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学理发视频教程:钱学森的晚年时光:不写回忆录、不接受吃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32:13
钱学森的晚年时光:不写回忆录、不接受吃请2009年11月15日 10:24光明网【 】 【打印共有评论28

位于北京阜成路的中国航天大院内,梧桐掩映中的红色砖楼就是钱学森的家,以前,钱学森和夫人经常在院子里散步、晒太阳。

严谨的剪报习惯

晚年钱学森足不出门,安心静养。他的床榻上架着一张阅读桌,上面摆着一个电子表。时间,在这位严谨的科学家眼中弥足珍贵。

每天早上6点半,钱学森准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学知识》;下午3点,开始看报剪报;晚上6点半,则把时间雷打不动地留给广播版的《新闻联播》。

对于每天要看的报纸,钱老有固定的顺序:依次是《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看到不错的文章,他喜欢剪下来收藏。总共629袋,24500多份,钱老按照不同的内容,装进一个个纸袋,并标明不同剪报的主题。早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他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对沙情有独钟

退休后,钱学森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仍在继续。他没有把自己的思维仅仅囿于航天技术领域,而是用系统的眼光去研究社会。在所有领域中,钱学森对沙情有独钟。

上世纪80年代初,钱老从一线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便开始钻研沙产业、草产业理论。1984年他正式提出,并预言这一产业将成为21世纪在中国出现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此后16年里,钱学森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与别人的通信计186封。其中涉及沙草产业内容的就有47封。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等高额奖金时,连支票都没看,就写了一份委托书,捐给了西部治沙事业。

晚年从未离开北京

过去,钱学森曾对夫人蒋英许诺,等退休后带她去各地游玩。但是,晚年的他从未离开过北京。原因是,钱老怕到外地后,地方高规格接待,大吃大喝。熟悉钱学森的人都知道他的原则:不接受吃请;不参加任何“应景”活动;不题词;不接受礼品;不写回忆录;不同意为他塑像和立功德碑;不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