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 off:浅谈新形势下中医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32:09
【摘要】笔者从事中医推拿多年,作为千万中医中的一员,深感新形势下中医发展之路充满荆棘,本文通过对中医发展历史、中医优势和现实中医发展中难点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探讨相关解决对策,意在探索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中医发展之路,复兴凝结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中医学!
【关键词】中医 改革 中医院 对策
中医学是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中国传统医学学科。“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一、中医历史——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集大成者
纵观中医整个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以其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等,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针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则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内容,形成了医学雏形。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整个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期。医巫分离,医学具有更显明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并趋于专业化。在此期间,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秦汉时期,中国现存最早的具有系统理论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则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也是在此时期内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此外,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最突出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来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割据的状态,但医药学在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面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医学的全面发展积累了经验。西晋医家皇甫谧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的基本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编排,撰成《针灸甲乙经》,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对世界针灸医学影响很大。公元701年日本政府制定医药职令时规定,本书为医学士必修书。
隋唐时期,国家重归统一,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形成了一种空前辉宏气势。中国医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说明当时的外科手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唐政府于公元659年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公元713年,日本官方就以此书的传抄本规定为学医的必读课本。唐代医家孙思邈被人尊为“药王”,他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公元752年,王焘著成《外台秘要》,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在此时期,医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成果,这也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
两宋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的重视在医药发展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宋政府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学生所学课程包括《素问》、《难经》、《伤寒论》和《诸病源候论》等,在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特别是在针灸教学上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他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是这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公元1057年,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大约在公元十一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
辽、夏、金、元与两宋王朝并立以至元灭宋统一全国,这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大融合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学派争鸣、民族医学奋起的一个辉煌的时期,为多元一体化的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了蓬勃的生机。中医学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即:刘完素,认为伤寒的各处症状多与“火热”有关,因而在治疗上多用寒凉药物,被后世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由外邪侵入人体所生,一经致病,就应祛邪,故治疗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后世称之为“攻下派”;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时重在温补脾胃,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土”故被后世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疾病应以养阴降火为主,被后世称之为“养阴派”。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明代吴有性认为传染病的发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他称之为“戾气”,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无论体质强弱,触之皆病,这就突破了中医学历来认为的病邪是由体表进入人体的传统理论,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十七世纪中叶,这无疑是一伟大创举。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明代,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在探传染病病因、创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中药学研究等进入新的层次。中外医药的交流范围已达亚、欧、非许多国家与地区,中学的输出、西学的东渐,使中外医学文化在交流接触中,互惠受益。
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王清任躬身于人体解剖,著有《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之革命论者”的开拓进取精神。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上述的这一切,是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的历史梗概。它表明,中医学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而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世界医学史上所罕见的,同样,中国古典医籍数量之大,名医辈出,人数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此外,中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医学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称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与现代医药共同构成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
二、中医优势——千年医术精华的魅力呈现
中医,源于修真养性之士对于生命活的深刻体验和领悟,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体各系统之间整体的协调与平衡,疗效卓著,故能历千载而不衰!有人说过: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西方人的实验室是设在屋子里的,而东方人的实验室是设在人体内的。从某一角度上说,在物质领域,西方现代科学是遥遥领先的;而生命领域,东方人则掌握非同寻常的奥秘!东方人具有含蓄而内省的民族特性,在悟道之时,总是闭上眼晴向内“看”,用这种“融于物中”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使东方人更能够抓住问题核心,从本质的角度去看现象。所以,中医历千载而不变!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站在事物的对立面去看问题,从现象看本质,所以“其路漫漫而修远兮,不得不上下而求索”。
