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文县网站: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46:58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
 
○奉旨著作○
脚印▲赏律▲佛旨▲序文▲圣职▲凡例▲事迹▲祝贺▲恭贺▲
第一章→地藏菩萨示-指禅显佛光▲第二章→菩萨教佛法-念佛往西天
第三章→念佛愿力大-修行悟如来▲第四章→禅示一点通-深入智慧海
第五章→佛在心中留-禅法即是道▲第六章→正法禅中悟-执著即是惑
第七章→佛法度缘人-开悟即正觉▲第八章→道即佛三宝-迷惑指禅悟第九章→静慧开悟论-智慧由心生▲第十章→本愿经中说-圆满种福田
▲回向▲九华山传奇地藏吾萨应身事迹▲
脚印
[增录:地藏王出游(脚印)-取自圣德杂志232期
01前言--地藏王菩萨之广大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相信都耳熟能详,却鲜少有人知道-地藏王菩萨之圣号,其名义是指能含藏一切,如大地之无量.如果心地不能广藏,即变成了地狱苦,心地若能藏纳无量,即是菩萨,因此敬拜地藏王菩萨,就要时时恭学 的心量!大乘金刚经曾说:心是一切罪福种子.因此心能成天堂,也能作地狱,全系乎於心地之变化,所以学佛者当广发慈心,利润有缘,若不识本心,则学法无益,
02以下是一篇真实报导--
03林家佛堂约於年前突见大脚印,竟与菩萨生前所留鞋帽吻合,莫非真的神仙到此一游!
 
04住在[台湾]台中县,潭子乡,新田村,中兴路,的林姓夫妇,
05年前[1994]在家中佛堂发现脚印,脚印超乎常人,长约一尺六寸,相当於五十公分,脚印从何而来,让林姓夫妇百思不解,
06直至最近前往大陆安徽省九华山朝圣,参观地藏王菩萨生前所穿鞋帽,发现家中脚印竟与地藏王菩萨相互吻合,大感不可思议.
07林姓夫妇事亲至孝,因母亲身体羸弱,常年卧床,二夫妻为求母亲早日健康,一向诚心礼佛,
08并在家中佛堂供奉地藏王菩萨;每日早晚二课均唱读地藏王菩萨经,并将念经的功德回向母亲,祈求地藏王菩萨保佑多病的母亲康复,多年来始终如一日,不曾稍减敬佛之意.
09年前[1994]在天快亮时分,二夫妇在快醒未醒之际,忽觉听到丝竹之音,且有淡得若有似无的檀香味,原以为是邻人起早礼佛,却听得家中佛堂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二夫妻连忙察看,发现 在地上的黑布,竟出现大得出奇的脚印,
10而且那天早上竟烧出中柱香长,左右柱香较短的情形,经翻看香谱,却是(有神至).
11经过那天之後,林姓夫妻的母亲身体一天好过一天,不久竟然能下床.
12林姓夫妻为感谢神恩,最近随团前往大陆安徽省九华山朝圣,至化成寺礼佛,当地[导]游带他们参观地藏王菩萨金刚不坏金身[即不腐化之肉身],与参观地藏王菩萨所留下的鞋帽时,
13林姓夫妻赫然发现地藏王菩萨的脚大得出奇,与其家中的脚印竟能吻合,
14而寺中僧人告诉他们,地藏王菩萨常常出游去济世.
赏律
地藏菩萨奉佛旨公布助印乐捐者封赐功德赏律於左:
一,本书乃地藏菩萨奉佛旨亲躬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著作,凡发愿助印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圣典者,一切祈求之愿,皆可平安.
二,凡助印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百本以上者,均准予地府赦罪,消今世前世之过,并赐福报.
三,凡助印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千本以上者,为祈求往生净土或求祖先冥福者,如将功德回向西方净土及冥司,自能感应三曹,并渡往西方净土,或赐冥果.
四,凡助印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万本以上者,西方净土九品莲台因你虔诚感应而开,并赐妙法莲花台.若欲求父母康安者,或求改运消业,祈消病除苦业,可於每晚子时(晚上十一点)於家中神圣之前焚三炷香,合掌暗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十六声,虔诚诵忿有始有终,不可间断,百日以後,得菩萨感应赦除病业,酌赐福寿,并解前世今世之业障.
五,修道念佛者,助印本书,准其本性智慧光明,早日往生净土.
六,虔诚助印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於事业,运途,子女祈安,一切愿力,皆能如意平安.
七,凡一切叩求,可於家中神前或圣真天佛院,或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之佛前,立疏焚呈,将获神眷,赐予感应神速.
八,欢迎各地诸山长老,道长,大德慈悲助印赠送.
九,愿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一书之普化,能为凡尘苦海瞠忿无知众生,赦其如海业障.
十,如蒙慈悲助印,请将善款邮政划拨04949549号,圣真杂志社(台湾)收,并请於划拨单上注明助印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即可,南屏山圣真天佛院敬上-圣真杂志社.
佛旨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钦奉西天阿弥陀佛佛旨曰
*佛居西天极乐净土,天道转轮而化育佛子众生,分布宇宙中,历劫万千,至今凡尘,人伦败坏,念世上佛子众生,历受迷惑之苦,造业孽无止息,佛心实不忍之,故於天运庚午年农历六月十九日,西方召开佛法度化圣会,众佛.菩萨议知冥府地藏王菩萨,本愿宏大劝化度人无量,勋功伟德非凡.
*佛心喜之,特颁佛旨一道,命冥府教主地藏王菩萨,降笔著作禅典宝书,使人学禅佛法而得解脱生死,出离三界外,以收度世之功效.书名题曰: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希佛旨到之日.命派南瞻部洲台湾省南屏山圣真天佛院住持:静慧法师,往九华山百岁宫地藏菩萨普度道场,闭关禅修佛法,以心法传真著作,书成之日,论功德行赏.
*钦哉佛命,叩首谢恩.
*天运岁次庚午年农历八月十九日卯时[05-07时7日10月1990]颁命.
序文
九华山百岁宫万年寺应身菩萨降-庚午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卯时[05-07时26日10月1990]
诗曰
应度众生设道场 身居禅寺劝世人 菩提正觉指禅录 萨书圆满永留芳

*佛恩慈悲,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圆满於世宇,钦仰地藏王菩萨及静慧法师,悯惜世道修行者陷溺,不知如何念佛禅修功德,地藏菩萨不忍众生受报而下地狱,无时不亲自临凡渡化有缘人,於开示录中,苦口婆心,宣扬禅法佛埋,指引迷途众生,回头是岸,同登极乐.
*今台湾省南屏山圣真天佛院创立普化众生,阐教佛法,奉佛旨著作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善书一部,广渡迷惑众生,能引入禅修而悟,认佛法归道,拔除人间一切苦,超升极乐西方净土,以进大同世界平安.
*本指禅开示录,内涵有禅的智慧,有净土念佛方便法门,以正念正己化渡众生心,使修行者能断六尘之扰,知悉一切法即是空,以禅教训示,以增智慧如海,实乃禅法智慧醒世良箴.
*本圣典乃冥府教主大愿地藏王菩萨,亲临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与台湾省天台山灵隐寺住持静慧法师,合作扶笔著书而成,对答充实,希能珍惜遵守修待方便法门,共挽世尘,方不负佛度众生宣化著作之实义.缘此书於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著作,今特降驾序一篇,愿此书早日颁行天下,渡尽众生,正法永住,早登西方极乐净土,爰谨以为序.
*应身菩萨降驾於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
钦奉佛旨著作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善事圣职表
佛旨:奉佛特赐命著作
开著:天运岁次庚午年农历八月廿六日[14日10月1990]
完成:大运岁次庚午年农历九月初八日[25日10月1990]
著作: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及静慧法师协力降笔劝世
传真:闭关禅坐入定降笔而成
传其:静慧法师灵窍出身转灵执笔
护法:西方金刚尊者,应身菩萨.
守护:百岁宫万年寺众护法尊者
正鸾:静慧法师
校正:静慧法师
编辑:杨梅花
助理:慧德法师
校对:圣真出版社
颁书:本书由天台山灵隐寺及南屏山圣真天佛院全体院生,及本社读者,十方善信大德人等,乐捐助印,希能印赠各界,以广流通,普化众生.
书谢:感谢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方丈住持及众护法僧人,从旁赞助协助著作,本书出版顺利圆满成功,以示感谢之忱.
凡例
西天智慧胜尊者降
岁次庚午年农历九月九日卯时[05-07时26日10月1990]
凡例
一,本书乃西方佛旨,著作而成,阅者须诚心恭敬,不可有冒犯佛意.
二本书是为了三宝弟子及芸芸众生,沉於苦海凡尘中,渡登波岸之书.
三,本书如有错宇,皆系校正生,校正一时之错误,阅者勿轻视之.
四,本书费尽著书之苦心,特地前往安徽省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地藏菩萨道场著作.
全书以禅的智慧述篇,希修行者及大德阅之,珍惜.
五,本书乃九华山地藏菩萨及静慧法师对答合作而成,印赠者及助印者,功德无量.
六,本书字句虽然浅文,是尽九华山地藏菩萨及静慧法师一片婆心,阅者善信大德,当遵守佛法教化,早登西方极乐净土.
七,本书旨在代天宣化,宏扬佛法智慧法门,乃以劝世为宗旨,与一般售书不同,故阅後应传递未阅者,切勿藏於橱屉中.
八,凡求寿命,求功名事业,消冤孽,除病苦业,为祖先超拔求冥幅者,发心独资印赠此书,皆能万事如意,凡有所求,须在家中庭前,设香案对虚空焚香禀告所求,祈请西方阿弥陀佛及地藏王菩萨保佑,即能感应西方传香尊者及冥司将军,随即回奏,请求之事,佛力无边,报应如响.
九,本书在此,如同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一样,西天四大天王及十方众神护法,阅者置净处,不得污秽,凡 谤善书,永打入地狱,罪不可赦.
安徽九华山百岁宫应身菩萨事迹记
01无瑕和尚於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生於北京宛平卢沟桥.父母只生这一独子,二十四岁到山西五台山出家,法名海玉,五台山住二年後,二十六岁离开,从二月开始走,直到九月二十四日,共计七个多月,方才来到九华山.上山四十多里,未见庙宇和僧众,山上亦无人居住.於是海玉下山访问乡民,知道唐朝时,佛教兴盛,庙宇林立,但至唐末期,因当时皇帝信奉道教,迷惑方士之言,所以在一年内,把九华山全部寺庙完全拆光,所有僧众赶下山去,故此山上四百多年没有和尚.
02海玉访问唐朝历史,唐朝中期高丽国(朝鲜)王子来中国九华山修行,法名乔觉,於肃宗至德二年[+0757丁酉3250唐040肃宗-至德02],航海东来,卓锡九华,初栖东岸,白土杂粟而食,邑人诸葛节等,为建化诚寺居之,贞元十年[+0794甲戌3287唐077德宗-贞元10],年九十九岁跏跌示寂.因灵异昭著,识者以为是地藏菩萨化身,敛以缸葬,造塔於神光岭,海玉问乡民-地藏王的肉身存在否?
03乡民说-出家人把地藏王的肉身埋在东南第一山上,即现在九华山肉身殿.海玉听讲後,二次上山看此山头地势好,找到一处龙头石,上咽下咽都对著唐朝地藏王菩萨塔墓,在龙头石边搭一茅篷,吃山头野果,黄精,白荷,丹生,葛鸡为生,黄精十年长一尺,一年指甲大,一年长一节;黄精九蒸九晒,日晒夜露,吃在咀甜如蜜枣,只要早上吃一次至下午不觉饥饿,有气力有精神,後又知吃生黄精,可保持七天不觉饿,海玉吃过後,精力充沛,剌破古血,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每隔二十天放一次血,放了三十八年,写成八十一本血经.现阅此经,字体清晰端正,经国家评价为国宝.称海玉为科学人员,血经现存九华山历史文物馆.
04海玉住山洞一百年整,未下山,未见人,未带徒弟,直至一百二十六岁,九月十四日上午,他把自己一百年历史写好,放在身边,就圆寂升西天.
侍至明朝未崇祯三年[+1630庚午4123明263思宗-祟祯03],派兵部尚书王大人来九华山敬香,到东南第一山,当晚山头放光,一道白光照到东南山上的塔墓,东南方山上塔墓也放一道光,两光对照,兵部尚书连夜带人上山,此山无路无庙宇,只寻得山洞有一老人,已经坐化了.遗体是乾肉之身,兵部尚书检查遗物都已腐烂,但肉体还是原样,只是乾了,发现旁有所书血经和身世自传,方知离坐化时间已经有三年又九个月.
05於是,兵部尚书把海玉之自传呈报崇祯皇帝,崇祯皇帝称之为大菩萨化身,是地藏王菩萨应世,便赐两幅匾额,两颗大印及一道圣旨,两次派王大人来九华山,现门前(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就是当年王大人建庙时带来,另一匾额是崇祯三年所立(应身菩萨),是当时朝廷赐封,并盖有崇祯皇帝玉玺,正堂上有九条龙,明朝就是这些历史.
06清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丁酉4210清074圣祖-康熙56],後殿失火,火势越来越大,庙中两位师父要把海玉请到外面避火,但是搬不动,师父们跪在海玉面前,并说崇祯皇帝为您老人家建的庙宇,将失於我们之手,您老人家的真身,今天也将损失,大家不忍,您不走,大家也都不走了.烟火四起,这时老人显灵了,双手一提,大火熄灭,大殿没有烧著,伙房也没有烧到,其他殿堂全部烧光,现在供奉在百岁宫内的肉身像便是当年灭火双手提起时的姿态.
07老人的神灵又到了江西景德瓷器厂,坐了七天七夜不说话,厂里的人问老人要多少钱造庙,老人说-我不是要钱,我要一支笔一只碗,想写几个字,放在你们厂里窑烧几个字.结果出窑时,所有的碗上都有(九华山百岁宫)这几个字,点数量,八千四百只碗,一起送到九华山百岁宫来,这些印字的碗,出家人都讨去留作纪念,现佛教会尚存一百只左右,上述都是康熙五十六年的事,现九华山文物馆有展览印字的碗,让游客观看欣赏.
08康熙皇帝派人修造山上的石板路,又送了一部清朝的大藏经供奉在楼上,以上是清朝历史,到宣统二年[+1910庚戌4403清267逊帝-宣统02],後殿又失火,天下大雨,大火灭了,後来黎元洪做总统时,把後殿又建造起来,把门前的匾额又复制了,至今已七十五年.
09从崇祯皇帝发现肉身至今已三百七十五年,海玉本人九月十四日圆寂,至今已三百七十八年,在北京生长至今已五百零四年.
九华山百岁宫住持慧庆法师祝贺诗词留念(原书内容为毛笔字)
恭贺静慧法师升座上师
祝贺词文
静禅入定天中天 慧光普照紫金莲 上乘佛法被生愿 师施甘露洒尘秽
九华山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万年禅寺百岁宫住持-慧庆法师合十顶礼
农历一九九零年九月初九日[26-10-1990]
赠送留念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果圆老法师恭贺诗词留念(原书内容为毛笔字)
恭贺台湾省天台山灵隐寺住持上静下慧法师于安徽省
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圆满证觉上师-祝贺诗词回台湾
上师一别何时逢  万水千山忆念中 愿祝行程吉祥乐  航云往返意从容
度苦不俱娑婆苦  行道能降怪魔吼 菩萨放光常佑护  圣真依教弘宗风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滁州市琅琊寺住持-果圆老法师合十顶礼
农历一九九零年九月初九日[26-10-1990]于九华山
赠送留念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第一章-地藏菩萨示-指禅显佛光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降-岁次庚午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子时[23时14日10月1990]
诗曰
九华山光照人间 地藏应身降佛笔 指禅玄机皆佛法 共挽迷客渡众生
菩萨:世间有无量无数愚痴造业众生,沉溺在生死无间地狱苦海中,并轮回在三途六道里,这些都是我地藏救渡之对象.
