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库洛牌喜欢谁:《中国民族史》(上)(王钟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16:39
 四时捺钵制是契丹人有国后的一种创举,它既未改变游牧、渔猎经济政治管理的传统习俗,又能对定居的汉人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南北面官制及地方州县制与部族制并存  
  为适应对从事游牧初农业两种不同经济类型居民的管理,“因俗而治”,职官的设置采用了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套官制体系。北面官为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系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分而治之是为了建立“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蕃汉分治”而又一体的政权,但北面官是统治重心,契丹国的统治大权集中在北面官手中,是辽朝政权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北面官,中央一级设立北。南枢密院等14个机构。⑤其中,枢密院、宰相府、大王院、宣徽院又分北、南,共占8个。此北南之称,因其牙帐(官署)居皇帝宫帐北南而得名,职责虽各有不同,但均为管理契丹部族、属部、属国之军政事务的,与北面官、南面官之北南性质迥异。北面官虽为统治契丹及北方诸游牧、渔猎民族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制度,但从执掌上看,实也吸收了唐与五代官制的内容、即北枢密院视兵部,南枢密院视吏部,北、南二大王院视户部,夷离毕院视刑部,宣徽北、南院视工部,敌烈麻都司视礼部,北、南宰相府总领其事。①可见,北面朝官虽无六部之名,却有六部之实。由于北、南宰相府处于佐理皇帝军政要务的中枢地位,故规定北南宰相分别只在国舅五帐和皇族四帐中“世驯②。北南宰相府地位和选相的规定,是契丹国前期的情况,后来有变化。地位的变化,主要因与宰相府同为决策机构的北、南枢密院,最初在宰相府之下,即北枢密院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不理民”;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不主兵”。或谓约在圣宗统和年间,枢密院成了全国最高的统治机构,总揽全国军政大权。③选相规定的变化,自世宗朝汉人韩延徽为南府宰相,打破皇族为南府宰相的“旧制”后,景宗、圣宗、兴宗、道宗等朝,先后担任北、南宰相的汉人有室防、韩德让、杜防、杜公谓、姚景行和王棠等人。特别是圣宗朝,在耶律斜轸死后,韩德让拜大丞相,总领二枢府事④,契丹国的军政大权全握在其一人手中。  
  北面官系统的地方区划与官吏,采取的是部族制。即对契丹诸部及被征服的诸游牧、狩猎民族维持原有的部族制不变,成立大王府或王府,亦可称国;以原有的酋长为首长,称大王或节度使等;平时只纳贡,战时听从调遣即可。  
  南面官的分设,起于阿保机任命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时。耶律德光得燕云十六州后,用唐制设官分职,南面官系统的完善则在世宗耶律阮朝。南面官多用汉人,亦杂以契丹人。朝官设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汉人枢密院,三省(中书初名政事盛门下、尚书)、六部(吏、兵、工、礼、虞、□),还有台、院、寺、监诸机构之设。⑤其中,真正管事的最高南面官,是汉人枢密使和中书省的宰相;①象三师、三公是因人而置或一时暂设,有的还只偏设于一地,亦不固定,故南面官有不少职位是有名无实。  
  南面官系统的地方行政区划,有州、县两级。全境皆有,主要设在经济和文化发达的汉人地区,渤海人集中的辽东地区。州根据其大小和位置重要程度,分节度、观察、团练、防御、刺使五级,实行军政统一管理,州名和军名并用。县设县令。  
  此外,辽代还有一种头下军州,是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随皇帝出征俘掠汉人和渤海户而设置的,共有16个州,②大多在辽西地区。从形式看是州县制,而实质则是诸王、外戚、大臣、公主的私人领地,因为州官除节度使外,“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焉”。辽朝为了巩固统一和加强对各族的统治,还在各地设有不同级别的军事机构,如西北路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司、乌古敌烈统军司等。  
  第三节契丹人与汉人、党项人的关系  
  一、契丹贵族与汉族统治者的抗争  
  契丹贵族与汉族统治者的关系,大体以北宋建立可分为两个时期。在前一时期里,约以契丹国建立前后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立园前,契丹贵族为了求得民族发展和维护民族尊严,对中原王朝和割据的汉族政权,是“时服时叛”或相互争夺;立国后,正值中原各族称霸自立,契丹贵族与汉族统治者,使聘往来。相互利用。③在后一时期里,以“澶渊之盟”为界文可分为两个阶段:盟约订立前,契丹贵族为抗击宋统治者北进,争夺中原领导权、多次与北宋兵戎相见;盟约订立后,双方基本上保持了相对和平,友好往来。  
  契丹显贵与汉族统治者第一次发生大规模对抗,是在696年(唐万岁通天元年)。时为松漠府都督的契丹酋李尽忠,因唐营州都督赵文翙“数侵侮其下”④,率众杀赵文翙反唐,自号无上可汗。唐武则天发重兵镇压,经过一年多鏖战,虽将此次反叛镇压下去,但契丹人转附突厥(后为回纥),自此对唐王朝时叛时服。唐末,中国北方出现河南朱温、河东李克用(沙陀族)、幽燕刘仁恭三大军事集团相互争夺。在多边角逐中,契丹贵族与李(克用)保持等距关系,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对朱(温)、刘(仁恭)两个汉人统治集团,采取远交朱温近攻刘仁恭,以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907年朱温建立后梁遣使通告契丹,阿保机即“遣使者袍饬梅老聘梁”⑤,据统计,自907—923年16年中,双方使节往来达21次①之多。  
  朱温建立后梁不久,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在五代十国时的半个世纪里,契丹贵族除以良马厚赂后梁“以求册封”保持良好关系外②,还与吴越、吴、南唐、闽、荆南和楚,先后均有交聘,而以与吴越和南唐为最多,与吴越来往凡14次,与南唐有48次之多③。由于耶律德光曾一度称霸中原,吴越还曾奉辽的正朔④。951年汉人郭威建立后周,虽与契丹为近邻,然由于先与后蜀、南唐争战,无力北顾,而契丹当时又是不亲国事的“■王”穆宗耶律璟当政,故起初双方是友好相处。但是,双方各有打算,即契丹企图通过支持沙陀人建立的北汉以遏止后周发展,在政治上保持霸主地位,而后周则想解除北进后顾之忧后再图恢复中原失地。因此,当周世宗柴荣对后蜀、南唐的战争取得一些胜利后,遂于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四月,北攻契丹,取益津、瓦桥、淤口三关,五月又取流州⑤,自此双方进入敌对状态。旋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契丹贵族则是与北宋王朝的争夺了。  
  960年宋朝建立后,对统一大业采取的是先南后北的方针。尽管契丹自975年(宋开宝八年)起多次遣使聘宋⑥,但宋太宗赵匡义于978年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后,次年(宋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即宣告北伐契丹支持的北汉。五月灭北汉后,六月亲率大军发动对契丹的战争⑦,开始了北宋统治者与契丹贵族的争夺。自此至“澶渊之盟”和约签订,北宋为夺取幽蓟,实现南北统一,向契丹发动了2次大规模进攻;契丹也主动进攻北宋4次。  
  宋对契丹的2次进攻:宋太宗在灭北汉后,乘契丹无备,挥戈东征,企图一举攻克幽州(辽南京,今北京市),夺取燕云十六州。宋兵进围南京城,契丹军在高梁河与宋兵激战,结果宋兵被斩“万余级”,丢失兵仗、器甲、军粮、货币等不可胜计,宋太宗“仅以身免”,奔涿州(今河北省涿县)“微服乘驴车,间道而走”⑧。986年,宋太宗又分兵三路向辽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⑨。契丹以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和蒲领分别率师抗击东、西、中三路宋兵,辽圣宗和承天太后也亲赴前线督战。宋由于部署和指挥失宜,又以失败告终。⑩  
  两次失败使宋统治者对契丹不再主动进攻,但尚未完全放弃夺取幽蓟的想法。①而契丹人认为,“自是宋不敢北向”了。②  
  契丹贵族对北宋的进攻:宋兵在高梁河之役溃败后,辽景宗耶律贤为“报围城之役”,连续3次发兵攻宋,想试图统一南方。当年(979年)九月,景宗以耶律沙为监军,命耶律休哥、斜轸和抹只等,各率所部兵大举南伐。十月在满城(今河北省满城县)与宋兵交战,宋以诈降大败辽军,辽损兵折将,溃败而归。③景宗耻于满城之败,次年又亲率大军南征,遭到宋军顽强抵抗,不得不“班师”北返。  
  981年,辽又兴师“南伐,战不利”,被迫还军④。  
  辽宋攻战表明,双方力量皆自守有余,攻人不足,妥协势在必行。辽圣宗和承天太后在韩德让等的辅佐下,采取了以战迫和的主动行动。  
  1004年(辽统和二十二年),辽以“举国”之师大举南下。畏敌如虎的宋真宗赵恒在主战派寇准等劝促下虽身临前线,却坚欲遣使议和,并云年给契丹的馈赠“虽百万亦可”⑤。于12月在澶州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⑥。和议主要内容:(1)宋每年给辽助军旅之费,绢20万匹,银10万两;(2)宋辽约为兄弟国,辽主年幼,以兄称宋主;(3)仍以今拒马河(白沟)为界,各守疆界,不得交辰。⑦  
  澶渊之盟后,尽管契丹贵族认为“国家大敌,惟在南方”,但也认识到对宋不能“妄动”(11),所以至辽亡的100多年间,辽宋基本上保持了和平相处,友好往来。其间曾发生辽要挟宋“割关南十县地”之边界纠纷,由于宋以岁增银10万两、绢10万匹相报,终未再动干戈。⑨  
  二、契丹、党项贵族间的相互利用  
  契丹建国时,党项诸部据有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东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和陕西省北部地区。阿保机西征,党项族是其掠夺的对象之一。耶律德光子石晋,称霸中原,党项酋李彝兴曾一度受辽封为“西南招讨使”。  
  982年党项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权位征战,袭位的李继捧因与“诸父、昆弟多相怨”,次年亲率族人朝北宋,要求留居不归。继捧族弟李继迁因而“叛宋”,出奔至夏州(治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东北白城子)东北150公里之地斤泽。宋兵侦知其所在后遣军讨之⑩,继迁力求得生存和发展,开始了契丹和党项贵族间相互利用制宋,以致后来形成辽、宋、夏鼎立局面。  
  李继迁投靠契丹在986年(辽统和四年)二月,他时据有银州(治所在今陕西省横山县境)等地,辽圣宗即授之为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绥有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等官爵。(不久,宋军第二次向辽发起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但又被击溃,李继迁看到了契丹国的强大,向辽求婚,以求得契丹人的保护。辽圣宗封王子帐节度使耶律襄女为义成公主以许之①。此后,契丹、党项贵族间有过两次通婚。通婚联姻,是契丹、党项贵族间维系臣属关系,借对方之力遏止宋王朝的手段之一。  
  990年(辽统和八年),李继迁以攻克宋麟、鄜等州遣使告契丹,圣宗即派专使往封继迁为夏国王。西夏成为辽朝的属国自此始②。党项贵族认识到,宋进攻契丹发动的两次大规模战争虽遭惨败,但契丹对宋发动的几次报复战争也多以失败告终,面对这种势均力敌的角逐,原来以宋为敌的党项贵族,虽主要依靠契丹贵族与宋抗争,但为了不完全受辽控制,利用矛盾发展自己的势力,也向宋纳贡,接受宋的册封。如995(宋至道元年)正月,契丹大将韩德威“诱”党项人犯宋边境,当德威惨败仅以身免后,不久李继迁即派左都押衙张浦以良马、橐驼贡献于宋。③旋宋又进攻党项,李继迁在粉碎了宋军的进讨后,又于998年春上表宋廷,表示归顺,并接受了宋真宗授予的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的官职。④其后的党项贵族,大多也采取这种两面外交的手段⑤。  
  1031年李元吴为夏国王,他是党项族中一位具有政治远见的卓越领导者,1038年建国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自此形成宋、辽、夏三国鼎立局面⑥。西夏虽是鼎立中最弱的一方,然亦已羽毛丰满。由于元吴奉行扩张政策,引诱契丹境内的党项部落反叛,与契丹贵族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导致1044年(辽重熙十三年)和1049(重熙十八年)辽征西夏的两次战争。因辽始终把北宋看作大敌,西夏又屡与北宋发生争战,并使宋在与西夏交界的千里防线上驻扎了40余万军队,故契丹贵族对西夏的征讨是有节制的,一旦西夏主向其“请罪”、“进降表”⑦,即班师,又恢复旧日的亲密关系。所以旧史中,屡提及辽在西夏与宋的冲突中,总是站在西夏一边,或为其向宋“请和”⑧,或遣使于宋“为夏人求还侵地及退兵”⑨。但由于“澶渊之盟”后契丹与宋约为弟兄国,有时亦制止党项贵族的轻举妄动。如1043年,元昊遣使于契丹“请代宋”,因辽“不从”而罢;①。综观有辽一朝,辽与西夏尽管有两次冲突,但

举报

郭丹郭丹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10-8-16
最后登录
2011-12-30
阅读权限
10
主题
11
帖子
160
UID
39335

