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极猛进闪削弱:苏州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13:58
 

    在苏州的三张报纸中,我最喜欢读《苏州日报》,版面大气,内容全面,思想深刻,引领着苏州人的观念与社会潮流。最重要的,它也是姑苏文化的风向标,外地人想了解苏州人是什么秉性与思维,读一读《苏州日报》便可。

    比如,记忆中的2012年1月7日《苏州日报》“沧浪”版,好像发过一篇文章,说如果知道有人犯了错,你最好不要当面向他指出来,这样就不会让他难堪了。(大意)理由说了一大堆。总之,就像毛泽东说的,“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反对自由主义》)读了之后,哑然失笑。毛泽东可是将这种人,定性为“自由主义”啊。过去在《苏州日报》上,好像也读过类似的文章。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一种文化性格,姑苏区域特定的文化性格。《苏州日报》并不认为它有什么不好。当然,这种性格是自私的,但在我们苏州人心里,这是“文化修养”的体现。苏州是文化名城,读书人多,远近闻名。一个真正的苏州人,从小到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窗外”(社会)在心理上是排斥的,所以,不可能见到别人有错,就主动上前帮助他改邪归正。甚至,产生这个念头都是错误的,这也是《苏州日报》发表这篇文章的初衷。

    其实,热心劝善,是助人为乐行为,这种行为包含了社会责任与人性良知,书本上都有。但我们只对“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感兴趣。这样读书,也就读傻了,读得是非不分、麻木不仁了。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熟人聚会,开车的朋友要饮酒,明知不对,你会上前劝阻吗?按照我们苏州人的逻辑,为了不让他难堪,还是“少说为佳”。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无视友人的生命。这种人,是不是有点缺德?所以,读了《苏州日报》上的文章,外地人会感到匪夷所思。

    不过,一概说我们苏州人“自私”,好像也言重了。从古迄今,苏州人不乏行善者,范仲淹办义庄,办府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一个例子。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苏州人,明明能够行侠仗义,却甘心在正义面前做缩头乌龟,甚至受到媒体的肯定?这就要寻找历史缘由了。 

    苏州人,关门做事极其精致,开门见人却很胆小。这是自卑的表现。既是地理上的小桥流水造成的,也是历史上的政治风云逼迫的。历史上的苏州,曾经是春秋吴国的都城,做过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伍子胥、孙武等文武精英,曾在这里辅助吴王,争霸称王。可惜,这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幕。从那以后,苏州长期远离政治中心,使这座城市缺少政治上的阳刚之气。这种难见正义和胆魄的城市个性,一旦融入民众的灵魂,成为集体无意识,就会被人们(包括媒体)认可。所以,我们拿起苏州的报纸,很少能读到有骨气的文章。

    还有一个原因,也要说一说。苏州读书人多。然而长期关门读书,难见天日,自然就害怕暴风骤雨,生存能力也会下降。不过,读书人自己并不承认。正巧,从2012年1月8日《苏州日报》的“沧浪”版上,又读到一篇文章:《陶渊明辞职》,告诉我们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到底为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原来,他就是读书读多了,自以为是,便“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杂诗十二首》)结果长大后,对社会上的游戏规则一窍不通,多次从领导岗位上辞退,最后只能去从事农业劳动。他对外宣称“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实就是给自己披上一件“文化休养”的外衣。

    苏州的唐伯虎,好像也是这样的人。他说“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其实是赚不到“造孽钱”,才这么说的,本质上,他还是缺少社会活动能力。不过,他敢于放弃文化艺术活动,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失败了还敢公开发牢骚,这种叛逆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成了我们苏州人的另类,从古代扬名至今。不知道《苏州日报》是否认同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