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有多少个字:转:从市委副书记的秘书到安利的囚(11-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45:24
(2010-07-19 10:34:46)转载 标签:

情感

(11)
  再回到那天晚上的晚会,我看到了在整个体系里面的四个巨头:“太人物”“真人物”“大人物”“罗四钻”。我刚才说了,我是从“真人物”身上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大人物”基本上每次类似大会都是最后一棒的主持人,因为他对各位人物的销售是一流的。“真人物”发迹于西南,但是我是第一次见到。他实际上是“大人物”的下级部门,实际市场比“大人物”还要大,正是他在97年国家全部整顿传销,仍坚持做安利才让“大人物”在安利消失一年后重出江湖。
“真人物”原来是德阳的一位乡镇党委书记,部队转业干部,他的人生经历也是一段辛酸史,这些东西都是我进入安利高级培训班才听到的,在新人班是绝对不能讲的。如果新人知道做安利是这样辛苦,这样惨烈,早被吓跑了,那些做了一两年的老人已经受伤很多,从“皇冠大使”身上就可以看到“原来这些都是安利的规律呀”。于是擦干眼泪,又继续上路。实际上安利的老人们只有在这种场合才能共同疗伤,抱团取暖。

  96年“真人物”接触到安利。后来他也到了深圳考察,认定了安利是一个机会。当时他已经面临自己创办的乡镇企业即将破产的压力,但是他做安利是绝对不能提这些的,他只能说自己是几家企业的老板和乡镇党委书记做安利,安利新人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他做安利真正的原因。这些分享只会在安利很高层面才能分享。甚至他有一个月的时间,他被检察院关进看守所,他在里面狂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以励志。这些在我后来离开安利时无法排遣心中的郁闷时被借鉴。我对十篇羊皮卷背得滚瓜烂熟。“真人物”实际上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个人,对我影响很大。他身巨债,在机关根本混不下去了。破釜沉舟辞职出来做安利,居然通过安利基本还清了个人债务。2005年也就是我做安利的第二年,我听说他已经还清了个人债务。我说过98年安利重新开始营业,如果你当时坚持做安利一定是机会,你可能在今天成为安利的受益人。“真人物”走过的从98年到安利最高峰的2005年的过程,是安利从不到1亿的营业额做到170亿的过程。可惜我决定做安利时不是98年,借鉴同一模式成功已经极为不现实,我怎么可能陪伴安利从170亿走到上万亿的营业额。除非是这样,我不可能成功,何况我们进入,安利就开始走下坡路。我当时是意识不到的。
  2004年我经营的企业实际上也出现了巨大的困难,投资上千万,生意很好的酒店就是不赚钱,原因就是投资过大,装修太豪华,经营项目繁杂,出现了严重的定位失误。餐饮价格就是卖不上去,当以量取胜时,你的毛利也相应下降。所以心里其实已经有一种对失败的恐惧。甚至已经预感到企业在几年后的失败。“真人物”的出现给我打了剂强心针,我有可能通过安利来解决企业的问题。因为我被告知,以我的影响力两年足以上钻石。不就两年吗!
两年后我每年就会有70万元的收入,现在的企业我即使不管再撑两年是没有问题的。那个时候我不就活出来了吗?我被假象和谎言误导了。


(12)
  再回到当天的晚会的话题。“真人物”的成功已经给了我一个标杆,虽然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他也没有完全摆脱自己的困境。我说过你不管是什么样的背景,你都可以在成功的安利的人里找到自己的标杆。当天晚上分享的我记得有著名的下岗女工德阳的尚钻石,有深圳本地老师出身的罗钻石,还有湘西女杰卖书报出身的范钻石,当然四巨头是一一出场的。配合精心选择的进行曲,气氛沸腾到了极点。我相信,在哪个时候,我们这些新人已经完全被融化了,而且已经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在台上分享自己成功感言的那一幕
  
