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偷次世代演员表:纵横谈拳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21:35

纵横谈拳1--7--广东-理烈火

练太极拳是很可怜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常把自己封在太极的天地之中,畅言推手要怎样怎样?如何才能把对方推出去?如何才能化掉对方的力?但这些有什么用呢?你们有没有去问过其他拳术对太极拳的看法,练八极拳、八卦掌、少林拳、咏春…..等等,他们对于太极的看法如何?就算没有问过!你们也反省一下,你练的太极在面对拳击手、空手道、少林拳、鹤拳、八卦掌、形意拳…….时能用吗?如果对方不和你推手呢?
  不用说其实大家也很清楚,有很多练了几十年太极的人,无法从太极中领会功夫,就会强调还要去学其他的拳术来补太极之不足,故有学太极而兼练八卦者;有学太极而兼练鹤拳者…….林林总总,为的是补太极发劲之不足。
  这就是一般常见的观念,「太极柔软有余,发劲不足」,于是乎,求其他拳术的发劲以补太极之不足就好像是必需的一般。那如果要这样,你甘脆一开始就去学那些拳术就好了,何必绕了几十年再学呢?
  在此纵横要说的是,只要你太极的功夫未完成,而期望由其他种拳术来补太极之不足,那可以断言,你的太极功夫一辈子都难练成。
  何故?因为太极中心的纯太极内功非常难练成,必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及老师细细的从旁指导,还要长期的练习才能成功,但只要在这未完成的当中,一接触并深练其他拳术,那这个中心就会被占据,那不论你怎么练,最多就是外形太极而已。
  有人称自己的拳是八卦太极拳,有人称自己的拳是咏春太极拳,其实这些都不是太极拳,充其量只是外形太极而已。
  所以我说练太极的很可怜,外面的杂音那么多,让人无所适从,如果又从太极之中体会不到功夫,那就会更加丧失信心。
  纵横要在此给各位练太极拳的同好鼓励,太极拳是一个很完备的功夫,完全不需要去兼学其他武术,太极的技击效果非常的强,具有强大的*力,是一个兼俱养生及武术的完整功夫,希望各位不要丧失信心。


太极内功的初步:「骨内分离」
  在此纵横谈谈如何练出太极的内功心法,首先要做到「骨肉分离」,人体骨架结构分为三层,外层肉,中层筋、内层骨,练太极拳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三者分离。
  那要如何分离这三个东西呢?那就是在练拳时,把筋、肉完全放松,只剩骨在运行,而手指尖骨的落下就是所有拳架的动能来源,全身完全不用力。如此细细练上三年,太极内功应可初成,这时外家的擒拿手就对太极失效了。
  不过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细微的地方,如骨要如何的运转才算对?这个因每个人的体格不同而有不同,真的必需要亲自指导才行,文字只能略述其义,但我想领悟力高者,应可自行体会出来才对。
  太极内功的第二步:「节节分离」
我们在练太极拳最重要的是要练出太极球体的规格,
当我们的太极球体规格初成时,是一个很大的球体,
这时的动作处处显露出一种柔态,
不论在练拳时或是在推手时都是如此,
这时就是柔体的规格
当我们的柔体形成时,再加以勤练,此时柔体的运转就会愈来愈小
这时太极的刚体就会慢慢形成。
所以太极并不是刚柔并济的拳术,而是刚柔同体的拳术,
刚和柔是相同的东西,
练到后来,刚就是柔,柔就是刚,
也就是完全的柔才能有完全的刚。
当我们的太极球体愈练愈小,转动就愈不明显,
反应的速度也愈快,此时从外在看起来就是刚的表现,
其实这只是太极球体转动变快而已,
全身还是要通透的柔。唯有极柔才能有极刚的威力产生。
当太极球体的运转愈小,
这时太极的球体就会是一个伸缩自如的球体,
就好像是一个会呼吸的太极球体般,
所以拳经有云: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这个能呼吸就是指这个伸缩自如,好像可以呼吸的太极球体,
并不是指还要去练气功的呼吸,
也不是指一般的呼吸,如果是指一般的呼吸,
那只要还没断气的人都能呼吸,那都灵活吗?
也不是指在练太极时要注意控制呼吸,
如果这样练拳一定头昏脑涨。
当你能练到如呼吸般伸缩自如的太极球体时,
你就非常灵活了,不论内在、外在,
行、住、坐、卧、练拳、推手…...等等,
都是非常的灵活自如。

