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高频电波刀饮食:台媒:从宋省长狼狈谢幕看台湾政坛第三势力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37:40

台媒:从宋省长狼狈谢幕看台湾政坛第三势力发展

2012年01月28日 06:34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1月28日消息,2012台湾选举已尘埃落定,宋楚瑜号称拥有破百万人的连署数,最后仅获得30多万张选票,不仅重蹈2006年参选台北市长的覆辙,得票率甚至更低。宋楚瑜的神话,至此已告画下句点。但这是否意味台湾“第三势力”已毫无空间,则未必尽然。

据台湾《联合报》社论说,宋楚瑜的惨败,与其说是“弃保效应”发酵,不如说是台湾“两党政治”的架构已经逐渐确立,只是宋楚瑜及其人马尚未清楚意识到此一形势。或者,宋楚瑜亦明知大势如此,却因出于对马团队的不满,不惜赌上全部政治身家,要拼个“与汝偕亡”。然而,宋楚瑜个人的野心和赌注,历经多次教训的台湾选民显已无意跟进;他只能在耗尽昔日的省长余晖后狼狈谢幕,至多就是以其“回光返照”换得亲民党三席“立委”聊以自慰。

事实上,以台湾近年的蓝绿对峙,不少民众也一直期盼政治上能出现有效的第三势力,打破“朝野”恶斗的僵局,为台湾创造更宽阔的政治天空。但宋楚瑜的出现,虽制造了一定的政治张力,却远不足以撑开蓝绿分据的空间。原因是,他的形象太过陈旧,他的企图太过个人化,他的色彩也太过定型。更严重的是,他的经营手法太过机巧:平日对政治疏于耕耘,对亲民党的去从亦缺乏远长规划,只在选举期间站出来插花、喊话,展现其火中取栗的恐怖平衡技术。最后,他拿不到三个百分点的票,显示选民对他缺乏信任,认为其角色破坏作用更大。

换句话说,从民主的竞争与提升的角度看,台湾确有第三势力存在的空间,那也将有助于突破目前蓝绿两极对峙的僵局。同时,藉由其杠杆作用,也可以扩展政治及社会议题的多元性,使思考焦点从统独意识型态向外扩散。但在政治现实上,蓝绿沿着统独、族群轴线对立的态势,却已形成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新兴政治力量若不能在蓝绿之外开拓出新的价值,就注定只能在“两大”之间游走,成为附庸角色。

   社论称,这次选举,亲民党和“台联”各获三席“立委”,打破了上届零席的纪录,表面上看似乎颇有进展。但在“国会”实际运作上,这区区几个席次恐怕产生不了多少“立法”推进的功能,充其量只能在蓝绿两营扮演侧翼。根据经验,双方的三席多数时候只会在蓝绿遭遇战中互相抵销。相形之下,新党这次选举结果显示在亲民党的战略挤压下,它已被边缘化,以致得票甚至不如致力于环保的绿党。新党的出路和转型,已面临迫切危机。

再深一层看,“台联”和亲民党的微弱席次,分别代表的只是李登辉和宋楚瑜的余绪,其政治意义也就令人感到索然无味。试想,国民党20年来三度分裂,全都是李登辉操弄的结果;如今,他和宋楚瑜竟还在那里接受徒众簇拥、在大舞台一隅施放残余烟火,有何英勇可言?而台湾政坛戒不掉这种“老大崇拜”的陋习,也是可悲之至。尤其,每次选举全民总要再复习一回他们的恩怨和分合,何况他们与蓝绿两营的纠葛如此之深,又如何奢谈扮演“第三势力”的角色?

当蓝绿对峙的“两党政治”结构日益深化,第三势力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限缩。施明德领军的“台湾国民会议”虽试图推出多位新人,但因缺乏平日耕耘与宣传,终难获选民青睐,即是一例。这也证明,台湾政坛走到这个地步,任何政治团体要产生影响力,终需费心投入更长期的政治经营,并在价值或理念上找到突破点,才可能说服够多的选民共同移动蓝绿板块。

这次选举,选民的理性化选择相当明显,国、民两党也都在避免过去的激情手法,尽力向中间地带靠拢,这是可喜的发展。此一趋势若继续推进,未来第三势力的空间恐怕就更小,只能朝深耕地方的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