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子手机壁纸1080p:第五章 文化名人与青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19:54
第五章 文化名人与青岛

  第一节 璀璨的文苑

青岛自1891年建制就是名人荟萃之地。缘由是青岛的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特别是随着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国内外一大批文人名士云集青岛,不仅在这里培养了一批文学新秀,更是创作了许多轰动文坛的名篇巨作,为青岛文学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青岛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正是有了这些文化名人和作品,这里的青山才更加巍峨,碧海才更加广阔,人们才更加睿智。

一、康有为与青岛
 

康有为(1858-1927),出生于广东南海苏村。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后易号更生,世称南海先生,新儒学的宗师,戊戌变法领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先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95年,与其弟子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发出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强音,标志着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觉醒。1897年,德占胶澳,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力主变法图强。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运动正式揭幕,历时103天,一时神州为之激荡。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出亡十六年,周游大地,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在文化史上,康有为是一位路标式的人物,他学贯中西,思想体系甚为博大,参合西学以改造中学,著《新学伪经考》。一举颠覆了“古文经学”两千年之法统;再出《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整合中西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写出一部辉煌巨著《大同书》,为未来设计出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国别的大同世界,其震撼力不亚于西方《新世界》等任何一部同主题著作。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运动的缔造者,曾被毛泽东称为早期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16年,直至辛亥革命后,他才由海外归来,晚年定居青岛。这位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巨人一生怀有深厚的青岛情结,可谓与青岛结缘最深的一位文化名人。

他一生中的许多重要史迹都或多或少地与青岛有关,并因此而积淀成深厚的带有强烈爱国主义内涵的青岛意识。历史上,在德占胶澳、戊戌变法、五四运动、青岛主权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之际,他多次因为青岛问题而发出救亡图存的历史呼告。1897年,德国侵占胶州湾时,康有为痛心疾首,上书光绪,陈言变法图强的紧迫性,这就是著名的《上清帝第五书》。

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十六年,直到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才归来。1918年一战结束,康有为再度向当政者发出收回青岛的呼吁。然获知巴黎和会主权交易的内幕,他惊魂泣血,于是便有了《促南北速议和以应欧洲和局电》,吁请举国团结,一致对外,坚决收回青岛主权。巴黎和会形成《凡尔赛条约》,欲将德国在青岛及山东之权益转让与日本,消息传来,举国震惊。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生在“还我青岛”旗之下发出救亡图存的历史性呐喊,力争青岛主权,担负中国命运。5月6日,康有为发出《请诛国贼救学生电》。13日,他在《公言报》上发表文章,赞颂五四学生“发扬义愤,奉行天讨”的救国盛举,大力声援五四运动。

1923年寓居青岛之后,承载戊戌精神的大学理想再度成为康有为的生命要素之一。寓居青岛期间,康有为比较宽绰的住所,展览自己收藏的海外文物及中国古代的字画、瓷器、佛像等,他多次开设古董与艺术品展览会,并以近代博物馆布展方式加以文字说明,此举吸引了不少游人,许多外国人也前往观看。这种文化活动充实了康有为晚年的思想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的康有为,思想是矛盾的,空虚之中多方寻求抚慰。

孔教立国的理想亦是康有为的一大追求,晚年在青岛,他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创立孔教会(万国道教总会),试图复兴儒教,康有为是儒学政治化与宗教化的代表者,它的经历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命运。青岛岁月,康有为的书法碑学思想更趋完善。他重碑轻帖,崇魏卑唐,对天柱山北魏遗刻《郑文公碑》赞誉有加,奉之为巅峰之作。

康有为善写大字,其书法珍品文辞华赡、笔力雄健、意境高远,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史称“康体”,在近现代书法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它的不少墨宝就是在天游园书房写下的,几经辗转,一些真迹重回故居青岛,这是一笔值得珍视的文化财富。

从1917年初临青岛,到1927年在青岛逝世,整整10年间,除了留下了给予青岛“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中国第一”的赞誉外,康有为写下了大量吟咏青岛优美风光的壮丽诗篇。《青岛会泉石矶望海观潮高至数丈异观也》一诗:

海水冥濛望石矶,怒涛高拍入云飞。

飞帆渺渺和云水,高玉青青日落时。

康有为多次登临崂山,留下了许多吟咏海上名山的美丽诗篇。1922年底,中国政府收回青岛,次年,康有为再次来青岛并游览崂山,写诗赞美巨峰:

直上崂山巅,夹道万卉繁;

奇石起攫搏,满山洪涛翻。

这首诗题为《太清宫》的小诗构思奇特,意境爽朗,奇石繁花,交相生辉,歌颂了多娇的江山。

他作诗《重游青岛示佳重孙》:

海气苍苍岛屿回,山巅楼阁抗崔嵬。茂林峻岭百驰道,又入仙山画里来。

今天,位于汇泉湾畔、小鱼山下的康有为故居已经成为“文化青岛”的一个重要象征,俨如近现代文化的一个路标,历经风雨而演成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处人文殿堂。1984年12月24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把这座名楼正式命名为“康有为故居”,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居经整修后局部开放,开始接待游客。

 

二、胡信之与青岛

胡信之(1890-1925),又名胡寄韬,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小官僚家庭。他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爱国记者,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拥护者,是共产党人的亲密朋友。在青岛时,他曾任《中国青岛报》记者,是《青岛公民报》的创办人和主笔。在《青岛公民报》开设《来件照登》、《工潮专载》等栏目,支持青岛工人的反帝救国斗争。他英勇不屈,奋斗不止,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一位坚强的民主志士,是第一位在青岛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文化名人。

胡信之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底,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青岛和胶济铁路的主权,他受聘担任了《中国青岛报》记者。在“广东帮”友人的资助下,创办了《青岛公民报》,于1924年9月10日出版了第一张报纸。该报还全文刊登了《共产党宣言》,宣扬马克思主义。邓恩铭、王象午、延伯真等共产党人也经常利用《青岛公民报》发表进步文章,为民主革命广造舆论。在胡信之苦心经营下,《青岛公民报》深得民心,日销量由最初的几百份,猛增至一万份以上,成为青岛声誉最高的报纸,胡信之也被誉为“青岛报界一巨子”。

1925年4月,青岛日本纱厂工人不堪日本厂主的虐待,举行了第一次大罢工。他首先报道了罢工消息,全文刊登了《青岛大康纱厂全体工人泣告书》,反映工人的苦难现状和罢工真相。谴责日本厂主虐待工人的罪行,这对鼓舞罢工工人坚持斗争,推动各界急起援助,发挥了号角的作用。在罢工期间,胡信之经常到工人中去了解情况、采集新闻,以便及时反映罢工动态。青岛日本纱厂工人的首次联合大罢工,在各界的支持下,坚持了22天,终于取得了胜利。

《青岛公民报》成为全市声誉最高的报纸,被群众誉为“工人的喉舌”。胡信之的反帝反军阀的言行,赢得了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却为帝国主义和地方反动派所痛恨。7月25日,青岛日本纱厂工人第三次大罢工之际,张宗昌亲率大批军队来青镇压。7月26日逮捕胡信之,查封了青岛公民报馆,罢工工人也被血腥镇压,青岛党的负责人李慰农及一批工人、学生、爱国人士同时被捕。

被捕后,胡信之和李慰农被关押在军事执法处,受到严刑拷打,坚贞不屈。他和李慰农一起仿文天祥《正义歌》做《杀气歌》,表示对敌人的蔑视和不屈的精神。7月29日,胡信之和李慰农一起,被敌人杀害于青岛团岛,时年35岁。

胡信之置身青岛新闻界,以笔作武器,是青岛新闻界第一个敢于站出来为民众呐喊,敢于无所畏惧地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文化名人。他笔力尖锐泼辣,形若利剑,短短的一生写了30余本读书笔记,在报刊上发表了约100万字。胡信之为拯救祖国和民族,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而英勇捐躯的高风亮节照千秋。

 

三、王统照与青岛

王统照(1897-1957),现代作家。字剑三,曾用名息庐、鸿蒙、恂如等。山东诸城人。1949年后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山东省文化局局长等职。1927年迁居青岛,1937年迁居上海,1945年回青岛,1950年奉调去济南。

王统照,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更是青岛新文学的拓荒者。1927年4月,他举家迁到青岛观海二路49号。王统照在此居住生活了近30年。他在这里写成了气势磅礴的巨著《 山雨》、著名散文《青岛素描》和诗集《这时代》;接待了俞平伯、闻一多、老舍、朱自清等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臧克家、王亚平等许多上门请教的文学新秀。在这里,他开辟了青岛新文化运动的处女地。