太极内功的初步:「骨内分离」


缠丝劲是什么?我想很多人都有疑问。要如何练出缠丝劲?也是很多人想要的答案。
我想学太极的人都知道太极有一个缠丝劲,但似乎又不那么清楚是怎么回事,今天纵横就来谈谈。
  对于缠丝劲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每个门派都有不同的解释,使缠丝劲反而变得让人很迷惘。缠丝劲又名为缠丝卷,这是太极拳的特殊劲之一。缠丝劲是以螺旋运动的方式来导引对方的力量,使其产生偏斜,进而自缚无法动弹。
  当双方接手时,顺着对方的来势来沾粘对方,在沾粘的同时,也把本身的重量黏在对方的手或身体之上,使其来势产生偏斜的现象,不能如其意伸展。当对方被重量黏附而偏斜之时,为保持平衡,应会抽身而从另一方位再进攻,此时再顺势黏附重量于其来势,使其再偏斜,而对方就在不断的偏斜中使自己的活动范围逐渐被缩小,最后无可转圜就被制住了,被制住的外形就和外家的擒拿手相似,所以太极的缠丝劲也有太极擒拿手之称。而缠丝劲又名为缠丝卷的原因就在此了。
  我们本体是一个太极球体,当这个球体形成时,会发现在我们关节处处有个小的太极球,当推手之时,对手进入我们的太极圈内,我们们将其劲螺旋的引入地下,使其全身被制住,再辅以小太极球的转动,则来力必断,全身被制。所以有一个要非常注意的要点是缠丝劲是全身一致的缠丝劲,全身都有,并非只有手才有缠丝劲而已。
     在推手的使用上,缠丝劲是将本身的重量缠到对方的重心之上,使其运动产生偏斜,进一步吃掉其转圜的空间,最后令其自缚而被卷住。如果对方进一步侵入本体之中,则侵入的同时应用身体的缠丝,瞬间就可以将对方制住了。
   记得三个月前有一位前来讨论功夫的同好,在我讲解完缠丝劲后犹不信,纵横便示范,当他一个手突然按向我前胸,纵横说好用缠丝劲,所以就使用缠丝劲,一个卷动,便将对手卷飞到身后丈余,他摸着手回来(差点卷断,我中途放手,怕他的手断),只说一句:这么厉害!要怎么练才可以练成。
  纵横答道:练太极拳!
再补充一些缠丝劲的观念。缠丝劲是有一个中心轴的,这个轴是沿脊椎入涌泉的,我们的重量是绕着这个中心轴做螺旋的灌入涌泉,我们的手上重量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丝丝的缠黏住对方,引对方进入这个螺旋涡中,加速卷断对方的来劲,如果速度放快,对方的手臂很容易就断了,只要陷入这个缠丝的螺旋劲中,除非我们放手,对方是逃不开的,力量愈大者,断的愈快。

 兄真是有心,非常谢谢,他日若能前往大陆,定然访兄,与兄煮酒共论太极。关于兄之所言,缠丝劲为一初学者练习的方式,这种说法是陈式太极强调的,但纵横认为,这么一个名气大的「缠丝劲」定非仅仅练习守则耳,只是许多大师列为祕传,所以许多人都不清楚了!能练到缠丝劲的功夫者,其功力已非同小可,要缠死对手非常容易,以纵横的经验,使用缠丝劲,不管有没有练过太极,还没有缠不住的。
  缠丝劲到底是缠什么?缠手吗?还是缠全身?是像毛线一样把对方包起来吗?其实都不是,缠丝劲是缠对手之力,只要对手有力,就可以缠得住。手有力,缠手;身有力,缠身。所以力量愈大者愈好缠,一接手就几乎制住对方了,如果被缠住了而想用力抽手,手就会断,所以对方是不敢抽手回去的。
  缠丝劲也有失效的时候,什么时候会失效呢?当对手全身都松时就失效了,因为无力可缠,就无法缠了,只要全身都能松的人,你去缠他,他转手就化解了。但又回头想想,这年头全身都松的高手,真的不多!
  此劲是在推手时一个非常好用的劲,我们学太极拳者,当细思此劲之形成及使用方式,用心将缠丝劲练出来。如果方法正确,缠丝劲十年可成。

  关于兄之问题,纵横做一回答:
1、 缠丝劲并非陈太所专有,任何太极均有,而且兄可从纵横之文章中窥之,纵横所言之「缠丝劲」和陈太的不太一样。
2、 纵横所谈的太极着重于实用,所言力求简明,纵横所言的缠丝劲并非只重于外形耳,其
实际的应用上是非常好用的,这也是太极的宝贝,我们要好好珍惜。
3、 太极本就是一个完备的武术,也可以说太极为武术之母。所以太极的其中一小部份包含了
  合气道及擒拿术的功夫并不足为奇。不过纵横要说的是,纵然外形很像,但内在心法绝对不同,所修练的方法也不同,而太极可达到的效果也远比合气道及擒拿术要好。




