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琼斯磁力:姜草子:韩寒,回归你“坏孩子”的身份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44:07

   新年伊始,中国人就卯足劲儿开始了互掐。一边厢是孔庆东在煽风点火,挑起大陆人与香港人互掐;另一边厢是方舟子与韩寒的互掐。在两位公共人物的示范下,双方的粉丝更是摩拳擦掌,口吐泡沫,都恨不得把对方吞掉。


  群众打起来了?呵呵哈哈!毛泽东说,10亿中国人,不斗行吗?历史又以某种形式在重演。


  当然,这不是文革。但没有文革的架势,却多少有点文革的精气神。这种精气神也只有在自家人的互掐中,才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互掐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在看来,它还会发扬光大。


  有没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组织策划?我想是有的。方舟子说韩寒背后有一个团队,问题是他自己背后就没有吗?我相信方舟子和孔庆东背后都有团队。而且,这个团队比起韩寒的那个破团队来,资源更雄厚,组织更周密,策划与动员能力更强。


  现在我就要来说说韩寒的不是了。说韩寒掉进了陷阱,看来已成铁板上钉钉的事实。而韩寒走到这一步,不要怪别人,要怪就怪自己吧。


  经济学中有一个木桶原理,或称短边规则,说的是在既定资源配置目标(这点很重要)下,决定配置效率的不是强势资源,而是最差(比如说短缺)的资源,即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生也是如此。最终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东东,不是此人的优点,而是此人的缺点,尤其是这个家伙最大的软肋。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博弈中,韩寒的软肋是什么?说到韩寒的缺点,我们不妨首先看看他的优点或长项。韩寒的长项是他的自由率性和叛逆精神。最重要的是,他的这种叛逆的结果不是向下沉沦,而是能将自己的优势尽可能的释放出来,发挥到最佳状态。


  有了这种叛逆精神,韩寒就把人生的重负卸掉了一大半。比如,你说韩寒没文化,只是个高中生?韩寒说,不对,我不是高中生,我高中都没毕业!你说韩寒读书太少,写出来的文章不深刻?韩寒说,错了,我不是读书少,我基本不读书!至于你说的深刻,我还看不上眼呢!人自我解放到了这个地步,你还能拿他如何?


  韩寒叛逆,拔掉了身上几乎所有的羽毛,将自己的皮囊赤裸裸地展示出来,这就是他在中国式文人博弈中的优势。可惜的是,韩寒的羽毛没拔干净,还留了一枚,而且这枚羽毛恰恰是他最珍惜的,这就给自己留下了最大的软肋。


  韩寒的这块软肋,这枚多余的羽毛,就是他对自己天赋的自恋。他坚信自己是天才,他的成名不是源于特立独行,自由精神,而是自己的天赋。为了捍卫这种天赋的声誉,韩寒会做出他平时做不出,也不屑于去做的事来。正是这一条,使韩寒掉进了方舟子设置的陷阱而无法自拔。


  麦田没看准这一点,加上自己的抗压能力不行,他向韩寒开出第一枪后撤退了;老谋深算的方舟子看准了这一点,他又是个精神上的“嗜血动物”,靠依附在名人身上才能存活的“吸血虫”,所以,接过麦田留下的阵地后,他就开始向韩寒发起猛攻了。他的攻击很有效,直奔韩寒的心理软肋而来,使韩寒一步步陷入被动。先是进退失据,后来就只能背水一战了。


  你韩寒不是自认为天才吗?我看你不像。你不仅不是天才,还可能是一个造假者,因为你的那些文章都不像自己写的。你的天分的唯一证明,就是你出版的那些书,可这些书你无法100%证明是自己写的!


  就这一击,击中了韩寒最珍惜的羽毛,他如五雷轰顶,此后的思维就有些乱了。此后他对方舟子的反击,已基本失去了自己原来具有的灵性、自信、大度、幽默和清醒。他变成了另一个韩寒。


  当然,他最后还是醒了过来,选择了诉诸法律,虽然他的这一选择原本就是多余的,当初他如果不去与方舟子做无谓的缠斗,根本就不需要走到这一步,他的这一步,也无法补偿自己已经遭受的折磨。(顺便说说,与很多人的看法不同,我倒是认为韩寒与方舟子的法律纠纷,韩寒最终还是能赢的,虽然他不会100%的赢)。


