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医美医院在哪里:深州地名小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10:02
家乡的地名,时时散发着泥土和生命的芳香,犹如一束情感纽带,总会勾发起离乡游子的无尽情思;别处的地名,也会包裹着淡淡的异乡情调,引起人们的悠然神往和些许遐想。不过,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被问起某一地名的含义之时,即便是那些非常熟悉或者每日置身于其地的地名.常常会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此即所谓“熟视无睹”罢。这样看来,稍稍关注一下小小的地名问题,似乎就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了。
  地名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表称地点的文化符号,地名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一幅区域、城市或乡村聚落的地图,那一个个地名,犹如满天繁星般地散落其上,呈现为耀眼的亮点。地名是活跃的文化细胞,之中透发着生命的气息,特别是那些蕴涵丰富的重要地名.正代表了中国文化经络上的关键穴位,组成一道道文化脉络,传达出中国文化之深处的信息。地名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包藏了太多的历史文化信息。一个地名常常对应着许多传说和故事,在这种叠加式的层累之中,曲折地反映出该地生活面貌的本真。小小地名,有着这样深厚的积淀,它才得以用高度浓缩的形式,显露出一个地方之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状况。毫无疑问,地名之命名,并非是随心所欲的产物,在其生命的起点上,它就被深深地打上了出生地之自然的和文化的胎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一地之名,赋予具有特定方位和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以名称,保存了其所代表的土地之地形面貌,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从而成为其自然生态的档案,同时,它又记录了各民族独特的生活内容,包含了人们对地理实体的精神寄托,反映出该地民众的生存状态、活动轨迹、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特征。总之,地名是在长期实践之中人地关系的一种反映,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一地之名。浓缩了该地的文化信息,解读其内在的蕴涵,就仿佛寻找到了打开其文化奥秘的一把钥匙。
  地名是一种文化遗产。诚如学者们所言,一切历史必定与某些地点有关,因而都是地理的历史。从人文地理学上来说,民族文化变迁的内容以语言的形式而在地名上之残留,使其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地名作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而反映一地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统。
                                      风飘、凌消水大流  
  话说刘秀等人从蓟县逃出,一路上马不停啼、昼夜兼程,直奔信都{今冀县}而来。在饶阳芜萎亭用过豆粥、南官停吃了麦饭,顿时力量倍增,遂又顶风冒雪,继续赶路。突然尖兵来报,前面有滹沱河挡住了去路。眼看王郎的追兵要到,刘秀的随从们都吓慌了。刘秀急命侯吏前去察看,寻船过河。不一会,候吏回来报:“水流瑞急,无船可渡。”眼看军心要乱,刘秀急派心腹大将王霸{字元伯}再去察看。王霸到河边一看,只见波浪滔滔,惊涛扑岸。漫说无船,即便有几条小船也无济于事。眼下军心浮动,稳住军心要紧,便心生一计,回报刘秀,诡称坚可渡。大家信以为真,转忧为喜。刘秀也高兴的说:“无用的使吏,如果说的是瞎话。”随令整队过河 。说来也怪,及至到了河边,河上果然结上了一层冰。于是令王霸护渡,人马刚刚渡完,一阵和风吹来,顿时凌消冰解,河水流  ,将王郎追兵隔到滹沱河彼岸。刘秀望着奔腾的河水,不胜感慨的说:“今日渡河,天助我也。”后来这一带的几个村子,便分别叫风飘、凌消、大流村。凌消又叫危渡口,就是说刘秀当年渡河太危险了。刘秀称帝以后,人们还在凌消村修了一座汉世祖庙。到了明、清两代,“凌消暮霭 ”更成了深州八景之一。文人墨客都争相到此游览,赋诗作文,澌抒发思古之幽情。其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凌消断岸可藏舟,燕赵分波古渡头。      司棣车徙方返师, 滹沱巨堑尚横流。      诡称冰合堪驱马, 信道天心果属刘。       元伯一言开大业,云台端不愧封侯。 
                              辰时得朝,柏树拜祖  
  刘秀人马过了滹沱河,继续南奔。到了今深县辰时村一带,时间正好是上午辰时。突然传来了汉更始帝被赤眉军杀死的消息。刘秀悲痛万分,诸将劝道:“望将军忍痛节哀,以定民心?”刘秀不肯。诸将由劝道:“天下志士离乡背景,跟随将军南征北战,谁不想攀龙附凤、建立功业,日后也好封荫子。今将军深孚众望,此时不正号位,只恐众人失望而生归去之心。”人心一散,难以复合,此天赐良机,不可失也。诚望将军三思。”刘秀见众人真心劝进,便答应下来。于是,在这里登基即位,号曰建威。旧时登基诚帝,须机祭天拜祖。见附近村里有棵参天古柏,荫蔽数亩,便在这棵树下拜了租。自此以后,这三个村子就分别叫了辰时、得朝、柏树。至今这一带还流传“辰时得朝”“柏树拜租”的说法。                                        
                               冯五黑墓的传说 
  深县城东三十五里有个大冯营,相传是刘秀手下大树将军冯异驻兵的地方。从前在村中刘家坑旁边,有个大土丘,人们说是汉冯五黑墓。      相传刘秀被王郎追到大冯营村西,无处藏身,十分着急,慌乱中见一个农民正在耕地,便上前求救。这个农民叫冯五黑,他急中生智,叫刘秀躺在梨沟里,翻土盖上,然后假装无事一样,仍旧赶着牲口耕地,很容易地骗过了追兵。刘秀做了皇帝以后,不忘这个农民的救命之恩,想封他个官位,差人来找,才知冯五黑已死。于是按照当时的礼仪,为冯五黑修了一座大墓。冯五黑墓已于“文化大革命”中出土,有陶俑等物。冯五黑救刘秀,相传还有蝼蛄在他的脸上爬来爬去,将复土拱了一个洞,才透进了空气。刘秀被拱的难受,心中骂道:“我这样难受,你还来捣乱!”追兵走后,刘秀站起来,将蝼蛄揪成了两截。忽又一想:刚才若不是蝼蛄钻洞,说不定早把我闷死了。于是 ,顺手在地边的枣树上扳了个枣枝针,把蝼蛄连接在一起,蝼蛄又复活了。刘秀说:“你救我有功,饥了就吃,拣地拱去吧。”谁知蝼蛄听成“稀了就吃,碱地拱去吧。”所以地里蝼蛄脖里那根硬刺,便是当年刘秀插的枣枝针。 

