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鳄龟缸设计图片:道家吐纳筑基功法 - 武林大广场 - 孔系意拳(大成拳)论坛 - Powered by 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0:14:45

注册会员 登录
  • 论坛
  • 默认风格
  • greenwall
  • uchome
  • 私人消息 (0)
  • 公共消息 (0)
  • 系统消息 (0)
  • 好友消息 (0)
  • 帖子消息 (0)
孔系意拳(大成拳)论坛 ? 武林大广场 ? 道家吐纳筑基功法返回列表 发帖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1#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tT 发表于 2009-8-27 07:5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道家吐纳筑基功法

道家, 功法, 吐纳中华道家修性炼命之术,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注重延年益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笔者曾在东海崂山得传道家吐纳诀,属于修炼筑基之功。因观社会上各派气功五花八门,杂而多端,颇令学习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或见异思迁,或误人旁门,或不知法度,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养生而反戕生,此气功本身存在之弊端也。盖中华道家功法,遵循“道法自然”,依法行持,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且与他家气功都可相通。故此不自保守,谨将道家吐纳功法之真正口诀,公开于世,献诸同道。     

功理篇     

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 “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人人体所需之情炁,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炁,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中华道家修炼,重视“炁”对人体的作用。认为“炁聚则生,炁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炁以生之。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 “服药虽为长生之本,     
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炁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中华道家吐纳,就是一种行炁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     

中华道家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胎儿之杰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道太和之炁。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熟,裂脑而出,剪断脐带,其窍闭矣。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闻,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气粗而浮,呼长而吸短。从此太空太和之系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燕,谓之先天元炁,“动而愈出” (老子语),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气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盖人生夏天地之数有限,要知保煮即保生也。故常人不欲求长生之术,亦应求延年之法。中华道家修炼,就是要返本还源,回到婴儿先天状态,以增益寿算。吐纳之法,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炁,痛足则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本,始可再言上层修炼。丹经谓“欲点常明灯,须用添油法”是也。     

功法篇     

须择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湖边、田野皆 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可以选择在子、午、卯、 酉四正时,且此时一般工作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1.身法     

炼功之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利气血流通。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行、立、坐、卧之法则如下:     

行,可缓步许行,神态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     

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在肚脐,或掐诀最好。亦可平坐凳上,手抚两膝。     

卧,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上。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肚脐,两脚一伸一屈,与手相反。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然后做功。     

以上四种姿势,可以自由选择。但求其自然安适,以利人静。     

炼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观丹田者,观丹田之炁是也。所以微闭者,睁开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沉入睡,皆于养炁不利。微闭时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庄子》云:“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此即“庄子听息法”。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听其呼吸出入。呼吸本求无声,所以听息者,是求其绝利一源,专心养炁。     

炼功时要求舌顶上腭,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顶住。 因人之上腭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漏 神漏炁。故炼功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哺乳之状。

论坛

  • 吐纳之术
收藏 分享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2# 发表于 2009-8-27 07:56 | 只看该作者 2 道家吐纳筑基功法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日:“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 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 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清静无 物。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此方可言行炁之法。     

《青华秘文》论述止念之法时说:“但于一念妄生之 际,思平日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纯熟。 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里知抑则不 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又说:“心求静必先治眼, 眼者神游之主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 使之归于心。”即言内观返照,亦可止念。     
入静功夫,主要还在自己悟解。     

3.息法(命功有为之法,复归无为)     

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入清 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补 充呼出之气。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 时小腹回收,叫做顺呼吸。初学吐纳必须如此,这样口呼鼻吸三次。     

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腭,收视返听。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务必做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领出窍外,谓之心息相依。     

开始人的呼吸之气,并不能直达丹田。人之心脏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老子》说:“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就是指的这根管。有人初学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就是由于行炁不当,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所以行炁之时,不可强迫压炁,也不可强制憋炁。勿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时间长了,慢慢冲开,自己是有感觉的。     

吐纳还有一个重要的口诀,谓之吸长呼短。吸气进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作用在于吸人空中太和之炁,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炁不得外流,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炁,心性渐渐伏下,与肾炁交合。《老子》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内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炼炁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补益之效。待至满口,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汩汩有声,亦可帮助入静。津液为人养生之宝,益津可化炁,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炁”,肺主炁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亦为造精捷法也。随着修炼功夫的长进,津液愈加甘美无比,若非修真之士谁能知之。吕祖喻为“长生酒”,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行炁既久,成为自然,即使不用意领,气息自回丹田之内,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这时只将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此时逐渐将有为之法,归于无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丹经云:“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积久纯熟,有心化为无心,有意化为无意,则可使心神得到极大休歇,达至无念无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无梦。《庄子》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中效验不可思议。     

最后神意合为一体,不知不觉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混沌交合,氤氲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满口,丹田温暖,周身融融,呼吸开合,周身毛窍皆与之相应。静到极处,但觉炁如根根银丝,透入毛孔,空洞畅快,妙不可言。鼻无出入之气,脐有嘘吸之能,好似婴儿在胞胎之中,是为胎息。《老子》说:“专炁致柔,能如婴儿乎。”真正存神达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远矣。     

但是达到如此境界,随各人秉赋有早有晚。要在慎终如始,勿懒勿怠。《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     

养生篇     

1.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饥渴,可就地静心吐纳服炁,则无饥渴之感,所谓“炁满不思食”。种种效验,日久自知,不必详述。     

2.炼习吐纳,最好结合太极拳之类的动功。盖“有动乎中,必有其静。”动静相兼,互相增益。炼武术者,亦可以此作为内功,只知蛮用拙力,不知以意领炁,以炁领形,终究落于下乘,且于养生无益。     

3.《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此法贵在坚持,行立坐卧之间,随时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时日。常人多在大病之后,方去寻求气功疗法,一旦病有好转,却又置之不理,学者切忌此种弊端。     

4.平日注意保持元和,话宜少说,言多伤炁。(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心,实其腹。”所谓“大巧若拙,大辨若油。”内含侈炼之旨也。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试看哪位修养高深之人没有德行。     

5.荤腥香辣之物,不利养炁,应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应注意。盖荤腥之物,性属沉浊,食之必使先天之炁组而难伏;香辣之品,性主轻浮,食之必使先天之炁散而不聚。故均应避之。应持清淡饭食,以养真厢。食可则止,不宜过饥过饱,过饥伤炁,过饱伤神。此饮食之道,修真炼炁者不可不知。     

6.不可当风吐纳,炼到好处,全身发热,毛孔开张,更不可见风。若盘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骤然下地,最伤筋骨。先把两腿伸开,手抚两膝,养静片刻,待觉身轻,方可下地。     

