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品控员是做什么的:流水带走光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9:28:02
在西方人眼里,很多地方,人们对死亡是一种神性的膜拜,死亡和生命被看得一样神圣。我们却无论如何也潇脱不到去膜拜,我们是一个对死亡充满了迷惘和恐惧的民族。

我的血脉里,同样不能少了这样的遗传,不记得了,那是几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死亡的场景,只远远地望着,一个若大的棺木停放在路边的空场上,旌幡飘飘,哭声阵阵,无论我走到哪,恐惧的氛围浸到我生命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每一次从那个空地路过,我都会被一种自己内心制造的氛围紧紧地缠绕,几乎要窒息,仿佛空气凝固……甚至有大人说,看见那个逝去的人在果树下拣梨吃,我问,他开心吗?那人说无表情,当时我确信,那是真的(其实是多么无稽之谈啊)。

一直觉得,我不怕死,却害怕别人的死亡给我的那种氛围,了却了红尘,我不知道逝去的人,会在哪一个不经意的角落,默默地看着世俗的繁华,快乐吗?悲伤吗?抑或他们在嫉妒或怨恨活着的人吗?

来生无从知晓无从把握,今生,也不晓得生命的真相,只这么几十年,尽管死亡与我们不过咫尺,人人都觉得离自己却是天涯。我们努力的打拼,努力地使自己和亲人活的更好。

“如果我们观察自己的生活,就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我们一生都在忙着无关紧要的‘责任’。”
当我们以“琐碎的喧闹和行动来填满每一个时刻,”或许我们会为失去其中的某一个而伤心和懊恼,但很少想过,当我们失去所有的这一切,我还是那个我吗?
或者,我们一生的劳顿,不过是在沙滩上建造一个童话般的希望之塔,这个过程,艰辛却愉悦,明知道,一撒手,这座造了一辈子的塔已经不再属于自己,包括是寄存灵魂的肉身,但那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这个过程,我们仍可以满怀了希望和快乐。
突然,释然了,渔雁草堂为什么会一边努力地打拼生活,一边渴望着“幸福的死亡”。

2007年3月25日,渔雁草堂在自己的预言里,去了,太多的人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太多的人陷落在一种无常的悲伤与困顿中,一场车祸夺去了他37岁的生命。

几天来,躲在他的博客里,读那些谶语一样的诗歌,更增加了内心对生与死的震撼,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如草堂这样,在还很年轻、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如此的坦言和渴望着死亡。
……
“日日乞福,关爱之人,愿诗歌或自由与你合葬
等待最完美的舍弃,红尘与俗世尽归泥土
雕刻好至亲至爱的名字,在我火熔不化的骨头上
准备好幸福地死亡(摘自草堂诗歌)”
“就像中阴教法所说的「有如孩子投向母亲的怀抱」;而且还可以藉着安住在那个状态中,终得解脱。”

能把生死看得明白的,除了千古一个庄子,谁能如此幸福的死亡?草堂未必看得明白,但他似乎是渴望着的!

利用生命来为死亡未雨绸缪吗?
打开草堂的博,2007年1月16日发个贴《打扫一下墓地~~~》内容却只有四个字:“满目荒凉~~~”而两个多月后,他居然真地回到他的墓地。巧合吗?还是草堂预知了自己的归程?也或许,他的心灵本就不属于红尘?草堂,当真是别具一格的,可这样的别具一格,似乎对他的亲人和朋友,过于残酷了些。

“痛苦本身就是一种有别于永恒的幸福。”
而渔雁草堂,你是渴望着的吧?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至乐篇》)
总是在朋友那,听她说起草堂,她叫他渔,她说他很累,他说人都会死,不死是因为没有勇气。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多可贵。
虽然草堂对死亡念念不忘,甚至渴望着,却并不影响他牢牢地把自己浸在红尘中,努力地追逐着打拼着,事业与爱,他是双丰收的吧!而他的文字,是脱离了肉身,从灵魂里飞出的精灵——疼痛。圣洁。高蹈。那是一处不染俗尘的净土,可惜,除了这些留在人世的文字,我们已永远丢失了这片土地。

“二零零六年四月,天堂笼罩着层层迷雾
我已然在佛陀前化解去眼泪,苦笑着,寻一双温暖的手
所有的往事犀利如草,蔓延在我胸口”(摘自草堂的诗歌)
草堂,上帝懂你,仅隔了一年,天堂的迷雾散去,你寻到了那双温暖的手,“把名字刻下来/让大家见证,/天堂的路/比人间的路好走。”(摘自草堂诗歌)上帝爱你,给了你永世的幸福。
明年的今天,还会有谁在尘土里,读你不死的灵魂?而我们在人世间,又如何安置自己的灵魂?
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那么,一出生,我们便在死亡的路上了,不知道它在哪儿等待着我们,甚至,每一天每一刻,都有人在天灾人祸中离去,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会让活着的人痛不欲生,因为我们不知道下一个轮回,我们只知道,今生永久的失去。
一切都是多么无常,我们要好好地对待生活,对待身边人,让自己的心境安宁些,让生活简单些,或许我们还不能如草堂那样,坦然地准备死亡,但是,我们可以准备很好的活。
“诚如十二世纪的大师惹巴格坚(Drakpa Gyaltsen)所说的:‘人类一辈子都在准备,准备,准备:只是对下一辈子没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