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执事见面会终章:山中年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22:01
乔忠延
《 人民日报 》( 2012年01月28日   04 版)

云丘山,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挺拔高耸的山峰上缭绕着五彩祥云,该是何等美妙啊!
这并非哪个诗人想象出来的理想乐园,而是真有其地。它在吕梁山的最南端,西边的峡谷里是巨龙蜿蜒的黄河,东边、南边的原野上舒展摇曳着黄河的支流汾河,滋养在这水魂里的山脉岂能不灵秀?这山脉早已沉隐在我们的情感世界。传说,后稷出生时被遗弃却大难不死的那座山就是云丘山,他教民稼穑也就从那里做起,最早的耕植技术即由此传播开去。
古往今来的文明极像山间的清泉,总会跌宕而出,蜿蜒着流往远方。云丘山亦然。灵秀的山水是农人生存的根脉,也是养育他们的家园。他们接过了先祖的犁、耧、耙、耱,也接过了前辈的风俗礼仪。当“民以食为天”成为他们的生命旋律之后,几千年来,他们的日子几乎没有一步不践行在这无形的轨道上。即使在今天,要打开他们的往昔也不算难,仅饮食而言,就是一幅“仓廪实则知礼节”的鲜活画卷。
过年是食物最丰盛的时节,就让我们走进农家屋舍看看他们为此预置的吃食吧!在这个最为隆重的节日里,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会歇息下来,欢度佳节。不过,过年对于农人来说有着比城里人更为喜庆的意义。他们没有周末,年节是一年里唯一的假日,因而珍贵得一点点也不敢浪费。尤其是女人,一年到头从没有闲歇的空隙,过年总该轻松几日。但是,家里的老老少少也要张口吃饭啊,解决的办法便是早早蒸好年馍,到时稍稍一热,轻省而又快捷。年馍,很早就成了山乡人的“方便面”。但是,谁要是因此简单地看待年馍,那就辜负了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年馍犹如一部发黄的古书典籍,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还真难读懂其丰富的内涵。
大年初一,敬献在灶槛上的是一个很大的花馍。这花馍名叫枣山,由一个个裹着红枣的白面卷层层加高,高成一座山,高高的顶端还挺立着一个昂首啼鸣的大公鸡。大公鸡,大吉大利;大红枣,早早高升,一年美好的愿景都寄寓在这枣山上头。枣山献的是灶神。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凡间的工作队员,一年四季居高临下注视着家人的一举一动。若是铺张浪费,抛米撒面,他就会如实向天廷汇报。来年这家说不定会遭受天火烧房子、槽头死骡子的横祸。谁不愿意过平安日子?所以,每日每时都勤恳、节俭。就这样还怕万一有个疏忽被灶神抓住小辫,因而,每当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时,还要给带上些炒豆和糖瓜。糖瓜又甜又粘,让灶神甜蜜的咋好意思说坏话,即使想说也粘得张不开嘴。炒豆是马料,是供给灶神坐骑的吃食。农人不仅尽心地巴结灶神,还要把人家的坐骑也打点好,伺候得是何等周到啊!如此一来,灶神就只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啦!大年初一的爆竹声一响,即把前往天宫汇报的灶神又迎到家里。迎进门当然不敢怠慢,那高高大大的枣山就是敬献给他老人家的第一份厚礼。
云丘山的年馍还有枣糕。枣山是敬祀灶神的,枣糕是敬奉老人的。枣糕形如磨盘,是一层面、一层枣合成的。面中裹枣,是要老人的日子甜甜蜜蜜;称之为糕,是要老辈人健康高寿。枣糕酷似磨盘是怀恋伏羲、女娲兄妹滚磨盘成婚的意思,是他们的成婚才繁衍出这众多的后人呵。谁会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年馍上竟有如此深远的文化意蕴?
晚辈敬奉老人,老人疼爱儿孙。礼尚往来是云丘山人根深蒂固的习俗。收受了枣糕的老人回馈给晚辈的是花卷。别看花卷蒸着不复杂,白馍的层层纹理却像盛开的一朵花,这是象征年轻人风华正茂,愿他的前程像鲜花一样美好。倘若晚辈还是个孩童,那就多了一份讲究,馍的形状如同一个很大的玉佩,当中再缀上一朵牡丹花,是在夸孩子可爱得如花似玉。热情的赞誉、美好的祝愿不言而喻,年馍温暖着老老少少的心。一家人饭桌上吃的馍则叫卷子。年馍里头数卷子最好蒸,把发好的白面揉成圆圆的长条,剁开蒸熟即成。那形状顶圆底方,方可以站得端正,圆便于进退自如。该方则方,当圆则圆,方圆里面浓缩的是做人的规矩。这是勉励,更是自律,年馍哺育的不只是有形的肉身,还有无形的精神。
云丘山的年馍里有远去的历史、古老的信仰,更重要的是蕴涵了民族的道德礼仪。年馍使“民以食为天”隐含了仁爱、孝敬、长幼有序等道理,不仅让广众吃饱肚子、安定天下,而且将家庭纲常、社会伦理,由年馍悄悄潜进人们的血脉神魂,一种稳固的社会秩序、和谐的山乡生活,就这么在农人的炕头上构建着,传承着,从遥远的古代直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