流浪的疾风

流浪的疾风,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钥匙
0
铜板
281
积分
39
精华
0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122发表于 2011-9-25 23:57:24|只看该作者  契丹贵族始终没有放弃利用和支持党项贵族以牵制北宋,使宋军无力北伐;而党项贵族亦依恃契丹贵族,与北宋相抗。正是有这种相互依赖关系,故到契丹国行将灭亡之际,还出现过西夏国主李乾顺先率兵助辽抗金,后又遣使请西逃的辽天祚帝“临其国”②。  
  三、契丹人与汉、党项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古八部时期的契丹人已“交市于和龙、密云之间”③,其时与汉人就有了经济文化交流。6世纪末,1000余家契丹人背突厥附隋,隋文帝杨坚“悉令给粮还本”④;623年(唐武德六年)契丹“君长”咄罗遣使向唐贡名马、丰貂⑤,是汉人生产的物品为契丹人所用,契丹物品进入汉区的最早记载。  
  9世纪末至10世纪初,随着契丹族崛起,河北一带大批汉族军民被俘或避乱入契丹境内,两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入一个新时期。最先进入契丹境内的汉人,被安置在属于迭刺部区域的今滦河上游地区。⑥阿保机就是依靠这些汉人耕种田地,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统一契丹诸部的。随着被掠和逃人汉人的增多,契丹贵族以其先后设立的39个州县,星罗棋布于辽上京、中京和东京三道。汉人大多为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农民、工匠,还有一定数量的士人和官吏。因之契丹草原开辟了大量农田,农业获得迅速发展,使不少契丹人转向农业生产。素无邑落的契丹人,也由于“得燕人所教”,开始修房屋,治“城郭宫室”⑦,使草原上出现一座座城镇村落,开始过定居生活。纺织等手工业生产在上京和中京的一些州县,也迅速发展起来,“中国所为者悉备”(11)。在皇都上京,聚集着汉族的宦者、翰林、伎术、教坊、角觝、秀才(儒)、僧尼、道士等各类人才,(12)从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里的工作。其中的韩延徽,为契丹“建牙开府”,建立起正君臣、定名分的政治制度;韩知古“援据故典,参酌国俗”,为契丹国制定了礼仪制度;康默记则为契丹法典的创制作出了贡献(13)。936年石晋将经济和文化发达的燕云十六州割予契丹后,更把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向更高阶段。不仅表现在这一地区汉人生产的各种物品,是契丹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更加速了契丹人学习汉文化的进程,以致辽圣宗于1007年营建中京城,专从燕、蓟地区择良工,“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  
  榷场贸易是契丹人与辽境外汉人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早在909年,阿保机于炭山之北置羊城(在今河北省沽源县西南小河子一带)与汉等族人市易,977年,北宋在镇(今河北省正定县)、易(今河北省易县)、雄(今河北省雄县)、霸(今河北省霸县)、沧(今河北省沧县)五州各置榷场,开始了北宋区内汉人与契丹人的贸易。其中以雄州榷场贸易量最大。后由于宋辽战起,榷场时禁时开。“澶渊之盟”后的第二年(1005),辽在振武军(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保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新城(今河北省新城县旧城)、朔州(今山西省朔县)等地设立榷场,与北宋汉人交易;宋亦先后在雄州、霸州、静戎军、安肃军(今河北省徐水县)、代州雁门砦等地恢复或新置榷场与契丹人互市。终宋英宗之世,双方榷场贸易未尝中断。交换的主要货物,契丹输出的是布、羊、马、骆驼、北珠、玉器等,北宋输出的是香、茶、药、犀角、象牙、苏木、缯布、漆器、瓷器、秔稻和各种图书等。(辽方史料载,辽圣宗时的北院大王耶律室鲁“以俸羊多阙,部人贫乏,请以赢老之羊易南中之绢,上下为便”(。宋方史料载,榷场使北宋“岁获四十余万”,“盖祖宗朝赐予之费,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取之于虏而后以予虏,中国初无毫发损也”①。可见,榷场贸易不仅互通有无,而且数额很大,双方都得到了好处。  
  两民族人民间榷场之外的走私贸易也很盛行。北宋都城百官食用的牛羊肉,多靠从契丹境私贩手中买得。②私相买卖的货物,大多为双方禁止出口的物品。辽方私人宋境的,主要是盐,其次是马牛羊等,北宋私入契丹区内的,主要是《九经》注疏以外的书籍和硫黄、焰硝、卢甘石等。③  
  聘使往还,是两民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又一条渠道。着眼点虽是维系两民族间政治上的友好关系,但在一往一来的活动中,双方均带去大量礼品和带回“赐物”,加上使节们另外捎带一些货物易其所需,使这种交往实际成了经济文化交流的又一种形式,早在943年,耶律德光和其兄东丹王耶律倍各遣使通南唐,除携带300匹马、35000只羊作为贡物外,又别持3000只羊、200匹马,市易罗纨、茶、药。④北宋建立不久,双方就有了正式聘问,中间虽因一度战起中断,但“澶渊之盟”后100余年间,除宋一直恪守着岁赠契丹银20万两、绢30万匹外,双方于每年正旦、帝和帝母生辰等节日,均互派使臣往贺,带去的礼品和赏赐使臣的赠物,皆有定额。契丹贺宋帝及帝母生辰礼品,按例除衣饰等物外,还有鞍辔等各种马具、毛毡、弓箭、皮革制品、牛羊、山果等物及“御马六匹、散马二百匹”;宋贺契丹国主、国母生辰的礼品,除有金银酒食器、酒、茶、乐器等外,还有“绵绮透背杂色罗纱、縠绢二千匹,杂采二千匹”⑤。  
  上述各种形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两民族人民生活,促进了双方社会发展,尤其是契丹社会的发展。兹就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再揭示一二。如契丹字是仿汉字偏旁制成的。又如自阿保机于918年诏建孔子庙后⑥,契丹历代君主均提倡儒家的忠、孝、仁、义、修身、齐家等伦理思想,使汉族崇尚的懦家思想在契丹人中获得空前的传播与发展。辽道宗耶律洪基曾说过,“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⑦。另一方面,汉族也从契丹文化中吸取不少营养,如多次出使契丹的宋臣余靖,就能用契丹语作诗。①又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耶律倍善画草原风光画,其“射骑、猎雪骑、千鹿图,皆入宋秘府”②。  
  契丹人与党项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远不如与汉族。这是由于契丹人与党项人的经济和文化均较落后,所需皆可从汉区获得,有求于对方的较少。然因党项人为与北宋抗争,986年李继迁附辽,后又成为辽的属国,加之西夏与北宋屡次发生争战,所以契舟人与党项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也很密切。交流的渠道,一是党项人按例“八节”贡献和契丹的回赐;二是榷场贸易;三是私相交换。“八节”贡献和回赐,据《契丹国志》载,贡献物有细马20匹、粗马200匹、驼100头、绵绮300匹、织成锦被褥五合、沙狐皮1000张、兔鹘5只、犬子10只,从容■石,井盐各一千斛;回赐品除有衣饰、马具、弓箭、酒、果等外,还有“细锦绮罗绫二百匹、衣著绢一千匹”③。此外,西夏还于1067年遣使向辽“进回鹘僧、金佛、梵觉经”,1095年又“进贝多叶佛经”④。  
  榷场贸易,据《大金国志》云:契丹在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的过腰带、上石楞坡、天德军(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喇特前旗东北)、云内州(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沙尔沁)、银瓮口(今土默特右旗萨拉齐西北)等地设有榷场,与党项人互通有无,只是严禁卖铁给西夏。⑤1042年和1063年,辽又先后禁止契丹人将马、铜卖给党项人⑥。  
  私相交换,不仅存在于民间,党项使节在出使契丹时,也携带货物沿途与契丹人交易。因此,辽兴宗耶律宗真于1003年下诏,“禁夏国使沿途市金、铁”⑦。可见,私相贸易量也很大。交换物品,除金、铁、铜、马外,其它均可自由买卖;同时又说明,几种被禁品,亦是私相交换的物品。  
  第四节臣属于契丹的各民族  
  一、契丹征服的诸民(部)族  
  9世纪中叶后,契丹族“寝强”;末叶(唐咸通中),契丹贵族开始了对奚、室韦等邻近部族的征服活动。经过阿保机和耶律德光两朝东征西讨,服属契丹的民(部)族,除燕云十六州和原居东北地区的汉族外,东有渤海,熟女真,东北有生女真、铁骊及五国部,北有乌古(于厥)、敌烈、室韦,西和西北有阻卜(鞑靼)、斡朗改(温娘改)、辖戛斯及萌古(朦骨)、梅里急、粘八葛诸部,南和西南有奚、党项、吐浑、沙陀等族。契丹贵族对被征服的各民族,在“因俗而治”的方针下,皆保留原有的部族组织;对一些大部族只设立大王府或王府,仍由其头领为首长,管理部众。被分别称为属国、属部。居住原地的,除对契丹负有守边、纳贡义务外,平时由其首领组织生产和生活,只在“有事”时有助军出征义务。若“下诏”或有专使来征兵,不从的要受到征讨。臣属各民族,岁向契丹纳贡有定额,但执行并不严格,《辽史》就记录“朝贡无常”⑧。为了能有效地控制被征服部族,特别是一些叛服不常的部族,契丹贵族另派契丹人为节度使、详稳等官,往被监治。⑨  
  上述被征服各民族的情况,渤海、室韦、奚等前面已作介绍,只就乌古、敌烈、阻卜、斡朗改、辖戛斯,简介于下。  
  乌古,又作乌古里、于厥、于厥里、于骨里,有人认为“妪厥律”为乌古之别译⑩。来源于南北朝时的乌洛侯,唐时为室韦中的乌罗护(乌罗浑)部。唐末,室韦族解体,以部名独立活动。辽时,居地东接室韦部,西邻敌烈、蒙古,南与契丹族地相邻,大体上以海勒水(今海拉尔河)为中心,包有额尔古纳河及呼伦湖以东一带地。内有乌古部与三河乌古部之分①。它与敌烈同为契丹北边的大部族。以游牧、渔猎为生。阿保机叔父述澜为夷离堇时,已开始北征于厥;阿保机任挞马狘沙里后,又对其进行征讨。后经过多次战斗,它才被迫向契丹国称臣纳贡。然有辽一代,乌古部对辽时叛时服②,因此乌古部节度使多以契丹人为之。为了分而治之,阿保机从降服的乌古人中取6000户置涅离部(亦称乌古涅刺部),921年(辽神册六年)又从涅离部中拨出一部分别置图鲁部,皆为阿保机所统18部的成员,分属西南路招讨司和东北路统军司。③辽圣宗中期后,乌古与敌烈常连兵抗辽,圣宗又以俘获的乌古部人置斡突蛊乌古部,成为圣宗时的契丹34部之一,戍黑山北。④辽末生女真崛起,契丹贵族为了“一部或叛,邻部讨之,使同力相制”,将留居故地的乌古人与敌烈部东迁到乌纳水(今嫩江,一说为今鄂嫩河),“以扼北边之冲”⑤。辽亡,乌古人除有一部分参加耶律大石的西征外⑥,余多归服女真。金末元初,逐渐融合入女真、蒙古之内。  
  敌烈,亦作敌刺、敌拉、迪烈、迪烈德、迭烈德、达里底。内分八部,故又有敌烈八部或八部敌烈和八石烈敌烈之称。⑦可能来源于北朝时的地豆于③。其他在乌古部西,跨肿胸河(今克鲁伦河)南北以居,与乌古部并称为契丹北边大部。以游牧、渔猎为业。930(辽天显五年)始见其朝贡契丹。贡物主要为马、驼。对辽亦时叛时服⑧。辽圣宗时。与乌古部联合抗辽,圣宗以其被俘户置迭鲁敌烈部、北敌烈部,皆为契丹34部的成员。①1068年(咸雍四年),辽道宗置乌古敌烈都统军司,②迭鲁敌烈部亦归其辖领,北敌烈部则戍魄乌古部。1096年(寿昌二年),居于故地的敌烈人与乌古部同被迁于乌纳水,以防生女真入侵。辽末,有一部分敌烈人参加了耶律大石的西征,国,余归附女真。金末元初,逐渐被女真、蒙古人所同化。  
  阻卜,其名仅见于《辽史》,汉意为沙碛、沙摊,是契丹人对蒙古草原各部族的通称。犹言沙漠地区的部族。一般认为,阻卜即其它史料所记之鞑靼④,因蒙古人讳言鞑靼,故有是称。陈述还认为,术不姑亦是其别称⑤。内有西阻卜、北阻卜、西北阻卜、阻卜别部之分⑥。大多居住在今蒙古国境内,今贝加尔湖以南部分地区亦为其故壤。主要从事游牧,辅以狩猎。(11)。  
  10世纪时,各部尚未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918年(辽神册三年),已有阻卜部落遣使向辽贡献。924年(辽天赞三年)阿保机西征,阻卜诸部皆“望风悉降”,并有三个部落被内迁。自此至辽景宗朝,各部常遣使朝贡于辽。岁贡定额为马1700匹、驼440头、貂皮万张、青鼠皮2500张。(12)从辽圣宗朝开始,时叛时服,且为辽最难制服的部族。圣宗于994年(辽统和十二年)命王太妃(齐妃)领乌古等部兵往西镇抚,又于1003年筑可敦城(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哈达桑之东),次年置镇(治可敦城)、维、防三州,调诸部族兵2万余骑及渤海、女真、汉人700余流配之家,往彼屯垦镇守;1011年(统和二十九年),置阻卜诸部节度使。  
  1012年,阻卜许多部落又叛。(13)在反抗契丹人的斗争中,阻卜诸部结成了统一的部落联盟,辽不得不于1089年(辽大安五年),任命阻卜中最大部落北阻卜的磨古斯为

举报

郭丹郭丹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10-8-16
最后登录
2011-12-30
阅读权限
10
主题
11
帖子
160
UID
39335

