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98年春晚视频:优秀中学生成长的100个教育细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57:24

优秀中学生成长的100个教育细节 作者:杨秉慧
目录(1)  第一章 是谁撞上了他的腰  小心“初中新生综合症”
  刚刚升入初中的孩子,如果没有能力独自去面对难度越来越大的学习内容、新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如何和很多不同性格的新同学相处等问题,就会产生疑惑,变得茫然,而渴望长大的心理又让孩子不愿意向父母诉说,因此自然而然地,就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易怒、厌学等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初中新生综合症”。
  细节1警惕“初中新生综合症”
  细节2复制优秀,创造辉煌
  细节3一切从头开始,打一场翻身仗
  细节4卸下心理包袱,轻松上阵
  细节5空洞的决定不如实际的行动
  细节6与老师和孩子多多交流
  细节7坏习惯让他抱憾终身
  行为对照
  第二章 英才是怎样炼成的  学习是第一关
  关于学习,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感触地说过:“适合我的方法能使我发挥天赋与才能,而不适合我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就像有些运动员一样,他们不一定完全按照书里要求的“正确姿势”来做动作,而是利用最适合自己的姿势去锻炼,最后反而获得了冠军。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只知道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照着那些所谓的“最好”方法来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差。
  细节8告诉孩子:你在为自己读书
  细节9学习让孩子说了算
  细节10提一提孩子的学习胃口
  细节11学习魔法变身术:痛苦变快乐
  细节12高压学习,提防身心受损
  细节13习题排山倒海,小心过犹不及
  细节14让目标指明前进的方向
  细节15预习,让学习变得主动且轻松
  细节1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学会复习
  细节17运用“感官协同效应”,迅速提高学习效率
  细节18学习原地踏步,巧对“高原现象”
  细节19建立“备忘录”,优质高效学习
  细节20帮助孩子改变偏科的毛病
  细节21帮助孩子制订一个阅读全攻略
  细节22闲庭信步考过关
  细节23真心地喜欢每一位老师
  细节24教孩子高效管理自己的时间
  细节25对学习充满热情
  细节26滴水石穿  学习要坚持不懈
  行为对照
  第三章 引发思维风暴  勤做动感脑力体操
  “关键期”的创始人兰德,曾对1500名5岁前的小孩子做测试,方法采用NASA(美国太空总署)选择科学家及工程师的方法。结果出来了98%的儿童具有高创造力。到15岁,比例从98%降为30%,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孩子具有创造力。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
  细节27安装创新方程式  彻头彻尾洗脑
  细节28怀疑  智慧的精髓,创新的内核
  细节29“U形记忆”规律让孩子轻松记忆
  细节30成功=寻根究底地探求问题
  细节31给孩子空间,让想象自由呼吸
  细节32瞎子点灯  学会转换思维
  细节33博览群书视野广  帮他拓展思维
  细节34学习家务巧结合  勤动手发展智力
  行为对照
  第四章 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助他成功
  因为家长自己的不优秀,所以竭尽所能“逼”孩子优秀起来,只因为孩子考试得了第一便觉得面上有光,只因为别的孩子都会钢琴,父母也不能让孩子落后,免得在亲友面前没了面子。“我的孩子能成才吗”是父母心中迫切希望知道的答案。这种声音里满怀着焦急和期待。其实,孩子,是慢慢养大的。“慢养”并不是放任,而是让他们自由决定、自我负责。如此一来,家,才能成为孩子生命之源,才能为孩子的人生加分。
  细节35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0
  细节36阳光总在风雨后  乐观生活0
  细节37让快乐翻番的秘密武器  大肚量生活0
  细节38自尊  成功之源0
  细节39打造诚信这块金字招牌0
  细节40谦虚,才能持续进步0
  细节41孝敬,回馈父母之爱0
  细节42善良  最温暖的影响力
  细节43懂得分享,轻松享受好人缘
  细节44认真细致,为自己不断赢得机遇
  细节45节俭  让他远离虚荣攀比
  细节46
目录(2)  热爱劳动  让他做个勤奋的人
  行为对照
  第五章 给能力补补课,让他提前通过就业考核
  当今社会,有许多行为必须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合作才能完成,只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比如足球比赛、科技竞赛等。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阿德勒曾经说过:“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可见,孩子学会交往与合作是多么重要。那么,除了合作的能力以外,还需要给孩子补些什么,才能让他们在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提前通过就业考核呢?
  细节471+1+1大于3  善用合作之力
  细节48给情绪上把锁  自我控制能力
  细节49他山之石  善于借用别人之力
  细节50对镜自照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细节51苦果也要自己尝  勇于承担
  细节52千磨万击还坚劲  耐挫能力
  细节53口若悬河  口才能力
  细节54强者对阵  竞争力
  细节55一呼百应  领导力
  细节56随机应变  反应力
  细节57随遇而安  适应力
  行为对照
  第六章 做交际高手,先搜索社交点子库
  小时是皇帝,大了是霸王,走到哪里都是颐指气使,这样的孩子,就算毕业于名牌大学,他的社交能力也要打上不及格。而这个社会,人的这个群体,就注定了,人要遵从人的整个生存状态,人不可能单独存在,因此,每个人都需要适当地了解群体法则,了解合作、友好、尊重等的意义。
  细节58跷跷板互惠原则  教孩子助人为乐
  细节59两只耳朵,一个嘴巴  多听少说
  细节60跟狗玩,就会有跳蚤上身  正确选择朋友
  细节61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证
  细节62幽默让他魅力无限
  细节63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细节64让他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要害怕与他人保持
  不同立场
  细节65鼓励孩子走出家门
  细节66告诉他: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行为对照
  第七章 不是教他迷,而是要他懂得财之道
  在理财规划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孩子的理财教育也逐渐开始为广大家长所关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理财专家认为,与其送孩子一个玩具或带孩子外出游玩,还不如送给孩子一份理财礼物,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让孩子的财商与德商、情商、智商“共同发展”。
  细节67不要只是孩子的提款机
  细节68再富也要穷穷孩子
  细节69给孩子零花钱的支配权
  细节70省钱VS储蓄  积少成多理论
  细节71正确使用压岁钱  钱生钱理论
  细节72理财品质的培养  预防针效应
  行为对照
  第八章 有效沟通  帮你和孩子之间实现零距离
  中学生常常表现出希望从父母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愿望,此时的他们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表现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于是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果此时的父母选择做一个“穿西装的野人”,发现孩子的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便冲着孩子大喊大叫,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必然出现严重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实现和孩子之间的零距离呢?
  细节733W原则教你轻松和孩子对话
  细节74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
  细节75给孩子明确的指令
  细节76不要总是“我跟你说过多少次”
  细节77把沟通的音调降低
  细节78不要让孩子的耳朵听到“可是”
  细节79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
  细节80在唠家常中与孩子沟通
  细节81重视努力与进步原则
  细节82批评和惩罚要尽量少用
  细节83反弹琵琶,批评也有技巧
  细节84积极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
  细节85给孩子宣泄的空间
  细节86用“爱”去读孩子的各种行为
  细节87生命教育  让孩子理性认识生与死
  行为对照
  第九章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你特别关注
  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运行的轨道、潮起潮落、月亮的阴阳圆缺、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切都
目录(3)  有其自身的规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要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为什么孩子突然爱和家长顶嘴?孩子上网成瘾怎么办?孩子竟然早恋,应该制止他吗?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而青春期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样如此。
  细节88每个孩子都有“叛逆期”
  细节89追星不可盲目,关键在于引导
  细节90青春期的营养需求
  细节91青春期的体育运动
  细节92孩子“变坏”不是偶然的
  细节93母爱的温暖不能由别人代替
  细节94请这样与你的孩子谈“性”
  细节95防止你的孩子上网成瘾
  细节96破解孩子最常见的不听话行为
  细节97与你的孩子一同直面“早恋”
  细节98少让孩子接触电视暴力节目
  行为对照
  第十章 让我们荡起双桨,划动大学的梦想之舟
  大学是很多孩子梦想开始的地方。从本质上讲,大学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人才,正是这些人才让大学产生真正的影响力,让天下的学子们神往。一座好的大学不仅仅在于其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其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孩子在这些灵秀之气中长期耳濡目染,便会于不知不觉中脱胎换骨,进入一种高素质、高水平、高格调的境界。但是,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来正确看待大学,这个划动梦想之舟的地方呢?
  细节99不要盲目鼓吹象牙塔的诱惑,正确认识人生的未来
  细节100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让他有勇气坚持梦想
  行为对照
  父母教育方法自测题
  参考文献
细节1 警惕“初中新生综合症”  情景再现
  校园里人头攒动,很多家长陪着孩子报到来了。送走了爸爸妈妈,冉冉自己在校园里闲逛起来。
  阳光很好,校园里绿意浓浓,冉冉看着大家朝气蓬勃的脸感觉高兴极了,他一遍遍地在脑海里构想着自己的初中生活,爸爸妈妈还没走多久,他就迫不及待地跟他们说:“我喜欢这个学校。”
  可是,谁知,不久后,冉冉的态度就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才在学校待不到一星期,冉冉就三天两头往家里跑,回去了什么也不说,暴躁地像只小狮子,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才两个星期,冉冉就通知妈妈:“妈妈,快点帮我转学,我真受不了这个学校!我要赶紧离开!”
  妈妈一听急了,怎么才两个星期就这样了?
  冉冉不屈不挠,一副不转学誓不罢休的样子。
  可是,转学也得知道原因啊!另外,转学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呢?
  追根溯源
  类似的情况很多。
  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在刚升入七年级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像冉冉这样。
  分析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一方面,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身体的发育又让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不依赖父母了,可以自己独立处理问题了。
  另一方面,实际上,许多问题他们并没有能力去处理。比如适应新环境方面,面对骤然增多的新科目,面对难度越来越大的学习内容,面对新老师的新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不同性格的新同学,孩子会产生疑惑,就会茫然,而渴望长大的心理又让孩子不愿意向父母诉说,因此,自然而然地,就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易怒、厌学等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初中新生综合症”。
  有人提出转学。其实,转学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策,暂且不提转学要花费精力和财力,又一个新学校他就一定能适应吗?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换了一个学校,孩子还是会不适应,所以,关键问题就在于,帮助孩子让这种症状消失,那么,孩子自然就会很快地投入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去。
  所以,下面的几点建议,相信对你的孩子会有所帮助。
  教育支招
  1 打预防针。家长提前告诉孩子,升入初中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将面临什么。如知识难度要提升,科目要增加,老师教学方式会改变。
  2 逐步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因为中学的老师已经不像小学老师那样盯着孩子学、手把手地管着孩子学,所以,需要孩子自动自发地去学习。家长可以灵活地采用各种方式,如故事法让孩子了解学习的重要性,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并采取鼓励的方法让孩子变得能够主动学习。
  3 和孩子一起讨论对策,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不管孩子即将遇到这些问题,还是已经遇到问题了,都可以从容很多。还可以引导孩子“在学习时能够做到有所侧重,可以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少花时间、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上多下点工夫等”,或者向大哥哥大姐姐取取经,因为他们肯定会有很多感想,也会摸索出很多的经验。另外,还可以帮助孩子掌握知识的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4 鼓励孩子不气馁,要充满信心。
细节2 复制优秀,创造辉煌  情景再现
  新年到了,在新生联欢会上,初一(2)班的张萌、路丹都在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很是漂亮。娜娜禁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心里痒痒极了:“我也想拥有那么漂亮的舞姿。”
  于是她决定向张萌、路丹请教,学习跳舞。
  从这以后,只要学校有聚会,娜娜都去积极参加。开始的时候,她静静地站在一旁,认真地琢磨其他同学跳舞时的舞步和节奏,不懂就问,逐渐地,她琢磨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舞蹈。
  转眼间,又一次联欢会开始了。这次,娜娜大大方方地走进了舞场中央。音乐响起,只见娜娜合着激昂高亢的节拍和鼓点,翩翩起舞,动作非常优美。
  其他同学都把目光放在娜娜身上,随着乐曲声的起伏,娜娜的舞步时而简洁明快,时而激情四溢,不停地变出各种花样。大家都被娜娜的舞姿打动,纷纷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她。
  追根溯源
  娜娜的成功在于她能够及时复制别人的优秀,从而提高自己的“舞艺”。其实想要成为一名在学习上独占鳌头的中学生,同样需要具备娜娜这样“复制成功”的优秀能力。也许有家长会充满疑惑的问:“优秀真的可以复制吗?”
