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6000的套头:临摹的基本方法及其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7:19:23
临摹的基本方法及其运用时间:2010-01-11 14:12:13 | 作者:欧阳中石     如前所说,临、摹从其狭义说来并不一样,依黄伯思的意见,至少应该分为三种:临、摹和向拓。潘伯鹰先生也说:“古人学写字是拿三套功夫同时并进的。因此学习起来进步得快。这三套功夫是‘钩”、‘摹’、‘临’。什么叫‘钩’呢?拿一张油纸蒙在古碑帖或真迹上.用极细的笔画将油纸下面的字双钩下来,再用墨将双钩的字,笔画空处填上。这样叫做‘双钩廓填’,就是一种复制品。这种方法是很多很复杂的,此处所谈只是最简略的说法。赵宋以后双钩的能手渐少,现在仅存有名的,还有唐人《万岁通天帖》及元朝陆继善所钩的一本《兰亭》。什么叫‘摹’呢?拿钩填本放在下面,再在其上蒙一张纸,写的时候就照着纸下面钩填本的笔画依着写。什么叫‘临’呢?临就是对面的意思。将真迹放在案头,另拿一张纸对着写。”他的“钩”相当于黄伯思的“向拓”。而邓铁先生则进一步对它作细致的划分,认为:‘募’有‘描红’和写‘影格’两个步骤;临帖也有两个步骤,一是‘对临’,一是‘背临’。先‘对临’一段时间,然后再‘背临’。”
    除此以外,一些书法教学工作者还设计了新的临摹方法,我们把它们归纳在一起,列为下面的几种基本方法:
    1.钩
    是在书写前用细笔把字的轮廓或骨架先行钩出,然后填墨。根据对帖的依赖程度,又可分为三种:覆帖钩、对帖钩和背帖钩;依据钩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双钩和单钩。两者交叉,可得六种方法。
    覆帖双钩。就是“向拓”法,可以极其准确地把原作的各个细节都复制下来,极有利于对帖的细致观察能力的培养。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种方法培养的就是“察”的精神和能力。
    覆帖单钩。与“向拓”法相似,但不是钩出笔画的轮廓,而只钩出笔划的骨架,主要是培养对大的位置关系的认识。在钩完后填墨时,还可以训练对笔划临写的能力。
    对帖双钩和对帖单钩。类似于绘画的“写生”,对着字帖,将字的轮廓或骨架用细笔钩画出来,然后填墨。在钩的过程中,允许反复修改,直至完全准确。这种方法,训练的也是“察”的能力,但是难度加大了,当然训练效果也就更突出了。
    背帖双钩和背帖单钩。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可以训练自己对于所习字帖的记亿和消化能力。
    2.墓
    摹的方法大同小异,常用的有两种:描红和映格(影格)。
    描红。利用印刷术把字帖直接印在练习纸上,—般呈红色,学习者按照红色的笔画来书写。
    映格。把透明的纸直接覆在字帖或字帖的复制品上,对影书写。
    实际上,这两种方法与双钩之后填墨的过程很相似,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培养“拟”的能力,让自己手上的毛笔完全按照字帖的路径走过,并且要求把它一次完成,这就是改变自己的习惯、进入古人的习惯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自己不好的“本色”就会逐渐得到调整和纠正,并慢慢培养起正确的新习惯。同时,自己摹拟的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摹拟能力越高,越能够从古人的胰底学习到好的方法,自己的不良“本色”也就淘汰得越快。


    无论钩、摹还是临,当然都能够训练“眼”力;但是对于初学来说,也许钩、摹的作用更为直接,特别是其中的对帖双钩。对帖双钩法“强迫”学习者完全凭借自己的观察把字钩出,并且允许修正观察中的错误,看起来似乎与普通书写的要求不同。固然,在实际书写时往往是不能修正的,但这种方法历要达到的目的并不是训练书写的全部能力,而仅仅突出了其中的“察”。从能力训练来看,它的针对性无疑是极强的,那么它的针对性效果当然也就可能最为突出。因而,我们特别招荐这种方法,作为初学者入门培养“察”的能力的主要训练方法。相比之下,描红、映格及单钩法对于观察力的训练,目的性就不那么明显。
    “心”的能力还包括记忆力。培养记亿力的方法,比较有效的主要是“背”,包括背帖双钩、背帖单钩和背临。松年说:“将名帖时时研读,读后背临其字,默想其神,日久贯通,往往逼真。”只有勤于运用自己的“背”功,才能不断地把帖中之字深刻地记入自己的头脑中;而记忆的东西一旦多了,就可能形成一个系统,以一种整体的力量逐渐压倒学习者固有的陋习,犹如化学反应,从而加快前进的步伐,这就是所谓的“贯通”。如果没有足够的记忆,则临习的东西就可能始终是一盘散沙,无法在自己的头脑里汇聚,当然也就难以产生这种“化合效应”。
    “背”的方法,还有助于加强对作品的领悟。其间的道理,也是一个“化合作用”,形成系统的东西会不断互相陶铸,在学习者心中强化对于字帖的理解,“贯通”在这个意义上更有价值。因而我们也大力提倡“背”的方法。
    至于“手”的提高,则各种方法都将发挥作用。大体说来,初学时钩、摹有助于提高准确性,但如果长期停留在钩、摹上,则容易使自己过分依赖字帖,主动性得不到提高。因此,在准确性基本得到保证以后,应该多“对临”和“背临”,使自己主动把握的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
    还有一种应该提出来讨论的学书方法,这就是“意临”。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这个概念在古代书论中几乎不见,但是“临其意”之类的说法却很早就有了。传李世民说;“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这是较早把临习中对“形”与“意”的取舍进行区分的说法。宋代倡导尚意书风,则这样的提法就更多了。典型的如黄山谷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方法?我们把它放在下面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