                              大小寺家庄和清辉头 
  在深县城西南十五里,有三个村庄:清辉头,大寺家庄,小寺家庄,相传因村边兴隆寺而得名。    当年刘秀被追到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一座荒凉破旧的古刹。由于战乱,香烟不绝,山门上挂满了蜘蛛网。刘秀急忙破网而入,躲藏起来,心中暗自祷告:苍天保佑,日后一定重修庙宇,另塑金身。却说大蜘蛛见网被人撞破,便又急急忙忙地织补了一番,不一会就恢复了原样。随后一阵风吹过,把刘秀的脚印扫净了,追兵赶到,见庙门上挂满了蜘蛛网,地上也没有脚印,心想刘秀不会藏在庙里 。抬头又见墙上写着“请回头”三字,于是返回头来,离庙而去。刘秀又一次脱险了。      刘秀做了皇帝,传下一道圣旨,重修这座庙宇,名为兴隆寺,以示光武中兴。当时深县称下博,谁知负责修庙的官员搞错了,把庙修到了泰安州的博县。及至将要竣工,银元用去大半,才发觉弄错了地方,赶紧到这里重修。虽然远不及钦定的规模,但还算雄伟壮观。多年来香火不断,人们每年到这里赶庙会,并聚集到庙旁居住,渐渐形成了三个村庄,分别叫清辉头{请回头的谐音}、大寺家庄、小寺家庄。      庙费以后,三村为庙发生了争执,都说应归己所有。为此还打起了官司,经官府实地丈量,兴隆寺离清辉头村较近,最后判给了清辉头村。这就是旧志所载兴隆寺在清辉头村的缘故。 
                                    蒲龙头和窝幞头 
  刘秀躲在庙中,听到外面没有了动静,估计追兵去远,便跑了出来,继续南奔。不料又被追兵发现,紧追上来。追兵搜了半天,不见刘秀的影子,只好失望的走去。刘秀出来后,弄了满头蒲花,后来刘秀坐了皇帝,所谓“真龙天子”,当年在这里弄了满头蒲花,所以,这一带的村庄就称为蒲龙头。也就是今年的刘家头、阎家头、常家头。刘秀从芦苇荡出来之后,带着满头芦花,向东跑去。眼看来到一个村庄,突然马失前蹄,将刘秀跌下马来,头上的帽子也摔掉了。他很生气,连问这是什麽地方?人家回答:是凤凰池。刘秀诉道:“什麽凤凰池?!简直是幞头。”窝刘秀称帝之后,他的金口玉言,违背不得。名字虽然难听,但又无论如何,只得将村名改成窝幞头。一直叫了一千九百多年。直到一九三一年,该村捐款唱戏,宴请乡邻,才又恢复了原名凤凰池。 

