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头发去大店还是小店:中国种质资源的危机与抢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02:46
中国种质资源的危机与抢救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lxh/s/1405/content-128740.html
中国林学会 http://lxh.forestry.gov.cn2004年03月17日来源:《中国科技画报》
【字体:大中小】
随着科学家破解基因图谱和纳米技术的突破,新世纪被人们称为“知识经济时代”或“生物经济时代”。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立于不败之地,一要靠科学技术,二要靠资源。
自然科技资源是一个国家的“家底”。占有自然科技资源的多少以及利用自然科技资源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与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种质资源早就被当作重要的战略物质,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争夺战已然开始。这是一场科技水平的较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对国家和民族生死攸关。
尽管无数科技人员一直在这条战线上苦苦奋斗,但多数人对这个领域还是比较陌生。在新世纪到来之时,我国政府已经把这项工作当作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内容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种繁多,至今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统计数字。有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100万种动物、30万种植物和很多微生物。也有专家认为,目前世界上的物种达500万-5000万种。大自然创造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在长期繁衍、进化和生存竞争中保留下来的物种,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那里蕴藏着丰富多样的基因资源,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专家、中科院院士董玉琛说,只要发掘和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为培育新品种开辟广阔天地。而且,物种之间组成了一条有机的生命链,其中每一个环节的破坏都将会极大地影响到其他环节的生存,影响到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大自然创造的万物,在这美好的家园里共存共荣数十亿年而不衰,只是在近几百年来,这种和谐才开始被打破。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许多物种面临灭顶之灾。
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去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年度世界濒危物种目录又比头一年增加了2000个物种,就是说,目前全球每天至少有5个物种正在走向绝境。近几百年来,已有760多个物种在地球上彻底消失,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正一步步走向灭绝。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20公倾的速率减少。照此下去,不出100年,全球的热带雨林将荡然无存,大量珍稀生物也将随热雨林的消失而灭绝。
在今年第一期的《自然》杂志中,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发表报告称,如果气候温暖的状况不加控制地持续下去,则他们所调查的1103种植物和动物物种之中的15%到37%,将会在50年内灭绝。
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前所长、水稻专家娄希祉研究员说,物种的灭绝不仅意味着一个物种的消失,更重要的是这些物种所携带的种质资源(也就是基因资源)也随之永远消失。物种的生存能力与其遗传多样性成正比,物种急剧减少的结果,会导致各个生态系统的脆弱。人类也是生物界生命链中的一环,每一次平衡被打破,每一个生态系统遭破坏,大自然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人类就不可避免遭受一个又一个灾难的打击。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是指农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优越性物质,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很多专家早就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把种质资源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物资,予以特别关注,千方百计收集各种濒危珍稀物种。早在上个世纪初,发达国家除了查清本国的资源以外,还派人深入资源丰富的国家,不择手段收集、掠夺各种种质资源。美国保存的种质资源中,80%以上是从国外收集的。日本目前保存的3000多份野生稻资源,全部是在中国、东南亚等国收集。
种质资源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衣食等基础物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为高产、抗病、节水、环保等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遗传材料,为疾病防治前沿研究、新药物与疫苗开发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为认识和研究生物物种提供最基本的原始材料,已成为原始创新、获得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和人类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重要战略资源。
