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齐鲁医院官网挂号: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09:05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广东广州 510631) 

     第23卷  第1期    2003年3月    《热带地理》

 
  
 摘 要: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它作为区域城市化高级阶级性现象,是集聚与扩散共同作用的产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的发展,当今城市群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城市群越来越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对它的研究与探索是城市研究领域的新拓展,它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文中简要回顾了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与主要成果与观点,着重对我国城市群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进一步探讨了城市群研究的新趋向,以利于推动我国城市群研究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城市群;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03)01-0044-06

   

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对城市群的研究与探索是城市研究领域的新拓展,它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的发展,当今城市群已成为全新的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使得城市群越来越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国内外城市群研究主要成果与观点进行回顾与展望,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群研究的深入开展。1 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1 1 国外城市群研究启蒙发展阶段(1915~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最先从城市群体(Town)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ofTo-morrow)中的“田园城市”正是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20世纪初,英国的格迪斯(P.Geddes,1915)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inEvolution)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化的形态:城市地区(City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ld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之后的恩文(R.Unwin,1922)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应用于大城市如伦敦的建设与调整。芬兰沙里宁(E.Saarinen,1918)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在这种“有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同期基于城市群体的规划研究,在一些大城市发展中都有体现,也表明了城市群体的研究渐渐受到重视。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933)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其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广泛采用。他的中心地理论更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杰弗逊(M.Jefferson,1939)和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1 2 国外城市群研究丰富深化阶段(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维宁(R.Vining,1942)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邓肯(O.Duncan,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System)的观点[1]。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研究开拓者当属法国地学第23卷 第1期2003年3月                 热 带 地 理TROPICALGEOGRAPHY               Vol 23,No 1Mar ,2003 

