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代表什么意思:究竟谁是莎士比亚(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50:21

究竟谁是莎士比亚(1)

(2006-07-27 19:52:34) 转载分类: 说点儿英语 此为译文。英文原文见 http://ljhammond.com/essays/shak1.htm 
原文作者为 Lewis James Hammond

      

                (一)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莎士比亚来自乡村小镇斯特拉堡。但是,也有许多人反
对这种流行的说法,认为莎士比亚是牛津伯爵爱德华·德威尔的笔名,而牛津伯
爵之所以隐藏自己的著作权是由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原因。
  关于那个斯特拉堡人的情况,我们知道一些,但这些情况无一与伟大诗人相
干。一五九八年正值缺粮之时,据簿籍记载,那个斯特拉堡人当时以囤粮为业。
他的名字在拖欠税收者的名单上不止一次地出现。一六○四年,他为了一个斯特
拉堡的药剂师买麦芽没付账而跟人家打官司。他墓碑上的诗文也是平平之作──
不象是人们所期待的伟大诗人之作。一六一六年他的死并未入册登记,相反,诗
人斯宾塞的死却成为当时许多诗人挽歌的主题。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个斯特拉堡人曾经拥有过任何书籍,而要找到其他伊丽
莎白时期作家所拥有的书籍却很容易,比如本·约翰森的。那个斯特拉堡人在他
的遗嘱里提到许多物件及财产,却没有提到任何书籍或手稿。没有任何证据证明
他曾经写过信件或曾经被他人在信函中提及。简言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个斯
特拉堡人能读会写。除了六次签名以外,那个斯特拉堡人没有留下过任何手迹。
那六次签名中,还有三次不完整,另外三次也是歪七扭八的。他周围的人大多是
文盲:比如,他的父母是文盲,他的妻子也是文盲。他的两个女儿中,一个是文
盲,另一个也只能勉强签签名。有两个参加他婚礼的人连签名都不会,就只好在
签名簿上划押。在斯特拉堡镇的十九个乡绅中,只有六个人能写自己的名字。
  要在那个斯特拉堡人的传记与莎士比亚的著作之间划等号是很困难的;他的
传记中没有一点东西可令人联想起莎士比亚的著作。如惠特曼所说:“关于莎士
比亚的记载几乎等于零──一点可靠的材料都没有。①”相信那个斯特拉堡人写
了莎士比亚著作的那些人也发现,撰写这个伟大诗人的传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在他们为他撰写的传记中,除了猜想以外,很少有实质性的东西。例如,他们坚
持说,斯特拉堡的学校肯定是所好学校,但他们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斯特拉堡
理论的著名支持者之一A·罗斯把莎士比亚描写成“这个忙碌、节俭而又谨慎的
人……性情温和、会做生意”。难道这不是跟一个天才的为人恰恰相反吗?难道
这不是跟莎士比亚其人恰恰相反吗?难道这不是跟莎士比亚的著作所证明了的有
关莎士比亚的一切恰恰相反吗?
  莎士比亚的著作包含广博的知识,这个知识内容是那个斯特拉堡人很难获有
的。莎士比亚通晓希腊和罗马经典著作;他的著作提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柏拉
图的对话和扛5c多其它古典著作。莎士比亚还具有扎实的政治知识。德国政治家俾
斯麦就注意到莎士比亚的政治知识。他说:莎士比亚一定“保持着与国家重大政
治事件的联系,〔并且〕是政治事件的幕后人。”(俾斯麦坚信,那个斯特拉堡
人不可能写出莎士比亚的著作。)莎士比亚对法律事物也有深刻的理解──不是
对法律的直觉性的理解,而是对法律的具体细节的了解。莎士比亚还懂得海军、
陆军的军事,熟悉植物和动物并且熟谙贵族娱乐活动,如鹰猎;他经常借用与鹰
猎有关的比喻。那个斯特拉堡人怎么可能获得这样的知识呢?那些坚持斯特拉堡
理论的人对莎士比亚具有广博的知识这一事实难以解释,因此,他们就试图低估
他的知识、夸大他的错误。另一方面,那些坚持牛津理论的人却认为莎士比亚是
他那个时代或所有的时代受过最决d好的教育的人。
  斯特拉堡的莎士比亚纪念碑有很多可疑之处。在原来的纪念碑(跟现在的不
一样)上,那个斯特拉堡人手持一袋粮食,倒很适合一个做粮食、麦芽生意的人