*南赡部洲台湾省南屏山圣真天佛院,住持静慧法师发救世大悲心,行儒宗菩萨道,并勤修德业,劝世广渡迷津,惠施一切,并大量发行善书经典供世人研读,慈悲之光充塞宇宙之间,所以佛旨特牧敕命南屏山圣真天佛院住持静慧法师,亲临中国大陆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中,闭关静修,以高乘心法著作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一书,用佛法禅理,来开导修行人与愚痴众,好皈依正道法门.从今起吾与弟子静慧法师,共同合著一部禅书宝典,书名为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愿佛,道,儒三教之弟子,能珍惜顿悟此佛法奥义.请弟子静慧法师出题发问.
法师:感谢地藏王菩萨慈悲,想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生死屡屡相随相遇,互为牵扯,共织业网.今因缘果报,处处发人深省,思那千千万万的业报,有如明镜昭示众生要以诚心踏上,修行之路.去恶从善,忏悔自新,莫再重犯罪孽,应速跳出苦海,力行善德,以求解脱.免受六道轮回之苦矣.
*学佛的人,都应该发心行菩萨道.可是却有众生认为,凡夫难以达到菩萨之境界.这又是该怎麽说呢?请菩萨慈悲开示,对菩萨道之见解如何?
菩萨:众生须知菩萨的果位,乃是从凡夫渐渐修成的,假如凡夫不去实践力行,则永远也不可能成就菩萨之果位.
*成佛作圣的圣业成果,乃人人有份;个个平等的.只要诚心信实且力行不辍,必能成功的.而一般懈怠修行者,如能振奋起来,当因缘聚会顿悟勤修力行善德,其亦可成就佛圣的.这只不过是迟速之差别而已.在世间有宏扬佛法,代天宣化;布施行功,修持严谨的得道高僧,善士大德中虽有的是倒驾慈航的圣贤.但尘世凡夫也有诚心修道,累劫勤修而成圣人的,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愿天下修行学佛之士,勉乎哉.
法师:请菩萨开示学佛即是一种方便法门呢?
菩萨:学佛道之法门很多,以前九华山佛门宗脉,分禅,教,律,密,净等五宗,各宗之方法不同,须看个人的佛心根基与喜好,而去选一法门,虔敬修持,自能成果.
法师:佛陀当初为何要立这麽多修行法门呢?
菩萨:这叫做对症下药.佛是大医王,众生患的病不一样,佛开的药方也就不一样,或用凉心药,或用温和药,目的是要把众生的病体根治好.
*譬如众生要从南京到上海,有者喜坐火车,有者爱搭飞机,更有好乘轮船的,佛就依众生不同的因缘,教导其修持方法,虽佛法不同,但终了目的是西方净土(即搭车或船到的是相同的上海).亦都是教人成佛作圣的.
法师:请菩萨开示一容易修行法门好吗?
菩萨:静慧法师,你要你弟子学习容易修行法门,那就最好学习净土法门.
法师:菩萨,什麽叫净土宗,是如何修持呢?
菩萨:净土宗是佛门里五宗之一,其修待方法乃念佛号,诵佛经,求往生极乐净土.
法师:要用何种念佛法,以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呢?
菩萨:就是专心一致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真言,并且要时常行善布施,造功立德,待功果圆满,必能往山西方极乐净土.
法师:往山西方净土有什麽好处呢?
菩萨: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上所云-往生极乐净土之人,都是莲花化身的金刚体,住的是玉宇琼楼,都是用金银宝石建筑而成的.成佛以後,想到那里就到那里;不论有多远,即刻就到.极乐净土里没有疾病,四季如春,暖和的气候,没有生,老,病,死之痛苦,终日可闻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其好处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法师:请菩萨开示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之意思.如何解说呢?
菩萨:这是译文,印度话那摩之念音,本意为稽首,依托,礼敬等意思.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其意是我们皈依阿弥陀佛为老师,祈求佛来开导救渡我们.
法师:菩萨说一心不二念,虔持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就可往生净土,会那麽容易的冯?
菩萨: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如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都有说过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
法师:请菩萨开示别宗派法门的修道方法,好让修行人了悟奉行.
菩萨:静慧法师.有句俗话说得好-贪多学不成,况且别的法门,不是一般根基的人所能学得成的.
*现值三期末法,法门很多,有些法门很难修待,很费功夫,现在的众生,寿命又很短促,恐怕等不及修成功圆果满,生命却已结束了,岂不是枉费了修持的一番苦心吗?还有些法门,非要德高望重之高僧大德指导不可,惟恐走火入魔,这是很危险的.说来只有念佛求往生的法门,最简易,最稳当的了.如果修行人,能认真顿悟修持,行功立德内外双修,谁学了谁就会的,何必定要寻找困难法门呢.
法师:净土法门既是专给一般根基浅之人学习的.可是那些有学问根基深的高僧大德,和一般有智慧修行者,可能不会学这净土宗的了.
菩萨:静慧法师.那倒不然,净土法门看似容易,其实佛教各宗之一切法门,皆已包括在内了.所以自古以来,有大学问者,学习净土宗的也是不计其数的.例如,在中国最先提倡念佛号的晋朝慧圆大师,以及後来的善导,永明,莲池藕益,省庵,慧悟等大师,都是很有学问的,很有道德且道行很高的,他们也是一生专门念佛号,可见念佛号是佛门中最普遍息念静禅之法门也.
法师:念佛既可往生西方净土.请菩萨慈悲开示,佛经上说的道理.
菩萨:这道理很深入,不是三言两语可说明白的.如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的一段话: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逢远,若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就是虔诚持诵佛号者,将来必蒙佛救渡往生的实证也.
法师:古今念佛往生者,多不多呢?是否於临终前可预知往生之日和时刻呢?
菩萨:在净土经赞和往生传里,记载著往生的事实很多,并叙述著往生的种种情况,大凡念佛的人到了临终时,都能预知自己要往生的日期和时刻,尤其是得道高僧及修持很好的人,他们部会预先沐浴更衣和亲友,父母话别,临终时一点痛苦也没有,合掌恭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脸上现出慈祥的笑脸,其本身会看见西方三圣佛来亲迎他.侍候在往生者旁之人,也能听见梵音,闻到奇妙无比的檀香;以上种种显示,不难得知,有修行有行功立德之人有虔诚念佛之人,一定可以往山佛国净土的.
*人在平时装模作样可瞒别人耳目,但到了临终是不能假装的.愿众生悟之.
法师:方才菩萨说念佛者,临终时佛菩萨会来迎接,是否能再详加说明呢?如果有众生不修片善,只一味念佛,这可否感召佛菩萨来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呢?
菩萨:阿弥陀佛,曾发大愿力,凡一切众生诚心念佛修持,愿度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历年来至诚修行,积功累德的念佛人,其临终必见佛菩萨来接引,显现了佛之宏慈大愿,非众生可思议得透的.
*一般众生不肯学佛,满身罪孽,又常造口业,妄想以念佛号,求得往山西方净土,那是不可能如愿的,因他本心与佛之愿力已相差很远了.
法师:学佛的人,除了念佛号外,是否还须诵佛经呢?
菩萨:佛经,是指示修道的路径,读佛经重要的是了解经意,悟经後还是须实践经意,方不负修行之旨,所以诵佛经也是很好,如能加以实践那就更圆满了.大凡念佛者,可随人量力,衡量忙闲,不必勉强,重在心诚 ,不是表面的敷衍呀!
法师:如果要诵佛经,应以何种经较为实际?
菩萨:佛教经典有八千多卷,要全部读完时间上是需要很长的,学净土宗的应读诵-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妙法莲华经,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心经等,其中以佛说阿弥陀经为重,如果识字,必要诚心恭念,不识字者,须诚心虔诵佛号一样感应很大的.
法师:菩萨,我有位弟子常诵灶王经,且坊间传有许多经典,是否可参悟修行呢?
菩萨:现在人间流传有许多经典,如灶王经,太阳经,太阴经,血盆经,寿生经,眼光经,观音救苦经,高王经,以及各种宝卷等,这都是後来著作的,如果是佛门弟子,还是学习佛的经典,诚心净意去参悟,学佛的人切不可,朝三暮四不专注,不要浪费生命,於研究探讨一切新奇上,到头来一事无成,辜负了诸佛著经遗典的真实意义.
法师:学佛念佛号者,要习念咒,於佛经上可否记载念咒可以吗?
菩萨:佛经上的咒叫做陀罗尼,人人都可恭念,佛经上的咒,也须有人传授,否则容易把字音读错,失去效率.总之佛经,咒都可以恭诵,但最要紧的还是诵念南无阿弥陀佛,感应力最大,佛法无边,广渡众生,愿十方众生悟之.今夜开示至此,静慧法师灵体归身.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第二章-菩萨教佛法-念佛往西天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降-岁次庚午年农历八月廿七日子时[23时15日10月1990]
诗曰
百岁宫殿著圣书 心法合一现法相 应身菩萨助佛光 静慧智慧放光明
菩萨:念佛的人,每每 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 谤念佛,这是佛家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人间有句话云-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万世穷.兄弟阋墙,哪不受人家的耻笑和轻视呀!
*参禅与念佛法门,本来都是释迦牟尼佛所传,道本无二,只因为众生的根器不同,为应病与药济,而说了许多方便法门来广化众生,後因诸山长老及大师们,变成依教分宗因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就修持佛法而言,哪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之分别,并且法法本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能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能达忘我境界,又何尝不是念佛实相佛法.禅道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是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 他有如水乳不融,尽违佛祖救世渡众的深意,且犯了 谤佛法之重罪,这岂不是可叹之事吗?
*愿弟子静慧法师回台湾宝岛时,能加以宏扬佛法之禅道与净土,还望佛门弟子,修持任何法门,均需深悟体解世尊济世渡民无争之旨,勿再同室操戈,佛门弟子与三教信徒修士,大家协力同心,普渡众生,代天宣化,挽教沉沦浪涛汹涌的苦海众生.
法师:感谢菩萨开示佛法真理,但愿弟子真有那麽一天,为佛门宏扬佛法,以报答菩萨开示之恩.请菩萨开示,学佛的人,必须遵守哪些戒律呢?
菩萨:最重要的有五种戒律-一是杀生.二是偷盗.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饮酒.这五种戒律在佛门是严格禁制的.这就叫做五戒,修行人应该戒除这五种不好之行为,尤其是寺庙宫堂之住持,及学佛之人均须严守五戒的.再者修行人更不可吸各类的烟,因吸烟口会常臭不清净,这样去礼佛念诵佛经是不恭敬的.况且吸烟对修行人有妨害健康,所以修行者於守五戒且应戒烟,方能修成佛之境界.
法师:如果众生犯了杀生戒该怎麽戒呢?请菩萨再开示?
菩萨:就是一切生灵都不可去杀害,也不可吃它们的肉,因为按阴律云-杀生会得因果报应,现在你杀它,将来它必转世杀害你,现在你吃它的肉,将来它必吃你的肉,静慧法师.你想,可以不戒杀吗?至於杀人,那更不用说了.
法师:感谢菩萨开示,可是我有些俗家弟子对我说-吃惯了鱼肉,叫我不吃,戒鱼肉可有点困难,不知可有通融办法吗?
菩萨:能完全不吃荤腥固然最好,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暂时吃三净肉和花斋.花斋有好几种吃法.阴历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和月底三天(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此称为佛门十花斋.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月底两天(二十九日,三十)吃斋叫做天花斋.这是最普遍的两种吃斋日期,众生可以随意选择一种也.
法师:方才菩萨开示三净肉,什麽叫三净肉呢?
菩萨:就是杀生的时候,
1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
2也没有听见它惨叫的声音.
3不是为了自己要吃才杀生的.这样的肉就叫做三净肉.
*如果不能完全吃素斋的人,可以暂时吃这种肉.或到市场买现成已被烹杀之牲畜禽类等肉.此称谓三净肉也.
法师:吃三净肉和花斋就和长斋一样慈悲功德吗?
菩萨:当然不一样.因为事业上之关系,不能吃长斋的人且先这麽吃法,如果以後佛缘到了,觉得蔬菜比荤腥肉鱼更好,而素斋更合自己胃口,众生就可以彻底断除荤腥了.
法师:请示菩萨偷盗戒是怎麽样戒呢?
菩萨:戒偷盗,就是修行之人,不贪图不义之财,不属於你吃的食物,不应该拿的财物,绝对不可以拿.明抢暗偷,贪污受贿,是要严格禁戒的.
法师:请开示.什麽叫做戒邪淫呢?
菩萨:除了正式的夫妻以外,不可和其他男女有淫乱行为,也就是说,要遵守一夫一妻制.修行之人犯此戒者,必打入无间地狱受苦.
法师:戒酒自然就是不喝酒了,而戒妄语也就是不说谎言诳语,和不做哄骗人的勾当,是吗?
菩萨:不过修行之人要知道,对於这五件事不但要戒,且身不去作,也要戒住心不要动犯戒的念头.就以戒偷盗来说吧.去偷盗或抢夺别人的东西,固然算偷盗,就是看见人家的东西,心里产生有偷盗动念,这也是偷盗.其他四戒都是一样戒规.
*学佛之人,你不要以为我不过这麽想想,并没有去实行,又没有别人知道此事,还怕什麽呢?众生不知心动一丝念头,就会无形中种下了因,将来早晚定会受果报的.修行之人,怎麽可以不加小心修持呢?
法师:如果众生自己约束不住自己的心,菩萨道可怎麽办呢?
菩萨:一心念佛就是唯一约束会已的好办法.当你觉得你的心不受约束的时候,赶紧一心念佛号,恶念自然就可消失了.
法师:常常听众生说-不作恶业,倒还可以办到.说到行善布施,我没有钱,没有办法行善,不知怎麽辨呢?
菩萨:这就错了.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你有身体,遇见对於人们有益的事,费点力气去做,这便是身善.你有口,遇见有争论之事,给他们化解了事,遇见好人好事要极力赞扬,这便是口善.看见人家做好事,闻见人家说好话,觉得满心欢喜,这便是心善.
*有钱的人,要以慈悲之心,舍衣施食,修桥铺路,以及供佛斋僧,印送经书,乃是行善之德.无钱的人,就是闻见善事,心口随喜,也同样行善造德.
法师:菩萨做什麽事情,不用费钱而功德最大呢?
菩萨:劝人修道,学佛功德最大.因为舍衣施食,不过救人肉体而已,若能劝人修道学佛,是教人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静慧法师你想功德大不大呢?
法师:很感谢菩萨今晚开示那麽多佛学真理,但愿众生能信,愿,行,贯彻实行之.
