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向前冲动画片:观象台:物转星移观青岛春秋(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59:35

观象台:物转星移观青岛春秋(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 19:28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1898年,位于馆陶路1号的青岛气象天测所,这是青岛观象台的前身。1931年的青岛天文台。左起徐汇平、高平子、蒋丙然 、宋国模。1996年,前任台长孙寿甡 (中)在崂山观测海尔-波普彗星。

  走在观象二路的绵延小道上,僻静、闲适的街巷、德国老建筑安逸地伫立在观象山周围,沉醉在此般优美的画卷中,不知不觉间就会登上山顶。在老城区这个幽静的小山头上,一个乳白色的球顶屋耸立在红瓦绿树之间。这就是久负盛名的青岛十景之一“穹台窥象”——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

  这里有天文圆顶室,里面陈列着德国人留下的盖氏天文望远镜,现在依然可用。已有113年历史的观象台,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在我国天文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岛观象台是中国近现代天文、地磁与海洋研究事业的发祥地,其最早的地址并非观象山,而是位于馆陶路1号。

  万国经度联测一展才华

  1926年,青岛观象台作为我国唯一代表应邀参加了第一届万国经度联测,“所测经度成绩优良 ,概为各国所钦佩”……

  国家的命运紧紧牵动着观象台的变迁,1914年11月,日德战争以德国战败告终,日本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观象台随之易帜,更名为“青岛测候所”。1922年12月,青岛主权回归中国,但日本人拒不撤出观象台,迟至1924年2月9日方才交出了观象台的主权。

  1922年12月10日,青岛的主权回归中国,成为直属于北洋政府的胶澳商埠。但直至 1924年3月,中国政府才正式接管观象台,并改称胶澳商埠观象台,以蒋丙然为首的接收组,受命代表中国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接管青岛观象台,蒋丙然遂成为中国主权下青岛观象台第一任台长。

  中国科学家蒋丙然、高平子、王应伟、宋国模等在此工作,开展了诸如时间服务、精度测量、太阳黑子观测与研究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工作,一时群星灿烂,书写了一部璀璨夺目的科学诗篇。1924年秋,由蒋丙然和竺可桢发起的中国气象学会在此成立。

  两届万国经度测量成绩斐然

  春夏秋冬、晨曦夕照、风吹雪打……如今,写着中国气象学会在此成立的碑刻还挂于观象山的石墙上,你坐在院子的台阶上,几位先辈观恒星脉动,聊太阳黑子活动的场景依稀浮动在眼前。

  当几位先辈着手观测和研究太阳黑子之后,一个在国际天文学界展露才华的机会来了。1926年,青岛观象台作为我国唯一代表应万国经度测量委员会邀请,参加了第一届万国经度联测,取得好成绩,万国经度测量委员会主席弗利也致函青岛观象台,指出“所测经度成绩优良,概为各国所钦佩”。

  1929年4月20日,青岛被确定为特别市以后,对市政机构重新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派陈中孚前来接收青岛,当时作为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亲自写信给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胡汉民,请他电告陈中孚不要因为政权更替而撤换蒋丙然的台长职务。

  1933年,青岛观象台再次应邀参加第二届万国经度测量。这两次国际经度联测工作,是我国天文界参加国际合作的起步 ,并以优异成绩为我国取得荣誉,从而谱写了我国天文事业光辉的一页。如今,在观象山顶上的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高耸于第二届万国经度测量时所用的星仪标杆位置,这是1987年落成的。

  首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

  “日出黄 ,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这是汉成帝河平元年,即公元前28年记载,也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我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天象记录,其中太阳黑子首先由中国人发现,并有世界最早、最丰富的记载。遗憾的是,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起步较晚。

  用天文望远镜持久系统地观测研究太阳黑子则由青岛观象台迈出了第一步,时间在1925年5月1日,开创者为青岛观象台天文磁力科科长高均(1888年~1970年),即高平子。他利用德国人遗留下来的口径16厘米赤道仪,安装上投影板、目镜后装上可以拆卸的摄影设备,用投影法描绘太阳黑子及光斑。投影板上日面影象直径为18.2厘米。除阴云蔽日,无法观测外,每天绘图一张。若遇大黑子还进行放大摄影。