的形像。在现在的纪念碑上,那个斯特拉堡人拿着一支笔和一张纸,那一袋粮食
变成了一个垫子!这个伟大诗人竟用垫子代替以写字台!很显然,那些建造第一
个纪念碑的人力图把那个斯特拉堡人打扮成诗人莎士比亚,并尽力隐藏牛津伯爵
的作者身分。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把那个斯特拉堡人描绘成一个粮贩子,因为斯
特拉堡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粮贩子。那些建造现在的纪念碑的人胆子就大了,他们
强调的是文学,而不是粮食,但他们又不敢彻底抹杀前一个纪念碑的痕迹。因此
,那袋粮食就变成了垫子,那个垫子就变成了写字台。
  一六二三年出版的第一部莎士比亚戏剧集也有很多可疑之处。詹姆斯·包斯
维尔在一八二一年说过:初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有点儿不对劲儿”。这个戏剧
集封面上莎士比亚刻像──是现在这位诗人的标准刻像──有很多显然是有意造
成的错处。为斯特拉堡理论辩护的朔恩堡姆这样描述那个刻像:“轮状皱领上巨
大的头颅座落在一个不成比例的过小的上身上。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低而大,
两边的头发不一样齐,脸上的光线也来自不同的方向。”其他人也指出,刻像上
莎士比亚的两只眼睛都是右眼。显然,那些编撰第一部戏剧集的人是在嘲弄斯特
拉堡理论,同时又不得不隐藏牛津伯爵的作者身分。
  长期以来,斯特拉堡理论一直受到批评家的质疑。十八世纪末,两位学者维
尔芒特和柯卫尔为了收集他们所崇敬的诗人的材料而走访了斯特拉堡地区。结果
,他们什么也没收集到。他们的结论是,一定是一个别的什么人、而不是这个斯
特拉堡人创作了署名为莎士比亚的作品。近一、二百年里,有许多其他的学者也
得出同样的结论;惠特曼、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尼采、弗洛伊德和许多
其他人都反对斯特拉堡理论。但只是到了一九二○年J·T·卢尼的《辨认莎士
比亚》出版时,牛津伯爵爱德华·德威尔才以莎士比亚著作真正作者的身分出现
。从那时到现在,出现过许多对卢尼的作品加以补充的证明材料。到了一九八四
年,查尔斯·奥格本在他的《神秘的威廉·莎士比亚》一书中,向人们提供了更
多的支持牛津理论的证据。

                (二)

  牛津伯爵是谁呢?对第十七代牛津伯爵爱德华·德威尔,我们知道些什么呢?
  第十七代牛津伯爵爱德华·德威尔生于一五五○年,是第十六代牛津伯爵的
独生子。在英国贵族统治集团中,他的地位接近最高层。他的父亲热衷于运动,
他也就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对骑马、打猎、鹰猎等活动的爱好。牛津伯爵的父亲象
自己的祖辈一样,拥有私人剧团,所以,年青的伯爵自年幼时就有很多机会接触
戏剧。这个家庭是一个文化的家庭:牛津伯爵的两个叔叔瑟瑞和莎非尔德都是着
名诗人;他的另一个舅舅阿瑟·格尔丁是学者兼翻译家。牛津伯爵很小的时候就
拥有自己的书房,并在八岁时入剑桥读书。
  牛津伯爵的父亲在他十二岁时去世。他的母亲和《哈姆莱特》中的乔特鲁德
一样,在丈夫去世后不久再婚。父亲去世后,牛津伯爵成了皇家监护对象;伊丽
莎白女王最有权威的大臣柏利勋爵是他的监护人。在柏利勋爵家中,牛津伯爵的
教育由家庭教师、舞蹈教练等监管。
  在牛津伯爵十三岁时,一个叫阿瑟·布鲁克的人发表了一首诗,题为《罗密
欧与朱丽叶的悲惨故事》。谁也不知道阿瑟·布鲁克是谁。奥格本相信,阿瑟·
布鲁克是笔名,真正的作者是牛津伯爵。他说:“如果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
作者显得有点儿孩子气,我认为这是有原因的:他那时不过只是个孩子而已。”
这个孩子喜欢读书、喜欢写作;他也和许多其他作家一样──不管是年轻的还是
年老的──想发表自己的作品。他一定是自费发表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
在当时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做法。
  斯特拉堡派坚持说,莎士比亚的许多戏剧基于已发表的作品。比方说,他们
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基于布鲁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基于
