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时尚发型男:新疆·喀什阔孜其亚贝希维族人家(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20:07

[原创]新疆·喀什阔孜其亚贝希维族人家(组图) 已推荐

2012-2-3 9:28:23  丨 分类: 行走见闻 



    下午五时许,我们就到了喀什市。
    安顿好住宿,站在窗前,一眼就看见了远处的喀什有名的高台民居。
    一看离吃饭的时间还早,我们拧上相机下楼直奔城东而去。

    走路十多分钟就来到了高台民居前。

 

    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

 

    据说,高台民居开发为喀什的旅游景点后,参观就需要门票了。
    然而,我们去时,没有看见售票点。
    一打听,说民居在整修,已经不收门票了。

 

    高台民居,大部分都是土屋,也有很少一些的新建砖房。
    远望,那些高不过两层半的火柴盒似的房子,就象堆在台子上的一层小小的土疙瘩。
    近观,却是绕来绕去的沟壑及土色的或砖砌或土夯的墙。

 

    维吾尔族人的宗族观念很强,几代人同住一个院落,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加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于是,一代接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

    房屋是用泥巴和杨木搭建而成的,许多房子都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一户民居就是一部家族繁衍、生息、兴衰、后代延续的家族历史。

 

    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五十多条小巷。据说,游客没有当地人带路,大都会迷路,找不到出口。
    然而,当地朋友告诉我们,进去后,看着地面上的六角型地砖路走,就不会迷路。

 

    果然,一进民居巷道,就看见主要巷道路面铺的是黄色的六角型地砖。
    于是,我们就沿着黄色的六角型地砖路往里而去。

 

    高台民居建在悬崖上,据说有六百余户维族人家。
    资料上说,民居所处的高崖,两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维吾尔族人在此建房安家。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迹。公元九世纪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时,就把王宫建在这个高崖的北面。历史上,高崖的北坡与南坡连为一体,后来被洪水冲断,南北分隔。

    北崖,就是现在老城喀喇汗王朝王宫所在地。

    南崖,就是现在的高台民居。

 

    很多民居的墙上有一牌子,专门介绍此民居的维吾尔族家庭建筑特点,以及维吾尔族的民俗民风介绍。
    在一家民居前,我看见民居的门牌号叫阔孜其亚贝希巷。
    这家民居已经是阔孜其亚贝希巷210号了。

 

    查阅资料才知道,阔孜其亚贝希——维吾尔语意为“高崖土陶人家”。
    经过上千年历史的发展,高崖上形成了奇特的民居建筑。
    民居的巷道狭窄弯曲,过街楼、小胡同、手工作坊随处可见,生土建筑比比皆是。

 

    维吾尔族人居住文化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家和故土的依恋。
    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家族人口增多,增建的房间占去院落的一部分,再沿墙体扩建加高一层甚至两层。房子顺着山势,室内外空间布置不受对称等概念的束缚,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错落有致。
    后来又出现了巧妙的“过街楼”,从二楼跨街过巷搭过对面,既不影响楼下行人行走,也不影响楼上人居住。
    除了最多见的“过街楼”外,还有占街面一半的“半街楼”。
    在小巷深处还可看到将楼房盖在小巷十字路口上的“悬空楼”。
    从远处望去就象立在小巷内的炮楼或是碉堡。

 

    有极少数的民居,再向游客开放的同时,也游客出售一些维吾尔族特色产品。
    也有一些维吾尔族妇女,就在巷子路边纺织帽子,向游客出售。
    民居里还有一处博物馆,主要陈列有土陶、石头、维族服饰等物品。
    进去参观是免费的。
    展出的物品也可以当场讲价购买。

 

    沿着黄色的六角型地砖路,可以横穿整个民居。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站在民居高处,可以看见民居对面的大巴扎和喀什城。
    民居与喀什城隔河相望,老城的地势明显高出一截。

 

【1】高台民居所在地,维吾尔语叫“阔孜其亚具希”,汉语意思是“高崖土陶”。


【2】高台民居前是喀什的人民公园。

【3】房屋是用泥巴和杨木搭建而成的。木头去枝,不用刨削加工,直接用来架构和支撑屋顶、阁楼和阳台。

【4】一进民居巷道,就看见主要巷道路面铺的是黄色的六角型地砖。

【5】整个街区看上去都是晃晃荡荡、松松垮垮的。但据说这里的房子都很牢固,许多房子都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

【6】高台民居被中外游客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既是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绝佳场所,也是维吾尔族美化环境、雕刻与绘画艺术的殿堂。

【7】有的人家在自己的土墙上凿出一个洞,摆上了两部电话和一个小摊。

【8】维吾尔居民小巷,维吾尔名:阔孜其亚贝希巷。意为高崖上的土陶。

【9】高台民居的悠久历史,有些古老的民居大多都有数百年历史,也有一些民居世代相传,至今保留了三四百年。房的结构、屋顶、墙体、门窗,甚至颜色都依然如故。

【10】那些并未经过规划的、随意建造的、根据住宿要求和在原住地向四周延伸,向高随意加层楼上楼、楼外楼,民居错落有致的排列出幽深却四通八达、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小巷。

【11】民居有着强烈的封闭性。既能满足维吾尔族人民家庭生活的要求,又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起到防风防雨的遮蔽作用。

【12】沿着小巷内的任何一条小道走去,便可看到沿巷道修建的民居院落大门依墙外而开,门都是两扇的,一户挨着一户。

【13】小巷幽幽,小巷深深,初进小巷的人都会认为走进了迷宫。

【14】也有条件好点,那房子已经改造成砖墙了。

【15】七绕八弯,左转右拐,爬上爬下,从一个小巷口走进去,可走大半天还出不来。

【16】维吾尔族女孩。

【17】过街楼。从二楼跨街过巷搭过对面,既不影响楼下行人行走,也不影响楼上人居住。

【18】从远处望去就象立在小巷内的炮楼或是碉堡。

【19】在小巷深处还可看到将楼房盖在小巷十字路口上的“悬空楼”。

【20】这是一处拆迁的房子,很典型的维族人家的客厅。客厅墙壁上壁柜更有伊斯兰建筑装饰风格。多为拱形,大小不同的壁龛,数层不等。四周有维吾尔传统的石膏花边图案。石膏雕花呈兰底白色花纹图案,一眼望去就是一幅民族特色鲜明的雕刻艺术品。

【21】有些临巷的房门比巷道沉了小半截。

【22】走进庭院,我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院落,有的大、有的小,地形高低不同,空间利用也多有不相同。

【23】院落内一般都有前廊,建有土炕,上面铺草席、毛毡或地毯。

【24】走进维吾尔族的庭院,不大的庭院也栽着花草,犹如走进了维吾尔族的风情画中。

【25】高台小巷除了民居奇观外,还有一个更为古老、历史悠久,原始泥土手工制作陶器的土陶作坊,现在己保存有十七、八家古老作坊。

【26】

【27】室内建筑分为主人居住室、客厅、两侧多为子女和同代家族的住房。室内不设木床,几乎都睡在土坑上。墙壁上则建有敞开式的墙壁柜,有许多层,放置生活用品。

【28】民居也向游客出售维族帽子、头巾等。

【29】编织帽子的维族妇女。

【30】高台民居的“博物馆”。

【31】店主人。

【32】土陶及杂物。

【33】“博物馆”的物件也是出售的。

【34】

【35】

【36】

【37】高台民居前的巴楚烧烤炉。

【38】站在民居高处,可以看见民居对面的大巴扎和喀什城。民居与喀什城隔河相望。

【39】清晨的喀什高台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