  在微软有着卓越的成绩,从一名技术员做起,仅仅用了短短十年就升迁至微软中国区总裁的唐骏曾经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说道:“为什么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那是因为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转,大到宇宙,小至一花一果,其实都遵循若干非常简明的规则。只要掌握这些规则,就可以不断加以复制,就像我们儿时玩过的万花筒,创造出缤纷多彩的人生。”也许这就是唐骏能够迅速成长为中国最耀眼的职业经理人的原因之所在吧。
  世间万物总是相辅相成,事业如此,学习亦是如此。哈佛有一句名言:哈佛的学生在哈佛学到的知识80%来自于他们的同学。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包括学习经验在内。别的孩子在学习上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等生,自有他的可取之处。
  也许作为中等生甚至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还在拼命学习的这条路上艰难跋涉,但请不要抱怨学习的艰苦,不要抱怨竞争的激烈,也不要抱怨付出没有收获。在这个成绩对未来影响重大的时代,要么让孩子放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选择从其他的道路上走向成功,要么打造一个学习成绩一流的孩子。但是不管选择哪种方式,你先得把孩子变得优秀。而优秀的方法就是在孩子具有想变得优秀的强烈意愿下,用以下的方法去行动,久而久之,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就会发现,原来,优秀也是可以复制的。
  教育支招
  1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榜样。这个榜样可以是孩子的同桌,也可以是孩子的邻居,切勿因为对方同样是小孩子而提出反对意见。
  2 教导孩子学会接受同学的优点。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万千宠爱在一身,多多少少隐藏着任性骄横、自高自大的性格。他们习惯于挑别人的毛病,而无视别人的闪光点,所以家长要教导孩子由衷地赞美别人的优点,谦虚地向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告诉孩子,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只有多学习别人的优点,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3 让孩子向周围的朋友学习一定要找对方向,而且要借鉴适用于自己的方法,切不可一味照搬,不然只会适得其反,把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缺点,最终无法达到进步的目的。
细节3 一切从头开始,打一场翻身仗  情景再现
  对于考试,海陵一直心有余悸。小学毕业的那次考试,因为自己过度紧张,竟然把最拿手的语文考砸了。做完前面的题,作文还没写完,交卷时间就到了。这事对海陵的触动很大。虽说现在已经顺利升入了初中,但自己还能找回以往的优秀吗?
  爸爸知道了女儿的担忧,便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失误没什么的,现在你已经是名小小的初中生了,一切可以从头开始,打一场翻身仗!”
  可海陵还是担心:“我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都还不熟悉,还没有信心可以在新环境里学习得很好  ”
  每每想到这里,海陵就皱紧了眉头。
  追根溯源
  刚上初中的孩子,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以前的经历,让他们忧心忡忡。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 孩子对未来的期望过大。孩子总是希望自己是惹人喜爱的,这就要求自己不但要懂礼貌爱干净,还要求自己成绩好,但是以往的失利在孩子心中埋下了阴影:“我还能做得像以前一样好吗?”类似“我一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期望压在孩子心底,就会让他们患得患失。
  2 孩子不自信。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生活,那里的老师同学怎么样,自己在新学校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孩子在考虑的问题。“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是深厚阅历才能培养出来的大将风度,“输得起”意味着认输而不服输,并力争东山再起的良性竞争状态,但以孩子的心智,还不能完全明白这个道理。
  3 父母平常有意无意的话语也会造成孩子的紧张和对未来的担忧。想一想父母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你可要为我们争光呀,我们就全指望你啦”、“你是我们全家人的希望”,这些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
  那么,为了孩子能够顺利地开展初中生活,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父母们应该怎么做呢?
  教育支招
  1 教孩子正视失败,承认失败。考试失败,谁也不想,但在繁多的考试中,偶尔考试失败不足为奇。告诉孩子要失败不失志,要有奋起直追的勇气和斗志。另外,要勇于承认失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出失败的原因,才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才能反败为胜。
  2 认真找出失败的原因。考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如平时学习不够刻苦努力,教孩子要从这些可能导致考试失败的客观原因中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可行的措施,如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复习时要劳逸结合,要增加饮食营养,保持旺盛的精力。
  3 教导孩子从失败中振作起来。失败并不可怕,怕就怕经不起失败的打击。教导孩子要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从点滴做起,夯实基础知识,比如虚心请教同学、老师,解决学习中自己不懂的问题等。
细节4 卸下心理包袱,轻松上阵  情景再现
  金秋10月,温暖的阳光在婆娑的树影中闪动,把花坛里刚刚盛开的菊花照映得分外妖娆,可是13岁的雅丽却没有心情来欣赏这样的美景  升上初中已经一个月了,上星期的摸底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试卷上一个个鲜红夺目的“×”让雅丽寝食难安。
  为了这次摸底考我拼了命地看书,把业余时间都用上了,为什么还是这样的结果?
  我真的不行吗?
  同学们都很刻苦,我追得上去吗?
  老师会怎么看我?
  这些问题像蚂蚁一样日夜撕咬着雅丽的心,让她脸上过早地出现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焦虑。
  看着女儿一天天消瘦下去,妈妈着急了:“丽丽,有什么心事可以和妈妈说说吗?”
  “没什么  ”紧接着总是一声短短的叹息。
  看雅丽这样,妈妈更加担心了,女儿这是怎么了,到底什么时候属于孩子的天真开朗和盈盈笑意才可以再回到丽丽的脸上呢?
  追根溯源
  雅丽生病了,病因在心里。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让雅丽不自觉地抬高了对自己的期待,想要给大家一个好印象,当摸底考试的成绩和自己的预期有差距时,心里的落差便让雅丽犹如从十万里高空跌入谷底,以至于心里背上沉重的包袱,让愉快的情绪消失殆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儿,也正是因为它的辛苦,才让我们体验到里面蕴含着的无穷乐趣。但是当像雅丽这样的孩子心里由于担心成绩提高不上去而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时,学习的乐趣便荡然无存。
  不少优等生都有这样一种体验,精神越是放松的时候,越能轻易地记住很多东西。美国一位叫嘉西尔德的学者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51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新东西,另一组在沉闷气氛中学习。三个星期过后他惊喜地发现,在愉快气氛中上课的学生精神放松,大多数能记住他们学过的内容,而另一组学生效果明显差得多。
  由此可见,放松的心情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这是因为当孩子们卸下心理包袱轻松上阵的时候,会刺激记忆神经,从而记住更多东西,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治好雅丽烦恼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讲究方法和策略,让她放松下来,不要把学习当做一个沉重的包袱。
  教育支招
  1 在平日里,我们为了让孩子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可以在任何地点训练他们“自然入静”的方法。比如在公园的长椅上、在柔软的沙发上、在静谧的小路上,只要能让他们的内心摆脱所有的烦恼和忧虑,就可以达到宁静、放松、心情舒畅的状态,就能让处在焦躁状态中的孩子摆脱掉学习或其他问题的困扰,重新精力充沛地来解决所有学习中的问题。
  2 家长切勿说“你为什么考不到第一名”、“你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你到底好好学习了没有”等加重孩子心理压力的话语。
  3 鼓励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也是放松精神的有效方法。这类活动主要包括文学、音乐、美术和体育方面的活动。它与课堂联系较少,娱乐性、竞赛性较强,有利于开阔胸怀,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当孩子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时,更容易忘记心里的不开心,从而达到放松紧张情绪的目的。
细节5 空洞的决定不如实际的行动  情景再现
  在学习上每个孩子都期望取得成功,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比如张明的同桌梦想着将来能考上北大,张明的表哥梦想着有一天能去世界名校哈佛深造。而张明自己的愿望比较实际,那就是这次期末考试能够拿到全班第一!为此,刚上初一的张明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
  1 每天早晨6点起床,先背半个小时英语,然后去上学。
  2 中午回家吃完饭做半小时习题,然后睡午觉。
  3 上课必须认真听讲,下午放学回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再做一套数学综合试卷,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4 每晚入睡前闭上眼睛默默回忆一遍今天学过的知识,然后才能进入梦乡。
  计划订好后,张明还特意在教室里的课桌上贴了一张,然后又在自己的卧室里贴了一张,并让爸爸妈妈监督自己。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室外花坛里的小草已经由鹅黄变成了深绿,张明的计划还没有落实。
  就拿起床这件事情来说吧,本来决定6点准时背诵英语,可是每当床头柜上的灰太狼闹钟一响,张明就把被子往头上一拉:“困死了,我再睡会吧  ”别说起床背书,就是赶去学校也得急急忙忙才不至于迟到。就这样,期末考试结束的时候,看着成绩单上很不理想的分数,张明只好沮丧地叹叹气:“只好下回再向第一名进军了。”
  追根溯源
  愿望和目标都是美好的,可遗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有许多应该做的事,最后却都没完成,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致命的地方  耽于行动。毫无疑问,如果张明始终不改正自己的缺点,他永远不可能拿到第一名,而原因就是计划不付诸行动。
  有些中学生总是想:“反正有的是时间,我以后学习也不迟。”于是将大把大把的时间都用来做白日梦:长大后,上一个名牌大学、去太空游历、成为像贝克汉姆那样的明星  虽然这些愿望是美好的,但一味地拖延而不采取行动,再好的梦想也只是空中楼阁。要知道,一切方法、意愿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指导和辅助的作用。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想出来或是说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歌德曾经说过:“只有投入,思想才能燃烧。一旦开始,完成在即。”孩子有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就要教导他们立即行动起来,诸如“再等一会儿”、“明天再开始”这样的语言或意念一刻也不能在他们的心里停留。当孩子们列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后,就让他们去做!马上开始行动!当真正付诸行动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发现拖延时间毫无必要,原本以为很难实现的计划就在自己一小步一小步的努力中实现了,这是一种丰收的喜悦,是一种精神上极大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毫不拖延、立即行动的果断作风,这难道不是成为一个优秀中学生的必要条件吗?教育支招
  1 “行动,开始!”这句话是惊人的行为启动器。任何时刻,孩子都需要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而在他们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前,父母是提醒他们的最佳人选。
  2 许多孩子做事总喜欢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再行动,殊不知,良好的条件是等不来的,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很少有万事俱备的时候。告诉孩子,我们不太可能等外部条件都完善了再开始行动,在既定的环境中,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因为行动可以创造有利条件,只要做起来,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就能带动我们着手做好更多的事情。
  3 在行动前,有很多孩子提心吊胆,犹豫不决。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教导孩子试着问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么?为什么我总是这样犹豫不决,抓不住机会?”千万不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找借口,比如,别人聪明,是优等生,当然能够考出好成绩。
  4 不妨让孩子把“立即行动”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之一。马上行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获得一流的成绩,才能成为一个全面进步、综合发展的优秀中学生。
细节6 与老师和孩子多多交流  情景再现
  在杨建国和梅芳这对夫妻的眼里,自己13岁的儿子杨鑫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他乖巧懂事,特别是每学期优秀的成绩单让身处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的父母倍感欣慰。杨建国和梅芳最自豪的事情不是这个月公司的销售额又上升了多少,而是儿子聪明懂事不需父母操心。
  这样的情况是被一个电话打破的。那天早晨,很久没去给孩子开过家长会的杨建国和梅芳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说杨鑫在学校把班上的纪律委员打成了重伤,要求他们无论如何得去学校一趟。这一去才知道,孩子在学校不但成绩奇差,经常顶撞老师、逃课不交作业,而且还经常纠结朋友打架滋事。
  把儿子领回家后,杨建国连衣服都没换,劈头盖脸就问:
  “为什么每次的成绩单都是优秀?”