一部已发表的剧本《初型哈姆雷特》、《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基于一个叫
作《著名的亨利五世大胜》的剧本等。斯特拉堡派还坚持说,莎士比亚与其他剧
作家合作;这一合作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之所以含有低质量段落的原因。最后,斯
特拉堡派还说,莎士比亚受到剧作家马搂和莱利的影响。相反,牛津派则坚持说
,是莎士比亚自己,即牛津伯爵,写了那些早期作品,如布鲁克的《罗密欧与朱
丽叶》等,后来又自己修改了这些作品。牛津派对低质量段落的解释是,它们是
诗人年青时代的作品。牛津派还进一步地说,莎士比亚是马搂和莱利的老师兼资
助人,而不是他们的学生。他们指出,莱利是牛津伯爵的秘书,牛津伯爵是许多
署名莱利的小说的幕后指导者,所以,牛津伯爵是英国小说之父。由此可见,牛
津理论提高了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并反驳了斯特拉堡派关于莎士比亚
借助于早期作品、莎士比亚与二流作家合作、莎士比亚从师马搂等论点。
  牛津伯爵的舅舅阿瑟·格尔丁在他十四岁时题献给他一本书,并在献辞中提
及他对文学的兴趣和他“丰富的智慧和成熟的理解力”。格尔丁的献辞签于西塞
宫,而西塞宫正是柏利勋爵的住所,牛津伯爵正作为皇家监护对象住在西塞宫。
格尔丁很可能是牛津伯爵的家庭教师之一。
  在牛津伯爵十七岁时,有一部奥维德《变形记》的译本出版了。这部译本署
名为格尔丁。然而,奥格本却确认,真正的译者是牛津伯爵。奥格本指出,格尔
丁是清教徒,他翻译了很多加尔文的讲道稿。奥维德的《变形记》不是格尔丁所
感兴趣的一类书。但是,奥维德的《变形记》却是莎士比亚所感兴趣的书;莎士
比亚熟知奥维德。在莎士比亚作品中,暗指奥维德的地方四倍于暗指维吉尔的地
方。进一步地说,这个译本的语言更象是莎士比亚,而不象是格尔丁。译本的语
言风格如此之多彩、活跃,艾兹拉·庞德称它为“语言最优美的书”。这样,牛
津伯爵在十七岁就显示出他对文学的强烈兴趣、他可观的文学才华,并通过辛勤
的实践使他的天赋达到更完美的境界。这样的起步才是合乎情理的具有莎士比亚
的才华的作家所应有的起步。
  牛津伯爵在十八岁时刺死了一个厨师。他被免罪的理由是,厨师是挑衅的一
方。奥格本认为,那厨师可能是柏利勋爵的探子。牛津伯爵发现了他是探子,就
在一气之下刺死了他。果真如此的话,牛津伯爵写哈姆雷特刺杀波格涅斯的灵感
就可能来自这一刺杀事件。柏利勋爵雇用过很多刺探,有时他通过这些刺探来掌
握牛津伯爵的情况。同样,波格涅斯也通过刺探来掌握他儿子雷欧提斯的情况。
  一个叫做安德东的作家在牛津伯爵十九岁时题献给他一本书,并在献辞中警
告他不要“过份地埋头于”学问。
  牛津伯爵二十一岁时与柏利勋爵的女儿安妮·西塞结婚。他还在此时为卡斯
悌里昂的《朝臣》译本写了拉丁文引言。
  莎士比亚戏剧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是,一个年青女子对一个贵族男子,即
“她的高不可攀”的对象的爱。这类的例子有奥菲丽娅与哈姆雷特、安·培琪与
范顿(《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及海丽娜与勃特拉姆(《终成眷属》)。这个主
题和其它莎士比亚戏剧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一样,与牛津伯爵的生活经历相对应,
即安妮·西塞对牛津伯爵的爱。虽然柏利勋爵是最有权威的大臣,但他的出身是
中产阶级。
  在牛津伯爵二十二岁时,一本题为《百花束》的书出版了。奥格本相信,牛
津伯爵是这本书的主要作者。书中有诗作和一篇题为《F·I·少爷历险记》的
散文体叙述故事。从某些部份来看,《百花束》是对一个叫做克里斯多弗·海敦
的朝臣的嘲讽。这个克里斯多弗就是莎士比亚后来在《第十二夜》里所嘲弄的马
弗里奥。在《百花束》和《第十二夜》里,海敦都被描述为给一个高层贵族妇女
写求爱信的人。海敦爱上过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牛津伯爵在二十三岁时为一本题为《卡笛那斯的衷告》的书作序并题诗。长
期以来,学者们一直相信,这本书很可能就是哈姆雷特在波格涅斯问他他在读什
么书时手里所拿的那本书。《卡笛那斯的衷告》里对老人的批评与哈姆雷特对老
人的批评很相似。《卡笛那斯的衷告》还有对死亡、睡眠和旅行的评论,这些评
论使人联想起哈姆雷特著名的独白。
  同年,一夥旅行者向柏利勋爵抱怨说,牛津伯爵和他的一帮朋友在大路上袭
击了他们。在《亨利四世上篇》里,类似的袭击发生在同一条大路上。牛津伯爵
