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数字高通滤波器:生活准则/人生三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14:10

生活准则十五条:
一:看不准的人,也不要轻易得罪。不善做人,总容易得罪一些人,而得罪一些人,就会给自己留下大大小小的一堆障碍物。这是许多人最苦恼的事。但是如果你精于观察,不以一时难受为难受,而是多以“和”字为上,就会为自己谋得最佳的取胜点。轻易得罪人是做人之大忌,看准人不得罪,才是做人的成功底线。
二:别总想与人较劲是智举。有些人总喜欢摆出架势与人争高低,仿佛嘴上胜人一筹,就把对手赢得一个稀里哗啦。其实,这是莽人所为,也是一种成不了大器的十足表现。真正善于做人者,总是以避开与人较劲为上上策,这样一则护住了别人的面子,二则稳住了自己的情绪。因此,这条底线则绝对不能丢掉的。
三:走走看看,看看走走,就可不跌倒。做人不是一件简单的如同吃吃喝喝的事,而是蕴藏着各种判断的方法和走路的策略。这就是说走得稳,必须先看得准,才可能不跌倒。为什么有很多人容易跌倒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大概不知道这条做人底线的重要性,而是只知道冲、冲、冲。
四:必要时学会绕上几个圈。世上之事,有时乱如麻,而且绝大多数时候让你理不出头绪。因此“直来直去”的方法是万万不行的。你必须开动脑筋,学会多绕几个圈子,用“迂回曲折”之法逼近你的目的地。做人需要这条底线,以防硬撞到南墙上。
五:想大问题,弃小问题,才能成大事。你一生渴求的事情有大有小,同样,在你的周围也会存在大小不同的事情——有的让你心烦,有的让你冒火。你所要持守的做人底线则是“想大问题,弃小问题”,才能不会因小失大,从而干扰自己心中的“成功地图”。
六:你有一堆聪明,我有十分智略。人人都自以为聪明,但不一定人人都有内在的智略。智略可以战胜小聪明,更可以打败假聪明。善于做人者的底线是:失去外在的聪明,激发脑中的智略。即使遭遇十万火急之事,也必须用脑子“过滤”难题,找到真正的应对之策。
七:力戒染上是非,否则劳心伤神。是非如同一团浆糊,能缠绕你的手指,甚至折磨你的身心。有些人总是在是非圈中摸爬滚打,殊不知最后被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一事无成。所以“力戒染上是非”,是做人轻松的一条不可或缺的底线。
八:办事“点到为止”胜过“死缠烂打”。 做人绝对离不开办事,而办事不是只动手脚不动脑子,应当在大小关键处都有几套真功夫,做到“点到为止”,千万不可在力所不及的事情上“死缠烂打”,否则打烂的只是自己,这条底线绝对可以让你出小力气办大事。
九:一生最可悲的是失去“自我角色” 。人生之悲,不在于每天为自己的目标缓慢前行,而在于失去“自我角色”——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所以世上总有那么多怯弱者挤在一起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其实,做人始于从自我能力开始,逐步强化自己在社会上行走的本领。没有这条底线作保证,即使天上掉下再好的馅饼,也会在你手上发霉。
十:最大的泄气是自己无心冲击人生。做人之道,千头万绪,但是向自己的“人生线”冲击,则是你奔腾的必选方向。泄气都爱说:“我就是这个命!”因此成为弱者;冲击者总说:“我不信我就这个样!”因此成为强者。是示弱,还是求强,是关系到你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人生底线。
十一:失去行动,你的一生都会彻底废掉。有些人天天美言满口——漂亮的话可以摞成几米高,但就是看不到实际行动。这种人的做人法则可称之为“大论人”。相反,做人与做事合而为一,不断地用行动证明自己究竟能干什么,就可以赢得人生的胜局。这是一条直接导致成败的底线。
十二:打动上司的心胜于贴近上司的身。做人难免与上司接触、交往,因此与上司的沟通成为做人不可回避的必修课。有些人喜欢用“献”的方式讨好上司,误认为这一招最管用,其实,这是最不可行的,也是不能摆到桌面上的小技巧。真正善于做人者,是以能力打动上司,以关心赢得上司,这才是在工作中做人成功的一条可靠并长久的底线。
十三:善于把心理重心转移到别人身上。做人切忌充老大,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截,而是应当学会以谦虚的心态多与人交往,从这些“关系”中多赢得几个知心人。做人只有学会转移“只顾己不顾人”的心理重心,多在别人身上学智慧、学本事,才能让自己做成一等人。这条底线决定你是平凡还是卓越。
十四:眼光犀利,把好说话这一关。一个人眼光不犀利,就会在说话时不分对象,容易口误,甚至还会闹得双方翻脸分手。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很多有为此伤透脑筋。其实,说话之所以对人人都重要,正因为它是一门艺术,是一个人眼力、智力的综合表现。把不好说话这一关,你就难以做好人、做成事。
十五:做生意人必须精通赚钱之道 。“路漫漫其修远,我们不能没有钱”,这是基本的生存之道。钱,当然是多多益善,于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加入经商滚滚洪流并希冀有所作为的人也随之而来了苦恼:如何做生意人“如何巧用理财之法?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当然就无法找到赚钱之道。