7.炼炁当禁烟洒,烟为火之象,火能烁金(肺),故抽烟多者肺先损,肺损则无以生秃。酒者,入于心经则多说话,人于肺经大声叫喊,人于肾经情欲不节,入于脾经不愿吃饭,人于肝经大动肝火……种种危害,皆令人性乱而炁耗,故宜戒之。     

8,即此一法,已为养生不二法门。但这在中华道家修炼之中,只为筑基功法。学者得其真超,欲求上层接命之术者,再访高师深造可也。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3# 发表于 2009-8-27 07:56 | 只看该作者 道家吐纳筑基功法  

中华道家修性炼命之术,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注重延年益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笔者曾在东海崂山得传道家吐纳诀,属于修炼筑基之功。因观社会上各派气功五花八门,杂而多端,颇令学习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或见异思迁,或误人旁门,或不知法度,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养生而反戕生,此气功本身存在之弊端也。盖中华道家功法,遵循“道法自然”,依法行持,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且与他家气功都可相通。故此不自保守,谨将道家吐纳功法之真正口诀,公开于世,献诸同道。  

功理篇  

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 “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人人体所需之情炁,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炁,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中华道家修炼,重视“炁”对人体的作用。认为“炁聚则生,炁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炁以生之。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 “服药虽为长生之本,  
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炁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中华道家吐纳,就是一种行炁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  

中华道家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胎儿之杰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道太和之炁。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熟,裂脑而出,剪断脐带,其窍闭矣。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闻,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气粗而浮,呼长而吸短。从此太空太和之系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燕,谓之先天元炁,“动而愈出” (老子语),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气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盖人生夏天地之数有限,要知保煮即保生也。故常人不欲求长生之术,亦应求延年之法。中华道家修炼,就是要返本还源,回到婴儿先天状态,以增益寿算。吐纳之法,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炁,痛足则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本,始可再言上层修炼。丹经谓“欲点常明灯,须用添油法”是也。  

功法篇  

须择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湖边、田野皆 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可以选择在子、午、卯、 酉四正时,且此时一般工作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1.身法  

炼功之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利气血流通。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行、立、坐、卧之法则如下:  

行,可缓步许行,神态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  

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在肚脐,或掐诀最好。亦可平坐凳上,手抚两膝。  

卧,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上。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肚脐,两脚一伸一屈,与手相反。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然后做功。  

以上四种姿势,可以自由选择。但求其自然安适,以利人静。  

炼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观丹田者,观丹田之炁是也。所以微闭者,睁开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沉入睡,皆于养炁不利。微闭时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庄子》云:“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此即“庄子听息法”。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听其呼吸出入。呼吸本求无声,所以听息者,是求其绝利一源,专心养炁。  

炼功时要求舌顶上腭,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顶住。 因人之上腭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漏 神漏炁。故炼功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哺乳之状。  

2.心法  

行功前必须排除杂念,念想不除,无法驭炁。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日:“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 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 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清静无 物。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此方可言行炁之法。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4# 发表于 2009-8-27 07:56 | 只看该作者 《青华秘文》论述止念之法时说:“但于一念妄生之 际,思平日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纯熟。 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里知抑则不 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又说:“心求静必先治眼, 眼者神游之主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 使之归于心。”即言内观返照,亦可止念。  
入静功夫,主要还在自己悟解。  

3.息法(命功有为之法,复归无为)  

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入清 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补 充呼出之气。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 时小腹回收,叫做顺呼吸。初学吐纳必须如此,这样口呼鼻吸三次。  

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腭,收视返听。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务必做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领出窍外,谓之心息相依。  

开始人的呼吸之气,并不能直达丹田。人之心脏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老子》说:“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就是指的这根管。有人初学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就是由于行炁不当,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所以行炁之时,不可强迫压炁,也不可强制憋炁。勿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时间长了,慢慢冲开,自己是有感觉的。  

吐纳还有一个重要的口诀,谓之吸长呼短。吸气进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作用在于吸人空中太和之炁,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炁不得外流,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炁,心性渐渐伏下,与肾炁交合。《老子》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内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炼炁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补益之效。待至满口,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汩汩有声,亦可帮助入静。津液为人养生之宝,益津可化炁,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炁”,肺主炁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亦为造精捷法也。随着修炼功夫的长进,津液愈加甘美无比,若非修真之士谁能知之。吕祖喻为“长生酒”,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行炁既久,成为自然,即使不用意领,气息自回丹田之内,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这时只将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此时逐渐将有为之法,归于无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丹经云:“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积久纯熟,有心化为无心,有意化为无意,则可使心神得到极大休歇,达至无念无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无梦。《庄子》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中效验不可思议。  

最后神意合为一体,不知不觉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混沌交合,氤氲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满口,丹田温暖,周身融融,呼吸开合,周身毛窍皆与之相应。静到极处,但觉炁如根根银丝,透入毛孔,空洞畅快,妙不可言。鼻无出入之气,脐有嘘吸之能,好似婴儿在胞胎之中,是为胎息。《老子》说:“专炁致柔,能如婴儿乎。”真正存神达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远矣。  

但是达到如此境界,随各人秉赋有早有晚。要在慎终如始,勿懒勿怠。《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  

养生篇  

1.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饥渴,可就地静心吐纳服炁,则无饥渴之感,所谓“炁满不思食”。种种效验,日久自知,不必详述。  

2.炼习吐纳,最好结合太极拳之类的动功。盖“有动乎中,必有其静。”动静相兼,互相增益。炼武术者,亦可以此作为内功,只知蛮用拙力,不知以意领炁,以炁领形,终究落于下乘,且于养生无益。  

3.《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此法贵在坚持,行立坐卧之间,随时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时日。常人多在大病之后,方去寻求气功疗法,一旦病有好转,却又置之不理,学者切忌此种弊端。  

4.平日注意保持元和,话宜少说,言多伤炁。(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心,实其腹。”所谓“大巧若拙,大辨若油。”内含侈炼之旨也。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试看哪位修养高深之人没有德行。  

5.荤腥香辣之物,不利养炁,应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应注意。盖荤腥之物,性属沉浊,食之必使先天之炁组而难伏;香辣之品,性主轻浮,食之必使先天之炁散而不聚。故均应避之。应持清淡饭食,以养真厢。食可则止,不宜过饥过饱,过饥伤炁,过饱伤神。此饮食之道,修真炼炁者不可不知。  