和威尔士亲王一样,为了好玩而在舞台上重演了这场袭击。这一事件和五年前发
生的刺死厨师的事件一样,表明牛津伯爵除了爱好文学以外,有时也任性,甚至
狂暴。这种个人癖性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有明显的表痕7b,这些戏剧以逼真的现实主
义手法描写狂暴行为。奥格本说,莎士比亚“热衷于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暴力,
他的性格里一定存在着这种暴力倾向。”
  牛津伯爵与斯特拉堡派在莎士比亚传记里所描述的莎士比亚很不一样,与罗
斯所描写的“忙碌、节俭而又谨慎的……性情温和、会做生意”的莎士比亚很不
一样。但是,他却和许多其他伟大作家很相似。比如,牛津伯爵和陀斯托也夫斯
基就很相似。陀斯托也夫斯身上也有我们在牛津伯爵身上发现的那种暴力倾向。
弗洛伊德说过,我们应当“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看作罪犯,因为他专门描写那些自
私狂暴、杀人行凶的人物;这表现了他自己身上也有同样的倾向。②”天才都有
强烈的意愿和强烈的感情;天才的性格是多样的和矛盾的。
  伊丽莎白女王在牛津伯爵二十四岁时终于勉强同意他到欧洲大陆旅行。他从
西西里岛向欧洲大陆所有的骑士发出了以各国王子的名义参加比武的挑战性邀请
。没有一个骑士接受他的挑战。在牛津伯爵的一生中,他参加过几次竞赛,并次
次夺冠。他的体育才能可以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获得者的体育才能相媲美
。牛津伯爵个性中倾向于运动、比武、战争及暴力的一面,很可能是他使用莎士
比亚(shake spear:挥舞缨枪)这个笔名的原因。
  莎士比亚的著作显示出作者对欧洲大陆的熟知和了解,斯特拉堡派便因此而
认定那个斯特拉堡人也在欧洲旅行过。例如,《威尼斯商人》就表现了作者对威
尼斯地理、地形的了解。学者们认为,假如那个斯特拉堡人没去过威尼斯,他是
不可能对威尼斯如此了解的。然而,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个斯特拉堡人曾去过
威尼斯。另一方面,这种知识在牛津伯爵那里却不足为奇,因为他在欧洲大陆渡
过了一年多,并在威尼斯居住了一段时间。
  牛津伯爵在欧洲大陆期间,他的夫人生了一个孩子。他怀疑这个孩子不是自
己的孩子,便与夫人分居达五年之久。后来,他意识到,安妮受了冤枉。莎士比
亚的几部戏剧都是有关被冤告为不贞的女人的,这包括《冬天的故事》、《辛白
林》和《奥瑟罗》。奥格本认为,牛津伯爵写这些剧本是为自己错怪安妮而赎罪。
  牛津伯爵花钱如流水,因此总是负债累累。他常宽宏大量地资助文学人士;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书是题献给他的原因。牛津伯爵大手大脚的花钱方式令人想
起詹姆斯·乔伊斯。这两个人的奢侈铺张表明,他们正是弗洛伊德所说的那种言
语型人物。言语型人物有时就象牛津伯爵和乔伊斯那样全神贯注于文字和语言。
牛津伯爵和乔伊斯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喜欢开下流玩笑。
  牛津伯爵在逗留欧洲期间,挥霍了他所有的钱财。他给柏利勋爵写了一封信
,要他变卖他的(牛津伯爵的)一部份地产。(在《皆大欢喜》中,罗瑟林对贾
奎斯说:“我担心你是卖了自己的地而去观赏人家的地”。)牛津伯爵告诉柏利
勋爵,他要用变卖地产的收益去满足催债人的和自己的需要,但却要“以自己的
需要为先”。他在后来给柏利勋爵的信中,又回到了这个“唯我是先”的题目上
。他说:“我过去总是、我将来也还是宁愿把满足自己放在满足别人之前。”这
种自私的性格是典型的天才性格。天才把才能奉献给自己的著作,而不是奉献给
任何他人。正如萧伯纳所说的:“天才无视自己时,是崇高的利他主义者;天才
无视他人时,是恶劣的自我中心者。③”

奥格本并没有对牛津伯爵的缺点加以掩饰。他这样描述牛津伯爵:他“自高
自大、性情多变、唯我是先、喜好变着法儿赚钱,是个不称职的父亲和糟糕透顶
的丈夫,对值得尊重的人粗暴无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某些主人公也有同样的
缺点。比如,《终成眷属》中的勃特拉姆对待他夫人的态度就比牛津伯爵对夫人
的态度还要坏。莎士比亚了解自己,他知道自己的缺点,并描写有这些缺点的人
物。同时,莎士比亚也知道自己的优点。正如《终成眷属》中的一个人物在一场
对话中提到勃特拉姆时所说的那样,“人生就象是一匹用善恶的丝线交错织成的
