.7
231.8
33.4
598.6
512.5
处理7
78.6
13.1
24.5
1389.6
613.4
38.2
652.1
589.7
处理8
77.3
12.5
19.5
1546.2
421.7
40.1
697.3
604.9
处理9
76.9
9.8
16.3
1138.2
198.3
34.3
601.5
522.4
通过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调查表和室内考种调查柱形图调查柱形图可以看出,在常规灌溉、-10kpa和-20kpa这三个小区中,参试品种空育131、龙粳14和三江一号的具体表现是:
在常规灌溉的模式下,虽然水稻的植株高度最高、穗长最长、每穴穗数也最多,具体数值为空育131平均株高81.2cm、平均穗长13.4cm、平均每穴穗数25.4个;龙粳14平均株高72.1cm、平均穗长14.2cm、平均每穴穗数23.8个;三江一号平均株高78.6cm、平均穗长13.1cm、平均穴穗数24.5个。但因其无效分蘖增多、空秕率增大,造成水稻籽粒成熟度不够,所以穴实粒数、穴实粒重和产量在三个处理中处于中等位置,具体数值为空育131平均穴实粒数1478.2个、平均穴实粒重38.7g;龙粳14平均穴实粒数1551.7个、平均穴实粒重37.5g;三江一号平均穴实粒数1579.6个、平均穴实粒重38.2g。
在水势-10kpa灌溉模式下,由于提高了土壤的通气性和水稻根系的发育,促进了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增加了水稻的有效分蘖率。所以虽然其株高、穗长和每穴穗数都不是很高,具本数值为空育131平均株高80.4cm、平均穗长12.9cm、平均每穴穗数19.9个。龙粳14平均株高69.8cm、平均穗长12.5cm、平均每穴穗数21.2个。三江一号平均株高77.3cm、平均穗长12.5cm、平均穴穗数19.5个。可是穴实粒数和穴粒重却是最高的,具体数值为空育131平均穴实粒数1562.1个、平均穴实粒重41.8g;龙粳14平均穴实粒数1536.4个、平均穴实粒重40.5g;三江一号平均穴实粒数1546.2个、平均穴实粒重40.1g。
在水势-20kpa灌溉模式下,虽然有效分蘖率和结实率高,但其分蘖总数、每穴穗数和穴实粒重低,所以其产量最低。三个品种的产量分别为空育131亩产544.6kg、龙粳14亩产512.5kg、三江一号亩产522.4kg。
通过水稻病害调查柱形图可以看出,病害发生最轻的均是-20kpa处理下的三个品种,分别为空育131鞘腐病发病率21.3%、龙粳14鞘腐病发病率20.5%、三江一号鞘腐病发病率19.6%;空育131叶瘟发病率0.8%、龙粳14叶瘟发病率0.1%、三江一号叶瘟发病率为0;空育131穗颈瘟发病率0.3%、龙粳14和三江一号的叶瘟发病率均为0。
通过米质分析柱形图可以看出,空育131出糙率最高的是常规灌溉、出糙率为82.1%龙粳14出糙率最高的是-10kpa的处理、出糙率为81.6%;三江一号出糙率最高的是常规灌溉,出糙率为81.9%;空育131精米率最高的是-10kpa的处理,精米率为72.4%;龙粳14精米率最高的是-10kpa的处理,精米率为72.3%;三江一号精米率最高的是-10kpa的处理,精米率为72.1%,空育131整精米率最高的是-10kpa的处理,整精米率为64.8%;龙粳14整精米率最高的是-10kpa的处理,整精米率为63.9%;三江一号整精米率最高的是常规灌溉,整精米率为64.3%。
3结论
3.1产量
通过今年的调查发现,参试的三个品种空育131、龙粳14和三江一号在产量上最高的均为-10kpa水势的处理下,空育131的产量为614.2kg/亩,比常规灌溉增产19.4kg/亩,增产幅度为3.3%;龙粳14的产量为591.7kg/亩,比常规灌溉增产14.9kg/亩,增产幅度为2.6%;三江一号的产量为604.9kg/亩,比常规灌溉增产15.2kg/亩,增产幅度为2.6%。
3.2抗病性及抗倒伏性
参试的三个品种中空育131自身抗病性弱,抗倒伏能力强,龙粳14抗病性中等,抗倒伏能力中等,三江一号抗病性强,抗倒伏能力强。这三个品种在本次试验中,在-20kpa的处理下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均表现很强。说明在-20kpa的处理下,由于水稻根系有氧呼吸充足,减少了无氧呼吸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加强了水稻的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
机插苗、人插苗、钵育摆栽苗产量对比试验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青龙山分公司科技园区
摘  要:采用大区对比法,对现行的几种插秧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钵育摆栽有促进水稻生育期提前、增加有效分蘖率及分蘖的功效,在产量上表现突出,比人插秧每亩增产33.7 kg,比机插插秧每亩增产47.8 kg。
关键词:机插苗  人插苗  钵育摆栽苗  产量性状
前  言:机械插秧插后植伤大,插深一致,可保持一定的苗数;人插植伤小,利于返青分蘖但插秧时难保证插深、密度,人为因素难把握;钵育苗可增加单株生长空间,插后无植伤,提高带蘖率及促进秧苗分蘖早生快发。本试验为寻找增产、增收最佳的插秧方式。
1材料与分析
1.1试验材料:空育131
