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剪辑旋转视频变小:跳槽的机会成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00:44
跳槽的机会成本

郭梓林  


有选择才有自由,而选择的同时也出现了机会成本。

有一位朋友的朋友,年前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公司,职务是销售总监,董事会还应承了一定的期权,临行前,他在我面前信誓旦旦,准备大展宏图,并邀请我抽空去看他。结果前几天,他又告诉我,他要离开那家新公司了,理由是那个企业的文化氛围实在太差,而且他不适应权力斗争。这才不到五个月,我感到有点儿惊讶,便问他,下一步打算怎么办?我在家里等着原来的公司找我回去,因为我在那里的业绩很好,而且我走时他们是极力挽留的,只是我走得太毅然决然。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在经济学看来,是因为回头也是成本啊。首先,你怎么去阐释你的这段跳槽历史呢?想办法把这件事说清楚,是一笔成本;其次, “离婚”之后再“复婚”,身价是不是要降一些,这又是一笔成本;第三,回去之后要重新恢复信任,还得有时间,这还是一笔成本。既然又付出了这么多的成本,今后若要再自由地选择,就更困难了,因为再选择的成本会越来越大,所以,这次选择确实要慎之又慎。

——我是这样对他说的。临了,我还加了一句:好在你年轻——刚刚30岁。

放下了他的电话,我不由地想起,我是35岁选择辞职下海的——那时候,还没有学什么经济学。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本不是理想火花四射的年龄,但当时还真是被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煽乎得热血沸腾,看看那些已经下海并卓有成效的人士们的那种派头,内心真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如果在体制内接着干下去,60岁是个啥样儿,已是一目了然。收益既然已经是可预期的了,那么花25年的成本是不是值,就需要认真权衡了。下海的诱惑,是那个年代的特点,令人神往的高收益预期,吸引着当时无数的想换一种活法的人,所以,“跳槽”的成本在这种收益预期面前显得微乎其微——还是成本收益分析。不过,如果我当时已经40岁,或者既得利益再多一些,我想我的成本收益分析或许会是另一个结果。

昨天,一位朋友到北京来看我,了解了公司发展情况之后,深有感触地说,当时如果听你的,跟你出来干就好了,现在,呆在单位里,虽然图到了一个清闲,却无所成就,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才42岁,总不能这么混下去吧?但如果真要换一种活法,确实是一件难以痛下决心的事,因为放弃目前自由自在的生存条件,也是一种成本。

我知道,他并不是舍不得眼前的一切,而是支付了这笔成本之后,不知道还有什么收益能比这个成本更值得。于是,我就劝他:40多岁的树,就不要再挪了,风险太大,拔了老树种新树,时间也来不及了,还是想想办法能不能在枝干上,嫁接出一根新枝,找到事业的新增长点,这可能是成本最低而收益却有保障的选择。

这番道理其实也就是经济学告诉我们的:当收益确定的时候,人们往往在不同的成本之间作大小的比较;而成本一定的时候,人们则往往将成本与收益作比较,也就是说,把成本与收益放在一个天平上,来衡量支付的成本值不值。所以,我们所说的经济学注重成本概念,并不是孤立地看成本,而是把成本与收益联系在一起考虑问题。当然,谈到成本收益分析,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和市场不确定性,往往事实上的成本总是比预期的大,而收益却总是比预期的小,这是在所难免的,否则,生活中就没有失败和失意了。进一步说,由于生命所包含的时间其实就是人生最大的一笔成本,所以,一个想有所成就的人,总是把时间成本看得很重,因为无所作为就是成本,所以只有积极地去寻找获得人生收益的机会,才能弥补上时间成本的损失。因此,尽管机会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同的偏爱,但她永远垂青那些有着执着追求的人。

最近,我的另一位朋友,离开了他服务了11年的企业,领取了一笔相当于他在该企业两年的收入(按那家公司规定,在创业期进入公司并干满10年的员工,一般不辞退,但可以在享受相应待遇之后离职),另找新的机会创业去了——他今年48岁。他告诉我:“离60岁还有12年,如果‘耗’下去,将一事无成,终会成为一只被煮死的青蛙,而有了企业给的两年收入垫底,未来两年中的每一分钱收入都是利润,那么,两年之后,我的新起点,一定会比今天高得多。”我知道,这是把时间当作成本的一种理性选择。

我十分敬佩他的这种选择,也为他将获得的成功祈祷——让真正懂得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活得更有价值。

人的生与死,已经无可选择,所以,有权力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成为社会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因为有权选择生活,才能自由地生活。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为了我们今天能够享受这种自由吗?但,话还是要进一步说透:真正赢得了这种自由之后,每个人为自由而支付的机会成本,革命先烈的在天之灵是爱莫能助的,因为经济学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注:本文作者系北京科瑞集团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