今天来谈谈太极拳学习应有的心态,太极拳的武术好像很奥妙,先人的文章出写的非常难懂,所以大家有一个观念就是:太极拳是易学难精的武术。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但真正精通者,代不数人,真的非常难得,为什么这么难,纵横觉得真正难的是观念的建立,我们都认为太极是很难的武术,所以很认真的推敲太极的招式,期望从中得到太极的真义,又从古贤的文章中知道「空」及「松」的重要,于是日日谈「空」,夜夜论「松」,可是就是无法空及松,于是又有其他的论调出来,有谓:「练时空、松,推手时还是要用点力」;有谓:「空松只是一种理论,真的空松了怎么打人」;有谓:「真的要空松,所以太极是一种养生拳,不能用来技击的,而且太极拳是修养高的武术,不伤人的」。




太极面临这么多奇怪的论调,要怎么让学习者遵循呢?
  其实太极拳一点都不难,太极的能量每个人都天生俱有的,根本不用外寻,每个人天生都会太极拳。
  有人问:那如是说,为何学了那么久,仍用不出太极的功夫呢?
  答曰:用不出太极的功夫就是因为太极的功夫被我们自己蒙蔽了。
  问:被我们的什么东西蒙蔽了呢?
  答曰:被我的力量及执着所蒙蔽了。
  举个例子说,我们天生就走路的能力,我们走路之时,脚上的肌肉是放松的,轻松的走才能走得久,如果你双脚用力绷紧走路看看,我想大概走不了几步,何故,因为肌肉限制的骨骼自然的运动。
  我们太习惯用力了,所以在练太极拳之时,身体和手的紧张就成了太极能量释放的最大障碍者,所以古贤一直强调要空要松,并不是要我们去学空及松这种功夫,而是要我们真正的放开肌肉及筋的紧张,不要再去束缚我们的身体了,这时我们身体的太极能量自然能显露出来。
  太极拳的招式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要各位去从招式中学得敌怎么来,我怎么打,而是要藉由这一套拳法将我们的肌肉放松,再来端正我们的骨骼,涵养我们本身的能量。所以如果练习时想着这一招是对手怎么来,我要如何用这招应敌,那这样就违反了太极拳修练的道理,如果有假想敌的练拳,那终究只能练出像太极的外家拳,是练不出纯正的太极拳的。



那么要怎样才能松呢?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肌、肉完全不用力,只是挂在骨架之上,而依此形式来练拳。有人以为把太极拳打的很柔就是松,所以就刻意的把拳架打的很柔,以此宣称自己已松,其实这种刻意打出很柔的太极拳,看以肌肉不用力,而其实是筋在做拉扯的动力,这种看似柔的太极拳其实还是不松的,可以骗人,骗不了自己。
  那倒底要怎样才算松呢?
  就是真的肌肉及筋都不用力,完完全全挂在骨架之上,以这个方式来练。又问「肌肉及筋都不用力,完完全全挂在骨架之上」这样要怎么练呢?这个问题就真的是要找一位明师来亲自指导了,这位老师就是要告诉你如何在此种完全松的状态下来运作你所学的太极拳。
用这个方式来练,如果没有偏差,则三年左右你就可以真正体会松的真义,而太极内功心法的「骨肉分离」此时就可完成了。
  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自欺欺人的太极拳,外形好像打得很柔、好像打得很好看,但实际上是筋在用力,外表看不到肌肉的力量而已。如果你是这样或是你所选的老师是这样,那你功夫大概就很难进步了。
  那如何判定是真松,还是刻意打得很柔的假松呢?因为在练拳时,这两者的外形有时是很像的,不是内行人根本分不出来。有一个分判的方法,就是在实际推手之时,如果口中说松,练拳像松,但一推手就有力量出来,就有顶的现象,那大概是假的。真松者,不论在练拳或是推手都是能保持松的状态,不会改变的。