6.不可当风吐纳,炼到好处,全身发热,毛孔开张,更不可见风。若盘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骤然下地,最伤筋骨。先把两腿伸开,手抚两膝,养静片刻,待觉身轻,方可下地。  

7.炼炁当禁烟洒,烟为火之象,火能烁金(肺),故抽烟多者肺先损,肺损则无以生秃。酒者,入于心经则多说话,人于肺经大声叫喊,人于肾经情欲不节,入于脾经不愿吃饭,人于肝经大动肝火……种种危害,皆令人性乱而炁耗,故宜戒之。  

8,即此一法,已为养生不二法门。但这在中华道家修炼之中,只为筑基功法。学者得其真超,欲求上层接命之术者,再访高师深造可也。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5# 发表于 2009-8-27 07:56 | 只看该作者 道家静功诀-静功法诀  

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中华道家修炼法,以及修习道家功法的实际需要,特将中华道家静功之法诀,披露于此。  

1.静功总说

道家修炼,从静功起步。其实修炼功夫的一切层次,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人手、了手以及中间过程,其中每一阶段的各个层次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侧面,都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炼总 炼之中的重要性。静功在中华道家修炼功法之中,是最 基础的起手功法。而在社会上流行的气功之中,却属于 最高级的功法。修炼与气功在层次上的差别,于此可见。  

2.静功之道  

道家修功,在于修炼身体内部的精、炁、神,外部的姿式动作,并不重要。只求头脊正直、舒适自然,即是最大原则。立、坐(或平坐或盘坐)、卧(侧卧为宜)均可,要求:  

①双目垂帘。  

垂帘即微闭之义。眼睛睁开容易滋生杂念,闭拢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入静。此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传,在此公开就是双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②两耳返听。  

返听即返听于内。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如人万籁俱寂之境,凝耳内听。内听之义,非在于听声。乃是凝其耳韵,神意内注,以便收心人静。  

③口须塞兑。  

兑为口,塞兑即闭口之义。要求抿口合齿,忘言默守。  

④舌抵上腭。  

即把舌面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住上腭。因为上腭有两个小窝,谓之“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炁。故此以舌抵往,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⑤自然呼吸。  

随着静功层次的不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达到以上要求之后,即可逐步锻炼“听息”的功夫。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用功,只用耳听,不加意念。但是并非要求死守耳窍,也不是听呼吸的声音。只须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似听非听的慢慢体会,这就算是得法。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等,不可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听到后来,心息逐渐相恋相依,杂念不知不觉泯灭,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了入静的境界。  

3.静功的层次  

道家静功,有三大层次,皆须逐步印证:  

①身静。  

身体不动,谓之身静。静功之时,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更不要存在紧张的情绪,身心放松,自然利于入静。做得恰到好处之时,炼功时间虽然长久,自己心中并不烦躁,身上也没有难以忍受的感觉。只要能够坐得住,做得轻松,甚至感觉舒适,不愿再动,这样就是身体已经得到安静,谓之身静。身静,为静功之初层。  

②心静。  

念头不动,谓之心静。做到身静之后,心中的念头尚未完全清除。,这时,要用上述听息的方法,做到以心听气,心气合一。此时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记挂,未来事情不打算,大脑神经完全进入虚无状态,这样就是内心世界得到安静了。心中不起念,即是心静。心静,为静功之中层。  

③意静。  

不知有我,谓之意静。心中无念之后,还有一个“我”存在,尚未彻底干净。更进一步,由心气合一,做到忘记自我,进入混混沌沌的境界。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故曰混沌。一直做到忘我一层,才是真正的入静。做到意静,即为静功之高层。  

气功家讲静功,做到身体不动就是成功,很难深入内在的念头把握,仅能维持身静。而且强调意念,更加难以做到心静,这样的做法不过达到初层而已。一般人讲静功,最多讲到念头不动,即心静的境界,只能到达中层。只有道家真正的静功之学,由身静之后,进一步培养心静,又以为心静并不彻底,还要深入修习意静,方为静功之真境界,于此可见中华道家功法之高妙。道家所谓玄之又玄,除将静功分为初层、中层、高层三阶修习之外,往上并无止境。尚有最高一层,可以顿悟直超;即身得道,但这属于“道功”一方面事,且非一般人所能悟及,兹略不述。  

上述身静、心静、意静之三大层次,看似平常,并不平常。有人误认为做静功偏于性功,对于命功没有关系,其实不然。道家静功之奥妙,直指修炼真机。丹书云:“身不动日炼精,心不动日炼炁,意不动日炼神。”可见筑基静功的三大层次,已将炼精、炼炁、炼神之功,贯串在内,成为一部修炼大法。炼精就是补精,炼炁就是补炁,炼神就是补神。于是通过静功筑基,可以补足精炁神三宝之亏损,直至“精满不思欲,炁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境地,这也正是丹道人手筑基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6# 发表于 2009-8-27 07:57 | 只看该作者 静功的内在法诀  

(1)听息  

静功的目的,在于入静。入静的含义,就是指身心安静下来。为了达到入静的要求,首先必须去除一切杂念,这是静功筑基法最为关键的一大原则。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它一旦停止不动,很难做到。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创立了许多法门,如听息、坐忘、守一、数息等等。比较起来,以道教庄子所讲“心斋”之中,谈到的“听息”法为最好。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前面我们说了,静功要求自然呼吸。听息的方法,就是两耳内听,即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用耳听,不加任何意念。  

注意:所谓“听息”,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好象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呼吸出入,本来要求无声。所言“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死死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  

慢慢似听非听的去做,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  

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入静”的境界。  

(2)观光  

“观光”之法,是道家秘传的修炼法门,从前秘而不授,皆为师徒相传。观光的作用,就是为了炼性。吾人之性,原为虚空一光,在下生之前,来自宇宙。因此这是炼性的根本方法,谓之性功。有人以为道家所讲的“性”功就是道理,没有功夫,是未得明师传授性功之故。  

性之根,在于两目中间之一窍。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息”法。身心入静之后,即将两目之光收回,似观非观,止于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所讲“观祖窍”之法,是为了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会见光。但是这个境界是自然的,万万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会见光,但为幻境,非为真性。许多炼气功的人士,往往就在这里进入魔境,不自觉察,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须要用“若有若无,似看非看”的意思,在无意有意之间,不可着意,又不可无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  

