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者w295bt连接说明:少林內功秘传之二十四式易筋经及下部功法(曹英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00:37

少林內功秘传之二十四式易筋经

                             

前部十二式练法

  

  此部易筋经所列各法,即俗传外功易筋经。共有十二式,每式动作不同,各有其妙处,宜于清晨薄暮之时,在空旷清洁之地练习。待十二式行毕,即从第一式复习,周而复始,晨夕各三次。一年之后,则精神萎顿者立可振作。而精神健旺者则实力增加,神完气足,有易筋换骨之妙。但须每日行功,不可间断,方有效验。

 

  第一式 面向东而立,两足平行分开,相距一尺左右。凝神调息,排除杂念,蓄气于腹,毋使走泄。头向上微抬,闭口,舌抵上腭。两目向前视,不可瞬眨。然后将两手折腕昂起,使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再缓缓略屈肘关节,将手提起至腰部稍下处为度。两手虽上提,两臂之气力必须下注,如按雀跃之状。略停,两手十指向上翘起,掌根则运力向下捺,行时须极缓,至极度后,再停顿片刻,放下手指,提起掌根,回复原状。如此一翘一按为一度,行四十九度(1)

  要点:此式名混元一气式,乃先天之象。一翘一捺,得乎动机。停顿贯气,得乎静定。动静相因,而阴阳判,万物生。以下各式,皆由此式化生。行时宜全神贯注于指掌之间,不可相离。日久之后,则气随神到,而连于内,力由气生,而行于外,内外相合。两手上提时,切不可上过于腰,否则非但不得其益,且有损于筋骨,切记!

 

  第二式 前功已毕,则将气力收起,回复原状,舒展全身筋骨,以免过劳。行第二式时,先将两足并紧,全身正立,蓄气闭口,昂头睁目,与第一式完全相同。两手握拳,惟大拇指伸直,握拳极松。握完,拳置于大腿前,拳心与腿面相贴,两大拇指遥遥相对,略停顿,两手大拇指向上翘起至极度,同时两手其余各指用全力紧握。两臂之力须下注,切不可有丝毫提劲。略停片刻,两大拇指徐徐放下,余指慢慢松开,回复原状。两臂宜用提劲,使气力上收。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四十九度(2)

  要点:此式伪本有将两拳贴置于大腿两旁,而大指向前,殊不得势,则气力不充,精神涣散。至于翘指时,手指不可提劲,则气力得以下注,而贯注于拳指之间。拳则愈握愈紧,指愈翘愈高。行此式时,紧时气力下注,松时气力上提,以气行力,则内外无不流通,此为人身相连之故。

 

  第三式 略休息,再行第三式。正立如前,两足平行分开,相距一尺。腿部运力下注,不可稍有轻浮。昂头睁目,口闭牙接,蓄气于腹,与第二式同。两手大拇指屈于掌心,余下四指紧握大拇指。两臂垂直,双拳置大腿两侧,拳心贴腿,拳背向外,臂部不用力,拳握得极松。略停,将两拳缓握至极度,同时运力于手臂,使之下注,即用力将两臂挺直,气力易达于拳指之间。略停,缓收臂力,放松拳指,回复原状。如此一紧一松,行四十九度。(3)

  要点:此式主力之点,在于拳臂。行气之法,一提一注,固与上式相同,但其不同之处又在于上式并足,此式则分开;上式伸大指,此式屈握大指,皆各有其用意。两足分开,则下盘牢固,不易摇动。握拇指于掌中,所以实拳心而易于着力。臂向下挺而突其肘节,所以使全臂之气力下注于拳。而各式之动作相差无几,在功效上则差异甚大。行功之际,除动作之外,尤须注意神气贯注,务使精神气力融会一起,连则全连,敛则全敛。若精神气力不相融,虽练百年,亦是无益。

 

  第四式 接第三式,休息片刻,舒展筋骨。先全身正立,两足紧并,用两腿之力下注,以固下盘。然后两大拇指屈置掌中,其余四指握拳。两拳由前向上举起,以平肩为度。拳心相对,虎口向上,两拳距离与肩同宽。上举时,两臂宜直,上身切忌动摇。略停,运力紧拳至极度,两臂同时向前伸,气力完全前注。停顿片刻,将拳放松,收回两臂的伸劲。伸出时,切忌左右动荡。如此一握一松为一度,行四十九度(4)