王统照在定居青岛之前的近10年中,文学创作成果颇丰,他在1918年的《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纪念》之后,连续出版了长篇小说《一叶》、《黄昏》,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霜痕》,诗集《童心》等。定居青岛之后,王统照为了全家的生计,曾先后在青岛铁路学校、市立中学(今青岛一中)等学校教书。

1929年9月1日,王统照带领姜宏、杜宇、李同瑜、冰芦、王卓、王玫等文学青年创办了青岛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刊物—《青潮》文学月刊,王统照任主编。《青潮》的出版,开拓了青岛新文学的园地。在王统照任教的市立中学、铁路中学里,许多爱好文学的青年先后组织了绿萍社、晨鸥社、涛社等文学社团。受聘的有闻一多、梁实秋、老舍等,他们的到来,使青岛的新文学进一步活跃起来。1935年夏,王统照、老舍、洪深等,在《民报》上开辟了一个文艺副刊《避暑录话》。使青岛新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36年,王统照在上海先后加入了文艺界救国会、中国文艺家协会,并与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签署了《文艺界同仁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1945年春,王统照回到青岛,青岛《民言报》创办副刊《潮音》,他被聘为主编。

1946年2月,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王统照被聘为中文系教授后,将精力全部投人到了教学和扶持学生办的校内刊物上。1950年9月,他离开了长期居留的青岛来到济南,就任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后改任省文化局局长,并担任了省文联主席。

王统照定居青岛30载,他眷恋着青岛,笔下时时写着青岛。王统照的散文《青岛素描》(收入《青纱帐》)是对青岛全面的描绘。在《轿夫的话—崂山道中》,王统照这样写着:

先生!……你看这荒山薄岭,瓢大的地,碗大的田。

在山凹和山沟里才有人烟。

这就是扛桥,砍柴,靠山吃山,

那里来你们吃絮了白米、面?

先生!……这地瓜干儿味道真不恶,

包管你一口都不能嚼!

去年咯,一秋大雨中翻了沙窝,

连这点东西充饥也捞不着……

他深刻地鞭挞了罪恶的旧社会,思想感情与劳动人民的痛苦相连。他不仅看到了崂山山水如绘,也认识到了“富人不懂的穷人慌!”

王统照在青岛的创作与他的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前期主要是抗战以前的作品,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宣泄着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后期,主要是抗战胜利后,他作品的内容更多的是为反抗黑暗统治和向往光明未来而呼号。1947年,当山东大学学生举行反内战、反饥饿运动时,王统照不畏强暴,挺身而出,誓做学生的后盾,其言行已完完全全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一名无畏的民主斗士。

1957年11月29日,王统照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留下彪炳业绩,曾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的解放呐喊呼啸的文坛巨子,离开了为之奋斗一生的文学事业,长眠于济南金牛山的茂密松林之中了。享年60岁。在他的书斋里,一本未完的书稿《胶州湾》静静地放在书桌上。胶州湾----青岛,这是他魂牵梦绕几尽一生的地方,又留下了他无尽的思绪。

 

四、洪深与青岛

洪深(1894-1955),现代著名文学家、电影开拓者、剧作家,学名洪达,字浅哉、浅斋,号伯骏,曾用名庄正平、乐水、肖振声等,江苏省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一生共创作话剧、戏曲剧本44部,电影剧本38部,编辑出版影剧理论和文字类专著14部,导演影视作品60多部,在10余家报纸、期刊担任过主编、编辑。他是我国现代戏剧事业的拓荒者之一,与欧阳予倩、田汉一起被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曾任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一、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等职。

洪深的父亲洪述祖,是民国初年大总统袁世凯的内务部秘书,因主持枪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案,1913年初被迫来到德国统治下的青岛避难。洪述祖住在青岛期间,洪深在清华大学读书,每逢寒暑假时就来到青岛家中。1915年,洪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青岛见闻录》,表达了他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对民主安定的向往,对丧失国家主权的忧虑,对帝国主义侵占领土的忧思。

1934年洪深来青岛,接替刚离职的梁实秋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住在福山路1号。他在山东大学开设了《浪漫诗人》、《大学戏剧》和《小说选读》等课程。授课之余,洪深致力于开拓山大的戏剧事业,以带动岛城话剧运动的发展。他发动爱好文艺的师生办起了山大剧社,并亲自导演了世界名剧《寄生草》(即《少奶奶的扇子》),在青岛引起轰动。

1934年回到青岛,洪深写下了十几个宣传抗日的优秀独幕剧,如《走私》、《女奴》、《黑旋风》、《劫后桃花》等,其中以《劫后桃花》最为著名。《劫后桃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被认为是反帝反封建的优秀作品,在当时享有盛誉,“为中国电影艺术,首创了文学剧本的样式,尽了开拓者的责任。”

“这部电影汇集了洪深对家国兴亡的感慨,流露着一种‘我心伤悲,莫我知哀’的无奈。”

 

五、老舍与青岛

老舍(1899-1966),现代著作家,北京人,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20年代以长篇小说《赵字曰》、《老张的哲学》而闻名。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韩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1934-1936年老舍应聘担任国立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老舍是我国享有国际盛名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国际上出现了老舍研究专家。解放后,他是唯一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1934年8月,老舍来到青岛,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他开设了《小说作法》、《外国文学史》等课程。老舍喜欢青岛,也喜欢山东大学,他写过一篇《青岛与山大》,文中写道:“北中国的景物,是由大漠的风雨黄河的水得到色彩与情调:荒、燥、寒、旷、灰黄。在这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好似偶然地放在那黄色的地图的边儿上。在海边的微风里,看高远深碧的天上飞着大雁,真能使人忘了一切,即使欲有所思,大概也只有赞美青岛吧!”

在谈到山东大学时,他写道:“不管青岛是怎样西化了的城市,它到底是在山东。‘山东’二字满可以用作俭朴静肃的象征,所以‘山大’——虽然学生不都是山东人——不但是个北方大学,而且是北方大学中最带‘山东’精神的一个。”

住在金口路时,老舍在讲课之余写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包括著名的中篇《月牙儿》(已拍成电影)、《我这一辈子》(已拍成电影),以及《断魂枪》、《上任》、《黑白李》等,分别被收入《蛤藻集》和《樱海集》两本小说集里。

老舍早期,主要写小说,间写散文 ,最早公开发表的诗,是在青岛写的《诗三律》。其小序及诗云:

今夏居青岛,得会友论文,乐胜海浴。秋末,送别诸贤,怅然者久之!久不为诗,匆匆成三律,贵纪实耳,工拙非所计。新诗难做,未敢轻试,剑三、克家、亚平、孟超诸诗家,幸勿指开倒车也。

远近渔帆无限情,与君携手踏沙行。

于今君去余秋暑,昨夜香残梦故城。

漠漠云波移往事,斑斑蛤壳照新晴。

何年再举兰陵酒,共听潮声兼话声。

 

晚风吹雾湿胶州,群岛微芒孤客愁。

一夏繁华成海市,几重消息隔渔舟。

不关荣辱诗心苦,每忆清高文骨遒。

灯影摇摇潮上急,归来无计遣三秋。

 

故人南北东西去,独领江山一片哀。

从此桃园萦客梦,共谁桑海赏天才。

二更明月潮先后,万事浮云雁往回。

莫把卖文钱浪掷,青州瓜熟待君来。

诗中的“兰陵酒”、“青州银瓜”都是山东的特产。

从这3首诗可以领会到老舍重友谊和对青岛的感情。

1937年7月底,老舍离开青岛的时候以爆发了全面抗日战争,他在济南住了不久,胡絜青带孩子回到了北京,老舍只身去了后方,辗转到了重庆。

老舍一生著作丰盛,但写抒情散文却是极少见到的,在青岛期间却写了一篇《五月的青岛》,现全文录在下面:

因为青岛的节气晚,所以樱花照例是在四月下旬才能盛开。樱花一开,青岛的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生长了。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角路旁也都有了嫩绿的叶儿。五月的岛上,到处花香,一清早便听见卖花声。公园里自然无须说了,小蝴蝶花与桂竹香们都在绿草地上用它们的娇艳色结成十字,或绣成几团;那短短的绿树篱上也开着一层白花,似绿枝上挂了一层春雪。就是路上两旁的人家也少不得有些花草;围墙既短,藤萝往往顺着墙把花穗儿悬在院外散出一街的香气:那双樱、丁香,都能在墙外看到,双樱的明艳与丁香的素丽,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