布;我们的善行必须受到我们的过失的鞭挞,才不会过份趾高气昂;我们的罪恶
有赖我们的善行把它们掩盖,才不会完全绝望。”莎士比亚对自己的了解使他对
人类有总体的认识。
  牛津伯爵在欧洲大陆旅行期间很可能遇到过诗人乔治·查普曼。查普曼在他
的一部戏剧中,通过一个人物之口提到他在德国与牛津伯爵相遇的经历;他发现
牛津伯爵:
    穿着齐整,举止高尚
    我从未得见:从头到脚不无
    鲜罕之气、完美之态……
    他那无与伦比的气质超越
    刚勇博学之人,又如阳光一般宽宏,
    他谈古论今、下笔有神,或及学问科目,
    或及国事规矩。
  牛津伯爵不是虔诚的教徒;事实上,人们有时批评他无视宗教。柏利勋爵曾
经说:牛津伯爵“忘记了自己对上帝的责任”。牛津伯爵与蒙田和列奥那多及其
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一样,对异教的古典文化比对基督教有更大的兴趣。牛津
伯爵在十六世纪的意大利一定会如鱼得水。他完全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
泰的那种中世纪式的对赎罪的热忱。
  牛津伯爵二十七岁时借钱向一个北美的采矿队投资。他签下三千达克特的债
券,是最大的投资者。这个数目和《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的债券数目相等。牛
津伯爵的债券保人名为麦可·洛克,安东尼的债券保人名为夏洛克。那次考察后
来失败了,牛津伯爵损失了全部投资款额。
  当牛津伯爵二十八岁时,盖布尔·哈维在王后和全体宫廷人员面前有一次讲
话。他的讲话有些部份是指牛津伯爵的。他说:“太阳神阿波罗长期呵护你的艺
术才华。你是英国诗歌佳音的吟诵者……你的眼睛火花烁烁,你的面容令枪矛震
动。”奥格本认为,牛津伯爵可能是受了这个讲话的启发而使用莎士比亚──枪
矛震动──这一笔名的。哈维在后来的一首诗里说,牛津伯爵是“一个绝无仅有
的怪人”。牛津伯爵一定有那种天才人物通常所有的怪癖。
  牛津伯爵在二十九岁上开始了与安·渥娃莎的充满激情的长期恋史。他和渥
娃莎有一个儿子。奥格本相信,安是十四行诗里的黑美人,也是《爱的徒劳》一
剧中罗瑟琳和《无事生非》一剧中贝特丽丝的原型。在牛津伯爵遇到安时,她只
有二十岁。牛津伯爵预见到安会活得长久。《爱的徒劳》里的一个人物对罗瑟琳
说:“要是她也像你一样轻狂,有你这样一副风流活泼的性情,她也许会做了祖
母才死。你大概也有做祖母的一天,因为无忧无虑的人是容易长寿的。”安妮活
到九十多岁。
  牛津伯爵与安·渥娃莎的恋事激怒了伊丽莎白女王。她把他们两人关进了伦
敦塔。这桩恋事也使安的亲戚大为不快,并引起一场安的叔叔托马斯·科涅维特
与牛津伯爵的争斗。牛津伯爵在争斗中受伤。奥格本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看
到了凯普莱特─蒙太古争斗与牛津伯爵─科涅维特争斗的类似之处。他写道:“
我认为茂丘西奥被泰巴尔特的武器伤害的情节来自牛津伯爵被科涅维特的武器伤
害的事实。”奥格本还认为,这次受伤也解释了诗人之所以在十四行诗里提及他
跛足的原因。
  伊丽莎白女王在牛津伯爵三十六岁时赐给他每年一千磅的年金。牛津伯爵在
他生命的最后十八年里一直享有这笔年金。一千磅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
。奥格本认为,伊丽莎白女王在一五八六年赐给牛津伯爵这笔年金,是因为当时
与西班牙的战争迫在眉睫,她想要提倡一种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精神。这种精
神在莎士比亚的一些戏剧中,尤其是在《亨利五世》和其它涉及英国历史的戏剧
中,得到了反映。在电影和电视时代以前,戏剧是社会中的重要力量,每一位君
主都想使用这一力量。
  在牛津伯爵接受年金的同一年,他还参加了审判苏格兰玛丽王后的审判团。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有关宽恕的一段话似乎就是用来劝说伊丽莎白女王不要
处死玛丽的。鲍西娅说:宽容是“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它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
个帝王的高贵……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
没有差别。”奥格本问道:“难道有比这更明显的对一个君王的劝诫吗?”
