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骑自行车视频教程:古城墙和我们的文化尊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51:42

苏州古城墙,千年古城的守护者,多少年来,她和这座城市的人们相互呵护着,走过了一代又一代……

城墙仿佛就是苏州魂,苏州魂正是由一块块古城砖堆积而成!

最近有关部门将对苏州古城墙试点修复,笔者不禁鼓掌,但笔者出于苏州古建园林文化研究爱好与职业的缘故,喜后又极为担忧:我们能不能守住这最后的古城墙以及她所承载的最后文化尊严?

 

苏州的文化需要真正的热爱者

先不急回答,来看看被誉为“三吴第一桥”的万年桥修复后体现出的“水平和精品”。

览清代画家徐扬《姑苏繁华图》可见,万年桥呈直线波浪形,桥孔有三,长方形。桥前桥后各有一座牌坊,气势雄伟,苏州无出其右者。现在观之,成了月弯形?  是修复?还是改建创造?笔者在深一脚浅一脚的台阶上,感受同样石阶高低厚度相差2公分至8公分以上的“古桥修复。”更让人遗憾的是,桥孔拱形石板为夹板制作,建成后就被撞了一个大洞,至今尚未修复。

再来看号称“姑苏第一名街”的山塘街,编号移建修复一座古戏台,但是“朝向”搞错。旧时,只要有古戏台,古戏台的对面一定是神庙大殿,神殿朝向一般为坐北朝南,那么古戏台的朝向就是坐南朝北。古戏台之文化都不清楚,恢复古戏台又有何意义?更可悲的是,周庄古戏台也错了,木渎古戏台也错了,甪直古戏台也错了,都错了,无言……

  还有苏州忠王府,大殿屋顶龙腰上本该是四大天王的位置,现在在此位置上“被修复”成了禽与兽的形象,神仙和禽兽划起了等号。世界遗产拙政园对面的千年古桥周通桥,“焕然一新”之后,成了桥立柱在中的“阴阳桥”,失去了古桥原有的风貌,明明是苏州数千年来值得骄傲和敬重的人,纪念干将的牌坊却被修成了最低等级的位置,而更多在苏州的仿古建筑、仿古街巷中,不了解牌坊的文化内涵,而导致很多地方的仿古牌坊不伦不类。

面对这样的修复“精品”,这样的修复“水平”,我们该如何修复千年古城墙。我认为,决定古城墙修复效果的不在于修复本身,而在于指导修复的思想。真的文化在我们手中不断消失,虚假文化在利益驱动下又不断产生。这己成为现代城市的一个文化现象,例如:中国建筑鼻祖,故宫营造设计师蒯祥的故里“渔帆村”,就在一年前瓦解、失散、消亡在我们的眼前,而一条四不像的商业街却让缅怀先人的清净之所如今“热闹异常”,试问,这与蒯祥和香山帮文化有何关系?

一个东方古老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城市的艺术特性,只能是逐步失去“自我”,在相城区,一个二千多年前伍子胥相中的地方,有关部门砸下300亿元,花五年时间,在近8平方公里内,建造了56座西方各国名桥。这块孕育了陆逊、陆贽、姚广孝、沈周、文徵明等众多光耀中国历史的名人,生产“御窑金砖”的文化遗产传统之地,不见了小桥流水人家,满目所见都是欧风新天地,怎不让人疑惑。

 

修复古城墙更是修复城市精神

一角城楼,几处城墙,都是这座城市的象征,成为与这座城市的人不可分离的情感的内容。抗战时期,日本人将苏州好几座城门、城墙炸坏,于是老百姓自发拿钱,立即修复城门、城墙。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心中的那座城墙没有倒,是爱国爱家爱这座城市的城墙没有倒。

苏州从古就是一座精密规划的城。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城市有这样周密、周详的计划和气魄,能够这样从容地掌握一种空间概念。苏州古城的布局设计理念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杰作,城北有北园,城南则对应为南园,一个种粮、一个种菜,保障了苏州老百姓常年的粮食供应和蔬菜供应,就是关上几年城门,苏州人还是没有事,同时与苏州园林一起还调节着苏州的生态环境。这就是苏州古城同任何一个古城不同的古城特色。这似乎给了我们一个重大的启示,如果今天的苏州碰到了天灾人祸,还能象古人一样关上城门生存吗?现代苏州比任何时代都脆弱,只能说,若干年后当人们受到天灾人祸侵袭而困惑时,会意识到这苏州古城特色的奥秘、伟大和前瞻性,我们的先人太伟大了,他们在规划苏州古城时就已经进行周密的考虑,可以说,苏州这样的都市不但在全世界中古时代所没有,即使在现代,仍然保持着其先进性和合理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是无穷的,保护就是保护,没有那么多花巧的理由,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每一代人来说,是无条件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无权定夺它的命运,我们只是后人委托的文化遗产保管人。保管好苏州整体的古城风貌,就是保住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宝库,就是保住了一个有“昨天”的完整苏州。

这是最后的古城墙,也是最后的历史与文化尊严,请珍重与守住我们这最后的尊严,一旦破坏,无法挽回,这对历史文化古城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才能使历史与时代相融合,才能塑造出真正具有浓郁文化异彩的历史文化名城,不辜负历史的重托、时代的期望。

我们不仅修复的是这座千年城市的古城墙,更重要的是通过修复这座古城墙,我们修复的是这座城市的自我,修复的是这座城市的自尊,修复的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自觉和爱国心,修复的是这座城市的精神。

(作者系苏州古建园林传统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吴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