今天我讲这些,我只是客观去分析安利经营过程的浮夸风和大跃进,我并不想攻击你们的人格。如果你们因此把安利这项销售工作回到正常的壮态,我想我就是有贡献的,毕竟这些所谓安利的成功者每个人的今天都走过的是一条艰辛的路。
  安利里人才济济,很多人本身就是从事文艺工作的,这让安利的晚会、酒会总是热闹非凡、熠熠生辉。由于不同类型的人展示的成功,可以打消你对安利所有的怀疑。况且,这些酒会、宴会所有人都是正装出席,看过那些电影上的酒会吗,来宾个个都是气宇不凡、光鲜亮丽。绝不是你看到的想像中的下岗女工、无业人员做安利的那幅景象。安利已经开始朝着锁定更高层面的人的方向发展。即使那些在传统行业做得还不错的人,都有可能因羡慕安利这帮高层表现出来的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在一起打拼的团队精神而选择安利。

在安利人眼里,做安利就是选择了安利的生活方式。安利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自我安慰,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说一下晚会上的尹钻石,据说2004年规划了7个部门上了DD,在团队里面就被认定为行政钻石。他是安利年轻成功的代表,他上钻石也就是二十八、九岁吧。他原来曾经是成都体院健美操队的成员,体院健美操队曾经获得过全国大学生健美操团体冠军。他个人也曾经过获得四川省大学生拉丁舞比赛的冠军。毕业分配在成都市做一名警察,不久就辞职做安利。安利的讲师就像“抬头见碧落”说的,对于他们在从事安利前的经历要么拔高,要么压低。拔高目的是影响层面高的人,压低就是吸引比他们层面更低的人。安利对人的要求是来者不拒,不管你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也认为在这个环境里能改造成好人。尹钻石就是属于需要拔高的人,因为太年轻,又没有什么工作经历,他的过去的经历最重要是就全国大学生健美操团体冠军成员和四川省大学生拉丁舞冠军,为了团队的需要最后这些头衔就简化成全国健美操冠军和四川省拉丁舞冠军。
  安利的讲师和所有的分享者都在开场白讲到自己的经历,我明确告诉大家这所有的分享的经历都有加工的成分,只讲好的不讲坏的。经历可能基本是真实的,但是为什么做安利却是大有隐情的。有的在传统行业正在经历失败,有的是工作确实没有什么前途。比如“真人物”那么他就只讲自己做安利之前是几个企业的老板和乡镇党委书记。讲这个话,我相信他是痛在心里的,他不能说我也是千万负翁,是因为走投无路了才来做安利。那么同样我进入安利因为我特殊的经历,我也会说之前我是做什么什么的。别人一听,哇,放弃这么多来做安利。安利果然有吸引力,果然是可从事的事业。
  一样的,我分享的经历确实是真实的,但说实话当我自己以成功人士告诉他们,我所有的经历都是为安利准备的时候,我却从来没有告诉他们,也不敢告诉他们,我在传统行业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这才是我选择安利逃避的原因。因为在安利里面这些都是消极语言,人人得以诛之,所以直到我离开安利,直到大家看到我顶级豪华的进口佳美换成了捷达,最后到走路做安利,我也没有告诉他们,我做安利是为了挽救自己出了状况的企业。现在因为做安利也彻底失去了挽救这个企业的所有希望。
 
写于 2009年6月21日 上午
 (14)
  我也很奇怪,为什么一个晚会我写了这么长的东西。仔细回读了一遍,我其实真是不断在反思与总结,夹杂对安利运作机制的批判。写这个帖子我才想明白,现在安利就是靠这一大群安利精英制造的浮夸风和大跃进支撑着。

没有安利成功之路,用榜样的方式制造出来的宏大场面,就不会有安利的今天。据说这种宏大的场面已延伸至海外,一些境外安利体系已经把这种大会搞上上万人的规模,中国大陆一些有层面的人,会被邀请到这样的大会去锁定。反过来,这些人回来分享他们在参加新加坡、马业西亚的成功大会的经历,又成为印证安利可以成功的谈资。可怜的中国安利人为做安利支付的成本更高了。如果有一天台湾放开自由行旅游,我相信陈婉芬在台湾举办的大会也会烧到大陆来。