1.2试验区基本情况:青龙山分公司第十六作业站,草甸白浆土,土壤质地粘性、肥力中等。
1.3试验设计: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其它管理措施与大田相同。各处理如下:
处理1:八行插秧机插秧,插纸盘育秧秧苗;
处理2:人工插秧,插纸盘育秧秧苗;
处理3:人工插秧,插钵育摆栽秧苗。
1.4天气状况
2008年降水总量偏少,各季分布不均,春季涝象严重,5月末一次持续低温过程,对水稻返青有一定影响;夏季降水量不多略显旱象,维持高温天气,没有低温时段出现;秋季雨量适中,温度比历年同期偏高1度以上,没有连阴天出现,秋末降温幅度不大,是比较理想的气象条件.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插秧方式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与分析
表1不同插秧方式对生育期影响调查
处理
插秧期
返青期
抽穗期
齐穗期
成熟期
1
5.18
5.28
7.22
7.26
9.16
2
5.18
5.28
7.22
7.26
9.16
3
5.18
5.28
7.20
7.24
9.13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3各生育期要快于另外两个处理,返青期比处理1提前4天,比处理2提前3天;抽穗期、齐穗期要比处理1和处理2提前2天;成熟期要比处理1、处理2提前3天;处理1、处理2的抽穗期、齐穗期、成熟期一致。
2.2不同插秧方式对水稻分蘖的影响与分析
表2不同插秧方式对分蘖影响调查
处   理
分蘖期
分蘖高峰期
有效分蘖率(%)
分蘖总数
1
6.9
6.17
81.6
24
2
6.8
6.18
86.5
23
3
6.5
6.17
89.7
26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3的分蘖期比处理1提前4天,比处理2提前3天;处理3的有效分蘖率最高为89.7%,分蘖总数也最高为26。
2.3不同插秧方式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表3不同插秧方式对产量性状影响调查
处理
穗数/平方米
穗粒数
(粒)
结实率
(%)
千粒重(g)
亩产
(kg)
产量顺序
1
562
59.3
89.2
26.0
604.3
3
2
549
60.4
90.4
25.9
618.4
2
3
571
60.8
91.2
26.2
652.1
1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3在水稻产量性状上要优于其它处理,平方米穗数比其它处理多出9-22穗/平方米,穗粒数比其它处理多出0.4-1.1粒/穗,结实率比其它处理多出0.8%-1.0%,
千粒重比其它处理多出0.2-0.3 g,处理3的产量为652.1 kg/亩。
3结论
3.1钵育摆栽增强了群体的光合效率。分蘖成的穗大,子粒饱满,成熟度好。在穗的组成上,由于钵育摆栽充分利用低节位分蘖成穗,其产量性状要优于另外两种插秧方式,平方米穗数多出9-22穗/平方米,穗粒数多出0.4-1.1粒/穗,结实率多出0.8%-1.0%,千粒重多出0.2-0.3 g,其产量为652.1 kg/亩,比人插秧多出33.7 kg/亩,比机插插秧多出47.8 kg/亩。
3.2钵育摆栽苗插后无植伤,生育期要快于另外两个处理,返青期比机插苗提前4天,比人插苗提前3天;抽穗期、齐穗期要比机插苗和人插苗提前2天;成熟期要比机插苗和人插苗提前3天。
3.3钵育摆栽苗插秧后返青快不缓苗。可以利用早生分蘖和低位节分蘖,钵育摆栽分蘖从1叶或2叶节开始。而机插苗由于缓苗和根系或茎叶受伤使低位节分蘖发生晚或是不发生了。常规机插苗缓苗时间比钵育苗长,分蘖节位高,分蘖始期晚,前期分蘖速度慢,分蘖期短,有效分蘖少,无效分蘖增多。人工插苗植伤小,利于返青分蘖但插秧时难保证插深、密度。因此钵育摆栽有效分蘖率、分蘖总数最高为89.7%和26个。
3.4钵育摆栽移栽保全苗、生育进度快、质优产量高等优点。做为一项效益显著的高产栽培技术比较实用,技术要领容易掌握,是抵御低温危害保障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手段。今后如能在人工方面加强管理,适当提早育苗,早摆栽,并实现机
水稻病害防治药剂效果分析
黑龙江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青龙山分公司科技园区
摘  要:在寒地水稻生产中,水稻病害已成为限制水稻品质和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试验就是为了寻求更为理想的防治药剂。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通过几种药剂对水稻中后期的防病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是 25%施保克(德国拜耳公司)、其次是2%加收米(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在稻瘟病的防效分别为75.3%和74.2%,在叶鞘腐败病的防治效果也要好于其它药剂。
关键词:稻瘟病  防治  药剂  防效