菩萨:好.今晚说法就到此,静慧法师灵体归身.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第三章-念佛愿力大-修行悟如来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降-岁次庚午年农历八月廿八日子时[23时16日10月1990]
诗曰
寒风冷冷遍九华 降笔著书教佛法 指禅宝典皆醒世 惟传心法种菩提
菩萨:昔佛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这是指诸佛之法身乃-光光相入-的非异.又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是由心作,众生也是由心作的,从象天界而云,自有千差万别.但在佛体上去看,佛与众生的真实体性,全是一般无二之妙明真心,性净明体.在那种一无相境界中,也是二而一,一而二.非一非异的.因此,众生可以明白普贤菩萨的众生界尽,忏悔乃尽.的永恒忏悔真义.法师:感谢菩萨慈悲,今晚法驾再开示,三期末法之中,众生应知悟,我等与众生,从无始来常为父母妻子儿女亲友和众生...共造诸业,和众生种种因缘,种种瓜葛,早已结下无量无数之关系.故我们可谓与一切众生息息相关,浑然一体,不但须为一己忏罪,且须同时为一切众生忏罪,若仅为一己忏罪,其心量未免太小.若同时为一切众生忏罪,其心量乃大,心量大,则感应佛力愈大.
*且若仅忏一己之罪;众生之罪不了,则於众生所有的罪苦中,我们至少仍有近义上的责任.因我们已曾与大地众生共同造业故.
*又何况一切众生亦曾与我们常为多生多劫的眷属,又直接间接结下种种业缘,故不代之忏罪,度之成佛,则我们所修之菩萨道,便不得谓为圆满.以不圆满之菩萨道而就佛位,纵有可能,於心何安之?
*然则,学佛之人,应该怎样?如果惟有向地藏王菩萨及观世音菩萨看齐修行,才是应有的愿行.众生度尽,方式正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请菩萨今晚能开示有关众生大德问到学佛之後,如何来念佛?还要注意什麽?
菩萨:念佛号之人或学道修行之人,不管念何经典或佛号,切记心里不可有胡思乱想,或想入非非,这种修行念法只种恶因而已,恭念佛号或念经典必心神合一,心里想佛,心口如一,然後才能成功之.
法师:要做到心口合一,一心不乱,那不是很困难吗?
菩萨:静慧法师.你看,你一会儿说念佛很容易,一会儿又嫌太难.实在说-念佛一法,说易极易,说难很难,不过,不管如何难或容易,必须耐心多念,日子久了,心自然慢慢地静下来,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学佛道须坚持下去,最後就能获得成功.
法师:念佛号应该在什麽时候念,比较适宜呢?
菩萨:应该在每天早晚两个时间立一个课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可以照各人的情况规定.规定以後,无论忙闲,非念完佛号经典不可.此外,不管在什麽时候,什麽地方,都可以念.念的遍数愈多愈好,念的时间越长越好.感应佛力愈大.
法师:请示菩萨,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念佛号吗?
菩萨:可以的,搬柴挑水的时候可以念佛号,刷牙洗脸的时候也可以念佛,耕种锄割的时候可以念佛.不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只要众生在工作时,不阻碍也可以念佛的,而且一面工作,一面念佛,能使恶念不生,心志专一,头脑清醒,会使工作做得更美好.
法师:念佛要大声念,还是小声念好呢?
菩萨: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口中不念心中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时候,和不清净的地方,只可心中默念即可,不可念出声来,念出声就对佛不恭敬之.但是遇有危急的时候,无论在什麽场合都可以出声恭念的.
法师:学佛修行之人是否要供佛像呢?
菩萨:最好是供奉释迦牟尼佛之金身,或西方三圣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称作西方三圣).
法师:金身佛像供奉在什麽地方最为合适呢?
菩萨:供奉在自己住的房屋即可,但要清静为主,而金身佛像最好向东,念佛修行之人向西对著佛像,如果不能这样,随便向那一边也都可以供奉佛,但念佛经时须诚心至虔,才会感应佛光普照,以消业障也.
法师:拜佛时,应该供养什麽供品最为适合呢?
菩萨:通常可用香,花,灯,饭菜,清水,水果,山珍海味等物.如果修行之人不容易办到,缺几个供品或全都没有也可以的,但决不可供奉荤菜鱼肉等类.修行之人,修道之人,学道之人,切记.切记,
法师:请菩萨开示,不管是道教或佛教烧香点灯烛是代表何种意义呢?请开示之?
菩萨:众生拜佛时诚心点香烛是象徵心香和心地光明.又为众生和佛同一体,本来心香与心光,因被业障缠住或妄想心执著心所蒙蔽了.如果众生现在及时礼敬佛菩萨,不但可以消业障,除病业,把原有本性佛光显露出来.而烧香及点佛灯也代表对佛表示诚心和敬意也.因此,敬香只要点一炷或三炷即可(五炷香也可).烛只要有光亮即可,有些众生不知敬佛道理,以为香烧得愈多;烛点得愈大,就愈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这是误解了点香烛的意义,众生只要有拜佛虔诚心,也一样可得到供养功德的.但愿烧香拜佛之人,能顿悟其义也.
法师:有一些拜佛之众生,对於礼佛应该行何种礼节呢?
菩萨:静慧法师.礼节的方式很多.如示-可以叩头,可以作揖,可以鞠躬,可以合掌.但以叩头礼拜最为恭敬,也最能得到佛祖消业赐福的.
法师:菩萨.方才说到,修行之人或念佛之人早晚要立一个课程修持,烦请菩萨替众生修持之人,立一个修持课程表好不好呢?
菩萨:说到修持课程,可由各人忙闲规定自己修持课程,静慧法师,现在你既然请示我,本座就大略告欣你一些修持念佛最简单的方式.念佛修持最简单方便法门如下:
*每天早晨起床以後,和晚上就寝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前焚香献茶,合掌恭敬,或跪著,或站著必须诚心至虔,照著如左的次序念佛.
一,南无十方诸佛菩萨,常住三宝.(念一声,拜一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一声,拜一拜)
三,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一声,拜一拜)
四,南无阿弥陀佛.(百声,千声)
五,或可恭念本座佛号,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百声,千声)(念佛号,愈多愈有感应佛力,随各人的忙闲自己定下课目.必须作到由少加多,不可由多减少,无论念多少声,可不必拜跪,也可坐著念,站著念.)
六,南无观世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七,南无大势至菩萨.(念一声,拜一次)
八,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念一声,拜一次)
九,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八句叫作回向偈.念完以後,叩头拜三拜,这一庄严课程就算圆满)
法师:感谢菩萨安排那麽好修持课程.请示菩萨什麽叫做十方三宝呢?
菩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加上下,叫做十方.佛,法,僧叫做三宝.佛,是教主,法,是佛和菩萨所说的法,是修因证果佛法,是成就佛道的经典.僧,是照佛说的方法去修行,已证菩萨,缘觉,声闻等果位.以上云的称谓十方三宝也.
法师:佛门之中,为什麽要恭称佛,法,僧为三宝呢?理由何在?
菩萨:佛,法,僧因为它能使众生增长不生不灭的法身慧命.就像世间的财宝能养活人的生命一样.能顿悟此一原理,於礼念佛号时,即能付以全心全意将佛号和佛经,以及菩萨高僧等伟大圣典法则当为我师.以此诚心皈依佛,做一个佛门信徒.做佛门弟子,必须要虔信,佛,法,僧乃不生不灭智慧至宝也.
法师:闻说恭念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佛号,临终时菩萨会降法驾恭迎是否真的?
菩萨:静慧法师,当然是真的,但是要指有修行之高僧,居士,大德们,因为念佛的人在临终的时候,这两位大菩萨和阿弥陀佛会率天龙八部及天女散花及佛音赞声,一路下凡恭迎接引到西方极乐去.众生啊.众生啊.赶快的放下心来,修行,修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在你的眼前.
法师:感谢菩萨开悟之.我有一位弟子问吾说-清净大海众菩萨是代表什麽菩萨呢?愿菩萨能给弟子再开示之.
菩萨:好的.西方清净大海众菩萨是其他众位菩萨的总称.清净是说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都是很清净的.大海众是说菩萨的众多就和大海一样.众生早晚就要和这些菩萨作伴侣,所以作早晚课时,必须恭念西方清净大海众菩萨的名号,恭拜菩萨的意义就在此.
法师:不管是佛教,道教或各宗派,都有回向偈是代表什麽意思?有何好处呢?
菩萨:回向偈的愿力用处很大,修行之人不论念经念佛号,念完之後,一定要把回向偈恭念一遍,回向就是要把念佛诵经的功德,汇集到一个想得到福报或消业的目的上.这是回向偈之好处之一.
*为什麽念佛修行之人要念回向偈目的见解如下-回向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而不但修行之人要念佛诵经回向极乐西方,就是做了善事,助印善书,慈悲放生,印赠经书等等善德,都要念回向偈,回向极乐西方世界.尤其修行之人,不应求什麽名利,健康,长寿,事业光明等之果报.
*果能达到如此境界,你的道行已增加一分佛力,往生西方的愿力也就大一分功德了.修行之人,若是不把所作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恐怕下一世只能得天道或人道享福的果报而已.那麽,依然不能脱离六道轮回.众生要了悟人间福报愈大,造罪孽就愈容易,因福报用尽,於下一世可能要受阴律六道轮回之报受苦受难,但愿修道者必须顿悟之.
*因此,修行学佛之人必须把一切功德,都回向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道行圆满寿终以後,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但愿吾佛门弟子能认真修行,西方就在眼前.顿悟.顿唔,
法师:请菩萨能再开悟偈中每一句的佛法意义,使学佛之人能再进一步了悟.
菩萨:好的,静慧法师你很有智慧,能把佛门念佛知识方法都彻底问到底,但愿将来你能替佛们宏扬佛法真理,使众生能离苦海也.偈曰-
第一句:我诚心诚意念佛诵经的功德.
第二句:诚修建或修饰阿弥陀佛金身佛像,使它格外庄严美好.
第三句:再用这功德回向,上报父母,众生,国家,和三宝等四重恩德.
第四句:愿下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众生的苦恼.
第五句:如果有人看见我念佛诵经,或者闻听见我念佛诵经的.
第八句:希望都能发起上求佛果,下度众生的善心来.
第七句:等我功德圆满,临终寿命完时.
第八句:恭请大家或大千世界众生一齐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按句解释就是这样.再接第八句偈有二种重大的意义.第一,是说我们修行念佛之人,为了往山西方净土,绝不是求功名,富贵,事业成功等,一切为人间的利益.第二,是说我们念佛修道之人,是为了教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决不为己利益打算.明白了第二种意义,不管是念佛诵经,作任何善事,或代天宣化,行功立德都必须存有佛心,这样诵回向偈,可算是真正发菩提心学佛之人.
法师:很感谢菩萨开悟那麽多修行念佛之方法,可是有些人如大企业家,大政治家因事多烦忙,不能抽出时间来念佛,可是他们有向佛之心,请菩萨慈悲开示这该怎麽办呢?
菩萨:对於那些有佛根却很忙碌的人,本座可以教他们佛门中一种小乘十念法,就是早上起床盥洗嗽口之後,向佛三叩首,(如果没有供奉佛像之人,就向西方三拜或合掌问讯).然後立正合掌,念六字或四字佛号,尽一口气为一念,这样连续念十口气,叫做小乘十念法.但必须把念出来的声音,自己听得非常清楚.气息长短可以随各人吸气而定,不可勉强伤了元气.
*佛订此小乘十念法,是为了借气息来束心,使心不乱.念完十念法之後,再念回向偈,最後再三拜或合掌问讯,这叫做小乘十念法.
*很忙的人每日诚心照这个方法持念,且必须时常行功立德,将来才可以往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因阿弥陀佛曾经发过这麽一个愿-只要有人能至诚地称念我的佛号十声,百声,或千声我也要接引他往生西天极乐世界的.
*佛发了这样大愿力,但愿指禅开示录乙书之大德,能依法修持,将来功果当可圆满成功.静慧法师,今晚著书问法就到此.灵体归回本身.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第四章-禅示一点通-深入智慧海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降-岁次庚午年农历八月廿九日子时[23时17日10月1990]
诗曰
静悟心法显神通 慧眼谷中得禅法 法指百岁万年寺 师命扶笔记金篇
菩萨:住昔,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法时,拈了一朵花向大众开示.这时,大众弟子一直在发愣,只有迦叶尊者微微一笑.释迦牟尼佛云-我所领悟到的真理--不生不灭之法,无相之相的法门,无法用文字与语言传授.如今,我却把它传给了摩诃迦叶.这一则实事,一直被当成传授教外别传也就是禅不立文字的依据,因此很受禅门的重视.
法师:感谢菩萨慈悲开示,弟子静慧於经典-从容录-中,阅读过一篇禅法,烦请菩萨能向弟子开示一番?缘起严阳尊者问赵州和尚,什麽东西都没有时,应该怎麽办呢?赵州和尚回答-那就放下来呀,但严阳尊者不解的问-已经什麽都没有了,还要放下什麽东西呢?赵州和尚说-那麽,你就扛起来吧.请菩萨开示,如果修行之人,什麽东西都没有时,应该怎麽办?
菩萨:所谓什麽东西都没有的人,乃指内心不受拘束的人,也就是悟道的人.严阳尊者好不容易的达到开悟的境界,以及有一点自满的问赵州和尚;赵州和尚知道他未达空的境界,以致赵州和尚就叫他放下来,也就是抛掉的意思.而赵州和尚的意思是说,你最好抛弃开悟的骄傲心.可是严阳尊者并不懂和尚话里的意思,既然已经一无所有,到底要抛弃什麽东西呢?这一句话意味著开悟的人,如何更上一层楼呢?*那麽你就扛起来吧,这句是反问语,意味著--你自以为开悟了,认为已抛弃一切的执看,事实上仍然还扛著执著心.
*在芸芸众生之中,亦有些众生想把那地位名利,财产金钱,家族亲人,等烦恼迷惘之源抛弃,以图个轻松自如活神仙,事实上又有几个人,或念佛,或修道者,能有几个人可看破红尘苦海呢?
法师:感谢菩萨开示禅法之这,但愿吾等众生快快醒悟放下心来,念佛修行吧.弟子恭请菩萨再开示修道人或一般未修行者,在寿终时,如何准备後事?
菩萨:人到临终时,最後一刻的念头非常重要,必须牢记南无阿弥陀佛佛号,紧记默念在心里,不能放松一句接一句,这样临终之人才有往生西方净土之希望.切记.切记.
法师:修道人或学佛者,如果在临终时,因心急把佛号忘记了?菩萨.你觉得该怎麽办?
菩萨:有佛根的修道人,或平常修持功夫纯熟的人,於寿终时,他的道行永远不会忘记念佛号的.至於一般人,虽然平常也念念佛号,也行行善德,但是没有真功实德者,一到临终时,就会被妻嚎子哭,迷惑本性扰住往生念头,或生前未了的俗事牵缠,使往生者千头万绪,常涌上心头.静慧法师.你想,这时寿终者,心中还会有佛的法相吗?
法师:可有补救之法吗?
菩萨:一个人发心念佛学道,最终目的乃祈求能往生极乐世界.要达到理想的目标,最好能於平时,常教导儿女,或劝化亲友,共修念佛法门,这样,於临终时,他们可助念佛号,就不会在旁喧嚣胡闹,弄得临终入前功尽弃,欲忏悔已不及了.
法师:一般修行人,要往生西方,(需要别人道行高深之高僧,大德,居士.)帮助吗?