                                    石槽位村的来历  
  深县城东南三里许,有个石槽位村。提起该村的大石槽,真是妇孺皆知,远近闻名。      说话刘秀走国到此,人饥马乏,便在村中歇脚。见村中有一口水井,井旁有石槽一具。便命士兵汲水入槽,饲饮坐骑。所有的马匹饮足了,石槽的水却四毫不见少。刘秀等人很是惊奇,人们也以为是神槽,多年来一直保存完好。到了唐朝,该村出了个名人,名叫微知古。据旧唐书记载:魏知古,性方直,早有才名,弱冠举进土,累受著作郎,兼修国史。当时睿宗的两个功主金仙、玉真入道,钦命各造一观。虽夏季盛暑,仍营作不止。知古上疏谏,上不纳,倾之又谏。 睿宗嘉其切且直,乃止营作。并提升魏知古为尚书。由于该村魏姓出了大官,又有著名的石槽,故村名为石槽魏村。      至今,石槽和井尚存。石槽长约八尺,宽约二尺,汉白玉质。上有裂纹,相传为一名叫“加娄”的汉子所破。俗传,槽底有“加娄过、石槽破”等字样,村人原不解其意。一天,一个黑脸大汉驶车路过,将石槽撞破,村人要其赔偿,得知这个汉子名叫加娄,与石槽上的字样吻合,以为是天意,便将其放走了。其实槽上并无任何字样,此说纯系讹传。 
                             前、后抬头和欧阳珣墓 
  前、后抬头相邻的两个村庄,在深县城南三十里,原为一村,名叫坟抬头。从前,村东北有座欧阳珣墓,村庄座落在坟墓南边,故名坟台头。后人以其名称不雅,改为凤抬头。现简称前、后抬头。      据宋史记载:欧阳珣,宋吉州卢陵人,宗宁间进土,曾任南安军司录和监官知县,后以荐上京师。当时金兵大举南侵,朝廷准备割让绛、磁、深三州之地以求和。欧阳珣率领九位朋友上疏进谏,慷慨陈辞:“祖宗之地,寸土不可与人。战败而失地,他日取之理直,不战而割地,他日取之理屈。”但朝廷为奸臣所误,拒不采纳他的正确主张,并强迫欧阳珣为使,前往深州割地。到了深州城下,珣放声恸哭,对守城的官兵说道:“朝廷被奸臣所误,强迫我来割地讲和,我是抱着一死来的。国难当头,大家都要精忠报国,一定要坚守勿懈。”金国大怒,将欧珣押到金国的京城{北京},活活的用火烧死了。深州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为国捐驱的民族英雄,在深州城{今贾城西}外为他修了一座衣冠墓,香火不断,瞻仰祭奠的络绎不绝。明景泰年间,都宪萧启归朝驻真定行台,阅郡志栽欧阳珣墓,作七律诗一首以寓感怀之意,并刻石与墓前。诗云:  归朝驻节在行台,郡志时时一展开。      见栽吾乡先达事,乃为昔日宰臣摧。      议和大节终难屈,临死丹心誓不回。       遥望深州高冢处,令人感怀重徘徊。       嘉靖年间,深州知州程煌到任,闻深州有欧阳珣墓,逐前往祭奠,并为文吊之曰:      呜乎!公乎不偶。挺生会国难兮。值崇宁廷诤和议兮。仵群佞迫遣割地兮。变祸临委身殉国兮。语诚者以死守被戳金人兮,魂为厉以杀虏。呜乎公乎!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天壤俱蔽兮万古有名。事旷世而相感,心悲切独竼。呜乎哀哉!尚飨      清道光三年,知州张杰到任以后,更详尽地规定了祀祠条例:由祠旁赵邢村、贾村西等十六村选人经理祀祠;用书院马场地二顷四十六亩地租共二十四千六百文备祭品;每年 二月春祭,九月秋祭;知州亲往主祭。每到祭祀这一天,人们抬着猪、羊以及其他精洁祭品,前来悼念这位英雄。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一九二四年},还重修过一次欧阳公祠。   今天,欧阳珣墓和欧阳公祠已不存在,祭奠活动也早已停止,但是欧阳珣的名字载入了深县的史册,他的精神是不朽的。 