心神微微放于祖窍,就可能出现自已的性光。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管他;开始似乎由外而来,出现之后,此时以心神稍微照摄之,凝定之,即以真意照于白光中,此为聚性之功;继之由点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如是则最后终于成为一片,而无波动,如此真性渐聚矣,而吾人已入大静。光是性的表现,观光即知自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性即定,光满性即满,光圆性即圆。王重阳祖师当初描摹其圆满形状曰:“圆陀陀,光灼灼。”圆者,是言其没有不规则的形状,灼者,是言其没有黑色的漏洞,这样才能到达“性光圆满”的最高境界。进入这一境界,生死可以自主。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而且具备极高功德,就不可能达到。  

观光的功夫,虽用“观”法,而其实不是在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炼此功,须循序渐进,由光小而至光大,由光弱而至光强,从波动而至光定,从片片而至光聚。亦有人修炼多日,两眼漆黑,而从未见光,故不可追求。  

注意:以上所言,“听息”与“观光”之道。虽似有为,其实无为;无为之中,无所不为。虽曰听息,其实无听;虽曰观光,其实无观。听息无息,息听于无;观光无光,光观于无。无息之息,谓之真炁 ;无光之光,谓之真性。由此参悟,方入真道。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7# 发表于 2009-8-27 07:57 | 只看该作者 静功与日常生活  

修炼成就的高低与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在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安排自己,以保障修炼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兹将其中较为主要的地方,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环境的喧寂  

凡做修炼功夫,首先应当选择环境。最好是在山海林泉之间,其次是在郊外旷野之处。闹区里面有噪音污染的地方,就不适宜。如人声、车声、吵闹声、叫卖声、机器轰鸣声、欢庆锣鼓声、音响喇叭声、戏曲歌声、小儿哭叫声等等,要一概避免。这样就使得耳根清净,听觉神经不受刺激。  

2.空气的秽洁  

做功周围的空气,应当十分新鲜,而且以自然气味为佳。避免一切秽浊气味,如腐烂气、发霉气、汽油气、厨房气、油漆气、化学药水气、浓重化妆品气、农药气等等,均有妨碍。屋内家具越简单越好,摆设东西太多,也容易发出不好的气味。植物茂盛的地方,没有污染,空气于人有益。这样就使鼻根清静,嗅觉神经不受刺激。  

3.光线的明暗  

关于室内光线一事,古代修炼家强调阴阳调和,不使偏盛,光线太明和太暗都不合适。开始做功,为了利于入静起见,只怕太明,不嫌略暗。室内油漆、粉刷、壁纸、窗帘等,皆宜用浅淡颜色,不宜用大红大绿。灯饰照明,亦不宜太亮。这样就使眼根清静,视觉神经不受刺激。  

4.口味的浓淡  

饮食调味,不宜过于浓厚。各种口味,均应比平时食用再加淡薄。十分鲜味,也不合适。白煮清蒸宜多.红烧煎炸宜少。烟酒之类,最好能够禁绝,这样就使舌根清静,味觉神经不受刺激。  

5.气候的寒暖  

气候条件,对于做功的人影响很大。太热太冷或者霉天潮湿气重时,做功皆难见效。狂风暴雨惊雷闪电之时,应停止做功,以防惊散元神。如果室内生有火炉。不可把门窗关得太紧,以便室外空气流通进来,但是又要防止冷风直接吹到身上。  

6.食物的营养  

含有蛋白质的各种食物,虽然对于身体有益,但也要考虑能否消化得了,否则多吃反而有害。其他一切营养品,也要搭配适宜。不卫生的零碎食物,也要禁绝,不要贪图一时口腹之欲,损害健康大事。  

7.外缘的隔离  

专门做功期间,应当屏绝外缘。但是家庭生活和自己经办的事情,也要预先有个安排,免得临时手忙脚乱。做功期间,亲戚朋友要减少会面,外界的事情要尽量接触,尽量少接电话、少写信件、少看电视。这样,就能够使心情安定,神经经常处于宁静的状态,做功夫也容易见效。  

8.思想的寄托  

多费脑筋或乏味的书籍,最好不看。带有复杂算法及许多数目字的书籍,更不宜人目。若把看书作为消遣之用,可以随意阅读前人的修炼著作、山水游记、神仙故事、笔记小说等,或近人的旅游文章、养生书籍等类。正当做功之时,思想就寄托在功法的体验上;出外散步之时,思想就寄托在周围的风景上;每次用餐之时,思想就寄托在饭菜的香味上;做太极拳之类的动功,思想就贯注在肢体的运动中。  

9.用功的时间  

子(半夜11时至1时)、午(中午11时至1时)、卯(早晨5时至7时)、酉(晚上5时至7时)四个正时辰,或者每天下半夜刚醒时,做修炼功夫最好,其余空闲时间随意可做。若用坐功,至少要做半个钟头,最多不宜超过两个小时(对于一般人而言)。若用卧功,则不拘时间长短。只是在饭饱之后尚未消化之时,不可马上静坐,亦不可倒下睡觉,应使身体稍微活动,过半个小时再做功夫。  

10.身体的姿式  

做功之时,无论何种姿式,均应保持头脊正直,勿使五脏受到压迫。另外注意全身尽量的放松,这样才利于达到完全入静的境界。  

以上十个方面的内容,用在做功上,自可增益功修。即使不是专门从事修炼,如能坚持实行,亦必有祛病健身、延长寿命之效验。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8# 发表于 2009-8-27 07:57 | 只看该作者 静功与气功  

静功着重在一个“静”字,不必要在“气”上做什么功夫;气功着重在一个“气”字,未必就能符合“静”的原则。试看社会上各处所流传的气功,多数功法都要运用意念的,或者用意念引导动作,或者用意念引导行气,或者动作、行气、意念都混在一起。可见气功的法门虽多,总是要用意念,然后加上气的动作。静功则完全是静,在气上只是顺其自然。并不用自己的意念去支配动作,如果有意念使之动作,就失去了“静”的意义。这样对比而言,静功比气功的起点要高。许多气功把静功作为本派功法的最上层功夫;而在中华道家修炼功法之中,静功只是最初下手的筑基功夫。由此可见,静功和气功在层次上存在差别。  

静功和气功之利弊,亦有所不同。气功做得好的,能够去病健身;做得不好,不但旧病不愈,反会增添新病。静功做得合法,自然能够治好医药难愈的病症;做得不合法,身心也能多少得点益处;退一步说,即使没有大的效验,绝对不会又添新的毛病。可见气功是有利有弊,而静功则是有利无弊。有些气功,虽然也有静坐法。但就其本质而言,气功的静坐法,不合道家静功之原则。气功静坐,身体外表虽然坐在那里不动,但是他们的思想在身中运用,没有休息,虽然说是静坐,实际上仍然属于动的一方面,算不得真正的静功。  