  在牛津伯爵三十九岁时,有一个叫普滕汉姆的作家说过这样的话:“我知道
,朝廷里有许多显贵人物写出过值得夸赞的作品,但他们或隐藏这些作品、或匿
名发表这些作品。”普滕汉姆又继续说,如果女王周围的某些贵族成员“写作的
大量作品和其它作品一样得到公开承认的话,人们就会知道他们是多么优秀的作
家。牛津伯爵爱德华是其中的首屈一指者。”
  我们对牛津伯爵生命的最后十五年知道得很少。他退出了公共事务的圈子,
搬出了伦敦。这种长期的隐居是最理想的文学创作的机会,是牛津伯爵修改已有
作品和创作新作品的机会。
  英国作曲家约翰·法莫在牛津伯爵四十九岁时题献给他一首歌。法莫在献辞
中写道:“众所周知,大人您以音乐消遣,您有比音乐家更深的音乐造诣。这不
是恭维。”奥格本还提到两部可能是由牛津伯爵作曲的音乐作品。牛津伯爵对音
乐的爱好在莎士比亚戏剧中也显而易见。
  牛津伯爵五十岁时给他的妻兄罗伯特·西塞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叫他的妻
兄利用他的影响取得泽西岛总督的官位。这封信也象其它牛津伯爵所写的信一样
,使用的是莎士比亚式语言:“我向女王陛下的请求未获成功,我不无理由将希
望埋入绝望的深谷,此刻我宁愿放弃对美丽语言和金色保证的效力的期待……”。
  牛津伯爵早年时以自己的真名写过一些诗作。他的这些诗作和他的散文一样
都令人联想起莎士比亚的作品。实际上,当牛津伯爵的诗和莎士比亚的诗被混在
一起时,学者们都无法分清哪些是牛津伯爵的诗,哪些是莎士比亚的诗。但是,
牛津派也承认,总的说来,牛津伯爵以自己真名写作的诗没有他以笔名发表的诗
质量好。这并不足为奇,因为牛津伯爵以真名写作时还很年青,他的文学创作能
力那时还未成熟。
  在卢尼把牛津伯爵等同于莎士比亚之前,学者们对牛津伯爵早期诗作的质量
有很高的赞誉。比如,麦考雷就说,牛津伯爵“为自己在早期英国诗歌大师的行
列里赢得了显赫的地位”。斯特拉堡派的重要一员秦伯斯在谈及伊丽莎白统治期
间前半期的诗人时指出:“他们中最有希望的是牛津伯爵爱德华·德威尔,而他
却在成年后沉默了。”然而,才华出众的年青作家是很少“在成年后沉默”的。
  按照斯特拉堡派的理论,不仅牛津伯爵在成年以后沉默下来,莎士比亚自己
也在成年以后沉默下来。斯特拉堡派相信,莎士比亚在四十岁左右停止了写作;
莎士比亚晚年未写出任何作品。然而,成熟的诗人较年青的诗人更不易保持沉默
。亨利·詹姆斯的传记作者写道:“〔亨利·詹姆斯〕怎么也不能相信莎士比亚
在完成《暴风雨》之后便搁笔了的神话。这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人物的所作
所为。”
  牛津伯爵五十三岁时,伊丽莎白女王去世,由詹姆斯继位。十四行诗的第一
百○七首提及这些事件,并出现这样的句子:“死亡在向我招手。”牛津伯爵在
下一年也去世了。在这之前的十四行诗里,诗人不止一次地提及生命老化,而在
诗人写作这些诗时,那个斯特拉堡人才只有三十多岁。
  许多学者都认为,莎士比亚的许多十四行诗中的年青人是扫桑普敦伯爵。牛
津伯爵与扫桑普敦伯爵有密切的联系。斯特拉堡派和牛津派都相信,□c多十四行
诗都意在劝说扫桑普敦伯爵与牛津伯爵的女儿结婚。
  十四行诗中有证据证明“莎士比亚”是贵族成员。诗人说:“你的爱对我比
门第还要豪华。”(梁宗岱译本,第九十一首)诗人还说:“这对我何益,纵使
我高擎华盖。”(梁宗岱译本,第一百二十五首)牛津伯爵身为掌礼大臣,负责
为伊丽莎白执擎华盖。更进一步地说,十四行诗的作者敢于批评贵族成员扫桑普
敦伯爵。

                (三)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些人物使我们联想起牛津伯爵本人。这样的例子有《终