  “那是我自己改的。”
  “爸爸妈妈那么辛苦地养育你,什么时候让你缺过钱花,你竟然这样欺骗我们!”无法接受事实的杨建国情绪有些激动。
  “对,你们就只知道给我钱,什么时候真正关心过我?问过我需要的是什么?”
   
  “我伤心难过的时候你们听我说过话吗?我想跟你们说说学校里的事时你们在哪里?我和你们有代沟!我讨厌你们!”
  杨建国和梅芳一时愕然,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追根溯源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代沟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现象,是现代化国家工业化与社会化伴随而来的产物。尤其是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两代间的差距显得特别敏感。而消除代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沟通”。
  家长与孩子之间一切的误解、漠视甚至敌视都源于缺少交流,这是造成学校及家庭教育中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之所在,如果杨建国和梅芳能够经常与老师、孩子交流,那样的情况就不会出现。
  可能有的家长深有体会,当你忙完一天的工作努力打起精神准备和孩子好好聊聊时,不是被孩子三言两语打发了,就是被噎的半天回不过神来,不但不能达到了解孩子的目的,而且还惹了一肚子气,慢慢下去便丧失了和孩子谈话的兴趣,以至于越来越不了解孩子、也就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了。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学会与孩子交谈的技巧,才能达到与孩子像朋友一样进行心灵对话的目的。其实,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沟通交流关系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懂得改变父母是决策人、孩子是接受者这样僵化的家庭角色的分配,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育支招
  1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进行角色交换,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对自己表述的愿望予以积极的辩解。当孩子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通常是成年人的问题时,他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孩子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关自己教育的反馈信息。
  2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程度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谈话方式。一般而言,最好对年龄小的孩子侧重管教,而对大孩子则多交谈。例如,告诉2岁的孩子电源是危险的所以不能碰,就不如把他的手一把拉开并严厉地说“不能碰”更能使他立即理解你的意思。可是,如果你不对一个13岁偷偷抽烟的孩子详细地解释尼古丁的害处,而是简单地责罚他,也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3 父母要紧跟时代潮流,更新思想。孩子对社会上新的现象、新的事物接受很快,父母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就会与孩子在思想上、行动上产生距离,不利于跟孩子沟通。父母只有经常主动与孩子交流一些当前流行的一些物品、观点主张等,主动学习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让双方在一起时有共同语言和谈话内容。
  4 最后一点便是加强与老师的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出现的问题的时候才能及时根治。
细节7 坏习惯让他抱憾终身(1)  情景再现
  “又要动脑筋,真头疼!”有时候,琳琳满足于学习现成的东西,遇问题不愿多想一想。
  “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必举手了!”有时候,李浩不愿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明天就要开学了,可是我的暑假作业还有好多没完成呢?”有时候,孙玥的家庭作业大多数是在开学的头天晚上赶好的。
  似乎每个孩子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坏习惯。对此,琳琳双肩一耸:“没什么大不了的!小毛病人人都会有嘛!”
  李浩摊摊双手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不影响我的期末成绩就好了。”
  孙玥嘴巴一撇:“不管怎样,我已经把作业赶好了啊。”
  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旦这些坏毛病形成了习惯,又该怎么办呢?
  听到这个问题,琳琳、李浩和孙玥茫然地摇摇脑袋:“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
  追根溯源
  一种好习惯可以成就孩子的一生,一种坏习惯也可以葬送孩子的一生。这就如同在成长初期播种的一颗种子,种子一旦萌发就必然迸发出巨大的能力,好习惯可以使人获得源源不断的益处,但坏习惯就只能成为阻碍人前进的绊脚石。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告诫一个游荡的青年说:“人是习惯的奴隶,一种习惯养成后,就再也无法改变过来。”
  那个青年不屑地回答:“逢场作戏有什么关系呢?”
  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立刻正色说道:“不然!一件事一经尝试,就会逐渐成为习惯,那就不是小事啦!”
  想一想,一个爱睡懒觉、生活懒散又没有规律的学生,怎么约束自己勤奋学习?一个不爱阅读、不关心身外世界的孩子,他能有怎样的胸襟和见识?一个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孩子,他如何去和别人合作、沟通?一个杂乱无章、思维混乱的学生,他学习起来的效率会有多高?一个不爱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的孩子,他又能有多大的智慧和判断力呢?
  坏习惯就像是身后的尾巴,一直紧紧地跟着你的孩子,等到他们发现它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生活才想到要摆脱时,一切恐怕就难以挽回了。要知道,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每一次,当孩子重复相同的行为时,就等于强化了这一行为,最终,就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把孩子的思想与行为也缠得死死的。
  正如英国诗人德莱敦在三百多年前所说的那样,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我们是从习惯中走出的,所以,如果你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位优秀的中学生,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就需要教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支招
  1 带领孩子从思想深处认清不良习惯的危害性,清楚不良习惯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或左右自己的行为方式,以争取自觉地建立起戒除不良习惯的意识。
  2 督促孩子以好习惯取代坏习惯。坏习惯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比如懒惰。所以,如果要与坏习惯彻底告别,可以找一个同样使孩子感到满意的习惯来代替它。爸爸妈妈的支持十分重要,是防止复发的有效手段。所以,请不要对孩子吝惜你的大力支持。
  3 引导孩子避开诱因。如果孩子总喜欢在晚上喝咖啡或饮茶,而这样极容易使孩子变得兴奋因而影响睡眠,你可以让孩子改喝白开水和饮料。如果孩子和一些朋友只要一起,就想说话聊天而影响了做作业,你就要试着让孩子学会独处。
  4 不让孩子找借口。“这是琳琳借给我看的武侠书,要不我不会看的。”“这是最后一次,这次之后我就再也不看动画片了。”诸如此类的借口,其实都是下次再犯的苗头和征兆。
  行为对照
  孩子长大了,不再是背着书包跟在爸爸妈妈屁股后面的小学生了,转眼地,孩子已经骄傲地成为了一名中学生。家长在喜悦之余,也要紧着一根弦,那就是警惕“初中新生综合症”。当然,还有一些升入中学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小觑,
细节7 坏习惯让他抱憾终身(2)  家长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着孩子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
  想一想
    对照着第一章,看一看,你的孩子有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
    你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吗?
    对于孩子所出现的问题,你采取了哪些方法和措施?效果如何?
  如果情况并未好转,你又做了哪些努力,最终又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做一做
  参照书中的指导,试试看,孩子的状况能否得到改善?
  和孩子共同努力,看看坚持下去会收到怎样的效果?
  提一提
  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
细节8 告诉孩子:你在为自己读书  情景再现
  六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刚才还艳阳高照,转瞬就下起倾盆大雨来。雨点儿由急而缓,教室的窗玻璃也被敲得“咚咚”作响。高岩放下笔抬头看了看窗外,无数细碎的雨珠从玻璃上滑落下去,连成一串串闪动的珍珠。
  “嘿,看什么呢?”同桌晓梦用胳膊肘碰了碰陶醉在雨中的高岩:“老师马上就要来了,还不赶快把练习题做完。”
  高岩把练习本往晓梦面前一摊:“看,我早做完了。”晓梦探头一看,练习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和数字:“哟,够快啊,我还差好多。”说到这,晓梦话锋一转,幽幽地叹了口气:“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为谁读书,说什么读书是为了我们自己,可是却见爸爸妈妈和老师比我们都急!天天不是叮嘱多做练习就是多背书,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就拿前天的考试来说吧,考得好了,爸妈和老师比我们还开心,要是考砸了,得!老爸老妈的脸上阴云密布,老师的态度也多云转阴。”
  是啊,我们到底是在为谁读书呢?高岩也不由得思索起来。
  追根溯源
  为什么孩子会产生读书不是为了自己的想法?究其原因,是孩子内心深处的反抗心理在作怪。
  伟大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三部分。人类天生有着对压迫的反抗心理,这个压迫的定义不被人的意识所控制,一旦潜意识把此件事物定性为“压迫”,身体里的自我防御机制就会自行启动,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对压迫实行反抗行为。
  而中国是一个崇尚读书的国家。家有秀才,光宗耀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心愿,教育孩子是长辈们天经地义的责任。但是,当这种责任异化成一种功利性的追求时,教育的初衷就会在无形之中被扭曲。
  “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能做到?”
  “别人家的孩子参加了奥数班,我家的孩子也不能落后!”
  “我小时候没有考上北大,现在一定要让孩子实现我的心愿”
   
  于是家长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兴趣,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感觉到不悦,便不自然地把这种行为定义为压迫,内心深处开始实施反抗。久而久之,孩子便觉得学习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自己在为父母、老师读书。所以,家长要学会改正孩子的这种错误认识。
  教育支招
  1 告诉孩子,读书绝不是父母为了一己私利而强行布置给他的“任务”,他自己才是读书的最终获益人,这是谁也无法取代的。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2 尊重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如果动机是一种内驱力,信念是一种支撑力,那么兴趣就是一种牵引力。有专家曾经研究过,如果一个人对所做的事有兴趣,积极性就高,就能发挥出他全部才能的80%~90%。如果一个人没有兴趣,做事积极性就低,只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20%~30%,所以,请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力。
  3 家长要纠正自己的态度,不要把教育功利化,更不能把孩子优秀的学习成绩当做炫耀的资本,让他们从心理上减小自己的压力。
细节9 学习让孩子说了算  情景再现
  初秋,夜凉如水。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几颗星星,显得又高又亮。微风不断拂过,温柔得好似童年的梦。可是这样宁静的夜晚却排解不开孟灿烦躁不堪的情绪  刚刚妈妈又对自己的学习指手画脚了。
  “先做数学,这样头脑才会清晰!”
  “你写作文为什么不用草稿纸呢?这习惯可不好!”
  “宝贝,看了一小时书了,休息一会儿吧。”
   
  虽说妈妈是为自己好,可是已经上初二的孟灿心里很清楚,他如果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效率会高很多,但是每次一开始学习,妈妈就开始发表“演讲”,弄得自己也心烦意乱起来,一点儿学习的劲头也没有。
  “这怎么办呀?”孟灿把刚看了5页的英语书一合,无奈地摇摇头。
  追根溯源
  大人总是喜欢对孩子指手画脚,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已经在人生的这条道路上跋过了许多山、涉过了许多水,他们历尽沧桑饱尝生活的不易,于是看到孩子站在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口重复昨天的道路时,便忍不住想把他们的人生经验告诉给孩子。试想一位深爱自己儿女的家长怎能忍心看到孩子放着捷径不走去绕远路,为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浪费生命?
  但是关于学习,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感触地说过:“适合我的方法能使我发挥天赋与才能,而不适合我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就像有些运动员一样,他们不一定完全按照书里要求的“正确姿势”来做动作,而是用最适合自己的姿势去锻炼,最后反而获得了冠军。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只知道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照着那些所谓的“最好”方法来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差。
  优等生们都深有体会,最快乐的学习方式,就是利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更有学习兴趣。要知道在学习中,每个孩子的个性各有其优势,比如有些孩子喜欢独自一个人阅读,有些孩子则在群体中会学得更好。有些孩子喜欢坐在书桌前学习,有些孩子则喜欢躺在床上或地板上学习。有些孩子喜欢在比较自由的情形下学习,就像孟灿不喜欢墨守成规,需要多一些自由选择的机会,如自己决定学什么、从哪儿开始学等。而另一些孩子则喜欢在按部就班的情形下学习,他们需要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
  由此可知,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你的孩子,要知道迥然不同的个性也是一个社会之所以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根本原因,如果孩子没有个性的表现,就不会有卓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高效的学习既要符合学习对象的特征,又要符合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对这两者的把握就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诀窍。一旦孩子通过实践了解了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并运用它时,学习的过程便像在顺风行走,非常通畅和惬意。
  所以,学习请让孩子自己说了算。
  教育支招
  1 不要让孩子盲目地去追求那些所谓的“快速学习法”或“超级学习法”,其实,最重要的学习技巧,就是善于利用自己最喜欢的模式去学习。
  2 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已经长大,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基本的判断能力,知道什么才是能够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3 孩子学习的时候,假设不是他主动提问,请去一边看书看报甚至织毛衣,不要打扰他。如果作为家长的你有过聚精会神工作之时被人无故打扰的经历,就能理解这一条的重要性。
细节10 提一提孩子的学习胃口  情景再现
  张大勇是个调皮的孩子,据说他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经常像个足球运动员一样拳打脚踢。现在大勇已经13岁了,但除了个头长高了,胳膊长长了外,调皮捣蛋的性格真是一点都没改。奶奶经常边做针线边和邻居王大妈唠叨:“也不知道我家大勇那好动的样子什么时候能改改,看你们家小琳,聪明乖巧,学习成绩又好。”
  有人这么夸奖自己闺女,王大妈自然喜上眉梢:“我们家小琳啊,学习从来不用大人操心,每天放学回家就开始做作业,年年拿第一!”
