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宝华厉害吗:告诉你“美式教育”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0:31:48

与美国初等教育之“放羊”形成鲜明对照的,乃是美国大学的“严厉”。首先,管理严格。在国内,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是,最天才的学生都是自学的。我一个极其优秀的朋友,谈及在北大读的本科,名言是:“必修课必逃,选修课选逃。”很显然,即便是北大这样的学校,也有相当多“鸡肋”般的课程(并且大多以“必修课”的面目出现),让最优秀的学生无法忍受,为了自己学习,只好逃课。但在美国大学,不管是哈佛这样的第一流院校,还是一般的大学,基本都无此可能。所谓“自由主义”的美国,恰恰在这点上,绝不自由。我在哈佛做核心课程《儒家人文主义》的助教(由杜维明教授任教),每星期都要带讨论课,学生若有缺勤,就要报告给学生宿舍长,“告状”的电子邮件,抄送与学生相关的各位教师或管理人员,然后可以一级级报上去。换言之,在所谓崇尚“隐私”的美国,学生基本处在几层“监督”之下,无甚“隐私”可言。你可以选择逃课,但逃课之后还能得高分的,恐怕很少。

在我自己开始教书后,也要每堂课让学生签到,若有旷课多者,立刻报告给相关的院长。我也经常接到院长邮件,咨询某某学生是否缺席过多。在此严格的“全景监控”之下,可怜的美国学生若要想逃课,只好编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祖母死了”。于是我们同事间互相开玩笑,都说实在不敢多考试,因为一旦考试,就要“杀死许多祖母”。

与管理严格相联系的,是美国大学的课程繁重。这在第一流的大学尤为明显。当然,在好大学里,学生都是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曾经有媒体报道过,一个中国妈妈去看望在哈佛读本科的女儿,发现女儿当日计划安排的睡觉时间,只有15分钟,顿时哭了。这个故事颇近于现实。我在哈佛读博士时上日语课,练习的句子是,你昨天看了《纽约时报》了么?结果说来说去,每个人都是,我昨天没看,今天也没有,因为没时间。有一次,看到在耶鲁读博的朋友在日志里说,一边在跑步机上跑步,一边看论文,不禁觉得很好笑。但这在顶级学校,绝非少见。

美国大学自然有许多值得中国大学借鉴的地方,比如,小型讨论课(seminar),比如,学生多方面发展。但美国教育的这些优点,若推至极端,也会失去平衡,从而损害教育的质量。我个人认为相当多的讨论课(甚至包括哈佛的讨论课),都有“浪费时间”之嫌,教师不再传授知识,几个小时可能就沦为低层次的讨论。学生参加校内运动队自然是好(在我教书的大学,似乎每个学生都会参加一个运动项目),但倘若训练、比赛的时间过多,又自然会严重地影响课业。在美国做老师的确不易,因为要时刻提防刺伤学生的小心灵。在我在哈佛当助教的时候,很可能一个B的分数,就要惹来学生的不满。而哈佛政府系的曼斯菲尔德教授,也因为批评哈佛教育的“庸常化”和给学生分数过低,遭到学生攻击。事实上,现代社会已经造就了一种“平庸主义”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