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丽热巴gogo新天地:[转载]有效言语训练:语文课的价值追求(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8:05:38
学习了“语林漫步”的博文,对下面何斐老师的文章很喜欢。现转载如下:

  有效言语训练:语文课的价值追求

  绍兴市上虞市城东小学 何斐

  内容摘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整体把握语文知识、能力发展与语文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培养的关系。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紧紧抓住“语文教学的核心”——言语学习,通过潜心解读文本,创设多种语境,优化训练手段,进行扎实有效的练习。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积极参与到言语学习活动中,获得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心灵世界的丰富,体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有效 言语训练价值追求

  【现状点击】

  语文的本质是“学语习文”, “语文”的“教学”应该立足于言语教学。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有些语文课堂强化了“人文感悟”,淡化了言语习得,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感悟体验的生成上,人文思想的熏陶上,言语的训练淡化了,语文工具性的落实忽视了。

  试想一下,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感悟到的仅仅是人文,而不是语文,那么长此以往,语文素养必然成为空中楼阁,因为语文学科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最终应该体现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听、说、读、写方面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自如地运用母语进行交际。如果言语训练只求结果不重过程,那么学生获得的发展也只能是一种自然发展,而非有效的发展。换一句话说,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生命发展无疑成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镜头】1

  一位老师执教《嘱咐》一课,大量引入了歌颂母亲的文章,有孟郊的《游子吟》、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阎维文唱的歌曲《母亲》、网络文章《母爱无痕》,整一堂“爱的主打课”,让学生在歌曲、散文、诗歌中来回穿梭畅谈感受,学生情绪激昂,发言精彩。

  探因:越位——拓展“大红大紫”

  作为语文课,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是重要的,但这并不是唯一追求。课堂中本应进行品味的语言文字,早已被充斥于整个课堂 “浓浓母爱”的补充资料填充得无处藏身了。这种忽视了字词教学、言语训练而笼统地谈感受,刻意营造外在 “人文”的语文课,是无法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的。整堂课虚化了言语的咀嚼和咏涵,放弃了言语的感悟和积累,学生看似感悟到位,实则背离了语文课程的初衷。

  【镜头】2

  一教师教学《赵州桥》一课,理解课文后问:“假如你就是慕名而来的一名游客,你会怎样赞美赵州桥?”学生摇头不语,少倾,终有一学生开口说:“赵州桥很美很牢固!”再追问,又处于一片静默。

  探因:离位——工具性“倍受冷落”

  学生们近乎集体失语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是什么让学生的语言如此贫乏?原来是平时的课堂上很少有这样富有情趣性的言语训练,导致学生“心中有数,口不能言”。淡化训练,意在避开“工具论”之嫌。然而,语文课不能少了训练,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有益的、有趣的、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言语训练放在恰当的情景中,使言语表达自然而然地“旁逸斜出”。品味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应成为我们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镜头】3

  一位教师执教《三个儿子》

  出示:三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吧,这就是我们的儿子,怎么样啊?”

  (请三位学生分角色读三位妈妈的话,学生都读出自豪的语气)

  师:那两个孩子并不怎样,不该用自豪的语气读的,可是你们为什么还是用自豪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开始思考,教师等待了一会,继续启发。)

  师:我们都知道,前两个孩子并不怎样,不该用自豪的语气,可是两位妈妈的眼中,心中仍对自己的儿子,十分满意,尽管没有帮她们提水!妈妈眼中的儿子,样样都好,觉得孩子这样做没有什么!你如果没有帮妈妈拿东西,在妈妈看来,你还是她的好儿子!所以,“这就是我们的孩子”还是用自豪的语气问老爷爷,是不是啊?(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纷纷点头了。)

  探因:错位——文本解读“一枝独秀”