  到了广州,我们就在这个新会场参加一天半的大会。准确地说,我参加的这次体系全国性的大会叫钻石种子班,就是为当年冲钻石的进一步打气鼓劲,为第二年要冲钻石的制定目标,加油打气的大会。从来这样的高层面的会议都要配合开新人班和中级班,充分利用全国性的师资资源。因为整个体系所有的高聘领导人都云集深圳,机会难得。
会议的形式,与我在成都参加的大会流程一模一样,只不过,你听到的是不同地方的老师讲同样的安利。不同讲师有不同的成功历程,所以当你的心已经进入安利,你仍然会听得津津有味
大会快结束时,无论是新人班还是中级班,还是钻石种子班。都会给状态最好的学员进行表态的机会,在音乐声中,给出几个名额,鼓励大家冲上讲台。一批又一批,个个慷慨激昂,激情满怀。“我要做安利”、“我要上钻石”的口号调动着全场的气氛达到顶峰。各位,不幸的是,在未来两年中,台上永远都会出现笔者的身影。我很快就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安利人了

  说一下安利最致命的武器。这是我想清楚,为什么自己这样一个高智商的人,居然在安利里面呆了两年才放弃。这就是“每会必到,每到必会”。为了在安利中成功,我们真害怕违背了这一条最高原则,因为当时在广州,我们团队的最高领导人“太人物”,告诉我们以他自己十多年在安利中的经历,这是唯一的成功法则。当我们下决心做安利时,就决定不去违背这一条原则。其实这就是让你脱离你原来熟悉的环境,只呆在一群自吹自捧的人堆里面去获得尊重,这就是抱团取暖。

  安利会议中有一个专门课程叫“成功者的特质”对安利成功者需要的成功特质进行了集中描述,其中很重要的是坚持的能力。作为自认为具有成功者特质的这一群老板是有很大的纪律约束的,正因为这些所谓的“成功者的特质”让我们做安利非常痛苦时,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具备成功者的特质,而选择继续坚持


(15)
  两年的时间我几乎每次都参加了在深圳小梅沙举办的类似钻石种子班和企业家论坛。冠宇体系在未来两年专门为锁定企业老板和其他行业的成功人士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大量这样的企业家论坛,把安利锁定新人引向更高层面,这真是安利运营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这在其他体系也得到推广,这更加大了今天安利浮夸风的广度和深度。从那以后,确实大量的老板级的人物进入了安利。
作为老板和机关干部做安利的典型代表人物,我成了大会小会的分享者,我相信自己和那一群先加入安利的老板的分享也助纣为虐,让许多老板们误听误信进入了安利,不但安利没有成功,传统行业的生意也被荒废了。

  今天,我认为安利在中国已经异化成为最毒的传销毒药。
当我三年前放弃安利到北京的时候,还在为自己曾经在安利中说了如此多的豪言壮语而羞愧,因为我离开安利时,我自己还有两三条线在做,我骗他们我是去开拓外地市场去了。
然而在北京很短的时间内我又被别人跟进了。一次因我发求职简历,接到几个做安利的陌生电话,要给我介绍一门持续经营的生意。另外一次我被骗到一个安利的会场外,说是对我的项目感兴趣,帮我找风投,那时我在参加赢在中国的比赛,刚进1080。约我的号称泰康人寿一个全国销售冠军。她实际还处于被跟进的状态,她的上级部门是一对从事安利不到一年时间的夫妇,结果,我帮助那位过来打配合的DD“杀死”(安利里指帮倒忙,让已经做安利的人放弃安利)了那一对做安利的夫妻。因为我说完那些消极语言,我看到她真实的同感的眼神。
我告诉她我曾经做了两年多的安利,我亏损了30万元,而你只做了不到一年,我说“恭喜你们已经比原来穷了,而且你们会比你们现在更穷”。