山上有了绿色,嫩绿,所以把松柏比的发黑了一些。谷中不但填满了绿色,而且颇有些野花,有一种似紫荆而色儿略略发蓝的,折来很好插瓶。

青岛的人怎么能忘下海呢。不过,说也奇怪,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绿色,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的走,雁低低的飞,街上的花香与海上的咸味混到一处,荡漾在空中,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欢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可是只能默默无言,心好像飞到天边上那将能看到的小岛上去,一闭眼,仿佛还看见一些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必定是在那小岛上。

这时候,遇上风雾便还须穿上棉衣,可是有一天忽然响晴,夹衣就正合适。但无论怎样说吧,人们反正都放了心——不大冷了,不会。妇女们最先知道这个,早早的就穿出利落的新装,而且决定不再脱下去。海岸上,微风吹动少女的发和衣,何必再去到电影院中找那有画意的景儿呢!这里是初春、浅夏的后响,风里带着春寒,而花草山水又似初夏,意在春而景如夏,姑娘们总是先走一步,迎上前去,跟花们竞争一下,女性的伟大几乎不是颓废诗人所能明白的。

人似乎随着花草都复活了,学生们特别忙,换制服、开运动会,到崂山、丹山去旅游,服劳役;本地的学生忙,别处的学生也来参观,几个、几十、几百,打着旗子来了,又排着队走开。男的、女的,先生、学生,都累的满头是汗,而仍不住的向大海丢眼。

……

1937年8月,应齐鲁大学文学院的邀请,老舍赴济南任齐鲁大学文学系主任,不久举家迁往济南,结束了他在青岛难忘的三年教书和写作生活。离开青岛到济南不久,老舍便只身南下加入了文艺抗日战线,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抗日生活。

 

六、沈从文与青岛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原名岳焕,别号小兵,笔名懋林、休芸芸、甲辰、璇若。湖南凤凰人。他从1917年到1922年从军飘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年独闯北京,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31年到青岛,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室主任、全国政协常委。

1931年8月,沈从文因营救“左联”作家胡也频而延误了返回武汉大学的日期,于是,他在徐志摩的引荐下,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邀请到国文系任教。从此,沈从文与青岛结下了不解之缘。沈从文在国文系担任讲师,主讲《小说史》和《散文写作》。

沈从文在青岛大学期间,住在福山路3号的一栋二层小楼里。由于青岛比较潮湿,他就给自己的居室起了个雅号“窄而霉斋”。沈从文认为,在青岛期间正是他“一生中工作能力最旺盛,文字也比较成熟的时期。”他说:“大约因为先天性的供血不足,一到海边,就觉得身心舒适,每天只睡三小时,精神特别旺盛。”从1931年8月到1933年8月,在两年的时间里,他除了教课以外,还写了几十篇中短篇小说和一些散文。

沈从文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写道:

我的住处已由干燥的北京移到一个明朗华丽的海边。海既那么宽泛,无涯无际,我对人生远景凝眸的机会便较多了些。海边既那么寂寞,它培养了我的孤独心情,海放大了我的感情与希望,且放大了我的人格。

在青岛期间,他创作了了《泥涂》、《阿黑小史》、《凤子》等3部中篇小说;《三三》、《都市一妇人》、《若墨医生》、《黑暗占领了空间的某夜》、《记胡也频》、《记丁玲女士》、《从文自传》3篇长篇传记。

建国后,沈从文有三次来过青岛,每次旧地重游,都能看到新的变化。这里碧海青山,绿树红楼,更使他振奋和留恋。他曾这样回忆青岛:

“在青岛的两年中,正是我一生工作精力最旺盛,文字也比较成熟,这时《自传》、《月下小景》及其他许多短篇多写于这两年中,返京以后着手的如《边城》……也多酝酿于青岛。”“青岛是我一生留恋的地方,也是我现在向往的地方,我一生中写作最多的就在青岛。”

 

七、臧克家与青岛

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1905年出生,山东诸城人。建国后,曾任第一、二、三届中国作协理事,第三、四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中六、七届为常委)。现任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诗刊》顾问,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等职。

1923年臧克家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开始接触了新文学,习作新诗。1926年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曾随国民革命军讨伐反动军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臧克家逃往东北。1929年来青岛报考青岛大学,参加了预科班的学习。

经历过“大革命”的血与火,臧克家回到家乡,1929年考入青岛大学预备班。1930年参加入学考试的时候,他报了外文系,数学考了零分而中文考了98分名列第一,他还是被录取了。

在青岛,他开始学诗、写诗,他说:“从1929年到1934年,我跟闻一多先生学诗。我把郁积在心中的悲愤不平之感,发而为诗,呕心沥血,‘心与身为敌’。我初期的诗创作,多半产生于青岛。我清楚青岛灾难的历史,青岛最了解我当年的苦楚心情。”

1934年,他以《井田制考》为论文题目取得了大学毕业证书,离开了生活了5年的青岛,去临清当一名中学教师,但还来青岛。臧克家在《老舍永在》一文中说:

青岛是我久居之地,离我的故乡不到二百里,大学时代的读书生活不用说了,我去中学教书,每到暑期,也一定到这里。青岛有我许多亲友、师长和同学,这海滨胜地的风景是动人的,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一尘不染。海的颜色,天的颜色,树的颜色,柏油马路的颜色,连上风的颜色,一体碧绿。海上清晨看旭日,旁晚栈桥上乘晚凉,彩霞满天,渔歌遍地,清风徐来,微有秋意。

解放后1956年重来青岛,兴奋地写了《青岛解放我重来》:

青岛啊,如同久别的故人,终于在全国解放后,我们又喜相逢了。

1956年夏天,全国总工会邀请作家漫游全国,分为南北两个团,最后相会于青岛。目的是写点作品,反映工业方面的成就。我和张天翼、艾芜、李季诸同志,因为年老体弱,结伴直接去青岛。我们被安置在风景区已作漂亮的花园洋房里,是解放前美国大使司徒鲁登的公馆,招待优渥,有点令人不安。

这次旧地重游,真说得上是“感慨万端”,新的天空,新的日月,新的大海,新的波涛。景色入目,一片清新喜悦,涛声入耳,令人心旷神振,青岛变了!完全变了,变得如此俊丽,如此媚人。我也变了,心胸入万里晴空。当隆隆的火车,欢腾的载着我们快进入青岛的时候,我便闻到青岛的海洋气味,心里激动的好似涨潮。当火车呜呜进入青岛车站,我恨不得把青岛一把拉倒怀里紧紧的拥抱她!青岛啊,故人重逢,我们有多少话要说,多少激愫要倾诉呵!

青岛,这个祖国的宝岛,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而一别20余年的我,重新回到了你的怀抱。

在这清凉的海滨,在青山远映、绿树成荫的柏油马路上,在形式不同、色调多样的高楼上,行走着、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农民、解放军、学者和诗人。他们来作暂时的休养,来享受大自然和社会主义祖国给予的这份权利。他们的衣着不同,他们的语言各异,但是呵,从悠闲的步调上,从欢快的脸色上,可以窥见他们有着共同的心情。这时,邵荃麟夫妇住在疗养院里,林默涵、郭小川同志业主的离我们不远。我们彼此互访,月下清谈,长街漫步,语语有情,步步舒心。青岛的夏天多好呵,大海的浪涛也为我们的友情而欢唱。

我们住的地方十分幽静,坐在小楼上,就可以看到大海,深夜醒来,就可以听到大海的呼吸。晌午,躺在床上,想闭闭眼,朦胧中听到大海的呼唤,它的魅力像一条拉你的彩缰,于是,拿起浴衣,呼几个同伴,几分钟后,身子便游动在大海之中了。沙滩上有大人,有孩子,有男的,有女的。彼此是陌生的,但交换着亲切的目光,比赛着各自捡到的晶亮的贝壳,不论大人孩子,全是赤身赤心,全成为大自然的儿童。

到了青岛,哪能不去崂山?“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我们几十个人结队而往,大型汽车走到狭窄的山道上,一边是山崖,一边是山谷,身子和心同样在剧烈跳动。车到北九水为止。这里山幽河清,引人入胜。这里成了人的分界线,年轻脚力健的,一个追一个前进了,我们这些气力不济的,只好把身子浸在清流中望高峰而兴叹,身子不能到的地方,而心却越想它。我想象着,李太白在何处遇到“食枣大如瓜”的安期生?《崂山道士》的故事也顿然来到心头;上清宫里那两株耐冬、牡丹早已失踪了,但美丽的花神绛雪、香玉的倩影仍然在我眼前映现。……晌午,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在山灵的感召下,枕石而卧,但我并没有作一个好梦。归途上,歌声阵阵,好似胜利凯旋。而我呢?却有着深入宝山、空手而回的惆怅。

……

夏季的青岛,一刻千金,转眼秋风起,吹落了树叶,吹走了游人。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海滨热沙子给烫上的一身“青岛颜色”,带着增加的体重,向青岛珍重地道一声:“再见!”