人生三看:世界是那样明朗,又是那样幽玄。
人生之路既长又短。从某种意义说,成长的过程很长,自毁的过程很短。走一程,不妨回头看一看,对自己、对事业都是一个交待。
看远:看远之所以重要,是没有远见必犯错误。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远,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更是境界。目标牵引成长,过程充盈人生,境界提升形象。一个被眼前美景吸引的人,难见山外之山;一个被蝇头小利困扰的人,难睹天外之天。这种人,往往在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自我放纵中自毁前程。
看淡: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因此有太多的欲望,更有太多欲望满足不了的痛苦。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便不能缺少淡泊。否则,他不是活得太忧郁,就是活得太无聊。看淡不是不求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平和与宁静,坦然和安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淡泊就在其中。
看透:据说乾隆皇帝巡察江南时,看到江面上千帆竞渡,不禁好奇地问左右:“江上熙来攘往者为何”?陪伴一旁的大学士纪晓岚随口答道:“无非为名、利二字”。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看透人生奥秘。
正确的追求名利,有助于开发人智,推动社会前进。超出社会道德规范和法纪约束,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无疑等于自掘坟墓。
天空如洗,远山如黛。世界是那样明朗,又是那样幽玄。看透,方能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看透,才能大可利国,小可全身。
一位哲人说得好:“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是也!
庞辱不惊,看庭前花落花开;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人生是个千人说万人说都说不透的话题。时下,抱怨生活,喊叫太累的人很多,我认为这是转型时期人们浮躁的表现,我觉得浮躁之时不妨去三个地方看看。
常去医院看看。人吃五谷,生百病本是世间常理,倒不希奇,只是住进医院后感慨万千,原来健康地活着多好啊!这是病后的感悟。有的人进去后就再也没有出来;有的被宣判为什么癌后有奇迹般的活下来,医院似乎成了人们阴阳相隔的门槛,来来往往的人进进出出,谁都希望还原一个健康的体魄,享受阳光灿烂的日子。常去医院走动,你会明白人生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生病住院,利益可以暂且放弃,荣耀可以放弃一旁,天塌下来都可以置之不理。病怏怏的身体,小窗外飘进的零星细雨也会让人颤栗,让人愁肠百转,顾影自怜。这时,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身体是最重要的。进医院被宣判为什么疑难症后有痊愈出院的人定会活蹦乱跳像孩子似的感觉天特别的蓝,庆幸自己真的很幸运,还能走出医院,回归自然。想想也是,大病初愈后,人的感觉大都是什么都不重要,能活着最好!
常去监狱看看。监狱是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虽说那是住着不要钱的房子,却没人乐意住。但在那种地方,人才会认清自己的本真面目,忏悔灵魂深处的罪恶。也许一千人进去有一千人的缘由。但根本的都是私欲的膨胀,肆意妄为的结果。市场经济中,欲望是原动力。但欲望过了头就是贪婪,贪婪的结果便是住进不要钱的房子。转型时期,我们的认识有偏差。很多时候,我们只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正如一个哲人所说:若能及时抵达,一般人就不会在意你是怎么进来的。这样的结果会误导人,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更偏颇的是,我们看一个人时,往往只看他的事业。他成功,我们就喝彩,拿着放大镜去发现亮点;他失败,我们就不屑,在显微镜下寻找过错。这也助长了不少人急功近利,挺而走险。如果人人都不遵守法的意志和肆意践踏社会公德,那这个社会非乱不可。监狱是为为非作歹的人准备的,他是改造,思过,忏悔的地方,让人懂得如何遵纪守法和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常去监狱看看,会让人警醒。不然,身陷囹圄,失去自由,那滋味可不好受。高墙内捶胸顿足的悔恨和高墙外轻松自如的放歌,墙里墙外可谓两重天。
常去火葬场看看。这是人生最后的驿站。管它是寿终正寝还是死于非命,无论是善人恶人,不论生前荣耀还是渺小,在这里实现了最终的平等——全部推进了火葬场。在一进一出间,什么级别、荣耀、财富甚至包括那具肉身,瞬间就灰飞烟灭,悄无声息地入土化泥。
人活着并不一定拥有一切,但人死了绝对是失去了一切。谁都有这样的际遇,身边的某一人昨天还是好好的,今天怎么就……?人生确实太无常。生前争凶斗狠,巧取豪夺,有啥意思?今天是处级,明天想当厅级,后天想成为省级,一个级字害苦了多少人。然而,又有多少人懂得和舍得放弃生前的追名逐利呢?
面对死亡,我们束手无策。死是不可免的。这就不难理解很多人在努力地生。很少人在死后被人用铜铸成塑像,更多的是像秋后的一片落叶,无声无息回归自然。既然结果都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善待自己的同类呢?珍惜自己,善待别人,应该是殊途同归地碰面时要说的话。常去火葬场看看,你回感到穷尽一生去追逐的那些东西其实都是过眼云烟。所以,心态还是平和一些好。
春夏秋冬是大自然永恒的规律,生老病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人生三看也许有助于我们在前行的路上心中少些障碍,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轻松一点,自如一点,生命是美丽的,而美丽总是短暂的。短暂的瞬间何必赋予她厚重呢?

素材:网络  ',1)"> 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