菩萨:是的,一般修行人或念佛之人,在临终有三件要紧的事,都需要道行深的高僧大德居士们帮忙才行.
第一件-病人临终的时候,亲人儿女切不可在病人前,说长论短,叹声悲哭,应该劝病人放下一切,莫牵挂,一心念佛.假如病人寿不该终,念佛助念可以便病早愈,如病体严重念佛可助往生西方,佛无虚愿的,一定亲自来接引,使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并在病人能看得到的地方,挂一张佛像使病人眼见有佛,心中有佛,自然不失正念.
第二件-要帮助寿终者,除了用佛门道理教导外,还须要家人分班念佛.(亲人亲自助念愿力比较大,录音带佛号助念愿力较小)因为病人寿终时,心力很弱,非别人帮助不可.也可恭请高僧居士们,或道行深之者,助念持佛力.若没有助念团,可使家人分班助念.
*切记.念佛的声音要不快不慢,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寿终病人字字句句入耳驻心中.如果病重者有一丝气力,能随念佛更好,如不能就叫他静听佛号,也同样可受佛力加被的.*如果病人已气绝,助念者亦须照常持念不可间断,愈久愈好,至少要继续十二时辰,才可宣告结束.因死者寿终气断,其灵体还未离开身子,所以在十二时辰内,诵念佛号还是用处很大的.这一点希望孝子贤孙,信佛修士们,应多加注意.
第三件-病人寿终气绝时,切忌不可激动,哭泣,换洗衣服身子等,病人或坐,或仰卧,或侧卧,都可听其自然,可不能随意搬动死者身体,因病人刚气绝时,身体依然有知觉,一被触动,心尘很感痛苦,又灵体脱壳去向旁徨,由於痛苦而生瞠心,瞠心一生,大多堕入畜生道中,或变作毒蛇一类畜生,这需看个人修行功德,一念之善即天堂,一念之恶即地狱,所以上天堂下地狱,就看个人平常之修行了.
法师:请菩萨慈悲开示,那麽洗身换衣,应该在什麽时候处理较适宜呢?
菩萨:应在死者通身冰冷後,一日一夜或十二时辰以後,才可洗身换衣.假如身冷转硬,可用热毛巾搭在身上,过一会见身子自会变软了.
*但一般实修之士,或精勤念佛者,气绝寿终时,其身体还保持软软的,面现慈容此乃已证果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象,但愿众生能知悟也.
法师:一般修行念佛者,其往生之前是否可预知?请菩萨开示?好让众生知道其原理.
菩萨:有,一般修行念佛者,如平时诚心念佛一心不乱者,其寿终前自己必会预知日期和时辰.且到那时,寿终者会看见佛菩萨来迎接,面现愉悦的念佛而归.或者别人会听见梵音与闻列奇华檀香,有这种情形者,乃寿终者已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了.要达到这种境界,只有靠平常信愿真诚,且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且寿终不受干扰障碍,清静念佛,不忘信念,自能往生天界,寿终者神情亦会呈现安祥之像.
法师:感谢菩萨慈悲开示.弟子有一次在佛书上,看到一段禅话,想请菩萨慈悲开示一番?*有一天,马祖禅师跟弟子百丈一起外出,於路上看到野鸭在飞,马祖禅师问-那些是什麽东西呢?百丈回答师父说-它们是群野鸭.马祖禅师又问-它们要飞到那儿去啊.百丈回答-不知道.马祖禅师拧了一下百丈的鼻子,百丈疼得一直在叫嚷.这时,马祖禅师才说-它们根本就没有飞走呀.
菩萨:静慧法师啊,马祖禅师拧百丈的鼻子说-它们根本就没有飞走呀.乃在指责百丈有分别心,不该把自己跟野鸭分开来判断.在自我存在之下,判断野鸭飞走,乃是一种自我之妄想,如果是野鸭与你成为一体的话,野鸭一旦飞走,你也会跟著飞走了.又说-不知飞到什麽地方去啦,而你自己本人又在此地不动,那麽在此地者并非你而是野鸭呢?百丈灵机一动,智慧一开,便顿悟了原来此地的我,乃是自我的妄想心.今晚开示到此;静慧法师灵体归回本身.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第五章-佛在心中留-禅法即是道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降-岁次庚午年农历九月一日子时[23时18日10月1990]
诗曰
顿悟无相修禅法 运转菩提自西天 三宝真经不立字 佛法无边救世人
菩萨:南屏山圣真天佛院住持静慧法师,这次从台湾远行到安徽省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宏法利生,并奉旨心法扶笔普化度世,功德无量也.
*现在台湾宝岛佛门及大道应运而起,静慧法师.你宏法普度,重任在身,愿你加鞭努力之.然而,世间修行崎岖困难,修行之中,会魔考重重,但静慧法师你只要抱定修行者之信念菩提心,将来往生净土西方极乐世界,本座定亲临恭迎往生.愿你日后努力宏法度众,才不负吾对你教导之苦心也.
法师:弟子.当遵从菩萨开示教诲,回台后定当加倍努力宏法度人,以报答开悟之恩也.今晚弟子还要请教菩萨禅法,愿菩萨开示之?
菩萨:古圣云-大疑惑能使人大精进,小疑惑能使人小进步,没有疑惑的话,就没有进步可言.没有疑问的人,智慧的成长就会停止.所谓禅的智慧,需要持有疑惑,然后针对疑问思考以后,方能够解开内心的束缚,培育自由会在生活禅法的智慧来.今晚静慧法师要发问禅法问答,可以开始发问之.
法师:昔日,梁武帝召来傅大士讲解金刚经,大士上讲坛,敲打桌子一声就下来了.梁武帝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感到一脸茫然.他身边志公禅师问梁武帝-陛下,您懂得傅大士敲桌子的真意义吗?梁武帝回答-朕完全不知内情.志公禅师说云-傅大士已经把金刚经讲完了.菩萨为什么傅大士要敲打桌子呢?意义是代表什么禅法?
菩萨:金刚经的正确名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内容不外是说一切都是空;无空境界.以禅宗来说,六祖慧能禅师就是听到他人诵念金刚经才发心出家,因此金刚经便一直被佛门当成重要的佛典.傅大士所以敲桌子一下,无非是在表示,所谓禅法者,并不只存在文字及言语之间,在大会然之中,人类的行动中,以及任何场所,都有禅的存在.他的用意就是要梁武帝察觉到此一点.
*同时,傅大士为什么要敲打桌子,也是用来打破梁武帝的执着期待感,使他再也不敢认为能够听到一流讲师传授金刚经内意真法.
*傅大士要梁武帝觉悟,为了是要让梁武帝了悟金刚经所云的无相空,修行之人实在不宜执着于讲师,或是说法有相者.所以,傅大士敲打桌子一下的做法,就是说尽金刚经所包含一切都是空的真理实义也.
法师:在无门关禅书之中记述,芭蕉禅师对弟子们说-如果你有柱杖的话,我就给你柱杖,如果你没有柱仗的话;我就要从你手中把柱仗夺过来.芭蕉禅师手中夺柱仗,到底是否有禅机之法呢?菩萨您对此
见解如何?
菩萨:所谓柱仗也者,乃是禅僧手中持着的杖.如果静慧法师你把它当成禅的修行之方门,你就可以理解它的实义.认真修行禅法的人,痛苦就会消失,不久智能光明的本性即可开悟.这也就是等于有杖就给予柱杖.反过来说云-不认真修持的人,再经过多久修持也无法开悟本性智慧.这也正是没有柱仗就夺你的柱仗.就如工作及读书一样,就算工作效率不能提高,如果热衷于工作的话,他人也会帮你的忙,同时也会给你良好的建议.
*反过来说,虽然具有工作能力,但是怠情成性,又会嘲笑工作效率低的人,或者是嘲笑刚刚入门修行之人,不够能力办佛事.缘于骄傲心从中作祟致使心胸不开,难以接纳有道行之高僧时加协助开悟佛法.这些众生有如自己在跟自己过意不去,乃是大傻瓜之人也.
法师:听说,禅门有三宗,
1是指息妄修心宗.
2是指泯绝无寄宗,
3是指直显心性宗.菩萨是否可以告诉我,禅门三宗其意义如何呢?
菩萨:
一,息妄修心宗者--本宗主张云--众生虽有佛性,而无始无明覆之不见,故轮回生死.诸佛已断妄想;故已见本性了,出离生死,神通自在.当知凡圣功用不同,外境内心各有分限,故须依师言教;逢境观心,息灭妄念,念尽即觉悟,无所不知.如镜蒙尘,须勤加拂拭,尘尽明现,即无所不照.又须明解趣入禅境之道,远离喧闹,闲住静处,调身调息,跏跌静默,舌顶上 ,心注一境,南 ,北秀,保唐,宣什等门下,皆类也,牛头,天台,惠稠,求即等,进趣方便,迹即大同,见解.
二,泯绝无寄宗者-本宗是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皆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才无.既达无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没有一法胜过涅盘,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佛可佛,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石头,中头,下至径山,皆示此理.使令心行与此相应,不令滞情于一法上,日久功至,尘习自亡.则于怨亲苦乐,一切无碍.一般参禅者,皆说-此便为臻极也.
三,宜显心性宗者-本宗说一切诸法门,若有若空,皆唯真性.真性无相无为;体非一切,谓非凡非圣,非因非果,非善非恶等.然即体之用而能造作种种,谓能凡,能圣,现色,现相等.于中指示心性(佛性),
愎有二种见解如下-
1云-即今能语言动作,贪瞠慈忍,造善恶,受苦乐等,即汝佛性,即此本来是佛,除此别无佛也.了悟此
为天真自然,故不可起心修道,道即是心,不可将心还修于心田,恶即是心,不可将心还断于心.不断
不修,任运自在,方名解脱.性如虚空,不增不减,何假添补,但随时随地息业养神,圣胎增长,显发自
然神妙,此即是为真悟,真修,真证也.
2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此即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
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瞠等
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意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请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
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
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了知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
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然此两家,皆会相归性,故同一宗.
*上述禅门三宗中,复有遵教,慢教,随相,毁相,拒外难之门户,接外众之善巧,教弟子之仪轨,种种不
同,皆是二利行门,各随其便,亦无所失.但禅宗真理,即不含有二,故须约佛和会也.弟子静慧法师.
今晚本座考一考你的禅之智慧,现在我用手仗再地上描了一个圆相.这个圆相,代表禅法之中什么意义呢?
法师:菩萨在地上画出一圆,这个叫做一圆相也.因为0代表圆满,无极尽相,不仅包含天地自然,亦可表
示心境无相表圆现,一圆相是自由自在一片云,变化无尽相,如果修行之人只固执于将来如何圆相的话,
是一位不开悟懂禅之人.还有关于0一圆相的禅题,弟子在碧岩录之中阅读过如下一个论题-从前,有一
名叫陈操的官员很喜欢参禅.有一天早上,他去拜访资福禅师.禅师在半空中描了一个圆相,对化开示.
*陈操说-那种东西一点用处也没有啊.如此一来,资福禅师就回到他的居室,把房门紧闭了起来.为什么
禅师在半空中描了一圆相,见解意义如下-因为陈操对禅稍有研究,禅师方才画出一圆,正要准备表示-我
知道你热衷于参禅.侍陈操说-那种东西毫无用处时,禅师就回到他的居室,并且关起房门.他的意思是-
纵然你装着懂坐禅,又摆出一副开悟的样子,但是你却拘泥于描画在空中的圆相,因此你不能称为懂得禅
法之人.*菩萨.弟子这样的比喻道出一圆相,考题是否过关?
菩萨:很好.很好.弟子静慧法师你终于开悟了.禅法是应用活泼智能,自由灵活,禅是一切空相.心即是禅,
禅即是心,世间本无法,勿执着法相,即是现代禅师也.今晚开示就到此止.灵体归回本身.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第六章-正法禅中悟-执著即是惑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降-岁次庚午年农历九月二日子时[23时19日10月1990]
诗曰
开悟自性访高僧 修行华山万万层 师亲无相指归路 心法月挂一轮灯
菩萨:凡间众生相是一幅悲哀的景色,就像盆子里的爬虫那样,终日在盆子里爬来爬去,总爬不出盆子的界限,此局限就是生物环境,每个人都会在这生物环境中困顿而老死,人类便无法超越长,宽,高的三度空间.以众生心象来看,本性佛心就可以超越一切界限,但这颗佛心不可为烦恼所绊,否则烦恼就是佛心本性的界限.今世道之中,
*吾看见佛门或道观中有许多人在修道,总想成仙成佛却不可得,因而产生了无穷尽的烦恼,他们不但不能成仙成佛,却在岁月的流逝中,变成了一个即将老死无成的修行人.这种世相的悲哀只有自求佛心无执著於一切者,才能解脱,才能超越烦恼的界限,无烦恼一切无我的修行之人,自然如仙佛神仙般快乐也.如果,修道之人能悟世相本是空,一切佛性自在的道理,那不是已证悟如来真实妙意不著身形外相,亦即是放下无相空之心,以容万物的禅境.
法师:感谢菩萨开示禅境中忘我超尘智慧.使我想到一首词文-
人生在尘蒙 恰似盆中虫 终日行   不离其盆中
神仙不可得 烦恼计无穷 岁月如流水 须叟作老翁
*有时候我感叹世间是无常,一个修道人徒劳无益地去研读史记,汉书,後汉书号称三史的史书和诗,书,易,礼,春秋号称五经的典籍,以及有思想的文章读了也的确不见得有用,因为来到佛的面前,这些学问和知识就显得有如文盲的见解了.人生似乎命运注定总是外来的厄运危难不断,远不如一株河边的树,冬去春来它又是那般青绿可爱.一个人或修道者,如果能够识破世间无常的现象而对自性有所顿悟的话,他的人生境界必然提高.
*放下心来是一种内在修养功夫,勿需外求,而这种内性的发挥首先就是要认识一切外相执著心都是无常虚幻的.从前寒山仙人在儒生时代勤读三史五经,想在及第後有所成就,却因落榜流落异乡,终以弃文习道入进观中习得仙法,在无常的现象中惊喜树木逢春再现青绿的自然禅境,才真正参悟了自性本是空,便不再执著一切了.所以我说人生一切是无常的.
徒劳说三史 浪自看五经 泊老捡黄籍 依前往白丁
筮遭连蹇卦 生主虚危星 不及河边树 年年一度青
菩萨:修行的最高目标是要成为-真理的觉悟者,能够破除一切妄,并引导众生,也共同趋向觉悟的菩提道上,这就是真理无上觉者-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具有佛心佛性,愿共乘无上觉.今晚禅法开示,静慧法师可以开始发问之.
法师:经云-外道乐诸见,菩萨不动诸见,天魔乐生死,菩萨不舍生死.此经云道理何在呢?
菩萨:邪见同正见,故不动.外道并乐诸见者;谓有见无见.凡人总是说-没有了执著,我就能达到涅盘.执於这种想法的人,叫做执著.没有涅盘之建立,没有轮回之舍离,如何称为轮回,又如何称为涅盘呢?如果修行之人有了邪见同於正见的智慧,修行之中就会有另一番丰富的禅境了.
法师:经云-以邪相入正法.又云-不舍八邪而解脱.