现阶段,我国的医疗改革遇到了很多困难,看病贵、看病难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国计民生问题,与此同时,西医的不足和缺陷,不断变异的病毒,治疗与药物应用上的困惑等等问题也逐步显现,相比之下,中医的优势却显露出来了!这是回归,是中医几千年来特有魅力的再现,是人类尚未发现的中医的科学性之所在。经常见到权威文件上说,要发扬中医的优势特色。其实,优势与特色不是一回事。中医的优势,是指其他医学不能而中医自己独能做到者;若是都能做到,则难称优势;或虽都能做到,但中医做得比其他医学做得更好,则也是优势,比较优势。中医优势很多,难以尽述,综合来说,中医主要有以下七大优势:
第一、防病于未然历来是中医的优势。形成全民健康意识,用行之有效又简单易行的保健手法和养生手法防病治病,而养生的意义大于预防,预防的意义大于治疗,这正是中医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中医提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首先,中医能通过“望闻问切”把握人体五脏六腑的内外环境,提前预防和化解影响机体健康的不利环境和因素,调整身体内的不平衡,把疾病治疗于萌芽阶段,“亚健康”状态。都市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亚健康”问题,这与生活环境、生存压力、心理状态的影响密不可分,属于典型的社会学疾病。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心理、情绪也就是中医认为的七情六欲等原因引发的疾病占大多数,我把它们都归结为“都市病”。对于这类“都市病”,非药物疗法大放异彩,养生保健占主导地位,中医防病于未然的优势尽显。其次,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此乃中医之精华,借之可以预测未来年份疾病的发生、性质。
第二、中医讲究:“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不仅是防病于未然,更是养生保健,使人健康长寿,不得病,无疾而终,是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众所周之,一块钱的预防相当于8块钱的医疗,但中医的养生远高于平常所说的预防。
中医养生方法有多种,比如运动养生。《黄帝内经》云,经络“决死生,处百病”。中医的体育是养生体育,又称为导引,“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西方的体育是竞技竞体能体育,往往使运动员一身伤,一身病。又如饮食养生,中医讲究食疗,讲食物四性五味的平衡搭配而不讲营养成分,讲“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讲吃饭“七分饱”。而西医讲营养成分,于是美国“专为中国儿童”研究了BAYBAY营养粉,可如今,很多肥胖儿仍然营养不良,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此外,中医之养生方法甚多,不可能尽述,如孙思邈倡导养生13法,现代化音乐养生、书法养生等等,亦是中医养生之法。
中医之养生保健绝非现代医学之预防。现代医学所谓预防,讲的是隔离,讲的是消灭致病微生物,讲的是不接触致病原,而中医之养生保健首先是调理人之身心状态,劳役适度,其次才是运用药物、针刺等疗法,调理脏腑、经络、气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甚至是普通百姓都意识到,在追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过程中,西方和东方都犯了相同的错误,卫生资源过多的投放到疾病的治疗而不是预防上,从而忽略了公共卫生系统、人力资源以及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是这个错误带来的后果,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显的更为突出和严重。养生的意义大于预防。遗憾的是,今天的人们在西学“征服自然”思想的浸淫中,基本忘记了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
第三、中医非药物疗法可以养生、保健和治疗,为中医所独有。许多人一提中医就是中药,似乎中医只是用药治病。产生这种错觉的一个中药原因在于,自从将医疗推向市场以来,中医非药物疗法过于便宜,养活不了自己,在中医院日渐萎缩,才是人们误认为中医只是用药来治病。中医不仅用药,还有各种非药物疗法,中医的非药物疗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简便易学,例如针、灸、引导按跷、拔罐、刮痧、按摩、点穴等等,这是世界其他医学所不具备的,利用几乎人人可以掌握的中医非药物疗法防疾病是中医另一大优势。
各种非药物疗法可以养生,也可以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尤其是,群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非药疗法自我治疗和保健。非药物疗法在花钱少甚至不花钱的情况下,可以满足群众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需要和日常强身健体的需要。即使对重大疾病,非药物疗法也有很好的疗效。同样,非药物疗法与用药一样,也是调动人体的自康复能力(或曰自组织能力、自愈能力)。如果人体元气耗尽,没有了自康复能力,什么药也起不到作用,所谓“治得了病,治不了命”。中医从不邀功,从不认为治疗是救人一命,只是为患者提供一点帮助而已,靠的就是患者的自愈能力;如果患者没有了自愈能力,没有药物能够起死回生。西医总想靠药物力量代替人体去消灭敌人,其实往往像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一样,消灭了敌人,连同自己也一块消灭了。 魏慧强教授提出新世纪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做的治疗、保健与养生)与主动(医生指导下患者自身做的治疗、保健与养生,尤其是按医生开出的以引导为主的运动处方、行为处方与非药物疗法处方进行的自我治疗)相结合的医学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强调了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意义,特别是在医生指导下患者自行进行非药物疗法对自身治疗、保健与养生的意义。
第四、中医擅长治疗慢性病、老年病和疑难杂症。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也是最有特色的医学科学。中医的存在,不但最有效地保存了中华文化,而且支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医疗保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至今仍在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现阶段,西医的困惑,为中医的复兴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在中医系统和整体观理论的指导下,今天的中医,面对瘟疫、癌症、艾滋病、疑难杂症、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能发挥令人难以置信的作用。最值得关注的是,治疗这些现代顽症,中医的优势不全是寻找现代高科技产生的有效药物,而主要是用治疗理念的先进性,智慧人体的优越性去扶正祛邪,预防与治疗。无论病毒怎么变,始终以不变应万变,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自身强才是防病治病的硬道理,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预防力上。中医针对“邪气”,抑制;增强“正气”,固本。
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他们对于慢性病、老年病、多因素疾病几乎是束手无策,而且认识到中医擅长于治疗这些疾病。美国总统医疗顾问方励培先生2005年底来我国科技部也讲到,中医适于治疗慢性病,承认他们在这方面没有优势。中医学辨证论治疗主要是无创伤性获取病理信息,思外揣内的功能观察,整体动态的诊察内容和简便、经济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等优势,其单味药及复方的药理作用具有多效性,特别是复方药比单味药有更优越的整体调节功能,可以更有力地纠正机体的各种不平衡状态,为有效地治疗复杂疾病奠定了基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真正发挥中医防治慢性病、老年病、疑难病的优势,则可解决老龄社会的医疗保健问题。中医不仅能治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对慢性病、老年病、疑难杂症非常有效,对于这些多因素疾病,现代医学没有很好的办法,而防治这些疾病,正是中医的优势。
在临床治疗效果的调查中,中医内科的优势病种以心、脑、肺、肾及糖尿病、肿瘤等为主,中医不仅可以治疗上诉疾病,还有同属于内脏慢性病和内分泌病及病因复杂或原因不明的病种。对于常见病疲劳综合症,西医体检结果,指标都正常,因此没有治疗方法,而中医可以整体调整,调和气血、调和五脏、补养气血,就可以缓解不适。如糖尿病治疗,中药降糖并不占优势,但对并发症有很好的疗效;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能明显延缓慢性肾衰的病理进程,而治疗肿瘤则是从整体提高人体的综合抗病能力与机能恢复能力,减少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减少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其疗效;对于中风,中医药的治疗在降血压和快速清除出血、急救等方面大不及于西医学,但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针灸、推拿有着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此外,一些被西医判定的“不治之症”,一些经西医化验、透视、拍片却无法诊断的疾病(如头晕目眩、疲倦无力、心悸、失眠、健忘、无名发热等),一些服用西药有过敏反应和副作用以及长期服用西药产生抗药性的人,到医院检查,指标都是正常的,因此西医就没有治疗方法,但从中医的认识来看,人是一个整体,从整体来考虑,调和气血、调和五脏、补养气血,就可以缓解这些不适,从而达到驱病强身的目的,因此采用中医药治疗往往能有满意的疗效。中医这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针刺麻醉更为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
