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户ひまり中文名:留守那年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42:45

  

  留守那年的……

  

  编者按:一条难以磨灭的林荫道,一段刻骨铭心的心理落差。一种深邃的洞悉,一个回眸深思的眼神。一个打着结的回忆,一个对生活和岁月充满热爱的心境。文章阐述鲜明,像一位哲人在为我们讲述曾经。文笔老到,语言娴熟。作者有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气息,岁月和时间带给我们的伤疤是难以抹平的,有时候,一种心智的沉淀便是我们依赖的风景。问好作者,已拜读,推荐共赏,祝创作愉快。

  人的一生总是有许多能憋得住的气,留守得住的情,忘记不了的景,往返着的事。以及那些:无从割舍的阴影,奋斗拚搏的苦楚,灰心丧气的委屈,荣辱得失的迷惘,是非恩怨的纠葛,倍历沧桑的感慨,前途未卜的茫然,温馨友情的陶醉,别后难见的惆怅,不为人知的寂寞,卷土重来的孤独,等等。已成了人生历程的一部分。常常怀有使人升华的感激与渴望,永远也扯不断与它的联结。当遇到某种媒介的诱发,心灵产生感应,历历在目,仿佛触手可及,并对那些已逝的岁月怀有一种莫名的感念。

  我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徘徊在大地上的命运,特别在逆水行舟的时候,心境会无来由衷的跟大自然中某些景或物,有着相似的起降,或是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默合,似有着同病相怜的关怀和理解。

  诚然,在没有等待的日子,无需关注电话铃声的响起;在没有选择出行的时候,无需关心天气预报,管它是阴雨还是晴天;没有经历复杂的事件,仅凭聪明睿智很难感知生活的雄浓和苍白,体会不了苦尽甘来的沉淀。

  今天,我带着欣喜的憧憬与告白,开启了记忆炽热的门窗。预计要描述过去的懵懂,听从今天思念的催促,踩响沉寂多年的军旅岁月。

  都说部队是军人的第二个家,对今天来说,那只是我“心灵故乡”的一个景点。然而,记忆的细胞寿命是最长的,藏着我青春岁月的所有痛苦与快乐的秘密。

  那年的春节之后,天气依然很冷,时空已收到春天的请柬,大地还没有显现春天的温暖和多情。只有在早上出操结束之后,暖和的身体才可以让我脱下用来抗寒的有些沉重的外衣。每天都比战友们睡得晚而起得早,而且每天都要比战友们多跑五六公里,本来放下书本才来的军营,可在军营里又重新拿起那让我苦不堪言的数理化课本。战友们以为我是一个有理想的军人,领导也偶尔表扬过我的好学和刻苦训练。而我被出人头地的动机所牵引,所有的表扬和同志们的羡慕,没有给我带来丝毫的快意。实在是不想在这份喝彩中获益,伸出大拇指的羡慕中满足。相反,觉得命运总是逼我进入比赛的场所,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流汗不流汗或流泪不流泪。

  我在感叹,命运总是在捉弄我,让我仓促地涉足严酷的人生,过早地让我领略和在乎众人烔烔逼视的眼神,特别是父母和两位哥哥的谆谆教诲,以及他们大山般的期望。

  那年春天,那些挥之不去的苦涩,揪动着我的心。在军营里出完早操,坚持到营外跑完五六公里后,慢步看着政治题目或背诵英语单词返回军营里,跟一个中学生一般。

  乡间公路两旁无可纪极的比人体还粗大的树木,枯死般的枝条,散发出凋萎的气息,给予我一份苍凉之感。

  万物未复苏之前,这种破败、萧条的农村初春景象,年轻而多想多愁的我,将心跟这背景放在一起糅合,倍增茫然。早上过往的车辆较少,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中学生骑着自行车经这条路去上学,他们有时并排着骑,男男女女,三三两两,有说有笑,给这条大道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时间一长,我也成了这道风景中的一员,并且被学生们用异样的眼光盯住。他们是不是在猜测?当兵人还在营外来看书学习,有些奇怪,有点另类。