在讨论「掤劲」之前,我想我们应该先了解何谓「发劲」。何谓「发劲」?简单的说,「发劲」就是「发出劲道」。这个「劲道」包含了掤、捋、挤、按、采、列、肘、靠等四正、四隅劲,也包含了几种特殊的劲道如钻劲、截劲、提劲、卷劲(缠丝劲)、震劲(抖擞劲)等。这不同于一般所谈的「发劲」,一般所知的「把人发出去」的「发劲」,是似「按劲」而非「按劲」的「推人劲」。严格的说,「推人劲」并非「发劲」的一种,许多人终其一生研究「推人劲」,也难怪愈推人就愈感疑惑--「这样『推人』有用吗?如果真遇到紧急状况,一直把人推出就可以解决吗?把人『推出去』就是所谓的发劲吗?」。那为什么现代的「发劲」会演变成「推人劲」呢?这真是值得我们省思。
  所谓的「发劲」就是在推手或和外家拳接手之时发出上述的太极劲道。这些劲道都有极大的威力,并不是仅仅把对方推出去而已。要讨论「发劲」就一定要了解这些劲道形成的原因、方式及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鍜练出这些「劲道」。讨论每一个劲道形成的原因、用法、练法都各可以写一篇文章,在此我们限于篇幅,仅讨论「掤劲」。
  首先我们要谈的就是掤劲,掤劲被列在各劲之首,可见其重要性。那到底什么是「掤劲」呢?「掤劲」我们会称其为万劲之母,所以列在第一位。「掤劲」我又可将其称之为「本体保护劲」,这是一个保护本体的劲道,就如大气层般保护着地球。这个「保护劲」是不具有攻击性的。曾见过很多教太极拳者,在解说「掤劲」时,强调利用「掤劲」把对方「掤发」出去,好像是用掤劲把对方打出去般,这实在是一个很错误的观念。「掤劲」只要一有意念要把对手「掤发」出去,则本体的掤劲自破,而变成一个硬体。
  有时候初学者常会有疑问的是,不知道对手到是力顶,还是有「掤劲」,其实这个要分辨也是不难,如前面所述「掤劲」是一种保护劲,也是万劲之母。我们本身就好像一个球体,充气向外撑开,球的中心就是我们的「丹田」,往外充气撑开的「劲」就是「掤劲」,当对方施力来时,碰到球体的外层,自然就会被旋转带开,无法真正的攻进本体之中。通常太极高手会架出双手当球体的外缘,当对方施力前来时,碰到「掤劲」的双手,会觉得好像推到了一颗有弹力且会转动的球,瞬间就被带开了,这个就是「掤劲」,但如果你碰到的是没有弹性又不会转动的体,这个大概就是用力顶情形了。
  当然使用「掤劲」时架出双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不过掤劲所撑开的太极球体外缘并不限于手,而是布于全身,这是保护全身的劲道,就算是本体突遇重击,也能藉着弹性及转动而卸掉大部份的攻击力,保护本体不致受伤。但这是不能有意念的,用想的就来不及了,一定要练到自然布于全身才行。「掤劲」是万劲之母,也是一种太极结构的验証,如果「掤劲」练不出来,也就是本身的太极球体结构就尚未完成,这时如果要发出其他种的劲道,那是不可能的,举例来说,如果没有「掤劲」但却发出「按劲」,那这个「按劲」一定是「推人劲」而非「按劲」。初学太极者,在还没有练出「掤劲」之前,切记不要只想着要「发劲」,好好的下苦心把本体的太极球体规格练出来才是正途。
  拳经有所谓的「掤劲不丢」就是指在任何时候,这个让我们太极球体张开的掤劲都不能消失,不论在练拳或是在推手之时都是要保持着不能失去掤劲的状态。
  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又说要沾黏及舍己从人,又说要保持「掤劲不丢」,这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矛盾呢?答:完全没有矛盾。只是这就要讨论到掤劲球体滚动的细微处,我想这在往后的文章中应会陆续谈到。

感谢兄能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兄的问题非常好,纵横回答如下:
1、      对,纵横所强调的太极是没有紧的练法,为什么要紧?不是说道家讲阴阳,就一定强调太极有松就有紧。不能说有松的练法就要有紧的练法,这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事。太极的阴阳是「柔」和「刚」不是「松」与「紧」,完有全松,才能有刚柔的阴阳,一旦有紧,则刚柔的阴阳就无法产生了。
2、      兄太重视肌肉的阴阳了,肌肉在整个太极球体之中是要完全松的,我们谈的是整个太极球体的刚柔的阴阳,和肌肉的松、紧的阴阳是不同的,不能说松就是阴,紧就是阳,这完全偏离了太极的义理,松就是完全不用力,唯有松才能有太极球体的刚柔阴阳,只要肌肉一紧,则太极体的刚柔阴阳就消失了。所以完全松的练法才是真正太极的练法。
3、      说实在的,就算是古书经典中,我也没有见过有所谓「肌肉松为阴、紧为阳」的这种练法,完全松才是正道。
4、      太极不是逻辑辩証的问题,太极是一个完全的实証科学的东西,所以用逻辑辩証的方式来讨论并不合适。
这样的回答可以吗?




双手剑兄:
一个心法一套功夫,其实无所谓对或错,都是对的。
「有阴无阳是软手,有阳无阴是硬手,有阴有阳才是好手」
本门并无这样的说法,或许这是贵门的心法吧,
我们并不强调软手、硬手、好手之分,
而是着重刚柔、动静、全身一致之说,
所以这就是派别之中的差异,并无好坏之分,
只是心法不同耳。
不过从兄能论出这些质疑,可见兄的功力已非同小可,
真是可喜,也期盼兄的修为能与日俱增。