前  言: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研究水稻的病害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一般发生病害的田块减产在20%以上,发生特别严重的年份,如不及时防治,常常造成大面积绝产,同时许多具有丰产潜力的品种,因为抗病能力较弱而被种植户拒之门外,因此选择什么药剂能够防止病害的发生,在实际生产中就显的尤为重要。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药剂:
处理1:25%施保克EC(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处理2:2%加收米(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3:70%甲基托布津WP(江苏龙灯)
处理4:75%稻艳(陶氏益农印度私人有限公司)
处理5:20%病毒克星(山东省成武县有机化工厂)
处理6:3.5%多抗霉素(辽宁科生生物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处理7:%6戊唑醇(福建省莆田市有缘实业有限公司)
处理8:清水(CK)。
1.2试验区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青龙山农场科技园区水田试验区、草甸白浆土,土壤有机质含量4.86,速效氮324 mg/kg,速效磷16mg/kg,速效钾319.5 mg/kg。供式品种为空育131,田间管理同常规,5月14日插秧。
1.3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100m2。使用山东卫士牌喷雾器喷雾,喷液量为15L/亩,分别于孕穗期(7月11日)及齐穗期(7月27日)喷施。药品用量与施药时期参见表1
表1   药剂用量与施药时期
处理
药剂名称
商品用量ml(g)/亩
施药时期
1
25%施保克EC
80
孕穗、齐穗各一次
2
2%加收米
100
孕穗、齐穗各一次
3
50%甲基托布津WP
100
孕穗、齐穗各一次
4
3.5%多抗霉素
80
孕穗、齐穗各一次
5
75%稻艳
25
孕穗、齐穗各一次
6
病毒克星
50
孕穗、齐穗各一次
7
%6戊唑醇
100
孕穗、齐穗各一次
8
CK(空白对照)
--
--
2气象因素
2008年6、7、8三个月份温度比往年月平均气温要分别高出2.6℃、1.7℃和0.3℃,月平均降水量也比往年偏少。在水稻病害发生较重的月份,连阴雨天气少、降水量少,空气相对湿度小,不利于水稻病害的发生,因此在本次试验中防病药剂的防病效果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
3结果与分析
3.1各种药剂对叶瘟和穗颈瘟的防治效果
表2 各种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叶瘟                                  穗颈瘟
第一次调查(24/7)  第二次调查(12/8)   第一次调查(24/7)   第二次调查(12/8)
处理  病情指数  防效   病情指数   防效     病情指数    防效    病情指数   防效
(%)    (%)  (%)   (%)     (%)    (%)    (%)   (%)
1    2.2       75.3       1.8     73.1      1.9      75.3       1.4      78.5
2    2.3       74.5      1.9     72.6      2.2      73.2      1.9      77.8
3    2.7       60.7       2.1     59.7      2.5      57.5       2.2      59.2
4    2.9       61.8       2.6     55.2      2.6      59.7      2.3      58.5
5    3.4       74.2       3.0     71.2      3.1      71.4       2.7      72.8
6    3.7       58.4       2.9     56.7      3.4      57.8       2.9      55.4
7    3.5       69.6       2.7     68.7      3.1      69.7       2.9      66.4
8    4.2        --        3.4      --       2.9       --        2.7       --
由表2可知,防治效果较好的几个处理是第一是25%施保克、第二是2%加收米、第三是75%稻艳、第四是6%戊唑醇。叶瘟2次调查的防效分别为75.3%、74.5%、74.2%、69.6%和73.1%、72.6%、71.2%、68.7%;穗颈瘟2次调查的防效为:75.3%、73.2%、71.4%、69.7%和78.5%、77.8%、72.8%、66.4%在稻瘟病的防治方面通过对比发现多抗霉素120ml/亩加咪鲜胺80ml/亩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要好于其它单一药剂。根据今年气象记录可以知道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气温较高相对温度较小,不利于稻瘟病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因此稻瘟病的发生较轻,所以防病药剂在稻瘟病的防治上效果差异不大。