成眷属》中的勃特拉姆和《辛白林》中的波塞摩斯。勃特拉姆和波塞摩斯都跟牛
津伯爵一样出身显贵;勃特拉姆和波塞摩斯都跟牛津伯爵一样在他们的父亲去世
后,成了皇家监护对象;波塞摩斯跟牛津伯爵一样,与自己监护人的女儿结了婚
,并受了关于自己夫人不贞行为的假报告的欺骗;勃特拉姆和波塞摩斯都跟牛津
伯爵一样,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对夫人态度刻薄;勃特拉姆和波塞摩斯都跟牛津
伯爵一样,渴望军事战绩的荣耀、对被关在宫廷大院里不准外出旅行的处境颇有
怨怼;勃特拉姆跟牛津伯爵一样,由于热衷于冒险经历而不告而辞、离开宫廷。
  然而,最充份表达牛津伯爵自己的还是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哈姆雷特的真实
、可信是因为他是以作者所最熟知的人──他自己,为原型的。批评家们常把哈
姆雷特看作天才;马克·范多伦把哈姆雷特称作“那个文学中的奇人、那个逼真
的天才”。毋庸置疑,哈姆雷特的创造者也是天才。福兰克·哈里斯指出,莎士
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人物都有哈姆雷特的性格。哈里斯写道:“假如我们把酷爱诗
歌的罗密欧和忧郁悲苦的哲学家贾奎斯〔见《皆大欢喜》〕结合起来,我们就几
乎得到一个完整无缺的哈姆雷特。”另一位批评家路易·哈尔也指出,在十四行
诗里也能看到哈姆雷特的哲学态度,而“这些诗作很像是成年以后的哈姆雷特写
的。”
  人们普遍认为,波格涅斯是对牛津伯爵的岳父柏利勋爵的嘲讽。牛津伯爵与
柏利勋爵的女儿结婚,而哈姆雷特与波格涅斯的女儿奥菲利娅亚有恋爱关系。柏
利勋爵给他的儿子写的警言跟波格涅斯给出门远行的雷欧提斯的警言相差无几。
斯特拉堡派无法解释那个斯特拉堡人是怎么知道柏利勋爵写给儿子的警言的内容
的,他们也无法解释那个斯特拉堡人怎么敢嘲讽伊丽莎白女王最有权威的大臣。
  奥格本还讨论了作者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所流露的对自己的剧作被张冠李戴这
一事实的讥笑。在《皆大欢喜》中,前朝臣试金石似乎代表牛津伯爵,而那个“
还算聪明”但“没有学问”的威廉似乎代表那个斯特拉堡人。试金石对威廉说:
“……修辞学上有这么一个比喻,把酒从杯子里倒在碗里,一只满了,那一只便
要落空。写文章的人大家都承认,‘彼’即是他;好,你不是彼,因为我是他。
”这段话跟这出剧的其它内容毫不相干。

                (四)

  一六二二年,亨利·皮驰曼出版了一本书。在这本书中,他列出了伊丽莎白
统治期间“用笔辛勤耕耘的尊贵的诗才……牛津伯爵爱德华、巴克何斯特勋爵、
我们的至善人才亨利·罗德·培基特、尊贵的菲力普·西德尼爵士、爱德华·德
莱尔、艾德蒙得·斯宾塞、萨缪尔·丹尼子爵等。其他值得仰哗d的、众人皆知的
、还健在的诗人的名字在此从略;这不是出于嫉妒,而是为了简洁行事。”为什
么这里没有提到莎士比亚?那个斯特拉堡人死于一六一六年,因此,便不属于那
些“还健在”的诗人的行列。奥格本说:“唯一的可能性是,他的名字潜藏在另
一个名字里面。”
  虽然对牛津伯爵作者身份的掩盖是文学史上最离奇的一个事件,但它并不是
绝无仅有。许多人认为,那些被归属于罗马剧作家特伦斯名下的作品可能是西琵
欧和雷里俄斯之作;西塞罗认为雷里俄斯是真正的作者。然而,由于西答5c欧与雷
里俄斯跟牛津伯爵一样,都出身于贵族,他们不能有剧作家的公开身分。在十九
世纪早期,沃尔特·斯考特爵士就曾因避免玷污家族的名誉而匿名发表小说。