论「空」及「掤劲」
在讨论此篇文章之前,先向老三兄致个意,
经过数日的思考,以兄之能,早已透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纵横谨以此篇赠于兄,是为锦上添花耳!
何谓「空」,这个概念我们一定要清楚,
一般人所认为的「空」是把全身放到松净,让对方推不到重心,
好像我们是「空」了一样。这样的观念是没有错的,
但容易产生误解,为什么呢?
因为许多人为了要做到「空」,反而很刻意的闪躲对方的力,
对方有力施来,就赶紧顺其力势而走,
忙忙然是为闪躲对方之力,
茫茫然是为终有闪躲不及之时。
这就是一般常见对「空」误解后,而产生的情形。
略有经验者,就是等对方的力来,赶紧顺势拉引对方之之力,
谓之「引劲落空」,但我们也知,除非对方是生手,
不然很少人会这样不计后果的往前推,
让你有机会可以「引劲落空」。
说了那么多现象,就是要说:不管是闪躲对方之力,而形成「空」,
还是故布「空」的陷阱的「空」,都不是真正的「空」。
那什么是「空」呢?简单讲,空是一种相对速度的「空」。
先举个例子,两车高速并行,如果速度一样,则双方看对方的速度是0,
在太极的推手运作中,真正的「空」是和对方的速度一致,
不管对方的速度多快多慢,都和对方保持一致,
对方很快的推来,你依着接触点的感觉,同时退去,速度一致,不多不少,
不快不慢,
当对方停止之时,你也瞬间停止,而停止时的接触感觉就和刚接手时是相同的,
对方很快的退去,你也同速跟上,不多不少,不快不慢,
不论对方如何运作,你均与其同速不变,则此时你在对手的眼中就像消失了般,
这个才是真正的「空」
是故有云:进退相合,速度一致是谓「真空」(这是纵横云的,让各位见笑了)

当我们和对方进退一致时是「空」;
退速度比对方进的速度快是「丢」;
退的速度比对方慢些是「轻」;
慢很多就成了「顶」。
所以我们知道所谓的「空」并不是我们自己觉得空,
而是对方觉得我们是「空」,
我们本身仍是保持完整的太极格体。
如果你有自己觉得自己「空」的观念,
则你的太极格体会自破,而成刻意做出的「空」的太极软体。
了解了这点,我们就知道「空」和「掤劲」是并存的,
我们时时都保持着「掤劲不丢」的太极球体格体,
在以这个格体接触对手后,只要运转和对方同速,
对方就会觉得我们「空」。
保持「掤劲」与「空」并存的体也有几点好处:
1、防止对方用暗劲:在同速的运转中,我们并不知道对手的心态,如果对手功力不错,又急于求胜,那他可能会在运转的转折处使用暗劲,暗劲难防,但如果你能保持掤劲不丢,则这个暗劲就会被弹回或转开,而让你反而能有所利用。
2、引对方的劲:如果你都是完全空的,对手就很难用劲,也不敢用劲,所以我们可以在空的运转之中,以掤劲给对手压力,逼他使出劲来,此时就可「引劲落空」了。
3、掤劲是万劲之母,在整个运转之中,只要对方出现了空隙,掤劲马上就可以化成其他种劲来运作,一气呵成。
4、保持不败,推手本就是和和气气的互相体会功夫,纵横比较喜欢在和对方推手中,保持「空」的运作,在这个运作中时时检视自己的格体是否能保持完整,
对方推得高兴,我也能有所得,大家和和气气,都是朋友。并不是把对方发出去就很厉害,推手也是一种修练。
是故诗曰:空为柔之体,掤为刚之始,分之为阴阳,合之为太极,刚柔交相会,何坚能不摧。(这又是纵横曰的)

谈「黏」
沾黏是太极精髓所在,很多人花了很多的时间
就是在研究「沾黏」的功夫,
通常我们藉由「听劲」来达到黏的功夫。
也就是搭手之时,
轻触对方,感应对方的动态,
而随之变化,做到同步的功夫,
就好像两个人「黏」在一起了,此是谓「黏」
这种黏的功夫必须要全身放松,
用接触点去感应对方全身力量及重量的分配,
进一步去配合而达一致的功夫,
这在太极拳是相当重要的训练。
但「黏」的功夫不仅仅于此而已。
黏的更进一步功夫是手上真的有黏性般,
对方的手只要进入我们的太极球体之中,
就会被黏住,
明明是要推*出去的方向就是会偏,
不是拉,不是抓、不是闪,是用黏,用黏引动对方偏离
黏黏腻腻,不得脱身,
这个黏性,黏的就是对方的力量,
只要对方有力,就可以黏,一黏一带就让对方失去根,
不是用抓的,就是黏,手上就好像有黏性般。
这种黏性,对方要力抗也是不行,力抗只会被黏得愈紧,
重心只会愈偏。
如何练出这种有黏性的功夫呢?
答案是:站桩。