  要点:此式乃注气平行之法,使气力进则注于拳臂,退则流行于肩背。握拳伸臂,两肩必向前探出,肩向前探,背部之筋肉势必紧张,此时气力完全前透,待松手收力,全部筋肉完全松弛,气力亦因退行流注于肩背各部。此式最忌用力时两拳左右动荡,否则全身之气力不能专注于前,而旁行散乱,行之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第五式 接上式,略事休息。全身正立,两足紧并,昂头睁目,闭口咬齿,凝神蓄气,如第一式。两手松握拳,翻拳向外,徐徐从两旁举起,竖于头上,拳心相对,虎口相后,肘微弯。两臂须离开耳际一寸,切不可紧贴。两臂上举时,两足即随之踮起,脚跟离地一寸左右。略停,两拳紧握,两臂蓄力向下挫,似拉住铁杠,将身上收之状,同时两脚跟乘势向上举起至极度。停顿片刻,两拳徐徐放松,收回气力,两脚跟缓缓放下,仍离地一寸左右。如此一起一落为一度,行四十九度(5)

 

要点:此式乃将气力流注于全身之法。举踵踮趾,则腿胯等处必气力贯注而后坚实。若气力不注,则腿胯虚浮,势必全身动摇,不能直立,难于行功。至于两臂上举,是欲使肩背胸胁腰腹等处筋肉处处紧张,以便气力易于流注进退。此式最须注意在紧握双拳之际,下挫其臂。下挫是运其两臂之全力,向下挫去,并非真令两臂做此动作,而是运意使气力之法。特别注意的是,两脚跟起落务须徐缓,切忌猛烈,否则受震荡,足以影响大脑和心脏,为害甚烈。

  

  第六式 接上式,略事休息。全身正立,昂头睁目,闭口蓄气如前。两足平行分开,相距一尺左右,两手各以四指握拳,再将拇指放于外,握时须松弛,不可过紧。然后两臂从两侧举起,拳心向上,至臂平直时屈肘,竖起上臂,至拳面正对两耳,离耳一寸许,拳心向肩尖。略停,徐徐握紧拳至极度,前臂用力向内折,上臂用力向上抬。略停顿,即徐徐放开,回复原状。如此一松一紧为一度,行四十九度(6)

  要点:此式乃运使气力,进而流注于臂肘指节之间,退而流注于肩背胸廓之部。小臂内折,则筋肉紧张,气力易于前达;大臂上抬,气力易于在胸背流行,内脏器官必因而舒伸。行功时,上身不可动摇,两臂切忌震荡。

  第七式 接上式,略休息。两足紧并,全身直立,昂头睁目,闭口蓄气。两手各将四指握在里面,大拇指扣于外,松握拳,由前向上提起。提至肩前,略停片刻,即运力于臂,徐徐向左右分去,至拳与肩平。拳心向下,上身略向后仰,但不可过度。两臂分开后,两足尖徐徐抬起,离地一寸许,同时将拳徐徐握紧,鼻中吸尽一口清气,再将足尖轻轻放下,两拳缓缓放开,同时从口中吐出浊气,回复原状。如此共行四十九度(7)

  要点:此式乃运使七力旁行之法,兼调内腑。伸臂握拳,以增气力。一呼一吸,调理内腑,即吐浊纳清之意。故行时上身必须后仰,才可使胸廓开展,尽量呼吸。至于足尖上抬,乃使下盘稳固之意,气力贯注,而不动摇。

  第八式 接上式,略休息。此式

与第四式大同小异,即并足正立,昂头睁目,闭口蓄气。两大拇指先屈于掌心,余下双手各四指握其外,松握拳。拳由前向上举起,至与肩平,虎口向上,拳心相对,两拳相距约二三寸。两拳上举时,两脚跟徐徐提起,离地约二寸。然后两拳用力徐徐握紧至极度,略停,再徐徐放下,两脚跟也轻轻放下,着地时要极轻。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四十九度(8)

  要点:此式练空中悬动,使气力流注于上下各部。与第四式不同之处,在于两拳距离远近,及举踵与不举踵。握紧双拳后,两臂向外分,至与肩膀宽度相等,至放松时徐徐合拢。此式最难点在于不可使身前俯后仰,下盘要稳固。

  第九式 接上式,略休息。全身直立,头正目前视,上身须直,闭口蓄气如前。两足紧并,两大拇指屈置掌心,其余四指握其外,松握拳。两拳从下向上从正前方提起,至腹前,屈两臂向上翻起,拳心向外,两拳面斜向鼻尖两旁,屈肘,两拳相距三寸许。然后徐徐握紧两拳至极度,同时前臂用力向内翻转,上臂用力向前逼击,肘向后分引,全身同时用力,略停顿,徐徐放松双拳,收回全身气力,回复原状。如此一松一紧为一度,行四十九度(9)