对于各种病症的治疗而言,气功的作用离不开静功,离开了静功,气功的效果很难保障。比如胃溃疡病和神经衰弱,如果不用静功,单靠气功很难保证能有切实的效验;假使不用气功,专做静功也完全能够痊愈。这是实际的经验,而且经验不在少数。近些年来治病效果较好的气功,实际上总是包括有静功的作用在内,于无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关系甚大。病愈之后,一般人都认为是气功的效果,不知静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恢复健康的主导作用,气功只是辅助作用。因此在治病方面,气功和静功不可分离,练过气功的人士,进一步深造修炼筑基之静功法,对于身体的健康长寿和精神境界的提高,都将会登上一个新的阶梯。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9# 发表于 2009-8-27 07:57 | 只看该作者 行气玉佩铭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行气玉佩铭》所载方法(行气),开始意念集中于中焦——中脘部。中焦是气血生发之所,通过细而深长的呼吸运动,可以激发中焦的功能,如是气血的生发必然旺盛,中焦产生了热感,说明真气已温煦充沛于中焦,这就为练气功奠定了气血的基础。尔后,呼吸运动逐渐加深,热感也逐步下降,延伸到下焦。下焦是真气发生之所,不仅供给、调剂真气的运行,而且对真气有翕摄作用(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此段时间,意念集中于丹田、气海处。该处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难经)。神定于此则精不摇而固,精固则化生真气使之日充,于是小腹部热感逐渐形成热气团,气团日益增大,内压亦日趋增长(下则定.定则固.固同萌.萌则长)。气团增长到一定程度就自然沿任脉下行,冲开阴蹻库——会阴穴,而后退行督脉,撞开三关,上达于脑(长则退.退则天)。如是则精化气,气化神,神位于上元脑海,主宰一身之生生化化。而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则“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存于下焦而为生身之本,这一规律顺之可以长生,逆之则中寿而死(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10# 发表于 2009-8-27 07:58 | 只看该作者 《筑基的原理与方法 》  

(一)、筑基的内容  

修持有两个要紧的险处:修炼至六根震动,尤其是走意根的时候,容易起内魔、着外魔,有危险;炼到元神出关,有生死之忧,主要是那时不容易把持自己身体的变化,因为气脉通了,气足了,会对心神有一定冲击,使心神产生变化,象做梦一样,很难把握自己。如果平常意识不端正,这时,气也就随之而散了。所以需要提前打好基础,处处严一些好,态度端正些。心中坦然安静,就清静了,如果心里还有障碍,还有“结”的话,闯关时就会出现麻烦。六根震动很难闯,以后的路也很难走。  

有人说道家修炼讲究先炼命法,炼到一定程度时再炼化心性,而在实际上不是这样,从修炼一开始就应该做到性命双修。一般讲,佛家强调化性,化到身体内外皆空、出金光以后再开始炼命法温养,面壁还虚。而道家讲究精气神,这三者哪一个都不丢下,都需同时炼。在炼精的时候,注重小腹;炼气的时候,一般都是河车搬运、周天运行;炼神的时候则内含化性。在筑基阶段也有化性的内容,虽然只能起到调节性情而养心神的作用,但为了以后的还虚炼神修炼,历代修炼大家还是把它提前至修炼之初时即已经训练了。潜移默化,习惯成自然,善行为本,少为恶行,持之以恒等修炼所必有的信念,也成为修炼的内容,这也即是基础阶段的炼己内容。  

炼己就是化心性。好的念头继续努力,坏的念头去掉。一般是先要明理,修炼之理明白之后,知道该怎么去走,就顺理成章,不明白的话,就容易闹乱子。  

1、应先了解什么是修持  

欲使个体的生命完善,想炼好个体,就要首先明白怎么才能炼好个体,知道个体都存在些什么,知道修持的内容。还要讲究人天观。  

对修持而言,只知道自身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炼气,气的转化需要外界的参予,就象人为了生存需要吃粮食、喝水,为了让身体长得结实一点,需要外界的营养,人的生长过程就是从大自然吸收能量、交换能量的过程。如果在道理上还认识不到人与外界有能量沟通的话,就无法吸取大自然的气,无法主动地去采,那就不属于自炼了。只靠本能地吸收,那样太少。这些基本的人天关系事先都应该知道。根据自己对修持的认识,再去修炼、去体验,体会到了,用身体证实了,便会确认这个原理,接受这个原理,才能踏踏实实地去炼。当身体出现新的状态,就会认识另外的思想观念,再用它指导自己下一步修炼,用思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1)、修持的缘由:提高生命质量  

筑基的内容包括什么?咱们讲修持,首先要了解修持包括什么内容,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而修持?下面就讲述这个问题。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都要吃喝睡,养儿育女,赡养老人,献身国家,发展事业;每天靠吃一些物质方面的东西来充实身体,靠休息来温养自己,靠工作来实现自己的责任。但是久了之后,会发现生命中还有更多的内容,比如说除了靠休息、吃药来调整身体以外,还有其它锻炼方法。想报效国家,凭现有的学问、体力、智慧,能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能力增长一些,就会做得更好一些,更大一些。修持能从根本上完善一个人,如果自己对现实个人情况不完全满意,希望能变得更有能力一些,那就应该修持。一般讲修持,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结果都是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首先要身体健康,之后心情平和,进一步是行为方面比较合理,人生比较幸福,修持可以是这个目的。还希望如古人所说能长生不老,希望不会在哪一天因无奈而死亡,希望对自己的生命有所把持。把持生死是很难的事,虽然古时传说中的神仙家们都说长生不老,但以秦始皇那么大的权力,也没有求到,原因是秦始皇去外边求了,希望吃长生药,却忘记内养自炼之道才是生命完善的根本。所以修持者对生死之事,希望能成仙,达到身心健康的真人境界,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11# 发表于 2009-8-27 07:58 | 只看该作者 种种原因,导致人们希望去修行,通过修行,得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生命质量,完善人生。  

(2)、修持的过程:以丹道言之  

《心印经》曰:“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精气神三者构成人的生命现象,构成一个活的人体?#65308;热蝗擞删??裾馊?植牧瞎钩桑?敲淳陀Ω昧毒?⒘镀?⒘渡瘢?兜迷蕉嘣胶谩⒃酱吭胶茫?谷说纳???芄挥幸桓鲈僭斓墓?獭8改干??强勘鹑怂茉煳业纳???衷谙M?约号?Υ锏皆僭欤?股??柿磕芄惶岣哂胪晟啤5兰沂钦庋?鲜渡??模??孕蕹址矫婢臀?拼巳?撸?ü?毒?⒘镀?⒘渡瘢?创锏侥康摹?nbsp;