太极的推手情形是千变万化,随着遇到的对手而有不同的变化,
但不管是如何千变万化,保持太极推手时的「势」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太极的「势」,简单的说,就是保持太极「不败的势」,
也就是保持太极「不破裂的势」。
在许多地方看到推手教学时,常常看到,一个人弓箭站着,双手垂立,让对方推胸,然后拚命扭转化开,曰为「练习胸化」;让对方推肩,转肩扭化,曰为「练习肩化」,还有「腰化」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练习不仅不合太极之理,练习耗时又毫无任何效果,如遇擅于暗劲及震劲(抖擞劲)者,就会有相当的危险,何故,因不具「太极之势」的缘故。
那要如何保持「不破裂的势」呢?
前面说过,太极是一个球体的运转,自始自终这个球体都不能有破裂,
或问:那我怎知我的太极球体在推手的运转中有没有破裂呢?
有一个检测的方式就是:在推手之中,任一时间点突然静止,如果你仍保持完整的守势或攻势,那就是保持了不破裂的势。如果在运转之中临时中止,你有时保持很好的攻守势,但有时却会处于无法防守的败势,那就是说,你的太极推手之势是有破裂的,只要是高手就会利用你这个破裂之点,而取得绝对的优势。
太极的推手本就在不断的攻守中在运转,以一次攻守运转为例,当对方进攻,我方接手时,对方进我方化,而在这一次攻守最后运转结束之时,如果临时中止来看形势,应是我方变成攻,而对方是在守势,这就是攻守的变化。在这整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不论何时都无破绽的姿势。这个就是太极推手之「势」。
这说起来好像很难,其实不会,如果有正确的方法训练就不会太难,但如果如前述之「胸化」「肩化」等训练,那就很难了。何故,因为那种练习是不完整的,非常容易产生问题。
又问:有没有一套好的训练方式可以来达成「不败的势」的程度呢?
答:把拳架练好,正确的拳架就是训练「不败的势」的最好方*「拳架」和「推手」
很多的太极拳学习者,对于拳架和推手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疑问,
因为拳架的招式,在推手时根本用不上,因为推手时速度变化很快,
怎么可能像练拳一样一招演完接一招,
如果勉强要用招式,那大概会很惨,一招揽雀尾还没使完,大概就飞出去了。
所以有人就说:拳架是练体,应用于推手就无形了。这句话讲得非常好,因为其他拳术也大概如此,实际散打时也是没有一定招式的。所以这句话就成了通用的讲解拳架和推手关系的说法。
也有人说:拳架只是练太极的形,真正的太极功夫还是要从推手中求,只要多多磨练推手的技巧,抓住各个闪躲攻击的要诀,就可以将太极的功夫练好。这种说法也是不少,想想好像也对。
更有人说:拳架根本没有用,只要站桩把功力练出来,再来磨练推手的技巧就可以了,这样比较快速而有效。仔细想想好像也对。
还有人说……………..,一堆说法,到底那一个是对的呢?还是都对?还是都不对?所以纵横说,学太极是很可怜的,一大堆说法,好像都有道理,不知该听那一个。
那到底「拳架」和「推手」的关系如何呢?其实拳架和推手有十分重大的关系,
这个关系也就是我前面所论的「太极推手之势」的形成有相当重要的关系。
拳架是非常重要的「太极势」的练习。一招太极拳中包含了「守」与「攻」的完整模式,也就是包含了一个球体的一次运作,而所有的拳架合起来,就是一个太极球体不断运作滚动的结合。
推手也是一样的,推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把对方推出去,而是要练习自己的太极体的运转,定式的推手也算是练拳的一种,两人把固定的招式依一定模式来运作,等熟练了,再来就练习散式推手,这时就没有固定模式,所谓没有固定模式,并不是没有章法的乱推,而是招式不依一定顺序变化,可随意变化,每一次的运转,仍要保持一定的「攻」及「守」的太极球体运作。
有很多人以为推手就是太极拳的功夫,所以一搭手就求闪躲求化,进身攻击,所求者,就是把对方推出,然后沾沾自喜,自谓武林高手。
如果只是要求把对方推出而胜,那我想去学摔跤还比较快。推手的目的并不是如此,而是太极拳架散转的练习,透过这种练习,让我们的太极体能完整。所以「拳架」和「推手」都是一种练习,也可以说拳架是推手的基础,推手是拳架的应用,而这所有的练习都是为了训练一个完整的太极武术,透过这样的训练,太极武术就可以和其他拳术做散打的对抗而发挥强大的攻守效果。
如果平时拳架练习时并不怎么用心,推手时就只求推人技巧来求把对手推出而求胜,那这种练习,练再久也无法练出真正的太极武术,充其量只是比较会推人而已,但这种推人求胜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论沾黏
一、前言:
  学习太极拳的人对于「沾黏」这两个字应不会陌生,有人也称之为「沾黏劲」。而各个太极宗师们也对「沾黏」多有阐述,如拳经有言:「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须知阴阳,沾即是走,走即是沾,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金。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等等。由此可知「沾黏」在太极拳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观念,也可以说,若是不知「沾黏」的真义,就无法窥见太极之精妙。
  综观各个大师们的言论,言简意赅,虽有很大的想像空间,但简略的描述实难道尽「沾黏」之巧妙之处,这也就演变成后世的各种解释,有时反而令人迷惘。