菩萨:生死涅盘.即生无生,即死无死,不侍舍生以入无生,寂灭之因即涅盘.圣云-正法眼藏中说-无所得,无所语而端坐,时移即道祖,就是其中有禅心.眼横鼻直,空手还乡,一毫无佛法,等等名言,处处表现正法禅机,愿顿悟之.
法师:为何住法?
菩萨:不住於住,不住於不住,如法而住,名为住法住就是止,或是留的意思.另一解释说-住於法,不住於法,本身就是执著了,所以离开执著,与法融合成一体,就叫做住於法也.佛经有云-尊者,人们说世界是空的,怎麽说世界是空的呢?阿难啊,自身属於自己的却都是空的.所以说世界是空的.凡是随因缘而起的东西都是空的.而这个凡尘假景世界上,一切都是由缘起而生的,所以说世界是空的.
法师:有一次达摩大师的弟子问达摩禅师说-何谓修道断惑,用何心智.达摩禅师答云-用方便心智.弟子又问说-何谓方便心智.禅师又云-观惑,知惑本无起处,以此方便,得断疑惑.故言叫做心智也.在禅法之中,惑又是如何见解呢?
菩萨:惑就是凡尘苦劳,修行上的烦恼.也是人的苦恼与执著,在众生心中,有一个无法控制的邪思潜伏在心灵深处之中,当众生欲望邪念遇因缘成熟之时,自然便起无明魔念从中而生.观惑就是执著心,心易起烦恼,而烦恼有三种是无明,欲,恨.
*所谓无明就是愚痴之心.即是对人生苦,老,病,死以及因缘现象的无知而生起.所谓欲就是奢求,想要得到心所起的贪求.所谓恨就是爱的欲求越过心里状态,出於本心憎恨取舍不得.而起不平愤慨,憎恨在心头.修道之人,不可有迷惑之心,这是可怕危险的.如能去除心头迷惑,则苦,老,病,死就能不生不灭,而达禅之境界.
法师:在佛经云-中国天台宗把人心的修持道果分成十界.是否能请菩萨开示?
菩萨:好的.天台宗把人心分成十界如下-
1地狱,2饿鬼,3畜生,4修罗,5人间,6天上,以上称为迷界.
7声闻,8缘觉,9菩萨,10佛,以上称为悟界.
法师:弟子曾经在佛经禅书之中,读过达摩大师有关悟境之题.如下-
其弟子问-贪欲名为何心?达摩答-凡夫之心.
其弟子问-作无生是为何心?达摩答-是声闻之心.
其弟子问-解法无自性是为何心?达摩答-是缘觉之心.
其弟子问-不作解,不作惑是为何心?达摩答-是菩萨心.
其弟子问-不觉不知,是为何心?达摩答-无心回答,即不答.菩萨,为什麽达摩大师回答云-即不答呢?
菩萨:达摩所以不答者,因真法不可答,正法本无心,回答即有心,正法无可言,答即有言,正法无有脱,回答即有脱,正法无人知,回答即有人知,正法眼前中回答即识知.如此禅意,愿修道之人或禅门中人悟之也.
法师:菩萨,是否可以开示众生平时修持,坐禅方便法门?
菩萨:平常生活,皆在道中行,那里不是道场;本用不著什麽禅堂,也不是坐才是禅的.所谓禅堂,所谓坐禅,都是为我等障深慧浅的众生而设.坐禅先要晓得善调身心,若不善调,小则害病,大则著魔,实在可惜.禅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调身心,此外调身心的方法还很多.
*一般在结跏跌坐时,宜顺著自然正坐,不可将腰作势挺起,否则火气上升,会眼花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又不可弯腰垂头,否则容易昏沉,尤其不要驼背,否则会吐血的.
*如果觉得昏沉来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轻略移动臀部;昏沉自然会消除.修持用功太急切,觉心中烦躁时,宜万缘放下,休息几分钟,渐会舒服;然後再提起精神用,否则日积月累,便会变成性躁易怒,或发狂著魔的.
*禅中受魔考遭遇的例子很多,说之不了;但修侍者只要不执著它,便碍不到你.所谓云-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虽遇著或见著什麽恶境界,也不会管它,不会害怕,就是看见什麽好境界,也不理会它,更不会生欢喜心.楞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法师:在禅门之中,有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来面目等,但以念佛是谁为最普通.禅门之中,常常有话头问题,而什麽叫做禅的话头呢?请菩萨开示之.
菩萨:话头就是未说话之前.如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昏沉,不著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以此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法师:那麽,何谓疑情?
菩萨:如问念佛的是谁,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死了还有口,为甚不会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个什麽样子,却了不可得.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疑惑的念头,随时随地单单照顾这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顾念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著它,疑念不生,再轻微提起.当用心时,必定静中比动中较为得力,但切不可生分别心,不要管得力不得力,不要管它动中或静中,应一心一意用功实修才是.
*而关於念佛是谁四字,最著重在这个谁字,比如穿衣吃饭的是谁?放尿的是谁?超无明,争人我的是谁?能知能觉的是谁?不论行住坐卧,谁字一举便有,最容易发起疑念.故谁字话头,实在是参禅妙法.但不是要将念佛是谁四字作佛号念.有等将念佛是谁四字念不停口,倒不如念句阿弥陀佛功德更大.有等胡思乱想东寻西找,叫做疑情,这就错了.该记住.如果有妄想之心,而愈起妄想愈多,等於无进而退,反而坠入地狱之间,愿修行之人,不可不知也.
法师:有一次僧人问洞天和尚说-何谓佛?洞天和尚回答-麻三斤.请菩萨解说之呢?
菩萨:洞天和尚答曰-麻三斤.所谓的麻,乃是用来织麻布的麻丝.三斤表示麻丝一束的重量.原来,和尚看到身旁的一束麻丝,方才如此的回答.并非学习了博大的理论,或者经历一连串的苦修就能够成佛.必须有三斤的麻束一般,辗转被织成衣服以及袋子以後,对人们才会有用处.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但是只要累积正确的修行,就可以了悟禅法.换句话说-三斤的麻束就是自己,而自己就是佛.今晚开示就到此.静慧法师灵体归身.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第七章-佛法度缘人-开悟即正觉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降-岁次庚午年农历九月三日子时[23时20日10月1990]
诗曰
华山顶上月轮孤 照见天空本无物 可贵天然无价宝 埋在五阴溺身躯
菩萨:今晚凡华山上挂著一轮小明月,孤孤单单地悬在那儿,它照的是一望无际清朗无物的夜空,这空无的天然景色,给予我们修行之人如同无价之宝的启示.它告诉我们,人因色,受,想,行,识这五阴或五蕴浸溺著,而使我们眼生昏迷不辨自性.这是佛即是空的道理,人们(众生)应该从月照的虚空,寂静领悟其中正法的道理也.
法师:恭迎菩萨降临开示禅法,弟子问讯叩拜之.方才菩萨一番话训示,弟子也因惑而发,以前弟子读到禅宗六祖慧能祖师所言-他有一样东西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它即是其实不易的自性本来面目.也就是神会所言各法本源的佛法真如.真如用浅易的话来说,就是实相法性,实相或真实不易的本性,也就是参悟心法,处於恒常无变的空字.
菩萨:今晚考一考弟子静慧心法智慧,有五言词句禅话,你悟悟其中含意,看看见解如何?词文-
云你出家相 何名为出家 奢华求养活 继缀族姓家
美舌甜唇嘴 谄曲心钩加 终日礼道场 持经置功课
炉烧神佛香 打钟高声和 六时学客舂 昼夜不得卧
只为爱钱财 心中不洒脱 见他高道人 却嫌诽谤骂
驴尿比麝香 苦哉佛陀耶 又见出家儿 有力及无力
上上高节者 鬼神钦道德 君王兮辇坐 诸侯拜迎逆
堪为世福田 世人须保惜 下下低愚者 诈现多求觅
浊滥即可知 愚痴爱财色 著却福田衣 福田讨衣食
作债税牛犁 为事不忠直 朝朝行币恶 往往痛臀脊
不解善思量 地狱苦无极 一朝著病缠 三年卧床席
亦有喜佛性 翻作无明贼 南无佛陀耶 远远求弥勒
法师:弟子对菩萨禅法劝世五字词文见解如下--凡参禅拜佛修行的人,修的是那颗无相之心.菩萨在本文中告诉众生什麽是真出家,什麽是假出家修行.假出家的人,修行中还在那儿想著美好贪奢的生活,仍然不忘传宗接代的事,嘴上吃著甜头,心中还在打歪主意,每天虚心假意做礼佛的事,把吃斋念佛佯称为做功课,香炉点起檀香,敲打寺锺念诵著经文且每天很早就起来打水,劈柴,舂米,日日夜夜都睡不安稳,看起来真像有道行之人.
*其实,他们心里爱财如命,这样的修行,怎能洒脱自在本性自如呢?再看看那副可怜相,见了道行高的就赶紧去拍马屁,但在心里却又不服气,於是在背後诽谤别人,有这种卑劣的行为简直是驴屎一般不值钱,却自以为我的修行是麝香般芬芳,这又是何苦呢?不仅破坏佛门清规,更破坏佛陀修行的美誉.
*另有两种出家人是有学问的上智者,另一是力不从心的下愚者,前者连鬼都钦佩他们的道德,君王和诸侯都会迎之为贵宾,表示敬佩之意,这样的 田是不求自得,也是实心学佛者一大 田也.而下愚者,痴愚诡诈,爱财爱色,一看便知是污浊之徒,却蓄意想享福奢求供养,在钱财方面[向]别人放高利贷害人,在做人做事方面则不忠不义,是非曲直不分,这样天天行恶道,常弄得身心俱疲,毛病百出,还不知好好反省,常随烦恼痛苦循回不休的地狱苦报.这样的出家修行即使有点佛性也被自己的愚行泯灭了.
*但愿,南无阿弥陀佛,无远弗届之大愿力及西方弥勒佛慈悲感召力,能保佑这些无知修行者早日了知真理,弃黑暗而就佛法光明,同归极乐.
菩萨:弟子静慧法师你的见解正确也.本词句正是在告诫出家人或修道之人种福田并不是非外求可得,而是要从心诚意正去行善这才能自得.阿弥陀佛的大愿力,虽然誓愿宏深,且弥勒佛虽是无能胜菩萨大佛,如果一个人心不诚正.虽是大佛,大菩萨一心想要救渡你,但心怀二意之众生,终不肯伸手,佛又能救得起不肯回头的人吗?
*众生啊.你们想修得心中善德之果,必须有诚心正意.心诚正念的人,一定是有一颗善良心田,这颗善良的心田,必带来无相福报,将来一定是圆满福田.今晚静慧法师有任何疑惑可以发问?好让本书出版之後,以利度人向佛也.
法师:今天中午弟子与果圆老和尚坐在万年寺百岁宫前面大石岗上,互相研究佛法,当然弟子也静静听老和尚开示佛法禅机,真是受益无穷也.可是,当他说到中国佛门历史上,发生过毁灭佛法的事件,叫做三武一宗之难,请示菩萨开示什麽叫做三武一宗之难,也好让佛门弟子及修道者了悟之.
菩萨:好的.三武一宗是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和後周世宗.在中土历史上,这几位皇帝曾经发动过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门在中土的发展上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在佛门史被称为法难,也叫做三武一宗之厄等.
*本座再详加介绍第一次法难原由经过,好让众生得知清楚.第一次法难发生在北魏时期.北魏太武帝初时信仰佛教,经常请一些沙门高僧进宫谈论佛法,每当农历四月八日佛诞期,还亲自登上城楼观看庆祝佛诞活动,并向佛像献花以表示对佛祖敬意.
*後来,他听了大臣司徒的谗言,逐渐改信仰道教.到了公元四四五年,杏城盖吴造反,关中骚乱.太武帝亲自出兵讨伐.当率大军入长安时,见有寺院藏有弓矢矛盾等兵器,武帝就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又在寺院中查得酿酒具及大量钱财,还发现寺内有"屈室"[窟室],以"与贵室女私行淫乱",於是下令诛长安沙门和尚,焚毁金身佛像,并命令全国各地废佛.
*又紧接著於太平真君七年,又命令主管部门通告各地官员,焚烧佛像经典,玩杀沙门弟子.於灭佛当时,幸有太子殿下暗中相助,使各地沙门能事先得到消息,早已逃亡匿迹,免去一切灾难,金银佛像以及诸经论也大多得到隐藏.但是可怜的是,北魏境内所有寺院佛像,几乎都遭毁灭,此次佛门损失是最惨重的,这是佛门在中土受到的第一次最严重打击.
*其他之法难本座就不再详细开示,此种焚毁佛像金身及经典之人(指太武帝).死後必下地狱诛心受苦,永远受禁於阿鼻地狱永不超生的.
法师:中国佛门史上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是谁?
菩萨:佛门在中土的传播,乃是依靠佛经的翻译和流传.中土佛经来源除了靠来汉地传教的西域或印度僧人随身携带之外,还有许多是从西域广为搜集来的.在中土历史上,自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数百年间,西行求法之人络绎不断,他们凭藉一片真诚,怀著对信仰的追求,渡流沙,越葱岭,克服了千难万险,来到异国他乡,如饥似渴地汲取别国佛教的文化,为发展佛学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互为交流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麽,在佛门史上,是谁最先踏上这伟大而艰难的历程呢?静慧你可以打开佛史册籍,印证一下,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是曹魏时期的汉族僧人朱士行和尚.
法师:那麽唐僧取经又是怎麽一回事?
菩萨:神话小说西游记这部书,在众生心中,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此是作家以神来之笔,把形象生动地描写著唐僧师徒四人克服千难万险,跋山涉水,降妖捉怪,最後取回真经的故事.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小说家运用浪漫主义进行艺术创作的成果.但在佛门史上,唐僧玄奘和尚是确有其人,而且确实取过经,而佛门史上的唐玄奘和尚是个勇敢,大无畏的高僧.
*玄奘俗姓陈,是洛州偃师县人.在唐太宗贞观三年[+0629己丑3122唐012太宗-贞观03],长安饥荒,朝廷允许百姓四出自行谋生,玄奘便乘机出长安西行,经过甘肃,过敦煌,越过葱岭,翻雪山,历尽难险,最复终於来到印度.玄奘到了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学当时印度最高学府烂陀寺修行佛法,烂陀寺热烈欢迎玄奘到来,待玄奘以上宾之礼,生活十分优裕.印度僧人对玄奘和尚的品德和学识智慧也十分钦仰,将他尊为烂陀寺精通佛法三藏的十位高僧之一.
法师:菩萨.我有一位弟子慧贤,常常问到天台宗是怎样创立的.我又是台湾天台山灵隐寺创立人,有关天台宗来源如何?请菩萨详加说明呢?好让我这位大弟子慧贤进一步了解,天台宗是怎样创立的?
菩萨:好的,在中国浙江省南部的天台县境内,有一座风景秀丽的高山,这就是著名的天台山.天台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儿是中国佛门天台宗的发源地.佛教之正法自传入汉地後,到南北朝,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在这几百年中,经历了初传期,消化期,已经始对佛门义理有了深刻的理解.魏晋以来,佛门经典开始被大量传译.特别是鸠摩罗什和真谛的翻译,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比以前更提高水准.他们分别把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论著介绍给中国,对中国佛法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那时中国高僧和尚对佛法其理的研究也有了很大成就,对佛法的理解日益深入.基础上有些僧人比较有开展宏扬教理的研究,形成了一些佛教学派如地论,摄论,三论,毗昙等学派都是在南北朝时呈现出来的.在这种百家争鸣的佛法学术薰陶下,一些佛学家,禅宗家开始以新的观点有系统地组织和发展自己思想学说,从而创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而天台山天台宗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由陈,隋之际,著名僧人智 和尚创立的.