其修炼的大致途径,第一阶段筑基,第二阶段炼精化气,第三阶段炼气还神,第四阶段炼神返虚,第五阶段炼虚合道,第六阶段就是行道了,有个渐进的过程。只是从理念上认识人体有精气神,但到底精是什么?气是什么?神是什么?要炼它,先要了解它,那就必须从身体气血上入手,从一、二、三入手,往前去走,走到最高位置。中国道家的修持之法很实在,是循序渐进的,中间不留空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修至炼虚合道,也就达到真人的境界了,自己生命质量、外在行为都很完美,真正顶天立地,是人之至善的境界。  

因为道家修炼的法门很多,是意守上丹田,还是中丹田,还是下丹田;是直接坎离相交,还是河车搬运;是入手就温养命胎,还是从炼精、炼气开始;是从形体还是从意念着手;是以动功为主,还是以静功为主等等,各自不同,但总的原则大致是一样的,不管走哪条脉络,身体大致的变化大体都如上面所提到的。这是道家的认识。  

(3)、修持的结果:生命完善  

一般修持能达到什么结果?人只要踏踏实实每天去锻炼,涵养自己的身体,至少能比不照顾它更健康、更少些无奈的事,少一些疾苦;能使生命活得更长,就是长寿;当然还能使人生价值体现得更好。还有就是真人境界,古人认为修持好了,就能成神仙、成菩萨。神仙和菩萨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本来,回归自己的本来。不是讲炼精气神吗,神仙就是把神炼圆满了,人炼完美了。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因、行、果。应该经常想一想,要确认修持到底有哪些内容,是否认可它。一个修持者如果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必须首先确认什么是精气神。佛家一般把人划分为,第一有人的本性,这是生命的内在本质,第二就是肉身。佛家把肉身看作是可以“四大皆空”的东西,是载体,可有可无,只要把持住本性,就能使生命的质量提高。  

总的说来,认识方法不同,修炼时着手之处就不同。一般人认为,人就是由肉体和精神构成,这样一来,对身体的照顾,只能靠体育运动和吃饭等,精神方面,只能用品格、道德修养等来安慰自己一下。这是因为对事物的认识不一样,便会导致人的所作所为不一样,当然结果也就不同了。  

2、修持者应该研究什么  

修持并不是说什么都不管,告诉意守小腹就意守小腹,让炼小周天就炼小周天,让静坐就静坐,它更要明理,要用智慧,才能往前走。所以人比大象更有本事,尽管人没有大象的力气大。要明理,就应该需要研究些什么?  

(1)、明天地  

人的存在,是要先清楚我们个体。但人却不易看清楚自己,也不知精、气、神到底都是些什么,气血到底是怎么变化的,这些自己看不到。但是可以触类旁通,应该知道外面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同样也适用于修炼这方面。通过日的升落、月的盈亏等外面世界的变化,找出规律,从而印证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这样才能修炼自己的生命。而最根本的外界是什么?是天地。  

天是什么?苍穹。地是什么?水土。能够构成苍穹和水土的是什么?中国古人讲究太极,它构成一切,构成宇宙万物,包括人,这些就是由阴阳两种材料或者元素构成;古人讲究阴阳,认为天地是由阴阳构成的,“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以阴阳升降来表示天地之变化,表现万物的生机与活力。《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字蕴含着升降开阖的规则。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12# 发表于 2009-8-27 07:58 | 只看该作者 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被后世的道人尊为太上老君,《道德经》是他留给后人的。《道德经》认为宇宙就是一个道,或者说宇宙的存在是由于道的存在而存在的,宇宙当中的变化、人的变化也是因道的变化而变化。道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一切都是道构成的,包括阴阳也是道,这是道论。用道这一个字代表一切,而道是什么?老子设立了这样一个最大的概念,它必须是无形无质的才可以,但它也得必须有内容贯穿其中。所以古人设立第二个概念就讲气,宇宙由气构成,日月山川也是由气构成的,茫茫四海也是气,包括人、生命,还有神也好、精也好,那也是气的不同形态,或者是另外一种概念而已。把气分成诸多方面,也只是为了把事物表达得更清楚罢了。  

天也好,地也好,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形形色色的物体都是气的不同组合、不同变化而构成的不同存在态,大千世界皆为气。修炼要是不知道气是怎么回事,怎么去炼?要了解同源之理,人天同源,物我同源。同源之理即为道,即为气。在道教的庙观大门两边都写着“道气长存”,这便是道家思想很实在的体现。  

天地也好,宇宙也好,万物万事也好,它只是由气的不同组合而构成的不同物象,其大致的模式是怎么样的?或者说宇宙的模式是什么?那就是道的演化。道是天地存在与变化的根本,《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无形无质的,“一”是无形有质,“二”是有形无质,“三”是有形有质。“道”没有形状,也没有质量,只有一份万物之本的内容;“一”也好,“二”也好,都是物化的过程,“三”就是有形有质,成为物体了。  

其实道也可以看作是“O”,一切都是无形无象的。由无生成有,有无之间交替变化,构成生命物质的存在与消亡。活着的不能永远活下去,所以要有新陈代谢,所以道就是无。老子讲有、无论,讲有生于无。一、二、三、万物这都为有,而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的过程。  

(2)、明生命  

天地是一个大整体,个体生命是一个小整体。人之所以区别于石头、木头,是因为后者为精与气构成,而人体内还有神的存在。其他动物、植物、一切活的东西,都有神存在。当精气神三者聚在一起时,才能构成活的生命。也可以说由道而为气,气化为三,为精、气、神;或者说道分阴、阳,阴阳分三才,人之三才为精、气、神。  

既然讲人天合一之理,万物都是相通的,那么,道是怎么跟万物、跟人相通的呢? 《道德经》的宇宙模式图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我们可以把生命模式图写为:心——神——气——精——身。可以把人看作是心和身两部分,当然这里的心不是指心脏,可以把道看成心,心是一个概念,它也无形无象,但人却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接下去把一看作神,二是气,三就是精了。所以,由道至万物的生成变化过程,具体到人,就是由心主宰一切行为,心能生神,神生气,气生精,精变化出人的身体及其行为,这是大致的脉络。  