  案例中,教师虽然能够抓住“妈妈的语言”这部分内容,既进行训练,又突出重点。但是,教师的教学显然有把自己的 “个性阅读”强加给学生的不良倾向,致使学生集体失语。众所周知,阅读首先对文本要有基本的尊重,正确的阐释。作为一篇课文,它的主题一般都是相对明朗的,教材《三个儿子》,作者最想表达的意思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读者“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儿子”,而不是讨论“好儿子的表现”,这是基于文本的最根本的意思,是文章的核心。教师为学生搭建学习语言、感悟人文的平台,但在错位的文本解读下,言语训练自然成了“镜中花”、“水中月”飘摇而不扎实。

  以上三个案例都存在着“言语训练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暴露了当前语文课堂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对“拓展延伸”的认识不清和肆意夸大,对“训练方法” 的机械操作,对“文本解读”的偏差理解,导致了在言语训练中忽视潜心会文,咬文嚼字,品味言语,使得语文课堂缺失应有的价值体现。

  【理性思考】

  语文课堂要提高言语训练效率,就必须进行有效策略的建构。“有效”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进步和发展,“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学生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会听说读写,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说“所谓训练,第一,必须讲究方法。……”这里所说的训练不是机械串讲,肢解内容,而是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合在一起,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久而久之,文章中的词汇、句式就可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到用的时候,它们就会自然的“蹦”出来,“涌”出来。语文素养提高了,人文性也必然会渗透于其中。

  前段时间随着“语文课程标准”中删出去了“训练”两字后,人们讳忌训练,不敢训练。其实离开了语言文字的有效训练来追求人文性,那只能是缘木求鱼。这就需要我们教者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和设计有效训练策略,使言语训练有机地揉合于课堂教学中。

  【实践策略】

  一、潜心读解,追寻言语训练的最佳点

  文本是课堂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课特别是阅读课,情感的源头在文本之中,对学生最具诱惑力的应该是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进行架空的人文熏陶和单纯的语言技巧演练,而应以理解感悟内容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兼顾,内化与外化兼收,从而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训练。

  1、找准切入点,让言语训练触及文本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确定好文本语言训练的切入点。

  如一位老师教学《爬天都峰》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巧妙地以“课文为什么用‘爬天都峰’做题目,而不用‘登天都峰’做题目?”这一问题作为切入点,学生围绕“爬”这个字眼,情趣盎然地深读探究,读出了许多原因:

  (1)爬的动作是手脚一起用,说明天都峰很高,很陡(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2)因为爬天都峰的是一位小姑娘和一位老爷爷,他们要登上天都峰不容易,所以用“爬”字更合适。

  (3)因为小姑娘和老爷爷在登山时要开展竞赛鼓劲,相互鼓励,谁都想快些,所以手脚都使上了(读课文中的相关小节)。

  ……

  “爬”这个字眼看似普通实则不寻常,它跟文本内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合作探究中围绕“为何用‘爬’”这一切入点,紧紧抓住“爬天都峰” 这根语言训练线,在划、找、读、写等训练过程中,学生一步步深入地感知课文内容,在课文中迅速寻找与“爬”匹配的语言板块材料,待到大家把句子说完,文本的意思也就基本掌握了,作者“爬”的真实心理也感悟到位了。这样围绕“爬”字,学生用心体会语言,感悟其峰之险,人与人之间相互鼓励的力量,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精神熏染有机地结合起来。

  2、找准未定点,让言语训练沟通心灵体验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不确定性”与“空白”,即文本语言的“未定点”,这些空白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作为教师我们应引领学生神游于文本之海,感受生命,挥洒灵性。

  请看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二泉映月》时,对“坎坷”这一“未定点”的处理。

  课件出示:“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谁能把你们刚才读到的长长的三句话,读成一个词?而这个词语最能概括三句话。

  生:我觉得是坎坷。(师板书:坎坷)

  师:是呀,许许多多的坎坷,它虽然没有写在书上,但一定写在我们的心上。请大家通过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也许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完艺以后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了,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也许……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坎坷的场面写下来。(学生写后交流)

  生:阿炳顶着大风雪来到街道的一个小角落里,拉起了二胡,他拉得那样认真,那样专心,但是,没有一个人走过来听他,甚至有人说阿炳是傻子。

  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踩着积雪去卖艺,这时的阿炳是多么可怜,又是多么孤单。

  师:你们已经用自己的心经历了一回阿炳的坎坷。

  生:下雪了,孩子们都在屋外玩雪娃娃,阿炳却在他的茅屋里冻得直哆嗦,因为他的被子已经破旧不堪了。

  师:是啊,他多么希望能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啊。但是,他没有。这就是什么?