第五、中医药最大的优势是治疗急性病和防治外感热病。中医治疗急性病由来已久,但时下世人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扁鹊使虢国太子起死回生之事几乎妇孺皆知。有同志总认为这是个案。但没有个案,怎么有统计规律,怎么有大样本?摘掉张秋菊的大瘤子不也是个案,何以大力宣传?西医用手术给患者换脸更是个案,千百年内会有几例?不也在大力宣传?! 董建华教授说过:“我国历史上的名医都是治疗急症的能手,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医治疗急症受到了影响,给人造成一种错据、误会,好像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其实,中医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乙型脑炎、外感高热等急重症方面,都已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如果医学忽略了人体自我实现健康的能力,自我实现痊愈的能力,光是扮演一个救火队队长的角色,只盯着去消除病因、清除病灶,就会造成现在越治病、病越多的现象,而且很多时候西医全剂量用药会造成“抗病难”现象的出现,而中医则不会出现过度诊疗的现象。
所谓外感热病,即西医说的病毒性感染病,如SARS、艾滋病等。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此没有有效疗法。西医药杀灭病毒,苦于没有找到合适药物;疫苗似乎是个好的预防办法,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病毒变异太快,疫苗研制无法跟得上病毒的变异,而且疫苗有毒副作用。中医从来不主张杀灭病毒,也无需弄清病毒是什么样子,只需扶正祛邪而已。中医这一优势是世界其他医学所不具备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治疗SARS病人,采用中医疗法治愈,始终未用呼吸机,创造了三个“零”的奇迹:零死亡,零转院,医护人员零感染,而另一边,由于大量使用激素等药物,西药治疗的SARS病人患肺部纤维化和骨坏死病的人至少1/3以上,以中医为主治疗的病人至今尚未发现特别的后遗症。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迄今20多年,世界各国的努力终无结果,致使西医大家到处宣扬艾滋病永远治不好,但来自民间的中医主动上艾滋病村免费为他们治疗,疗效奇佳,稳定了民心,中药只需吃几个月最多一年即可停药,不反弹。由此可见,中医治疗急性病、外感热病有优势,然而,我们今天中医院的急诊室都是用西医方法急救;国家艾防办、国家疾控中心都没有中医。我们殷切期望,中医主管部门领着中医界重新占领急症阵地。
第六、中医简便廉验。与西医相比,中医的另一优势是简便廉验。“简”是指中医级化繁为简,只需望闻部切即可确定病情,证论治,所谓“大道至简”;“便”是可以就地取材以及所施手法方便,所谓“天生万物,无一非药石”之谓;“廉”是中医治疗费用少,中药价廉物美,往往是现代医学治疗费用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验”则是中医疗效好,几十年来中医治疗乙脑、流行性出血热、SARS、艾滋病就是证明。又如,作为中医重要组成之一的推拿按摩,它就十分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正由于这些优点,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对正常人来说,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病人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医独有非药物疗法,以世界1%的卫生费用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就是明证。美国总统医疗顾问方励培先生说,中医介入医院治疗后,住院时间减少一半,费用减少一半。据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WORLD HEALTH REPORT》和官方汇率计算,2001年,占全球人口21.0%的中国消耗的卫生总费和占世界总额的2.1%,而占全球人口11.4%的西方七国集团消耗了世界卫生资源的77.0%。虽然中国人均卫生资源消耗量与以达国家有天壤之别,但我国人均寿命却与他们不相上下,一个基本原因是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西医医院医疗费用相比,中医药费用平均每人次为125.73元,西医药费用为180.61元,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人次西医药费用均高于中医药费用。全国3991项医疗收费项目中,中医仅97项,且定价低,有些甚至低于成本。前几年有记者曾去北京某医院挂过专家号,费用是200元,而在北京医科大学的国医堂里,坐诊的专家许多都是博士生导师级的人物,但每次的诊费却只有区区的15元。
第七、 中医学有着独特理论优势。在生命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对生命复杂现象及其规律作直觉观测、灵性感悟、整体把握;在疾病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从整体上认识患病是邪气胜正气衰也就是人体功能的失衡所造成的;在治疗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整体调节人体功能失衡状态以及未病养生的预防思想、辨“证”求“本”的诊断方法、发掘正气潜能、自组织自调节的治疗原则上;在医学观上,中医认为医学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大生态的综合医学模式。总之中医学的世界观、生命观是众所周知的整体恒动观。
首先,中医的医学哲学优势。中医的整体观与现代生物全息论、系统论不谋而合,表现出哲学上的优势。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哲学优势所在,这个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医的哲学基础,所以强化“道在于一”,是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2、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变化规律。中医发展史表明:古往今来的中医学家都没摆脱哲学对他们的支配,这是把握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关键。各种卦的变化起源于阴阳的对立,阴阳刚柔作用的发挥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这种哲学思想也一直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哲学的指导就没有医学的成功。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已经意识到,非线性复杂系统已经成为一种成功的求解问题的方式,是处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一种跨学科方法论,这就反证了中医强调的整体观、系统论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所在。
其次,中医的研究方法优势。对偶统一格局式的多层次研究是中医学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个医家的学术思想和风格都反映在其对偶统一的格局之中。中医传统研究方法早就寓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一些基本逻辑方法于其中,而且尤其重视逻辑推理的作用。中医在其研究方法上的优势具体表现在1、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用归纳法把许多分处的现象,或者一些状态归纳总结,这就是一个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过程。2、近400多年的现代历史中,还原论思想及其还原研究方法,认为整体性能是组成部分性能的机械相加,生命的高级运动可以还原为低级运动,生命和疾病的现象完全可以用物理、化学规律来解释清楚。随着科学的发展,还原论及其研究方法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而富含生物全息论、系统论内容的中医药学却显示出优势。
最后、中医的研究思路优势。科学理论应当具有客观真理性、全面性、系统性、逻辑性等基本特征,中医的理论体系就具有以上特征。其一,中医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并且是可重复的。其二,其理论能从普遍现象出发,整体而客观反映人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尤其是整体观念和系统方法。其三,中医理论的论证和推理方法是合乎逻辑的,它强调辨证论治,在临床实践中,理、法、方、药一体。
三、中医现状——外强中干、处境堪忧
在漫长历史岁月中,中医治愈了无数的疑难杂症,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使到了今天,在健康领域,她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医以其卓著的疗效深受广大群众的信赖。近几年来,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好像全世界都在大唱中医药发展之歌。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中医药事业投入的不断增长,中医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在“中西结合”声里,在所谓的“中西并重”下,中医表面似乎大发展、欣欣向荣,可实际呢?中医却是危在旦夕!