  要点:此式在翻转向上时,宜似握千钧重物向上翻提之状,虽手中并未有物,心中当是如此。此式伪本错处甚多,且与第六式混为一谈,贻误世人。此式与第六式不同之处当详细参看,亦不难领悟。

  第十式 接上式,略休息。正立如前,两足并紧,昂头睁目,闭口蓄气。两大拇指屈置掌心,余下各指松握拳。虎口贴腿,拳心向后,两臂从前面举起至与肩平,运肘力向左右分,至与肩平,同时两臂向上竖起举直。此时两臂与肩成一“山”字形,拳心向前,虎口向两耳。略停顿,两拳徐徐紧握至极度,同时两臂用力向上托,如手托千斤之势。两肘向外逼出,如欲使之合凑。但皆用虚力,并非有形动作。如此略停片刻,即徐徐松手。如此一松一紧为一度,行四十九度(10)

   要点:此式乃练气力之上行,除握拳外,其余皆非有形动作,是以意使力之法。即拳家所说“意神到而力随之”。坊间俗本,皆演有形动作,则易势乱神散,而无收效,学者当明辨。

 

  第十一式 接上式,略休息。全身正立,两足紧并,昂头睁目,闭口蓄气如前。两手各将四指屈置掌心,拇指护其外,松握拳。然后臂用力,拳向上提,置于小腹之前、肚脐两侧。肘微屈,虎口斜对,拳面向下,拳心向内,拳距腹一寸许。略停顿,每手四指徐徐紧握至极度,两拇指用力上翘,愈高愈妙。两臂虽无动作,但气力须上提,不可下注,似提千钧重物。稍停顿,拇指徐徐放下,其余各指亦放松,两臂气力缓缓下注。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共行九度(11)

  要点:此式乃运气升降之法。紧握时,以鼻吸人清气一口。放松时,口中吐出浊气一口。惟须行之徐缓,吸须吸尽,吐须吐尽,切不可失调和而中间停顿,致内部受到意外震激。运力上提本为无形动作,两肩切不可向上耸起,是为至要。

 

  第十二式 接上式,略休息。两足紧并,昂头睁目,闭口蓄气如前。两臂直垂,指尖向下,掌心向前。然后两臂徐徐从前面举起,至与肩平,大拇指在外,掌心向天,两手相距与肩同宽。两手上举时,两脚跟也同时升起,至离地二寸。略停顿,两手徐徐放下,两踵亦轻轻落地。如此起落各行十二度,再举掌如前,手掌上抬,肘即向下扎。同时两脚跟提起,再轻轻恢复原状。脚跟落地后,即将足趾上翘至离地一寸。如此行十二度,全功毕(12)

  要点:此式乃舒展全身筋络血脉之法。以上十二式功夫虽各有功效,但行时气力不免偏注,故必须用此式调合,使气力贯注全身,无太过或不及,犹如打拳后必散步休息。综上述十二式功夫,每日勤习,则三年后必可有成,气力相随无往而不可。

 

后部十二式练法

 

 

  前部易筋经十二式,虽注重气力相随,但以力为主,刚多柔少,即以力行气之法。练习成功之后,虽可气力相随,但欲其遍及全身,而无所阻,尚难如愿以偿。欲达到此种境界,必须续练此后部,但不能人手即练后部,因此部功夫,完全注重运行气力于肌内,以充实全身筋肉,而不在增加实力。所以实力不足之人,即算强练,其效也甚微。先练前部再练后部,于纯柔之中求运行之道,易于人手,且收效神速。

 

  第一式 盘膝而坐,右脚加于左大腿上,左脚从右腿外扳起,以左脚背加于右大腿上,两足心皆向上,此为双盘坐法。初时不易做到,可散盘。坐时身宜正直,不能有所依傍。两手紧握成拳,四指屈于内,大拇指护其外。两拳放于膝上,不可稍微用力。双目微闭,闭口,舌抵上腭。冥心屏息,全身放松。惟将精气神三者,用意想之法注于丹田,凝思存神,日久自见功效(1)

  要点:此式在未行功前,心中杂念一时不易消灭,故先用此法,然后行功,自无妨碍。

 