  生:坎坷。

  生:一年四季,阿炳不管严寒酷暑,他都要去街头卖艺,他是那样的饿,那样的渴,那样的冷,这就是坎坷。

  师:这就是坎坷。是啊,你们看到,你们听到,你们感到的,那全是阿炳的一段坎坷经历。……

  师:带着你的感受,一起读这个句子。(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案例中,显然“坎坷”一词就是文本语言的未定点,王老师便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链结生活进行想象体验。叶圣陶先生在《文字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鉴赏文学作品“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从文字领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王老师始终引导孩子关注文字,品味个中滋味,让学生通过想象,创造运用言语进行表情达意,在“坎坷”一词的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凄凉处还他个凄凉,在丰富的言语训练中走进“阿炳”的坎坷人生,感受强烈的心灵震撼。可以想象孩子们在感悟这些言语的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和发展。

  3、找准交汇点,让言语训练通向文本内外 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对文本的解读、文本把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上课的成败。因此,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时,首先要在与文本对话时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达到真心地与作者、编者心灵上的交流,组织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针对每篇文章中的“形”与“魂”、“文”与“法”,找准训练与感悟的最佳交汇点是至关重要的。

  再如一位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片断中:

  (在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地球遭破坏的景象后。)

  师:同学们,不光是这些啊,就在我们美丽的地球母亲身上——(课件画面自下而上出示下列文字,伴着风格忧伤的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每天,地球上有15亿人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为空气的污染而死亡。每天,地球上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臭氧层。每天,地球上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净水造成的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师:同学们,这是贪婪的、无知的人类对地球母亲犯下的滔天罪行!想想这些,我们怎能不油然而生愤慨之情,怎能不为她大声疾呼——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充分想象地球遭破坏的景象之后,在已经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充分感受到了地球的“可爱”而又“太容易破碎”的时候,教者将精心辑录的一组资料呈现给学生。资料虽然简短,但借助于一组数据,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人类对地球母亲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触目惊心,孩子们被“破坏”引起的后果深深地震撼了,所以,教者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对句子中的每一个字眼都产生了深切的体验和感受,自然就读得投入、动情,并能在读中深化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领悟。这一教学效果的取得,应归功于资料性课程资源与文本语言材料的有机结合。

  二、巧设载体,追寻情智交融的言语智慧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学的“气”之所在。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善于利用言语的训练点,巧设多种教学手段,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让语文课堂在言语实践智慧的辉映下达到感悟与训练并举,体验与智慧共舞,从而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言语训练。

  1、巧设童话语境,让言语训练理趣相融

  在童话体裁的课文中,创设童话般语境,让孩子入情入境地“演一演”,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使对语言文字的深刻领会。如我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中的“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师:小狮子在练习本领,我们也来演一演这四种动作。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四个字的偏旁,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从“咬”字偏旁中明白了做这个动作要用嘴巴。(做了张口咬的动作)

  师:看你个子小小的,张嘴咬“猎物”还挺勇猛的。多练习本领,以后你就能捉到更多的“猎物”了。

  生:我明白了做“撕”的动作要用手。

  师:对,我们人“撕”东西用手。可小狮子撕咬猎物不容易,除了要用爪子还得用上锋利的牙齿呢。

  师:让我们来做“滚”的动作,握起右拳头,当作小狮子,在左手掌上滚动起来。(学生模仿动作。)