一、废除中医呼声不断。自清末国学大师俞樾在1879年发表《废医论》,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开始,就一直有废除中医的争论。在中国百年历史中,关于中医的存废问题,有过3次大规模的争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1929年中医存废之争、建国初期中医科学化之争。在反对中医者当中甚至有很多知识界的文人,象鲁迅、梁启超、郭沫若、严复、李敖等等。2006年初,中南大学的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以及在网络上发动“取消中医”的签名,因此引起了医学界网络时代的中医存废的争辩。2006年10月30日的新浪网刊登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路琰对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的一篇访谈。何祚庥表示中医理论落后,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这套理论是不科学的。曾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方舟子在2007年所作的新书《批评中医》中提出:中医理论体系不是科学,它与现代科学思想、方法、理论、体系格格不入,应该彻底地否定、抛弃。
二、中医已沦为西医陪衬。在所谓的“中西并重”下,全国几乎每个县都办了中医院,可泱泱大国又有几家中医院不是西医为主、中医搭配呢?现在,每二十家医院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医院;每二十家个体诊所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诊所。中医队伍,解放几十年仍然和解放初期的30万人差不多,而西医2000年就已达157万人。面对全国中医院如此尴尬的处境,国家的政策实难敌市场的选择。国家扶助中医医疗机构的经费虽然逐年递增,但直到2001年国家单列的中医机构基建经费也只有3500万,而全国县级及县级以上中医院有2000多家,仍然是“僧多粥少”。2002年国家卫生事业费为371.68亿元,占国家总财政支出的1.69%,但中医事业的费用仅有31.33亿元,不到卫生事业费的10%,仅占国家财政支出的0.14%。再者,在全国中医院里赢利者寥寥无几,亏损或濒于亏损者为数众多,因此,许多基层医院已相继取消了中医科。有的医院虽然保留了中医科,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科目的齐全,对于其是否赢利则并不寄于多大希望。虽然中医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中医在其些方面尚显局部的繁华,但是,如果我们依然抱着盲目乐观的态度,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那么,终有一天,中医会沦落成为一种普通的民俗疗法,然后,渐渐地、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
三、中医人才严重短缺。近百年中医的继承发生断层,许多民间医师丧失了祖辈的行医资格,许多珍贵的秘方随着持有人的离世已经失传,还有的正处在失传的边缘。再看中医教育,中医没有现代科学那样的通透性,必须靠学生个体自身去用功,因此师徒传承就显得必不可少。但是,现在严重西化的教育模式则中断了这个过程。不少老中医哀叹:“辛辛苦苦五十年,培养中医掘墓人”!时至今日,老中医的东西绝大多数没人继承下来,随着一大批老中医的离世,许多中医绝技都被带进了黄土,使新一代中医的水平远不如老一辈,并且还一年比一年差,使现在确有真才实学、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中医越来越少,使老百姓现已很难找到真正的好中医了。在医院里,一方面,由于看中医的患者日渐稀少,中医业务难以为继,许多正值年富力强、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医从业人员正在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国家还在大批地培养新人。相当多的学员毕业后难以就业,或从事医药保健品推销、或到健身娱乐中心去做按摩,由于此类工作并不稳定,许多人最终不得不弃医从商,另谋它就。
四、中医地位在群众心中地位有所动摇。长久以来,中医在我国从来不乏支持者。可是,这并不能说明中医在它的发源地“活”得令人满意。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14677人参与),87.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相信中医”。不过,有趣的是,调查中仅有27.7%的人声称,“如果生了病,愿意首先看中医”。针对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中医中药是伪科学”的说法,卫生部表明了态度:坚决反对并同时指出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中西医并重”是中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另据某门户网站近期一项20219人参与的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中医”。由此看来,中医得到了政府和大多数公众的“力挺”。然而在谈到为什么“相信中医”时,人们给出的理由却不尽相同:74.4%的人认为是由于“中医确实能治好许多疾脖,41.8%的人则觉得“中医是国粹”,还有31.0%的人认为“中医的理论让人信服”。在另一项调查中,仅有27.7%的人生病后首先想到看中医,61.3%的人认为“中医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不乐观”。这些现象都说明中医虽然有很多优点,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显示出了对中医的不了解、不信任,甚至导致有人排斥中医,提出要抛弃、废除中医药。
五、中医形象在某些国人心中严重受损。按摩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分为医疗按摩和保健按摩两种,前者是对症下“手”,需要从业者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后者则被大家俗称为休闲按摩,它对从业者要求不是很高。正是由于该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不高,从业人员也就难免鱼龙混杂,很多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学习和职业培训,根本就不懂按摩技术就上岗执业,结果对客人造成了伤害,同时,由于按摩场所的隐秘性,很容易成为有些人进行色情交易的去处,这对按摩业的声誉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一项对“按摩”一词的认识与理解的调查问卷中,29%的人认为在刚看到“按摩”一词时会联想到娱乐休闲,有62%的人认为按摩是保健。虽然大部分人知道按摩就是推拿,但是还是有16%的人不知道是什么。9%的人认为按摩是简简单单,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93%的人认为按摩能够治病防病,但是有36%的人不知道按摩是我国发展最早的中国传统医术和69%的人不知道按摩有独立的发展史。这些现象说明人们普遍还是知道按摩的,但是对其概念很模糊,不是真正的认识、理解按摩这门学科。