  第二式 行第一式约一炊时,再行第二式。盘坐如前,两足不放开,身体不动,惟两手握拳之指徐徐放开舒直。然后两臂缓缓从两旁举起,掌心向上,举至与肩平,屈臂内引,由头上抄至身后,同时翻腕使掌心向前,大拇指在下,至玉枕穴后时,两手渐渐接合,十指交叉抱头,两手掌根按于耳门穴之上。抱时不宜用有形之力,头略后仰,胸稍前突。惟在两手动作之际,全身各部不可稍有震动,意守丹田;抱头后,略停顿,即提气上升,意想一口气由丹田而起,经过脐轮,上达心包,而过喉结,直至顶门。停留片刻,再使其由顶门向后转下,经玉枕穴由颈椎而下,过尾闾抄至海底,再转上而回丹田。初行时,不过是意想,气力必不遵此途径而运行自在。惟练习日久,自有成效。行功时,须一切纯任自然,不可稍有勉强,亦不可贪功(2)

  

  要点:此式乃使气力转运循环之法。顶门百会为首部要区,而脐下丹田为内腑宝库,故气升贮于百会,气降归于丹田,一升一降,即周天循环之道,一起一伏,为阴阳造化之机。乃先天之静穆,而至后天之生机。练时,循环三度而停止。乃将双手放开,握拳收至两膝上,回复原状。

 

  第三式 行第二式毕,将圈盘之腿徐徐放开,略休息,使腿部筋骨得以舒展,气血不至壅阻。但休息时,心神犹须宁静,切不可起丝毫杂念。一炊时后,再将两足徐徐前伸,至腿部平直为度。两腿紧并,足心向前,足尖向上。再将上身徐徐下俯,两手从两旁抄向前方。抄至足部时,交叉十指,收住两足。两足用力前挺,两手向后拉引,方为得力,腰背两部因此紧张。成此姿势后,将贮留在丹田之气运于肩腰脐部。初时仅是意想,日久功深,气力可随之俱到。行一炊时,然后徐徐放开,回复原状(3)

  要点:此式乃充实软裆各部之法,其主要之处在乎腰闾。因此部在人身各部之中为最软弱,气力最不易贯注,故行时必须俯身至极度,始能使腰部筋肉紧张,气力较易达到。勤加练习,自有妙用。惟身体起落时,务当徐缓,切不可左右摆动,以乱其神、散其气,是为最要。

 

  第四式 行第三式毕,略休息,续行第四式。先将两脚徐徐双盘起,上身切忌前后左右摇动。坐定后,宁神一志,注气于丹田,排除杂念。稍休息,两手徐徐翻腕,掌心向外。两臂从左右两侧缓缓上举,至顶门上相合,交叉十指,再向前翻腕,使掌心向上,两掌用力上托。托时运气使丹田向上提起,气转至两臂,达于指掌。也用以意役神、以神役气之法,并无有形动作,惟意念专注。行此式亦以一炊时为度,然后徐徐松手,两臂仍从两旁落下,运气下降,回复原状(4)

  要点:此式乃行气于臂指之法,比前三式难。因臂部肌肉坚实,气不易行。如欲练至意到气到、气到力随之境,非短时间可能。所以须盘坐而行,固实其下盘。手于顶门,可使全身上提正直得势,气易上达,不至中途多有阻碍。两手动作之时,务须徐缓而固其神气,不可粗率。

 

  第五式 行第四式毕,将所盘两足徐徐放开,向前伸直。两足相并,足心向前,足尖向上,与第三式起手相同,略休息,即行第五式。两手由两侧下面徐徐移向后面,两手背贴紧于尾闾两旁,不可松浮。两肩用力向前逼击、向上耸,务必使肩背筋肉紧张异常,然后用意想之法,运气使肩背充实。初时行之不易,久后自然纯熟。行此式以一炊时为度。然后徐徐收回双手,回复原状(5)

  要点:肩背等部,骨多筋杂,皮肉极薄而坚实异常,故气力不易运行,收效迟缓。必下苦功,方可有成。

 

  第六式 行第五式毕,略休息,续行第六式。两足收回成双盘之势。两足动作时,上身不可摇动。坐定后,两手从两旁移至脐下,两手相合,交叉十指,翻腕向内,以掌心捧住小腹。初时并不用力,冥心存思,然后运气由丹田注于肾囊,以活动外肾。略停,乃提气上升回原处,意念似欲将两外肾吸人腹中。提气上升的同时,两手心亦渐渐用力,略向上摩起。略停,再运气注于肾囊。如此升降各十二度而功毕(6)

  要点:肾囊为人身最重要之物,此式功夫专练收敛外肾之法。初练时必难,然练习日久即易活动,反比运气于肩背容易。此功成,敌欲取我下部而制我于死地,亦无从下手。

 