                                     石像的传说 
  在深县西北八里许的石像村,从前有尊石像,上半载露出地面,高约三丈,下半载埋在地下,深不可测。石像村就因这座石像而得名。 相传在唐朝时期,滹沱河从该村村北流过。有一天,河面上突然金光四射,叮当有声。村民都惊奇地跑到河边来看,只见从上游冲来两尊石像,上面各坐一弥陀佛,洋洋自得地敲着馨,口中念念有词:“叮叮当,叮叮当,你到深州,我到饶阳。”唐朝是佛教的鼎盛时期,人们对和尚特别崇敬,一见弥陀佛顺河而来,赶紧摆起香案,迎接上来。并在河边修了一座大寺,把石像供奉在里面。自此香火不断,游人络绎不绝。特别是到了夜晚,躅影宝光映于水面,景致极为可观。有过石像村诗一首,兹录于下:      永夜神光烛五台,虚灵到处即如来。      已迷石像终何在,未化金身半欲埋。      草际断垣低枕水,雨中燕砌泾生苔。      因知色相皆空幻,兴废由人不用哀。 
  
                                      龙治河的传说  
  龙治河,又名龙池河,在深县城南约18公里,昔为滹沱河支流,经深县东南部入武强界。在深县和武强两县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龙治河的动人故事。相传,从前有个崔和的人,一天他在路上走着,突然看见一条小蛇朝着他爬来,这条小蛇很好看,崔和以为它有灵验,便将它带回家中喂养起来,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担生。在崔和的精心喂养下,小蛇一天天长大。谁知它长大以后经常咬人,害的人们不可安宁。人们将崔和逮扑起来,送到县城的监狱里。有一天,小蛇突然化作一条白龙,呼风唤雨,兴波入城,把崔和背起来腾空而起,不一会,大水把县城淹没了。自此这一带出现了一个湖泊和一条河,这条河就是龙治河。 
                                        博白衣老父祠 
     深县下博村,是下博县故城遗址,昔时有个白衣老父祠,历来香火不断。其中有个动人的传说。      话说刘秀离开凤凰池以后,夜幕降临,正好趁夜赶路。到了下博城西,慌乱中迷失了方向。正在彷徨犹豫、不知所措之际,突然,一位身着白衣老者出现在刘秀面前,手指着信都{今冀县}方向说道:“努力!信都还掌握在汉将任光的手里,离这里还有八十里,快走!”话音刚落,白衣老父就不见了。刘秀不敢怠慢,急忙朝着白衣老父指引的方向飞驰而去,很快就到了信都。太守任光听说刘秀兵到,急忙开城出迎。由是转危为安,合兵一路,商定攻邯郸、灭王郎之计。刘秀做了皇帝以后,深感白衣老父指路之恩,便下命令在博修了一座白衣老父祠也随县同迁。多年来一直香火不断,白衣老父祠的传说也流传只至今。 