写于 2009 6 22日中午

(16)
  写“我在安利的2年----真实再现,告诉你我经历的一个真实的安利”帖子的抬头见碧落,也是在2004年加入安利的,那么她应该非常清楚当时安利的运作机制。
那个时候还没有放开办理营业代表卡。安利的营业代表的业绩计算是由自己推荐人员的业绩和自己直接销售产生的业绩来计算的。安利的营销人员从来都是这样金字塔式的排列才会产生差额奖金。在优惠顾客不能进行推荐,他们实际在体系内部又是被当作营业华表对待的情况下,实际上他们推荐的优惠顾客就只有办到有卡的上线老师那里,变成平行的排列。但在我们内部非常清楚,谁是谁的部门,这一条原则还是坚持比较好,因为不这样,出现抢线的情况,团队就会散掉。这就出现,优惠顾客推荐优惠顾客(实际不能进行任何的推荐),甚至达到第九代的奇观。理论上即使开放办理营业代表,按照每个营业代表要连续做3个9600净营业额才能取得推荐的资格,那么第九代的优惠顾客也要在27个月后才能办到营业代表卡。

  在后来安利恢复办卡时,这种情况实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因为已经成为优惠顾客的安利人他明明是另外一个优惠顾客的部门,但是又已经办成了有卡的上级部门的优惠顾客,如果是已经结婚还好办,就直接把他的另一半办成上级部门推荐的营业代表,如果单身就先要退出优惠顾客身份,还要等上几个月才能被自己真正的上级部门推荐为营业代表。而他的下级部门都因此必须等到自己的上线老师先办成营业代表,才能办卡。所以当时不同安利体系之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抢人现象,因为可能你在一个体系“看懂”了安利,但是这个团队无法给你办卡,所以你就容易被能给你办卡的团队抢走。
各位,看懂了吗?做安利,“人”才是最核心的要素,人头意味更多的业绩,意味着上级部门的上聘。如果没有人头,没有人头金字塔式的层级排列就没有安利,今天的安利不管怎么变,在它最核心的内部计酬系统,一定是按照这样的层级来计算薪酬的,这意味,今天你要做好安利,你仍要不停地介绍他人进入安利系统。

    讲述上面的东西,没有做过安利的人很难听懂是怎么回事。当时那些以优惠顾客身份运作的安利伙伴,居然在这种情况仍然能呆在里面,等上一两年去拿这个营业代表卡,从而真正取得从事安利的资格。可见2004年安利“事业”在中国的火爆程度。也可见安利在当时强大的吸引力。但是调整期很快就到来了。因为安利进新人是越来越困难,2004年以后进入安利的人开始经历安利业绩的下滑时期,在总业绩没有增长的安利中国,后加入的人如何能得到发展?而在2002年浮夸风盛行下已经走过两年多时间的老安利人,这个时候大多数由于自己的团队不能快速进人了,他们的财政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大量的老安利开始流失、放弃。于是我在加入安利的两年里,也经历了两个会场变成一个会场,然后又进行会场搬迁的过程。从两个会场各有100多人,变成一个会场100多人,最后一个会场只有几十个人。

  在2004年我所在的整个体系推行的是一次性投资9600元净营业额(约12000元实际投资额)的经营模式,想做安利的人,即使你还是优惠顾客身份,你都会被以各种理由劝说,必须把安利当成一门生意做,至少投资一万多元,没有任何风险。即使卖不完,自己一年消费完,家里的人健康因此受益也是十分划算的。当然在投资“打货”(到店铺买货)上是多多益善的。按理说,这种运作模式是一种违规的操作。但是安利公司与运作安利的团队是一对共生的寄生体,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操作帮助安利实现了大量的销售,所以这样的操作,是得到默许的。
  由此看出,安利对中国政策的研究确实是非常透彻的。我认为安利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总有办法避开政策的风险,通过巧妙的制度设计,规避现行政策。从98年重新营业,它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一直都存在,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那些安利人有恃无恐的原因。
中国人的贪婪在安利里面显露得淋漓尽致,因为为了所谓的未来,我们可以妆扮成天使,所以进入安利的新人总是为这个环境的温情所打动。特别是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受到挫折的人,更容易被吸引进来。