流浪的疾风

流浪的疾风,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钥匙
0
铜板
281
积分
39
精华
0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123发表于 2011-9-26 00:06:22|只看该作者  诸部长。⑩1092年,由于耶律何鲁扫古误击磨古斯,北阻卜由是“叛命”(,其它部落纷纷响应。经过八九年的苦战,于1100年磨古斯被擒杀,叛乱被镇压下去。阻卜人除有一部分随耶律大石西行(,余众后多被溶人蒙古族。  
  斡朗改,又作温娘改,分布于契丹西北今贝加尔湖东西森林中。909年(辽太祖三年),向契丹“进輓车人”(。为辽属国,辽在其地设立王府,但关系较疏远。曾于959年(辽天禄十三年)、  
  1113年(辽天庆三年),献花鹿和良犬于辽。①  
  辖戛斯,契丹西甫边的属国,居住在今谦河流域。931年(辽天显六年)开始与契丹人发生联系,辽在其地设有辖戛斯国王府,辽景宗、穆宗两朝各来贡一次。②  
  二、渤海人的抗辽斗争  
  素号“骁勇出他国有”的渤海人,自926年阿保机破其国起,反抗契丹贵族的斗争此起彼伏,直至契丹国亡。综观渤海人的一次次反辽斗争:一为王族大氏为夺回失去权力而作的抗争;一为望族为反抗民族压迫领导的武装斗争,参加者多数为广大的渤海民众。属于前者的有两次:阿保机灭渤海国后,虽然对渤海王族采取了“存其族帐”,地位仅次于契丹遥辇氏;东丹国的左右四相以契丹贵族和渤海大氏参半为之的政策③,在各地渤海人不断掀起反抗斗争的鼓舞下,趁阿保机“班师”途中死于扶余府,东丹王耶律倍和契丹大元帅尧骨护柩回临演府之机,“渤海王弟领兵马攻围扶余城”留驻的契丹军④,企图把契丹人赶出渤海境。  
  1029年(辽太平九年),大祚荣裔孙大延琳,⑤时为辽东京舍利军详稳,趁辽户部使韩绍勋在东京横征暴敛,“民怨思乱”之机,于八月在辽阳(今辽阳市)首杀韩绍勋等人,囚禁驸马肖孝先及辽圣宗之女南阳公主,宣告起义,建国兴辽,建元天庆。大延琳虽然派人四出联络,取得了南、北女真的同情和支持,终因其内部叛变,使契丹贵族及时调兵遣将断其东、西通路,加上高丽国首鼠两端不出援兵,故当诸道辽军次第到达东京,大延琳只得婴城固守。次年八月,内部又出现部将杨详世夜开辽阳城南门降辽,辽兵顺利进入城内,大延琳被擒,使持续了一年的起义终归失败。⑥  
  渤海望族领导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与前者相比,不仅次数多,而且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兹择主要的按时间先后简介于后:  
  渤海遗民以武装割据建立的抗辽政权首推定安国,《宋史》等有传。起迄时间史无明文,只知其通过女真人通贡北宋在970年”宋开宝三年),991年(宋淳化二年)后不再与宋往来。仅此,坚持斗争长达20余年之久。其成员主要是在渤海亡国时屡起兵反辽的定理府和安边府的居民。后期活动在今鸭绿江和松花江上游一带⑦。国主有烈万华和乌玄明,均先后上表北宋,请北宋出兵助讨契丹;宋太宗曾两次答以诏书,令其在征契丹时“同举”,“张犄角之势”,但均未付诸实施。⑧  
  与定安国先后起兵反辽的,还有乌舍国(一作兀惹)与燕颇,其事迹散见于《辽史》。均各材旗帜,未能结成一体。  
  995年乌舍国与燕颇等一道进攻铁骊,辽发大军征讨,兵临兀惹城下,虽进行了顽强抵抗,终因辽兵久围不退,被迫请降。乌舍国后对辽时叛时服,延续至1114年(辽天庆四年),与铁骊等叛辽归附女真阿骨打,此后不复见。⑨  
  1115年二月,阿骨打起兵的第二年,辽上京饶州渤海人古欲,联络附近头下州城,一时拥有步骑3万多人,据地叛辽。辽调重兵围剿,两次进攻皆被挫败。辽都统萧陶苏斡改用两手,六月古欲等被“招获”,起义失败,起义虽只数月,但发生在契丹国腹地,客观上起了配合女真军事行动的作用,加速了辽朝的溃亡。⑩  
  因辽东京留守肖保先对渤海人过于“严酷”,1116年元月有10余青年夜潜入留守府杀之。事发,户部使大公鼎滥杀无辜,时为辽东京稗将的渤海人高永昌,趁“人情汹汹不可禁戢”,率部入据东京城,称大渤海皇帝,建元隆基(亦作国号大元,建元应顺)。旬余间,远近50州响应。由于在与辽军作战中“颇有杀掠”,颇失人心,故与辽军屡战皆不胜,被迫退保东京城。高永昌派人向阿骨打求援,时已称帝的阿骨打先以其“潜大号”不发兵,继以“表辞不逊”于四月命大将斡鲁统兵往攻。当高永昌闻女真兵在沈州(今沈阳市)大败辽军,惧,即遣使向阿骨打表示“愿去名号,称藩”。或谓为缓兵之计,斡鲁遂率军进围东京城。永昌出战首山不利,率5000余骑奔长松岛,旋被部下擒送斡鲁斩首,起义失败。①  
  三、铁骊与五国部  
  铁骊,亦作铁离、铁甸。《辽史》中有时以其代五国部中的越里吉,《金史》中有时将其写作铁勒,皆为修史者误书。其先人为唐初黑水靺鞨铁利部民,后归服渤海,渤海国置铁利府,926年元月辽攻取渤海王城,二月,即遣使向辽纳贡。在契丹贵族将大批渤海人南迁时,其民有一部分被分散移居今辽宁省沈阳市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东的西拉木伦河旁和吉林省农安县等地,大部分稍向西徒,分布在今黑龙江省铁力县一带。②辽代的铁骊,主要是指西徙的部分。以狩猎生产为主,也喂养马等家畜,1012(辽开泰元年),其使那沙向辽圣宗乞求佛像、儒书,圣宗“诏赐护国仁王佛像一,易、诗、书、春秋、礼记各一部”。其上层已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为辽属国之一,辽置铁骊国王府,以其首领为王管理其民;又在黄龙府设铁骊军详稳司,统领其兵马。自926年至辽天祚帝朝,屡向契丹贵族贡鹰鹘、貂皮、马匹等方物。常与兀惹人作战,并将俘获的兀惹户献于契丹。  
  1114年其王回离保率部众归附女真。  
  1130年(金天会八年),金太宗吴乞买以铁骊人突离刺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③。后逐渐融合于女真之中。  
  五国部,是契丹人对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等五国(即五部)的统称。来源于黑水靺鞨,属辽代广义的生女真。分布在约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的松花江下游至黑龙江下游南北两岸地区④。以狩猎。捕鱼为业,亦饲养马等家畜。辽圣宗时归附契丹后,为辽镇守东北境,兵事属黄龙府都部署司领导。初由其首领任“五国酋帅”管理其民,1037年(辽重熙六年)因越里吉(一作越棘)部民向辽控告其酋帅浑敞贪污(一作坤长,一说因其不法),部民多流亡,改设契丹节度使1员领之。向辽纳贡无定期,各部常独自遣使朝贡于辽,贡物为貂皮、马等。其地产名鹰海东青,是契丹贵族岁岁勒索之物。金景祖乌古廼时(1021—1074),已听命于生女真完颜部,但由于对辽时叛时服,“阻绝鹰路”,生女真常入其界捕海东青向辽纳贡,扰之,故常与完颜部发生战争。金初,被阿骨打统一,编人女真猛安谋克,成为金代女真的组成部分。⑤  
  第五节辽亡与哈喇契丹  
  一、契丹贵族的腐败与辽朝灭亡  
  契丹贵族曾以铁骑征室韦,灭渤海,长驱中原,降服漠北诸部,开疆“幅员万里”;后又臣西夏、高丽,迫使北宋为兄弟国。可是在200年后的1114年,当属部生女真阿骨打以2500兵起事,却连败其数十万大军,并于1125年将契丹国灭亡了。其原因,主要不在女真族的崛兴,而是以契丹朝廷为代表的贵族集团的腐败。  
  辽圣宗以后的兴宗、道宗、天祚三朝,契丹贵族的腐败一朝甚于一朝。腐败最集中表现在,崇佛耽乐,不惜国力民赀,造成国势衰弱,民不聊生;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恤社稷安危,争权夺利,互相残杀,造成统治集团猜忌倾轧,分崩离析。  
  契丹国中叶以后的君主,不以勤政取信于民,却把有限的货财肆意挥霍,境内遍造寺观,企图通过崇佛迷信活动来麻痹人民,维持其统治。兴宗初即位。由母肖太后执政。她“淫威肆行,刑政弛紊”。兴宗亲政后,先“召僧论佛法”,继以铸银佛像于开泰寺,⑥又以城邑与其弟重元赌博连输几座。道宗当政,不仅出现一日祝发为僧尼者3000余人、“饭僧尼三十六万”,而且授园释、法钧二僧皆守司空,并请僧“设坛于内殿”①。1059年(辽清宁五年),又令修大吴天寺,费18万贯,后重修造塔又费10余万贯,总计在33万贯上下。1067年,朝廷下旨征户部欠款,全国才44万,可见耗费之巨。②。道宗晚年昏愚至极,用人不能自择,竟令各掷骰子,“以采胜者官之”③。降至天祚,其昏庸更超过祖辈。初登位,即“放戒于内庭”,寄佛保佑。在位期间,嬖幸用事,委任非人,而自己又不省政事,好畋猎,沈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当阿骨打进攻宁江州,仍在庆州射鹿,闻之竟“不介意”。至1121年(保大元年)女真兵攻克上京,年年丢城失地,而他仍狩猎如常。特别在出现贵族耶律章奴之变、金兵已取辽东京地、境内人民纷纷起义的1117年(辽天庆七年),竟七月猎秋山,八月猎狘斯那里山,9月猎辋子山④,不恤国政达于极点。  
  契丹贵族的愚庸腐朽,给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就在国力还较殷富的兴宗时,已出现“比年以来,群黎凋弊”。道宗时,在上京、南京地区“许良人自鬻”求活路。到了天祚时,辽河以西的乾、显、宜、锦、兴中等州路,竟出现“民削榆皮食之,既而人相食”①。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各族人民,当阿骨打未起兵前,已有“李弘以左道聚众为乱”;阿骨打起兵后,纷纷揭竿而起:东有前述的渤海高永昌自立称帝,和先后继踵的“东路诸州盗贼蜂起”,铁骊、兀惹等叛入女真;内地的春州2000余渤海户继古欲后而反,安生儿和张高儿等拥众20余万攻城略地,张撒八诱中京射粮军“潜号”;南有董庞儿聚众万余树起义旗;北和西边的乌古、敌烈、阻卜等,或叛归女真,或执契丹地方官以叛。②  
  另一方面,契丹贵族集团,自兴宗朝开始,以皇族与后族为中心的派系争权夺利,互相残杀愈演愈烈,以致到国家危亡之机,自树旗号,各奔东西,从而加速了辽朝的灭亡。前面谈及,兴宗初即位是母后肖氏听政,她逼杀齐天皇后后,更专横跋扈,滥杀无辜,不仅“诸舅满朝,权势的奕”,连“后家奴隶咸无劳绩,皆授防、团、节度使,至于出入宫掖,诋幔朝臣,卖官鬻爵,残毒番汉”③。她又秘密筹划废兴宗,“立少子重元”④。兴宗“惧内难”,将她幽而废之,旋捕获诸舅,或杀或徙,并诛其党羽。为后族推崇的重元,因告密得兴宗器重,“许以千秋万岁后传位”,由是“骄纵不法”⑤。兴宗死,位传于子(道宗),尽管道宗尊重元为皇太叔,拜天下兵马大元帅,但重元权欲熏心,在于涅鲁古及一些后族和部落首领的鼓动下,结党400余人,于1063年(辽清宁九年)“诱胁弩手军犯行宫”。失败后,重元自杀,逆党多被捕。⑥耶律乙辛因平乱有功,擢为南(一作北)院枢密使,威权倾动一时。据《焚椒录》,“惟后家不肯相下,乙辛每为怏怏”。为了排除异己,乙辛设计制造了诬陷宣懿皇后案。宣懿死,皇太子顺宗发誓不杀乙辛,“不为人子”,于是乙辛又制造陷害太子案。两案受牵连者或被诛杀,或被黜陟,后族势力受到严重打击。然而利令智昏的乙辛辈,又想通过立和鲁斡之子耶律淳为皇储,完全握控朝廷大权,于是在道宗出猎时,“奏留皇孙”,企图达到废嫡立庶的目的。在肖兀纳进谏后,道宗始疑乙辛有奸;继又发觉狩猎中扈从官属多随乙辛,遂“恶之”。乙辛后谋“奔宋”被杀⑦。道宗死,孙天祚即位。天祚为宣懿孙、顺宗子,过去党护宣懿后和顺宗的人物又逐渐被起用,大权落到后族一派手里。女真兵起,辽军接连败溃,先后又出现古欲反叛和铁骊、兀惹叛归女真,皇族势力视夺权时机已到,故又有耶律章奴谋立耶律淳之变。失败后被擒杀的贵族达200余人⑧。后族肖奉先恐妹元妃所生子秦王不得继立,又制造诬陷大将耶律余靓(一作睹)等谋立晋王案,使文妃、晋王等或被杀,或被“赐死”,余靓率部叛投女真⑨。到了天祚西逃夹山,皇族势力的奚王回离保与耶律大石等再度在南京立耶律淳,称夭锡皇帝,并降天祚帝为湘阴王。不久淳死,妻德妃称制。当金兵南进居庸关,回离保居箭可山自立,不久为耶律阿古只等所杀;而德妃和大石等奔投天祚,天祚怒斩德妃,责大石。大石见不被容,遂杀肖乙薛等,自立为王,率军北行,后西迁。⑩与此同时,又有耶律敌烈等劫天祚次子雅里北走,立之为主。旋雅里致疾身亡,术烈继立,次月为众所杀卢。①。契丹贵族集团你争我夺,使天祚帝成了孤家寡人,终在1125年(辽保大五年)二月,在应州新城(今山西省应县)东30公里被金兵追获,②辽朝遂亡。  
  二、耶律大石西征和西辽的

举报

郭丹郭丹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10-8-16
最后登录
2011-12-30
阅读权限
10
主题
11
帖子
160
UID
39335