  听王大妈这么一说,张奶奶禁不住一竖大拇指:“好样的”,然后话锋一转:“你们家小琳为什么学习成绩就那么好呢?”
  “哈哈,”只见王大妈仰头一笑,说道:“其实呀,这孩子没有天生就是优等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都是因为我们提起了她的学习胃口。”
  学习胃口?难道真如王大妈所说,孩子的学习也能提提胃口吗?
  追根溯源
  王大妈说得没错,孩子的学习确实可以提提胃口,只不过把这句话转换成书面语言,叫做“引导”孩子学习!
  众所周知,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和交流情感等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已是人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充实原有知识结构、获取有效信息的法宝。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部分孩子只有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严厉督促下,才会想起来看书做作业。
  而自主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拿我国目前的国民阅读水平来说吧,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2008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阅读主体是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那是因为他们要学习,所以阅读率达到了81 4%,而成年人只有49 3%。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4 72本,只比2007年多0 14本。大人都是如此,更何况自制力不是很强的孩子,所以想要他们学会自主学习,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引导。
  教育支招
  1 多和孩子探讨问题,鼓励孩子发问,然后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2 家长尝试着用生动的故事吸引孩子,比如小时候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指着书页上的图画告诉孩子:“瞧,这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书中的故事可精彩了,你想知道吗?”家长也可以经常给他讲感兴趣的故事,告诉孩子:“这些好故事都是从书里看来的,要不我们一块看吧”,这样不但能够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强烈兴趣,而且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还可以加强交流增进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3 家长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家长爱学习,喜欢学习,对孩子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比如家里有着丰厚的图书资源,孩子也会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拿来看。家长自己经常读书,便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孩子共同学习,一起交流、讨论问题,或者为孩子准备一个书房并布置得充满书香气息,在墙上张贴名人名言、名画、孩子的获奖证书,或者为孩子买宽大的书桌便于存放书本。
细节11 学习魔法变身术:痛苦变快乐  情景再现
  赵雨辰是个天真活泼、认真好学的孩子,后来,为了让她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父母把她送到了一所重点中学。原以为雨辰成绩会更好,可结果恰恰相反。以前回到家里,雨辰总是会滔滔不绝地与父母讲同学、老师和学校里的各种趣事,但现在,她变得沉默寡言,再也不主动和父母讲学校里的事情了,经常是父母问一句,她才答一句。
  而且,父母发现,雨辰的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现在每天早晨上学的时候雨辰总是磨磨蹭蹭的,好像十分不情愿。暑假之后,眼看着就要开学了,雨辰却莫名其妙地全身上下不舒服。父母以为她生病了,送到医院诊治,医生却建议父母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通过仔细询问解开了谜团。原来自从雨辰转到重点中学之后,学校的一切都是新的,因为不认识新同学,没人和她玩,她感到很孤独。而且不久之后,雨辰就发现,班上的同学个个都很优秀,虽然自己在以前的学校也是名列前茅,但是到了这里她只能算是中等水平,于是原本充满了乐趣的学习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雨辰恢复以前快乐学习的状态呢?
  追根溯源
  要解决问题,我们就必须先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显而易见,雨辰觉得学习很痛苦是因为患上了“学校恐惧症”,它的主要表现是:害怕上学,害怕参加考试。如果强迫孩子去上学,孩子就会觉得身体不适。
  引起学校恐惧症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在于孩子的性格缺陷,如胆小多疑、过于谨慎敏感等。此外,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害怕老师批评、同学笑话也是孩子害怕上学的原因之一。
  另外,家长的溺爱导致孩子独立性差,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新学校的生活,或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孩子不堪重负,因此逐渐感觉痛苦,所以才害怕学校不想上学。还有一种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孩子与同学、老师相处得不好,在学校里没有同伴倍感孤独,从而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
  “学校恐惧症”的治疗关键在于让孩子减少焦虑,重树信心。可以逐步地分解治疗策略,让孩子有一个逐渐改善的过程,同时要相信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健康的孩子,相信通过家长的帮助,来个学习魔法变身术,孩子就可以重新找回以前那个快乐学习的自己。
  教育支招
  1 与老师联系,可以请老师多帮助孩子补习落下的功课,并请老师多给孩子鼓励,要知道与老师关系的改善可以减轻孩子痛苦学习的程度。
  2 帮孩子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孩子往往十分看重自己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这也直接影响到他对学习的喜好程度。所以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力,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并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告诉孩子一些与人交往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孩子心理上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
  3 建立孩子的自信。日常生活学习中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良好的心理暗示,让孩子相信他是最棒的,他能够做得像以前一样出色。
  4 父母要放开双手,锻炼孩子独立性,从而减轻他们对别人的依赖,如此,就算只有自己也能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细节12 高压学习,提防身心受损  情景再现
  周瑞从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开开心心地过过周末。在自己的记忆里,去动物园游乐场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虽然给中学生“减压”的口号早已响了又响,但从上初中那天开始,周瑞的时间就被学习挤得满满的。
  这不,本来和爸爸说好今天去完英语辅导班可以去奶奶家玩两个小时,可是妈妈一个电话,把周瑞小小的期盼抛入了谷底:“儿子,上回给你说的那位钢琴老师回国了,你赶紧回来,妈妈带你去看看学琴的事情。”
  阴霾了很久的天气终于放晴,透过架在眼睛上那副犹如啤酒瓶底般的眼镜,周瑞看到太阳毫不吝啬地把阳光洒向大地,多么可爱的一天啊,但是伴着妈妈的电话,周瑞听到自己心里“咔嚓、咔嚓”结冰的声音
  其实自己已经很厌恶学习了,每天听的知识,不知怎么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自己也不想去学什么钢琴二胡,只想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可是周瑞知道,这样的愿望只会在妈妈犀利的眼神中隐身
  追根溯源
  周瑞的厌学,来自于高压学习。其实,作为一个面临升学的学生,没有压力反而不正常。家长们深有体会,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不论其年龄、性别、职业怎样,也不管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如何不同,都会不同程度地体验到各种压力。对于孩子而言,压力像一架引擎,推动着学习向前行,但是,压力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旦把握不好就会重伤孩子的身心健康。
  据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五部委(局)共同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近视率为39 23%,初中生的近视率为58 18%,高中生的近视率为71 29%,大学生的近视率为73 01%,总人数已超过6000万,因近视致盲人数达到30万以上。学生的近视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可能因此影响整体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程度,而畸形的教育正是导致越来越多孩子近视的根源。
  这些孩子在学习上往往背负了过多的压力,除了让他们身体受损外,更让他们吃不好、睡不着、神经高度紧张,在这样的状况下,想要成为人人羡慕的优等生谈何容易。
  所以,在这个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父母必须教孩子学会心理调节,并适当地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支招
  1 转移目标。学习紧张时可通过摆脱紧张状态达到消除孩子紧张情绪的目的,比如陪孩子到操场上踢足球,看有趣的笑话,这样不但有利于调整孩子的心态,还可以培养他们幽默开朗的性格。
  2 让孩子和自己信任的人交谈。沟通和交流实际上是比较好的发泄方式,当孩子感觉紧张时,和信任的人交谈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3 在疲劳困倦的时候不要让孩子读书。人的大脑犹如机器,工作量有一定限度,如果过度使用,便会进入停止运转状态。所以在疲劳时强迫孩子读书,就会使他们注意力难以集中,像周瑞那样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低下,忘记老师所讲的内容,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头晕耳鸣,神经功能紊乱。
  4 增强孩子的心理调节能力。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化压力为动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细节13 习题排山倒海,小心过犹不及  情景再现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亮。”马上就要考试了,圆圆决定来个考前冲刺,把所学的科目好好复习一遍。于是一天下午,圆圆冒着烈日到学校外面的书店抱回了几本练习册。同桌马晓聪见圆圆大汗淋漓的样子,便问:“这么热的天你干吗去了?”
  圆圆把手里的练习册往马晓聪面前一摞,说:“买资料去了!”一边说着,圆圆一边嚷嚷:“书店的参考书真是太多了,我都挑花眼了。”
  马晓聪翻了翻,圆圆买回来的是一本数学、一本英语和一本化学练习题。马晓聪挠挠头,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说:“你前几天不是刚买了数学和化学嘛,怎么今天又买了?”
  “这你可不知道了吧,”圆圆得意地晃了晃脑袋,“我多做几本练习册,就不相信考不好!”
  马晓聪一听急了:“这么多题做得过来吗?你这个方法不太好吧!”
  “哼,你知道什么,”圆圆不屑地瞟了小聪一眼,“好成绩都是从书山题海中奋斗出来的,不信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考试很快就结束了,圆圆却没有意料中的欣喜,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懊恼:“要是早听小聪的话就好了,唉!”
  追根溯源
  像圆圆这样信奉多做习题就能考出好成绩的孩子不在少数,一方面是因为老师父母们总是教导“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很多优秀中学生的好成绩都来源于日复一日的练习。但是孩子们忽略了一个事实:优秀的中学生知道针对自己哪一块薄弱的知识点来加以适当的练习,而不是像圆圆那样毫无针对性地一通乱做。现在很多孩子除了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了取得好成绩还会再为自己“开小灶”,多做一些参考书上的习题,可是到头来成绩却没有什么提高,很大程度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位高考状元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到了高三,总是见一些同学整天抱着参考书,做完一本又一本。说实话我没看过什么课外辅导书。因为我认为学校发的资料就已经足够了,而且那些资料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质量有保证。对于时间有限的我们来说,能把这些弄通弄透就已经很好了。要知道兵在精不在多,要重质量而不在数量。”
  同样,做练习也是贵在精而不在多,习题排山倒海似的扑向孩子,小心过犹不及。
  教育支招
  1 为孩子选择一本好的参考书。参考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好的参考书会使孩子的知识系统化,脉络清晰,考点不再有遗漏,而书中所选择的例题和解题方法一般都是很经典的,可以做到举一反三,避免他们走很多的弯路,所以请为孩子选择国家权威部门出版的参考书。
  2 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参考书上。参考书毕竟是参考用的,永远都代替不了教科书的位置。因此,孩子只有吃透教材,全面把握大纲,再以教材大纲为本,以参考书为辅,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3 纵观市场上的参考书,无非有三种类型:偏重讲解与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兼重的和以练习为主的,对不同的参考书在复习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练习策略,千万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
细节14 让目标指明前进的方向  情景再现
  这是一堂英语课,坐在最后一排的张耀有气无力地伏在课桌上,看着他那无精打采的样子,班主任王老师用眼神暗示了好几次,但张耀仍然无动于衷。
  课后,王老师把张耀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跟他谈心:“你看,马上就要毕业考了,别的同学都在朝自己的目标努力,按预定的学习计划努力着,你怎么对学习还是这样漫不经心呢?”