臧克家重来青岛,还去访问过母校,在诗中写到:

    五十年前读书处,今日重来。

    寻寻觅觅,几座新起楼台,

    旧貌新颜,光华照眼,

欢欣怎能禁情怀!

以后,臧克家又曾3次回青岛,住在海滨公寓等地。每次到青岛,臧克家都留下了诗篇,如《大海的使者》一诗写着:

    清风,大海的使者——

    从海面上吹来,

    从高楼的红瓦棱上吹来,

    从海涛似的绿树间吹来。

    你替旅人拂去一身尘土,

    从他们心里把闷热拨开。

    青岛啊,

    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

    你就是一个绿色的海。

在《青岛的颜色》中臧克家写道:

    我要用自己的皮肤,

把青岛夏天的颜色带回去。

我叫海涛给冲上去,

我叫太阳给晒上去,

我叫沙滩给烫上去。

    20001月臧克家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

 

八、吴伯箫与青岛

吴伯箫(1906-1984),现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原名熙成,字伯箫,山东莱芜人。1919年入曲阜师范学校读书,1925年北平师范大学就读并开始文学创作。1931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国立青岛大学工作。抗日战争前,先后在济南乡村师范、山东教育厅、莱阳乡村师范任职。抗战期间,到延安参加革命文艺工作。抗战胜利后,到张家口华北联大任中文系副主任,后到东北任东北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副院长。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被选为理事、秘书长。后历任沈阳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院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1931年初冬,大学毕业后的吴伯箫从北平来到了青岛。他写道:

那年初冬凉夜,乘胶济车婉蜒东来,于万家灯火中孤单单到青岛,浴着清清冷冷风,打着寒噤,沿了老长老长的石栏杆步履彳亍,望着远远时明时灭的红绿灯,听左边澎湃的大水声音,默默中模糊影响,我意识到了海,旅店里一宵异乡梦,乱纷纷真到黎明;晨起寂寞与离愁,正自搅得心酸,无意绪,忽然于窗启处展开了一眼望不断的水光接天,胸际顿觉豁然了。我第一次看见了海。

吴伯箫来青岛不久,在国立青岛大学找了一份工作,任校长室职员,薪金微薄。他深深地爱上了青岛,爱青岛的形、色、神、韵。他笔下的许多传世之作,就是写青岛的。其中散文《岛上的季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岛城的四季:

春天,“那苍然的山松透过一层新翠就很够使人高兴得嚷起来呢。接着那野火烧不尽的漫坡荒草重新披起一袭绿衣,一眼望去就几乎看不到赭黄的土色了……”

夏天,“海上的落日最美:碧涛映着红霞,银浪掩着金沙,云霓的颜色也是瞬息万变的。加以海鸥飞回,翠羽翩翩,远远的帆影参差,舟楫往来,那晚景真值得使人留恋往返……”;

秋天,“单看重九后那遍野的红叶就抵得过阳春天那满山的花草不是?那不只是美丽,简直是灿烂……”;

冬日,“夜深人静,领略礼拜堂的钟声……圣诞节过后,匆匆就是年了……”。

在青岛时,他写过一篇《海》,其中写道:……海风最硬,海雾最浓,海天最远。海的情调最令人憧憬迷恋。海波是旖旎多姿的。海潮是势头汹涌的。海的呼声是悲壮哀婉,訇然悠久的。啊,海!谁能一口气说完它的瑰伟与奇丽呢?

1935年7月,吴伯箫、王统照、老舍、洪深等文艺界同仁,在《民报》开辟了文艺副刊—《避暑录话》。“避暑”意取:一避炎热的天气,二避反动派的炎威,以文会友。《羽书》是吴伯箫的一本散文集,其中的作品,很多是30年代在青岛期间写成的,如《山屋》、《马》、《阴岛的鱼盐》、《海上鸥》等。

 

九、舒群与青岛

舒群(1913-1989),现代作家。原名李书堂、李旭东,笔名黑人、舒群。1933年到青岛,1934年离开。出版有长篇小说《这一代人》,中篇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雪》、《秘密的故事》和一批短篇小说,他是30年代涌现出的“东北作家群”成员之一。解放后,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兼秘书长、中国作协顾问、大型文学期刊《中国》主编和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等职。

19323月末,舒群经陈仕卿的介绍,参加了第三国际中国组的工作,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组织派他到洮南任情报站站长。用《哈尔滨五日画报》分销处的名义作掩护,从事情报的搜集和传递工作,直到1933年秋。舒群在第三国际工作期间,业余写作并演出进步戏剧。他在《国际协报》、《哈尔滨商报》、《大同报》的副刊上,用“黑人”的笔名,发表诗和散文。这些作品,有的是揭露日伪反动统治者的残暴和黑暗;有的反映下层穷苦劳动人民的苦难,子女沦为乞丐和妓女;也有的表现知识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沦丧的苦闷心情。这阶段,舒群与在哈尔滨的许多进步文学青年建立了友谊,如陈凝秋(塞克)、罗烽(洛虹)、金剑啸、三郎(萧军)、悄吟(萧红)、白朗(戈白、刘莉)等。并在现代作家金剑啸创建的进步戏剧团体“星星剧团”里当演员。和萧红一起排演白薇的独幕剧《娘姨》(女佣人之意)。

19343月,哈尔滨一片白色恐怖,日伪反动当局到处抓人,疯狂迫害进步作家和革命人士。由于这种危险的环境和复杂的斗争形势,第三国际的情报人员都采用单线领导,这时舒群已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他为寻找党和免遭毒手,在友人的帮助下,离开哈尔滨,来到青岛。当时,北洋军阀统治着青岛,海军司令沈洪烈兼任市长。那时,德、日帝国主义势力很大,国民党特务只能半公开活动。所以,当时东北逃亡青年和革命者,都以此地为避风港。舒群在那里通过同学介绍,认识了姓倪的地下党员,倪家将他安排住在二区区公所。不久和倪家三妹(也是中共地下党员)结了婚。舒群这时写信给萧军、萧红,让他们也来青岛,倪家又给二萧安排了住处。

1934年秋,青岛党组织出了内奸。8月中秋节,国民党蓝衣社搞了一次大搜捕。青岛地下党组织尽遭特务破坏,舒群及倪鲁平、倪菁华兄妹等均被捕人狱。舒群与中共青岛市委书记高嵩,同囚一室。他在阴冷的监牢里,在高嵩的支持与鼓舞下,开始并完成了《没有祖国的孩子》的写作(初稿)。幸而舒群党的关系尚未暴露,在哈尔滨的革命活动,敌人也没掌握,几个月后,便放了他。这段经历,虽很短暂,但对舒群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不仅是狱中生活和难友教育了他,锻炼了他,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名篇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在此诞生。

1935年春,舒群获释后,去烟台停留两个月,六七月流落到上海,于法租界巨泼莱斯路美华里租一亭子间住下。改完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请人面呈鲁迅先生而未能如愿。1935年舒群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年底,恢复了党的关系。1936年,《没有祖国的孩子》刊于傅东华主编的《文学》杂志五月号上。从此,开始署“舒群”笔名,这是他的第一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它标志着舒群从事专业文学创作的开始。《没有祖国的孩于》发表后,震动很大,周扬、周立波、梅雨当时都有评论。

19365月发表《没有祖国的孩子》开始,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一年多时间里,舒群写了二十多篇短篇小说,分别收入《没有祖国的孩子》(9篇)、《战地》(14篇)等两个短篇集中,还写了两部中篇小说《老兵》和《秘密的故事》,还有没成集的散文、长诗等。加在一起共三十多万字,他不辞辛苦地日夜写作,可谓是高产作家,这是舒群写作最旺盛的时期。1984年,《舒群文集》出版,《没有祖国的孩子》因属初作,被列为卷目首篇。舒群曾深情地说“青岛和我有着历史和血肉的关系”。

198982日舒群同志因病不幸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舒群少年投身革命,执著追求光明和真理,他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光明磊落,始终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他把毕生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最后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奉献了他的遗体。

 

十、萧军与青岛

箫军(1907-1988),辽宁锦县人,当代著名作家。原名刘鸿霖,曾用名刘均、刘军,笔名三郎、田军等。曾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等职。

