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断电保护:引起小儿多动症的家庭原因|精神之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8:32:46

引起小儿多动症的家庭原因

本帖被 慕容小刀 从 健康贴士 移动到本区(2010-08-26)
家庭因素在小儿多动症发生中所起的作用至今不是很清楚,但对其发生、发展和结局都有一定的影响。儿童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家庭和社会背景。早在1897年Baldwin就发现儿童与父母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儿童并非完全地接受社会对他的影响,其行为也不是父母想怎样塑造就怎样塑造的。

一、小儿多动症家庭成员自身的因素
    (一)不良家庭环境
    Biederman以父母的病理心理水平和父母间矛盾冲突的程度作为不良家庭环境的评价指标,对140名年龄在6~17岁的小儿多动症患儿和120名正常儿童作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父母矛盾冲突的程度与ADHD的病理心理水平及社会功能缺陷有明显相关。后来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ADHD家庭关系的亲密程度、社会心理问题、品行障碍、情绪和焦虑障碍的共病现象等因素,可以预测儿童ADHD是否会持续到成年期,并且随着不良家庭环境因素的增加,小儿多动症的异常行为及其相关的病理心理水平也增高,认知及社会功能损害的程度也增加。Barkley等曾将83名ADHD青少年患者分为单纯的小儿多动症组和小儿多动症合并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组,每组分别为27人和56人,并与正常儿童作对照,研究其家庭矛盾、家庭信仰、父母的适应能力、母亲和青少年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结果发现,两组ADHD患者的家庭矛盾冲突均多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只有ADHD合并ODD组有极为突出的家庭矛盾冲突,且父母对亲子关系持极端不合理的观点,并有明显的婚姻不和、情绪抑郁的表现。
    (二)父母的精神病理
    父母的精神疾病史,酒精滥用史,家庭结构功能不良是小儿多动症或亚临床小儿多动症的预测因素。Eddy等曾对263名儿童作横断面调查,评估了低社会经济阶层、大家庭、一级亲属的精神病史、父母的物质滥用、母亲的心理问题、儿童围生期问题、童年早期的急躁脾气,以及左利手、神经系统软体征、言语发育迟滞、低自尊、焦虑和抑郁情绪等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大家庭、儿童期脾气急躁、左利手、低自尊与ADHD有关,而父母的养育方式却与ADHD无关。
    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与儿童活动过度有关。研究发现小儿多动症D儿童及父母存在各种精神问题,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和正常儿童的父母相比,表现有更多的歇斯底里、抑郁和精神病性症状。如果母亲患有抑郁症和注意力不集中,2~3岁的儿童也可产生与母亲相似的抑郁情绪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早期母爱被剥夺的幼儿到后来也可出现坐立不安和注意力易分散的现象。McCor-mick等研究了ADHD患儿母亲的抑郁情况,发现重性抑郁的发生率为17.9%,轻度抑郁的发生率为20.5%,提示当儿童被诊断为小儿多动症时,应常规考虑母亲的抑郁情况。ADHD患儿母亲的抑郁情绪,既可能是母亲对患儿难以管理的一种心理反应,也可能是内源性抑郁的表现。此外,多动儿童的父母较正常儿童的父母及多动儿童的养父母有更多的注意广度和冲动控制障碍,父母的症状与多动儿童自身的症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三)父母的不良嗜好
    小儿多动症患儿的父母较正常儿童的父母有更多的吸烟和饮酒现象。孕期母亲吸烟被认为是影响儿童认知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母亲饮酒会增加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多动和注意问题的危险性,母亲吸毒或物质滥用也是ADHD的高危因素。
二、小儿多动症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
    多动儿童父母的婚姻关系多不和谐,常常出现争吵,家庭成员间的情绪氛围很不协调。父母对患儿往往采用惩罚、管制的养育方法。缺乏安全感和稳定的家庭关系的儿童易出现多动症状,儿童从小缺乏母爱,必需的情感和物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常常出现活动过度和注意力不集中,但多动儿童若为良好家庭所领养,注意力不集中在家庭里可有所改善,而在学校里注意力不集中的改善需要的时间则较长。
    20世纪60年代过分地强调了父母对儿童的影响,而忽视了儿童对父母的影响。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父母方面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主要指父母亲的社会经济阶层、智力及教育水平,尤其是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低社会阶层的父母很少对儿童进行阳性奖赏,往往采取限制惩罚的方式。父母的生理特征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对亲子作用的方式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年龄偏小或年龄偏大的父母和中年父母相比,他们与孩子的交往相对较单一,老年父母一般不大可能约束孩子的行为。在性别差异上,母亲处理儿童的不良行为时比父亲遇到的麻烦更多。与儿童性别相同的父母更易于直接地控制儿童的不良行为。父母婚姻不和谐也改变家庭成员相互作用的方式。就整体而言,小儿多动症患儿父母比正常儿童父母存在更多的婚姻问题,这种婚姻的不和谐也可能是父母处理患儿不良行为的方法不一致所引起的。此外,父母的社交能力也与其对小儿多动症患儿的教养方式有关。社交范围窄的父母缺少教养儿童的具体方法,而且父母对ADHD患儿的教养所花的时间更多,减少了父母本身的社会化程度,因此,小儿多动症患儿的异常行为影响了其家庭的社会功能。
    2.小儿多动症患儿本身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儿童总的健康水平或患病情况可影响父母与儿童的相互作用,儿童的慢性疾病更是如此。儿童的躯体或心理发育水平影响其与父母的相互交往。尤其是儿童的智力水平、特定技能的发育水平以及语言能力。学校的学业成绩也影响儿童与父母的交往,成绩差的孩子和父母交往时往往表现出挫折感、抑郁或低自尊现象。父母对孩子的关切、焦虑、失望等情绪反应也必然对亲子关系产生影响。

三、小儿多动症家庭生活的环境
    Paternite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养育方式与小儿多动症的继发性症状如攻击行为、冲动破坏及缺乏自尊等有关。长期追踪观察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ADHD的影响不一,但父母和(或)教师对儿童缺乏理解,采取打骂或侮辱人格的教养方式,都严重影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的发展,导致多动行为的发生。
    家庭的自然环境也影响父母对儿童的行为反应,如温度、噪声水平、住房内人员的密度等。是否有他人在场也影响父母对小儿多动症患儿的教养方式,如在公共场所或家中有客人的情况下,父母对儿童多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
    在特定的情景下,如父母离婚、亲人死亡、家庭气氛紧张、学习负担过重、环境过分拥挤等情况下,儿童可能出现境遇性活动过度和注意力不集中,但持续时间不长,不良环境改善后活动过度及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能消除,应与小儿多动症相区别。但儿童长期生活在不良家庭环境中,则有可能发展为小儿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