<

者戈德曼(Jean.Gottmann)[2]。他在考察北美城市化后发表的《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Megalopolis:theUrbanizationoftheNortheasternSeaboardoftheUnitedStates,1957)[3],探讨它的空间生长模式。Megalopolis被视为全新的城市群体概念,不是简单的一个城市或者大都市,而是一个面积广大,有几个大都市相连接的城市化区域(其人口≥25万和≥230人/km2为标准);1961年,他进一步研究当时世界几个大都市带并认为它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他的观点得到广泛推崇。他的SinceMega lopolis(1990)确立了他在城市群研究领域的地位。法国佩鲁(F.Perroux,1955)[4]的“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发展理论”,是城市群研究的一大理论贡献。美国地学者乌尔曼(E.L.Ullman,1957)[5]提出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对城市群内外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影响深远。弗里德曼(J.Friedmann,1964)[6]结合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提出经济发展与空间演化相关模式,反映了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过程。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1968)[7]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揭示空间扩散的多种形式加深了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70年代,小林博氏在对东京大都市圈的研究后总结前人观点归纳并强化了城市群发展过程的3个概念: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Region)、大城市区(MetropolitanArea)、城市化地带(UrbanizedArea)。哈盖特(P.Haggett)和克里夫(A.D.Cliff)提出区域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模式[8]。库默斯(I.B.F.Kormoss)和霍尔(P.Hall)分别对西北欧城市群和英格兰大都市带[9]进行了研究。希腊学者杜克西亚斯(C.A.Doxiadis,1970)[10]大胆预测世界城市发展将形成连片巨型大都市区(Ecumunopolis)。加拿大地学者麦吉(T.G.McGee,1980、1994)对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城市密集地区进行研究后提出“城乡融合区”(Desakota)的概念,并认为这些地区已出现类似西方大都市带的空间结构[11]。林奇(K.Lynch,1980)[12]构建扩展大都市(DispersedMetropo lis)模式。卢德耐里(D.A.Rondinelli,1985)总结了区域城市群体相互联系的7种类型[13]。麦克尔劳林(J.B.Mcloughlin,1985)[14]强调城市群应当通过理性规划的约束达到空间持续平衡发展。联合国人类聚落中心使用UrbanAgglomeration作为衡量大城市规模的标准。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革命极大地进城市群研究。弗里德曼(J.Friedmann,1986)[15]对城市体系的等级网络进行研究,划分了城市等级,指出城市体系的等级关系将成为跨国公司纵向生产地域分工的体现。范吉提斯(Y.N.Pyrgi otis,1991)[16]、昆曼与魏格纳(K.R.Kunzmann&M.Wegener,1991)[17]都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的研究。认为大城市带实际上是产业空间整合的产物,作为新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将占据全球经济的核心位置。欧盟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1993年就开展跨境的“欧洲空间发展展望”(EuropeanSpatialDevelop mentPerspective)规划。富田禾晓(1995)则以都市空间为经,结构演变为纬,从人口、第三产业、居住、消费、通勤、中心地等级和职能对日本的城市群深入研究[18]。帕佩约阿鲁(J.G.Papaioannou,1996)展示了全球城市系统网络化发展的模式,并对城市群的发展寄予厚望。2 国内城市群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观点20世纪80年代初,丁洪俊、宁越敏[19]以“巨大都市带”的观点引入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后,国内对于城市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渐渐开展起来。2 1 以理论探讨为主的主要成果及观点周一星[20]提出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Inter lockingRegion,MIR)概念,MIR是以若干城市为核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他分析了其形成条件,认为大都市带是经济高效的空间组织形式,而且是动态发展的阶级性产物。实际上MIR是城市群发展的更高级空间形态。崔功豪[21]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研究,指出根据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级与水平,前瞻性地划分城市群结构为3种类型:城市区域(CityRegion)、城市群组(MetropolitanComplex)和巨大都市带(Metropolis)。国内专门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著作《中国城市群》[22]定义了城市群(UrbanAgglomera tions):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综合体”。其第二版(2001)[23]对城市群发展演变规律进一步探索,包括《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24]在内重视城市群体联系与作用,丰富了城541期                林先扬等: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市群的研究。代合治[25]以城市群的面积、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数量和城市等级结构为指标划定我国4个等级别共17个城市群。