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牌手机图片: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的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16:37

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的精神

发布时间:2011-08-04 10:24      来自: 黑白双煞

  四六學潮當年,傅斯年於11月15日臺大校慶致詞時表示,日本時代創辦臺大有其特殊目的,就是為配合日本的殖民政策。他堅持臺大要純粹地辦大學,純粹地"為辦大學而辦大學",沒有政策或政治目的,也不容許把大學當作學術外的工具 。因此傅斯年以哲學家史賓諾沙所提,宇宙的精神在於追求真理的概念,強調臺大辦學的宗旨為,"我們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的精神" 。

  曾說自己對教育"深感苦痛"的傅斯年提到,他要辦個"平淡無奇"的教育 ,讓學生鉆研課業、身體健康、品行誠實;並推動中國"近代化",不讓中古思想誤國,將中國人的自信心寄托在往後的一百年。所以他堅持以"多元主義取代主觀主義",要把兼容並蓄的包容感落實在大學中,讓大學成為捍衛多元價值的堡壘。

  他在檢討中國學校制度的文章中,提到辦好大學的四主張:第一,政府應盡政府所當盡的責任,設法調整教職員待遇,讓教師用心教學;並準備充足的經費,充實學校設備。第二,學校當局應盡責任,拿出為青年服務的熱心,為學生解決生活、學業上各種困難問題。第三,學校須有合理的紀律,使學生有寧靜的讀書環境。第四,學校必須有良好的學風。

  關於建立臺大學風,傅斯年指出,應包括自由的思想,規律的行動,求學的誌願,求真的信心,師生相愛的誠意;同時"寬博的胸襟,愛人的氣度,堅貞的風節,樂善疾惡的習慣",都是良好學風必需的。他不斷強調,沒有自由的思想,便沒有學術的進步。因此雖面對蔣氏政權壓迫,傅斯年仍體現大學保障學術自由的抗壓性,並將中國文化的研究,藉提倡文學、法學,當作臺大重新出發、成為最高學府的主軸,要求學生看清自己的先祖、懷念自己的文化,終極目標則是向西方劍橋、牛津等具歷史性的最高學府看齊。深具豪傑氣的傅斯年,也規定以史記、孟子為臺大的共同課目教材,力主培育學生浩然精神。

  在傅斯年推動下,臺大成為以自由學術精神為基本原則的一所大學。上承胡適等人在五四運動提倡的啟蒙觀念,尊重個人、註重人性、提倡正義,並將追求真理當作大學存在目的與指針,力求以具體行動矯正當時教育制度流弊。

  他曾嚴詞批評大學教育已淪為"過渡教育,遊民教育,資格教育,階級教育",學校以升學為目的,毫無培養學生精神與能力的辦法,讓學生考進大學僅在混資格,文憑主義至上,思想空洞,畢業後則淪為斯文遊民,對社會毫無幫助。為矯正流弊,傅斯年加緊在海內外拉攏優秀學者,充實臺大師資,以提高教職員待遇、留住人才為努力目標,大學更必需與中學教育嚴格區分,讓學生步入學術之門。

  傅斯年在臺大被後人津津樂道的治校經驗,便是他用極短的時間,為這所學校建立起長遠的制度以及校風,形成學術獨立精神與傳統。大學自由學風能在國民黨戒嚴時期堅持下去,實不容易。

  1949年校慶中,傅斯年又提出"敦品、力學、愛國、愛人"八字原則,從此這八個字成為臺大校訓,刻在傅斯年遺像之下,以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