保护作物遗传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作物遗传资源的急剧减少甚至灭绝,对我国作物育种和生产的长远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的破坏性也是致命的。对作物遗传资源若不及时保护和合理利用,必将威胁到人们自身的生存,因此,作物遗传资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保护作物遗传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030年我国人口达16亿。按人均用粮450公斤计算,则需要7.2亿多吨粮食,也就是说203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要从目前的5亿吨左右再增加2亿多吨。这样我国粮食单产要比目前再提高50%以上,总产量再提高40%以上,才能满足16亿人的需要。我国耕地资源紧缺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要增加粮食产量主要靠提高单产,而优良品种是提高单产的主要因素。优良品种的选育实质上就是遗传资源的再加工。缺少遗传资源,作物育种也就成了无米之炊。因此,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中国十几亿人口吃饭穿衣的根本保证。
20世纪农业“绿色革命”,主要是以开发作物遗传资源的有益基因为主导,辅以化肥、农药来实现的。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小麦专家刘旭研究员指出,全世界推广的高产小麦,其主要基因是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开发的“农林10号”中的小麦矮杆基因Rht1、Rht2,和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发的“低脚乌尖”中的水稻矮杆基因Sd1。而我国利用“赤小麦”中的小麦矮杆基因Rht8、Rht9和“矮脚南特”中的矮杆基因,以及从普通野生稻中发现的“野败”型不育基因,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品种,基本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上述被誉为“绿色革命”基因的发掘和利用使我国农业产生了飞跃发展。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新技术革命,将以培育突破性新品种为重点,高产、优质、抗逆突破性新品种的育成将以关健性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为基础。建国以来,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了4-6代,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粮食的单产和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主要是靠品种更新来实现。这充分说明,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21世纪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将依然离不开对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业发展对作物遗传资源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
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也是“生物经济”迅猛发展的世纪,谁拥有先进的生物技术,谁就取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和有利条件。发展生物科学和“生物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要充分占有和有效利用生物遗传资源。目前国际上把生物遗传资源的占有和对其研究的深度看作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保护作物遗传资源,不仅可保留濒临灭绝的物种,保留对人类和自然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未知作用的基因,有助于人类克服生态和其他危机,保障人类的生存条件,而且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基础。
世界种质资源的交流与绿色革命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农桑大国,栽培植物有600多种,占世界的50%。主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大豆以及桃、李、杏、柑桔、荔枝和茶、大白菜、萝卜等均原产于中国。这些作物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水稻在世界各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我国丰富的稻种资源在日本、印度、意大利、美国,特别是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稻作生产和育种中都起了重要作用。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的IR8新品种水稻,由于产量高而被誉为奇迹稻。其父母本直接或间接都是来自中国稻种。国际水稻研究所以“IR”命名的15个品种均来源于中国的母本Cina。亚洲很多国家种植的水稻中,有一半以上具有Cina母系基因。日本利用中国水稻品种荔枝红、杜稻等培育出一系列抗稻瘟病的丰产品种。
世界各国科学家经常用我国优秀的地方品种进行优良品种的杂交培育。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外科学家就用四川地方春小麦品种“中国春”创造出一整套小麦的单体、缺体材料,使世界小麦遗传学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阿根廷利用中国小麦为抗源,育成了世界著名的抗叶锈品种38M.A。意大利科学家引用与中国小麦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的日本品种赤小麦,育成了敏塔纳、矮粒多等早熟高产品种。