  张耀低着头说:“老师,我基础差,学得也不好,再多的目标计划都没用,而且爸爸妈妈对我的学习成绩永不满足,老是说我不努力  ”
  “那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呢?”王老师忧心地问。
  “这个嘛  我也不知道,”张耀抬了抬头,眼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就这样到毕业,等我拿了毕业证再去想以后干吗吧。”
  追根溯源
  如果作为父母的你经常问孩子学习是为了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得到最多的答案往往是“不知道”。这大多数是因为孩子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方向是什么而造成的。
  当今社会,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一个普遍的规则是:学习好的孩子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不好的孩子大多没有具体确切的目标。其实不止孩子,生活中的成人也是这样。据科学调查,由于生活中95%的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因而生活中真正的成功者只是那些5%有着明确人生目标的人。
  西方谚语说:“对于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目标,就像箭矢没有靶垛。虽然随着时间和境遇的变化,父母可能会帮孩子做出一些调整,但是对孩子而言,决不能没有前进的方向。
  可是现在孩子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他们总是缺乏学习意识,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来学习,做题的时候不追求把正确的做出来,而只是追求做完,不怎么注重质量。即使有的孩子有学习目标,要么不切合实际,目标过高,一时达不到就泄气了,要么目标过低,很容易达到,就骄傲自满。要知道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让孩子学习的过程变的轻松有趣,让失败和烦恼远离,就需要给他们树立一个美好的目标,这样才能吸引他们顽强地走下去。
  教育支招
  1 为孩子制订一个确实可行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努力是没有实际价值的,而没有目标的指引,孩子的潜能是无法发挥出来的。所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应当从目标的确定开始。但是与孩子共同设定的目标既不能遥不可及,也不能唾手可得。如果目标定的太高,孩子就会在努力过程中渐渐感到压力很大很重,从而丧失信心,怀疑起自己的能力。家长们在工作学习中就有这样的体验:定目标的时候喜欢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估计不足,最终让目标落空。事实上,这不是个人的能力问题,而是定的目标有问题,“假、大、空”的目标,只能产生这样的恶性循环。
  2 有效的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帮助孩子将目标细化,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这易于采取行动和完成,比如对孩子说,这次考试只要比上次多十分就行、晚上只要背会了这五个单词就行  而不是将一个考进北大的目标往孩子前面一摆,剩下的由孩子自己去努力。
  3 设下实现目标的期限。比如让孩子冥想“我要在一个星期内背完50个单词”,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从而促使他们去完成任务。
细节15 预习,让学习变得主动且轻松(1)  情景再现
  小月回家得有点晚,一推门妈妈就问她:“小月,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啊?”
  “今天我们班组织了一场学习经验交流会,老师看着大家都很积极,把时间延长了些。”
  “是吗?主题内容是什么呀?”
  “就是谈谈自己在平时都是怎样学习的,都有哪些习惯和方法之类的东西。”
  “嗯,听起来真不错!那你有什么收获没有啊?”妈妈一边帮小月拿书包一边关心地问。
  “收获倒说不上,不过老师讲的汕头市中考状元吴荣利的经历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小月放下书包从茶几上拿了一个苹果张口就啃:“妈妈,吴荣利同学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数一数二,据老师介绍,吴荣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绩,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
  “哦,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呢?”妈妈好奇地问道。
  “吴荣利最重视的就是预习。从初一开始,他就很注重课前预习。新课未上之前,他都要预读一遍,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他就做上记号。等到老师讲课讲到这个地方时,他就特别注意听讲,于是,他的疑问也就得到了解决。妈妈,我真佩服他!”
  “嗯,这样看来预习对于好成绩的取得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注重平时的预习,最起码能保证听一堂很有质量的课,”妈妈笑眯眯地摸了摸小月的脑袋,“你说你很佩服他,说明你也意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很多老师都将预习称为是听好一堂课的入场券,不是没有道理的你说是吗?”
  小月笑着点了点头。
  追根溯源
  要想成绩好,预习走得早。课前预习是孩子最主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它的重点就是在老师讲课之前,自己独立去阅读新课内容,初步了解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达到对新知识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的目的,为上好新课做准备。小月口中的吴荣利能够取得那么好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能够主动预习。找出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使得听课时有所侧重,当老师讲解自己不懂的东西时,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预习的事项做完了,然后上课。上课的活动,教学上的用语,称为 讨论 ,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预习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自己学习的关键,只有会课前预习的孩子,才能渐渐培养起自我学习的能力,才能够进行自我教育。
  可是现在一些孩子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课前预习没有必要,反正老师上课时要讲,上课专心听讲就行了,何必事先多费脑筋,还浪费了许多时间。事实上,许多孩子在学习上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忽略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学习成绩始终不理想。
  一位高一的孩子曾经对老师说:“记得在初中的时候,老师就向我们提出过预习的要求,但当时,我和许多同学一样,没把它放在心上。到了高中,我明显地感到我的各门功课学得不扎实:往往上课时听懂了,下了课就忘了,觉得很被动。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仔细琢磨,发现重要的是因为没有认真预习。”
  所以说,课前预习不仅能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概念,更可以带着疑问和难点去听课,还能事先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有助于孩子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它能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在课堂上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知识和加强理解。想要培养出优秀的中学生,一定要帮助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教育支招
  1 因“科”制宜,教会孩子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比如,语文课首先要排除生字、生词障碍,再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写作风格、手法。而数学课则要把重点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
  2 时刻不要忘记做好预习笔记。孩子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以在教材上圈点勾画为主。所圈点勾画的应该是教材的段落层次、每部分的要点以及一些生僻的字句。同时,也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眉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
  3 选择好预习的时间。孩子预习的时间一般要
细节15 预习,让学习变得主动且轻松(2)  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之后的剩余时间,并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时间的长短。如果剩余时间多,可以多预习几科,预习时钻研得深入一些。反之,如果预习的时间较少,则应该把时间用于薄弱学科的预习。
细节16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  学会复习
  情景再现
  李东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期末老师让他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思考片刻,他郑重地告诉同学们,自己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就是重视课后复习。
  原来,在上完每一节新课之后,李东绝不先做作业,而是先回忆一遍老师在上课时所讲的内容,看看自己哪些记住了、哪些理解了、哪些掌握了。接着打开书和笔记,针对性地学一遍,直到把问题都搞懂,把书上的内容都变成了自己的知识,再合上书和笔记,开始认真地做作业。每天晚上,他都要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系统地复习一遍,第二天早晨,再利用10分钟把昨天重点复习的内容看一遍。
  现在,这已经成了李东的学习习惯。所以,每当面临考试的时候,他一点也不紧张,因为所学的知识都已经牢牢记在了脑海里。
  追根溯源
  为什么采用复习的方法能够让李东取得好成绩呢?
  1885年,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一个记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比如刚记住的内容,在20分钟之后还能记住58 2%,一个小时后还能记住 44 2%,一天以后就剩下33 7%了。艾宾浩斯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孩子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它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信息会渐渐地被孩子淡忘,在头脑中会变得模糊杂乱、支离破碎,甚至回忆不起来,自然就很难利用。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优秀的中学生们普遍认为,决定学习成绩高下的关键往往就在于复习质量的好坏。不善于复习的学生就像是一位知道低头赶路的车夫,不知道往后看,结果车上的东西掉光了,自己也不知道。而课后复习恰恰就是这种遗忘的克星。每个孩子都会遗忘,都需要及时地重复刚刚学过的知识。只要能像李东那样养成复习的好习惯,那么遗忘也就不再可怕了。
  因此,父母必须让孩子进行及时的复习,勤于复习,并学会科学地复习,并将此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只有这样,孩子所学的知识才会更加牢固,以后的学习才会更加轻松。
  教育支招
  1 找到孩子的记忆规律。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每个孩子,因为孩子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他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比如有的孩子习惯在晚上记忆,也有的孩子习惯在凌晨记忆,如果孩子的记忆规律与他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能够事半功倍。反之如果与孩子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父母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他们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2 复习孩子要有自己的思路。孩子通过一课、一节、一章的复习,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写成小结,列出表来,或者用提纲摘要的方法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这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孩子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得要早。所以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要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孩子就能把知识点记得很牢。
  4 注重反思。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知道问题的存在。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越多,说明孩子距离成功越近。所以,孩子平时要养成对重点题目一定要算出答案的习惯,哪怕问了或者看了解答,也应该自己再动手演算,即做到“考后满分”。要反思所做重点题目的背景、解题方法、思路形成过程以及和它相关的题型等,做到“一题通一类”,对错
细节16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2)  题从各种角度反复处理,争取“相同的错误只犯一次”。
细节17 运用“感官协同效应”,迅速提高学习效率  情景再现
  几何证明题是让很多初中生头疼的问题,可对赵霖却是个例外。不管碰到什么形式的几何证明题,赵霖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写出条理清晰的证明过程,为此,赵霖的数学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同学们都以为赵霖私下肯定下了一番工夫,其实只有赵霖自己明白,这样的成绩并不是靠挑灯夜战换来的,而是因为自己运用了“感官协同效应”来学习。
  赵霖对于“感官协同效应”的认识始于于小学。记得小学时班上的同学对多位数除法的运算很难理解,于是老师就让大家用小棒分一分,边看、边想、边说,很快就掌握了多位数的运算法则,这件事给赵霖的触动很大。
  升初中后,在几何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力,赵霖除了像一般同学只是凭空想象外,还尝试动手操作,去摸、折、围、剪、拼、搭,还用纸做的几何图形,然后再用语言表达,在脑中想象,久而久之便培养起了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学习起几何也来得心应手了。
  追根溯源
  宋代的大学者朱熹曾发明了一种“三到”读书法,既心到、眼到、口到。这个方法被后代的许多文人推崇不已。他们发现学习知识的时候,如果同时使用触觉、视觉,甚至味觉等多种感官,效率就会大大提高。那么这个方法为什么那么有效呢?
  美国心理学家格斯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智商相近的10个学生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屋里只有5张椅子和5本《圣经》,第二组在室内除5本《圣经》外,还有几本宗教故事画集,并播放宗教音乐,然后要求两组被试者都背诵《圣经》。结果发现第二组成绩远优于第一组。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由“感官协同效应”造成的。科学家发现,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但是如果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就能记住知识的65%。这是因为孩子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参与的感官越多,信息就越丰富,所学的知识也就越扎实,换而言之,孩子如果能在学习中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就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从而取得良好的成绩。这就是赵霖运用“感官协同效应”能够取得神奇效果的原因。
  一般优秀的中学生深有体会,感官协同效应在英语和化学等科目的学习中十分有效。比如学习英语的时候,既看纸上的英语,又听别人说英语,并且自己也说英语,这样,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就可以学得更快。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学习英语既要阅读,又要听、说。
  所以,作为父母,如果想要孩子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告诉孩子在学习时尽量多使用几种感官。
  教育支招
  1 多运用多媒体学习。把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生动形象与情绪感染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 注重实验的效果。孩子在学化学和物理等科目时,对于实验要特别重视。因为做实验不但实际进行了操作,而且通过光、色、味,使听觉信号、视觉信号、嗅觉信号一同涌入大脑皮层,建立起有机的内在联系,这就会比单纯看书效果好多了。
  3 教孩子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从而能够刺激孩子的记忆和理解,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细节18 学习原地踏步,巧对“高原现象”  情景再现
  都说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坎,眼看着还有不到三个月就要高考了,可是博阳却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看着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博阳心里一阵不可名状的恐慌,上次模拟考试定的计划是前进一名,可是这回发下成绩后,自己不但没有进步,还倒退了2名。每每想到成绩单上那个触目惊心的分数,博阳浑身就涌出一阵阵寒意:“以自己现在的状态别说考上重点大学,就是好点的本科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于是这几个星期博阳又加紧了复习,妈妈除了每天给他变着花样做好吃的以外,还专门给博阳请了辅导老师,一切都在正常的轨道里运行,可那成绩就像老僧,还是纹丝不动。
  到底是哪出了问题,是博阳生病了吗,还是复习的方法不对
  追根溯源
  其实博阳没有生病,复习的方法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出现了“高原现象”。
  相当多的学生在临考前的复习阶段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情况,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一般在总复习的初期,每一个孩子都很有信心,学习效果也较明显,但过了一个阶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成绩就会像博阳似的再难有大幅度提高,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有的孩子甚至头脑昏昏沉沉,看不进书也记不住内容,性情易急躁烦闷,什么事都不想干。
  究其原因,形成“高原现象”的根源之一是学习方法。有些孩子在复习时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安排,使得自己本来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断重复,而自己的弱点却没有得到改进。其结果是一方面做着大量的无效劳动。另一方面自己的弱点却又难以得到改进,从而最终导致总成绩的徘徊不前。二是生理、心理疲劳。高三下学期的学习相当紧张,不少考生夜以继日进行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
  这是一种很难回避的客观现象,但它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孩子成绩已经到了极限。心理素质好的孩子反而可以利用这个阶段进行反思和积累,及时调整,学习就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教育支招
  1 要缩短高原现象的时间,首先要教导孩子注意情绪的调节和良好情绪的保持。要知道只有保持一个良好心情,才能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2 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能力训练。学习成绩的提高与进步需要有全面、巩固的知识基础,因此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孩子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注意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综合能力训练。
  3 督促孩子注意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注意脑力与体力的平衡,在一天的紧张复习后,要安排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如跑跑步,做做操,打打篮球看看花草,使疲惫的身心松弛下来。
  4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有些家长对孩子出现的“高原现象”比他本人还要担忧,不停地干预,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走出高原期,所以家长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能急躁。
细节19 建立“备忘录”,优质高效学习  情景再现
  李淼学习很认真,但考试结果出来以后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这是为什么呢?苏老师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在下午第二节课后,苏老师把李淼叫到了办公室了解情况。
  “李淼,这次考试怎么回事情,为什么没有考好?”苏老师说。
  “好多知识点都不记得了。”李淼捏着衣角。
  “平常看你上课很认真啊?为什么会这样,是考试紧张了吗?”