流浪的疾风

流浪的疾风,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钥匙
0
铜板
281
积分
39
精华
0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124发表于 2011-9-26 00:14:51|只看该作者  建立  
  1124年(辽保大四年)七月,耶律大石率部200骑,从夹山夜逃,北行三日,过黑水③,至白达达④详稳⑤床古儿管辖区。床古儿献给大石马400匹、骆驼20峰和许多羊只。耶律大石继向西北行,到达可敦城。可敦城是辽朝的西北重镇,位于今蒙古国土拉河畔,是辽朝西北路招讨司及镇州的治所,驻有诸部族骑兵2万余人,附近牧放着辽御马数十万匹,并拥有丰富的军备资源。耶律大石在这里得以大为扩充他的军事实力。  
  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召集成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刺、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糺而毕等18部的首领开会,要求大家灭金复辽。因得诸部支持,征集精兵万余,并“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⑥。“松漠以北旧马,皆为大石林牙所有”⑦。至此,耶律大石的政权初具规模,并组建了一支强劲的骑兵部队,打下了西征的基矗  
  1130年(金天会八年),因金朝派遣耶律余睹、石家奴、拔离速等北伐耶律大石,大石于是年二月二十二日(甲午),以青牛白马祭天地、祖宗,整旅西征。  
  耶律大石先遣使送信给高昌(西州)回鹘王毕勒哥⑧,要求假道西行。当大石到达后,回鹘王欢迎,大宴三日。大石临行,回鹘王赠马600匹、骆驼100峰、羊3000只,并表示愿送质子为附庸。  
  耶律大石离开高昌回鹘北廷后,北进辖戛斯(今柯尔克孜)族所控制的地区。受阻转入叶密立(遗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筑一城。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得到附近操突厥语诸部族的支持,时统辖的居民已达40000户。  
  1132年⑨二月五日,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称帝,建年号“延庆”(汉文),上汉语尊号“天祐皇帝”。又根据当地人民的习惯叫法,称菊儿汗(亦作葛儿罕,即“大汗”)。迫谥祖父为嗣元皇帝,祖母为宣义皇后,册立元妃萧氏为昭德皇后。哈剌契丹国正式建立,史称“西辽”或“西契丹”,“后契丹”。哈剌契丹,亦作“合剌乞答”;哈剌,契丹语,黑之意,即“黑契丹”,既是国名,亦是族名。  
  耶律大石称帝以后,向四方拓展。首先南下,将高昌回鹘收为附庸。  
  1134年初,应东黑汗王朝汗伊卜拉欣之请,西进七河流域都城八剌沙衮⑩,以助其抵御葛逻禄和康里的侵扰。耶律大石将伊卜拉欣降封为伊利克一伊土库曼(土库曼王),以喀什噶尔①与和阗50000016_460_6②一带留给东黑汗王朝,并使之成为自己的附庸国,而攫取八剌沙衮地区为己有。  
  八剌沙衮位于楚河谷地,左山右川,平地广袤,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农桑发达,瓜果繁多,盛产葡萄美酒。耶律大石得此“善地”,即奠都于此,并改地名为虎思斡耳朵③。又改年号延庆三年为康国元年(1134年)。  
  是年三月,作为西辽皇帝的耶律大石,为了实现“以光中兴”④,恢复辽朝大业的夙愿,以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刺为兵马都元帅,率领7万骑兵东征。东行万余里无所得,牛马大多死亡,不得不勒兵西回。耶律大石叹云:“皇天弗顺,数也”。⑤  
  东征未果,耶律大石又继续西征。1137年(西辽康国四年),进入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同年五六月间,大败西黑汗王朝军于苦盏⑥。当时,西黑汗王朝是塞尔柱突厥的附庸。塞尔柱王朝苏丹桑贾尔为了保护西黑汗王朝,于1141年(康国八年)七月,亲率忽儿珊⑦、吉慈尼⑧、祃咱答儿⑨、西吉斯坦和古尔王国等联军十万人,北渡阿姆河来拒。耶律大石则带领契丹人、突厥(包括葛逻禄)人和汉人组成的西辽部队,进军撒马尔罕。1141年九月九日,两军在撒马尔罕北面的卡特万草原相遇,相距二里许。耶律大石对将士们说:“彼军虽多而无谋,攻之,则首尾不救,我师必胜。”⑩即遣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刺等率2500名骑兵攻其右翼,枢密副使萧刺阿不等率2500骑攻其左翼,自将众军从中突击,三军俱进。桑贾尔的联军大败,横尸数十里。桑贾尔的妻子和左右两翼指挥官均被俘,自己仅以身免。  
  卡特万会战是中亚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它使塞尔柱突厥的势力从此退出阿姆河以北地区,并使西黑汗王朝成为西辽的附庸,耶律大石封原国王之弟为桃花石汗(中国汗)继续统治西喀喇汗朝,而留一名沙黑纳监督其国。  
  西辽又出兵花刺子模①,迫使该国归附,并年纳价值3万金第纳尔②的贡品。  
  耶律大石将西黑汗王朝的都城寻思干(撒马尔罕)改名为河中府,驻军90日。又西至起儿漫③。班师回虎思斡耳朵。  
  1143年(康国十年),耶律大石病逝,享年49岁,在位20年,庙号德宗,他生处中国北部契丹族政权辽朝灭亡之际,毅然挥师西进,重建西辽于中国西部新疆及其迄西的中亚广大地区,使祖国汉和契丹等族的政治、经济制度及灿烂文化传统发扬于西部,厥功甚伟。后来,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称赞之为:“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④云。  
  三、西辽的发展与衰亡  
  耶律大石因子夷列年幼,遗命皇后权国。萧皇后名塔不烟,尊号感天皇后,称制,改元咸清(1144—1150)。1146年(西辽咸清三年)。金朝派武义将军粘割韩奴出使西辽,抵达虎思斡耳朵郊外时,途遇出猎的感天皇后。韩奴自称上国使者,奉天子之命前来招降西辽,拒绝下马跪见,并辱骂感天皇后为“反贼”。皇后大怒,杀之。⑤从皇后不畏强权,敢于斩杀大国使臣,金朝亦无如之何,可见当时西辽国势强盛,实力雄厚,所以敢于对金采取强硬态度。  
  感天皇后在位7年。  
  1150年,子夷列即位,改元绍兴(1151—1163年)。绍兴初年,“籍民十八岁以上,得八万四千五百户”⑥。此指西辽政府直属地区内能为军队和其它徭役提供十八岁以上男子的户数,并非全国人户的统计数字。即使如此,按一家五口计算,男丁户的总人数也在40万人以上,反映出当时西辽已具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兵源。夷列在位13年,于1163年(西辽绍兴十三年)病逝,庙号仁宗。  
  夷列因子幼,遗诏由妹普速完称制权国,号承天太后,改元崇福(1164—1178)⑦。  
  普速完为了消除河中地区的隐患,1164年(西辽崇福元年)命西黑汗王朝恰克雷汗将葛逻禄人迁往喀什噶尔,并禁止携武器。当葛逻禄人联合起来进行反抗时,中了西喀喇汗朝的暗算,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河中地区的葛逻禄势力大为衰落,而西辽的影响和控制力量进一步上升。  
  1170年(崇福七年),西辽在阿姆河打败花剌子模军。此后,普速完又派自己丈夫萧朵鲁不率大军送投奔西辽的花刺子模王之兄特克什回国。1172年(崇福九年)十二月十一日特克什即花剌子模王位。西辽从而加强了对花剌子模国的控制。  
  后来,普速完与夫弟朴古只沙里私通,出己夫驸马萧朵鲁不为东平王,后又罗织罪名杀之。驸马之父萧斡里以重兵围宫廷,用箭射死承天太后普速完和朴古只沙里。普速完在位14年。  
  仁宗夷列次子直鲁古继位,改元天禧(1178—1211)。从普速完执政后期开始,西辽统治集团已日趋腐化衰败,并且兵权旁落于外姓大臣之手。直鲁古即位后,用兵频繁,国力日益衰耗。  
  1198年(西辽天禧二十一年)西辽进军呼儿珊,与古尔王国及当地一些地方军队激战,结果惨败,死亡12000人。  
  1204年(天槽二十七年)秋,西辽终于在安德胡伊⑧击败古尔国王,但付出了很大代价,并为花刺子模在呼儿珊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得不偿失。  
  1209年(天禧三十二年),高昌回鹘国王由于不堪忍受西辽派驻的少监的欺压、掠夺和凌辱,起而杀少监,归附蒙古成吉思汗,于是西辽丧失了东部附庸国。  
  1210年(天禧三十三年),花剌子模王摩诃末率大军东进,在塔拉斯河谷击溃西辽军,俘其统帅塔阳古。后西辽又丧失了西部的河中地区。  
  1121年(天禧三十四年)秋,西辽末主直鲁古出猎,被流亡的乃蛮王子屈出律率伏兵8000人擒获。西辽亡。屈出律篡夺西辽帝位后,表面上尊直鲁古为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实际上是利用原西辽的名义来稳定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两年后(1213),直鲁古悲愤死。1218年,屈出律为蒙古所灭。  
  西辽是辽朝在西部的延续,前后88年间,使汉族和契丹族等共同缔造的中华文化远播中亚,这是中国古代史不可缺的光辉一页⑨。  
  四、契丹族的消失  
  契丹国破亡之际,契丹共同体呈现分崩离析:部分西迁、部分北徙,大部分或降或被俘成为大金国的属民,契丹族自此转入衰落、消失时期。就其去向简言之,大多数契丹人在以后200多年复杂的世事变迁和其它民族错居杂处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到女真、蒙古、汉族里面,少数融合入今维吾尔、哈萨克、土族以及成了朝鲜国的居民。从《明史》诸列传中不见籍属契丹的人物看,契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们共同体,到14世纪中叶(元末明初)消失了,被同化于各民族的梗概如下。  
  女真取代契丹统治中国北疆100余年,直至金未契丹人屡为复国起兵反金,且规模越来越大的事实表明,当时契丹人虽不聚居一个地区,但大多数契丹人还存在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共同的心理素质把各地契丹人联结在一起。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其间女真贵族采取的一些强制措施,使得一部分契丹人被女真人同化。女真贵族初对降附的契丹人,不分散其人,只是依照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度编为猛安或谋克,并以“其首领而部伍其人”。可是,当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初年镇压了移刺窝斡等领导的契丹人起义后,便于1163年(大定三年)下令撤消契丹猛安谋克,将其户分散到女真猛安谋克中。⑩自此至金亡经历了70余年,女真贵族又允许女真人“与契丹、汉人昏因以相固结”①,在这长时期内一部分契丹人被女真人同化,是不言而喻的。  
  1177年(大定十七年),金世宗将西北路契丹人迁到上京、济、利等路时对唐括安礼又明云:“伸与女直人杂居,男婚女聘,渐化成俗,长久之策也”。②被同化的契丹人在金亡以后,大多又成为汉人的一部分。  
  契丹与蒙古,其先人皆属东胡,蒙古(朦骨或萌古)又曾是契丹有国时的属部,当其国破亡后,一部分契丹人成为蒙古族的成员,就如同肃慎族系的渤海、铁骊等部族融合到女真共同体一样。据有关记事分析,融合入蒙古族的契丹人,仅次于加入汉族共同体的人数。主要的有:在契丹国破时,有两批契丹人向北逃奔,一为耶律大石所率200铁骑,一为耶律敌列等挟持雅里率1000余骑北走沙岭。大石的一批上面已谈到,后又招集了一些契丹和西北部族西征中亚,在西域建立了西辽,当西辽于1218年被蒙古军灭亡后,这支契丹人部分加入了蒙古族,部分与当地的哈萨克、维吾尔等族融合。③而雅里一批似亦不能排除成为蒙古成员的可能。继而北投的,是1132年(天会十年),降金的耶律余睹暗结燕云地区的契丹人谋叛金朝,事泄,女真贵族乱捕杀,“河东八馆五百户、山金司乙室王府、南北王府、四部族衙,诸契丹相温酋首率众蜂起,亡入夏国,及北奔沙漠。契丹附大金者,由此一乱,几成灰烬”①。无论是亡入西夏或北投沙漠的,后来大多成了蒙古人,少数成了今青海土族的一部分,土族中有许多以契丹命名的乞塔坪、乞塔堡、乞塔城②。此后,在金国统治下的契丹人多次为复国起义,当遭到女真贵族调大军围剿时,向北退却。1201年(泰和元年),耶律德寿、陁锁率领特满群牧的牧人据信州(今吉林省怀德县西北,一说在辽宁省铁岭县北)起义,有“众号数十万”③,失败后余部退到草地④,退至草地的契丹人无疑以后投入了蒙古。成吉思汗起兵后,东北地区的契丹人于1212年在耶律留哥领导下又爆发了反金大起义,数月后,拥众至10余万,“尽有辽东州郡”,户籍达60余万。由于领导人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留哥遂率其追随者投奔成吉思汗,旋引蒙古兵及契丹兵于1218年追喊舍所部5万余人到高丽国境,在江东城将其全部俘获,极大部分被徙于契丹故乡西楼临潢⑤,以后在元朝统治下,大多亦成了蒙古的一部分⑥。据《高丽史金就砺传》,由于高丽国出兵助围江东城,蒙军统帅从俘获的5万余人中选出契丹“妇女、童男七百口”归高丽,高丽以其“分送州县择旷闲地

举报

郭丹郭丹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10-8-16
最后登录
2011-12-30
阅读权限
10
主题
11
帖子
160
UID
39335