*天台宗祖师就是智 ,
又称智者大师,是荆州华容县人.俗家姓陈,到十八岁时在长沙果愿寺出家为僧.廿三岁时,来到光州大苏山,皈依慧思禅师门下.智者大师在慧思禅师门下七年时间,他勤奋努力地地学习和进修,得到了慧思禅师的赞赏.
*西元五六七年慧思禅师离开光州去南岳,临行时嘱智者大师住金陵传教佛法.於是智者大师带了几十人东下,来到陈朝首都,在瓦官寺开讲法华经,受到陈朝君臣的礼敬.西元五七五年,智者大师又带弟子几人离开金陵,居住浙江省天台山,在山中建立僧舍,研究佛法,实践修行.在此时期,智者大师的佛学思想开始成熟.智者大师以法华经为宗旨,以大智度论为指针,参照其他经论,组织学说,开创宗义.并说法大智度论,演说禅法.又常以佛陀留下的经典,按不同时间,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经,求教导修行弟子,来研究释佛所有经教,从此奠定了天台宗的基础.
*天台山天台宗,智者大师一生著作,大部份是弟子受灌顶在说法过程中记录整理成书.其中主要的经典-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共称为天台三大部经.是天台宗立宗开教的思想基础.另外还有观音经,观音义疏,金光明经,金刚经,观无量寿佛经等被称为天台五小部.
*智者大师所创立的天台宗教义,在中国佛门史上产生了巨大宏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影响.(天台宗主要经典是法华经,即是妙法莲华经,也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修持主要经典)而现在台湾天台山灵隐寺立宗开教的思想是以普度众生为基础,台湾这传教的思想,只要能依吾前文所言力行之,那修持天台宗必定无误也.
法师:感谢菩萨开示天台山天台宗思想基础.现在台湾念佛修行的人很多,尤其是修持净土宗的人特别多.请菩萨开示净土宗的主要特点是什麽,为什麽特别受人欢迎?
菩萨:净土宗是专注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的一个宗派.由於其简易修行法,没有深奥的理论和繁琐的修行课程,所以自唐代以来,在中土就广受众生接纳,甚为风行,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主流.
*佛的国土是相当庄严,洁净美好,没有任何污染,因此称为净土.而世上众生所居之处,则充满污浊,故而称作秽土.生於秽土的人,如果能一心念佛修行,就有希望於未来往生佛国净土中,享受净土的一切美好幸福,更有机会聆听佛的教诲,从而获得更大的修行成果,这就是人人喜欢信仰净土宗之特点.
*尤其,现在修道人,很流行多种净土信仰,其方便法门-
乃恭念南无阿弥陀佛,
恭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恭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等,
更有祈弥勒尊佛接引往生兜率院等之善愿.
*从古代佛门盛行净土宗至今,信奉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人渐渐增加,西方净土便成为众生信仰的主要目标,也是最受欢迎的一大法门.
法师:今晚请教菩萨开示,最後一个问题.中国佛教徒的著作中,唯一被尊为经的是那一部?
菩萨:在佛门中,唯有佛所说的才能称之为经,其弟子所作,则最多只能称为论.但是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以称作经的著作,这就是禅宗六祖慧能所说,弟子法海集录而成的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简称坛经.经的中心思想,是阐扬众生具有本自清静的菩提自性,因此修道学佛之人,不必外去执著,只需自求内心自性,一旦豁然觉悟,便能见性成佛.由此而主张顿悟,认为不修不悟即佛是众生,一一觉悟,即众生是佛.其修行方法强调无念,无住,於一切事物不可执著,必须使心无所系缚.一切为空,一切无相,了悟其中意,便是净土佛.
*本书定名为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本书就剩下几篇就圆满.愿弟子静慧每晚子时(十一点)心法扶鸾,必须加鞭努力完成指禅开示录.今晚就到此,静慧灵体归回本身.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第八章-道即佛三宝-迷惑指禅悟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降-岁次庚午年农历九月四日子时[23时21日10月1990]
诗曰
江南一岳占青阳 多少神仙此地藏 昔日仙翁捣药处 鸟声依旧克叮当
菩萨:昔日,九华山常有仙人或药师到九华来炼药救人,常于春夏之夜时,密林中常有发出叮当的声音,有如仙翁捣药之声,淆脆悦耳 而九华山是罕见修行道场,从前,有一位寒山禅师云-一个人如果心如清澄晶莹的水,心中无任何牵褂,就像池底清澈看得见,即使心中有什麽妄念,就如清水中出现了怪物其影像也会显露出来,如果心中不起妄念或杂想,即使遇到很大的灾祸,本体的佛心其性也不会改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自事物的真相.
*这种水清见底的心性也就是佛性,所谓水清见底的心性就是心性无执著.昔日佛陀曾为他的弟子说了一个故事,他说在印度北方有个修行者,总喜爱把自己的外表弄得漂漂亮亮,起居的条件也讲求舒适,有一大他在山上,伐木想造一间居住舒适的木屋,树神见他如此修行难得正果,便想帮助他.树神化为一株果树,满树都是甜蜜的果子,这位修行者伐木饿了,便上树去采食果子,树神故意猛的一震动,他掉落在果树底下一处悬崖上,不上不下,於是他只好断念而静心准备圆寂.後来,树神把他提上来对他说-心无杂念可得正果.言後他猛然觉悟,便决心修行,果然修成阿罗汉.这是观相净心的故事,值得修道人深思.
法师:佛学博大精深,佛理究竟圆融,而佛法更是自觉觉他,自度度人的最佳法门,憨山大师说-舍人道无以立佛法.我们信佛,礼佛,学佛,修道,修行,最重要的,要有一个正信的心,须人道做好,然使始可入佛所以,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太虚大师也说-人成即佛成,就是这个道理.如何的去调摄我们的这颗心?我在万年寺百岁宫与果圆老和尚谈论佛学时,老和尚提到三皈依里的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唯有凭自己本性智慧修行,一切无执著,一切是空,方能证果往生西方.
*今晚弟子有许多迷惑问题,还望菩萨详细开示,弟子,有一位同道老前辈名叫刘万章,他问到了人死後七日,为什麽又清醒返魂回到人间来,这如何来解释,请菩萨开示?
菩萨:人死後,七日又返魂清醒,就要看各人因缘而定,人命终之後,死者身体之本性灵体还未离开,只会觉迷糊,生或死还处於渺茫中,这时见到亲人儿女,恍惚就像梦中一样.接著,就经过一种昏沉迷茫的境界.虽医生诊断死亡了,其因缘关系还未了断,待遇了三,四日後,或六,七日後自动返魂清醒过来,这个叫做初入中阴境界.
法师:寿终时到了中阴身界,会有什麽感觉呢?
菩萨:众生寿终,到了中阴身界内,按阴律法规,可根据各人生前所作不同的修行,而出现各种幻妄境界.有的因恶念招感而现种种不可思议恐怖境界,因修持久候不够或执著心太重,便会心生恐怖而乱窜逃命,以及堕入无间地狱三恶道中.这一切都是本性定力不够,还未达火候,而产生执著的虚妄现象,此时中阴身已不是血肉之躯,本性还未离开躯体,身体各部门呼吸虽然停止,但是,身体还是完整如生的,应该安定心神,随缘不动,一心念佛.很快的,执著心态就会逐渐减低至无念的心空境界,自然就佛境现前.要往西方或沉沦六道轮回就在此重要关键,因此专心念佛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了.
*在中阴界中,还会有各式各样魔景出现,此时也不能受其诱惑,误入歧途.总之,修持之众生们,应坚持信念,不该受苦乐幻境所动,以深信修待本愿,持续静心念佛莫断.西方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定会亲临接引.(按各人修持道行功德高低来接引西方)
法师:有一位弟子问到,听说,修净土宗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莲台,是否真的有那回事呢?
菩萨:当然是真的.因为,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去都不是骨肉凡胎,而是佛性回归本位.乃是妙法莲花身化生出来的.如果凡尘世界中,有一个人念佛修持,西方极乐世界七宝莲池中,就会生出一朵莲花来.莲花中间还有粉红色座台生出,正所谓-莲台宝座.如果修道人或念佛修持的人越多,则七宝莲池中的莲台就越多(莲台上有记各人姓名).修持道行越高,七宝莲池那朵莲台就越大越鲜艳光明,如果修道人,中途变卦退志不修,那麽莲台也随著消灭了.修道念佛之人临终时,西方接引尊者就捧著,这座多年修持成果的莲台,来接引往生西方净土世界.
*众生平日念佛的功失不同,行善立德的大小也不一样,修行定力火候也不一样,所以在七宝池中,莲花的开放,就有早与迟的区别了.根据莲花开放的迟速,分成九等,这也就是众生常常说的九品莲台了.道行修持相当好,已达无我境界,此种道果是上品上生果位.
*道行修持中乘境界之人,(按修行功果算计)此种道果是中品中生果位.道行修持下乘境界之人,可以算就是个善人,有功德之人,功夫修行较浅的众生,最下等的果位叫做下品下生.不过,下品下生,也已了却生死,脱离轮回生死了.
法师:有一位大德问道-像我们这些愚笨凡夫罪业深重,就是下品下生恐怕也没有希望,如果能仗著行善功德,再转世为人,已经是不错了,即使不能再得人身,在地狱阴司中能少受点罪也算很好了.是不是呢?菩萨对此问题见解如何?
菩萨:众生啊,众生啊,千万不可存这个念头.若是有了这种想法者,赶快改过来.众生可以恭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经内有详加记述,在此不加以介绍说明.要知道,佛是最慈悲的,佛的愿力是超大无量的.佛曾经说过,不管什麽人,就是罪大恶极者,只要肯忏悔自己的罪恶,肯诚心向佛修持,佛一定会来引度他,佛门是不说妄语的,一般众生的想法错误了.希望能放下心来,回头是岸,西方就在你眼前.
法师:又有一位大德问到,台湾老老少少向来念佛的人很多,但是成功证果的很少,关於这一点,是否有其原因存在呢?
菩萨:关於此点原因,解释如下-有些念佛修行者很随便,今日念佛,明日不念,空闲之时念,忙时不恭念,健康时念佛,生病时不念佛号,危急时才知道念佛,平时又不恭念.这种修持法门,就不能使念佛愿力含一,恭念佛号又不能相继连续,就不会结成心口佛力之愿.
*更有一种人,念佛是念给别人看的,口中念佛,心中却没有佛,这种念佛方法,和阿弥陀佛是不会有愿心相印的.有一些众生自卑感太深,虚心大意,以为我是一介凡夫,怎敢有希望为佛呢?如靠念佛功德,到了地狱中不受苦难,或到地狱修善所就不错了,或者下世再转世为人身,出生到富贵有势力人家已经是很好了.又有修行之人,念佛修行是为了求得孝子贤孙,求得富贵,求得长生不老,求得神仙而已.这种志在人天福报的人,赶快回头修行,效法菩萨,就在一念而已也.
法师:有一位大德问到,活在世上的时候都念佛,有什麽好处呢?
菩萨: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如意的事,在众生心中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烦恼苦闷.这些都是由自己妄想心,执著心引起,如果大家能一齐来念佛,心中就有佛的思想,就不会去胡思乱想,意念就正确且清净,心中烦恼业障自然就消失了.
*尤其是念佛修行之人,对於世间名利不贪不求,而会照本份工作而行持,如是-遵守国家法律,安份度日,帮助人家解决困难,心中会自然有善的念头.因此,活在世间中,如果能念佛修行,则心安精神爽,会能消业障,生活自然就会愉快如意.
*再者,念佛的人,知道世间有因果报应,遇到生活幸,就随缘享受,不执著,不贪求名利,遇到业障缠身与灾祸,也不会去怨恨或怪人,以忍耐为毅力,安度重重难关,不使祸上加祸,在精神也就不会遭受灾厄痛苦.又念佛修行的人,不起杀生念头,自然就素食持斋,随遇而安,生活节俭,可使经济上减少负担,思想上也比较有定力,因此,不杀畜牲生命,是有佛陀的慈悲心表现,可以减少疾病,增长寿命.
*而念佛修持的人,不妄语,不搬弄是非,不恶口,不绮语,可以避免人间不少是非和起无明的纠纷.念佛修行之人,念头上会行持布施,作利世利人之事,侍人接物亲切,因此,广结善缘,也就是在人缘方面,博得众生敬仰,这样修持,在社会中,就能得到愉快如意.
*念佛修行的人,长年素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诵经念佛可以澄清杂念,制心一处,礼拜佛或菩萨可以运动肢体,活络筋骨,调和呼吸,慈悲行功立德,专念佛号志在往生净土,精神上有所寄托,可以保持情绪上宁静淡泊.自然也就可以延年益寿.所以,念佛的人有种种的好处,在此说之不尽.众生啊,如能真诚持续念佛,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为一般人所想像不到的种种好处呢,
*俗语云-吉祥如意,逢凶化吉,遇难成吉祥.众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得到称心如意,没有烦恼牵缠的事,偶然众生遇到凶险的时候,无意中也会得到佛力解救,由於念佛的人,心地善良清净,容易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因此,凡有所祈求,无不得到不可思议的感应,随其所愿,圆满成就.不过,真正念佛求往生的人,是不会刻意去求一切名利享受的,且对人间虚幻的世俗事不会热衷.
*众生啊,大家要知悟,若是为了贪求现在利益而去念佛修行,虽然有利益,但随得会随失,有如竹蓝盛水一样.不可思议的真诚礼佛,修持所说一切正法信念者,其灵感可感应佛力,是说不尽的,只有修道入,念佛人,修行人亲身去体会才能知道一切的.
法师:有一位大德曾问到,如能修成天仙,有了种种神通法力,不是很好吗?为什麽一定要往生极乐西方世界,成佛或为菩萨呢?
菩萨:天仙虽然有法术神通,天仙的神通最多不过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五种神通而已.讲到六通中最重要的叫做漏尽通,这些天仙一点也沾不到边的.所以说-五通神仙,六通罗汉.就是说仙人只能得到五种神通法力而已.西方罗汉有六种神通佛力,神通的法力比较起天仙法力,还差西方罗汉很远,很远的.那麽,天仙比罗汉还不如,又怎样能和佛相比佛法呢?
*所以,菩萨勉励凡间众生,学佛修道,如能开悟佛所说的经典实义,确实修持念佛,自能往生净土西方.能达到内外双修,行善立德,还可以了脱生死,不受六道轮回,本性自然超出三界以外,往主西方极乐.
法师:目前在万年寺百岁宫闭关的慧德弟子问到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否可以在一贯道佛堂里早晚恭念呢?其功效又如何呢?是否会犯佛规呢?
菩萨:弟子慧德远从台湾到安徽省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诚心来礼佛闭关,研修佛法与地藏菩萨本愿经,吾有在加持佛力与智慧.愿加鞭修行,勉之,
*关於修持功夫,贵在专一法门,确定要修那一法门,应该反覆考虑,慎重研究,我的先天佛根如何?我的志愿何在?到底修持那一种法门适合自己?确定自己修持方便法门之後,则须牢牢抱持,永不忘志.修持功夫,自己必须心有主宰,深入一门即可,尤其是慧德你的先天佛根很好,只要能修心行功立德,深入经藏,顿悟正法本来是一切无执著,放下心来,安下你的心,凡尘之中,一切是空.将来证果即不远了.记往,不能有一脚踏著两只船,这山望著那山高,必致一事无成也.目前,你已皈依开心禅师,如果能专一修行,将定成果.