二、何谓「沾黏」?
  严格的说,「沾黏」不能称为劲,因为「沾黏」只是推手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已。当双方搭手之时,即是「沾」之开始。在沾的同时,双方接触的重量感觉应要清晰,在整个推手的过程之中,这种清晰感觉要保持不变。当对方进我则退,对方退我则进。进退之间完全和对方配合一致,如果感觉消失或不清楚了,则表示自己有用力了,也表示自己的太极本体的整体是不完整的。
  在双方的手「沾」在一起之后,就是「黏」的开始,此时表示二人的太极体要进行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那一方的太极体不完整,在运转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偏斜以致被弹开或被控制。而在进行融合之时,为了破坏对方太极之体,会将本身的重量如丝般「黏」在对方身上,让对方的运转因我外在重量的黏附而滞碍,进而产生偏斜以至败势。
  常有人以为「沾」、「黏」是相同的,其实不然。也常有人误解「沾」、「黏」的本义,在推手时一直想要「沾」、「黏」住对方,不敢丢对方之力,也不敢顶对方之力(假的不丢不顶)。这种被动的「沾」、「黏」是完全失去意义的,不但无效反而缚手缚脚。
「沾」、「黏」是一种主动的态势,当和对方「沾」住时,则要「黏」住对方,即使对方想要脱离也不行,想要攻击也不行,让对方既不能丢开我的重量依附,也无法顶住我的重量的贯注(真正的不丢不顶)。所以可以说「所有的运转完全操之在我是谓沾黏」。

三、「沾」、「黏」在推手上的应用
  前面已经强调「沾」、「黏」是一种主动和积极的态势。在和对方接手之时就是「沾」的开始,推手的运转过程则为「黏」的形势,而弹开对方或制住对方之时为「沾」、「黏」的终止。所以可以说在整个推手的过程中,几乎是以「沾」、「黏」为主轴的。
  从字面上可以知道「沾」是一种表面的接触,如沾水般,水附于皮肤之上。推手时和对方的接触重量大约和沾水也差不多。在整个推手的过程中,搭手为「沾」,因为平时练习时是双方伸出手「沾」住对方后才开始运作,所以往往让人不知道「沾」的重要,甚至忽略了「沾」的存在。但我们要暸解,太极拳是一门武术,如果和外家拳对抗时,「沾」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拳经言:「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就是「沾」的工夫,当外家拳出拳如风来时,我能急应而「沾」上,「沾」的重量又不能太多,最多如「沾」水一般重而已,如果「沾」不上对方,那要制对方于无形就很难了。
  「沾」上了对方后,接下来就是「黏」住对方,「黏」并不是用力抓住对方,而是将自己的重量丝丝的布在对方身上,让对方在推手的运动之中不知不觉的渐渐产生偏移,就好像苍蝇沾上苍蝇纸上,初黏时尚可奋力挣脱,但愈是用力,则愈黏愈多,终至全身被困住,这个比喻或可稍稍说明太极「黏」的方式了。




四、如何训练「沾」、「黏」的工夫?
  在「沾」、「黏」的工夫上,两者是同等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沾」比「黏」更为重要,因若无「沾」之始则无「黏」之用。但因为一般推手时,是以沾住对方后才开始推手运动的,已经先「沾」好了,自然就感觉不出「沾」的重要性了。
  但是忽略「沾」的后果,就是很多习太极拳多年的人常常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果练外家拳的人不跟我推手,而是一拳打来,或一脚踢来,我怎么办?」,别人一拳打来,或一脚踢来,许多学太极拳人的反应就是闪躲再乘隙反击,完全无法使用太极「四两拨千金」「以柔克刚」的工夫,这也就造成了「推手无用论」「太极无用论」的说法,不只没学太极拳的人有这种想法,就连习太极拳多年的人也常在心中有这种疑问的。其实这只是忽略了「沾」的重要性结果,当别人一拳打来或一脚踢来,太极拳要做的是在对方快速的动作中,乘其势尽之时「沾」住对方,而后「黏」住对方,进而控制对方。「四两拨千金」就是「沾」的工夫的应用。
  从上面的说明中知道了「沾」的重要性,但要如何训练「沾」的工夫呢?
  训练「沾」的工夫,有几个要点:
1、心静:心静才能清楚的体会对方的变化,不能心浮气燥。心要静则必需加强站桩的工夫。很多人一直以为太极的站桩是为了要训练腿力、腿劲,这是很可悲的错误,关于站桩,我们有详文讨论。
2、放松:如何放松,可参考「松」一文。要能放松才能「沾」得巧,
    不太重也不太轻,如沾水般。试想,如果硬梆梆的去「沾」,
    那就形成的是「相抗」而不是「沾」了。
3、全身一致:如何「全身一致」可参考「规格」一文。有时我们常
    受限于一般的思考模式,以为「沾」就是用手去沾,其实
    不然,全身皆可沾。不过用手去沾比较符合一般人的想法,
    但就算是用手去沾,那也只是表象的接触,实质上,手沾
    上了以后,全身就要有相同连动的感觉,而感受的中心主
    宰点在「丹田」。
4、不惧:恐惧是紧张的来源,紧张又是僵硬的开始,如果僵硬了,
    那就连自身的内在感觉都消失了,如何「沾」呢?恐惧是
    人类内在很难克服的问题,我想经过不断的训练自信及太
    极技巧的提升,应该可以有效的克服内在的恐惧才对。