流浪的疾风

流浪的疾风,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钥匙
0
铜板
281
积分
39
精华
0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125发表于 2011-9-26 00:20:04|只看该作者  居之,量给田土,业农为民”,后成了今朝鲜国的居民。至于在金国破后转归蒙古贵族统治的契丹人有多少成了蒙古人,从《元史》为耶律楚材等及其子孙数十人立传分析,为数一定不少。  
  契丹人加入汉族共同体,在契丹族末崛兴前已经存在,当时是被强迫同化,即被汉族或其它民族的统治者强迁到汉人居住区,逐渐被同化到汉人中。605年(隋大业元年)契丹寇营州,炀帝杨广命韦云起联合突厥兵破之,“尽获其男女四万口,杀其男子,以女子及畜产之半赐突厥,余皆收之以归”⑦,即是一例。契丹崛兴以后,特别是到了契丹国破灭后,他们成为汉族的成员,一般讲是自然融合。因为在契丹消失的元代,汉人亦是被统治民族;即使在南宋与金对峙时期,两民族的融合主要亦是发生在女真贵族统治区内。金元时期融合入汉族的契丹人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契丹人在反抗女真贵族压迫起义失败后,除了北逃漠北外,就是投奔不在女真统治下的汉人居住区。如移刺窝斡反金余部,在括里领导下于1163年(金大定三年)南走投宋,后为南宋夺取宿州,成为金朝“边患”⑧,无疑后来融合到汉人中。最多的是第二种情况,即被女真和蒙古贵族调往中原驻守和参加南征的契丹人。长期生活在汉人居住区,原有的民族特色逐渐消失,成了汉人的一部分。如女真贵族在灭北宋后,将大批契丹人与女真人迁到中原地区屯田镇守,“自燕山之南,淮、陇之北,皆有之,多至六万人,皆筑垒于村落间”。6万人中虽主要是女真人,但不少契丹人也随之“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①,今山西省介休县和河北省的一些县里,就有圪塔村、耶律各庄等名称的村屯。金亡后,蒙古人将其看作汉人,表明已与汉人融合。蒙古人在灭金和西夏后大举南征,归附蒙古的契丹人大多随往,象耶律买住及其孙忙古带,石抹按只及其子不老等,均曾率军征四川、云南等地,②,今云南省保山地区的施甸、保山、龙陵等县蒋姓人,故老相传他们来自耶律氏。③第三种情是一批仰慕汉文化,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契丹官僚及知识阶层,他们在金元时期大多成了汉人④。  
  除上述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在投附蒙古的契丹人中,未随蒙古军南征的库烈儿部落和居住临演的留哥部落,在元明交替的变动中,当蒙古人北撤时,留哥部落亦随之北迁,与居住根河一带的库烈儿部落,是今达斡尔族的先人。⑤对此,张正明认为,“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个看法还不能成为确凿无疑的定论,有待于继续探讨”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金史》卷四四,第997页;卷六七,第1589页。《大金国志》卷三六《屯田》。  
  ③《金史》卷六,第128—131页。  
  ④同上书,卷四七,第1046页。  
  ①《魏书》卷一○○,第2223页。同书《库莫奚传》记此次战事发生在登国三年。另外,《新唐书》:“至元魏,自号曰契丹”(卷二一九,第6167页);《新五代史》:“契丹自后魏以来,名见中国”(卷七二,第885页);《辽史。世表》在元魏栏说,“至是始自号契丹”(卷六三,第951页),皆是。  
  ②《资治通鉴》卷——四,第3588页。  
  ③[朝鲜]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卷一八,第4页。  
  ④因《辽史世表》载:“鲜卑……九世为慕容晃所灭,鲜卑众散为宇文氏,或为库莫奚,或为契丹”(卷六三,第951页)。按《晋书载记慕容皝传》,皝在337年(东晋咸康三年)称王,348年(永和四年)死。此外,陈述《契丹政治史稿》,第18、35页,有自汉以来即有契丹之号的说法。  
  ①参见即实:《契丹国号解》,《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2期,第104—107页。  
  ②陈述:《契丹政治史稿》,第26页。  
  ③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98页。  
  ④参见黄凤岐、李品清:《全国首届契丹族史学术讨论会在阜新举行》,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第2期,第5页;另有说契丹不是源于宇文部,而是段部,并说契丹之“丹”与段部之“段”,音完全吻合(见即实:《契丹国号解》,《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2期,第107—109页)。  
  ⑤《后汉书》卷九十,第2985页,“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三国志》卷三十,第832页:“乌桓、鲜卑即古所谓东胡也。”  
  ⑥《后汉书》卷九十,第2986页。  
  ⑦张正明:《契丹史略,》第2页。  
  ⑧张正明:《契丹史略》,第2页将迄年定于627年(唐贞观元年)。  
  ⑨一般以大贺氏末主邵固被杀为下限,然史载时间不一:《旧唐书》卷七六,第2652页载,开元“十九年,契丹衙官可突于杀其王邵固”;而同书卷一九九下,第5352页,记开元“十八年,可突于杀邵固”云。  
  ①《魏书》卷一○○,第2223页。《通典》卷二○○《契丹传》、《辽史卫营志中》有相同记载。据今本《魏书》和《辽史契》点校者考证,其中的伏弗郁部、羽陵部,《魏书显祖纪》卷六皇兴元年二月、四月两见,均作具伏弗部,郁羽陵部;匹絮部和黎部,《魏书显祖纪》皇兴元年、二年并见“匹黎尒部”,《通典》作“匹黎部”,疑《魏书》作者误分一部为二部。《辽史》校点者据《魏书显祖纪》朝魏八部为:具伏弗部、郁羽陵部、日连部、匹黎尔部、吐六于部、悉万丹部、阿大何部、羽真侯部(见《魏书》卷一○○,第2225、2226页;《辽史》卷三二,第381页)。有人认为八部应为悉万丹、阿大何、具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吐六于、羽真侯等八部(蔡美彪:《契丹的部落组织和国家的产生》,载《辽金史论文集》,第23页)。  
  ②《辽史》卷三二,第378页。又同书《地理志》永州条有:“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演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契丹国志初兴本末》有相同记事。  
  ③《辽史》卷三七,第437页。原文为,“南控黄龙,北带演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  
  ④上述取孙进已、张柏忠:《契丹早期地域考》之说,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第1期,第26、27页。  
  ⑤《隋书》卷八四,第1881、1882页载,其地“东西亘五百里,南北三百里”。  
  ⑥《契丹国志初兴本末》,第1页。  
  ⑦《魏书》卷一○○,第2223、2224页。  
  ⑧《隋书》卷八一,第1881、1882页。  
  ①《魏书》卷一○○,第2223页。  
  ②《北齐书》卷四,第57页。  
  ③《旧唐书》卷七五,第2631页。  
  ④《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5350页。  
  ⑤大贺氏的由来,陈述认为是何大何部,可备为一说,见其《契丹政治史稿》,第48页。  
  ⑥《辽史营卫志中》云,“唐世大贺氏仍为八部,而松漠、玄州别出,亦十部也。”张正明认为“这个说法不能成立”,并有论证(见《契丹史略》第205—206页),所论极是,今从之。  
  ⑦《辽史》卷三二,第376页。  
  ⑧《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5349页。《新唐书契丹传》同,只云“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按当时东北民族分布情况,“北室韦”是对的,靺鞨实在契丹东北。  
  ①《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5350页。《新唐书》作“凡调发攻战,则诸部毕会;猎则部得自行”(卷二一九,第6167页)。有人据《虏廷杂记》:“或灾害不生,群牧孳盛,人民安堵,则王更不替代。苟不然,其诸酋会众部别选一名为王。”认为联盟已经负有领导八部畜牧生产的职责(蔡美彪:《契丹的部落组织和国家的产生》,《辽金史论文集》第27页)。不取,因这里讲的是遥辇氏时期的情况。  
  ②张正明,《契丹史略》,第200页,认为其“不知所出”。  
  ③陈述不将其列入大贺氏诸汗之列,见《契丹政治史稿》,第49—50页。  
  ④《新唐书契丹传》末云,“耶律阿保机建鼓旗为一部,不肯代,自号为王而有国,大贺氏遂亡”(卷二一九,第6173页)。其说不确,不龋  
  ①李过折之“过”,有的说是“遇”之误。  
  ②《新唐书》卷二一九,第6172页。  
  ③《辽史》卷一○三,第1449页。  
  ④《辽史》卷三二,第380页;《辽史》卷三四,第395页。  
  ⑤卷三二,第379、380页。旦利皆部《新五代史》卷七二,第886页作“但皆利部”,又纳会鸡部之“纳”作“内”。《资治通鉴》胡注转引《考异》引苏逢吉《汉高祖实录》八部作:利皆邰乙室活邰实活邰纳尾邰频没邰内会鸡邰集解邰奚嗢邸(卷二六六,第8677页)。  
  ⑥此榷契丹史略》之说。理由是,遥辇阻午可汗以后契丹只有八个部落,从《辽史》介绍太祖20部的来源中得到佐证。按其列出的18个部,前九部(实为八部,因五院部、六院部由迭刺部一分为二)即遥辇后八部,且名称完全相同;而其余九部,乃以俘获的奚、室韦、达鲁虢、于骨里人户置(参见《辽史》卷三三,第384—388页)。  
  ⑦《契丹国志》卷一,第1页云:“唐咸通末,有习尔者为王,土字始大。其后钦德为王,乘中原多故,时入侵边。”  
  ⑧据《新唐书》卷二一九,第6172页:“光启时,方天下盗兴,北疆多故,乃钞奚、室韦,小小部种皆役服之,困入寇幽、蓟……刘守光戍平州,契丹以万骑人”;同卷,第6175、6176页又云,“是后契丹方强,奚不敢亢,而举部役属。虏政苛,奚怨之,其酋去诸引别部内附,保妫州山北”。  
  ⑨《辽史》卷三七,第438页。  
  ①《辽史百官志四》“自涅里教耕织”之说不可信,因他初为争夺权位而斗争,后又与唐发生争战,哪有时间顾及“教耕织”。  
  ②以上据《辽史》卷二、第24页;卷五九,第923、924页。  
  ③参《辽史》卷二,第24页。  
  ④《新五代史》卷七二,第886页。  
  ⑤《辽史》卷七三,第1221页耶律曷鲁云:“相传十余世”,而旧史仅言及九汗,余失载。或谓,遥辇联盟首任盟长是阻午可汗。  
  ⑥《辽史》卷二,第24页。  
  ⑦《辽史》,卷四七,第771页。  
  ⑨同⑥。  
  ⑩《辽史》卷七三,第1222—1223页。  
  (11)《旧唐书》卷一九九下,第5351页。  
  ①《辽史》卷一,第2页;《辽史》卷三三,第387页。  
  ②《辽史》,卷六一,第936页。  
  ③《辽史》,卷三一,第371页。  
  ④华山、费国庆:《阿保机建国前契丹社会试探》,《文史哲》1958年第6期;何天明:《试论辽朝接管燕云地区》,《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第2期,第16页,据《辽史太祖纪》元年和神册元年记事,认为后一条记事只是上尊号和模仿中原制度建元,并不是重新即位,契丹建国应从907年算起,不应该从916年算起。  
  ⑤《旧五代史》卷一三五,第1801页。  
  ⑥《新五代史》卷七二,第886页。  
  ⑦同上。  
  ⑧《旧五代史》卷一三七,第1827页。  
  ⑨《新五代史》卷七二,第886页。  
  ⑩《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8677页。  
  ①据《辽史》卷三二,第380页载,遥辇氏阻午可汗为阿保机一族的“始祖”涅里所立;《辽史》卷六三,第950页云阻午可汗后期,已受阿保机四代祖褥里思“左右”;《辽史》卷二,第24页又云阿保机的父祖辈,“世为遥辇氏之夷离堇,执其政柄”。  
  ②挞马狘沙里,契丹语,意为扈卫郎君,即可汗的亲兵队长。  
  ③以上皆据《辽史》卷一,第1、2页。  
  ④《辽史》卷一,第2页载,906年“十二月,痕德堇可汗殂,群臣奉遗命请立太祖。易鲁等劝进。太祖三让,从之”。有人据《五代会要》记,908年痕德堇和阿保机还各遣使贡于后梁,认为上引《辽史》所记是史官“美言”

举报

郭丹郭丹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10-8-16
最后登录
2011-12-30
阅读权限
10
主题
11
帖子
160
UID
39335

流浪的疾风

流浪的疾风,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钥匙
0
铜板
281
积分
39
精华
0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126发表于 2011-9-26 00:26:23|只看该作者  ,应如《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载:“八部之人以为遥辇不任事,选于其众,以阿保机代之”(参见张正明:《契丹史略》,第24页注④;蔡美彪:《契丹的部落组织和国家的诞生》,《辽金史论文集》,第54页注①)。  
  ⑤以上据《辽史》卷一,第3—10页。  
  ⑥《资治通鉴》卷二六六,第8678页。  
  ⑦阿保机吞并诸部经过,据《新五代史》卷七二,第886、887页载:“阿保机知众可用,用其妻述律氏策,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以为然,共以牛酒会盐池。阿保机伏兵其旁,酒酣伏发,尽杀诸部大人,遂立,不复代。”  
  ①一作“大契丹”,亦称辽朝或辽代。契丹国号曾有几次变动,据《契丹国志契丹国九主年谱》,938年(辽会同元年)改称“大辽”(《辽史》作947年即大同元年,建国号大辽),1012年(开泰元年)复号“大契丹”,1066年(咸雍二年)又复称“大辽”。  
  ②《辽史》卷三六,第438页。北部其控制地域,实际达今外兴安岭和石勒喀河,近贝加尔湖。  
  ③《辽史》卷三二,第373页。  
  ④据《辽史》卷一,第10、15页载:阿保机915年10月“钩鱼于鸭禄江”,919年2月“修辽阳故城……改为东  
  平郡,置防御使”。又据同书卷二,第22页;《辽史》卷三,第30页知在灭渤海国前,阿保机已据有辽河以东东至鸭绿江的地区。渤海国亡于926年;929年初,耶律德光“诏遣耶律羽之迁东丹民以实东平”。  
  ⑤《辽史》卷五九,第924页。  
  ⑥《辽史》卷四,第43页;《辽史》卷五九,第924页。  
  ①《辽史》卷四,第47、48页;《辽史》卷五九,第924页。石烈,原为契丹氏族的称谓,建国后相当于县一级的建置;于谐里河,《食货志》作“谐里河”。  
  ②景爱:《关于呼伦贝尔边壕的时代》,《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  
  ③《辽史》卷四,第46页;卷七七,第1262、1263页。  
  ④《辽史》卷一○四,第1454页。  
  ⑤景爱:《说契丹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辽金契丹女真研究》1986年第1期,第29页。  
  ⑥《契丹国志》卷二七,第4页;《新五代史》引胡峤《陷北记》(卷七三,第906页)。  
  ⑦《辽史》卷九,第99页。《食货志》作保宁七年(卷五九,第924页)。一斛为五斗。  
  ⑨《辽史》卷五九,第925页。应当说明,这些粮食的大部分,当是汉人和渤海人生产的。  
  ⑩《资治通鉴》卷二七一,第8870页。  
  (11)《辽史》卷三四,第396页。  
  ①《辽史》卷二四,第291页。  
  ②《辽史》卷四六,第732—733页。  
  ③据《辽史》卷九○,第1358页云:肖陶隗任西南面招讨使时,耶律阿思暗与肖阿忽带一起向道宗诬奏他:“贼掠漠南牧马及居民畜产,不急追捕。”  
  ④《辽史》卷一,第2,11页;《辽史》卷二,第15页;《辽史》卷六○,第931页。  
  ⑤《辽史》卷六○,第932页。其中有些数字不一定完全正确,也下一定是每年定例。  
  ⑥《辽史》卷一一,第119页。有些论著据《食货志》将此事系之于辽太祖时(《契丹史略》第66、67页;《契丹社会经济史稿,第31页),据本纪,掠女真20万匹马事在圣宗时。  
  ⑦《辽史》卷九○,第1357页。  
  ⑨《辽史》卷二四,第287、288页。  
  ⑩《辽史》卷一○一,第1433页。  
  (11)苏颂《使辽诗》注,见《魏公集》卷一三。  
  ①《辽史》卷三二,第373—376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第2560页;《契丹国志》卷二三,第4、5页、《大金国志》卷一一,第166页。  
  ②《辽史》卷三二,第375页。  
  ③参见傅乐焕:《辽史丛考》,第88、89页。  
  ④《辽史》卷三二,第373—375页。  
  ⑤《辽史》卷六四,第991、992页载,“天祚即位,弛围场之禁。和鲁斡曰,‘天子巡幸为大事,虽居谅阴,不可废也。’上以为然,复命有司促备春水之行”。按春水即春捺钵。此记事可帮助我们理解捺钵之制的实质。  
  ①参傅乐焕:《辽史丛考》,第98—105页;《大金国志》卷一一,第166页。  
  ②《辽史》卷三二,第375、376页。  
  ③《辽史》卷四五,第686、697页。  
  ④同上书,第686页。  
  ⑤同上书,第690、720页。北南府倒置。  
  ①张博泉:《关于辽代枢密院的几个问题》,载《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1期,第7页。  
  ②以上见《辽史》卷七四,第1231页;《辽史》卷六九,第1271页;《辽史》卷八二,第1290页;《辽史》卷八六,第1325、1326页;《辽史》卷九六,第1403页;《辽史》卷一○五,第1465页。  
  ③《辽史》卷三七,第771—788页。据史愿《亡辽录》,辽中书、门下共一省,并兼礼部,常只称中书省;尚书省并入枢密院,常只称南枢密院或汉人枢密院。  
  ④自[日]津田左右吉和傅乐焕提出《辽史百官志》所载汉人枢密使即北面官中的南枢密使后,遂有了两个枢密使和三个枢密使的不同看法,张博泉《关于辽代枢密院几个问题》一文,证明确有三个枢密使(参见《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1期,第4—6页),今从之。  
  ⑤《辽史》卷三七,第448—450页。《契丹国志》卷二二列出23个。  
  ①辽太宗耶律德光曾于947年率大军南下灭后晋,入据汴(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晋统治者为沙陀人,不在此论。  
  ②《新唐书》卷二一九,第6168页。  
  ③《新五代史》卷六二,第887页;参《新五代史》卷二,第13页。  
  ④林荣贵、陈连开:《五代十国时期契丹、沙陀、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辽金史论文集》第三辑,第158页。  
  ⑤《新五代史》卷七二,第887页;《册府元龟》卷九九九《外臣部请求》。  
  ⑥林荣贵、陈连开:《五国十代时期契丹、沙陀、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辽金史论集》第三辑,第162、163页。  
  ⑦《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编写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第212页。  
  ⑧《新五代史》卷一二,第123页。  
  ⑨《宋史》卷三,第44—46页;《宋史》卷四,第54、55、57、60页。参傅乐焕:《辽史丛考》,第181—183页。  
  ⑩《宋史》卷四,第60—62页。  
  ①《辽史》卷九,第102页;《辽史》卷八三,第1299页;《辽史》卷八四,第1307—1308页。  
  ②《宋史》卷五,第77页。  
  ③《辽史》卷一一,第120—124页。  
  ④朱台符曾向宋真宗进言:“幽蓟之地,实为我疆,尚隔混同,所宜开拓”(《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咸平二年二月癸亥条)。  
  ⑤《辽史》卷八三,第1301页。  
  ⑥《辽史》卷九,第102页;《宋史》卷四,第63页。  
  ⑦《辽史》卷九,第103—105页;《宋史》卷四,第64—69页。两史所系年代相差一年,此从《辽史》。  
  ⑨因澶州又称澶渊郡得名。  
  ⑩《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第1290、1291、1299页;《契丹国志》卷二○,第2、3页;《辽史》卷一四,第160页。  
  (11)《辽史》卷一0三,第1447页;《契丹国志》卷九,第6页。  
  ①《辽史》卷19,第226—228页;《契丹国志》卷20,第3—6页。  
  ②《宋史》卷四八五,第13984、13986页。  
  ③《辽史》卷一一,第119页;《辽史》卷一一五,第1524、1525页。  
  ④同上书,第127页。  
  ⑤《宋史夏国传》记辽封继迁为夏国王在986年(宋雍熙三年),今从《辽史》(见卷一三,第140页)之说。  
  ⑥《宋史》卷五,第96、97页;《宋史》卷四八五,第13987页。  
  ⑦《宋史》卷四八五,第13988页。  
  ⑧《宋史》卷七,第131页;《宋史》卷一○,第205页;《宋史》卷一一,第225页;《宋史》卷一四,第268—269页。  
  ⑨一说990年辽圣宗封李继迁为夏国王,辽、夏、宋已成鼎足之势力。  
  ①《辽史》卷一一五,第1526、1527页。  
  ②王仁俊辑,《辽文萃》,第64页。  
  ③《宋史》卷二○,第374页;《契丹国志》卷九,第5—6页;《契丹国志》卷一○,第1页。  
  ④《辽史》卷一九,第229页。  
  ⑤《辽史》卷二九,第345、347页;《辽史》卷一一五,第1528—1529页。  
  ⑥《魏书》卷一○○,第2223页。  
  ⑦《隋书》卷84,第1882页。  
  (11)《旧五代史》卷九六,第1295页。  
  (12)《契丹国志》卷二五,第1页;《辽史》卷三七,第441页。  
  (13)《契丹国志》卷一,第2页;《辽史》卷七四,第1230—1233页。  
  ①《辽史》卷三九,第481页。神都,指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②《宋史》卷一八六,第4562—4563页;《辽史》卷六○,第929页,参陈述:《契丹经济史稿》,第125—127页;《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第219页。又《宋史食货志》载,“诏民以书籍赴沿边榷场博易者,非九经书疏悉禁之”,表明汉人在榷场出售的图书是多种多样的。  
  ③《辽史》卷六○,第929、930页。  
  ④《三朝北盟会编》卷八,第3页。北宋每年给辽“赐予之费”计绢30万匹、银20万两。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三,第6929页。  
  ⑥《宋史》卷一八六,第4563页;参《文献通考》卷三四六,第2711页。  
  ⑦陆游:《南唐书》卷一八《契丹传》。  
  ①《契丹目志》卷二一,第1、2页。  
  ②《辽史》卷一,第13页;《辽史》卷七二,第1209页。  
  ③参张志勇:《浅论辽朝对儒家思想的汲确,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9年第1期,第17—20页。  
  ④《契丹国志》卷二四,第3页。  
  ⑤《辽史》卷七二,第1211页。  
  ⑥《契丹国志》卷二一,第3、4页。  
  ⑦《辽史》卷二二,第267页;《辽史》卷二六,第308页。  
  ⑧《大金国志》卷一三,《大金国志校证》,第186页。  
  ⑨《辽史》卷一九,第228页;《辽史》卷一一五,第1527页。  
  ⑩《辽史》卷一八,第215页。  
  ①《辽史》卷六○,第931页;《辽史》卷三六,第429页。  
  ②《辽史》卷一七,第199页;《辽史》卷一九,第233页;《辽史》卷二○,第246页。  
  ③张博泉等:《东北历代疆域史》,第133页;堇万仑:《东北史纲要》,第215页。  
  ④《辽史》卷二,第24页;《辽史》卷三,第38页;《辽史》卷六,第71页。  
  ⑤《辽史》卷一,第1—3页;《辽史》卷七,第82—84页;《辽史》卷一五,第172—175页。  
  ⑥《辽史》卷三三,第388页。  
  ⑦《辽史》卷一五,第172—176页;《辽史》卷三三,第391页。  
  ⑧《辽史》卷一○三,第1447页;《辽史》卷二六,第309页。  
  ①《辽史》卷三○,第355页;《辽史》卷六九,第1123页。  
  ②《辽史》卷一三,第149页;《辽史》卷一五,第175页;《辽史》卷三三,第