四、根源探究——深刻剖析症结所在
第一、中西医结合使中医发展偏离正常轨道
一提中医,人们就条件反射地想起传统中医,既然传统,必然有落后,落后就要现代化,中医现代化就成为了改变中医的一种思潮,所以,打着中西医结合的旗号,用西医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中医药,而正是由于所谓的“中医现代化”,使得今天中国的中医变成了一个怪物,既不是中医,也不是西医,成了一个怪胎。于是,发展中医要么走中西结合之路,要么走西化之路,都是花大力气引进西方医学来规范、指导、完善中医,而没设法从中医本身的内部着力改正、完善,这本来就忽视了“内因”才是事物发展主要依据,也未明了中、西医本来就是两个不同时空中不同角度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它们永远不可能相交,更永远不可能重合。究其根源,就是从骨髓深处不相信中医,以西医为至理。如果按这几十年的老路走下去,中医大厦会全被偷梁换柱而成一种新的西医。
首先,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实质上是现代医学以科学的名义,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医的思维方式,使中医的观念日渐僵化,从而导致了最为致命的后果——中医疗效下降!由于西医观念的渗透和影响,使得许多中医师在临证之际,不知不觉陷入了西医僵化的思维模式,使其完全脱离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导致中医在学术上的精髓及特色丧失殆尽,变得名存而实亡!其次,中西医结合,使得“中医西化”,以致许许多多原本中医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却因此而未能治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常常见到许多患者,因久治不愈而饱受疾病折磨。不少人患病之后,在本地治疗不效,就去外地求医,西医不效,则看中医。中医不效,再看西医。如此反反复复,时间长达数年,甚至十多年之久。最终,有的成为痼疾而遗恨终身,有的则转化为绝症而导致死亡。
中西医结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中西医有无必要结合?又该如何结合?这些问题必须在经过深入的论证之后再作出决定。如果抱着“大跃进”式的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去改革中医,那么,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将会被某些人“革”掉“性命”! 越来越多的人正意识到“中西医结合”所带来的危害,纷纷呼吁要保持中医特色,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大力倡导“中西医结合”。孰是非孰,难有定论。其实,两者都忽略了问题的关键:即许多名老中医都是在行医多年之后,才开始学习西医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他们有关中医“辩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在此前提下,适当地了解一些西医的知识,对其提高临床疗效或许有所帮助。也就是说,只有在中医“辩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的前提下实行“中西医结合”,才有可能是有利的,否则,将未受其利而先蒙其弊!
第二、中医管理机制僵化导致中医举步维艰
国家政策是提倡发展中医的,可是,在执的过程中,却往往难以落到实处。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对中医药的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过度发展西医,几乎忽视了现阶段中国国情下中医的价值和在人民健康保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医之衰落,与其僵化的管理机制有莫大的关系。中医现在的管理,与其说是管理,不如其说是“管制”!在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即整个地区的中医产业还不如一所西医医院!中医医院、诊所则寥寥无几。一方面,中医医疗机构严重不足,加之业务萧条,又无法申请行医执照,以致大批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人,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另一方面,许多无医疗技术的江湖骗子长期挂靠医院门诊非法行医,虽经整治,屡禁不止。多年来,中医之管理松紧失度:该严格把关的地方不严格,该放宽限制的地方不放宽。许多酷爱中医之士欲以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竟然所学无用武之地,实在令人沮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竟争,某些医疗单位不是在业务素质、经营管理上下功夫,而是寄希望于主管部门的扶持与干预,希望通过停止发放行医执照、限制他人发展,从而使自己的业务免受冲击。这种剥夺一部分人的权益去保障另一部分人的权益的做法,实质上是一种变向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专制的市场垄断行为,显然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加入WTO后,国家将允许外资独资或合资开办医疗机构。既然医疗市场对外都已经开放了,还有什么理由对内却严加控制呢?建国60年来,我国医疗经费主要是投向城市,投向西医,高中级医生80%集中在城市,高中级医疗设备基本上在城市,大量医疗经费投入在购买高级昂贵的设备上,中国成了西方倾销淘汰医疗设备的大市场。有些地区,高级昂贵的医疗设备在大城市的拥有率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所谓物极必反,危机与机遇并存。国家并没有发挥政策这一杠杆的作用,撬起中医的脊梁。没有给予中医高度重视,抢救和扶持民族医、民间医,用最少的钱为最大多数人服务,没有解决好医疗经费、卫生机构设置与人口分布的倒挂现象,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第三、中医教学质量与现有传承模式低下导致中医继承面临困境
1、中医现在的教学模式,既没有突出特色,也没有抓住重点。中医教育西化,不强调言传身教,轻技能、不重实践。这样培养的人看不到中医的实效,也无法临床实践,他们不理解中医、不相信中医。长此以往中医将只剩几句空话。教学内容的设置很不合理:学生在学习中医的同时,还要学习许多西医的内容。西医科目设置过多、内容取舍不当,无疑大大消耗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中医基础还远远没有打牢的情况下就同步学习西医,只会造成观点上的冲突和思维上的混乱!以致许多该掌握的内容没有学深学透。
2、中医是一门文化,更是一门艺术,它是一门需要练出特异的诊治技能为人们健康服务的学问。不但要外证,更需东方特有的内省功夫,通过内视反观之法练出透视五脏六腑、气血经穴的功夫来,方才达到中医的最高境界。而师傅是中医学子必不可少的引路人;中医经典和其他古籍,既是中医最高境界的写照,又是步入中医殿堂的金钥匙。现在没几个人重视这些,中医怎么能搞得好?