3.2各种药剂对叶鞘腐败病和褐变穗的防治效果
表3   各种药剂对叶鞘腐败病的防治效果
叶鞘腐败病               褐变穗
第一次调查(23/7)第二次调查(11/8)    第一次调查(23/7)    第二次调查(11/8)
处理 病情指数防效     病情指数   防效    病情指数  防效     病情指数   防效
(%)  (%)    (%)    (%)    (%)   (%)   (%)  (%)
1    24.8    69.2      12.8     68.8   21.3    64.7        19.2      63.2
2    26.2    64.2      14.4      62.5  22.2     62.2        19.4      59.8
3   26.6    63.3      14.2      63.0     22.7     61.3        19.8      58.7
4    27.3    68.7      15.3      67.2     22.8     64.2        19.8      62.1
5    25.1    51.5      21.4      52.3     34.2     56.7        29.3      57.8
6   28.8    54.0      18.2     53.6     45.2     60.2        40.8      59.6
7    20.2    66.5      12.3      66.4     32.1     63.3        28.4      60.6
8    35.2     --       38.4       --      58.7      --         49.5       --
由表3可看出,八个处理当中,对叶鞘腐败病和褐变穗的防治效果最好的是处理1药剂施保克,鞘腐病的2次调查防效分别为69.2%和68.8%;褐变穗的2次调查防效分别为64.7%和63.2%。其次为处理4药剂3.5%多抗霉素,鞘腐病的2次调查防效分别为68.7%和67.2%;褐变穗的2次调查防效分别为64.2%和62.1%。第三的是处理7药剂6%戊唑醇,鞘腐病的2次调查防效分别66.5%和66.4%;褐变穗的2次调查防效为63.3%和60.6%。对叶鞘腐败病和褐变穗的防治效果不好的是处理5药剂75%稻艳,鞘腐病的2次调查防效分别为51.5%和52.3%;褐变穗的2次调查防效分别为56.7%和57.8%。由此表还可以看出,叶鞘腐败病的发生在水稻的孕穗期到齐穗期表现的较为严重,但后期也就是在水稻进入灌浆期和成熟期以后,鞘腐病和褐变穗的发病率呈现出下降趋势。
3.2各种药剂的产量性状分析
表4各种药剂的产量性状
处理
株高

穗长

有效穗
个/穴
有效穗
个/㎡
穗粒数
粒/穗
实粒数
粒/穗
结实率
(%)
千粒重
(g)
亩产
(kg)
1
82.7
13.8
21.7
585
75.3
65.2
86.6
26.1
664.0
2
79.3
13.9
20.5
553
75.4
67.3
89.3
26.4
655.3
3
80.1
13.8
22.3
602
78.9
62.5
79.2
26.1
645.0
4
78.5
13.9
20.3
548
77.5
65.9
85.0
26.0
626.3
5
79.8
13.4
18.7
504
79.3
67.1
79.6
26.1
618.7
6
79.4
13.6
18.5
499
84.7
68.5
80.9
25.9
630.5
7
78.2
13.4
19.8
534
89.2
66.7
81.8
26.3
648.8
8
79.4
13.7
18.9
510
88.7
68.2
76.9
25.9
610.9
由表5可看出,各种药剂的产量都比对照有不同幅度的增产,增产幅度最大的是处理1药剂25%施保克增产率为8.6%,其次为处理2药剂3%多抗霉素,增产率为7.2%。第三的是处理7药剂6%戊唑醇,增产率为6.2%。
4结论与建议
通过今年的试验可以看出防治稻瘟病效果最好的是25%施保克,防效在75%以上;防治叶鞘腐败病和褐变穗药效较好的是药剂3.5%多抗霉素,防效在68%左右。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今年天气整体来看降水偏少,6-8月没有大雾和连阴雨天气,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增加1.8℃,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不利于稻瘟病病菌的生育和传播,因此今年稻瘟病的发病率较轻,药剂防病效果不明显,建议明天再进行试验。
单一药剂的防病效果不理想,在参试的7个药剂中,防治稻瘟病效果好的,对鞘腐病的防效不一定好;防治鞘腐病好的,对稻瘟病的防效不一定好,因此建议在以后的生产上应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剂进行配合或交替使用。另外科学的田间管理、培育壮秧、增施钾肥、硅肥、锌肥、有机肥和巧施穗肥,适时晒田,对水稻病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