举报

郭丹郭丹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10-8-16
最后登录
2011-12-30
阅读权限
10
主题
11
帖子
160
UID
39335

流浪的疾风

流浪的疾风,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钥匙
0
铜板
281
积分
39
精华
0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127发表于 2011-9-26 00:32:08|只看该作者  329页;《辽史》卷二三,第275页。  
  ④《辽史》卷三三,第392、393页。  
  ⑤《辽史》卷三三,第391页。  
  ⑥《辽史》卷二二,第268页。  
  ⑩《辽史》卷四六,第757页。有人还说有“东阻卜”(张博泉等:《东北历代疆域史》,第137页;董万仑:《东北史纲要》第214页),查《辽史》无此名。  
  (11)据其贡辽物品主要为马驼,其次为貂皮、青鼠皮及海东青鹘(《辽史》卷二○,第239页;《辽史》卷六○,第932页;《辽史》卷一六,第186页;《辽史》卷三;第34页。  
  (12)《辽史》卷一六,第186页。此定额后又变更,1048年(重熙十七年)阻卜向契丹贡马、驼共2万匹(头),1069年(咸雍五年)现定其只贡马2万匹(《辽史》卷二○,第239页;卷六○,第932页)。  
  (13)以上见《辽史》卷一,第12页;《辽史》卷二,第19—20页;《辽史》卷一○三,第1447页;《辽史》卷一三,第145页;《辽史》卷一四,第158页;《辽史》卷三七,第451页;《辽史》卷一五,第169、172页。  
  ①《辽史》卷二五,第298页。  
  ②《辽史》卷九四,第1385页。  
  ③《辽史》卷三○,第355页。  
  ④《辽史》卷一,第4页。  
  ⑤以上见《辽史》卷四六,第759页;《辽史》卷六,第78页;《辽史》卷二七,第327页。  
  ⑥均见《辽史》卷三,第32页;《辽史》卷四六,第758页;《辽史》卷六,第70页;《辽史》卷八,第96页。  
  ⑦《辽史》卷四五,第711页;《辽史》卷二,第22页。  
  ⑧《旧五代史》卷三七,第512页。《册府元龟》卷九九五中亦有同样记事。  
  ⑨《高丽史》说大延琳为大祚荣七代孙,按大祚荣死于719年(唐开元七年),至此已过300年,七代孙之说不确。  
  ⑩据《辽史》卷一六,第203—205页;郑麟趾:《高丽史》卷五,《显宗二》二十年条。  
  ①朱国忱、魏国忠:《渤海史稿》,第105页。一说为鸭禄府一带的渤海人(王承礼:《渤海简史》,第177页)。  
  ②均见《宋史》卷四九一,第14128、14129页;《文献通考》卷三二七,第2572页;《辽史》卷二,第22、23页。  
  ③《辽史》卷八,第94—95页;《辽史》卷一三,第146—149页;《辽史》卷二七,第329页。  
  ④《辽史》卷二八,第331、332页;《辽史》卷一0一,第1434页。  
  ⑤《辽史》卷二八,第333—334页。《金史》卷二,第29页;《金史》卷七一,第1631—1633页;《契丹国志》卷一○,第7—10页。[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一四《睿宗》十一年三月条。  
  ⑥居地历来众说不一,今人有说辽代铁骊的居地应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勃利、宝清到富锦、同江县的松花江以南地区,西与五国部紧接(张泰湘、崔广彬:《铁利丛考》,《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第60—61页)。  
  ①《辽史》卷二,第22页;《辽史》卷一四,第149页;《辽史》卷一五,第171页;《辽史》卷一六,第183、190页;《辽史》卷二七,第329页;《辽史》卷四六,第745、758页;《辽史》卷六○,第929、932页。《金史》卷一,第5页;《金史》卷二,第26、29页;《金史》卷三,第62页。  
  ②分布地点众说不一,一说其在伯力(今哈巴罗夫斯克)以下的黑龙江两岸;或说只有今松花江下游的附近地区;一说自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下至乌苏里江入黑龙江处为其分布区;今有人谓其活动范围南至今牡丹江下游,北逾伯力和黑龙江达更东北的地方,东到乌苏里江下游和纷芬河流域,西抵黑龙江中上游之交及嫩江上游地。  
  ③本段据《辽史》卷一○,第113页;《辽史》卷一四,第158、159页;《辽史》卷一八,第219页;《辽史》卷三三,第392页;《辽史》卷三五,第412页。《金史》卷一,第15页;《金史》卷二,第33页。《三朝北盟会编》卷三,第10、11页。  
  ④《辽吏》卷一八,第221、222页。  
  ①《辽史》卷二三,第273、281页;《辽史》卷二二,第270页;《辽史》卷二四,第284页;《辽史》卷二六,第314页。  
  ②李志:《辽史杂考》,《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3、14页。  
  ③《辽史》卷九八,第1416页  
  ④《辽史》卷二八,第336页。  
  ⑤《辽史》卷一○三,第1448页;《辽史》卷二五,第296页;《辽史》卷二八,第338页。  
  ⑥以上据《辽史》卷二七,第327页;《辽史》卷二八,第335—338页;《辽史》卷二九,第345页。  
  ⑦《契丹国志》卷一三,第5页。  
  ⑧《辽史》卷一○九,第1481页。  
  ⑨同上书,第1480页。  
  ⑩《辽史》卷二二,第262、263页。  
  ①《辽史》卷一一○,第1483—1486页;《辽史》卷九八,第1413页。参陈述:《契丹政治史稿》,第143—148页。  
  ②《辽史》卷二八,第332、333页。  
  ③《辽史》卷一○二,第1441、1442页。  
  ④《辽史》卷三○,第335页;《辽史》卷一一四,第1516页。  
  ⑤《辽史》卷二九,第346、347页;《辽史》卷三○,第353、354页。  
  ⑥《辽史》卷三○,第351页。  
  ⑦流经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⑧即汪古部,主要来源于沙陀突厥,时分布在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北一带,后为蒙古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⑨辽官名,出自汉语“将军”的转译,此处为部族长官。  
  ⑩《辽史》卷三○,第355、356页。  
  ①《辽史》卷六○,第932页。“旧马”指原先放牧在这里的御马,契丹语谓翰林为“林牙”。耶律大石曾任翰林应奉、翰林承旨,故称大石林牙。  
  ②高昌回鹘以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高昌故城为都城,北廷(夏都)位于今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其境扼东西交通要冲。毕勒哥即毗伽(“英明”之意),为回鹘王称号之一部分。  
  ③一说为1131年。  
  ④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10公里处。  
  ⑤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  
  ⑥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  
  ⑦契丹语,虎思是强有力的意思,斡鲁朵之义为“宫”。  
  ⑧《辽史》卷三○,第357页。  
  ⑨同上。  
  ⑩又作忽毡等。今塔吉克斯坦霍占特。  
  ①又作忽罗珊,地区包括今伊朗东北部尼夏普耳、土库曼斯坦马鲁、阿富汗北部的巴尔赫和赫拉特等地。  
  ②又作哥疾宁,今阿富汗加兹尼。  
  ③今伊朗北部马赞德兰。  
  ④《辽史》卷三○,第356页。  
  ⑤今中亚咸海南,土库曼斯坦库尼亚乌尔坚奇一带,《辽史》等称之为“回回国”。  
  ⑥古代阿位伯金市名,也是现在一些国家的货币单位名称。  
  ⑦今乌兹别克斯坦克尔米涅。  
  ⑧《湛然居士文集》卷一二,《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自注。  
  ⑨《金史》卷一二一,第2638页。  
  ⑩《辽史》卷三○,第357页。  
  ①一说至1177年。  
  ②位于今阿富汗北部。  
  ③以上两段文字,除中外有关史料外,主要参考了梁园东译注《西辽史》和魏良弢《西辽史研究》二书。  
  ①《金史》卷六,第132页;《金史》卷四四,第994页。  
  ②《金史》卷四四,第991页。  
  ③《金史》卷八八,第1964页。  
  ④参见陈述:《契丹政治史稿》,第164页。  
  ⑤《大金国志》卷一一,天会十年条,见《大金国志校证》,第117页。  
  ⑥参见陈述:《契丹政治史稿》,第165页。  
  ⑦《金史》卷九四,第2089页。《大金国志》作“聚众数万”。  
  ⑧《大金国志》卷二○,泰和元年条,见《大金国志校证》,第278页。  
  ①《元史》卷一四九,第3511—3513页。  
  ②陈述《契丹政治史稿》第176—177页认为,聚居临潢的留哥部落,在元明交替之际北迁,成了今达斡尔族先人的一部分。  
  ③《资治通鉴》卷一八○,第5621、5622页。  
  ④《金史》卷一三三,第2859、2860页;《大金国志》卷一六,大定三年条,见《大金国志校证》,第224页。  
  ⑤《大金国志》卷一二,皇统五年条,见《大金国志校证》,第173页。  
  ⑥《元史》卷一四九,第3532—3534页;《元史》卷一五四,第3641、3642页。  
  第二章女真  
  女真族出现于10世纪初,至1635年(清天聪九年)清太宗皇太极以“满洲’、族称诏告中外,前后活动于历史舞台凡700余年,大体说来,其间经历了发展(辽代)、兴盛(金朝)、衰弱(元至明初)和再度兴起(明中叶以后)四个时期。本章叙述的,是其前两个时期的历史。在这2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女真人经过艰难奋斗和顽强拼搏,使一个被契丹贵族分而治之的民族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金王朝的建立,既大大推动了女真社会历史的发展,又在巩固祖国北部统一,发展北方社会经济,促进中华民族进一步形成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一节女真与大金国  
  一、女真族称与族源  
  女真族称初见于903年(唐天复三年),史载阿保机于是年“伐女直,下之”⑦。然在辽、宋史籍中,女真作为族称最早出现时间说法不一,或笼统言之在五代时(907—960)⑧,或说在926年(后唐天成元年)⑨,甚至有说唐贞观(627—649)中已“闻女真之名”①。  
  女真称号,有女贞、虑真、女直、女质、朱理真、朱里真、珠尔真、珠申、诸申、朱先、朱里扯特、主儿扯惕、拙儿擦歹等。其中,以女直最常见。女真写作女直,历来认为系避兴宗耶律宗真之讳,然日本学者认为避讳之说“似得之附会”,直字乃真字之促音的音译。①  
  女真一词语源,一般认为是肃慎转音或同音异译。《满洲源流考》在解释肃慎转音为朱里真(女真)时云:“夫北音读肃为须,须朱同韵,里真二字合呼之音近慎,盖即肃慎之转音”。②其含义因随对肃慎不同理解而有三:一说是鸟名;或说是通古斯语“人”的意思;或据《三朝北盟会编》记女真“本名朱理真”,认为是女真一同的本音,在女真语中“东方”读音作“诸勒zhui”,与朱理音相通,“海青”读音作“申she”,拼合为诸勒申(朱理真),故女真一词含义为东方之鹰(海东青),作为族称即鹰的民族之意。③三种说法前后两说意思接近,又符合女真的故地产名鹰海东青和先秦至清许多世代相传言之娓娓动听的史实,似当是女真一词的含义④。  
  女真的族源,主源是黑水靺鞨,与先秦时的肃慎,汉至晋的挹娄。北朝时的勿吉,隋至唐初的靺鞨,有渊源关系。因为黑水靺鞨是以黑水部为核心形成的,而黑水部为靺鞨著名7部之一,黑水靺鞨下属的16部也多是原靺鞨的部落。不过,要说明女真人的族源,还有两方面的情况必须讲到:一方面,最初的女真人不仅未包括原靺鞨诸部的粟未、伯咄、安车骨、白山等部,就是黑水靺鞨16部中的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4部,亦不在其内;另一方面,女真族的主源虽是黑水靺鞨,但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融合或同化了不少它族人。后来加入女真共同体的,在辽朝,当928年(辽天显三年)辽太宗吴乞买命耶律羽之将渤海人南迁时,“其民或亡入新罗、女直”;另一部分因“困乏不能迁”的渤海人,⑤当渤海人大批南迁后,女真人迅速进入渤海故地,与之错居杂处。有辽一代,在女真分布区内除有以兀惹(疑为拂涅异译)名号活动的外,其