  除了自己观测外,高均还从佘山天文台借调一位名叫陈晋贤的助手协同观测。陈晋贤只观测了两三个月,便辞职返回佘山天文台。高均又介绍他的同乡阮幼青为练习生进行培训,以接替陈晋贤继续观测太阳黑子。高均先生1925年手绘的黑子图,是我国太阳黑子资料之珍品。

  记者看到了高均先生于1925年手绘的黑子图,纸张早已泛黄 ,但令人惊奇的是,现代的手绘图基本延续了该种格式。

  二战期间再遭劫掠

  1929年,南京政府接管青岛,观象台改称青岛特别市观象台,后称青岛市观象台,其作用日渐完善,业务范围包括气象、天文、地磁、地震、海洋等。1931年,观象台大型圆顶赤道仪室建成。直径7.8米,高14米,天文圆顶外皮是紫铜的,里面是钢架结构,有一个开启的天窗。内置天图式大型望远镜,一时领先华夏。这个天文望远镜是1932年从法国引进来的,沿用至今。观象山上,前后20年诞生的圆顶赤道仪室与岩石城堡相互守望,代表了一种深邃的天文与人文精神。

  1937年,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观象台及所管辖水族馆、海洋生物研究所等均入敌手,观象台使用的还是第一次日占时期的“测候所”一名。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再度接收青岛,观象台复称“青岛市观象台”,但自1937年起,日本人占领青岛的8年期间,也效仿青岛观象台观测太阳黑子,但资料全被掠走。1946年,观象台恢复太阳黑子观测。因16厘米赤道仪物镜及照相设备在抗战期间丢失,仅剩镜筒和仪架以及蜗轮、蜗杆等保存尚好,遂以口径2英寸(一说为4英寸)之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套装在原镜筒和仪架上,改装成一架赤道仪。投影板上日面直径为14.4厘米。

  完工时,适逢1946年12月8日月全食前夕,是夜即投入月食观测,取得极好的成绩。1947年1月8日,太阳黑子观测重新恢复。这期间(1946年~1949年)的观测者有徐汇平、刘瀚非、崔开基、吕蓬仙、刘朝阳等。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演变,观象台自身所承受的一切科学荣耀和历史命运都被重新审视。1948年10月,一度由国立山东大学接管。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观象台开始了新航程。1951年,归属海军,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基地观象台”,为配合国民经济和国防事业发展的需要,观象台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水文气象探测活动。1957年后,天文、地磁、地震部分移隶中国科学院,成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气象部分归海军,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司令部气象区台”。

  “太阳黑子”观测青岛领先

  多少年过去了,人们突然发现青岛观象台对太阳黑子的观测、研究和探索,在全国各台站中都是最全、最长的。

  两度日占,几易建制,观象台百废待兴。这时,它迎来了新台长孙寿甡 。

  1958年,19岁的孙寿甡以优异的成绩自青岛二中毕业后,被推荐进入了青岛观象台,青涩的他也许没曾想过 ,对于仅有高中学历的门外汉来说,能成为青岛解放后唯一被下文正式任命的台长,也未曾想到就此与这个1931年由中国人自己建造起来的大圆顶观象台,结下一生的情缘。

  盖式天文望远镜“重生”

  由于连年战乱,当时的观象台建筑已显破败之象,各种有限的器械也因没有精心呵护而凌乱不堪。进台之初,孙寿甡首先看到的是堆在观测室楼下办公室里的一个个印着德文的大木箱子,里面装的全是望远镜和大圆顶的维修配件。这些配件是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花巨资从德国引进的,因无法拿出德国人要求的6万元安装费,而白白堆放了多年。

  面对这一切,初来乍到的孙寿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幸亏紫金山天文台派了两名工程师帮助,孙寿甡白天当小工、做下手,夜幕降临,他便开始补习、消化学到的知识。经过昼夜不舍的请教和学习,最终,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的帮助下,仅用两个月就将当时国内一流的天文望远镜安装成功。此后近50年,孙寿甡与这架望远镜成了不离不弃的“知己”。