  下午,我偶尔也走在这条道上看书,观察到树上的叶子没有全部落下,依稀有几片在树枝上孤独地留守着,可枯死得没有生命力了,淡黄黄的,冻干在树枝上。它似乎已省去了“黄叶”这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没有平时看到黄叶的美感。或者是没有遵循着新陈代谢法则自然变黄而枯落,或者就是在天气的骤冷之下一夜冻死在树上,没有获得黄叶沧桑待变的真实和枯萎凋谢的辉煌,如果将心一联想,这些叶子呀!绿时真是伟大,黄时真是可怜。而此时少年的心被这一景一物所劫持,焦灼、冥思。

  走在这条道上,路边有一些离开它的母体枯黄的落叶,知道它们经历了春夏秋冬,护送着树技一路走来,曾经的绿曾经的鲜活,如人生的历程,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自然凋落。想到这些,少年的我不由得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仿佛走入马致远的《秋思》中。夕阳西下,安静地看到阳光从树技透出的光线的消失,而徘徊在这条道的上我,打量着这变化的自然景观,苦涩中苦苦企盼着一份自强。

  而许多往事,现在它们竟也和这些已经枯死黄叶依旧挂在枝头一样,在我脑海里不肯飘落去。虽然它们只属于过去的那个季节,在过去的那个季节鲜活过,那是些什么记忆呢?

  踏进大自然初春中的这一页,冷风还在扑面,春天的光谱还没有起到作用之时,我被一纸调令离开了所在的部队,到昆明陆军学院学习四个月之久。

  走的当天,我坐在公交车上看到公路两边那些光秃秃的树枝,动态中的我,没生机的树枝一排排的向我排山倒海的袭来,同时一幕幕被走动的汽车抛在身后,心境被这衰败的景色操纵着,似乎进入一种难以逃脱的悲凉。加之气候微微的寒意,心沉甸甸的,假设出万千的凄凉。是谁说的,理想总诞生于春天,美好的情感最早在春天萌发,春天把最珍贵的东西播洒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而今春里我没感受到。相反,倒下的是我一片片的冲动和期待。这份得不到满足的心境,似乎已将自己为中心,梦想春天如我所想,既可怜又有几分执拗。

  转眼间四个月的学习结束,当我坐车途经这段公路,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仲夏之时公路两旁的树木,枝叶茂盛,长条条的树枝在半空中复杂而有序的对接起来,交错盘杂,亲密无间,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林荫道。

  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一片原始的森林。所有的车辆从这段公路经过时,驾驶员都会自然的放慢速度,尽情的尽量的享受这天然的杰作,犹如进入一个绝无仅有的空调之中,驱赶仲夏之时的酷暑。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当车进入这段林荫道之时,天空突然暗淡下来,只因上空茂盛的树枝已全部遮住了阳光,加之路边的杂草从生,直立成一片围栏作为辅佐,有情有义的配合,使这段公路完美的沁入人心。当时感觉,边疆竟有如此的景色,边疆的风光真是迷人,填补或安抚着边疆这颗破碎的心。

  这个景色从此定格在我军旅生涯若有所失、若有所待、若有苦苦寻觅的思想感情中。独爱或厚爱春夏变迁而引发心情波动的情致,感悟一份景美而路遥的往还。

  人是原来的人,我是原来的我。一段乡间的几公里的林荫道,初春时给予我苦涩的联想,仲夏之时却给予我美丽的心情。之后,我多次邀请战友陪我慢步往返这段林荫道,体会触肤之亲,获取我舒适的心情,发散些属于生命性质的微波,正视军营岁月的苦楚,略微化解一些在异乡的土地上产生的压抑。

  一段由美到情的乡间林荫道,单向完美地站立在我的心田,多多少少地让我对此产生一些生命意识的激流,冥冥之中,似乎已注定了与军营苦旅连在一起。

  那年的春夏,心情的起落太大。直至如今,还会有一种浓郁的温情欲把最美的时刻呼唤和挽留,却又暗暗惋惜着。人生的情感,跟季节的变换有或多或少的纠缠,跟喜爱并有所感触的一景一物有着说不清楚的因缘,怎能忘得了呢!