一,恭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只要清净地方就可以恭念,当然在佛堂更好.
二,恭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功效如何?持续恭念,日後有不可思议佛力加被,尤以你自己体会最好也.
三,不但不会犯佛规,佛或菩萨会更加被智慧光明.所以,菩萨作偈语词文勉励慧德弟子.
有人畏白首 不肯舍朱纹 采药空求仙 根苗乱挑掘
数年无效验 痴意瞠怫郁 猎师披袈裟 元非汝使物
*寒山仙翁快七十岁的时候才弃道崇佛,因为他发现求仙采药要长生不老,这都是空幻思想,而要了悟生命本来的根源,认识自性的真正面目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一个人不能去除痴瞠,想要参悟人生,那是办不到的.
*寒山仙翁云-有的人害怕老死,有的人则恋眷青春,而去采药炼丹,空想成仙,他们在乱挖根苗,却不知挽救他们青春不老的灵药在何处.炼丹炼来炼去都炼不出长生不老药来,简直毫无效验可言,原因是他们不知灵药的药引在 痴除瞠.另外,想要进入高超的西方佛境,不是靠炼丹学法术,而是靠一颗明净虔诚的信心,心诚则灵即是.如果心不诚,不管你是先得正法後修持也好,还是先修行使悟得正法也好,心不诚意不专,一样要受到六道轮回也.
*就像猎人披著袈裟在骗取野兽的信赖,而象徵和平慈悲的袈裟本来就不是猎人的东西,披起它来只是伪装,这种痴狂虚伪的行为是绝对不可有的.此咏词偃语,作为日後慧稳弟子修持方法目标.今晚就到此,静慧法师灵体归回本身.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第九章-静慧开悟论-智慧由心生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降-岁次庚午年农历九月初五日子时[23时22日10月1990]
诗曰
丹心碧血僧无瑕 渡尽众生成菩萨 血写经言传百代 谁来九华不拜他
菩萨: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寺内有天然洞室,而供奉著无瑕和尚的真身佛像,目前证果为应身菩萨.无瑕和尚发至虔之心,以全部心血来抄写佛经,划破舌头,用毛笔蘸血和金粉,开始抄写华严经,共花了二十八年又二十天终於完成元九九十一本佛经.到了一百廿六岁,农历九月十四日,预知自己要往生西方极乐,便将自传及血经整理完好後,堵上洞门坐化了.
*修道念佛的人,要想证果必须下一番苦行,多效法无瑕和尚(应身菩萨),坚毅刻苦的精神,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呀,偈曰-
天生百尺树 剪作长条木 可惜拣梁材 抛之在洞谷
年多心尚劲 日久皮渐秃 识者取血经 无瑕证菩提
法师:这偈是不是说-无瑕和尚是天生一株百尺大树,如果伐下来可裁成许多优良木材,只可惜这栋梁之材,却埋在九华山洞中,没有替佛宏扬真理,普度众生,真是可惜之至.无瑕和尚虽然年岁很大了,可是他的心志还很强而有劲,划破舌头和金粉,抄写华严经继而完成八十一部佛经,岁月无情不停留,虽已老迈,幸遇有缘人将其血经发扬渡化众生,使无瑕和尚的苦心没有白费,(现在无瑕和尚已证应身菩萨之果位)今晚著作指禅开示录祈求佛力加持.
菩萨:弟子静慧,你在九华山闭关这段时间,仙佛加持你的智慧,开导你的佛学禅理,将之写入指禅开示录以作修行之参考.
法师:感谢菩萨慈悲,赐我机会,愿将所悟写於书中,但愿菩萨能从旁协助.还望诸山长老,法师,道长,居士大德们给後学指教.
(坐禅智慧心得篇)
*达摩大师以无我无心的禅法精要,宏扬佛法,度民教化.禅是一种修行达到身心合一,内性自在的禅定境界,而禅时无我是我闭关时解悟的心法.以观心无我,此地是净土,以心是佛,佛是心,内外一致不散乱,灵明的佛性所为出现,光明普照,心性专一,便可入道,禅定可达生命的提升与开发,达至明心见性,禅时见佛,此乃开悟之方便法门也,
(其一)我恩师开心尊者於我闭关时对我说-静慧徒弟啊,修道念佛,是让你自己达到无心;成为清净,无执著的境界.成为本来无一物的佛心.方证菩提.
*在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静坐的日子里,恩师教示以禅领悟自性.要自己达到忘我的禅境不是一刻钟几时辰的短暂性,而是持之以恒力行不辍的.
*我常以修道虽後生,心诚则灵,幸逢恩师教导;修之数载,虔恭谘启,善蒙师意,受恩师教导之恩,诲之以道,愿己常能鞭策自悟真道.为会诫之文.
*禅静中常与虚空诸佛圣仙佛,相会研习,从中体验许多珍贵的智慧.只有自己亲身去体会,才能了解禅时忘我之性入的道理,也是实践性入的方便法门.
(其二)於子时静坐默念心经时,忍闻虚空中传来语音,说著-静慧法师,静慧,不证大小乘之解,不发菩提心,不求一切种智,不贵解禅定之人,乃至不求佛智,其心自然清净.说完就无声拂尘而去.事後静思了整个晚上,终於解悟其意了.有些人曾经问过这问题-我很想进入禅道修持,如何下功夫,该怎麽办?
*我答以-禅不是只顾求安心,把心放下来,而是静心於忘境的坐禅以空的心去顿悟本性,由於这无执著的禅定静坐,你会觉得禅静胜於一切金钱宝贵了百千倍.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对於那些确实是很浪费生命的人,大可请他安心的静坐下来,让他清净接触禅,从中了解毫无执著的禅境意味了.
(其三)庚午年农历八月廿八日子时,虔诚顶礼应身菩萨後静心禅坐一刻钟後,忽然有股超然佛力,加被灌顶,相交神会的生出源源不断的心印禅境,令人深感禅法深奥,其不可思议之境界.忆昔日恩师开心尊者慈悲开示过-徒弟,静慧啊,一个人修道,拜佛,若能立志不辍,方能得到解脱.一个人修行,如不畏生死,亦不畏天堂地狱,以对境无心作道心,会使你成为一个空心.如果;修行之人,能顿悟此番话的用意,你就不难成仙作佛了.
*我很重视坐禅空无的心法,但从理论上就是很抽象,这便想到空无本意词文上的-
身著空花衣 足聂黾毛履 手把免角弓 拟射无明鬼
*参禅的人想要修得功德,就必须去除无明鬼,而去除无明鬼最有效方法自然是空无的心法.空无是什麽?还是需要大家一起亲身来体会?
(其四)夜深人静,习禅静坐时,虚空忽传语声来云-坐禅主要目的是什麽?弟子静慧你知道嘛,此时,我默思著,禅坐在於消除迷惘之心,使人回到刚生下来的清净,天真无邪之心.而迷迷糊糊地度过一生者,是不了解佛法,不了悟人生真理,对生死迷糊,只图享乐的人,将来还是会受轮回六道,重蹈迷惘凡尘假景之生活的.
*各位,求道者,入不二法门是什麽意思?恩师开心尊者的启示是这样子的-对任何事情,没有什麽可言说的,没有什麽可代表的,也没有什麽文字,言论存在.离开了一切无执著心,这就是求道者,入不二法门.
*禅静中得到达摩祖师的开示-心才是佛,心既是佛,何必心外求佛?心就是法,何必心外求法呢?心与法和合就是高僧.法身就是涅盘,在涅盘中,而外求涅盘,是错误的,道的真理世界是平等的,如起分别心,就有了见别了.这执著心念须从心中除去,总而言之,心生法就生,心灭法亦灭,愿修道之人能了悟.
(其五)初到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之道场,恩师开心尊者,就指示我-静慧,到九华山来要好好修行本来佛心,修行应以心为贵,因为心是了悟自性的根本,在外的事物因时间与空间的改变而变迁,惟有心可以坚贞不变.记住,记住,此时,使我想起昔日读过的传灯录内所载-
*神光(慧可)初参达摩大师乞求赐告安心法则,达摩祖师要他把心拿出来看看,当他不能把心拿出来时,而祖师便随机开导他-心非表面东西,是内在修养,心有真心与妄心,而真心乃坚贞不变,而妄想心是随欲蠢动的.开心尊者恩师又言,所谓佛者并不在他处,而在本身即是佛.一切众生都有本来佛性,只要谁肯培养佛性,谁即有成佛的机会.
(其六)九华山万年寺百岁宫,寺内供奉应身菩萨真身金像,我於禅定中,常受菩萨开示,有天晨时,忽闻虚空中,传来渺渺音声说-我乃应身菩萨,欢迎静慧法师远来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之道场万年寺闭关修行.静慧,你有一种能照亮心中迷 的宝珠,是人人本自具足的,那就是至高无上的智慧.佛法中最珍贵的,是智慧,它是世间尊贵的无价之物,愿你好好顿悟.我静思著,宝珠只不过是世俗之物,宝珠的光只可照别人,却不能照自己佛性,有一种宝珠可以用来照别人;照自己;也可照外面,亦可照里面.
*那每一个人都有秘藏--正法眼藏,超然智慧.智慧才是难能可贵的宝珠.
(其七)九华山乃地藏菩萨之普度众生的道场,每当禅坐完後,必有很多心得涌现.*我看到地狱转动善恶果报轮回盘,此时冥王非常庄严威风,有数万人围绕在那里等待轮回六道.有修十善之人,可登不同天国世界去享乐;因为西天净土处处都是非常华美庄严.修成正果,身居西天,随处都是七宝,实在是美妙极了,然而如果不修善德却奢求福报,那就惨了;必然会像栖息在芦苇上的小鸟,终日辛勤觅食而不得饱,或者变成犁牛,整天蝇蚊在他身上叮咬,这就是六道轮回的果报.
*且看今天下午不修行之凡夫俗子不悟世间一切法生灭无常,又怎能长保罪业不沾身呢?大德们?生死就像飞旋的火花在轮回的麻稻中焚烧,都会漫延得不可息灭.如不及早顿悟念佛修道,就是活到百岁也是白活无用的.
*禅修静坐可得超然之感觉,故云-禅是抗拒对一切经典之依赖,打破言教,超脱理论,禅修达到心体完全自由的境界,不为任何东西所执,排除物扰,超越一切限制,而活在世界中,绝对的自由自在.
(其八)禅坐中;受地藏王菩萨开示-根清净故色尘清净,六尘即是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菩萨又说--例如眼根对色尘而生眼识,意根对法尘而生意识,法执即是一切意念的执著.为了劝人不可聪明自误,或贪财好色而迷失本来自性.
*菩萨又开示说--地狱冥王曾经审判过一位聪明自误的人,此人博学多闻,英俊焕发,诗才超群,声名很大;在世为官也大,傲视无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由於富贵而心生贪财好色,迷恋六尘假景,终归撒手黄泉,受地狱之苦,这全是一场假景的迷惑所致.这样一个迷失了自性的聪明人,下场必受无间地狱刑罚,但愿修道之人,不要迷恋六尘,赶快放下屠刀,回头是岸,佛法是广大无边,普渡有缘人的.
(其九)恩师开心尊者说-静慧徒儿呀,请你告诉众生,悟道不能有生死的念头,因为有生死的念头,即无法对尘俗断念.所以修行或参禅的人如果参不透生死,而说我的修禅道行如何如何,那都是等於愚人说梦话,自然无法进入禅宗最高境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如果一个人开悟明白,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轮回於六道中.
*所以修道或参禅者,要有无生死的修行境界.如无难禅师所问--如何是悟?予曰-本心也.问-如何是本心?予曰--无一物.又问-如何是无一物?予曰-无言.又云佛,云菩萨,云如来.种种名者,因人心相异而异也.还愿大家自己体会其意.
(其十)有次菩萨开示-做人要做到看开人间的虚相.那时我还未顿悟什麽叫做虚相,後来,从静坐中,才顿悟出人间虚相.人间的富贵,比喻是虚相.因为富贵并非实质,或是生命本体的东西.它是本性以外的东西.因为虚相的富贵乃由因果福报的,而富贵乃短暂的,既是不能长久,亦千万不可傲视别人贫穷也.如以钱财傲视别人贫穷,终了自己也自受因果之因果缘灭的.然而,我顿悟了虚相道理是不长久,但愿天下修行者莫去强争长论短地计较得失如何,富贵人家亦不可在贫穷人家之面前;炫耀自己,那是极为痴愚的了.
*思及地藏王菩萨曾说-众生必须把妄念拂去,心清如水,坚定心念;莫受扰嚷之境所惑,自己,别人,凡夫,圣人都一样,必保持於一如之心境,才不会被虚相富贵环境改变心志.切记.
(其十一)九华山可说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绝无凡尘世间的喧哗;自然是与世间名利俗缘隔绝,是隐士,道长,高僧,禅师,菩萨修行之圣地.此地清净无比,尤其山涧流水发出的声音,早晨黄昏的云海,随著九华山头而千变万化.
*清净之地,总为参禅修道者最爱寻觅,之悟觉本性修道之所在.例如昔日世尊於菩提树下之静悟,达摩的面壁山洞,地藏王菩萨的九华山,道齐禅师的天台山,开心禅师的桃花智慧庐舍,佛,圣,菩萨,禅师,仙人,无不是在清净的环境里,悟得人生真谛.
*灵山胜地自有天然的灵气.正所谓-万象皆来自於天然,本性正法才是真如.而我的恩师亦面曾说过-禅是不用解释,懂与不懂都要照本性如实接受.加以凝思了悟,而仙佛菩萨之心境,是超然物外的大智慧者,凡夫是摸不透的,以不执著心,忘我时,则知一切本无的.
(其十二)九华山上有位老和尚,宝号果圆老法师七十三岁高龄,修持很好,是九华山高僧之一,老和尚知道台湾灵隐寺住持法师,在此修行参禅,特亲自送求一首诗,赠予静慧法师.
静坐毫光照大千 慧能法宝教群贤 大修六度菩提愿 德化陆台利人天
*九华山农历九零年九月初三日赠赞,事後,我向果圆老和尚请教,有关悟道途径和净性明心的佛理.果圆老和尚对我说-静慧法师呀,修行的人前世或今生中,就有许多在不知觉中,造下了罪孽,而层层罪障,有如烟山重重的迷雾,蒙住了本来面目.所以修行者必须认清方向,须做到吾心本无之境界.虽然返璞归真的路途,非常艰难无比,只要信心毅力必可达成目的.九华山顶峰高空上,挂著一轮明月,有如一盏指路的大明灯,其可贵乃在於它的明亮光,照彻大千世界.如果我们能悟知,净性明心如月光皎洁明亮,什麽罪业也会自然消失无碍的.生活也会得到怡然快乐的.