(17)
  有网友问,到底营业代表和优惠顾客是怎么回事呀?在之前我已经对优惠顾客和营业代表做了一些解释。安利公司规定,优惠顾客是安利营业代表或经销商发展的顾客,可以办优惠顾客卡自己在店铺买货消费的。实际上优惠顾客就是安利人长期跟进的未来做安利的生力军。在2002-2004年底,安利停止办营业代表卡,这期间大部分做安利的人都以优惠顾客身份运作,这就出现了优惠顾客业绩达到DD业绩的奇观。因为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安利人可能下面有上百个以优惠顾客身份运作的安利人,但实际上业绩可能都分配在上级部门指定的营业代表卡上,这叫配合上聘。但在体系内因为他们实际产生的业绩达标,就被团队认可为DD或银章,并受到内部表彰。实际安利公司并没有认可。
2004年开放办营业代表卡规定必须连续做6个8400净营业额(我刚进入的是9600)才能成为特约经营商,具有每月推荐一名营业代表的资格。后来减少到连续做3个月8400就具有推荐资格。后来直销立法后,中国取消多层次直销,安利当然也未能避免,所有从事安利的营业代表和经销商又变成营销部员工,高聘位的安利人的又变成营销部经理、片区经理,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

  今天安利的计酬体系在内部仍然是不变的,也不可能变,这是安利奖金制度所决定的,在全球都是一样的,可能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不同规定3%、6%、9%、12%、15%、18%、21%等相对应的销售净营业额,比如在2004年以前9%对应的9600的净营业额,另外加3%的奖励,2005年就减少为8400的净营业额。但这套制度不是会变的,不管今天它用了怎样的伪装术。因为这是安利的真正的基石。如果没有团队计酬,就不会有安利。

  你知道吗?真正直销是绝对不以团队计酬方式进行的。比如网友提到的他自己生产家具放在网上直销,消费者直接绕过所有中间环节,在生产商手里采购,这才是真正的直销。这种才应真正得到鼓励,因为这才是为老百姓省钱。我举双手赞成。但是安利打着直销的旗号,打着取消中间环节的旗号从事的多层次直销,实际上在顾客之上的所有安利营销员就承担所有中间环节的角色。请问一高级营业主任为什么敢于8折销售产品?因为他的折扣是30%。而一个普通的营销部员工,他就算完成8400元的净营业额,可能也只有12%的折扣。

  铁的事实说明,安利金字塔的层级制度就是中间环节。应该说与传统的流通环节没有太大的差别,环节更多。只不过唯一的差别是,上级部门赚取的是下级部门的差额。而下级部门还心甘情愿,即使自己亏损,亏得血淋淋也愿意,当然这是在他们对安利的成功深信不疑的时候。反观传统分销模式,每个环节只赚自己应该赚的那一部分,每人环节都是赚钱的。
    过去我们说中间环节还理所当然,认为是合理的,现在互联网时代,太多的中间环节就不是合理的,何况安利还人为制造了这种十六级以上的中间环节。
我的妹夫是做汽配零售的,他上面从厂家到全国总代理、大批发商到四川的批发商有三个环节,他的上级批发商已经有几千万资产,他是最后分销商,十年下来也有几百万资产。但是安利不是,只有站在最上层的分销商能赚到钱,即使他们,我先前已经分析,大部分也只是花高价钱买到一个旅游指标而已。赚钱的也许只有那些已经从事多年安利的老钻石、老翡翠。

  全国安利经销商、营业代表数以百万计吧?请问全国一年产生的钻石有没有500人?安利公司敢不敢公布真实的数字?今年大家看新闻,有12000名安利高级经销商去了宝岛旅游,这些挣够了旅游积分的包括了所有的安利中国的高级领导人,大部分首次挣够积分一定是亏损大户,剩下的就是一些老的翡翠和钻石,这个数量少之又少,这就是为什么钻石在安利里会倍受推崇。我大胆估算一下,全国安利营销人员真正赚到钱的不会超过1000人。能达到收支平衡的不会超过2万人。各位,上百万人托起不到1000人的金字塔顶部!!!

  只要是以团队计酬,就是传销。在美国,安利就是传销,只不过在中国传销已经成了贬义词。在中国人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当代现代化的陷阱中诚信的缺失的情况下,直销或传销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帮凶,更带来的人性的极大扭曲。取缔安利,实际就是真正地向传销开炮。只要安利多层次的经营模式存在,传销就不会消失。毕竟安利是传销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