  至今为止,我依然完好无损的保留着跟战友们在这片林荫道中的合影,底色清晰可见,依稀能看见那片林荫道里,孩子们出入学校的身影。十多年过去了,它成了我心中的一座丰碑,不灭灵魂的沉淀,每当静静的夜晚,常常听到它悲壮的回声。心血来潮之时,会出现一份跨越时空的沟通,诱惑我发出唏唏的叹息声,其中至味,让我很久才回过神来。

  许多事曾让我多年不能释怀,尤其是这片林荫道,每每想起总会涌上许多难以言表的感受。就像蒋经国先生在回忆江西赣南时说:“一个人有许多感觉,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直到今天,我最终意识到,自己所紧握不放和耿耿于怀的,已是十几年前的旧事,它们存在过,早已烟消云散于过去的时光里。可这段经历给予我人生这样一种启示:像是支撑粒粒谷子的稻杆,未到稻子的完全成熟,就低下了头,极不公平地伤害了生命运动中自然的属性。

  往事不断充实着我的记忆,让我在悠长而寂寞的岁月里,有所凭籍而不至于寂寥。却又每每在回忆时,不由生出些沧海桑田、光阴如逝的缺憾和怅惘。

  时间与因缘究竟在提醒着我,也毋须换领什么来自慰。所有的昨日,也许都是人生中一种不可少的安排,虽说往事给我留下成千上万滋味无穷的印象,有时也的确使我乐于回忆。同时,重温这些回忆,就是重温它的苦涩。

  今天,我抛弃了当年的所有忧伤和疑虑,于2011年九月初绕道到过去的军营,还有几位铁哥们相伴。当车始入熟悉的山脉,仔细寻问时,没想到现代文明的开发,军营被改建为职业学校,已面目全非;林荫道已不存在,被高速公路所替代,想与林荫道达成某种超时间的默契,竟然成一种奢望,一份泡影。

  是啊!十多年了,怎会没有变化呢?军营这块旧地,当年我就把她当成一位纯朴可爱的少女,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的步履,经济总量成几何数级的递增,怎能不给这位少女换上新装呢!

  是啊!十多年了,虽说让我寻访落空,我却高兴地、夸张地对铁哥们描述着过去的存在,军营的庄重,林荫道的美丽,以及那时那粗犷男人的童心和野性,徘徊的身影。并虚空地假设出我当年认识的几位少女居住的方向和村寨,铁哥们怂恿我快去寻找,逗得他们不亦乐乎;也虚荣地说出我是这支部队屈指可数的文化人,经常看门板厚的书,某些战友不服气,但没有顶我的勇气和信心,因为厚重的书不是谁都能读,谁都愿意去读。这人只要一虚荣,胆子就会大起来,什么假话都敢乱说,铁哥们却信以为真,他们那知道?我是将寻访的无缘转化为开心的戏说。

  岁月更迭,秋草枯黄,朝朝暮暮,日日夜夜,单纯、狭窄的视野里却是非常高大的,它盘桓在我“第二故乡”的土地上的林荫道,默默耸立,那么坚固,那么刚毅。我明知它的离去和不复存在,我却如边陲的“守军”战士一般,心境在留守着那一份似是职责的美好!

  我多次告诫自己,作为男人,不可多愁善感,最重要的是自己脚下的路是否宽阔。更不能流连忘返于过去的自慰或自责之中,否则,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容易被风干和脆折。可是,我不管经历多少挫折,一不小心,就会问冿心路历程,忽略了即将走向衰弱的身影。

  大地默默无言,军营面目全非,林荫道不复存在,我的喟叹放之内心。留不住的过去,留不住的年轻,却留驻了我的记忆。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那年的春夏,那年的那片林荫道,那年的心境,忘不了啦!

  但它远远不是我心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小调,更不是那种荒芜的“无病呻吟”的呐喊。

  确切的说,每一伤口都富有生命质量的回响,每一滴不肯滑落的泪,铸造那个曾经军营的男儿。它是我浸漫时间的遐想,艰难困苦的思想积淀。

  刻下的是我军旅岁月的镌痕,苍凉挺立的悲伤,承受辛苦的贮留,吞吐得失的造化。

  明知“荣枯过处皆成梦”,可不死的记忆在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