但他没有考量城市群经济系统中中心城市的辐射能量以及空间作用的跳跃性。顾朝林[26]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来研究中国城市化,当中对世界城市化新趋势、国际性大都市、大都市带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张京祥[27]以城市群体空间演化基本机理构建城镇组织体系、城乡关联体系、网络联通体系和空间配置体系构成的城市群体空间运行系统,从多维空间展示其运行过程,进而提出有序竞争群体优势律、社会发展人文关怀律、城乡协调适宜承载律和敞密有致空间优化律的空间组合规律,以及城市群体空间发展组织调控模式。这无疑是城市群空间理论研究的新突破。朱英明[28]建立城市流强度模型,在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是卓有成效的。姚士谋[29]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认为信息革命对城市群区空间拓展的效应有:协作效应、替代效应、衍生效应与增强效应,以及城市群如何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城市空间的多元运用来提高其竞争力。朱英明等[30]综合分析城市群发展的等级、功能、再分配和增长特征,具体城市群发展如何进行空间等级规定与衔接、统一规划、及时调整城市群管理战略与方针以及分配机制。薛东前等[31]从城市群体结构、空间拓展和土地利用等方面讨论了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动力机制、基本特征和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城市群用地优化配置趋势。2 2 以实证分析研究为主的主要成果及观点围绕我国城市群开展的实证分析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得到加强,丰富和促进了城市群研究的深入。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对京津唐城市群的研究;北京大学关于辽中南城市群的调研;《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32]首次将“大都市区”的概念引入城市群规划发展,提出都市会、市镇密集区、开敞区和生态敏感区。开创了城市群跨境空间协调规划的新理念。以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经济、人口集聚与扩散的机制和调控研究”(1997)形成的《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33]是较全面对我国沿海4大城市群发展的实证研究,意义重大。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分析:①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廖重斌[34]构建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提出珠三角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体系及评价标准;蒋志学[35]侧重于以整体来规划城市群环境;汤可可[36]分析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盖文启[37]从城市群经济结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制约因子等综合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莫风珍等[38]重点放在城市群水资源可持续的开发与利用。②从产业发展角度:许学强等[39]从劳动分工和工业生产组织方面分析城市群形成的基本原理;刘则渊[40]对辽宁带状城市群经济结构分析后提出基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应当服务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刘新平[41]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潭株城市群的农业发展定位与途径。③城市群经济运行:曹扶生[42]研究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经济互动发展;黄莉萍[43]分析湘中城市群经济融合发展阶段总体特征与存在问题,寻求城市群经济持续发展对策;周国华[44]讨论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原则与途径。④城市群机制研究:阎小培[45]从整体角度研究港澳珠三角,分析了该城市群的特征、重点探讨其形成机制:有利的国际环境、地区条件良好、资金集聚、技术和人才集中、弱化的行政联系、快速非农化、城乡一体化以及综合交通网络;顾朝林等[46]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过程、现状特征、动力机制及发展战略。⑤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章国兴[47]认为通过对群内各层次的中心城市定位,以增长极的形式达到城市网络系统的建立;齐康等[48]以分层次形式从人均国民收入、人口城市化、产业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对江苏带状城市群体进行空间分析,提出该城市群体的发展模式。⑥城市群发展方针与战略:朱英明等[49]从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因素、目标、机构形式和城市群结构体系等级水平4方面展开探析;周珍强[50]建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共同市场等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主题化。⑦城市群功能与结构方面:邓先瑞等[51]从城镇结构(等级规模关系、功能结构和分布特征)来探城市群结构优化;薛东前等[52]以关中城市群为例量化分析城市群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朱英明[53]分析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特征:分形特征、二次极化、交通制导、传动作用与网络组合,描述发展趋势。⑧城市群间比较研究:张新华等[54]比较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流域开发,探讨它们经济联系与协调发展;陈凡等[55]在进行对比分析后总结国外城市群建设经验:重视首位城市的作用、交通网络建设和城市群的动态发展,提出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发展思路。64                      热 带 地 理                    23卷 