  第七式 行第六式毕,略休息,续行第七式。上身及两腿完全不动,两手则从小腹徐徐撤下,移向两腿侧,按于腿上,大拇指在内,指尖向前,不宜过分用力,但求能相贴合。心神既定后,两臂徐徐用力下注,意欲将上身向上升起,惟并非有形动作。同时提气上升,使之充于胸廓,停滞不动,历一呼吸之久。意念再将气按原路降下,停于丹田,而两臂之力亦同时松弛,回复原状。再隔一呼吸时,再提气上升如前,如此升降各十二度为止。此式功夫虽不甚难,但初人手时亦不免有所阻碍,须经苦练,方能升降自如(7)

  要点:此式功夫乃充实胸廓之法,运气于内,故较行于筋膜之间为易。惟运行虽易,而停滞一事,极为繁难,若神气未能完固之人,决难达于此境地,此即道家所说的凝神铸气之法。初人手时,未能久停,以后可逐渐加长。

 

  第八式 行第七式毕,即就原式休息片刻,调和气力,使之稍弛展,续行第八式。此式上身与两足皆不动,惟将两手提起,使其离开,徐徐向前移去,绕至两脚心上面,左掌心紧按右足心,右掌心紧按左足心。大拇指在内,指尖相对,两肘微曲,臂部不用十分气力,以手心与足心贴合为度。略停顿,两臂稍微用力撑住,同时意念将气从丹田中运出,使之从下抄左,转上绕右向下,回至丹田,在脐四周绕一圆圈。如此运行一周即后休息,一呼一吸后再运行,以九度为止。若为女子,则宜自右而左(8)

  要点:此式乃练气充实肚腹之法,兼及于腰肾之前部。行时宜先鼓足气,使之略停滞,然后再运之循行。惟在运行之时,外表不宜显露有形动作,如身体动摇等;内部亦不宜有屏气挣力之象,须纯任自然。初时未必尽如意,久之必可成功。

 

  第九式 行第八式毕,仍就双盘坐原势,略休息。上身与腿足完全不动,惟两手徐徐移至侧面。休息约三个呼吸时,续行第九式。右手在前面徐徐向斜上方屈臂举起至左肩上,用手掌搭于肩上,掌心按于肩窝穴上,五指则在肩后,右臂紧贴于胸前。再将左手从前面向斜上方徐徐屈臂举起,左掌心按住右肩窝穴,左臂紧贴于右臂外侧,用力缓缓拿紧,使肩背筋肉紧张至极度。同时运用丹田之气,使之上升,而充实其肩背内部。初时决难气随神到,但宜用意想之法行之,日久自能运行无阻(9)

  要点:此式为行气于肩背之法,肩背以筋杂肉薄之故,气力不易运到,要多加练习。而此后部练法对于肩背的练法尤多,即是此故。

 

  第十式 行第九式毕,左手徐徐放下,按于板上,右手再落下按于板上。然后将圈盘之腿徐徐放开,向前伸直。略休息,续行第十式。将两脚收回,屈膝而跪,两腿紧紧相靠,脚背贴于床板上,臀部坐于小腿上,尾闾紧靠两腿。上身略向后仰,头正目前视。经此一番动作,心神必散,故须休息片刻,收摄心神。心神一定,则徐徐将两手从侧面抄至前下方,屈臂向上举起,至心窝旁两乳下为度。将两掌轻轻按于肋上,两肘用力略后引,此非有形动作。按完后,意念即将气提升,意想使之充满于两乳,停滞不动。历一呼吸之久,仍从原路使之下降,如此升降各九度而止(10)

  要点:胸前部分穴位众多,若不练气使之充实,最易为外力所伤。此式与第六式同等重要。

 

  第十一式 行第十式毕,即就原式休息片刻,两手徐徐下垂于身旁,稍稍舒展身体,续行第十一式。先将两手稍举起,徐徐移向前面,至膝盖之上,右掌心按于右膝盖,左掌心按于左膝盖。大拇指在内,指尖向前,两臂稍用力撑拄,上身向后倚靠,头后仰至极度。心神既定后,将气提之上升,经脐轮、心坎等部而向上起,至喉部而停留不动,使喉部充实。如此历一呼吸时,仍将气下降,停于丹田;再经一呼吸时,再运气上升而充注于喉结。如此升降各九次,上身徐徐坐直,头亦下俯,两手收回两侧,回复原状(11)

  要点:虽有筋肉护于喉结,但极薄弱,故此部极易受伤。若能运气于喉,而充实内,功夫精纯时,快刀快剑亦不足损其毫发。惟此部功夫,极不易练成。

 