                                      飞村金家营 
     深县王家井公社金家营村,相传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但深州旧志栽此村,其中有个缘故。  明朝永乐年间,由于兵荒马乱,滹沱河泛滥,这一带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后来,从衡水县金家庄先后迁来两户人家,一户姓金。一户姓李。两家生儿育女,人口渐多,慢慢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      该给这个村起个什麽名字?两家发生了争执。金姓说他家来的早,应该叫金家营。李姓说李家人多户大,应叫李家庄。为此争执不下,各不相让,居然动手打了起来。姓金的人少,被李家打伤数人,于是告到官府。州官通过查问,知道金家所控属实,便问姓李的:“你家仗着人多势众连伤金家数人,犯了王法。你是认打还是认罚?”姓李的说:“大老爷认打怎麽讲,认罚又怎麽说?”州官说:“认打就让金家打你,打死白打,不许还手;认罚就将村名定为金家营”姓李的想,好汉不吃眼前亏,便回答认罚。这样,金家的官司打赢了,村名就叫金家营。       因为金李两家迁来以后,虽然居住在深县地,但这个村的粮款摊派,农夫徭役都由衡水县管辖,一直沿续了五百多年人们俗称“飞村金家营”。直到一九四七年土地改革,金家营才正式归深县管辖。这就是深州旧志不载此村的缘故。 
                                      崔家庄的来历 
  深县辰时公社崔家庄,原名单刘庄。明初,该村只有单刘两姓,十来户人家。因村小人少,经常受邻村北周堡大地主的欺悔。单、刘两姓不敢单独行动,人称单刘哥巴户。后来,实在是忍无可忍,听说下博村崔氏父子艺高胆大、好义勇为,便借着赶集的机会,请来崔家父子六人,和大地主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双方议定:各自用铡刀铡人,一个对一个。      到了这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真是人山人海,观者如堵。只见崔氏老汉提起铡刀,铮明瓦亮、寒光森人。他的长子走上前去,从容的爬在刀下。崔氏老汉一刀按下去,顿时人头落地,血花喷溅。该轮到铡大地主家的人了。他们你推推我,我推推你,谁也不敢近前,当众出尽了洋相。大地主无可奈何,只好服输,答应退还强占的土地,并保证今后再不欺悔穷人,于是崔氏名声大震。      从此以后,崔家父子就在单刘庄居住下来。单、刘两姓深荷崔氏之恩,便将村名改为崔家庄。至今,村民还传说着这个故事。 
                          沙洼王村得胜营 深州地名小故事  每当人们提起深县城北沙洼王村,总是和得胜营连在一起。 话说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功占南京之后,{改统治,于一八五三年,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方等率师北伐。一路又和春官副丞相吉文元、殿左三检点朱     会合连败清军,直捣北京。九月,起义军攻占深州。清朝惊恐万状,急派僧格林  、大将胜保和都统西凌阿等人带兵围剿义军。太平军在城西杜家庄首战西凌阿,清兵大败。胜保屯兵于城北沙洼王村,因沙洼与“杀我”,王村与“亡清”音谐,以为不吉里利,逐将名该为得胜营。他满以为这样一改,即可旗开得胜,谁知恩得胜营并没有使胜保得胜,在太平大军的英勇抗击下,胜保大败,死者千于人。 
                                 康王城的传说 
  深县城东南五十里有个康王城,相传是当年宋康王赵构泥马渡江的地方。话说康王赵构被弄到金国当人质,真是度日如年,总想寻机逃跑。一天,他借着赶鸟的机会,拼命南奔。金兀术一看康王企图逃跑,急忙拍马来追。眼看就要追上,在着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一个方巾道服的老汉,牵马走来,口中叫道:“主公快上马!”康王也顾不得达话,飞身上马,继续南奔。突然,一条长河挡住了去路,后面的金兀术又追了上来,急得康王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大叫一声“天丧我也”,坐等毙命。突然,那马四蹄一举,长嘶一声,跳入河中,驮着康王浮游而去。那康王爬在马背上,如坠五里雾中,耳边但闻忽忽声响。不一会就登了岸。那马将康王耸下地来,转身跑去。这是夕阳西下,天色以晚,康王不敢停留,只得朝前走去。走着走着,看到前面的城边有座古庙,便走了进去。只见门内站着一匹泥马,与驮他过河的那一匹一模一样,细看还湿淋淋的,浑身淌水。康王暗道:“莫非渡我过河的就是此马不成!”转有一想,突然失声说道:“泥马沾了水,岂不是要坏了!”一言未毕,只听忽拉一声,那马顿时滩在地上,成了一堆泥土。      人们传说,康王城北边的那条河(龙治河)就是当年康王骑着泥马渡过的河,前、后康王城之间有个土疙瘩,形如卧马,就是那匹泥马化成的。 寺名为兴龙寺,寺庙建成以后,香火鼎盛,经历代维修规模越来越大,据明朝正德间维修时所立石碑记载建有山门\天王殿、祖师堂,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及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后还有一座小型建筑(不知名字)西南角有一水井,相传与北海相通,用铁链栓着一条龙,这儿一拽,北海就短一段。院子外东南角,有烽火台一座。   最后一次维修是在明朝嘉靖27年(1547),所立碑文记载兴龙寺为该地区“观瞻也”,“备交辉,仍胜过前殿”可见寺之辉煌。深南、深北和深束县(2010-05-22 10:28:01) 转载标签:

文化

 深南、深北和深束县

文/舒云

    问起深州在外地八十多岁的老人,老家是哪儿的,多会说:深南××村、深北××庄或深束县××地。这是怎么回事?

    1939年2月,国军及国民政府南逃,深县城被日军占领,并控制了沧州至石家庄公路沿线,给深县的南北交通和联系造成了极大地困难。1940年1月,为便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深县抗日政府以沧石路为界,将深县分为深南、深北两县。当时为游击政府,无固定的办公地点。可见当时条件之恶劣,斗争之残酷。伪政府自然设在县城里。

    1942年春,深南县又以深磨路为界,划分为深南县和深束县(包括束鹿县东南部)。

    深南县、深北县和深束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便于管理的临时行政规划。

    1945年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伪政府随之垮台,八年抗战胜利结束,深南、深北和深束(原深县部分)又合而为一县,成立深县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