(3)、明修行  

我们从宇宙模式图和生命模式图中能不能再找出一条生命修持的模式?老子讲返朴归真,讲无为之静,我们修道呢?可以象树叶之精华往树根去走一样,回归它本来的地方。归根才能达到复命,回到生命的本来,能够再造生命,完善生命,所以叫归根复命。老子的书起名叫《道德经》,可见把道看得是多么的重要,认为宇宙因为道的存在才存在,如果失去了道,宇宙就变得混浊不堪,翻天覆地;人失去了道,就变得神魂颠倒。天地不能失去道,生命修炼也不会失去道。  

一个生命产生后,经成年到老年、最终趋向于死亡,人们希望能象天地一样长久,这就需要往回返。顺则凡,逆则仙,这是修持界的话。为了成仙,就要回归婴儿的位置。由万物到三、到二、到一,归于道,修行也是往这方面走的。也就是《道德经》所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如人得一就成为“仙人境界”了。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13# 发表于 2009-8-27 07:58 | 只看该作者 儒家通过“敬”,尊敬天地,尊敬君主,尊敬师长,通过正襟危坐的形式,端正身心培养浩然正气,得大智慧,通晓一切,也是通过肉体往回走。佛家通过放弃心外之物,不执着,直接温养本性,心神为本性,也是往回走。道家更是如此,炼精为了化气,为了还虚,为了回归本来,为了生命之胎的圆满。  

以上所言,仅是大致内容。平常要琢磨。琢磨得透一点,思想认识就提高一步,行为就更完善一步?#65310;咛逅道矗?扌邪?ㄒ韵履谌荩?nbsp;

一是人天合一思想。因为修行是建立在人与天地之间的整体观上。人天合一思想,源自《老子》道论?#65310;?樯纤担骸叭朔ǖ兀?胤ㄌ欤?旆ǖ溃?婪ㄗ匀弧保?康魃??嬖谟胪晟频恼?骞邸W匀痪褪恰八嬷?保?绾恿鞅继诙?拢?俏健白匀弧薄7粗??惨?铀?媪鞫?夏蔷筒蛔匀涣恕?nbsp;

二是无为思想。讲修行,明白人天合一思想后,用什么态度去修去实行呢? 《道德经》讲无为思想。佛家用戒律去掉执着,放弃一切外缘,回归本来。道家通过化精、化气、化神,达到命胎。化精也好,化气也好,炼神也好,人都得放弃平时的不良习惯,如果去跟人喝酒、吸烟,就不可能很好地温养命胎了。要求能放下,这就是一种无为思想。无为思想,就是无欲之为。物欲方面要淡化,这样,复杂而繁琐的社会生活行为就变得淡了。这个“淡”字的结构,右边两个火上之火字构成“炎”,给它浇点水,让它清凉一些,不就淡了吗?淡了之后就能安静下来。所以由无欲而能返朴,而归于静,静下来了,就能回复于道。一切都受道的影响,能够自然变化,所以《道德经》还有一句话,“万物将自化”,万物自化,生命就得以转化,精气神就得以培养,这就是修持。  

三是神气融合。道家讲究炼金丹。用什么才能炼金丹?用气。又怎么培养元炁呢?通过炼精化气,即化为后天气,后天气化成先天炁,先天炁化成元炁,元炁才是金丹之所炼。所炼之金丹才能跟神相合,烘托出元神。而元炁是怎么烹炼出的?最根本的一句话叫神气融合。内丹修炼之法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是神气融合。筑基阶段也要求神气融合,虽然融合得不够好;到炼元神的时候,也是神气融合。  

所以讲修持,第一用人天合一思想,强调生命存在与完善的整体观;第二是行为态度,要做到无欲无碍,达到清静,这样“万物将自化”;第三,实际内容就是为了神气融合,融合之后自我就能转化了,就能达到生命的圆满。  

3、修持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修炼不是想炼就能炼的,还要讲条件,所需要的条件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法、侣、财、地。  

(1)、法  

一为真师。什么叫法?天地思想,生命思想,修行思想,这些都需要了解,这都为法。这些内容怎么知道呢?可以看书,所以书就是老师,还必须看写得明白的书,这是真正的老师;或者去听别人讲,别人教你,这也是老师。所以法的第一个含义就是真师。  

真师传你道,授你业,解你惑,这为老师的责任。老师的行为,如果不够这三个条件的,就不是真正的老师。传道即传理,授业即传法,解惑即去掉人的障碍,以明心睛,使心里的眼睛能亮。  

二为明理。有真师之后,才能明理。但真师只是教理,也就如别人把饭放进嘴里后,还需要自己咽下去,还要靠自己消化吸收。所以这里所说的明理,就是说从书本上从别人身上所学的东西,必须通过自己的悟,来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明理的过程就是悟的过程。只有真师才能给人带来“觉”,把昏昧的元神“唤醒”,把“善性”浇醒。醒了之后,靠自己去活着,这叫悟。明什么理?明修持之理。  

三为方法。修持是贯穿人的生命及人周围环境的事情,这也是人天合一思想。虽然修持是立足于现在,但修持之后达到什么结果?怎么实现这个结果?这需要修持的方法。这个方法里面的各个环节都要知道,一步不知道,就象黑暗中走楼梯一样,看不清楚,有一步踩空,就有可能掉到楼底,所以处处都要明白。实修时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行为,用老师教授的,自己悟到的,踏踏实实地去走,用整个身心去做,而不是琢磨琢磨就行了。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14# 发表于 2009-8-27 07:59 | 只看该作者 修行是培养自己的生命,而生命必须是一个人完整的东西,不完整的东西不叫生命。所以要修行也必须用自己完整的东西去修。什么是完整的?就是用肉体和精神、或者说身和心、或者说精气神整体去炼,不能只付出一部分。如果在这里琢磨琢磨,或者在那儿比划两下子,这不行。打个比方,一个研究哲学思想的人,才智达到很高很深的境界,但可能身体也会不好,为了健康,可能会去跑步锻炼;他研究学问时用的是精神,跑得汗水淋漓时用的是肉体,两者没有调合在一起去做,对生命而言,没有起到本质上的修炼,所以不一定能改变自己健康的程度。这些年社会上有些老年人,只是自己踏踏实实地炼一些小功法,一天炼半个小时,结果药物没能治好的病,靠这个就好了,变得面色红润,身体健康,心情平和。而老人们所锻炼的事不一定有那些“哲人”研究的深刻,也没有他们付出的代价更多。主要是因为这些老人们没有身心分离而是融在一起去做。什么叫修持?能把自身整体融在一起去干一件事就是修持。用道家的语言来讲,就是精气神融一而化;这三个融在一起,不能分离,融在一起才能转化,转化之后,才能使生命质量得到提高,这就是实修。  