   “当我们第一眼看到青岛青青的山角时,我们的心才又从冻结里蠕活过来……‘啊,祖国!’我们梦一般的这样叫了。”这是1934年6月15日萧军、萧红从哈尔滨来到青岛时发自肺腑的呼唤。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亡。1934年,萧军夫妇乘火车从哈尔滨奔赴大连,又搭日轮“大连丸”号抵达青岛。萧军曾写到:

   青岛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纪念的地方。1934年夏天,我们从哈尔滨出走以后,于当年的端午节前一日到了青岛……我们就住在观象一路1号一所石块垒成的二层小楼的下部租了两间房子:一间由舒群夫妇居住,一间就由我们居住……我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就全是在当年——1934——秋季间,完成于这所小楼里面的。后来,我由楼下面又搬到楼上有“太极图”那间突出的单间居住了。

    刚来到青岛,萧军立即被青岛这“红瓦、绿数、碧海、蓝天”的美景吸引住了。他曾写道,“有碧油油的海水,翠叠叠的群山和树林”,“看,那山,那树,那红瓦的洋房”。“萧军打开窗子,就可以两面看海,扑面而来的海风,微带一丝海腥味,新鲜凉爽,沁任心脾。……萧军仿佛梦幻般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可是,不久他就惊醒了,发现这里也有国民党反动派和山东军阀的白色恐怖统治,生活在美丽青岛种的人们也是充满着苦难的。在当时写的散文《好美丽的地方》种萧军说:

赞美,我只是赞美!在我到青岛的第五天,我还是在赞美它。可怜我这颗赞美的心,在第六天上就被一只锤子敲得粉碎!我知道了也和别的都市一样,充分具备着别的都市所具有的“不美丽”啊!——有人做马,有人拖人……

    在青岛安定生活下来后,萧军便拿出了自己用生命保护过的素材和原稿,开始续写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英雄壮举。1934年10月22日,萧军写完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这部小说是抗战文学的奠基性作品,“是抗联烈士、抗联第一军宣传部长傅天飞于共产党员舒群向萧军提供素材,由萧军结合自身军事生活感受进行创作的”。小说以东北磬石一带抗日军民对日本、伪满军队的艰苦斗争为题材,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军民可歌可泣的抗日斗争画卷,表现了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11月1日,二萧乘座日轮“共同丸”号匆匆离开青岛,直奔上海。在鲁迅的支持下,《八月的乡村》得以出版,该书是鲁迅主编得《奴隶丛书》之二。鲁迅亲自写了序。《八月的乡村》出版后,萧军在文坛上一举成名。以后,这部小说被评为新文学运动第二个十年(1927~1937)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多次重印。1978年,香港再一次重印时,萧军写了一首诗:

          四四年前碧海滨,勉从一笔写丹心。

          三千里外家何在?亿万黎庶国待存。

    诗中“四四年前碧海滨”即指1934年再青岛。

    《八月的乡村》是萧军第一次来青岛最大的纪念。1936年6月,萧军留连青岛的环境,于8月又只身第二次来到了青岛。他回忆说:“再青岛我大约住了两个月,由于没有什么外来的干扰,感情、思想上也没什么波动,因此写作进行的还很顺利。除开写完了《第三代》第一部的后半部分,把第二部基本初稿也写完了(约十几万字),还写了《邻居》、《水灵山岛》两篇散文,他们全是取材于青岛的”。

    解放后,1951年夏天,萧军带着儿子萧鸣第三次来到青岛,主要是看望他的老朋友方未艾,方未艾当时在山东大学任教。1986年夏,萧军第四次来到青岛。萧军对记者们说:“青岛成了咱自己的青岛。青岛正在走向她的黄金时代!”他说想创作《青岛三部曲》的小说,没有实现,却写了《青岛怀踪录》的诗,以纪念那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序及二诗如下:

   我于青岛曾有过三度去住因缘……已经诗45年过去了。这中间尽管我东漂西泊,也还并未忘记这个我曾经几次居留过的美丽的山岛,它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和深深的感情。

   ……我望着《海鸥》月刊封面上那碧波汹涌、白浪排空的大海和那飞翔的一双鸥脲,忽然一层泪水竟浮上了我的眼睛!

   啊!那海!

   啊!那双双海鸥!

   夜深难入睡,灯下漫成小诗二律,借表我对这个山岛的怀念之情……将来如得暇时,甚愿写一篇《青岛之歌》得三部曲也。是为叙。

一、小楼居处

                云影天光碧海滨,一番追忆一怆神!

                蝉声日永听残梦,鸥影孤帆送远人。

                夜气如馨怀古垒,青灯坐时细论文。

                似真似幻余何有?残简依稀认未真。

二、栈桥风雨之夜

                栈桥风雨流亡夜,雪碎冰崩浪打礁!

                逋客生涯随去往,荆榛前路卜飘飘!

                青山有约酬何日?碧海辞听旦暮潮。

                掉首卅年思往迹,嬴将华发换霜髦。

    1988年6月22日,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坎坷多艰的著名作家萧军因病在北京逝世。在萧军的生命里程中,青岛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在青岛创作了《八月的乡村》、《第三代》等代表作,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给青岛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十一、萧红与青岛

箫军(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当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田娣等。在不到10年的文学生涯中,完成各种文学作品近500万字,包括小说41篇、散文84篇、书信52封、诗歌12首、戏剧2部等。

    1934年6月15日,23岁的萧红和27岁的萧军从哈尔滨来到青岛。当在海上望见青青的山角和那一片红瓦绿树时,他们梦一般地叫起来:“啊,祖国!”

    1932年2月,哈尔滨沦亡,日伪对爱国进步分子加紧进行迫害。二萧的短篇小说、散文合集《跋涉》等,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和抗争。因此,二萧的处境非常危险,此时已到达青岛的好友舒群向他们发出呼唤,邀请他们到青岛。

    在舒群夫妇的帮助下,萧军、萧红租了一间房子,在观象一路1号。“这是一座花岗岩石块砌成的二层红瓦小楼,筑在山坡上,进门之后要踏上20级台阶才是庭院。他们初居于楼下,不久迁到楼上。这里地势很高,推开窗扉,可以看见远海近山,‘碧海临窗瞰左右,青山傍户路三叉。深宵灯火迷星斗,远浦归帆赍浪花’。”刚来青岛,萧红立即被青岛这“红瓦、绿数、碧海、蓝天”的美景吸引住了。

    张海林曾经这样描述萧红当时在青岛的景况,“……而悄吟(即萧红的笔名)用一块蓝天色绸子撕下粗糙的带子束在头发上,布旗袍、西式裤子,后跟磨去一小半的破皮鞋,粗野的可以”。

    在青岛定居下来以后,萧红的生活是比较艰苦的,但她依然觉得很满足。

    张海林回忆道:“我们徜徉在葱郁的大学山、栈桥、海滨公园、中山公园、水族馆,唱着‘太阳起来又落山哪’;而在午后把自己抛在汇泉海水浴场的蓝色大海里,大惊小怪地四处游泅着。”

    1934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最成功地描写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地力作之一——《生死场》在青岛诞生了!它的作者,就是萧红。同年,青岛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严重地破坏,市委书记高嵩和舒群、倪菁华、倪鲁平等不幸被捕。情况紧急!11月1日,二萧带着简单地行李和书稿,匆匆乘座日轮直奔当时中国文化的中心——上海。

    在上海的内山书店,萧红见到了鲁迅先生,并把《生死场》手稿交给了他。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下,萧红的《生死场》与1935年2月作为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店出版。这部小说的末尾,写着“1934年9月9日”,清楚地表明了萧红是在青岛写成的。

    在青岛诞生的《生死场》,是20世纪30年代抗战文学的奠基性作品之一。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描绘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贫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揭露了日伪统治的黑暗,赞扬了东北人民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逐渐觉醒,点燃抗日斗争的烈火,誓死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生死场》的出版,对唤醒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坚定人民抗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生死场》不但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地位,而且已是饮誉国际文坛的作品。

   1936年6月,萧红东渡扶桑去生活、写作,而萧军到了青岛写作。

   1936年8月17日,萧红给在青岛的萧军写信说:“旧地重游是很有趣的,而且有那样可爱的海!你现在一定洗海澡去了好几次了?……”这表明萧红虽然这次身在日本,但是仍然眷恋着青岛的美丽风光,萧红一生仅到过青岛一次,即与青岛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萧红完成了代表作《生死场》并获得了创作上的丰收。这是萧红在青岛留下的永恒纪念。

  