3、中医是深深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土壤中的一朵奇葩,其研究对象又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人,故自古以来,中医择徒:一要高尚的品行;二要超常的智慧;三要扎实的中华文化,尤其是汉语言功底;四要广博的学识,最好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间学问无所不晓。可现有的中医学子,多是末流大学生,各方面都难以达到上述要求,试想一下,如此高智慧的东西交给下等智慧的人们去做,能搞好吗?
4、中医现在的教学,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对于所有科目的教学,几乎都是以讲解理论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实践。即使是毕业实习,也不过是蜻蜒点水、一带而过。如果将中医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大部分,那么,凡以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者,当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针灸、推拿、骨伤等科目,则当偏重于实践技能的培训。不重视中医针推基本理论、基本功,不强调临床技能,使针推临床疗效大打折扣。针推临证时,许多医生不能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和辨证论治手段,经络腧穴定位不准确,不能熟练运用多种针具针法,推拿手法也难以做到持久、有力、柔和、均匀、渗透,无法刚柔相济,这导致针推医术衰退,临床疗效很不理想。
5、首先,目前卫生部门的一些法规和政策严重束缚了中医药资源的充分利用。如规定执业中医师必须在注册医院行医,这样的规定严格限制中医人才自由流动,严重束缚了中医药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各级各类中医考试均把外语作为一门核心考试科目,在中医人才的选拔中普遍存在“外语一票否决”的现象,使得那些热爱中医的学生往往因外语考试不能通过而处于被排斥的境地。最后,目前全科医生的考试内容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西医内容,全科医生选拔中存在着“重西轻中”的现象,这不符合《宪法》21条“中西医并重”的规定。
第四、中药剂型落后是制约中医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远离繁琐的家务,开始注重享受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治病总是希望治疗方法越简单越好、见效越快越好、服药越少越好。说起喝中药,人们一想起它那苦涩的味道,煎煮过程繁琐、服用量大、不便于携带保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成为一个致命的弱点。特别是一些老病号,长期喝中药都喝怕了,一提起中药就叫苦不迭。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可以听患者诸如的此类议论。许多人都承认中医治病确实有效,但却不愿服用中药。这种认可中医却又拒绝中药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中药是中医最常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却偏偏在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上脱离了患者的需求,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中医事业的发展!虽然有些中药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且推出了许多精致的中成药制剂,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并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市场十分需要中成药制剂,另一方面,企业推出的中成药却又滞销,这种现象令许多业内人士深感困惑。原因在于中成药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毕竟,患者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不可能原原本本地“照方生病”。当中药剂型未能配套开发时,其实用性就会大大降低。
第五、中医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部分人学术信念动摇
首先、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自卑心在作怪。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五四”等新文化运动几乎彻底否定、并葬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然后大量引进西方的东西,就连始终高喊“扬弃”的鲁迅也口是心非地对传统文化持太多的否定,中医被他说成是“骗子”,近几年来,这种民族虚无主义、自卑心理遍布社会各个角落,还似乎愈演愈烈,这样一个已背叛祖宗的民族,已丧失传统文化的国度,中医这传统文化的精粹就丧失了其生长的沃土,不能开花结果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其次、 蔑视传统,迷信西方科学。现代西方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的确给社会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加之我们从小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科学,传统文化学习甚少。面对两千年来一直奉《皇帝内经》为最高典范的中医,自然太多的迷惑、不解,也厌烦、轻视所有中医经典、古代文献,我们中的多数人转而视西方科学为现代科学的至高真理,如此薄古厚今、贬中褒外,自然导致中医的发展脱离其原来的轨道而步入险境。
再次、庸医的泛滥,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形象,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在国外,转眼间便成了国医大师;在国内,他们打着中医的牌子,用西医的理论,改造着中医,美其名为“中医现代化”。真正懂得传统中医精髓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然而,好的中医太少了,打着中医旗号的虚假宣传又太多——这些都是致使许多人不太相信中医的重要原因。总体来看,中西医夹杂居多,有疗效的中医太少;滥竽充数者居多,真才实学者太少;冒牌中医居多,纯中医太少。
第六、医药发展滞后,中医医术与中药研发相互拖累
虽然,国际植物药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但是,作为中医药文化发源地的泱泱大国,我们所占市场份额竟然不足区区的5%!我国有上千家中药企业;但是,越来越多中国人却被“洋中药”重重包围! 一方面,我们艰难地挤进国际市场,勉勉强强占据了一“足”之地;另一方面,我们却将极其庞大的国内市场轻易地拱手相让!目前,我国的中药企业虽然为数众多;但真正有实力参与国际竟争者寥寥无几!中药企业难以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其营销生物链严重脱节!中药疗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医医术的运用!没有中医作为基础,滥用中药的结果,将不仅仅使中药在疗效上大打拆扣,甚致还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长此以往,中药将逐渐失去人们的信任;路,将越走越窄!这种情况数年前已经出现,如今正愈演愈烈。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的医药界人士大都对此视而不见,企业家们只顾忙着搞中药的开发、销售,但其结果往往是倾其力而难以见其功!何故?没有中医向患者推荐使用,中药的销售将只能严重地依赖广告。广告支撑多久,药物就存活多久。这种运作方式,不但增加了经营成本,而且,还大大缩短了药物的生命周期。加入WTO后,医药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凭借其在技术、资金管理上的优势,迅速抢占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欲拒中药于门外。多一所中医医院,就相当于多了一所中药专营店;多一名中医医生,就相当于多了一名中药义务推销员,多一份中医医术的运用,中药就多了一份竞争优势!中医文化对于中药的发展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医药相依、唇寒齿亡、废医存药、好运难长”!这十二个字既是真言,又是咒语。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五、中医改革——势在必行,功在千秋
中医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被西医看成是解决人类未来健康问题的终端医学,我们自己不能“做在饭箩边饿死“,不能身在宝山不识宝。传统中医文化如果不能得到传承,我们就是败家子,就对不起老祖宗。所以,中医发展缓慢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如今中医已经走到了历史的重要关头,一场深刻的改革大势所趋。中医向何处去?“认识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成败。” 一切事物的成败,归根到底是认识和方法问题。要复兴中医,发展中医,关键在于把握时机,选准突破口,因势利导,科学开发,合理利用,逐浪发展,正本清源。
第一、加快中医药立法步伐,推进中医药法律制度建设
中医药立法关系全局和长远,大一统医药法十分重要,对中医的地位及其发展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中医药立法势在必行,国家理应加快这一立法进程。改革,就是要从尊重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保护中医药发展环境的立场,及时修正不利于中医发展的错误的、有瑕疵的法律法规。宪法21条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我们应该用这一大法来制定政策,不合理的政策法规应及时调整。传统中医中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现在的中医药政策法规的制定应该尊重这一中医发展规律。法律是人制定的,可以定就可以修改,只要符合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国家应该重新制定相关法律,支持和规范中医的改革与发展,同时要符合中医的科学规律和原理,而不是用西医规范中医。