  第十二式 行第十一式毕,将上身抬起,两足徐徐舒展直伸于前,略休息,即收起两足盘坐成双盘式。然后,须冥目静心,收摄心神。心神定后,将两手移至前方,上下用力,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掌心相合。然后用力将左掌自左而右用力旋摩七十二度。再翻转两手,使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用右掌之力,自右而左用力旋摩七十二度。此时掌心热如火发,乃将两掌移贴后腰,先由外转内,旋摩七十二度;再由内而外,亦旋摩七十二度。则此段功夫完毕。仍收回两手,成第一式盘坐之势(12)

要点:此十二式功夫,皆系坐行之法,甚不易行,且久坐伤精,为行功十八伤之一。故此式摩腰以养其精,则气足不伤己身。

 

 

易筋经下部行功全揭秘

    自笔者2006年在《精武》杂志发表《如是我闻一一一易筋经奥义探秘》一文以来,接到大量来自全国各地武友的信电,纷纷探讨易筋经理法实修的有关问题,由此足见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

 

    但是,限于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种种制约,易筋经中大部分古代适用的方法在今天除了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外,太多的境界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殊为憾事!就一般意义来说,炼气揉打最为艰深,若非大智大勇一心向道之上士而不可为之,否则缘木求鱼,徒糜光阴;若论老少咸宜,强身祛病而无流弊,当属导引吐纳最为妥当。其实,易筋经中还有一种易于操做的方法,这就是今天要披露的“易筋经下部行功”。

 

    易筋经下部行功和世传的铁裆功相同,这种方法在武林中各门派多有传授,笔者就曾和唐老师学过燕青门的铁裆功。因为是男子专练的功法,故素有“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之清规,又有妄传“绝育”之患,令在俗练家更是望而却步,加上传承隐秘,由此给易筋经下部行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食色,性也”,尽管这是个敏感的话题,但家庭的和谐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且也标志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我们不是社会学家,不想喋喋不休的去讨论这个复杂的问题,至于讳疾忌医,我想不过是封建道德观念和国人有缺陷的心理在做怪,单从健康上讲,我们的确没有必要回避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

 

    古传易筋经下部行功一般分为两部十法,两部为睾丸和玉茎,在睾丸为攒,挣,搓,拍四法,在玉茎为咽,摔,握,洗,束,养六法。行功时必须正念清心,由轻至重,循循而进,严禁操之过猛,反致受伤。实际上这种下部行功是一种顿法,据《古本易筋经》载:百日即可见奇效。《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积气至三百余日,前后任督二脉悉皆充满。再行此下部功夫令其通贯”。也就是说,内功必得有相当的根基,补足亏损回复乾男之体,才能操作下部行功,这样效果方能显著,称之为顿法才有根据。观功法内容,下部行功与世传铁裆功虽有相似,但就层次而言,貌合神离,是有根本差别的,这一点必需注意!我们常人多不具备此条件,但仍可操作下部行功,至于效验也有,不可同日而语,自当别论。

 

   现在根据笔者自己修练和传授经验,结合燕青门铁裆功的操做要点,对功法做了适当的增减,现全盘介绍如下:

 

预备式(兜肾摩腹)

   习者平卧于床,以左手掌心覆于小腹之上,右手拇指和食指环握玉茎,其余三指托住睾丸,然后左手逆时针绕脐摩动81次,同时右手逆时针揉动睾丸亦81次。再左右换手,顺时针摩腹揉睾丸各81次。

要点解析:道家内丹学派称外肾为外鼎,丹田为气海,生精生气皆赖于此,故此式又称“吕祖煮海诀”,是内丹修炼者终身不离的按摩导引要术,《内功图说》云:一擦一兜,左右换手,九九数之,真阳不走。学者不可因其简单而轻视之!

 

捻精索

   习者平卧于床,以双手之拇指,食指和中指,在肾囊根部捏住精索,如捻线般捻动精索81次。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精索是一条柔软的条索,从腹股沟管腹环起,延至睾丸上端,由输精管,精索内动脉,蔓状静脉丛,神经,淋巴管腹膜鞘突韧带等组成,是精子输送的重要通道。捻动精索可以积极预防其病变,如精索炎,精索曲张等。我们观察婴儿及少年肾囊紧缩,而年老体弱的人则肾囊松弛低垂,皆精索强弱之作用。

 