<

3 国内城市群研究的总结城市群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演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催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综观国内城市群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经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在城市群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拓宽了许多新领域。然而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⑴城市群作为综合且独特的地域空间单元,需要有多维的视角、多学科的综合;而我国城市群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者和城市规划学者当中,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出发来研究的成果较少,尤其是多学科综合研究更少。⑵在城市群理论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应看到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体系还相当薄弱,缺乏系统性,主要介绍和引用国外成熟理论,并且专门研究城市群的著作不多。⑶由于城市群基础数据库的缺失,一些研究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并且在城市群间(包括中外、国内)的比较性研究也少。⑷事实上城市群作为复杂的系统,有它的层次性,笼统地对城市群进行发展战略或对策研究是缺乏指导意义的,因此有待系统化且分层次有差别的深入分析研究。⑸在城市群发展过程研究中,对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影响考虑不多,特别是从产业体系的升级和重组、产业空间转移和跨国集团公司对城市群发展的深层作用的研究还较欠缺。⑹城市群研究与新技术、新手段的结合较少,如引入GIS、GPS、RS等技术对城市群实施科学的模拟以及时间系列上的动态监测,对城市群的发展态势作出科学预测和空间安排等动态研究有待加强。4 城市群研究新趋向展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产业的升级和重组以及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56]。尤其是我国成功加入WTO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宏观背景已发生变化,其发展必然处在开放复杂变化的动态之中,更直接、更深刻地受到来自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多重影响。由此,城市群的研究将出现一些新趋向。⑴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突破区域的界限,使得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已成为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它总是推动着城市群发展[57]。在我国城市群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型经济转型时期,考虑如何以产业体系从空间规划城市群并使之获得整体发展。⑵城市群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达到深化和发展核心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联系。只有合型的竞争才能体现城市群的整体力量,并且城市群内合作是城市群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我国城市群内的联系与合作仍然受制于行政区,未能建立起复杂多样的协作分工体系[58]。城市群分工合理化不能单纯依赖市场机制的调节,更需要政策的规范与引导。如何在体制和政策上创新使得城市群各级政府在更广领域内达到理想的合作与跨越,共同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⑶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强化“跨”城市合作的力量,城市群优势的创造,跨区域的竞争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大都市区化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新阶段[59],我国城市群的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如何摒弃原有传统的在封闭行政区内组织城市经济体系的模式,以大都市区组织模式来进行区划调整并建立和配套有效的制度与政策来实现跨行政区组织、建设和管治。⑷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并且主动融入世界城市经济体系,广泛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合作,迈向国际化和现代化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整合加强内部的横向联系,打破群内分割,有效配置经济要素,共享基础设施,是城市群发展的内在要求[60]。如何整合获得城市群高效持续发展,符合城市群发展趋势是重大问题。⑸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是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与产业集群,它是城市群发展的强有力支撑[61]。城市群正是通过这些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来影响和控制周边地区发展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城市群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在不断增强城市群竞争力和巩固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新发展条件下、如何通过群内外或群之间的差异成因比较研究,借助有效的产业整合创建城市群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合理且高效的经济和产业结构来达到可持续发展。以上这些方面有可能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741期                林先扬等: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影响城市群的发展。另外如何创建合理的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方法,引导城市群整体持续健康的发展;如何把握城市群的结构演化和处在何种发展状态;如何促成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在较高水平上的融合等都将成为城市群研究的新趋向。参考文献:[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15.[2]GottmanJ.Megalopolis,ortheUrbanizationoftheNortheasternSeaboard[J].EconomicGeography,1957,33(7).31-40.[3]GottmanJ.Megalopolis:theUrbanizationoftheNortheasternSeaboardoftheUnitedStates[M].Cambridge:TheM.I.TPress,1961.[4]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9-12.[5]UllmanEL.AmericanCommodityFlow[M].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1957.60-73.[6]FridemanJR.Urbanization,PlanningandNationalDevelopment[M].London:SagePublication,1973.6-7.[7]HagerstrandT.InnovationDiffusionasaSpatialProcess[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68.124-168.[8]HaggettP,CliffAD.LocationalModels[M].London:EdwardAmoldLtd,1977.37-69.[9]HallP.SpatialStructureofMetropolitanEnglandandWale[M].Cam bridge,England:UniversityofCambridgePress,1971.96-125.[10]DoxiadisCA.Man’sMovementandHisSettlements[J].Ekistrics,1970,29(1):173-175.[11]McGeeTG.TheEmergenceofDesakotaRegionsinAsia:ExpandingaHypothesis[M].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lPress,1991.25-126.[12]LynchK.GoodCityForm[M].Boston:UniversityofHarvardPress,1980.35-79.[13]RondinelliDA.AppliedMethodsofRegionalAnalysis:TheSpatialDi mensionsofDevelopmentPolicy[M].Boulder:WestviewPress,1985.143-156.[14]麦克劳林JB,著;王凤林,译.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45-149.[15]FridemanJR.TheWorldCityHypothesis:Development&Change[J].UrbanStudies.1986,23(2):59-137.[16]PyrgiotisYN.UrbanNetworkinginErope[J].Ekistics,1991,50(2):350-351.[17]KunzmannKR,WegenerM.TheAtternofUrbanizationinWesternEu rope[J].Ekistics,1991,50(2):156-178.[18]富田和晓.大都市圈的结构演化[M].东京:古今书院,1995.14-79.[19]丁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1983.314-324.[20]ZhouYixing.DefinitionofUrbanplaceandstatisticalstandardsofurbanpopulationinChina:ProblemandSolution[J].AsianGeography,1988,7(1):12-18.[21]崔功豪,王本炎.城市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58-92.[22]姚士谋.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3-10.[23]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3-10 [24]姚士谋.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33-65.[25]代合治.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2):40-43,55.[26]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48-266.[27]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28]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区域联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0.11-48.[29]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信息环境下城市群区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1,25(8):16-18.[30]朱英明,孙钦秋,李玉见.我国城市群发展特征与规划发展设想[J].规划师,2001,17(6):78-82.[31]薛东前,王传胜.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95-102.[32]广东省建委等编著.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协调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35-101.[33]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42-225.[34]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分类体系[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35]蒋志学.城市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环境保护,1999,(11):42-43.[36]汤可可.江苏沿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取向[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1):38-43.[37]盖文启.我国沿海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地理科学,2000,20(3):274-228.[38]莫风珍,潘明杰.辽宁中部城市群水资源与对策[J].辽宁经济,2001,(2):15-16.[39]许学强,周春山.论珠江三角洲大都会的形成[J].城市问题,1994,(3):3-6.[40]刘则渊.辽宁带状城市群产业结构战略性重组思路[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20(6):11-15.[41]刘新平,李恒典,孙双峰.21世纪前期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定位及发展途径[J].长江流域发展与环境,2000,9(4):473-478.[42]曹扶生.上海的崛起需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J].探讨与争鸣,1995(4),3-6.[43]黄莉萍,侯学钢.论湘中城市群经济的融合耦动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1):44-48.[44]周国华.试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群体一体化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1(3):47-50.[45]阎小陪,郭建国,胡宇冰.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6):22-29.[46]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J].城市问题,2000,(1):7-11.[47]章国兴.试论重庆中心城市群网络系统的构建[J].探索,84                      热 带 地 理                    23卷 