世界各国的大豆都是陆续从中国传播出去的。美国1765年就引进了中国大豆,当今美国大豆育种的基础材料主要来自中国。上世纪50年代,中国抗孢线虫的北京小黑豆,挽救了美国大豆生产因孢线虫病严重发生而大幅度减产的局面。1990年美国科学家从中国大豆中发现抗涝的基因,并培育出抗涝的大豆品种。后又在从中国交换的大豆中发现了抗疫霉根病的材料,并加以利用。目前,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美国大豆供应世界需求一半左右。美国也承认,他们大豆生产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中国大豆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桃、李、杏、猕猴桃等早就在汉代时,随着张骞西域之旅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开花结果。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产桃大国,美国的杏也曾一度垄断世界的商业性生产。原于中国的猕猴桃,上世纪初新西兰人带回国后加以优选培育,把原来一个只有几十克重的猕猴桃变成了100多克重的“基维果”并进行商业化生产,迅速占领国际市场,风靡全世界。
我国虽然是世界作物重要的发源地,但目前栽培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大部分种类是在不同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可以说,没有与国外种质资源的合作与交流,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农业。
张骞不仅给世界各国带去中国的物产,也从世界各地带回了核桃、黄瓜、葡萄等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玉米、土豆、甘薯、橡胶、剑麻、咖啡、蕃茄也陆续引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就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农业组织引进各种农作物种籽、苗木十多万份,一批国外优异种质已直接用于大田生产,或用作育种亲本材料,或被训化栽培,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举足轻重。
据统计,我国生产上推广种植667公顷以上的国外引进水稻品种有75个,推广面积66700公顷以上的有19个。其中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籼稻品种IR8,种植面积曾高达90多万公顷。我国利用IR8育成水稻新品种32个,有的品种推广面积在100万公顷以上。从日本引进的粳稻品种农垦58的年种植面积曾达370多万公顷,并利用它育成新品种55个。至今我国种植的粳稻品种仍以国外引进的为主。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的重大突破,就是利用引进的籼稻品种泰引1号、IR24、IR661和IR26等一批较优势恢复系。目前全国推广的籼型杂交稻的恢复系均直接或间接利用了国外品种,优良杂交稻组合汕优63,推广面积曾达530多万公顷。
我国小麦引进品种直接推广利用的有80多个,并利用优良品种培育出近400个新品种。墨西哥小麦的引进和直接生产利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新疆、云南等省区小麦产量的提高,使山西、河北等省冬小麦的早熟性、抗病性等得到改善。近年我国科学家利用从德国引进的“牛朱特”和国内品种培育出新种质“矮孟牛”,并用其培养出12个新品种推广利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国小麦育种上骨干亲本绝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中国小麦育成品种80%以上有国外血统。
近20年来,我国从美、日、意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果树种质资源130多种1100多份,其中有日本富士苹果、蜜桔、草莓,美国脐橙、红提葡萄等,大丰富了我国的水果市场。引进蔬菜种质资源1万多份,其中20多个品种为国内稀有,40多个优良品种直接推广种植,不但丰富了我国的蔬菜品种,也调节了蔬菜的淡季供应。
可见,生物的多样性和全球范围内种质资源的合作与交流,是培育新品种,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各国科学家的努力,没有世界范围的合作与交流,就没有上个世纪的绿色革命,逐年上升的人口压力,就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无法想象的麻烦。但是,如果缺乏对国外品种缺乏生态安全评估和田间隔离检疫不规范,也会带来很大麻烦。我国过去引进的水葫芦、薇甘菊、飞机草、紫茎泽兰、大米草等,已经对我国一些原有生态造成破坏。据估计,国家每年用于治理生物侵害的投入高达570多亿元。
我国种质资源的危机与抢救
全球生态环境还在逐年恶化,大片森林、草原、湿地还在被开垦,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在加速走向灭绝。
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也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有的已经濒临灭绝。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24%。植物的濒危和灭绝也是触目惊心的,据估计,目前我国自然物种正以每天一个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到2010年,我国将有3000-4000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作物栽培品种也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这对我国农业产生的负效应将不可估量。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种植的小麦品种约1万个,几乎都是地方品种,迄今种植的品种只有400个左右,地方品种已是很少见了。山东1963年种植的花生品种约有470个,如今也只有十来个了。
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海南、云南是我国野生稻产地,各种野生稻是科学家用以改造和培育优质新品种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1970年,袁隆平课题组在海南的一片沼泽地的小池塘边发现了一株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成功培育出第一个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继而又育成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第一个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南优2号”培育成功,单产达到623公斤,比一般常规稻增产20%左右,是上世纪绿色革命中最灿烂的一章。