捻睾丸

   习者平卧于床,用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托住两个睾丸,然后用两手的拇指配合其它三指捻动两个睾丸,次数不限,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睾丸是精子形成和分泌的基地,也是决定男子第二性征的重要器官。睾丸所分泌的睾丸素等激素对于人体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成年男子的这种内分泌可以增强身体的活力,精神上的主动性和能力以及性欲等,这种作用在性成熟的最初几年内尤其明显。但到了一定年龄之后,睾丸开始萎缩,内部和外部分泌物逐渐减少,这就是衰老的征兆之一,睾丸的内部激素对生殖器官的刺激作用就不那么强大,性功能也随之降低,进一步加重了全身各系统的虚弱以及精神的老化。尽管近年来临床使用人造激素等方法来改善这种情况,但都不如下部行功以自我按摩睾丸来恢复和提高功能,延缓衰老更具现实意义。

 

揉睾丸

   习者平卧于床,先用左手握住肾囊和玉茎的根部,使两个睾丸露于左手虎口处,然后以右手掌心按压在睾丸上,顺时针揉动81次,再左右换手,逆时针揉动81次,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同于“捻睾丸”一式,兹不赘述。

 

搓玉茎

   习者平卧于床,两手掌相对夹住玉茎,如搓绳子状来回搓动玉茎,次数不限,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玉茎由一条尿道海绵体和二条阴茎海绵体组成,海绵体外包有有力量的肌肉纤维和筋膜。对于玉茎的锻炼,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玉茎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预防功能性障碍和器质性疾病的发生。

 

拔玉茎

    习者平卧于床,先以左手心贴于脐心,以右手握住玉茎进行提拉,每一提拉便握紧一次,然后左右换手,各行81次。以玉茎根部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同于“搓玉茎”一式,兹不赘述。另有“摔”法,有时间的习者可以加练。

 

吞阴术

     习者平卧于床或取坐式,冥心静气,意注肾囊使气沉于肾囊之中,然后十指交叉并拢,掌心向内,覆于丹田之上,吸气,意念将睾丸提缩入腹中,闭气,牙齿咬紧,略停,然后呼气,意念睾丸降于肾囊中,全身随之放松。如此一吸一提,一呼一降为一次,初行9次,渐以9的倍数增加,但不可超过81次。

要点解析:吞阴术是易筋经下部行功中最重要的一部功法!包括世传的铁裆功在内,无论多高明的方法也不可能把睾丸练的如钢似铁,只有建立在吞阴术修之有成,把睾丸缩入腹中,才可以达到“虽曰隐处,亦不畏椎梃”的如此骇人的武学境界!世传“闭锁阳关功”,“鹿功”以及道家最著名的“十六锭金功”,皆以此为修炼主干,只是后者并不要求把睾丸缩入腹中,而诀曰:“把握春汛,不放龙飞”,也几乎概括了道家南宗丹派和房中养生术的修炼主线。但吞阴术未破身之童男易于练成,故此下部行功和铁裆功古称“童子功”,道理即在此处。有家室之成人,若非断欲而绝难成功!但对于有家室的人来说,吞阴术却另有妙处,如我一友人,患早泄多年,苦恼不已,我单教其吞阴术,只练了十多日,痼疾即愈!“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俗传敛阴之法多以循经走脉,意守搬运为能事,繁琐无当,绝不如下部行功之简洁而效宏!

 

    可能读者会怀疑睾丸缩入腹中的真实性,其实中医古代文献早有记载:婴儿在母腹时睾丸是在腹中的,出生时随着“哇”的一声啼哭,睾丸即落入肾囊,从此先天一断而入后天。人类学家经过研究也发现:最初人类的睾丸在腹腔内,在进化到相当近的阶段以后,睾丸才下降到阴囊中,在许多动物中,睾丸都置于腹腔中,只有在发情的季节,睾丸才下降到阴囊中,可以从体表看出来。由于疾病或特殊的身体构造,有一些男性仍然会出现这种返祖现象(即“隐睾”)。现代西医虽然对睾丸自主缩入腹中表示无法理解,但对于“绝育”一说却有着科学的解释。原来,睾丸及肾囊垂挂在体外,温度要比人体的正常体温要低2--3度左右,这样才能保证精子的成活率和活动力,而据易筋经原文记载,吞阴术习之有成,稍一用意睾丸即缩入腹中,甚至一直缩在腹中。睾丸与体温相同,造成死精或精子活动能力降低而导致不育。因此提醒青少年及未成家者慎练此功,切记,切记!