  这场无聊的互掐结局会怎样?谁会是最后的赢者?我的看法是,抛开法院判决不谈,这件事不存在谁胜谁负的问题。在社会舆论上,是韩寒撒谎,还是方舟子诬陷?仍然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双方都都不会丢掉自己坚定的粉丝基本盘。在商业利益上,双方也不会遭受什么损失,各自码字市场的潜在读者仍在。至于韩寒赛车手的商业价值,更是一根毛也伤不着。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利益的得失,那也是双赢的格局,双方的影响面都扩大了,名声更响亮了。


  如此说来,韩寒到底损失了什么?说到韩寒的损失,那也只能这样说,他无非是伤了自尊心,觉得自己丢了面子。他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痛苦不堪等等。


  照我看来,在这件事上,其实最痛苦的还不是韩寒,而是他的那些曾经把他奉为“自由先驱”、“民主先行者”、“青年导师”,而后又因为他的“韩三篇”,现在恨不得把他打残的前韩粉们。韩寒的痛苦来自自恋,他们的痛苦来自他恋。他恋而不成,恋错了对象,他们便怒火中烧。现在方舟子把韩寒缠上,他们便立马加入了方舟子的倒韩队伍。问题是如今的韩寒还没倒,还在奋力反击。如果经过此事,韩寒仍就没倒,仍在公众面前晃来晃去,他们就会痛不欲生。


  我对这些人深表同情,但只是同情而已,因为他们也是在自找没趣,怪不到韩寒头上。韩寒并没有说自己是什么“民主的精神领袖”,这顶帽子是你们硬戴上去的。你们把韩寒捧得那么高,现在发现他没那么高,就对韩寒恨之入骨,天下哪有这般不讲理的?韩寒是写了“韩三篇”,那里面的许多观点我也认为很臭,可韩寒爱怎么写,那是他的自由。跟韩寒持相同见解的人多的是,你们为何不对这些人喷口水,偏要跟韩寒过不去?那是因为你们臆造了一个自己想要的韩寒!


  由韩寒这些前粉丝的痛苦,我不免想起了狗日的美国佬,不得不再次佩服一下他们独到的眼光。曾几何时,韩寒上了《时代》的封面,也正是因为韩寒这次在美国的露脸,他的名声更加显赫,他后来的与民主、自由、启蒙等政治符号连在一起的许多桂冠,也是在这件事后,由他的粉丝们加上去的。


  但这些人恰恰忽视了,美国人把韩寒请上《时代》的理由是什么?,他们将韩寒摆在杂志封面,是如何给他定位的?而美国人给韩寒的定位,只有三个字——韩寒是中国的“坏孩子”。


  “坏孩子”,这就是美国人给韩寒的定位或评价。现在,经过“韩三篇”风波,经过这次方舟子与韩寒的互掐事件,我不得不说,美国人真牛,他们看得真准!他们给韩寒的定位,比任何中国人的此类定位都更加真实靠谱。坏孩子,这是给韩寒的最恰当的评价。


  坏孩子,首先是孩子,是孩子就还没有成熟,用不着把他放到导师的位置上。但他又是坏孩子。这里的“坏”,是体制眼光看到的结果。在体制内的人看来,韩寒这个人有点不守规矩,有时还搞点小动作,调皮捣蛋,这就是他的“坏”。可他这种“坏”,无非是孩子的任性,有时还很可爱,无伤“大局”。这就是真实的韩寒。


  美国人对韩寒“坏孩子”的定位,相信韩寒本人也琢磨过,只可惜他并没有重视自己的这种身份,可能还觉得不过瘾。现在,经过“韩三篇”事件,经过这次与“名人吸血虫”方舟子的缠斗,他应该醒悟了。他应该明白,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坏孩子”而已,这才是自己最恰当的定位。况且,做“坏孩子”很好。


  做回“坏孩子”,韩寒就应该痛下决心,把自己身上的最后一枚羽毛也拔掉。韩寒啊,你的天才的名分,是神话也好,是事实也好,都是一种累赘,你都不要珍惜,彻底丢掉拖累自己的最后这件包袱吧!你要知道,你若是想守住这个天才的名声,就得事事小心,处处留意,还得假装斯文高雅,才气横溢,而这些,正是’名人吸血虫”方舟子们盯住你的原因。而一旦你卸掉了最后这个累赘,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天高地远,了无重负一身轻,这才是一个“坏孩子”的境界。到了这种境界,即使方舟子们还是盯上了你,看到赤裸裸的你,皮肤光洁,无缝隙可钻,他们又能奈你若何?他们即便再贪婪,恐怕也只能哑然失笑了。


  不为别的,就为活得轻松,愉快,没有无谓的痛苦,更无需假装严肃正经。王小波说得好,活着,就得有趣。


  20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