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球衣图片:中苏分歧原因新探(沈志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5:30:30
中苏分歧原因新探(沈志华) 转载自 有一说一最终编辑 有一说一


【微博】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一直学苏联,六十年代才跟苏联分岔了,成了敌对双方,在国家体制、党的原则等等一些重要的方面,我认为至今中国还没有摆脱苏联的模式。所以最终我们想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为什麽苏联就走不下去了呢?

  中苏产生分歧原因之一,在於大好形势,用毛泽东的话是“东风压倒西风”。赫鲁晓夫认为既然社会主义力量超过了资本主义力量,那麽战争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基础不就更牢了吗?谈判就可以解决问题,赫鲁晓夫就开始积极的搞美苏缓和。
  毛的看法相反。他在莫斯科会议上讲:现在需要的是掀起世界革命,到处制造紧张局势,然後大家一努力就把帝国主义消灭了。做了“一旦打起原子战来,不要紧,死一半人,我们还剩三亿”的发言。
  分歧原因之二:大炼钢铁、大跃进说是超英赶美,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超过苏联。
  毛泽东说:苏联天天讲向共产主义过渡,四十年了,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我们不一样,我们有了大跃进,有了人民公社,三年就能实现共产主义。到那个时候,我们到了共产主义门口,我们先不进,我们让苏联老大哥先进去。他们今天进,我们明天进。
  1959年7月中赫鲁晓夫在波兰,答记者问时说:人民公社这个东西,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只会把问题搞坏,比如我们二十年代搞过公社,就失败了。《真理报》予以发表。毛泽东生气了,说:“我要写文章,我要向赫鲁晓夫宣战!我要向一切怀疑和反对人民公社的人宣战!”指示陈伯达:“明天你把赫鲁晓夫这篇文章发了,我要让全国人民知道,赫鲁晓夫是反对人民公社的!”
  分歧原因之三:1958年8月23日,毛泽东命令彭德怀开始炮击金门。
  战斗中,中国得到一枚没炸的美国响尾蛇导弹,是最先进的。很快,赫鲁晓夫也知道了,赶紧跟毛泽东说,我们正在研究这个,你把这哑弹给我吧。中国左推右挡,就是不给,说我还要研究呢。
  1959年10月2日,中苏两党领导人会谈。赫鲁晓夫说:我们是盟友啊,你搞这麽大动作(注:指炮击金门)都不事先说一声,这还像是盟友吗?
  毛泽东: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凭什麽跟你讲?我就是不跟你讲!
  赫鲁晓夫:我从来没说台湾不是中国的内政,但是这件事涉及到远东的国际局势,如果美国人真干起来怎麽办?(实际上解放军第一炮就把金门的美国顾问打死了。)
  赫鲁晓夫遭到刘少奇、周恩来、林彪、彭真、陈毅的围攻,双方把脸皮撕破了。
  苏联人不高兴,说你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给你的,我管你要这个哑弹,你都不给。於是下令苏联专家停止给中国提供P1、P2导弹的技术资料。
  苏联部长问赫鲁晓夫,按照合同,我们给中国的原子弹样品已经装好了,是不是发车?赫鲁晓夫一拍脑袋:不发!毛泽东手里没有原子弹,他还说干就干,如果他有了原子弹,指不定他会做出什麽事来。
  1960年6月2日,世界工会联合会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散发传单,苏联集体退场。中国开始把中苏分歧公开了。
  24-26日,世界共产党布加勒斯特会议召开,苏联代表团率兄弟党对中共发起围攻,彭真舌战群儒,光荣孤立。
  1960年,邓小平主张,纪念列宁诞辰九十周年写几篇文章,毛一听,好,好主意。苏联也写。中国和苏联就开始在报纸上各自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说理论争论,苏联马上就矮了半截儿。为什麽呢?因为马列主义原本就是在革命和战争年代的产物,而中共认为现在还继续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年代,所以他们对马列主义的理解和引用是它的原义,比如说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等等——所有这些,说的都振振有辞,马克思就是这麽说的,哪一卷哪一页。苏联就非常的尴尬,因为他们想说的,马列主义里面没有,但是又不敢说我这个不是马克思主义,还得说我这个也是马克思主义,它就老去找点边缘的词句来解释。结果让中国一驳,一下就抓住软肋了,弄得苏联是非常尴尬。特别是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一辩论,中国这边激昂慷慨,振振有辞,那边就理屈词穷,对不上话。问题是,要不然你就说我这个已经超越马克思主义——又不敢讲;说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修正——那更不敢讲了,本来就骂你修正主义了,他哪敢承认这个?
  赫鲁晓夫最後只剩下一招,撤退三千援华专家。
  【右图:沈志华教授解读中苏关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