举报

郭丹郭丹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10-8-16
最后登录
2011-12-30
阅读权限
10
主题
11
帖子
160
UID
39335

流浪的疾风

流浪的疾风,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钥匙
0
铜板
281
积分
39
精华
0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128发表于 2011-9-26 00:39:41|只看该作者  它的多被契丹人称之为女真,说明上述两部分渤海人已融合入女真族⑥。金代加入女真族的:一是原在辽朝管辖下的大批渤海人,铁骊、兀惹等部民,在辽亡前夕转附女真,铁骊、兀惹等归附女真后不再见其名,渤海人在阿骨打“女直、渤海本同一家”思想支配下,它们相互通婚,金世宗完颜雍以后渤海称号亦不见于史,显然它们都成了女真族的成员;二是移刺窝斡等领导的契丹人起义在1163年(金大定三年)被镇压下去后,金世宗下诏罢契丹猛安谋克,将其分隶女真猛安谋克①,后来金世宗在迁西北路参与窝斡起义的契丹人到上京、济州、利州等地时,明确告诉办事大臣使其与女真人杂居,“相互婚姻”、“男婚女聘,渐化成俗”②,与女真杂处的契丹人也有很多成了女真人;三是金代从阿骨打起,多次将南征中俘掠的汉人北迁“实内地”,成为女真人的奴隶,汉人在近100年的历史演变中,亦有不少被女真人所同化。  
  二、女真诸部  
  各支女真人的称号在辽、宋、金史籍中前后极不一致,相同的称号前后所指亦不尽相同,既有范围的扩大,亦有含义的缩小,因此介绍女真诸部,需分别加以叙述。  
  中原人最初记录的女真别称有5个,  
  即女真人被辽太祖阿保机征服后,他“虑女真为患”,将其社会发展较快、政治上有势力的数千户“强宗大姓”,迁居今辽宁省辽阳市以南地区,编人辽的户籍直接统治,称之为“熟女真”,又曰“曷苏馆”(一作合苏馆、合苏款,女真语“藩篱”、“篱笆”之意)。对未被迁走的女真人,契丹贵族为分而治之,将居于粟末江(今第二松花江)以北,宁江州(治所在今吉林省扶余县东石头城子)东北,有地方500余公里,户口10余万,处于社会较低发展阶段上的女真人,实行“羁縻”统治,被称为“生女真”,分布于生、熟女真之间,即住在今辽宁省开原县东北至第二松花江中间的女真人,虽被编入辽户籍,但允许其与生女真往来(熟女真不得与生女真往来),称作“回霸女真”(回霸一作回跋,因其中心地在回跋江即今辉发河流域而得名)。居于今俄罗斯远东锡赫特山脉以东“极边远”、近日本海的,称之为“东海女真”。住在今洮儿河附近的一支,因其“多黄发,鬓皆黄”,被称为“黄头女真”(疑来源于黄头宝韦)③。上述称号表明,皆非女真部落名,或依其社会发展名之,如生、熟女真;④或据其居住地区,如回霸、东海女真;或按其外貌特征,如黄头女真。五支女真人,共有72部落。⑤  
  《辽史》中的女真别称有近20个,除有相同于上述的曷苏馆、生女直和回跋部外⑥,尚有南女直、南京女直、长白山女直(或称长白山部)、鸭禄江女直(或称鸭禄江部)黄龙府女直、滨(濒)海女直、罗涅河女直、东北路女直、顺国女直、奥衍女直部、乙(移)典女直部、达鲁古部、蒲卢毛朵部。鼻骨德部(后又分伯斯鼻骨德部、达马鼻骨德部)、五国部。其中的南京女直应是南女直之误,东北路女直是辽对黄龙府东北女真诸部的统称。他们与前五支女真人的对应关系大体为:易苏馆、南女直属熟女真,前者因仍居初迁地,故用原名;后者分布在今辽东半岛西南境的盖、复、金等县地,是熟女真再向南迁移的部分。辽末,易苏馆下有7部。回跋部、北女直、乙典女直部、长白山女直、鸭禄江女直、黄龙府女直,属回霸女真,其辛的北女真内又分4部,长白山女直竟有30部。①生女直部、顺国女直、达鲁古部、罗涅河女直、蒲卢毛朵部、奥衍女直(辽圣宗将俘掠的女真人迁居镇州后新组成的部名),属生女真;广义他讲,鼻骨德部、五国部、阿里眉等,亦属生女真。辽末,生女真内的完颜部下又分12部,徒单部有14部,鸟古论部有14部,蒲察部下分7部②。仅此四大部(支系)已有47部,滨海女直,即东海女真。③《辽史》中无黄头女真。  
  女真人的部落组织,直至1114年金太祖阿骨打将生女真内原有氏族制下行军时的猛安谋克确定为固定组织前还存在。此后,随着金国的军事胜利,各支女真人迅速归附阿骨打,皆被编为猛安谋克,其它部落组织即为猛安谋克组织逐渐代替。金初见于史书的女真别称有:熟女直、生女直、易苏馆、回怕里、系辽籍女直、不系辽籍女真、系案女直阿典部、北女直、达卢古等。上述别称所指许多是重复的:熟女直、曷苏馆、系辽籍女直,是熟女真的三个不同称号;生女直、不系辽籍女直,皆指生女真,而系案女直阿典部、达卢古为生女真内的部名(有人认为后者来源于唐代室韦达姤部);回怕里即回霸女真的异译,北女直为其一部落。  
  《金史》纪传中载有众多女真部名,极大多数皆为生女真的部落称号,它们在金国建立后也逐渐消失。不过由于女真人“以部为氏”,故其名许多存在于女真四大支系的姓氏中。④下择其主要者简介之:  
  完颜鄙:生女真主要部落之一,金代女真的主干部分,金宗室出于是部。内分3支12部。金始祖函普为1支,初居仆干水(即忽汗水,今牡丹江)之涯,金献祖绥可时徙居海古水(今阿什河支流海沟河)。再迁,遂定居于安出虎水(阿什河)之侧。函普弟保活里为另1支,世居那懒水(今俄罗斯远东之苏昌河)。再1支为函普兄阿古酒,世居曷苏馆(今辽阳市以南地区)。12部所知者,除居阿什河者外,还有泰神忒保水(今牡丹江上游一支流,一说在朝鲜咸镜南道北部)完颜部、神隐水(牡丹江支流,有说今漾江或蚂蜒河)完颜部、雅达澜水(今拉林河附近一水)完颜部、马纪岭(今牡丹江东之老爷岭)劾保村完颜部。⑤  
  徒单部:生女真主要部落之一,金昭祖威顺皇后出于是部。内分为14部,已知有活刺浑水(今呼兰河,一说为付拉荤河)徒单部,忒里(黑)辟刺徒单部。⑥  
  乌(吾)古论部:生女真主要部落之一,金穆宗贞惠皇后出自是部。凡14部,已知有苏滨水(今绥芬河)乌古论部,统门(今图们江)、浑蠢水(今珲春河)之交乌古论部。近年考古发现,金“上京独发古山”也有乌古论部人。⑦  
  蒲察部:生女真主要部落之一,金肃宗靖宣皇后为是部人。凡7部,已知有世居安出浒水(今阿什河)蒲察部,斡泯水(清称额尔敏河,在伊通州境内)蒲察部,还有居姑里甸(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西的德林石,或说在牡丹江下游西)和阿跋斯水(今吉林敦化县北勒福成河)之间的蒲察部。①  
  上述四个部落所属诸部,后来在迁徒中更分散到各地,已知情况为:  
  完颜部落有:陀(埽┞部,在图们江附近;加古部,在拉林河支流活龙河流域;术(乌)虎部,在拉林河流域;斡勒部,在阿什河北;斡准部,在绥芬河流域;温迪痕部,散居几地,有统们水(图们江)温迪痕部:胡论水(今拉林河支流活龙河)温迪罕(痕)部,移里闵河(今饮马河)温迪罕部;仆散部,在今朝鲜境城附近。②  
  徙单部落有:裴满部,在今五常县境内;乌林答部,居今牡丹江支流海浪河流域;纥石烈部分居多地,有活刺浑水(今呼兰河)纥石烈部,阿里民忒石水(今绥芬河入海附近之阿敏河)纥石烈部,星显水(今布尔哈通河)纥石烈部,陶温水(今松花江下游北支汤旺河)、徒笼古水(今汤旺河北多陇乌河)纥石烈部,还有系辽籍女直纥石烈部;纳喝部,居耶悔水(今吉林省东部,一说耶悔即叶赫站)。③  
  乌古论部落有:泥庞古部,居帅水(今通肯河)附近;乌延部有蝉春水(今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之嘎呀河)乌延部,阿不塞水、星显水(今布尔哈通河)乌延部之分。④  
  蒲察部落有:唐括部,在帅水下游,金景祖昭肃皇后为是部人,有说是部原为藏族的一支,契丹人将其徙居东北,后人女真;奥屯部,居今图们江或珲春河附近;术甲部,在琶里郭水(一作拔卢古水,今黑龙江省木兰县佛特库河,俗称黄泥河);斜卯部,约在牡丹江东之老爷岭附近。⑤  
  现在尚难确定属上述四个部落中哪一部落的,主要有:温都部,居阿跋斯水(今吉林省敦化县北勒福成河)附近,活动于来流水(今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吉林安图县古洞河,一说为阿什河东之蜚克图河)以北地区,金景祖乌古廼时加入完颜部部落联盟。⑥婆卢木部,在今巴彦,木兰两县交界之白木杨河流域。①主偎(烛威)部,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佛山镇附近之扎依河地区。秃答部,在今鹤岗与萝北两县交界之都尔河流域。乌萨扎部,居来流水附近。含国部,在今乌苏里江上游或绥芬河上游地区。坞塔、职德二部,在今绥芬河中上游。兀勒部,在今乌苏里江下游以东地区②。此外,还有前已述及的五国部(居今依兰县以下松花江及东流黑龙江附近地区)、鳖古部(即鼻骨德部,在今松花江、黑龙江合流处之东北)等。  
  三、生女真的兴起与大全国的建立  
  8世纪20年代,唐朝在女真先人黑水靺鞨地设黑水州都督府,以其最大部落为都督,各部酋长为刺史,说明当时女真先人社会中号令诸部的组织已经出现。约在9世纪末10世纪初,黑水靺鞨乘其强邻渤海衰弱之机,向南迁徙,出现一个部落分迁几地的局面;另方面,当时又正是另一近邻契丹族崛起之时,一些南迁部落被契丹征服,契丹贵族为分而治之,将其数千户“强宗大姓”迁于辽阳以南地。这两个新变化,致使女真社会的正常发展遭受曲折。  
  生女真是女真族中社会发展最后进的一支,大金王朝即是以完颜部为核心的这支女真人建立的。完颜部在绥可为首领前,还过着“迁徒不常”的狩猎、游牧生活。  
  11世纪初,在其率领下定居安出虎水畔,开荒种地,建造房屋,始“有栋宇之制”,但仍处在“不知岁月晦朔,是以年寿修短莫得而考焉”的阶段。到金景祖乌古廼时(11世纪中),由于从“邻国”购得大批铁器③,在温都和加古等部内又出现了专以锻铁为业的铁工,使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阿骨打称帝时,阿离合懑、宗翰“以耕具九为献,祝曰:‘使陛下毋忘稼穑之艰难。’太祖敬而受之”④,说明在此以前农业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于畜牧业生产,从女真人在辽代每年要向贡马万匹,耶律斜轸等东征女真在986年(辽统和四年)掠回马达20余万匹看⑤,则早在农业兴起以前已相当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内的阶级分化愈趋激烈。女真社会奴隶的出现,始于函普制定籍没犯杀伤人者家人法时,11世纪中叶以后,战争成了女真各部掠夺财富和奴隶的手段。如金世祖劾里钵与乌春、窝谋罕之战,窝谋罕被迫弃城逃跑,世祖破其城后“尽俘获之”。在世祖与桓赦、散达兄弟的战争中,桓赦公开向众宣布:凡乌古廼夫妇宝货财产听参战者取之,“有不从者俘掠之”。金穆宗盈歌时撒改攻破留可城后,“城中渠帅皆诛之,取其孥累(奴隶)货产而还”⑥。12世纪初,卖身奴隶也出现了。①大量奴隶的出现,预示着女真族将跨入阶级社会。  
  频繁的强凌弱、众暴寡的战争,使各部都感到结成联盟抵御外侵是赖以生存的条件,于是部落联盟就应时产生了。生女真部落联盟发展进程表明,大体以金昭祖石鲁任联盟长为分界,此前为形成阶段,一般是一些近亲部落因紧急需要结成的临时联盟②;此后以地域逐步形成了若干个军事部落联盟,其中以完颜部为核心建立的联盟最强大,它的发展壮大,也是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石鲁当联盟长后,“稍以条教为治,部落寝强”。但是,当时“旧俗”影响很深,诸部不愿受“条教”约束,他便藉辽加授的惕隐官身份,“耀武”于青岭、白山、苏滨、耶懒地区,顺者抚之,违者讨之,一个庞大的以地区为单位的军事部落联盟就这样建立起来了,金景祖乌古廼时,联盟进一步扩大,自白山、耶悔、统门、那懒、土骨论之属,以至五国之长,皆听命于乌古翅。至此,先后被纳入大联盟的部落,有泰神忒保水完颜部、神隐水完颜部、雅达澜水完颜部、统门水温迪痕部、斡混水蒲察部。那悔部、土骨论部、五国部、温都部、裴满部、加古部、驹满部、术甲部、术虎部、不术鲁部、唐括部等。辽因此任命乌古廼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③。但当时大联盟仍不巩固,所以乌古廼死后其子世祖劾里钵、肃宗颇刺淑、穆宗盈歌先后任首领时,既有完颜部内桓赦、散达兄弟的兴兵作难,也有被兼并部落阿跋思水温都部乌春,活刺温水纥石烈部腊醅、麻产,统门、浑蠢水之交的乌古论留可,浑蠢水徒单部诈都与苏滨水乌古论部敌库德等,相继起兵反抗。穆宗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借辽的声威,“抚宁诸路如旧时”。接着,他接受阿骨打的建议,先取消了统门、浑蠢、那悔、星显四路及岭东诸部的都部长(地区联盟长),后又不准各部擅制信牌,违者“置于法”,一切皆用完颜部

举报

郭丹郭丹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10-8-16
最后登录
2011-12-30
阅读权限
10
主题
11
帖子
160
UID
39335