「黏」的工夫和「沾」的工夫是同等重要的。其实大部份的太极拳学习者终其一生研究的推手就是「黏」的工夫,「黏」的工夫能做的好,那在太极拳方面也可以算是一位高手了。最怕的是研究太极拳推手的学习者,只知钻究招式,去假设对方攻击的模式来发展破解招式;或是强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推手方式;或是发展几招推手制敌绝招等,如果是研究这种种推手的方式,可以断言,终其一生是无法窥见太极的堂奥的。
  [黏」是一个很细微的工夫,当两个人搭手进行推手的运转时,要配合对方的动态来运作,并且把本身的重量「黏」附在对方的身上,慢慢牵制对方的动态,此时就会发现对方的运转渐渐不灵活了,空隙渐渐产生了,那就达到了「黏」的效果,对方也就在掌握之中了。
那要如何训练「黏」的工夫呢?训练「黏」的工夫,有几个要点:
1、听劲:听劲是「黏」的基本工夫,听劲包含了「听自己的劲」及
    「听他人之劲」。「听自己的劲」就是要了解自己本身的动
     态,举手投足皆要清楚,都要全身一致,若不明白自己
     内在的变化而要「听他人之劲」者,无异于缘木求鱼者。
     能明了自己的内在变化后才能「听他人之劲」,「听
     他人之劲」是要了解他人内在的变化,清楚对方那里用
     力,那里紧张,来之势、去之路为何,这样才能黏附重
     量在对方身上。
2、舍己从人:前面已经强调过,「黏」是两个人搭手进行推手的运
     转时,要配合对方的动态来运作,并且把本身的重量「黏」
     附在对方的身上,慢慢牵制对方的动态。配合对方的动
     态就是「舍己从人」。对方伸,我就屈;对方屈,我就伸
     (无过不及,随屈就伸),这个「黏」附要在对方不知不
     觉中进行,甚至在对方以为得势而沾沾自喜中进行。


五、结论
  「沾、黏」在太极的实际运用上是很常见的。我们甚至可以说「沾、黏」是太极守势的根本,这是一种主动的守势。从外在的运动形势来看,会以为是在对方的攻击中求生存,但实际上则是利用重量的黏附,使对方的攻击偏斜落空,慢慢的对方的运动也会滞碍,最后完全受制于我方。这是和太极「发劲」攻击全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当然推手之时千变万化,「沾、黏」可以自成一体,也可以是为「发劲」做先期的准备工作--「以沾黏引出对方的空隙,再发劲(引劲落空合即出)」。要如何运用全乎一心,并无定法。但基本的是,一定要能练出「沾黏」的工夫才行



纵横谈何谓「轻」,
再轻也有力,而这个力就足以变成别人向我们发劲的根源,
我们在推手之时,总是有一种概念,那就是「不丢不顶」,
但为了不丢不顶,很多人就是故意的去「轻」触对方,
随着对方的力量,转腰闪躲,
但这种「轻」只是一种故意做出来的轻,并不完全是太极的轻。
其实太极并不只是要做到轻而已,更进一步的,我们要做到「空」
要做到「全身虚空」,而且是一种主动的「全身虚空」
怎么说呢?
当我们和对手接手之时,就要将我们的重量附在对方力量之上,
我们就要好像变得和对方同体了,
完全配合在一起,对方的前进、后退我们都能完全搭合,
而接手时的重量不能改变,不论对方的速度如何的快,
我们都要好像是对方结合体般,接触点的重量完全不能改变,
这时对方不论如何施力,均无法作用在我们身上,
对方就会觉得我们好像空了、消失了。
而在此时,我们沾黏住的地方就是对方的力之突点,
这是对方的败势之处,如能如此,
就算对方要用暗劲也是不行的,
只要制住这个点,对方的力量就会被控制而无法施展,
如果没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称沾黏并不完全。
完全的沾黏不但要和对方同体,还要控制对方,
就算对方想抽手出来用拳打也不行,因被黏住了,没机会让他抽手,
如果对方硬是抽手,则「逢丢必打」,打那里,打对方重心之处。
这并不须要去思考,只要沾黏好,而对方硬抽手,则自然会引我们的重量去击其重心之处,这就是「逢丢必打」的主要意思。
并不是对方抽手了,我们才想要去打对方,那就来不及了。
一点意见,供源易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