<

1999,(3):69-71.[48]齐康,段进.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空间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7,(1):1-4.[49]朱英明,姚士谋.我国城市群发展方针[J].城市规划汇刊,1999,(5):28-30.[50]周珍强.长江三角洲国际性城市群发展战略[J].浙江大学学报,2000,27(2):201-204.[51]邓先瑞,徐东文,邓魏.关于江汉平原城市群的若干问题[J].经济地理,1997,17(12):82-84.[52]薛东前,姚士谋,张红.关中城市群的功能关系与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0,20(6):52-55.[53]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4):28-30.[54]张新华,濮存惠,肖元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流域开发比较研究[J].软科学,1996(2):15-18.[55]陈凡、胡涓.中外城市群与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城市化[J].自然辩证法,1997,13(10):48-53.[56]申玉铭.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1999,19(3):13-17.[57]阎小培,方远平.全球化时代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模式探新[J].城市规划,2002,26(6):40-45.[58]沈建法.跨境城市区域中的城市管治[J].城市规划,2002,26(9):45-50.[59]王兴平.都市区化: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J].城市规划汇刊,2002,(4):56-59.[60]王士君,高群,王丹.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J].地理科学,2001,21(6):558-563.[61]沈玉芳,张超.论长江三角洲未来产业整合战略[J].Review州考古悬案———《“广州秦代造船遗址”学术争鸣集》问世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编辑的《“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学术争鸣集》已于2002年11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造船学会船史研究会等10个学术团体发起的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而轰动学术界的“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真伪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在广州举行。其所取得的成果究竟怎么样?当时广州各媒体出于某种原因,报导不尽相同,均嫌偏颇。坚持“船台说”者则在市文化局系统的内刊中故意报导为“各执一说,维持原有结论”(大意)。为了将真相告诉世人,向省、市政府和国务院主管文化的领导汇报,特出版《“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学术争鸣集》。争鸣集由香港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题签,是一部历史文献式的学术性、资料性并重,装帧设计新颖、深入浅出的学术专著,在全书架构编排上别出新意。该集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争论历史的由来与发展。第二部分:争论的实质问题。包括对“遗址”出土物认定的争论;对“遗址”当时是否具备造船的地理条件的争论;对“遗址”是否与南越王宫殿分属不同时期文化层的争论;对所谓“船台”建造原因与废弃原因的质疑等等。总之对遗址是船台,还是南越王宫殿建筑基础的每个实质问题,为了帮助读者尽快弄清争论双方的观点,编者还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争论的焦点列出。第三部分为结论。编者将10个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一致否定“秦代造船遗址”的正确结论表达出来;其次是密切配合内文的需要,加插一些实证性的图照,有效增强其逻辑的论辩力量。这是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著作。子牛941期                林先扬等: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