第二、加强部门协调,解决影响中医药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要在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下,加强与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协调,增加投入,保障中医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调,完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办法和制剂室标准,制定符合中医药实际的管理办法。加强与科技部门的协调,强化中医药继承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与教育部门协调,研究起草《中国中医药教育发展纲要》,探索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和模式及人才培养质量监测机制。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协调,研究制定中医坐堂医规范管理文件,对具有一技之长和实际本领的中医药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的试点经验进行推广。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加强医院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监管,逐步建立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制度以及管理评价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两年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第三、加强中医医院管理和内涵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
在中医名院管理和内涵建设上,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管理和服务监管的长效机制,建立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制度,完善中医医院的评价、监测、巡查、预警和警示制度,探索医疗机构管理的新模式。1、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指定1至2所中医院,承担重大疾病的防治和学科学术指导工作;由县(市)区政府主办县(市)区级中医院,承担社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变现行不拨款或差额拨款为全额拨款,让中医院放下创收求生存的沉重负担,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2、加大对中医院设施、设备等的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各地骨干中医院的就医环境,并使一批中医院有能力采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能带头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指导并支持下级中医院。3、有关部门应组织制定中医、西医诊治疾病病种的诊疗常规,并明确各级医师在实施该诊疗常规中的责任和权力,纳入执业医师的规范管理,明确各地中西医院实施该诊疗常规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制度及其监督考核、奖惩、处罚办法。积极参与重大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消除“中医只能治慢性病”的误解,提高中医药社会贡献率;重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的不同需求。4、加强中医院的内部管理和行政监督。结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建立一套针对中医院的规章管理制度。建立相关专家组织参与中医院学科学术工作指导的机制、制度,同时加强卫生行政监督。
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建设这一核心任务,要从以下六个必须上下功夫。1、必须坚持中医办院方向,这一点要摆在首位。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是中医医院的立院之本、建院之基、兴院之源,如果偏离了这个方向,任何改革都不能说是成功的。2、必须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这是加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建设的突破口。中医医院的发展思路应该是坚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凸显亮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路子。3、必须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并安排经费。中医医院要将理论培训与临床进修、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研读经典与跟师临床相结合,探索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尤其要注重发挥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传、帮、带”作用。4、必须重视中医临床科研工作。要根据本地疾病谱和本院的技术优势,整合资源,合力攻关,并逐步将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检测手段纳入中医辨证论治体系。5、必须大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6、必须重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各个领域的作用。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仅要在常见病、多发病上体现,也要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大疾病防治上体现。
第四、中医药系统积极参与医改,充分发挥中医作用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医改的五项工作重点。公立中医院医院应做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发挥中医药作用。1、中医药系统要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制订,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力争在实施方案中更多体现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政策措施。2、要积极推进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机制、有利于中医药人员专心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分配机制和有利于中医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公立中医医院要严格落实政策要求,杜绝违规现象,并要用好优惠政策,注重调动临床医务人员使用中医诊疗方法和技术的积极性。3、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抓好、有所作为,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对中医药改革发展重大、长远、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政策和措施,出台鼓励使用中医药的优惠政策,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4、要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研究制定既能鼓励医疗机构提供,又能引导患者选择中医药服务的相关政策。探索建立充分体现中药内容、符合中国特色的基本药物目录和制度措施,进一步完善乡村、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探索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制定基层中医药工作指南,最大程度发挥中医的惠民效果
1、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首先,要做好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整体规划。制订农村中医药工作方案;制定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规划、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计划;制定农村中医药工作指南,加强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指导。2、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和能力建设。实施好县级中医医院业务用房建设、中药房建设、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医疗仪器装备和农村医疗机构中医民族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等项目。建设好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中药房,提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的基本要求。3、加强农村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协调,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和执业医师纳入卫生部为农村免费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扩大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实施好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以及农村基层中医在岗人员的中医专业大专学历教育试点项目。4、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力度。继续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以开展“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深入开展。