 

束阴法

    功前准备软纱布,制作成一条环形布带,一端做一活扣,一端系一砂袋(初习重约3----5斤,以后可以逐渐增加重量)。习者两脚分开站立,略比肩宽,然后将布带活扣一端捆住玉茎和肾囊的根部,挂好后的砂袋距地面约15----20公分。然后两个膝关节运动,使砂袋前后摆动,摆动幅度不得超过90度。初练次数50次左右。操做后以玉茎和睾丸充血微胀,沉坠牵扯无痛感为佳境。如有不适,立即调整砂袋重量,摆动幅度,练习次数以及活扣捆绑松紧等。

要点解析:束阴法是易筋经下部行功中与“吞阴术”并列的最重要的两部方法,其于按摩方法都是为这两部方法服务的。精于此道的习者甚至可以挂百余斤的重物,更有拉动汽车者,令人叹为观止!但是“束阴法”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之过猛会造成损伤,因此习者一定要循序渐进。以健身祛病为主,所挂重物不必过重。

 

捶会阴

    习者半卧于床,手握成空拳,以拳心轻轻捶打会阴穴及两侧,左右交替各81次。以酸胀微热有舒服感为度,力量由轻至重,渐渐增加。

要点解析:世传伪法教人捶打睾丸,这是非常危险的。捶打会阴穴时对前列腺产生震动,会有一种类似触电的微麻感觉,对于前列腺的保健和疾病预防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收式(提肛摩肾)

    习者取散坐或盘坐,全身放松,双目闭合,微微提肛,然后搓热双手,反手以手心由上至下,摩命门两侧之肾俞穴,以皮肤有热感为度,切不可操之过猛,伤及皮肤。如此一上一下为一次,36次或81次止。然后活动四肢,散步收功。

要点解析:周潜川医生曾指出:摩擦肾俞穴,长年坚持下去,能获益于无形,逐渐使肾功能加强,诸症消失,而且没有一点流弊。遍查中国古代养生典籍,此法更不鲜见,望习者珍之!

 

     上述功法每日早起时,晚睡前各练习一次,不可急于求成,务必循序渐进,量力行之。但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练功期间一定要节欲,有功能性障碍的习者要禁欲直至病愈。二是有精索炎,精索曲张,睾丸炎以及附睾炎等器质性疾病的习者不宜练本功。三是练功中出现严重不适者必需停止练功,查找原因,求教有经验的习者,切不可盲目操做。

 

     有条件者可以用地骨皮,食盐煎汤坐浴,能和血润肤,杀菌消炎,坚实筋骨。原文所说的“泥水探珠”之法,另有它用,已超出保健范畴,非常人所能企及,故不详介。至于辅助功法,《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中提到“养”法,但涉及道家房中养生奥秘,不宜推广,无法弥补操作中产生“虚火”的流弊(按古传次序,内功有基础者则无此虞!),故推荐它法代之,根据实际经验,峨嵋派周潜川医生传授的“虎步功”和河北形意拳的“劈拳”最为妥切,“虎步功”专练腰腿以及肾肝,对于阴虚火逆,肝肾双虚,以及上重下轻等下元虚损诸症都有显著的效果;而“劈拳”属金,在五行主肺,中医家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又“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上之源”,“劈拳”练肺气加强了水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促进了肾的代谢功能,临床上用补肾阴的“六味地黄汤”治疗肺结核效果显著,就是利用了这个辨证关系。

 

      其实易筋经下部行功最主要是做为对肾功能自我康复的一种手段,要比“虽曰隐处,亦不畏椎梃”的武学境界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古代多为内丹家和养生家所利用。中医所说的“肾”,和西医所说的“肾”不同,它包括西医所讲的泌尿,生殖,内分泌以及神经中枢系统的功能和疾病。中医认为,肾为水火之脏,内藏元阴元阳,即肾阴肾阳。肾的主要功能在于藏精,因此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人体生,长,病,衰,死全部生命过程,尤其和性功能密切相关。肾所藏之精有二:一是先天之精,即人的生殖之精;一是后天之精,也被称为五脏六腑之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的生化,又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二者相辅相成。因此肾的藏精功能失常,可引起肾气虚,肾阴虚,阴阳俱虚,脾肾双虚或心肾不交等一系列病变,这些病变是导致性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理基础。《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实际上也是指肾中精气主骨生髓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肾精有余则动作轻劲多力,自过其度;若肾精不足,则胫酸眩冒,懈怠安卧,健康也就无就从谈起;云南名医彭承祖说:“人于四十后善保肾家,左脉充足,皆能有八十以上之寿”。而易筋经下部行功壮腰强肾,预防疾病,保健长寿,增强性功能的作用能将中医补肾之功发挥的淋漓尽致,是药石不能及的!

 

    笔者练习易筋经下部行功两年余,年近不惑,但精力壮旺不逊年轻人,完全得益于此法,并以此法授人,对于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等疾患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故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将此功之理法完整披露,希望得之者从中获益,那才是笔者济世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