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哪里种植阿部白桃:草书书论析要之--书势篇--欧阳中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5:46:04
草书书论析要之--书势篇时间:2009-12-04 15:52:27 | 作者:欧阳中石

    历史上有很多描述草书形态之美的书法论著,主要集中在汉末到魏晋南朝之际,这些文献一方面记载了作者对草书艺术的体验,一方面也记录了当时人们对草书艺术的认识。这些著作是先民们对书法艺术最初的赞歌。今天,我们通过这些篇目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了解古人的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我们的艺术想象力。

    评析:崔瑗的《草书势》是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第一篇关于书法的理论文献。这篇文字最早著录于西晋卫恒的《四体书势》中,因此,它是比较可信的。作者崔瑗是东汉中后期著名的草书家,他把自己对草书的感受记录下来。这篇文字首先承认草书存在的必然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他对草书的艺术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认为草书“应时渝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这无疑是为草书正名。我们知道,草书本来只是为了书写的便利、快捷,与社会上通行的正体文字相比,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文字形,崔瑗不但指出了草书的实用价值,还敏感地发现了它的艺术价值。草书本文用生动的比喻来刻画草书给人的物象联想,像耸峙的高山、猛兽在奔驰;似鸟欲飞而末翔,似腾蛇赴穴,头没而尾垂……说明草书艺术具有强烈的动势。最终他认为草书带来的艺术意象是难以言传的,“几微要妙”,仿佛若斯”。正是有这篇文字,我们才有理由说:东汉中晚期,书法艺术开始自觉。

    评析:索靖也是一位草书大家,他的这篇《草书势》同样对草书的体势作了生动的描述,与崔援的《草书势》相比,索靖的文章更是善于形容。可见到西晋时期,人们对草书的艺术特征的把握更加丰富与细腻。这篇文字有几点值得重视:一是关于“意巧孳生”的论述,强调主体意识在草书创造中的作用。二是对草书“触类生变”的论述。草书不主一途,是人们感受到自然万物的变化而形之于笔墨的结果,这与象形文字“画成其物”的方式不同,比如说篆书,一个字形一般专指一物,所谓“如其事物之状”。草书不但有“触类生变”的优势,而且能“离析八体,靡形不判”。这是说草书有效的分离、融会其他各种书体的形象功能,达到高度概括的艺术境界。三是草书有“去繁存微”的功能,但“大象末乱”。《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谓“大象”是指真正的“形象”,草书虽然简略,但能突破具体的雕画,保留物象形态中最微妙的部分,这样既能表达事物的至上妙理,又有实用价值。



    评析:作者杨泉是魏末晋初时人,他是一位哲学家,历史上著名的唯物论者,著有《物理论》等。善辞赋,但没有关于他是否善书的记载。从状写草书体势上看,文章与前两篇虽未有什么独持的地方,但他明确的提出了“惟六书之为体,美草法之最奇”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草书艺术价值的认识。也可以看得出,草书在众多书体中受人们喜爱与重视的程度。

    评析:到南朝时期,为一种书体作赞颂的文字,除了萧衍的这篇《草书状》,已绝无仅有了。我们在接触贮述几篇草书势一类的文献后,再来理解萧衍的这篇文章,便有锦上添花之感。尤其是对草书体态的形容,更是如此'、然而,萧衍还是传达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观念,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最后,“传志意于君子,报款曲于人间”,这是说草书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实为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