2、立足于中医,辐射民族医和民间医,把民间医有效组织和应用起来,形成自己的队伍和巨大的中医网络,以便于整理和完善中医药的理论,解决全民医疗卫生保健这一重大问题贡献力量。首先,建立民间医生等级制,相应等级与行医范围、治疗方式、治疗范围相适应,超越规定范围行医造成的医疗事故,将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民间医个体诊所,可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范畴,符合规定的行医范围和病种,纳入医保报销系列。其次,对民间医特有的“理、法、方、药”,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 “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应给予关心支持爱护和保护,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符合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条件的应鼓励申报。最后,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 “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对辖区内所有民间执业医生,应不定期进行检查,定期组织学习。民间医生大多没有专业的中医系统理论知识,需要对他们实施培训与提高,并组织和制定相应的等级培训考试晋升制度。这一做法,与院校毕业生形成互补,既符合中医发展的规律,又不排斥师承、家传、自学的方式,为中医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创造了优越的市场环境。
第六、大力加强人才培养,防止中医精华消失殆尽
首先,全国各省市、大中小城市,进行中医清理、整顿、改造,重新规范建立名符其实的中医医院,对原医院现有人员重新按照中医标准进行审核,对不符合中医医师标准的医生,重新进行学习和安排。其次,各级中医院校,可根据专业实际,尽快组织全国散在民间及中医院校掌握中医精髓的人编写教材,重新修订教材,拟定教学大纲,彻底改变现有各级中医院校“中不中,西不西”的中医教育管理状况,建立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的高等中医学府,培养纯中医的学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导师。改革中医的教学模式,提高中医教学质量。注重实践,“一切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宗旨!大力推进音像教学制品及教学模型的研制、开发和利用。再次,对全国范围内硕果仅存的少数名医,国家应给予重视,在荣誉方面、物质奖励方面、政策方面大力支持,允许他们设立门诊、医院,恢复师带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允许他们授徒,甚至于开办民办中医学校等。最后将各类中医考试的权限划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医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设置具体考试科目,取消各类中医考试中的外语科目,真正为建设一支名副其实的中医队伍开拓渠道,切实扭转目前各类中医考试中普遍存在的中医特色和优势淡化的现象。
第七、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首先,实施好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要提高对重大、疑难、传染性疾病治疗、研究、评价、规范的能力与水平;组织实施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切实改善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抓好重大疾病防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临床与科研结合,着重提升重点专科特色技术规范和水平;继续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科技管理和能力建设,推广科技成果,挖掘整理、研发民间、民族医疗技术和方药。其次,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积极推动中医药职业教育,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探索建立中医药毕业后教育制度。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和完善的中医药学科梯队。再次,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扩大“治未病”试点到所有三级中医医院。加强研究,推广“治未病”服务的方法、技术和设备,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大众绿色医疗工程,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第八、实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首先,组织实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程”,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为中医的繁荣昌盛提供文化的沃土。消除迷信,尊重传统,辨证的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各自的存在的重要性,明了人类科技越发展,物化程度就会越高,精神的文化的艺术的东西并不同步发展。找准中医发展之路。中医要发展一定要走自己的路,走纯中医之路,国家应大力扶持纯中医的发展。不要像现在一样不搞纯中医,中医还必须要懂西医、考西医。应象对西医一样,不要求懂中医,也不给中医处方权。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维护中医药的声誉,传播中医药科学观,形成全社会的中医健康保健意识。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研究起草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好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继续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开展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组织创作一系列中医药科普图书和音像制品。加强新闻宣传,完善新闻发布工作机制。最后,对于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人,应允许其申办行医执照及开设中医网站,以扩大中医的存在与影响。特别应当鼓励城市中过剩的中医从业人员,到郊区、农村去设立诊所,以缓解贫困地区医疗技术落后、群众看不起病的状况。
第九、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让全世界享受中医优势
提高中医药国际(境外)交流与合作质量,抓好项目协议的落实。完善并出台新时期中医药国际合作规划,适时召开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以中美、中法、中澳、中俄等重点合作的深入开展带动双边合作的整体推进。以国际科技合作与文化交流为优先领域,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的新发展。制定并实施在西欧一些国家开展中医药巡回展览计划。国家对掌握中医精髓的人员,授予国际中医是职称,给予极高头衔。鼓励中医药人员到国外发展,杨我国威,让世界人民得到最安全的、最实惠、最高效的治疗。此外,加强内地与港、澳之间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完善两岸交流长效机制。
第十、因势利导,提高中药制剂和中药生产
1、坚持中医药同行专家评审原则。从我国中西医并存的现实出发,中西医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中医药治疗具有优势的病种目录,并建立完善实施该病种目录的机构、机制和办法。2、各省、市、自治区建立中医医院的中药制剂中心(室),以利其承担辖区内县(市)、区级中医医院的中药制剂委托代生产,并修改完善其相应法规。各县(市)、区级中医医院建立中药炮制加工室,为各乡镇卫生院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创造条件,并制定落实相应法规。3、根据我国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及道地药材的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地区,建立药材种植园。筛选优质品种,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其尽可能在接近野生条件的状态下生长,以确保药材品质。4、将许多临床常用方剂及高效验方系统地开发为中成药制剂,并将数百味常用中药提炼成独立的浓缩颗粒或口服液,以带动中成药全面而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亦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保留原始煎剂。5、规范中成药包装的表述用语,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善相应法规,严格规范中成药包装上功效、主治等表述用语,突出中医辨证论治,从源头上制止不恰当使用中成药。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中医学是在汲取了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学理论及对疾病防治经验系统的总结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东方医药学体系,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传统医学理论最系统、内涵最丰富、应用最广泛、保留最完整的医学。中医学是一种传统科学和物心合一、高度思辨的哲学。中医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大生态医学、功能调节治疗学上,但同时也有其不足。中医学的发展应当发扬优势方面,直接用现代医学弥补其不足方面。不要处处与西医争短长、相抗衡。中医发展应当始终以中医为“平台”,而不是以西医为发展“平台”和发展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扶持与广大中医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医复兴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屠刚. 中医按摩疗法发展史简介. 福建中医药. 1982:45-7.
2、白天寅, 刘国忠. 试论武术文化的哲学基础. 中国科技信息, 2006.
3、王单一, 王耐. 传统武术功法对中医推拿学科的促进作用.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