  音乐、美术和文学创作一样,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被看作贵族耻于从事的活动
。古希腊人甚至认为最伟大的雕塑家也不过是个体力劳动者。在中世纪,画家的
社会地位与木工和其他手工艺者的社会地位差不多。两百年前,音乐家的待遇比
仆人的好不到哪儿去:海顿穿的是仆人的制服,莫扎特有时跟仆人一起吃饭。一
直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一直到了十九世纪早期,作家和艺术家才获得了他们今天
所享有的地位。甚至斯特拉堡派也承认,戏剧写作不适合一个有牛津伯爵那样的
社会地位的人;人人都知道,贵族的任务是消遣和打仗。
   尽管斯特拉堡理论基础薄弱,但它已成为既定的传统,它已获得它的份量。
人们生来就相信斯特拉堡理论,并不断地滋育这个理论。拿《圣经》来说,情况
也很类似。在古代,摩西被认为是《旧约全书》前五部的作者。虽然很少有证据
证明这一理论,但它却逐渐成为既定的传统。两千一百多年来,犹太人和基督徒
一直接受这一传统。但是到了十七世纪,学者们开始怀疑这一传统,并很快就确
定了摩西并不是《旧约全书》的作者。然而,尽管后来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结
论,但还有许多人继续相信摩西是《旧约全书》的作者。
  卢尼的《辨认莎士比亚》使许多人,包括弗洛伊德,从相信斯特拉堡理论转
变为相信牛津理论。但是,学术机构却死死地抱住斯特拉堡理论不放。奥格本的
著作讨论了学术机构是如何既不公开、又不公平地对待牛津理论,并竭力压制它
的。奥格本认为,对牛津理论的压制就好比对大陆漂移理论(即大陆曾相互联结
、后又漂离开来的理论)的压制。维格那在一九一二年阐述了大陆漂移的理论,
而学术机构却固守旧的思维方式。直到五十年过后,维格那的理论才被学术机构
接受。奥格本还注意到,维格那并不是地质学专家。他引用卡尔德的话,说维格
那是“一个多面手,一个少见的、不耻下问、敢于涉猎各个知识领域以获得更广
泛的综合性知识的人。与此相反,过份的专业化蒙蔽了维格那的反对者的眼睛,
使他们丧失了创造性。”牛津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卢尼和奥格本,都不是莎士比亚
专家或英语教授。那些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可能是最后看到莎士比亚事实真相的
人。
  一篇简短的文章不足以为牛津伯爵正名,它只能呈现支持牛津理论的大量事
实的一小部份。只有奥格本的巨著可以达到为牛津伯爵正名的目的。但是,外行
人阅读有关莎士比亚之争巨著的寥寥无几,因此,莎士比亚之争就被局限在专家
学者的领域里。然而,这些专家学者一味坚持斯特拉堡理论,因为他们的名誉、
职业都靠着斯特拉堡理论。要他们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牛津理论是不可能的。所以
,可以预期,在斯特拉堡理论从历史中销声匿迹之前,它还会继续流行几个世纪。

【作者原注】

① 查尔斯·奥格本《神秘的威廉·莎士比亚:神话与现实》第三章,1984。
  除另外指明出处外,本文中所有引文均出自奥格本之作。
②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杀父罪》,1928。
③ 《人与超人》,导言。

译者注:文中莎士比亚戏剧的剧名、剧中人名、地名及引文均以朱生豪译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