  “平常上课我感觉自己已经懂了,所以没有把老师的笔记抄在书上,结果考试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了。”李淼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老师拍了拍桌子,“不一一记在书上,复习的时候怎么复习?考试的时候又怎么考得出来?”
  追根溯源
  要提高孩子的课堂学习效率,除了要求老师在“教”上下足工夫外,还取决于自己的孩子是否会“学”。而这记笔记,及时把与课文相关的学习要点加以记录、圈点或批注,以利于后期复习时消化和巩固,便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一些孩子的课堂笔记质量不高,要么杂乱无序,要么丢三落四,这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孩子笔记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对课堂笔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没有掌握必要的做笔记的方法。做笔记是门很少有人研究的学问。会做笔记的同学可能记得很简单,但是很有效。相反,有的同学上课时几乎一直在记笔记,笔记记得密密麻麻,但课后几乎不看,因为看笔记和看书没有什么区别。这样来记笔记,不仅效果差,而且还影响听课效果。所以学会做笔记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教育支招
  1 从便于复习的角度看,现在许多老师都要求孩子把语文笔记直接记在书上,如页眉或是页脚的空白处。因此,我们要提醒孩子在认真做笔记的同时,注意在书本上选择好恰当的记录位置,如属于课文总体内容的可以写在页眉页脚,而对于个别语句或是段落的批注则要写在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旁。否则杂乱无序,就会给后期学习带来一定的麻烦。
  2 教孩子学会做读书笔记和摘要,这是辅导孩子学习的一个好方法。给孩子一个他喜欢的笔记本,要求孩子每看完一篇自己喜爱的文章或感兴趣的消息,就写读书笔记或摘要。读书笔记和摘要要讲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自己认为最精彩的部分,也可以将其中的好句子和段落摘抄下来。
  3 记录内容应该少而精,多数为孩子自己不太会的内容,否则复习时会感到无所适从,看了不少自己明白的内容,而偏偏漏掉了不明白的内容。
  4 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涉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听课与记笔记的关系问题。上课的时候,如果两者发生冲突,应该先听懂问题呢,还是应该先做好笔记?一般情况下,应让孩子以听懂老师对问题的分析为主,因为听讲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学习老师对问题的分析思路,如果只是一味记下来,而忘记了去思考和理解,就实在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了。但是,如果遇到一个孩子很难理解的问题,而且老师马上要讲解下一个内容,没有时间再让孩子思考,就不妨先把笔记记下来,下课时再仔细思考,直到弄懂为止。
细节20 帮助孩子改变偏科的毛病  情景再现
  “哎,一看到物理,眼皮就想打架。”
  园维进入初中之后,在学习上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既不是学业太难,也不是不能适应中学的节奏,居然是偏科。他很喜欢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可是对物理,却怎么都培养不起兴趣来。
  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虽然园维上课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但物理成绩还是处在班里的下游水平。而且不止园维出现这样偏科的情况,班上的林华数学不好、贾婷化学不好、丘锋英语不行,虽然他们偏科情况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总成绩都被自己的弱势科目严重地拖了后腿。
  开家长会时,林妈妈最先忍不住问:“怎么让孩子不再偏科呢?”
  听到这个问题,其他孩子的妈妈也不约而同地竖起了耳朵。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孩子们还有改变的可能吗?
  追根溯源
  偏科是孩子学习过程的普遍现象,也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某中学曾对本校的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据资料显示,觉得自己有偏科迹象的被调查者占80%,没有的占18%,不清楚的占2%,可见偏科这一现象非常的普遍。而由于学习偏科,许多孩子常常无可奈何地输在考试的水平线下,这既让孩子本人倍感烦恼,也让家长担心不已。
  有关教育心理学专家分析指出,偏科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孩子被科目老师打击变得不喜欢该科目。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对,感到学习困难。还有的孩子是因学习疲劳或者父母啰嗦督促太多形成,但更多的原因是随着孩子心理和生理因素的成长,处于这个年龄层次的初中生们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受父母、老师以及自己所接触的媒体和书籍的影响,对某一学科产生偏好或厌倦的心理,进而逐渐形成偏科现象。
  在初中学习中,偏科情况表现得非常突出,但孩子偏哪科,只能说明他不喜欢那科,并不代表他不能学好,要知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暂时出现某一方面薄弱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旦孩子出现了偏科的现象,如果得不到老师、父母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往往就会越来越偏离轨道,走入厌烦某一科目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找到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走出偏科的困境。
  教育支招
  1 应针对孩子的具体特点和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对孩子偏弱的学科,多与孩子讲一下该科目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事例,一些科学成果和人文趣事等,引导和培养孩子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孩子从心理上自觉消除对某一科的厌恶感和抵触感。
  2 偏科的学生对“弱科”的学习往往会有畏难情绪,因而遇到困难总是知难而退,所以家长注意培养他们坚强的学习意志,养成勤学不懈的品质,应是矫治偏科的有效方法之一。
  3 请求老师的帮助。父母可以主动到孩子的学校,与孩子所偏科目的任课老师沟通,讲明想激发孩子对所偏科目的兴趣和热情,恳请任课老师的配合。比如可以请求老师上课时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孩子答对了,老师加以赞赏和鼓励,孩子在班级同学面前感到自己薄弱的科目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会极大地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学习兴趣。
细节21 帮助孩子制订一个阅读全攻略  情景再现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培养一个人气质的最好途径,特别是对于一个爱美的小姑娘来说,外表的美只是表面的、暂时的,而内在的美才是本质的、永恒的。所以,二(1)班的班花蓉蓉决定利用这个假期多读几本书,好好丰富一下自己的内涵。
  蓉蓉今天准备看的是《三国演义》,可是还没看到“桃园三结义”,瞌睡虫就找上蓉蓉了:“打打杀杀的真没劲,换一本吧!”放下手中的《三国演义》,蓉蓉拿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翻了起来,10分钟过去,蓉蓉又开始不耐烦起来:“这字密密麻麻好像蚊子腿儿似的,看起来真费神,还不如看电影呢!”于是蓉蓉又换了本《呼啸山庄》,可是没看一会儿,蓉蓉又开始抱怨:“这么厚的一本书,都不知道从哪看起  ”
  就这样,一个暑假过去,蓉蓉没有完整的看过一本书,也就谈不上丰富自己的内涵了。
  追根溯源
  蓉蓉的困惑在于阅读犹如蜻蜓点水般没有计划,并且不能坚持下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好动、贪玩,其实是绝大多数孩子共有的特征,电视、电脑所反映的画面远比文字来得鲜活、生动,孩子不需要思维的努力即可获得心情的愉悦,于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总是随心所欲地点到为止。
  但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在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从全国的大环境来说,阅读也成了国民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2009年4月,全国第6次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此次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56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区、市),有效样本量增加到25500个。本次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家庭藏书量平均为69本,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9 3%,比上一年的48 8%增长了0 5个百分点,增幅为1 02%。我国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4 72本,比此前的4 58本多0 14本。据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对阅读的重要性认知程度较高,69 2%的被访者认为当今社会阅读是“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随之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让孩子从小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十分重要,但却因不知如何引导而忧心忡忡:“要怎样才能培养起孩子爱阅读的好习惯呢?”“孩子要怎样才能坚持阅读呢?”
  其实这并不难,首要一点就是帮助他们制订一个阅读全攻略,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教育支招
  1 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了书,发现孩子不爱看,就以为孩子不喜欢看课外书,殊不知,可能是家长选的书不适孩子看,或是选的书难度高于孩子的阅读水平。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理特点不同,认知水平也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为他们选择不同的书。家长要懂得这一点,才可能真正地帮助孩子。
  2 让孩子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给孩子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因勤奋苦读而立业成名的事迹,激起孩子的求知欲望,激励孩子为实现理想而读书。
  3 指导孩子按时、按质、按量阅读。根据孩子的特点,制订读书计划,规定每天读课外书的时间,要求孩子必须在学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阅读。此处要提醒的是,读书不能贪多,要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好词好句可以划下来或摘录下来,特别喜欢的句段可以背下来。读完后指导孩子想一想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也可以写读后感,最好养成边读边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 阅读并不一定要从四大名著这些古典小说开始,还可以阅读金庸、鲁迅、琼瑶、古龙、郭敬明、老舍、贾平凹、巴金、韩寒的作品,此外,读报纸、看杂志也是一种阅读。
细节22 闲庭信步考过关  情景再现
  月轩是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以前她的成绩一直很好,可是自打升上初三后,她就一直担心自己的成绩有一天会降下来,因此,每天上课时,月轩总是集中精力,记住老师说的每一句话,生怕听漏了一道例题,渐渐地让她觉得思想上很压抑。每次考试时,她都提醒自己不要紧张,要放松一些。可是,只要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正埋头答卷,月轩心里就感到非常紧张,甚至全身出冷汗,根本无法集中精力答卷。考完后,她更是忧心忡忡,一会儿想这里没答对,一会儿想那里没答对
  很快,中考就要来了,爸爸妈妈都很紧张,他们担心以月轩这样的状态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而月轩就更加紧张了,中考前几天就开始失眠,白天则努力看书,生怕会漏掉一个细节。
  在家人的忐忑不安中,月轩结束了第一天的考试,一切都还算正常,第二天的数学是月轩的长项,家人都信心十足。刚开始的时候,月轩做得都很顺利,但是做到一半,有一个公式突然想不起来了,一下子,月轩全身开始冒冷汗,手脚冰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神情慌张、双眼模糊,看不清试卷,结果本来是特长的科目却考得一塌糊涂,最后以3分之差落榜。
  追根溯源
  月轩在考场上出现了明显的怯场症状,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任何有考试的场合都可能出现,而中小学生中更甚。2010年1月,上海的一所中学对学校里参加期末考试的部分毕业班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结果235名考生中有211名出现怯场心理,占总数的89 79%,主要原因有:担心成绩不理想影响毕业,占61 61%。担心做错题被老师责备,占39 81%。受平时成绩影响,占26 07%。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怯场是一种短暂性心理失常现象,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情绪过度紧张所致。表现为原来已经熟记的材料、熟练的动作不能重新回忆或再现,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头晕(俗称晕场)、目眩、心悸、恶心等症状,造成考试失利。
  像月轩在考场上出现的情况,是由于过度的压力所造成,这压力既有外部的,也有自身的,比如有些性格内向、情绪波动大、挫折承受力和内部矛盾化解力差的学生,一旦遇到学校采取成绩排队甚至考试倒计时的方式促使他们好好念书,就会使他们加重心理负担。
  另外,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考试早已成为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亲友们见到孩子,经常会问:“书念得怎样,考试得多少分?”最后还会拍拍孩子的脑袋鼓励几句,“好好念,将来考大学,当专家。”殊不知这些关切的话语,对孩子来说都会成为心理压力的来源,导致他们怯场。
  所以,父母需要多加注意,力求从根本上缓解孩子的怯场现象。
  教育支招
  1 不要针对考试成绩给孩子设立奖惩制度。考试本来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使他们更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可是,有的家长承诺孩子考得好可以得到心仪已久的玩具,这样会让孩子“怕”,怕得不到而紧张。或是威胁孩子考的不好要惩罚他,孩子也会怕考不好了被惩罚。孩子年龄尚小,无法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良苦用心,于是只能将一切归因于考试。
  2 教会孩子自我治疗法,如考试前让孩子进行生理自我调节,抓紧白天的学习时间,不开夜车,注意用脑卫生,劳逸结合。如果临考时出现怯场,可让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紧张,别人也一样。”“别人能行,我也行。”考试一旦出现紧张,马上采用深呼吸法和意念转移法,保持心情平静,头脑冷静,避免胡思乱想,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3 教导孩子正确认识压力,变压力为动力,考场上才能够不乱方寸。
细节23 真心地喜欢每一位老师  情景再现
  美雪的妈妈最近很烦恼,女儿门门功课都很出色,可是自打上了初中后,英语成绩却只降不升,急得妈妈原本笑意满满的脸上总是愁云密布。
  每当妈妈禁不住叹气的时候,美雪还一副有理的样子:“我就喜欢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他们讲课特别有意思,听着也带劲!而且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特别用心,总是关心我们每一个人,大家都喜欢他。可是英语老师就很严肃,要求也特别严,我有点怕他,听他的课我就是专心不了,所以英语成绩才那么差吧!”