十二、崔嵬与青岛

崔嵬1912-1979),原名崔景文。电影表演艺术家。山东诸城人。幼年随父母迁居青岛。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制片厂党的领导核心小组成员等。1979年病逝于北京。                          

    1912年10月,崔嵬出生于诸城县王家巴村的贫苦农民家庭里,原名崔景文。

    1928年,读中学二年级的崔嵬开始在青岛的报纸上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他的笔名叫“疯子”,表达了他对世俗的叛逆。他发表的作品包括《琴影》、《光荣》、《狗的惨剧》、《火车中》等。青岛又叫琴岛,在小说《琴影》中,他把青岛比喻为一个女人,描写了她从德日帝国主义手中重回祖国怀抱的故事。

    1939年,国民党从北洋军阀手中接管了青岛,命令各个学校每周一举行“纪念周”,唱国民党“党歌”。17岁德崔嵬在礼贤中学公开拒绝参加“纪念周”,反对唱国民党“党歌”,因此被学校开除,且市教育局通知各个学校不准接收,至此,崔嵬在青岛的求学之路被彻底堵死。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成立。1931年秋,崔嵬也从威海回到青岛,进入青岛大学中文系做旁听生,系主任是闻一多先生,臧克家是他的同学。

    到青岛大学后,崔嵬对戏剧的爱好和进步思想,加之他的表演天赋,使他成为青岛地下党指导下的进步文艺团体“海鸥剧社”的骨干力量。这一时期,崔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革命戏剧活动的演出。特别使海鸥剧社成立后在青岛大学小礼堂的首次演出,礼堂座无虚席,许多校外人士都前去观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轰动了整个岛城。

    1933年春节,崔嵬和海鸥剧社的其他成员一起利用寒假深入到崂山农村演出,先后为崂山东部的王哥庄等地的农民、渔民演出了《饥饿线上》、《乡村小景》等剧目。

    作为青岛“剧联”成员,崔嵬经常到一些基层单位演出,先后在文德女中(今青岛八中)、铁路中学、市立女中(今育才中学)等学校辅导排演了《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父归》等剧。他还帮助一些单位组织了职工剧团。在他的努力下,青岛的戏剧活动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宣传了抗日,而且培养了一批戏剧人才,为青岛戏剧史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3年崔嵬离开青岛到北京,考入私立民国大学,期间,继续与青岛友人书信来往,他还不断为青岛报纸写稿,包括《寒假十日记》、《剧院中》、《雪中回忆》等。

    1957年,他在上海电影制片场参加了《海魂》一片的演出。《海魂》写的是国民党海军起义的故事,影片不能去台湾拍摄外景,他们就以青岛充当台湾,于是,崔嵬与剧组一起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青岛。在青岛期间,摄制组除在栈桥、太平路拍摄外景,还在市礼堂举行文艺演出,答谢岛城市民,崔嵬在登台演出时深情地观众说“回到家了!”由于在青岛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他已经把青岛作为了他的家乡,对她怀着深深地眷恋。

    1959年,崔嵬导演地《青春之歌》选择青岛为外景拍摄地。26年前,他正是在这里演出戏剧《饥饿线上》,步上戏剧舞台,开创了自己地演艺事业地。

 

十三、梁实秋与青岛

    梁实秋(1902-1987),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北京人。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1949年去台湾,曾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英语研究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1930-1934年受聘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

    梁实秋与好友闻一多受青岛大学首任校长杨振声的邀请赴青岛“考察”后对青岛这样评价: “青岛的天气冬暖夏凉,风光旖旎,而人情尤为淳厚,我们立刻就认定这地方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都够标准,宜于定居。”

1930年,梁实秋来到了青岛,和他的夫人程季淑和两个女儿梁文茜、梁文蔷、一个儿子梁文骐,在鱼山路4号租了一栋房子,楼上四间楼下四间。第二年,梁实秋一家搬到了鱼山路7号栋新建的楼房居住。

    在青岛大学期间,梁实秋开设了《欧洲文学史》、《莎士比亚》等课程,还为其他系的学生讲公共课《英语》,他知识渊博,讲课深入浅出,而且饱含感情,讲到动情处可以令人潸然泪下,青岛大学的学子们都非常喜欢他的课程。

    在授课的同时,他继续着自己的写作,发表了《阿迪生论幽默》等文章。他的第三本文艺评论集《偏见集》和《文艺评论》,也是在这时期编辑出版的。

    在青岛,梁实秋生活的有情有趣、舒适而惬意。他一方面尽情的享受着青岛的山光水色和家庭的天伦之乐,与此同时,也振奋起精神,将生命的激情投入事业之中,开始了他一生中规模最为浩大的一项“工程”,即《莎士比亚》的翻译工作。《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梁实秋一生中最为人们钦仰的一项成就,他为此几乎耗尽了毕生的精力。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业,正是在青岛举行了奠基礼。

    梁实秋夫妇非常好客,在青岛的时候,他们家里经常是高朋满座。后漂泊台湾,他对青岛的吃仍是念念不忘,在散文《忆青岛》中写道:“说来惭愧,‘饮食之人’无论到什么地方总是不能忘情口腹之欲。青岛好吃的东西太多,牛肉最好,销行国内外。德国人在中山路开一餐馆,所制牛排我认为是国内第一。……青岛的海鲜也很齐备……青岛一带的白菜远销上海,短粗肥壮而质地细嫩,一般人称为山东白菜……”

    1934年,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教。当他要离去的时候,梁实秋对青岛恋恋不舍,他说:“青岛4年之中我们的家庭是很快乐”,认为是他们一生家庭生活中最幸福的4年。他在晚年写的《忆青岛》一文中,说:“一般山东人的特性是外表倔强豪迈,内心敦厚温和。青岛民风淳厚,每于细民中见之……有人叹曰:‘此君子国也!’”

   他在《忆青岛》一文中的结束语,表述了他对青岛的遗憾之情:

   我在青岛居住四年,往事如烟。如今隔了半个世纪,人事全非,山川各异。悬想可以久居之地,乃成为飘渺之乡!噫?

 

十四、王度庐与青岛

王度庐(1909-1977),原名葆祥(后改为“翔”) ,字霄羽,著名武侠小说家。出生于北京的贫困旗人家庭。1937年至1948年在青岛居住。1949年携全家移居辽宁。曾先后在大连旅大师范专科学校和沈阳实验学校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沈阳市政协委员、皇姑屯区人大代表等职。在青岛的12年间创作了33部武侠、言情小说,计600多万字,主要代表作有《宝剑金钗》、《剑气珠光》、《鹤惊昆仑》、《卧虎藏龙》、《铁骑银瓶》等。

  华裔导演李安指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在多个国际重要电影节上展映,荣获国际电影最高奖项——奥斯卡金奖。《卧虎藏龙》的作者就是武侠小说家王度庐。

    王度庐与青岛有着不解之缘。1937年春,王度庐夫妇赴青岛投奔李丹荃的伯父,寄居于宁波路。王度庐一家在现在青岛市北区宁波路4号,一幢日式小洋楼居住了12个年头。其武侠小说主要创作几乎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1937年7月抗战爆发,第二年青岛沦陷,困居之中,王度庐偶遇在《青岛新民报》担任副刊编辑的旧友关松海,决定写写可读性强的武侠小说。

   1938年6月1日,《青岛新民报》开始连载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河岳游侠传》,此时王度庐取笔名“度庐”,意思是“寒门度日,混混生活”。《河岳游侠传》由于情节紧凑,文笔清晰,读者欲罢不能。出现“满城均看王度庐”的现象。《青岛新民报》也因之销量大增。

    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自1941年开始在《青岛新民报》连载,连载时名为《卧虎藏龙传》。1938年至1942年之间,王度庐的“鹤、宝、剑、卧、铁”系列作品共109回,约400万字,陆续在《青岛新民报》连载。

    王度庐的小说随着《青岛新民报》传至山东各地,又在单行本出版后传到全国各地,与白羽、郑证因,还珠楼主等合称北派武侠小说四大家。他的另一类重要作品言情小说也逐渐得到肯定,先后发表了《虞美人》、《海上虹霓》、《琼楼春情》、《朝露相思》、《碧海狂涛》、《翠陌路人》等作品,将青岛的美丽景色借助笔端,展现给世人。

    在青岛生活的12年间,他曾兼任中学代课教师、赛马场售票员等。抗战胜利后,王度庐的书稿在天津独家出版,他的作品才得以广泛流传。

    王度庐在青岛的12年间,先后创作了33部武侠、言情小说,计600多万字,堪称多产作家。除在《青岛新民报》、《青岛公报》上连载外,还由上海励厉书局、南京《京报》出过几十种单行本,其影响遍及全国。