  此后几年里,孙寿甡从一个门外汉,快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天文事业工作者,他已深深迷恋上那片神秘而浩渺的苍穹。即便是在“文革”期间,人员调离,器械封存,没有谁过问和管理,孙寿甡却顽强坚守着已近瘫痪的观象台。他白天看护 ,夜晚守着,小心翼翼地看护着台里的一切,唯恐打、砸、抢的悲剧落到观象台。同时,还一直坚持着青岛观象台的传统项目——对太阳黑子的观测。为了不中断这个“链条”,他和早几年进台的周工轮流值班,战战兢兢地为祖国观象事业工作着。人手不够的时候,妻子成了他的义务助手,帮他留心、观测、记录、整理,经常是搭进一个又一个的歇班……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当人们蓦然回首,才发现无论是观测资料还是观测时间,青岛观象台对太阳黑子的观测、研究和探索,在全国各台站中都是最全、最长的,这项研究所付出的艰辛和所填补的空白,令世人动容。

  全家上阵“拿”下哈雷彗星

  十年动乱结束后没轻松几天,1978年,青岛观象台却被一纸命令撤销建制,人员调离,划归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目睹人去楼空的凄凉,这个变故让孙寿甡如落冰窟。

  20年的朝夕厮守,如何能够轻易舍弃?更何况,整个山东只有这一座天文机构,一旦拆除对于山东、对于天文科普,甚至对国家天文观测的持续性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孙寿甡开始一次次找领导、打报告,苦苦哀求。领导动情了,冒险特批他属于海洋所气象研究室。后来,他干脆把家人带到观象台一起住。

  可是不久,却又传来了天文望远镜要交割给云南天文台的消息,孙寿甡一下子傻眼了:望远镜是镇台之宝。何况搬运它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破坏性极大 。妻子跟他一起奔波忙碌,跟他一起劝说前来联系拉走望远镜的人们。苍天不负有心人,天文望远镜最终留了下来。

  经过 5年的奔走与呼吁,1983年,青岛观象台终于重获观测资格。两年后,上苍给了孙寿甡一次难得的机会——每76年回归一次的哈雷彗星再次光顾地球。可是,一个人无法完成这么重要的观测任务,他就动员全家一齐上阵了:妻子是记录员,女儿是报时员。

  经过近9个月的辛苦观测,这个最初由一家人组成的观测队获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孙寿甡一共有210组精密定位数据,被设在美国的国际哈雷彗星联测中心采纳使用。根据该中心公布的数据,1982年~1986年,该中心采用的全世界100多个天文台提供的观测数据中,青岛观象台排名为世界第五,在中国排名第一。

  1989年3月,由孙寿甡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哈雷彗星的观测与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翌年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接过父亲重担守望苍穹

  2006年3月5日,为我国天文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近50年的孙寿甡 ,离开了与他骨肉相连的观象台和他痴爱的星空。33岁的孙立南接过父亲的重担,担任青岛观象台台长。现在,她与两位同事继续着父亲的事业——守望苍穹,倾听宇宙的声音,并把它们传递给无数渴望触摸星空的心灵。

  提到父亲,现任台长孙立南宛如一个小女孩 ,对于她来说,这里就是自己的家,在大圆顶观测室高高的穹窿下,她向记者仔细回忆着记忆星河中的点点滴滴。记得1986年的哈雷彗星观测,13岁的她,是第一次跟着爸爸工作,“爸爸坐在高高的观测梯上盯着大望远镜导星,还要不时地提醒我们别出错,一家人配合默契,在这次观测中获得了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好成绩”,由此,孙立南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天文工作者的艰辛,学会了什么叫坚韧不拔。