  生:我会做“扑”的动作。(双手向前一伸,同时身子往前腾空)。

  师:多刻苦的小狮子啊!让我们来读读小狮子学本领的这句话。(师引,生读)夏日炎炎时,小狮子是怎样学习本领的呢?大雪纷飞的时候呢?小狮子浑身受伤的时候呢?……

  (教师出示课件,把学生引到相应的情景中,展开想象、体验、朗读)

  案例中,学生的口、手、身体都参与到模仿小狮子的动作当中来,融进了自己的心、自己的情,好象自己就是小狮子,一只童话王国中整天练习本领的小狮子!穿越寒暑易节,经受劳累疼痛:夏日炎炎时,小狮子怎样认真地学习本领;大雪纷飞时,小狮子又是怎样刻苦地练习本领;浑身受伤时,小狮子还是怎样不顾劳累地学习本领……通过这些童话般的情境,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地引领和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滚、扑、撕、咬”这四个字,也就是小狮子的四样本领,学得活灵活现。在孩子们眼中不再是一个个平面单调的汉字,它有着独具个性的理解,有着触及心灵的体验。它牢牢牵引着孩子们的心境,言语训练达到了“理”与“趣”的交融。

  2、巧设媒体情境,让言语训练情文相生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课文的具体语境用媒体展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真实可感的情景中体会字词的韵味,品味语言的情趣,感受课文优美的意境,切实提高训练效率。

  一位教师在执教《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美丽的蝴蝶谷是怎么形成的?

  随机出示句子: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课件展示与语句相吻合的蝴蝶活动情景。)

  师:这句话老师还想这样表达:“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飞过树林,飞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你们看可以吗?

  生:我觉得课文里的句子好,“飞、穿、越、赶”这几个词很有变化,我从画面上观察到蝴蝶的动作也是不同的。

  师:看来我们在画面的观察中注意到了用词变化,老师再读读这句话,请你边看画面边听,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

  生:我仿佛看到了它们是迫不及待地要来参加蝴蝶的聚会。

  生:我感到了它们心中的快乐。

  儿童是用形象思维的,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运用媒体优美的音乐、多彩的画面、再加上老师动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一种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这里群蝶飞舞,色彩斑斓。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品词析句,想象画面,动情朗读,使自身的体验和文章在内在情趣融为一体,从而使言语训练成为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审美过程。

  3、巧设句式转化,使言语训练意趣相投

  语言转换包括语言材料的转换、句式类型的变化。纯粹的语言形式的转换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有效语言形式的转换应该与语言材料的转换同步,让课文中的情感和言语在转换中和谐共振,比翼齐飞。

  笔者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 执教者的课堂总结这一环节可谓是形式新颖,效果显著。

  快要学完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中鱼、牛、燕子对小壁虎说的话。“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呢!”

  师:假如有一天,小壁虎爬呀爬,爬呀爬,来到了森林向猴子、小松鼠等许多小动物借尾巴,小动物们用不同的话对小壁虎说了自己尾巴的用处,他们可以怎么说呢?

  生:小猴子会说:“我要用尾巴倒挂在树上荡秋千呢!没有尾巴,我就没有了快乐!我怎能把尾巴借给你呢?”

  师:直言快语的小猴子你会用反问的话来告诉小壁虎,真棒!

  生:小松鼠说:“因为晚上睡觉时,我要用尾巴当棉被!所以我不能把尾巴借给你,请你原谅!”

  师:你用“因为…所以…”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使小壁虎更乐于接受。

  ……

  案例中教师利用富有情趣的问题巧妙设计言语转换训练,在学生入情入境地模仿小动物中引导学生组织和运用语言。迥然各异的言语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有的用反问句式表达,有的用因果句式抒发,这样的句式转化练习,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在情趣盎然的言语实践中,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不但明白了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而且知道了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可见,有效言语训练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训练中体验,在训练中感悟,在训练中创造,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中,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有效言语训练的平台,让言语训练在“品味”与“体验”的完美交融中,自由地行进。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策略建构》/《诗意语文》(山西教育出版社)

  2、吉春亚:《“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