而今,野生稻在其原产地已经很难见到。特别是近20年,广西作物种质资源原生地破毁坏程度是过去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贵港麻柳塘的野生稻1979年时有近30公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稻原生地之一,可是到1995年,这片野生稻已经彻底被毁,再也见不到它的综影。
其他各省的野生稻也在遭受灭顶之灾。云南景洪、思茅、澜沧、勐腊等地的野生水稻95%以上已经灭绝,即便有也只是零星小量分布。湖南茶陵1982年还有3公顷野生稻,到1995年已经灭绝,台湾桃园、新竹两地的野生稻也早在1978年消失。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原始种,是中国乃至世界宝贵的遗传资源。其原生地东北地区和山东原来都有较大的野生大豆群落,后来逐年减少,20年前在沟边、路边、苇塘、河岸还能找到群体分布。去年8月,科研人员再去考察时,发现野生大豆栖生地已经变成牧场、耕地、水塘、油田、道路,野生大豆已是零星可见。
近20年来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自然群落急剧消失,分布于我国的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约有152个种或亚种,但去年科研人员考察发现,目前至少有64个在原产地无法找到。尽管育种专家已经收集到2700多份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但在易位保存过程中及种籽本身的生命力弱等原因,也造成资源丢失。事实上,在采到的2700多份种质中,已有775份丢失。小麦野生近缘植物不但是小麦、大麦改良所必需优异基因的供体,还是防沙固沙的重要植物,有的还是优良牧草。目前世界上种植的所有小麦族牧草,均直接来自野生居群的选择。有目的的杂交育种工作才刚刚开始,因此,保护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对未来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我国特有药用植物资源的丢失与灭绝更是有目共睹。人参、灵芝等珍贵药材在野外已很难找到,党参、甘草、冬虫草也几近被挖绝。肉苁蓉有补肾抗衰、润肠通便之效,每年用量超过300吨。近年来由于资源枯竭,药品多有掺杂假货,有关部门对市场上含肉苁蓉的中成药进行检测,大部分未检出肉丛蓉。目前许多药厂只好停止或限量生产,严重影响中成药的生产和药品质量。
毫无疑问,化学物的污染,森林的毁灭、土地过量的开发造成的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是物种加速灭绝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作物种质资源以及禽、畜等种质资源来讲,这不是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这些种质资源数千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杂交技术及其他技术的进步,培育出了大批具有高产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世界各地生产者趋之若鹜,致使大量地方品种受到冷落并失去保护而逐年衰败,甚至灭绝。
湖南畜禽良种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畜禽驯化养殖起源地之一,有东安鸡、雪峰乌骨鸡、湘黄鸡、马头山羊、湘西黑猪等30多种良种。上世纪70年代,随着杜洛克猪、波尔羊、罗丝鸡等洋品种的大量引进和大面积多元杂交,湖南4大名鸡已经没有一个原种鸡场,良种猪也仅存二三十头。在畜禽业得到较大发展的同时,也使珍贵的湘产良种种群和数量急剧减少。我国著名的“九斤黄鸡”、“狼山鸡”,现在只有到俄罗斯、美国的养殖基地才能找到。不少消费者常常抱怨现在的鸡肉猪肉味道不如以前的鲜美香嫩,其原因就是大量的地方良种数量减少,品种退化,退出了市场和我们的餐桌。
我国的水产种质资源也十分丰富,海、淡水鱼总数达3000多种,其中淡水鱼800多种。但我们对水生生态系统、种群遗传结构、分子标记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对一些主要养殖鱼类的遗传背景并不清楚,种质鉴别还停留在形态学分类水平。由于无序的苗种交流和自然混杂,使物种基因库受到污染,造成许多鱼类种质遗传背景和遗传结构不清,绝大多数养殖家鱼特别是草、青、鲢、鳙四大家鱼多靠人工繁育鱼苗,近亲繁育造成种质严重退化。
我国大田作物种植的地方品种由过去的数千种减少到现在的几百种甚至十几种,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科技处高卫东研究员强调,相对单一的种植方式往往潜在着巨大的危机。一是容易导致近亲繁殖,使本来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逐渐失去优势而衰败。二是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其损失将是灾难性的。1846年爱尔兰遭受马铃薯晚疫病侵害,当年土豆减产5成以上,以种植土豆为主的爱尔兰人面临食物危机,造成大约50万人饿死,200万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移居国外。
在这方面我国也有过沉痛教训。1960年后我国大面积推广高产小麦品种“碧玛1号”,1964年,“碧玛1号”突发锈病,造成数小麦减产30亿公斤。1999年,锈病再次大流行,当年小麦又损失26.5亿公斤。
可见,高产新品种如果没有生物多样性的支持,没有新基因的导入,久而久之也会显现它的弱势并走向衰退。地方品种及其近缘野生物种的灭绝,使我们丧失了许多可供使用的优良基因,优良品种的培育也就越走路越狭。然而,在全球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寻找高产作物新品种依然是我们的唯一出路。如果我们不想陷入两难的怪圈,只能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地方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物种的保护和利用。
为摸清家底和对我国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护,1956年9月至1957年1月,我国第一次进行大规模考察和收集种质资源的工作,共收集到43种大田作物国内品种近21万份,国外品种12万份,蔬菜种质资源17000多份。1978年,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成立,随即开展了全国野生稻、野生大豆和云南作物种质资源考察,到1983年,共收集野生稻3800多份,野生大豆5000多份,云南作物资源11000多份。1979年至1984年,又开展全国性作物种质资源补充征集,收集到60多种种质资源11万多份。