(2)、侣  

有伴即为侣,即非个体。人的存在不是只靠自己就可以的,人需要万物包括饮食、空气、水来养他,靠父母亲情来滋润他、照顾他,无论在感情上还是物质上都需要外界的帮助,否则人就无法生存。同样,人身体产生的粪便、鼻涕等垃圾或感情上的垃圾,都需要外界承纳。人的存在不是个体的,同样的,  二为护持。修持到关键阶段的时候,如六根震动、元神出关等,都需要护持,这是必须的。在元神出关修炼中能够获得成功的希望很小,不成功即为死亡。六根震动阶段,身体上的痛苦也需要护持,在这时连做饭、洗衣自己都做不到,真的无能为力了,就象初为人母者坐月子时需要别人照顾,因为生产时,骨缝开了,容易受风寒,外邪易入侵,过于劳作,会对自身造成伤害。修炼与此差不多。  

三为印证。修炼到一个阶段,通过明理和方法就应该知道这个阶段对应在哪个位置,炼到下一步时,再对照一下 自己怎么熬都熬不过去,如果有同伴来印证此时的状态,就可能受益非浅。而且在平时积累修炼的时候需要一段时间,或一个月、或两个月,之后就到一个关卡,这就需要悟,这个悟也需要印证,这样才能效率快,否则自己闻,就费时间了。当谈到悟时,还有受外界现象的影响而得悟的,比如《周易参同契》讲阴阳交,如果是清修之人,偶然看到两个蝴蝶或者两只猴子在一起交合,或许会豁然开朗。这就是悟,需经过外界的点拨,有感而悟。  

(3)、财  

财就是有资财。有物质基础之后,才能安心去修。饿着肚子,没有衣服,天气一冷,就哆嗦,怎么可能放下心来去修?因此,必须先准备好条件,这就需要必须有资财的基础。  

一为了俗。了俗是什么意思?很多事情都不在乎了,能看得开。人的生存离不开物质方面的东西,离不开财,也离不开感情方面的东西;如果具备了,就有了财,如果又能放下了,即是了俗

TOP

孔系意拳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孔系意拳 (平衡匀整)当前在线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经验
166676 点 
威望
54103 点 
金钱
53969 ¥ 
魅力
53172  
点券
103265 ¥ 
金币
52506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管理员

UID
帖子
21835 
精华
15 
积分
166676 
威望
54103 点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来自
中国孔系意拳研究协会 
在线时间
43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10-5-28 

15# 发表于 2009-8-27 07:59 | 只看该作者 这也就是说,在境界方面不够的话,就摆脱不了这些?#65310;辰缟先チ耍?突岫韵旅娴亩?鞑辉诤酰?粕?破?既绱耍?饲橐惨谎?U馐橇怂住?nbsp;

二为根性。财也指个人之财。现在是什么基础,是认识几十个字还是几千个字?是一个老年人的身体还是青年人的身体?能放下很多事情还是放不下?已经明白修持之理,只要踏踏实实去做就可以了,还是一窍不通?别人一提修持,就摇头,就嗤之以鼻,还是勤而行之?这些都是根器的因素,是原有的东西,是根性,是修炼之财。  

三为物资。修持时需闭关,需护法。闭关,过得快需几天,过得不快,需几年。自己要吃喝,还要找个护持之侣,这需要在闭关期间有足够的物资,这也即为财。人生活中的一切东西,都是财。为什么古时修道人以富家子弟为多?因为有钱人才能读书学知识,知书达理,才能知道修持这回事,否则他可能没有机会知道。  

(4)、地  

一为断缘。断缘和了俗不一样。了俗为了欲了情方面,了的是外在的东西;断缘是能够回到本来,能够赤裸裸一些,这样才能做到佛家的“空”,道家的“静”,儒家的“中”,这才叫断缘。不是与外界隔绝的意思。而了俗之后,回归到自己内在之中,回归本来,回归神境,这都为地,这叫断缘之地。  

二为风水。修持之人从古至今都讲云游,其目的是求法,实际上法在真师讲法的过程中差不多已经得到了,只是需要以后逐渐参悟而己,所以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目的是求能量,求气,这是很关键的。为什么叫求气呢?中国有八卦阴阳学说,强调万物的存在都是由不同的气构成。八卦强调,不同的卦位,不同的排列组合,有不同的能量存在态,而人是宇宙中的一部分,都偏重于某个方面,肯定有不足的部分,要把生命修持圆满,就需把不足的东西补足。若在同一个地理环境修炼,尽管春夏秋冬四季变更,阴阳消长也在不断进行着,但已经满足不了继续前进所需的要求了?#65310;椭挥兴拇θプ吡耍?母龅胤胶茫?拖?匾蛔??都柑欤?绻?浅P枰??驮谀抢锝崧??nbsp;

所谓结庐在山间,不管道家还是佛家,都讲结庐,住的是茅蓬,不是盖的那些庙宇。庙宇都是自己修完了,给后人留下的思想传播地,象学校似的,道家、佛家大多通过这种形式把思想传下去。什么叫茅蓬?就是找一些树枝、茅草搭成一个栖身之所,遮蔽风雨。云游修行都是走到哪修到哪,可以说云游的目的就是为了找风水。环境之不同,气脉之不同,无论对身体能量的补充还是对心情的滋养也就都不一样。  

三为环境?#65310;褪堑胤健N颐墙裉旖部危?驮诖耸贝说卣飧龌肪常?敲唇裉斓姆?虏频厥窃跹?哪?我站在这里讲课,讲的内容,就是法;我们这些人就互相为侣;你们手里有笔和纸,我有黑板、粉笔,这是财;这个房间,就是地。修炼的地方要选择那些安静的、清静的、干爽的,能够使心情平淡的场合,然后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去修行。

TOP

返回列表
孔系意拳专栏
  • 孔系意拳理论体系
  • 孔系意拳功法体系
  • 孔系意拳教学体系
  • 孔系意拳训练体系
  • 孔系意拳图影展示
中外搏击论坛专区
  • 意拳(大成拳)专栏
  • 中华武术专栏
  • 武坛新动态
  • 中外搏击专栏
  • 武林大广场
中华传统文化
  • 周易与武术
  • 中医与武术
  • 兵法与武术
  • 书法与武术
日常事务
  • 网站功能教程区
  • 论坛办公室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您可以用快捷键 Ctrl + V 粘贴到 QQ、MSN 里。')" href="javascript:;">[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孔系意拳(大成拳)论坛 ( 鲁ICP备07012733号 )|联系我们 |Archiver|WAP|

GMT+8, 2010-5-28 07:27, Processed in 0.062281 second(s), 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