  看着美雪振振有词的模样,妈妈越发着急起来:“总不能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而耽搁自己的前程吧,这样的女儿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追根溯源
  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经常和这位老师唱反调。这是因为不同年龄、性别、科目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有的老师要求课前预习、有的老师讲课的速度较快、有的老师上课喜欢提问、有的老师比较感性,有的老师比较理性、有的老师喜欢写板书,有的老师则喜欢与同学们言语、眼神上的交流互动  面对不同授课风格的老师,有些孩子适应,便喜欢,有些他们可能短时间内无法适应,于是便从不喜欢这位老师开始发展到不喜欢这门课程。
  可是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学习成绩是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来决定的,老师是孩子的榜样,而榜样就是孩子的偶像,不喜欢老师并不能成为孩子学习差的原因。要知道优秀的中学生们总是善于适应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摸清思路,总结规律,提高听课质量。
  除此以外,优秀的中学生们也懂得如何和老师做朋友,知道平时怎样和老师处理好关系,真心地喜欢每一位老师。这样的学生总是可以就各种问题向老师询问、请教、交流,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有益的帮助。
  所以当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出现问题后,一味地埋怨老师不如教导孩子主动配合老师,努力使孩子慢慢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对事物认知并不全面的孩子发现老师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把“不喜欢”变成“喜欢”。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也才能变得更加优秀。
  教育支招
  1 教导孩子在课余时应该多与老师交谈。这不仅能在交谈中使孩子增长更多、更广泛的知识,而且能让孩子和老师之间增进彼此的了解,找出彼此相同的兴趣爱好。其实,老师们也都很乐意和学生交流,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不仅表现出学生对他的尊重,本身也是他们的工作形式之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比起师生间的冷漠,孰好孰坏十分明显。
  2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老师也是这样。我们应教导孩子多多看重老师的优点,忽视老师的缺点。唯有这样,孩子才能把老师当成真正的朋友,也唯有如此,孩子才能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学习的进步。
  3 由于老师的性格、工作经验、工作态度、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表现在工作中也有很大差异,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作为学生,改变不了老师的性格,也不可能改变,所以只有从孩子自身出发,打开心灵的窗户,从内心接纳老师,慢慢地去适应,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真心地喜欢每一位老师。
细节24 教孩子高效管理自己的时间  情景再现
  海洋是三(2)班公认的超级名“磨”,别人十分钟能办完的事,他一个小时也干不完。
  就拿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这件事情来说吧,你看他,从书包里拿出书本就要花上几分钟时间,翻书、打开作业本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做作业也是东张西望,常常做一些与作业无关的事,比如抠抠手指甲、咬咬笔尖、拿着文具盒玩上一会儿,或是突然问一旁看报纸的爸爸妈妈:“爸,今天晚上您准备干吗?”“妈,明天咱们还去姥姥家吗?”有时候还要趁上卫生间的时候到另一个房间转一圈,要么就停下来吃块苹果喝袋牛奶。
  所以一般孩子半小时左右就能完成的作业,海洋总是拖拖拉拉边玩边写,磨蹭到晚上九点甚至十点,有时第二天还交不了作业。
  这几个周末海洋和表弟在少年宫学游泳,他们每次游泳完回来之后都要洗澡,如果爸爸妈妈不提醒他们时间,两个人可以在里面打打闹闹洗上半个小时都不肯出来。妈妈着急了,照海洋现在的样子,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可有什么办法呢?
  追根溯源
  只要有问题,就一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像海洋这样性格磨蹭不知道合理安排时间的孩子很多,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造成的。
  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由时间组成,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了孩子生命的长短,时间的安排如何,决定了做事效率的高低以及生命的价值。时间也很公平,每天给予每个孩子的都是24个小时。但同样是24个小时,不同的孩子却会有不同的效率,甚至差别悬殊。比如优秀的中学生善于科学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娱乐、休息安排得井井有条不说,学习效果也很好。而有的学生整天忙作一团,学习效率却并不高。
  特别是进入中学阶段以后,孩子的学习一下子变得繁重起来。作业变多了不说,平常还要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再加上课外辅导书、家庭老师布置的课外习题  很多孩子每天为了学习忙得焦头烂额,却还有不少重要的事情被遗漏掉,这都是因为不懂高效管理时间造成的。
  另外,如果一个孩子时间观念不强,绝不会只表现在学习方面,还会表现在生活与做事的方方面面,比如半小时也吃不完一碗饭、收拾房间要一天的时间、每天早晨家长叫孩子起床,他们总是答应一声:“知道了,我马上就来”,然后被子往头上一捂继续睡等。这些不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都会深深影响到孩子的成长,阻碍他们的成功,所以平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教会他们高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支招
  1 规定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如果没有完成也要立即停止。针对像海洋这样写作业拖延时间过长,降低了学习效率的情况,建议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之前必须做完作业,到了九点,孩子的作业没有完成也不能再写了。要知道作业没有完成,孩子肯定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经历一次后,孩子有了教训,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
  2 教孩子学会统筹时间。比如洗脸、刷牙、吃早饭的时候可以打开录音机听外语,坐公交车的时候也可以掏出要记忆的课文来背诵,甚至一边做功课一边还可以开洗衣机把自己的衣服洗干净,一边扫地一边就可以活动肩膀和腰腿。
  3 加强孩子的紧迫感。为了让懒散惯了的孩子产生紧迫感,可以让孩子把小时转换成分钟,半小时换成三十分钟,学习起来就会有争分夺秒的感觉。心理学家说,用分钟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出59倍,平常就让孩子养成“精打细算”的习惯,就能赢得比别人多59倍的时间。
细节25 对学习充满热情  情景再现
  李阿姨15岁的儿子黎凯自小到大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对人宽容有礼貌,一副机灵聪明的样子。家里的吸顶灯坏了,李阿姨说,妈妈个子矮够不着,这可怎么办呢  黎凯二话不说,捋捋袖子就自己想办法安好了。见到邻居奶奶拎着菜困难地走着,他就迎上去甜甜地叫声“奶奶”,然后接过奶奶手中的袋子,一直帮着拎到家里。
  平常若是几个孩子在一起玩,黎凯也大多是出主意领头的人,而且黎凯非常爱打篮球,球场上和运动会上是他最风光的时候,随着他的一个三分篮,往往惹得女孩子惊叫连连。可这么优秀的黎凯对学习却一直不是很用心。
  上星期五的期中考试结束,班主任张老师把李阿姨叫到了学校:“黎凯这孩子在班上很活跃,在老师同学中都拥有很高的人气,是棵不错的苗子。”说到这里,张老师扶了扶眼镜,话锋一转:“但黎凯成绩上没那么耀眼了。平时,老师、同学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都会尽力帮助他,可是这样努力之后,他这几次的考试考得还是很不好,只能算中下水平,希望你们家长能够帮助他多找找原因,把成绩提上来。”
  这样的谈话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可是其他方面都很优秀的儿子在学习方面,任凭老师父母想尽了方法,还是不见起色,眼看就要中考了,这该如何是好呢?
  追根溯源
  所谓的学习,是指孩子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有系统、有组织的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活动。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过程,从最开始的学习穿衣吃饭叫“爸爸妈妈”,到现在走进课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甚至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每一个步骤都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完成。特别是现在,终身教育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未来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如果孩子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热情,就无法取得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因此,要想孩子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一旦孩子在学习中拥有了热情的心态,他就会视学习为生命,用积极的心态享受学习,用坚强的意志挑战学习,即使有重重阻力,也会百折不回、愈挫愈坚。可是,生活中像黎凯那样运动细胞发达却对学习没有一点儿热情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只要看到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英文单词,就脑困眼乏哈欠连连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劲头。教育学家们通过对大量优秀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会学”水平直接取决于“爱学”程度,所以,要想孩子热爱学习,一定要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
  教育支招
  1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据调查显示,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是孩子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家长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激活孩子学习的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学者。
  2 成就感能使孩子主动去学习,不但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获得更多的快乐。比如孩子喜欢写诗,就要让孩子把写出来的诗与同学老师分享,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去投稿,在坚持写作和坚持分享的过程中,孩子得到赞扬和肯定,这会让他获得满足感,进而坚持写下去,然后成就感就建立起来了,继而扩大到其他的学科上,孩子的学习动力就自然地找到了。
  3 引导孩子摆脱一思考就头疼的习惯。叔本华说过:“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将消失殆尽。”学习也是如此,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习惯,孩子就能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否则孩子的学习成绩就难以提升,也将会与优等生失之交臂。
细节26 滴水石穿  学习要坚持不懈
  情景再现
  有一位妈妈发现自己的儿子对音乐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电视里的交响乐演出,要求父母给他买电子琴,还想去少年宫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学习音乐知识。
  但是等父母把他送去少年宫后,学习的枯燥与乏味让他有了想退出的念头。他的妈妈发现这一点后,就找机会亲自带他去看儿童音乐剧,给他讲莫扎特小时候的故事,带他听《命运》,告诉他贝多芬创作的伟大。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妈妈的鼓励与引导下,男孩表现出了对音乐非比寻常的执著与热爱,后来一直很快乐地把自己的音乐梦坚持了下去。
  追根溯源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或者做其他事时容易分心。习惯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兴趣爱好广泛,却无一精通。做事没有耐心,不喜欢单调的生活。喜欢一心多用,刚开始很认真,后来就虎头蛇尾,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这几点表现的话,就说明他做事情容易没有恒心,只有三分钟热度。
  这是如何形成的呢?
  很多时候,孩子坚持得不够,是因为外界吸引孩子的东西太多了。刚开始学钢琴,孩子又觉得好像拉小提琴也不错,刚刚静下心来做作业,隔壁又开始看电视
  另外,在许多青少年的心中,成功是一个了不起的字眼儿,就如同远方那座雄伟的山峰,可望而不可及。自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爬到顶峰,所以望而却步,没有毅力去把事情坚持下去。
  很多人在事业上不成功,并非是能力问题,而是做事没有恒心造成的,凡事不努力坚持,就会功亏一篑。孩子逐渐长大,从凡事需要大人照顾到逐渐独立,行为能力和处理事物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自主性。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有坚持性的孩子意志坚强,遇到挫折能克服困难。
  教育支招
  1 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意志消沉是难免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为孩子做坚强乐观的后盾。当孩子消沉时,及时给予他鼓励,把自身的坚强和乐观传递给他。帮孩子一次次地渡过难关,孩子的意志力会逐步地得到锻炼。
  2 家长要考虑如何为同一事物加入新的元素,把枯燥的事情变成好玩的事物。
  3 在游戏中培养他的耐心。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也是培养耐心的好时间。
  4 让孩子做选择,一旦决定就坚持到底。
  行为对照
  如果在小学生时代,孩子的成绩没那么出色,家长也许不会显得那么急迫,但是一旦进入到中学阶段孩子的成绩仍然慢悠悠地提不上去,那家长就非常着急了。如何让孩子的成绩稳步提升,这成了很多家长关注的话题。所谓,对症下药,孩子已经不再是小学生了,教育小学生的那一套方式和方法也未必奏效,因此,应该根据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来帮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骄人成绩。
  想一想
  你是否还延用老方法来指导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成绩有什么变化?