1986年,作物种质资源开始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神农架及三峡地区、大巴山、黔南桂西山区、三峡库区、赣南、粤北山区等地区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除台湾省外)陆续对野生大豆、野生稻、小麦族遗传资源、苎麻资源、饲用资源、棉属资源、油菜野生资源、桑品种资源、烟草资源及山楂、李、杏、野生猕猴桃等开展大规模资源考察和收集,收集到作物种质资源68300多份。目前,我国已收集到作物种质资源37万多份,国家种质库贮存的种质数量已达33万多份,长期保存的种质数量处于世界第一。
国家种质库的任务:负责全国农业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以及部分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中期保存,并进行低温库种质安全保存基础理论的研究,发展库存种质安全保存的预警、监测及更新,以及研究无性繁殖作物、顽拗型种子作物等特殊种质的中长期离体保存理论和技术,探索和发展种质资源新的保存方法与技术。
1998年以来,已有云南农科院、山西农科院、江苏盐都农科所、湖南水稻所、湖南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等十多个单位,从国家长期库取出在原保种单位已绝种的种质材料,作为原种材料应用于育种项目及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以国家种质库贮存资源为依托,开发其遗传潜力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也已启动。此外,每年有上千人次的中外学者及大中小学生来这里参观学习,是植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宣传和教学基地。
2001年实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它的实施使我国野生植物保护取得长足发展。据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林业系统已初步建立起以保护区为主体,保护区、保护小区、保护站点相结合的野生植物栖息地管护体系。全国65%的野生植物群落和130多种平分珍稀野生植物和主要分布地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已处于严重濒危的苏铁和兰科类植物,以及植株数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百山祖冷杉等一批极度濒物种,纳入工程拯救重点,以确保物种不灭绝。
我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国家林业局专门就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拯进行了重点规划,批准栖息地保护、濒危物种拯救繁育、野化放归等保护工程23项,新建各类自然保护区600多处,确立了优先保护大熊猫、朱、虎、金丝猴、藏羚羊、扬子鳄、亚洲象、长臂猿、野生雉类等13种濒危野生动物物种。使80%以上的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得到良好保护,大熊猫、朱、亚洲象、扭角羚、黑颈鹤等一大批濒危野生动物野外数量逐步恢复,有的已初步摆脱了行将灭绝的危险
目前,我国已建成国家级农作物种质长期库2座,中期库10座,多年生种质资源圃32个;水生生物原种场31个;林木种质资源外业保存库10座;家养动物基因库2个,保种场50个;国家级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7个;收藏量50万号以上的生物标本馆13个;植物园300多个;国家地质公园40多个;自然保护区1757个,覆盖国土总面积的13.2%。保存农作物品种及与其近缘野生品种的国家种质库,是我国目前保存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种质库。
我国种质资源的发展目标
种质资源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是保障人类良好生存环境和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财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物质。生物经济时代的竞争,一是靠技术,二是靠资源。各国特有的物种基因资源,早就成为世界关注和争夺的焦点。许多国家已经将基因资源库的建设列为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打赢未来经济战的战略建设工程。因此,收集和研究种质资源,建设各类国家种质资源库,建立功能基因的开发和利用的国家材料共享平台,已经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
据专家介绍,我国自然科技资源收集、保存与共享服务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完成我国自然科技资源的普查,抢救性收集具有重要价值的自然科技资源,建成一批现代化的自然科技资源保存设施,建成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高效利用体系。实现我国自然科技资源由数量型收集向质量型保存与利用转变,由科技资源大国向科技资源强国转变,最终建立起管理完善、机制灵活、手段先进、开放合作的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共享服务体系,为我国进入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我们要在未来15年内完成自然科技资源的国内外常规普查,建设全国自然科技资源数据库和高效查询服务网络;完成濒危自然科技资源的抢救性考察与收集保存;对收集的自然科技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现代高技术研究和标准化研究;建设和建立自然科技资源保护设施与体系;建立自然科技资源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自然科技资源数据库和共享系统,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奠定基础。
【查看评论】
笔名:
评论人评论内容评论日期

主办:国家林业局  承办:中国林学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联系电话:010-62889975 邮政编码:100714 电子信箱:WEBMASTER@FORESTRY.GOV.CN
技术支持: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6020348号 电话:010-84239626 84239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