 

十五、闻一多与青岛

闻一多(1899-1946),现代学者,诗人。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19309月来青岛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离青。19467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在红岛路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4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巍然耸立着一座4米多高的白色花岗岩雕像。雕像正面的基座上镌刻着“闻一多先生(1899——1946)”几个大字。雕像背面不远处,一座红瓦黄墙的两层楼房,后被人称为“一多楼”,并辟为“闻一多旧居展室”。

    1930年6月,闻一多担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良好的自然环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使闻一多终于能潜心于学术研究了。到青岛后,他全面铺开了对整个唐诗的研究工作,除完成《说杜丛抄》外,还撰写《全唐诗人小传》,编定《唐文学年表》,校勘全唐诗,选编《唐诗大系》。据梁实秋回忆:在青岛大学时,闻一多同时开始了《诗经》的全面研究,决心要把《诗经》这一部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彻底整理一下。此时的闻一多在四壁图书的斗室内,埋首古籍,秉烛笔耕,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期间,他成就了《唐诗大系》、《全唐诗汇补》、《全唐诗辨证》、《全唐诗校勘记》、《全唐诗人小传》、《唐文学年表》、《唐风楼捃录》、《唐诗要略》以及《诗经新义》、《诗经通义》、《风诗类钞》、《诗风辩体》、《诗经词类》等各类著作计有近20部。此时亦开始了《楚辞》的研究。

    在散文《青岛》开头,闻一多这样描述青岛:海船快到胶州湾时,远远望见一点青,在万倾的巨涛中浮沉;在右边崂山无数柱齐挺的怪峰,会使你忽然想起多少神仙的故事。进湾,先看见小青岛,就是先前浮沉在巨涛中的一点青,离它几里远就是山东最东的半岛——青岛。

    置身于这优美的环境,身心愉悦的闻一多不但能安心的做学问,而且作为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闻一多还广纳了谭戒甫等一批年富力强的专家学者。在青岛大学期间,闻一多虽然远离诗坛,精心致力于唐诗和《诗经》的研究,但对新诗的发展仍系念于心。当看到自己学生的创作后,欣喜若狂,并给他们的诗集《悔与回》以很高评价。臧克家自印的第一本诗集《烙印》也与闻一多慷慨资助和为之热情写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30年12月,有感于诗坛的热闹,又受徐志摩办《诗刊》的催促,花了四天工夫,创作了《奇迹》。这是他在青岛期间的唯一作品。

    1931年1月,闻一多被迫辞职离开了他深深挚爱并眷恋着的青岛。

    在青岛期间,从表面上看,闻一多已醉心于学术研究和教学,但他那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以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却丝毫没有改变。1931年青岛大学一个学生无故遭到日本浪人的殴打,中国警察为了取悦日本人监押了这个无辜的学生,正在上课的闻一多听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毅然挺身为学生鸣不平。他一面大声疾呼:“中国!中国!你难道忘了吗?”一面找校长评理。在他的带动下,愤怒的学生们奋起斗争。在闻一多和学生们的强烈抗议下,警方被迫释放了关押的学生。通过这件事,一个爱国忧民、浩然正气的斗士形象也深深的印在了青大师生们的脑海里,从此,大家不但敬重闻一多的学识,而且更加敬重他高尚的人品。

   虽然闻一多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但是他留在青岛的足迹,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那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向前进!

 

十六、杨振声与青岛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山东蓬莱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0年考取官费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后又攻读教育心理学。1924年回国,历任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28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30年6月任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校长。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常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全国解放后除在北京大学任教外,兼任北京市文联创作部部长。1953年任东北人民大学教授兼该校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主任。

    山东大学创建于1901年,30年代出现过一个兴旺时期,即国力青岛大学时期。杨振声就是这个时期的校长,是山东大学这一时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省立山东大学陷于停顿状态。南京政府下令将其改建为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6月,由老教育家蔡元培举荐,杨振声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

    当杨振声来青后,住在黄县路一座二层小楼里,他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学养深厚、作风典雅。在任青岛大学校长后,从青大聘请的专家、教授来看,他的确是把重视学术摆在了重要位置。当时,可谓名流云集,人才济济,阵容堂堂,形成鼎盛一时的局面。

    杨振声在办学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山东在历史上,对于哲学、文学地位皆甚重要。只是近来开发迟钝,一时落后,人且并将其历史上的地位而忽略之。青大作为地方高等学府,其责任也自然重大,对于历史上的地位,不但恢复之责任,而且光明而扩大之。”确然,青岛大学的建立,为青岛以及山东在文化、科学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

    他还从青岛的地理环境、自然优势以及全国沿海城市的具体情况出发,在青大大胆提出逐步增设海边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历史学、考古学和哲学等学系的设想,尤其是海边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等,当时在其他大学均未设立,是很容易形成青大的特色。在他的首创下,青岛大学乃至改为山东大学之后,海洋科学始终是国内独步,后来在山大的基础上建立了青岛海洋大学和中国科学海洋研究所,使青岛发展成为全国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对此,杨振声的贡献是巨大的。

    在国立青岛大学的发展中,杨振声一心扑在事业上,工作任劳任怨,在工作中,他也积极发挥群体的智慧力量,坚持实行民主办学的态度。同时要求大家对他进行监督。他的这些实实在在的语言和行为、优良的民主作风,在青大深得师生们的好评和尊敬。

    杨振声对教学质量特别重视。他认为“学生在好而不在多”。对此,在青大“学则”中明确规定:“学生全年有三种不及格或必修学程二种不及格者令其退学。”因此,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头两届淘汰率分别达到了42.5%和25%。

    杨振声在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学术交流,把学术交流和研讨摆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在杨振声的苦心经营和细心研究下,青大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所以一切都走向了正规的发展之路。

    杨振声不仅在大学教育,而且在儿童教育工作上都有着深厚的造诣。

    1932年,请大学生要求国民政府抗日,去南京政府请愿,因蒋介石不满,杨振声被迫辞职,于1933年返回北平。

    杨振声不仅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一名反帝反封建、积极宣传抗战的坚强战士。

 

十七、王林与青岛

王林(1909-1984),原名王弢,现代著名作家,河北省衡水县人。1930年4月底在北京今是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年秋考入青岛大学外文系,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该校地下党支部书记。1932年秋,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领导工人业余剧团从事进步戏剧活动。1933年被派往南京,在国民党通讯部队做兵运工作,后转西安在东北军做地下工作,参加了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冀中平原革命根据地从事军事和地方工作。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局顾问、天津市文联副主席等。

  1930年8月,王林以王滔的名字考入青岛大学外文系,与中共青岛地下党组织接上关系,是年冬转为中共党员。开学以后,国立青岛大学发现有的学生使用假文凭考入大学的学生,要开除。但是学生认为只要考上大学就算有文化,为此学生进行了罢课斗争。反动当局以“共产党煽动学生暴动”的名义,开除了60多名参加罢课的共产党员和团员。这是国立青岛大学的第一次罢课斗争。王林说:“这是一次受经验的锻炼,从中学习到如何团结大多数,如何指导学生运动。”

    1931年下,国立青岛大学迎来了第二批新生。刚开学不久,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国立青岛大学地下党支部发动同学成立了“反日救国会”,募捐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12月初,举行抗日罢课,进步学生抢上火车到南京请命,每到大车站,学生们便下车进行抗日爱国宣传。沿线铁路工人都很支持学生们的爱国运动。王林说:“这次运动,使我深受教育,感受到了群众的力量。”

    国立青岛大学学生请愿团到达南京后,上街积极宣传抗日。当请愿团回到青岛后,学校没有开除任何一名学生,也没有给带头学生“记过”。王林在《青岛大学两年三次罢课斗争》中写道:“1932年初,全国抗日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大大的鼓舞了正在斗争的青大学生”。

    1932年春,学校颁布了“学分淘汰制”,王林等青岛大学地下党支部成员认为这是学校当局用“学分”来压制学生抗日活动,应该予以抵制。这是,青岛大学当局秉承南京政府当局的文化围剿意图,又在学校内进行了一系列禁止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和学术自由的措施。

    党支部成员分头行动后,组织进步学生成立了“非常学生会”,要求废除学分淘汰制,有进行抗日斗争的自由。学校予以拒绝。之后,王林等组织进步学生进行了第三次罢课斗争。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李春亭以《青岛时报》记者身份参加了党支部的积极分子会议,商讨如何搞好罢课斗争事宜。