  孩子学习出了“故障”,想一想,原因都有哪些?
  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你都用了什么办法,结果如何呢?
    如果这些方法不奏效,你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做一做
    摸透孩子的脾气,找准学习的规律,不妨试一试书中的方法和步骤
    试试看这些学习方法,坚持下去,看能够收到怎样的效果?
  提一提
  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
细节27 安装创新方程式  彻头彻尾洗脑
  情景再现
  陆昊天有个4岁的小表弟,长得虎头虎脑很是可爱,一双黑葡萄般的大眼睛清澈见底,闪烁着孩子特有的童真,让陆昊天疼爱不已。
  可是小表弟特别好动,手脚几乎一刻也闲不住。这不,周末在爷爷家,爷爷的烟灰缸就被他边研究边撞到地上摔破了。小表弟的妈妈是个急脾气,一巴掌就甩到了表弟的屁股上:“你越来越不像话了!什么都要动!”小表弟还没来得及辩解,就被妈妈提起衣领拎到了阳台上:“上一次在奶奶家就把小闹钟给拆了,上上一次把爷爷的数码相机碰坏了  ”妈妈像翻开了记事本一样劈头盖脸就把小表弟一顿训斥。
  听妈妈训完,表弟眼里满是泪水,委屈地说:“我只是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为什么闹钟一到点就响,为什么我能从相机里出来  ”
  表弟的话还没说完,妈妈就又开始机关枪似的一阵抢白:“那么贵的东西,就这样被你弄坏了,你还有理了啊?”表弟终于忍不住,“哇哇”地哭了起来。
  看到这,陆昊天的心揪了起来。老师说过,孩童时代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好阶段,不知道有多少孩子的创造力像小表弟这样被扼杀了
  追根溯源
  “关键期”的创始人兰德,曾对1500名5岁前的小孩子做测试,方法采用NASA(美国太空总署)选择科学家及工程师的方法。结果出来了:98%的儿童具有高创造力。到15岁,比例从98%降为30%,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孩子具有创造力。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
  首先,现在很多家长事事都先把结果告诉孩子,是非曲直都“被编好程序”,孩子失掉了体验和探索的机会。我们经常见到家长对孩子事事都先要告知“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旦长辈只给他们一个大的原则,而不明确地规定他们“必须做什么、务必怎么做”他们就会手足无措、乱了方寸。如果解除束缚,他们反而不自在。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活动常常会受到一种所谓“心理固着效果”的束缚,即容易只把已存在的看成是合理的、可行的,因而在看待某些事物、思考某种问题时,很容易沿着原有的旧思路延伸,受到传统模式的严重羁绊而无法突破创新。
  爱因斯坦曾说:“人是靠大脑解决一切问题的。”创新是孩子的能力中最重要、最宝贵、层次最高的一种能力。要充分激发出孩子的创新潜能,父母应该怎样来做呢?
  教育支招
  1 要鼓励孩子的先天的创造性。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和创造力,不幸的是,家长常打击他们。家长不应该因为自己不喜欢或不同意孩子的爱好,而试图说服甚至逼迫孩子做我们喜欢的或我们认为他应该喜欢做的事。
  2 不要阻止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专家认为,当孩子在探索周围环境时受挫,那么他做事就很容易放弃,这种性格甚至会贯穿其一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很听话、很顺从,遇事听天由命。对孩子天生的好奇心的约束也会影响他的学习劲头,因为好奇心是孩子获得扎实全面教育的基础。
  3 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个性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这是因为人的个性品质中的能力、性格、气质、意志以及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情感等,能反映人的能动作用和主体意识,是和一个孩子的创造力、竞争能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细节28 怀疑  智慧的精髓,创新的内核
  情景再现
  春雨连绵,洒在街上的梧桐树上“沙沙沙”作响,像音乐家轻轻拨动琴弦,又像蚕宝宝在悄悄吞食桑叶。14岁的朔阳挽着妈妈的胳膊正在雨中行走。雨其实不大,眼前的世界被封锁在密如蛛网的雨丝中,往远处看去,街道、楼房、行人,都只剩下了一个有些模糊的轮廓。
  看着这浸在雨中的世界,朔阳拽了拽妈妈的胳膊,问道:“妈妈,为什么天空中的雨点会落到地球上而不是落到其他星球上去呢?”
  “那是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妈妈说道:“因为地球对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向下吸引的作用,所以天空的雨点也是向下落的。”
  “那会不会有一部分雨点落到了其他星球,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呢?”
  “不可能,科学家都已经论证过了。”妈妈斩钉截铁地说。
  “那万一科学家们的论证是错的呢?”朔阳依旧穷追猛打。
  妈妈不耐烦了:“你相信就好了,哪来那么多的万一!”
  “可是  ”朔阳还不死心。
  “也没有什么可是!”妈妈抢过女儿的话坚定地说道。
  朔阳只好垂了垂脑袋,任凭细密的雨丝从自己的耳边擦过
  追根溯源
  也许朔阳无休无止的“为什么”让妈妈有些心烦,但是,一句“告诉你是这样就是这样,你相信就好了,哪来那么多的万一”也许已经扼杀了一个天才。质疑,是人类创新的出发点,孩子的创新意识常常从“问号”起步。一个个不平凡的问号,为他们画出一条条创新成功的起跑线,因此,孩子的怀疑思维中往往孕育着创新和突破。
  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孟子有句名言,叫“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教我们做学问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哥白尼之所以在科学史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创立地动学说,也从怀疑托勒密的天动学说开始的。而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孩子真正开始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形成自己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疑问,对自我的认识也充满了迷惑。
  而勇于怀疑身边的一切,学会问“为什么”,这是孩子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家长们要知道,要想孩子思维活跃,也只有主动提问,善于问“为什么”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丰富孩子的想象创造空间。要想培养一名优秀的中学生,更应该最大限度地让孩子得到锻炼,使他们大胆提出疑问,敢于否定书本上的权威性观点,敢于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孩子的思维将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教育支招
  1 质疑思维不受传统理论的束缚,不迷信书本和专家权威,也不盲目从众。质疑思维要求孩子在思考、处理问题时,通过对现在和过去的事情的质疑,或不断的追问来寻求问题的准确答案。尊重各个领域的权威无可厚非,但家长不能完全迷信权威,因为这样会间接扼杀孩子的创新精神。
  2 重视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 孩子知道要解决任何一件事情,首先就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不是孩子解决不了问题,而是孩子发现不了问题。要能够发现问题,就要有寻找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3 敢于坚持。当孩子提出质疑的时候,也许会受到很多外来打击,这个时候,就要求孩子能够坚持自己的思想,战胜困难才能赢得胜利。
细节29 “U形记忆”规律让孩子轻松记忆  情景再现
  “赵亚茹!请背诵一下课文《春》。”语文课上,老师开始提问了。
  赵亚茹慢慢腾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唉!讲完了一课就要背诵,烦死了!背诵对来她说太难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
  才流利地背了几句,赵亚茹突然脑子里一片空白,没了思路,她紧锁着眉头,挠着后脑勺使劲回想着。唉!怎么又忘了?昨天还会背来着!每次都是这样,开头之后就忘记了!老师皱着眉头看着她。
  “老师!我会最后几段!”突然,赵亚茹兴奋起来,接着,她的嘴就像上了膛的机关枪一样,“嘟嘟嘟”地喷出“珍珠”一串串:“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老师!完了!”最后,她大声报告说。
  看着赵亚茹滑稽的样子,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追根溯源
  加拿大学者默多克曾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  请被试按照一定顺序来记忆这些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据此,心理学家描绘出了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也就是一个U形的曲线,并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为什么赵亚茹会出现那样的情况呢?
  现代可以称之为计算机时代,孩子认为计算机的出现使更多的人从繁难的计算和令人烦恼的事务中摆脱出来,并大大提高了效率,他们可以抽出时间来从事更有价值、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同时,还有许多其他先进的、具有“记忆”功能的仪器,如照相机、放映机、录音机、拷贝机、电视机,以及大量发行的书籍、词典不断问世,这让孩子认为记忆已不再重要,于是不肯下工夫去学习。
  另外,很多孩子们不了解自己的记忆规律,因此做了很多无用功。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不一而足,各有优劣。而遵循记忆规律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它可以促使孩子科学、巧妙地记忆,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育支招
  1 根据“U形记忆”的规律,平时在关注孩子学习的时候,不妨给他们灌输一些观点: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当背诵文章和单词时,最好在正背之后适当从中间开始背。学习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这样可以缩短学习的中间部分,提高效率。好好利用一天中最重要的时间:清晨起来后和晚上临睡前,这两个时间段记东西,往往有过目不忘的效果。
  2 学习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如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另外,要教导孩子不要死记硬背,对一些枯燥的材料可进行意义联想归类等记忆。
  3 劳逸结合,不要让孩子在疲劳的状态下记忆。每学习四五十分钟后就应当做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这些锻炼一定会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提高孩子的记忆效率,切不可等闲视之。
细节30 成功=寻根究底地探求问题  情景再现
  有一位家长曾记录了一个男孩的“为什么”。
  “这是谁的裤子?”
  “妈妈的裤子。”
  “这两个裤子为什么不一样?”
  “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黑色的。所以不一样。”
  “为什么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黑色的?”
  “妈妈喜欢蓝色的,姥姥喜欢黑色的,所以不一样。”
  “妈妈和姥姥为什么爱好不一样?”
  “因为妈妈和姥姥是两个人,不是一个人。”
  “妈妈和姥姥为什么不是一个人?”
  “不为什么。”
  “为什么不为什么?”
  “去,一边玩去!别烦我!”
  只见,孩子委屈又不解地睁大眼睛,不一会垂下头闷闷不乐,而妈妈一脸烦躁。
  追根溯源
  家长们也许不能相信,你的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也许就在你的一声断喝中被毁灭了。科学探索精神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等。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孩子在学校学习阶段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教师也不可能预见孩子在今后可能会遇到的一切问题。这就要求培养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能力,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从1978年发表的一份科研成果报告中可以看出,美国论文的数量占世界论文总数的 41 91%,排名世界第一。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美国学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提问题,这对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个人在孩提时代总保持着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他们对眼前的所见所闻都会觉得新鲜,时时充满着惊奇,于是,好问成了孩子们的天性。青少年这种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他们勃勃生命力的表现,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也是一个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格。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要通过思考给自己提出疑问进行钻研,并积极回答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这样,学业才能大大长进。但是,在课堂中,有的学生想举手,但因为缺乏信心害怕答得不对让同学笑话而不敢举手,其实这样大可不必。要知道,作为一个中学生,在学习中答错问题本是正常现象。答得不对,引起争论也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再说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正是培养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难得机会,不应轻易放过。
  教育支招
  1 鼓励孩子提问题。教育家陶行知盛赞“小孩是再大不过的发明家”,他提醒家长:“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公,只在每事问。”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不一定全能回答,但可以这么说:“这些问题我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找出答案。”
  2 讨论问题切忌急躁。和孩子讨论问题,不要急于求成。不要随意说“说得好”或“很好”,因为过快过早赞扬可能传递讨论已经结束的信息,应该说“真有趣”、“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等,以便使孩子的探索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要催促孩子去“想”,这种催促,只能使孩子为了急于表现,而去揣测大人希望的答案,并用尽量少的话说出来,以免猜错时受到责备。
  3 采用各种手段,尽可能多地使孩子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再通过精湛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启迪孩子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欲望,诱发孩子积极思维,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创造的火花,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满足于一般的见解、普通的结论、现成的模式、陈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提出新见解,谋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