  1997年观测海尔-波普彗星时,在崂山顶上,父亲顶着呼啸的寒风,耐心地教孙立南使用望远镜 ;1998年观测狮子座流星雨时,父亲在条件艰苦的农村整晚不睡觉,教孙立南调试照相机……记者眼前的孙立南干练、率真,她诉说观象台的百年历史时,充满着真挚的情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13年转瞬即逝,1931年建成的大圆顶观测室与1912年建成的城堡式大楼还相映生辉,青岛观象台的历史充满了沉思和畅想的韵律知识、情感与智慧,全部发出回响。青岛观象台,魅力无穷的事物,一条不息的精神之河在天地之间流淌,以群星的名义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

  ■小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

  我国的水准原点位于青岛观象山上的一幢小石屋,屋内全部由崂山花岗岩砌成,顶部中央及四角各竖一石柱,雕凿精细,玲珑别致,室内墙壁上镶一块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的黑色大理石石碑,室中有一约2米深的旱井,水袋玛瑙位于旱井底部。小石屋建筑面积7.8平方米,俄式建筑风格,1954年建成。

  一个国家和地区,必须确定一个统一高基准面,以便确定某山或某物的高度。我国的高程是以黄海海平面为基准面,取自位于青岛大港一号码头西端的验潮站,地理位置为东经120°18′40″,北纬36°05′15″。室内有一直径1米,深10米的验潮井,有三个直径分别为60厘米的进水管与大海相通。所用仪器初为德国制造的浮筒式潮汐自记仪,观测记录始于1900年。抗日战争期间遭到破坏。1947年更新验潮仪恢复验潮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重新整修建筑并更新设备,每天观测三次,时间分别为:07:45~08:00,13:45~14:00,19:45~20:00,长年获取的潮位资料,经严格的测量计算,得到青岛验潮站海平面为2.429米,把它作为国家高程基准。

  从这里起算,测得位于青岛观象山这幢小石屋里旱井底部水袋玛瑙的高程为72.26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8′08″,北纬36°04′10″,国家测绘局将它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全国的海拔高度都是以这一原点为坐标测量计算出来的。国家水准原点对于我国的生产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链接

  青岛观象台大事记

  1898年,德国人创建了“青岛气象天测所”,这是观象台的前身。

  1914年11月,日德战争以德国战败告终,观象台随之易帜,更名“青岛测候所”。

  1924年3月,中国政府正式接管青岛观象台并将其改称胶澳商埠观象台,蒋丙然成为中国主权下青岛观象台第一任台长。同年秋,由蒋丙然和竺可桢发起的中国气象学会在此成立。

  1925年,开创我国近代太阳黑子的观测和研究。

  1926年,青岛观象台作为我国唯一代表应邀参加第一届万国经度测量,取得优异成绩,开启我国天文界步入国际合作之先河。

  1931年,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座直径7.8米,高14米的圆顶天文观测室在青岛观象台竣工。

  1932年,我国引进的第一架口径32厘米天文望远镜投入使用,它标志着我国天文事业步入现代行列。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再度接收青岛,观象台复称“青岛市观象台”。

  1951年,青岛观象台归属海军,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基地观象台”,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水文气象探测活动。

  1993年,观象台恢复建制,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直至今日,青岛的天文工作者一直在此致力于天文观测。

  ■百年起点

  百年风云共潮生。青岛观象台的前身,是德国人于1898年3月1 日创办的“气象天测所”。1905年,气象天测所被移至水道山(今观象山)。1911年1月1日,德国天文学会将其命名为“皇家青岛观象台”,梅尔曼任台长。1912年1月9日,新观象台落成,一个城市的天文视野也就此展开,在世界和宇宙的对话中逐渐变得清晰。

  新观象台并非大圆顶观测室,而是现在与之两两相望的“石头楼”(现已不用来进行天文观测)。新观象台由德国建筑师里希特设计,德国舰船联合会提供资金,主体7层,立面由崂山花岗岩砌筑,顶部为城堡式雉堞,内设办公室、恒温仪器室等房间。

  你远远看去,这座岩石城堡伫立于山巅,古朴、神秘而庄严,俨如天堡,诱发了对遥远时空的联想,亦未尝不可朝向无名星球上那未知的神秘投出意味深长的一瞥。(文/记者 王悦 图片均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