    此时,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解散国立青岛大学,学校风声鹤唳,形势十分紧张。王林、俞启威等坚持留在学校继续编辑罢课专刊。

    有一天,国民党特务便衣突然包围了国立青岛大学,王林迅速从后窗跳出,由今红岛路上山逃走。从此,他离开青岛,奔赴上海。

 

十八、俞启威与青岛

俞启威(1912-1958),又名黄敬,祖籍浙江绍兴。1912年出生在北平。1930年在上海参加左翼文化运动。1931年至1933年,就读于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青岛市委宣传委员。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不久参加领导北平“一二.九”等学生运动,并担任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学委书记、北平市委书记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奔赴延安,参与创建抗日根据地,先后担任晋察冀区党委书记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平原分局书记。参加了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晋察冀边区财经办事处主任,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企业部部长。建国后,先后任天津市市长、市委书记,中共一机部部长、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1930年动,俞启威入国立青岛大学作旁听生。次年暑假,他考入青岛大学物理系后,由上海来到青岛,在青岛期间,他积极参加了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随着东北的沦陷,12月2日,青大学生南下请愿团一行约180人,不顾青岛当局的阻挠,抢上火车,奔赴南京。俞启威是这次南下请愿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革命热情高涨,表现出突出的活动能力,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共党员。

    1932年春海鸥剧社正式成立,因俞启威曾在“南国社”当过演员,故让他出面组织“海鸥剧社”,由他负责。海鸥剧社成立后,在俞启威的努力下,赶排出了两个话剧。1932年5月28日,首场在青大小礼堂演出《月亮上升》和《工厂夜景》两个剧目。当晚演出时,校内外“观众不下千余人,济济一堂,诚属空前盛举,颇得观众赞美”。这两出话剧在“九·一八”事变后演出,很有意义,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反映良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海鸥剧社的演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他们深受启发和鼓舞,很多同学从只顾读书的书生变为抗日救亡的积极分子,也对青大的学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久爆发了青岛大学的第三次全校性爱国罢课运动。

罢课斗争越演越烈,南京国民党宣布解散青岛大学,学生纷纷离校回家。秋季,国立青岛大学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俞启威在山东大学继续上学,继王林之后担任国立山东大学当支部书记。这个时期,青岛市委重新组建,乔天华任青年委员兼青岛左翼代表,俞启威任宣传委员、左联领导成员,负责领导左翼剧联,被破坏的活动重新恢复,并从学校扩展到了社会上。

俞启威把主要精力用于领导和组织海鸥剧社的活动。作为一名大学生的俞启威,在学习之余,不仅要参加中共青岛地下市委的领导,参加左联活动,领导剧社,联系场地,组织演出。

1932年冬天,崔嵬接到舞台剧本《放下你的鞭子》,便将其改编为街头剧《饥饿线上》。春节期间,俞启威同崔嵬等人,带着简单的服装道具深入崂山农村,用当地方言为农民演出,受到热烈欢迎,鼓舞了青岛人民的抗日救亡的斗志。

1933年,俞启威被捕入狱,于同年秋出狱,从此他离开青岛到了北京,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后来成为著名的“一二·九”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十九、周浩然与青岛

周浩然(1915-1939),原名周世超,青岛即墨瓦戈庄村人。1933年加入青岛“左联”。抗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回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开展对敌斗争。1939年8月担任中共即墨县委委员、组织部长。同年9月,在西尖庄村开展工作时不幸遇敌被害,年仅24岁。11岁开始写日记,16岁从事文学创作,生前写下了1000多万字的日记、诗词、格言、读书札记。近年来,整理出版了《周浩然烈士文集》、《周浩然谈文学艺术》、《周浩然诗词选》、《周浩然格言选》等文集。

  在青岛革命烈士英名碑上,镌刻着一位英年早逝革命烈士的名字——周浩然。他不仅是一位坚强无畏的革命者,而且还是一位才华出众的青年作家、诗人。他出生于青岛,长期生活、学习、成长于青岛,在青岛投身革命并为之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是青岛早期革命文化战线的英勇斗士,也是青岛地区抗日武装斗争坚强、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周浩然出身于律师家庭,父亲为人正直开明,学识广播。受父亲的影响,周浩然从小就酷爱读书,勤于思考,立志报效社会和民众。翻开他的作品,可以看到这样的诗句:学习本为济世用,清淡古今少趣味。劝君仰看白云堆,劝君俯视江流水。人生如斯常易逝,少当努力待奋飞。……

    1925年,父亲送他到青岛北平路小学读书。12岁,周浩然先后进入青岛礼贤中学和市立中学读书。他阅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联共(布)党史》等马列主义著作,大量接触新文化,并在“五四”时期著名作家王统照先生的热心指导下,走上了新文学之路。后来,他又考取了北平大同中学,又先后到上海、南京求过学。

    艰辛的学习、不懈的探索、执著的追求,使周浩然眼界日渐开阔。他下定决心,要勇敢的担当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一生为真理而奋斗,为正义而牺牲”。他在《登高一呼百万众》一诗中写道:此心不平以廿载,积愿蓄志结英雄。登高一呼百万众,一扫南北建清平。

    结束了在北平、上海的学习生活,周浩然返回青岛并加入了“左联”。成为周浩然走上革命人生之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加入青岛左联后,周浩然与同志们一起组织读书会和时事座谈会,组成的《汽笛》文艺社,编辑出版了文艺周刊《汽笛》。《汽笛》的出版,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共青岛党组对周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1935年5月,周浩然进入新青岛报社,主编《小青岛》文艺副刊。上任不久,他便充分展露出犀利的革命锋芒和卓越德文学才华。在《法租界的惨案》一文中,他写道:“中国人的性命不值钱,中国善良的劳工群众们,只好被帝国主义任意的枪杀!开他们的心,做他们活动的枪靶!……但不悉政府怎样解决这事情……”

    1935年9月,他在《新青岛报》上发表了长达两万字的《漫谈文艺》,就文艺的方向、内容、形式及真、善、美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鲜明的论述。这篇文章在青岛新闻界和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39年8月,中共即墨县委成立。周浩然任县委委员建组织部长。当时,斗争十分严峻。周浩然主动要求到最危险的刘家庄一带开展工作。到各村开展工作,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1939年9月,周浩然到村庄开展工作,不料被叛徒发现,他英勇的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枪战,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

   “血溅碧草,肝脑涂地,这是革命人人应当准备的一步。”

   “我们今日所受的艰苦,便是明日所享受的幸福;我们今日所流的热血,便是明日灿烂的鲜花”。

   ——这是周浩然对革命人生价值的崇高理解,也是他对为革命而赴死的深刻诠释。

 

二十、丁黑丁与青岛

丁黑丁(1914-2001),山东即墨人。1928年,就读青岛市立中学高中文科,在王统照先生指导下,走向文坛。九一八事变后,投身革命。1933年,在青岛参加左联,后又参加中国共产党,一直从事左翼文艺运动。1940年到延安,任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秘书长,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在中央研究院和中央党校学习。后到晋察冀边区任文联理事、《北方杂志》主编,冀鲁豫土改工作团副团长、工委书记。1948年南下,任《中原日报》副刊主编和中原文协副主席。建国后,历任和兼任中南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长江文艺》主编、中南作协主席、党组书记,中南文化部文艺处长、中南局宣传部文艺处长、中南局文委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文艺委员、党组成员、中共武汉市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联二、四届委员,中国作协一、二、三、四届理事。

    在王统照的关怀和扶持下,于黑丁参加了青岛市立中学的一个名叫“无名文学小组”,从此为于黑丁走进文坛奠定了基础。这期间,于黑丁创作了《乡情》。

    1932年10月,俞启威和乔天华这两位青岛文化战线上的先锋人物,介绍于黑丁加入青岛左联,于黑丁很快成为了青岛左联的骨干。1933年,由乔天华介绍,于黑丁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加入青岛左联后,于黑丁和同志们一起学习进步书籍,讨论、传播革命理论和进步思想。在周浩然的提议下,于黑丁等组成的《汽笛》文艺社,编辑出版了文艺周刊《汽笛》。

   《汽笛》,是左联青岛小组出版的唯一刊物,主要成员是土生土长在青岛的作家。她象征革命的号角,表达着宣传真理、唤醒民众的希望和决心。她像一把匕首,刺进敌人的心脏。《汽笛》的出版,在群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怒了国民党反动当局,他们逮捕了文艺社的部分成员,通缉于黑丁等成员,查封了《汽笛》文艺社。于黑丁被迫于1935年转移到北京。从此,他以加入青岛左联为契机,踏踏实实地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