流浪的疾风

流浪的疾风,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钥匙
0
铜板
281
积分
39
精华
0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129发表于 2011-9-26 00:48:15|只看该作者  法令,“自是号令乃一”。史云:“自景祖以来,两世四主,志业相因,卒定离析,一切治以本部法令,东南至于乙离骨、易懒、耶懒、土骨论,东北至于五国、主限、秃答,金盖盛于此”。④  
  大金国的建立,是完颜阿骨打完成的。阿骨打为金世祖第二子。世祖在世时,已表现出超群的才能,故世祖临终前对穆宗说,“惟此子(阿骨打)足了契丹事”⑤。后来,阿骨打辅佐肃宗、穆宗、康宗乌雅束,不仅战功卓著。且很懂得治世之道。前面所述穆宗取消都部长和各部不得“擅制牌号”,使大联盟得以巩固,皆其“启之”。康宗七年,因年成欠收,人民流离失所,阿骨打提出“自今三年勿征,过三年徐图之”,闻者感泣,远近归心⑥。宋人亦云阿骨打有大志,能用人;对周围部落“好则结亲以和取之,怒则加兵以强掠之。力农积谷,练兵牧马;外则多市金、珠、良马,岁时进奉赂遗以通情好”⑦。  
  1113年(辽天庆三年)十月,康宗死,阿骨打以“兄终弟及”袭位为都勃极烈(犹总治百官之冢宰)。次年六月,辽遣使命袭生女真节度使。此时,一方面女真社会的贵族要求进一步发展奴隶制;另一方面,辽朝是荒淫腐败的天柞帝当政,为了享乐,每年派银牌天使至女真境内勒索名鹰海东青,“公私厌苦之”,使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一起。阿骨打于1114年,一面遣人向辽索还阿郏觳炝傻氖盗Γ灰幻妗氨赋逡ǔ潜ぃ奕制鳌保銎鸨戳勺急浮

举报

郭丹郭丹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
2010-8-16
最后登录
2011-12-30
阅读权限
10
主题
11
帖子
160
UID
39335

流浪的疾风

流浪的疾风,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钥匙
0
铜板
281
积分
39
精华
0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130发表于 2011-9-26 00:50:01|只看该作者  谋克大规模的迁徒有四次:1179年(金大定十九年),世宗将原居按出虎水的被完颜亮迁到河南的8猛安,徙居大名、东平之境⑩。次年,将河北东路遥落河、移马河两契丹猛安迁于大名、东平等路安置①;1183年,又迁山东东路8谋克到河北东路的河间府,置于酬斡、青狗儿两猛安旧居之地,迁到河间的宗室未徙者令尽徒于平州,同时,又将山东东路忒黑河猛安之蘸答谋克、移剌闵斡鲁浑猛安之翁浦谋克、什母温山谋克9村人户徙于刘僧,安和2谋克“旧地”②;1184年,在东北地区将速频、胡里改3猛安24谋克迁到上京率水、胡刺温水之地。③综观世宗四次迁徙的原因:一是完颜亮时把宗室之猛安迁到土质较差的河间地区,世宗为了安抚宗室贵族,将其转迁到土质较肥沃的平州;同时亦因宗室在此“侵削居民”④;二是将遥落河、移马河2契丹猛安迁到大名、东平,是“欲令与女直户相错,安置久则自相姻亲,不生异意,此长久之利也”;而将速频、胡里改路众多谋克迁往上京,除上述原因外(因大定初不少契丹人被迁散到上京地区),还由于完颜亮把上京诸猛安甫迁后,上京空虚,世宗“欲上京兵多”,备“缓急”之用,而速频、胡里改人又“骁勇可用”⑤。  
  经过多次大迁徙后,据统计,东北地区驻有99猛安,迁到中原的有70猛安。⑥  
  金宣宗完颜珣南迁,又将河北的猛安谋克军户迁到河南,初迁往“百万余口”,后“革去冗滥”,述有42万有奇。⑦  
  猛安谋克作为女真创建的一种社会组织和制度,在前期起过积极作用,归纳有以下几点:首先,对把分散的女真各部结成为一个统一的女真族,起了促进作用。自阿骨打在1114年确立猛安谋克后,不仅生女真,就连辽东等地的熟女真亦被纳入猛安谋克组织之中,于是一个统一的女真族就这样形成了。第二,阿骨打创建的猛安谋克,虽是一种地域组织,但仍具有浓厚的血缘关系。这种以地域、血缘因素为纽带的猛安谋克,形成了强大的亲兵集团,在灭辽攻宋战争中,相互照顾,大大增强了女真兵的战斗力。第三,团结了归附降人。生女真的人数相对来说是不多的,中原人认为它不过“一部族耳”。可是自阿骨打起兵后,女真贵族只用了10余年时间(至1127年),就灭掉了辽与北宋,除了女真兵的勇猛善战和辽、宋的腐朽外,即是女真贵族对降附的汉、渤海、契丹和奚等族人,亦用猛安谋克编制,并用猛安或谋克称号授其首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他们的反抗情绪,起到了“为我所用”的作用。第四,由于猛安谋克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所以女真贵族能随着新占领地区的不断扩大,迅速将大批女真人迁到新占领地区屯驻,从而巩固了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但是在女真贵族把猛安谋克搬到中原地区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后,它又变成了阻碍社会发展,束缚女真人前进和进行民族剥削压迫的工具。  
  第三节“勃极烈”的废除与封建化  
  一、金初的“勃极烈”制  
  1115年元月,阿骨打建国称帝,标志着生女真社会奴隶制的正式确立。为适应奴隶制国家的需要,于是年七月将存在于生女真大军事联盟下的都孛堇、国相、孛堇议事会,改组为参主朝政、共议国事的最高权力机构——勃极烈制度。⑧它保有古老联盟议事会制度的痕迹,以合议制形式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虽是一种辅佐皇帝的政治制度,但皇帝的权力受到诸勃极烈的牵制。这一制度施行凡20年,中经太宗,至熙宗时才被废除。  
  勃极烈的含义,一般认为是“孛堇”一词的异译。勃极烈议事会的成员,前后有增减变化。初,阿骨打以其弟吴乞买为谙班勃极烈,国相撒改为国论勃极烈,辞不失为阿买勃极烈,弟斜也(杲)为国论吴(一作昃)勃极烈。由于都勃极烈改称皇帝后不复再用,故勃极烈成员初为4人。两个月后,改国论勃极烈撒改为国论忽鲁勃极烈,增阿离合懑为国论乙室勃极烈。次年五月,又有斡鲁为迭勃极烈之事。  
  1121年(金天辅五年)国论胡(忽)鲁勃极烈撒改死,次月升吴勃极烈斜也为忽鲁勃极烈,以蒲家奴补昊勃极烈之缺,又新设移赉勃极烈,以宗翰为之。①1123年阿骨打死,谙班勃极烈吴乞买即皇帝位(庙号大宗)后,升斜也为谙班勃极烈,命宗干为国论勃极烈。次年,增设阿舍勃极烈,以谩都何为之。②1130年(金天会八年)谙班勃极烈斜也死,以储嗣位久虚,在诸勃极烈干与下,1132年太宗以阿骨打嫡孙合刺为诺班勃极烈;同时为加强皇权,对诸勃极烈作了一次调整,以其子宗磐为国论忽鲁勃极烈(相当尚书令),国论勃极烈宗干为国论左勃极烈(左丞相)、移赉勃极烈宗翰为国论右勃极烈(右丞相)③。至此,勃极烈议事会成员遂又为4人组成,其余诸勃极烈,或死或升迁后未再递补(只有谙班勃极烈和国论勃极烈有了出缺才重新调整和补充),如阿买勃极烈辞不失、昊勃极烈斜也死后均未再补;移赉勃极烈宗翰为国论右勃极烈后也未补任;阿舍勃极烈谩都诃死后也不见有补任此职者。说明中央统治机构中的高级官职经过一段发展后制度化了,又表明随着社会发展贵族势力的分权倾向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中央集权有了进一步加强。  
  1135年,谙班勃极烈合刺即皇帝位,是为熙宗,不仅未递补谙班勃极烈空缺,且又以国论右勃极烈宗翰为太保,领三省事;国论忽鲁勃极烈宗磐被任命为尚书令、太师;国论左勃极烈宗干为大傅。次年,三人“并领三省事”④。标志着勃极烈制度在1135年已被废除。  
  勃极烈的成员,均为金皇室和宗室的显贵,连异姓完颜亦被排斥在外。上述担任过勃极烈的12名成员,与皇帝的关系及世系为:吴乞买为太祖阿骨打同母弟,世祖第四子;撒改是太祖从兄,世祖侄,景祖孙;辞(习)不失是太祖从叔,景祖侄,昭祖孙;斜也为大祖同母幼弟,世祖第五子;阿离合懑是太祖叔父,景祖第八子;阿徒罕(?)①;蒲家奴为太祖从兄弟,景祖孙;宗翰为太祖从侄,撒改长子。太宗时新增补的宗干,为太宗侄,太祖庶长子;谩都诃为太宗叔父,景祖子;合刺为太宗从孙,太祖嫡孙;宗磐为太宗嫡长子。由此可见,诸勃极烈与皇帝之间,或为兄弟,或为叔侄,或为父子,并由多家族联合制向以太祖家族为主演变。由于诸勃极烈与皇帝之间的这种关系,又是赞助太祖、太宗创业治国,定社稷的功勋,故一经被任命,便成了终身之职。  
  诸勃极烈称号的含义及职掌,总的说,是用来“升拜宗室功臣之序”,兼有辅佐、议政、行政、司法和军事等职能。具体分别为:都勃极烈,总治百官,犹汉云冢宰,即最高的勃极烈,总管一切国政,此称号仅阿骨打在称帝前用过,称皇帝后被取消了;谙班勃极烈,官尊且贵,为皇帝的继承人,大宗、熙宗均由此职即皇帝位,平时“贰国政”,皇帝出征时“监国”;国论勃极烈(左、右),意为国之勃极烈,即国相,金国建立前的国相撒改在勃极烈制度初建时被委此职;国论胡(忽)鲁勃极烈,即统领官,在增设国论乙室勃极烈时,并以撒改为之,疑即国相;阿买勃极烈,为治城邑之官(有人认为阿买力“厄木”之对音,意为第一,即第一勃极烈,执掌女真内部政务);国论昊(昃)勃极烈,主阴阳之官(或谓此为管理众人的第二勃极烈);移赉勃极烈,女真语位居第三曰“移赉”;乙室勃极烈,为迎迓之官,即负责外交之长官;阿舍勃极烈、扎失哈勃极烈,《金史国语解》中有后者而无前者,为守官署之称(纪传中有前者而无后者。一般认为阿舍即扎失哈,是同一语词音译不同异写);迭勃极烈,“淬贰之职”,即副职,在诸勃极烈中位居最末。②上述职守,仅有习惯上的分工,在实际生活中,诸勃极烈皆“参议国政”,诸如除授汉地方官吏。选立储嗣等,往往均可参预。  
  二、汉官制的采用  
  官制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而又废除。女真贵族南下开拓的区域,多为封建经济和文化有高度发达的汉区,在初采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猛安谋克制统治遭到抵制后,便改用辽、宋习用的汉官制。金朝采用汉官制,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即先在部分地区施行,最后在中央废除勃极烈制度,采用三省六部制。不过,由于女真族本身特点决定,在中央采用汉官制后,在女真人中仍用作为地方行政组织的猛安谋克。猛安谋克制度尽管自熙宗以后内容也在起变化,但直至章宗时它与汉官制地方系统的路、府、州、县并存。  
  汉官制的采用,始于1122年(天辅六年)金太祖时。在进军燕京前,诏“降者赦其罪,官皆仍旧”。攻下燕京后,辽知枢密院事左企弓、虞仲文、刘彦宗等奉表降,使“复旧职”,以左企弓守太傅、中书令,虞仲文为枢密使、侍中,等等。次年,太祖在招谕平州时立爱时又云“在彼大小官员可皆充旧职。”③是年,金兵按约退出燕京,乃仿辽南北官制,设中书盛枢密院于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以左企弓主院事,并下诏“此路事务申都统司,余皆取决枢密院”④  
  金太宗即位后,随着新占领区的扩大,又着手在中央筹建汉官制。  
  1124年(天会二年)太宗再克平州后,将置于广宁的中书盛枢密院移置平州(今河北省卢龙县),第二年进入燕京后又移之于燕京,并“凡汉地选授调发租税皆承制行之”⑤。与此同时(约在天会二、三年间),云中亦建立一个枢密院①。时称“东朝廷”、“西朝廷”。当时掌实权的斜也、宗干了解了汉官制的优越性,便劝太宗改女真旧制,用汉官制度。②史载“天会四年,始定官制,立尚书省以下诸司府寺”;或云是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③。疑此指刘彦宗死,燕京枢密院并于云中枢密院后在燕云及黄河以北地区推行的三省制④。在此前后,1127年(天会五年)灭北宋,大批猛安谋克户被迁入中原。太宗于1134年(天会十二年)颁布“初改定制度”诏书,“法古立官”,“首建官于台时,并把博通经史,知前代故事的韩企先调到上京(中央),授予尚书右丞,⑤参加汉官制改革。这一年是金在中央着手建立汉官制开始之年。而太宗病卒于是年,改革不得不中止。  
  1135年(天会十三年)元月熙宗即位,首先完成太宗未完成的改制方案。三月,宣布在中央废除勃极烈制,改用“循辽、宋之旧”,兼采唐制的汉官制,设立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逐步设置了六部,又在皇帝之下设三师、三公,三师并领三省事。尚书省设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副相)。中书,门下二省分置中书令、侍中,由左丞相兼侍中,右丞相兼中书令。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介绍熙宗这次改革:“初,金太宗晟(本名吴乞买)尝下诏改正官名而未毕,至是置三省六部,略仿中国之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省置令,次左、右丞相,皆平章事;左、右丞,皆参知政事。侍中、中书令皆居丞相下,仍为兼职……六部初止吏、户、礼三侍郎,后置三尚书,仍兼兵、刑、工。既而六曹皆置尚书、郎官,左右司及诸曹皆备。”⑦1137年(天会十五年)废伪齐后,设行台尚书省于汴(今开封市)。次年(天眷元年)八月,颁行官制”。新官制内容包括官号、品次,职守等。后又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剩⑧。熙宗改革官制,在中央设立的机构除三省六部外,还有都元帅府、大宗正府、宣徽院、国史院、御史台、翰林学士院、殿前司、劝农司、记注院、太常寺、秘书省等①。他还在官吏选举、俸禄和仪礼等方面作了改革,颁行了封国、封爵等制度。②在地方,设京、路、府、州、县。③金朝官制全国遂趋于统一。  
  熙宗以后,海陵王在1150年(金天德二年)废除行台尚书省和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改后受尚书省节制)后,1156年(金正隆元年)对官制又作了一次重大改革,主要是罢中书、门下省,只置尚书剩尚书省直属皇帝,为最高行政机关,使权力更集中。在改革中,尚书省内部也作了一些调整,如罢去原置平章政事官④。此后,金朝官制只局部稍有增损,再无大变动。所见变动中主要有世宗时增设平章政事两人,章宗时增置提刑司等。  
  汉官制的采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加速了女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给各民族有识之士进入仕途创造了条件,促进了金朝统治区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三、奴隶制的废除  
  女真社会经历了奴隶制发展阶段后进入封建社会。不过,女真社会奴隶制具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存在时间较短,从确立到废除仅100年;二是在总人口中,奴隶人数占的比例不大;三是作为金代女真主体的生女真,虽在金国建立前早有因战争、负债或犯罪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