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的性奴生活:Ershen Lin:美国国债到底有多安全(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2:01:43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日本、美国等国家发出警告,要求他们为限制债务增长制定明确的目标。IMF认为这些主要经济体要么减少预算赤字,要么步希腊和爱尔兰的后尘,引发主权债务危机。由于日本没有减少赤字和债务的计划,国际信用评级机构Standard &;;;Poor已经将日本的国债降级,引发股市和日元的下跌。目前,日本的国债水平已经累积到了其GDP的两倍。事实上,美国和日本还在计划进一步增发国债以填补预算亏空。在新兴经济体中,巴西的财政状况受到IMF的特别关注。

  在欧洲PIGS四国的债务危机尚未结束,如果进一步蔓延到日本和其它主要经济体,其后果不堪设想。主权债务危机到达有多严重?我们有必要对于这个问题作一番考查和估计。否则,所有的国际投资都会打水漂,长年累月的积累都会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主权债务的基本面

  政府发行的国债又称为公共债务或主权债务。在任何一个财政年度,预算赤字即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均可以由发行国债来填补的。广义上的国债也包括未来的支出义务如退休金、社会保险又以及已经签订但尚未支付的合同支出等。根据西方的经验,政客们往往在最初设立退休金和社会保险金等福利项目的时候低估相关税收的必要水平以讨好选民,以致于后来随着人口老化出现入不敷出局面,然后不得不借“改革”之名行削减福利之实。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就是因为要提高退休年龄而引发一轮又一轮的罢工,他的支持率也不断下降。在美国,保守派政客提出过削减退休金和社会保险福利并引发激烈辩论,奥巴马也曾做过类似考虑。此类削减并没有任何道德上和法律上的依据(1),可以被视为拖欠债务。

  国债是纳税人的债务,因为公共债务归根到底是由纳税人来支付的。公共债务通常被认为是是最安全的债券,因为政府有能力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来偿还债务。实在不行的时候还可以开动印钞机,以通货膨胀的方式来收税。通货膨胀同时减少了债券的真实水平,对于债务人极为有利,债权人只能自认倒霉。根据美国劳工部的官方CPI数据可以算出,美元在二十世纪最后七十年间贬值了90%。假如你在1929年把一张一美元的钞票锁在保险柜里,等到2000年再拿出来使用,其购买力只值当初的一毛钱,剩下的九毛被山姆大叔拿走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FED)对于降息和通货膨胀情有独钟的缘故,至于刺激经济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历史数据的分析表明,通货膨胀不但不会刺激经济,反而会引发萧条。在预算赤字无法消除的情况下,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是痛苦的选择,通货膨胀往往变成了优先选项。1920年代的德国和1940年代的中国都曾经因为债务无法偿还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于是所有的债券都会变成废纸。战后的南美国家和今天的津巴布韦还在重复类似的故事。至于以外币计算的主权债券同样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因为目前我们正处在由FED主导的竞争性贬值的浪潮中。除了通货膨胀之外,国债有可能被干脆被宣布作废,如十六到十七世纪的西班牙债券,或者不被新政权承认,如内战失败后美国南部邦联CSA的债券不被USA承认,十月革命之后沙皇俄国的债券也不被布尔什维克承认。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所谓“最安全”的债务可能面临多大的风险。

一国的国债水平通常以其相对于本国GDP总量的百分比来衡量。图一是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的2010年度的估计值计算的国债/GDP比值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根据这个排名,世界平均数是59.3%。日本达到225.8%,名列前茅。在西方国家中排名最高的是希腊(第五位)、冰岛(第六位)、意大利(第八位)、比利时(第十位)、爱尔兰(第十一位)、法国(第十四位)、葡萄牙(第十五位)、德国(第十九位),其中大多数均面临债务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目前,市场分析家们认为希腊和爱尔兰有可能无法偿付到期的债券。美国国债相当于美国GDP的58.9%,排在第三十六位,看来还可以。但是这个数字不包括社会保险基金;实际上美国国债已经达到GDP的96.3%,应该排名第十一。严格地说,美国和西欧的经济都依靠大量举债来维持运转,可以称为债务经济。长期以来,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债务经济具有可持续性。自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来,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开始初见端倪,IMF的专家们也开始谨慎起来,虽然这种谨慎来得晚了点。根据经济学家Carmen Reinhart在美国参议院作证的证词,他的研究发现当国债/GDP比值超过90%的时候,中期经济增长率会减少1%,长期增长会有更加严重的影响。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债务问题更加敏感。当外债/GDP比值超过60%即可造成经济增长减少2%。不过,这种研究仅仅显示相关性,并不证明因果关系。

  今天许多国家的主权债务之所以被累积到引发危机的地步,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二战以来凯恩斯经济学的走红。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鼓吹借债来搞基础设施,提高就业和收入,造成一种良性循环,以便走出大萧条。就在这时,希特勒和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为凯恩斯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实验田。他在1940年出版的那本如何支付战争>;;;>;;;的小册子被西方盟国奉若神明,进而构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基础和IMF和世界银行的行动准则。大萧条的结束与导致数以千万计的人丧生的大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凯恩斯却因此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教父。凯恩斯经济学走红的根本原因是它为政客们通过无节制的花钱来讨好大财团和小选民大开绿灯,虽然这种做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在美国,作为智囊团的经济学家们所关心的不是如何平衡预算,而是如何管理债务使之不致于立刻崩溃,债务管理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而美国的国债也随之扶摇直上。其实,这种债务管理并没有太多的诀窍。FED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制造通货膨胀以便“净化”债务是主要的运作杠杆:联邦政府不必增税就可以发横财,国债不必偿还就得以不断减少,于是乎大家皆大欢喜。不但美国如此,欧洲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也如此,大家都想分一杯羹。不过物极必反,良性循环最终变成了恶性循环,而首先为此付出惨痛代价的是那些欧洲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