*是夜又蒙地藏菩萨慈悲开示.菩萨-禅替佛法打下了坚固的宗教基础,禅与佛门有深切的关系.而禅即是道,道即是禅,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世尊,在苦行修持中,尝试著种种不同形式的修行法门,而世尊发觉到从苦行修持中,得不到了悟,终於在菩提树下禅坐,进入禅定,於是得到了正法,可称之为正觉,
*禅定是八正道之一,可见禅定有多麽重要.弟子静慧,在你坐禅智慧心得篇中,悟出的禅境,可承继开心禅师禅的风俗,开心禅师传予你的,正是大乘心法.今晚著书至此,静慧法师灵体归身.
(其十三)有一日进入禅定时,得蒙恩师开示云-静慧啊,焚香祈佛时,除了虔诚心之外,一定要用好的香,焚香拜祷时;首先应作观想,愿此香烟遍满十方法界,供养一切佛菩萨及三宝,由於供养一切诸佛,佛心生欢喜便能加持我等;此时自身便化为所修持的本尊,放出无量光明,救渡一切六道众生,使得众生得一切光明.
*修习禅的人如果有用香的习惯,一定要用好而且纯的香,因为修习禅定的人,六根特别敏锐,气脉特别通畅,如果用化学香,进入体内会残存,不但扰乱定境使意念纷杂,而且诸根火气上升.达不到安神作用,反而使身心受损.而用好香会使诸根集摄,中枢神经镇静;使定力增强,修习禅定时进步亦快.心香一瓣,遍满十方,一切诸佛悉能闻此.
*所以静慧从有相的用香,到无相的用香,最後将此香回薰自内,证得五分法身,从内点出清凉香来,除去不洁,用好香而不执著,使它弥漫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能维持正念而入禅定,然後解脱得到智慧.这样,便能自证解脱,证得无上诸佛的心香境界.让香与禅定结合,并同达到最後的境界-成佛菩萨.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第十章-本愿经中说-圆满种福田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降-岁次庚午年农历九月八日子时[23时25日10月1990]
诗曰
地藏指禅智慧篇 菩萨度化挽迷津 苦海无边回头岸 圆满书谢百岁宫
又曰
静悟心法一切空 慧能禅宝教众生 法修真理书中藏 师成功德得平安
菩萨:西方佛旨慈悲恩典赐著宝书,指禅开示先贤祖师所开发的佛门智慧,而突破人生所有难关,过著充实而有意义的禅生活.自历代以来,禅法一直不受到任何事物的拘束,自然能够体会到众生本来有一性,而是真正佛性面目,执著心,迷惑心及放不下心自然就会消失殆尽,而且指禅开示录能够为你打开自由自在西方净土大道坦途.
*今日能顺利圆满在九华山万年禅寺百岁宫著成宝典禅书,西天佛,菩萨及神人同为庆祝功德圆满.然而,禅法是由代代祖师奉修习学而传承下来的,直至今天.指禅开示录在中国安徽省九华山开花结果,又从中国九华山传播到世界各地.禅书乃指示人间真正智慧,以智慧之光照亮了人性本来佛心.
*在九华山百岁宫说法著书的目的,是让修行者自己顿悟,透过禅坐去自证.舍妄归真,凝自本心,无自无他,凡圣如一的这种心境,一旦逝离世间其灵性皆能归返净土西天.
*今宵在万年禅寺百岁宫著作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最後一章,吾将述说本愿经部份佛法对诸修禅念佛的众生解说-
(阎罗王众赞叹品)
00这时铁围山内,有无量无数的鬼王,跟著地府冥王,都来到忉利天宫佛的地方,所说的这些鬼王呢?
01第一是恶毒鬼王,而这些鬼王,是鬼王的首领,而三毒都属於意念,就是身口七恶的根本,他用以恶攻恶,以毒攻毒的方法,使那些十恶三毒的众生,化恶为真心.
02多恶者-是外现忿怒的恶相,内起慈悲的善念.
03大诤者-是诤斗者,这一切的诤讼争斗,都是从贪嫉而来的,这贪嫉又都是从憎爱而来的,这鬼王用大诤的法门,去化人无诤.
04而虎是威猛的野兽,白虎,血虎,赤虎者-这鬼王都是人身虎头的,是随著他各种生成的颜色,定他名称的.
05所谓殃者-是祸殃灾害,世上有不敬天地,不孝父母师长的人家,这鬼王便时加以祸殃,好使他改恶向善修持.
06飞身鬼王--就是飞行夜叉一类.电光鬼王-他的眼睛像电光一样,察人的真恶,给人吉凶,狼者-是一种恶兽,牙尖向口外露出来的,这些鬼王的牙尖也向外露出,同狼牙一样的,千眼者-千眼观世音大士,有千手千眼,这些鬼王也有千眼,是见机利人的用处.
07 兽者-是凶恶的野兽要害人的,这些鬼王都把他捉来 吃,世上有一种不习礼节人面兽心的凶恶暴徒,恐怕给他遇见了,他也不肯放过的,好为地方除害.
08负石者-就是负石担沙,塞海填河一类的鬼.主凶耗,主凶祸,这二鬼王-是使犯恶的人,家道贫耗,刑祸随之,若能悔过行善, 仍旧使他发财得福的.
09主食者-食是活命的五谷,这鬼王见行喜的人家,使他丰足,犯恶的人家,便他饥饿,所以毁弃衣食的人,他终要犯冻饿死的.
10主财者-富家若不肯乐喜好施,这鬼王瞰视他,狠妒他,常使他多疾病,死亡,口舌等事.
11主产者-是主管送子投胎,保护生产一类的事情,是主管世人一切疾病.
12主险者-是主管高山大海危险处,如遇应死的使死,不应死的,保护他.
13三目者-是两目中间,直看一目,像摩醯首罗天王一样.
14四目者-是额上横开四目,像苍颉一样.
15五目者-是在上下之中,竖看一目.祁利失等六鬼王名,是诸经都没有翻译,现在照录演孝疏,随文解释的意义.
16祁利失-是本来没有福德的人,欲贪多财物,反失了财,得不到富利.
17而祁利叉-是有仁德的人,一切希望都可以随念满足.
18交指叉手的庆贺著-就是招财聚宝的主.
19阿那吒-有的翻作色质坚碍,能辅助天行,或是扶助众生上天的意义.像这一等的大鬼王,各各和百千数诸多的小鬼王,都居住在阎浮提,各有所执司的,也各有所主持的,这诸类的鬼王,同著阎罗王,承佛的威神及地藏菩萨,大菩萨的福力,都到了仞利天宫参加闻法盛会,都在同一面的排立著.
20这时阎罗天子,叩跪著合了掌,对佛说-世尊,我们今天和诸般鬼王,承佛的威神,以及地藏菩萨,大菩萨的大功德福力,才能到这仞利天宫参加大会,这也是我等可以获得善利的缘故.现在我们有一点细小疑惑的事情,敢叩问世尊,唯愿世尊您发大慈悲,宣扬演说这事情.佛告诉阎罗王说-随你问就是了,吾来给你们解说明白.
21这时阎罗天子,礼拜世尊,及回过头来,顾视地藏菩萨,而对佛说-世尊,我观地藏菩萨在这六道之中,用千万种的方便法门,而救度这罪苦的众生,一点也不厌疲倦,这大菩萨有这样不可思议大神通的事情.然诸众生才解脱了罪报,没多久的时间再造罪孽,又堕入恶道了.
22世尊,这地藏菩萨,既然有了这样不可思议的神力,为甚麽众生而不肯依止[上]善道修持,好永远的取得解脱,唯愿世尊,详加解说,
23佛就告诉阎罗王说-南阎浮提的众生(地球人),他的生性狠毒刚强,难调和,又难去制伏他,这大菩萨於百千劫以来,常设法开方便法门去救度他们,使众生早日得到解脱.受罪报的人.乃至於要堕落在大恶趣里的众生,菩萨均用方便方法,度出他们的根本因缘业障,而遣令他,觉悟他宿世的事情.自然是阎浮提众生,结恶习性重的缘故,所以像旋转一般的,一旋出恶道,即又旋入恶道了.劳苦了这大菩萨,经过了久远的劫数,而专门做救度解脱众生的圣业.
24佛继续说-譬如有人迷失了他本来的家乡,错误的走进危险的道路中去,这危险的道路中,有许多的夜叉以及虎,狼,狮子,蛇蝎等毒物,这迷人一些也都不知道,只在这迷路中走来走去,在须臾的时间,就要遭受那麽多毒物的伤害了.有一个有知识的人了解各大法术,很会禁制各种毒害,乃及夜叉之类,诸般毒害生命的东西.
碰上迷路的人,将要走进危险的道路里去,便连忙告诉他说-快快速离吧男子,你为了甚麽事情要走进这条路去,你有什麽本领,能够制伏这麽多毒物.
25这迷路的人,忽然听到这话,方才觉到这是险道,即便退一步了,想求出这条险路,这个真知识,就提携他,接挽他的手,引他出了这条险路,免得这许多的恶毒物去害死他,再使他走到好的大道去,令他得到安稳快乐,既然把他救度出了,再告诉他说--你这迷人,自今以後,不要再走这一条凡尘迷路了,走进了以後是难得走出的,又复损坏了性命,这迷路人听了他的话,也生出感激尊重的心来了.
26这个知识者,和这迷路的人,临别的时候,又对他说--你倘若见了亲族和相知的朋友,以及诸多无知的人走进这条迷路中时,无论他是男是女,你要向他劝说--这条迷路有许多毒蛇猛兽,你进去就会丧失你的性命,你一定要向他们解说的,不要令他们自己去取死呀,
27地藏菩萨具很大慈悲心,救度罪苦的众生,往生到天道中去,令他去得到很大的快乐,这般受罪苦的众生,知道这业道中有这样的苦趣,一经解救出离苦海,自然永远不会再来经历地狱受这苦难了.
28像这样迷路的人,误入了险道,遇到了善知识,引接开悟令他退出,永远不再走入险道.又复劝他人不要走入,因为有这迷路的缘故,所以能得到解脱的境界,既然得到了觉悟解脱的境界,自然不会再走入了.
29倘若再履践进去,并非是真正的觉悟者,还是照旧会迷误的,一迷误方向,就不觉这是旧时所堕落的险道,这仍旧会丧失性命的.这正像堕入恶道一样,虽然有些众生靠地藏菩萨方便救度之力,解脱了恶趣之苦,而转生於人趣,天趣之中,但是众生心志不坚,仍旧堕於恶趣之中,又去造种种恶业,等到恶业满时,便永远处在无间他狱,受诸苦刑,再也没有解脱的机会了.
30这时恶毒鬼王,合了掌,很恭敬的对佛说--世尊无量无数的鬼王,在这阎浮提世界里,有的是利益众生,有的是损害众生的.所主之事都各不相同,然而都是根据众生自作的业报,遣使我们的部下眷属,到世界上去游行鉴察,但是众生部是恶的多,善根的少.这许多游行的鬼神,行遍世人的家庭,或是行过城市,或乡村,聚落,或见男子,女人做了像毛发一般的善事,乃至於悬一幡一伞盖,少许的香,少许的花,供养佛或菩萨的金身佛像,或转读各种的经书佛典,烧香礼佛供养,一句一偈的经文.
31倘若做了以上所说的,悬幡,烧香,鲜花等供佛菩萨的人,我等鬼王,都敬重礼拜这人,像敬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佛一般,并督敕著众多大力的小鬼,以及土地分神,令他们保卫拥护,不令凶横恶暴的事,恶毒的病,乃至於不如意的事,来远离为善作德的民家住宅,更不可能令入其门呢,土地分神,是说土地分界守护的本分神.
32佛听了这些话,就称赞恶毒鬼王说-很好,很好,你们众等,以及阎罗王,能这样的拥护善男女等,吾也要告诉梵王和帝释,令他们来卫护你们.
33这时会中有一个鬼王,名叫做主命的.主命鬼王对佛说-世尊,我根据世人自作的业缘,主管阎浮世界的人,人类生的时候与死的时候,都是我所主管的,在我的心愿中,很想要利益他们,因为是众生不能领会我的意思,致令他们生死都得不到平安.
34为什麽呢?阎浮提的人,受胎的时候,不问是男是女,或是怀孕满十月欲生产时,但要做些放生或其他善事,自然能增益家宅的光辉,能令土地神明欢喜来拥护,而使子母都能得到很大的安全,而且还可以利益到这一家的大小眷属.当小孩已经生下後,切勿杀害性命,取诸般鲜味,供给产母去吃,或广邀亲朋好友,聚会眷属,办了筵席,饮酒吃肉,高歌弦乐.这样一来,将使母子受杀孽之业报而不得安乐.
35这是什麽缘故呢?因为在产难的时候,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怪,妖魅要吃这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之神,暗中保护他母子两个,使他安乐,而得到利益.像这样的人,便是有修福修善,报答诸土地神灵.有些众生不但不报答土地神灵,偏做杀生害命,聚集亲友眷属,歌乐饮酒吃肉,因为这个原故,犯了祸殃,自作自受,子母都要受损害的了.
36还有那阎浮提临命终的人,不问他是善是恶,我欲令这命终的人,不堕落恶道中去,何况他生时能够修持善道,来增加我愿力的庇护呢?
37就是这阎浮提行善的人,临命终的时候,也有百千数恶道中的鬼神,变作了父母乃至於变作诸般亲眷家属,假意来接引亡人,令之堕落到恶道中去受苦受难,何况是本来造业障的人呢?阎浮提的男子女人,临命终时,本灵和知识都是很昏昧迷惑的,自己已经不会辨别是善是恶,乃至於眼和耳,都没有见闻的能力了.在这个时候亲友家属们,应当要替他供养佛菩萨的金身佛像,虔诵地藏本愿经,或是助印佛经善书,或专念佛菩萨的名号,不断精勤行善造功德,能令亡者,脱离诸般恶道,自然那些诸魔鬼怪也都退散了.
38主命鬼王继续对佛说-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的时候,倘若听到一佛的名号一菩萨的名号,或听到大乘经典的一句一偈.或是助印善书给人传阅,这一辈行善的人,能消除五无间地狱,以及杀害生命的重大罪孽,就是应当堕入恶道去,也顷刻给他解脱了.
39佛告诉主命鬼王说-你有这样大慈悲的胸怀,於世人的生死中,能够保护诸类众生.於未来世,有男子女人,到了生死的时候,你不要退失这大愿力,总要令他们得到解脱,使他们永远得到安乐.
40鬼王对佛说-愿您不要忧虑,我当尽己所有的形体负责任,全心全意去拥护这阎浮世界的众生,生时与死时,都使他们得到安乐.但愿诸众生,於这生死之时,能相信听受我的话,自然没有一个不得到解脱,获得这大利益的.
41这时候佛告诉地藏菩萨说-这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历过百千劫转轮作大鬼王.在世人生死之中,专门拥护众生,这位大鬼王,因为实行慈悲大愿力的缘故,所以现鬼王身,其实他并非是鬼王.却後过一百七十劫,得成佛果,名号叫无相如来,他所修成作佛的世界,名叫净住.这佛的寿命是长得不可计算的.
42佛又对地藏菩萨说-这般大鬼王,他们慈悲愿力,是不可以思议的.所度脱的天道和人道之众生是很多的,也是不可限量的.
法师:弟子很感谢菩萨今晚说法,释解本愿经中,阎罗王和大鬼王们自述利生愿力.更发扬地藏菩萨大愿力,这是本愿经中的第八品.
*弟子,曾经研读地藏菩萨本愿经佛经之内意,知道地藏菩萨本愿经是释迦牟尼佛化导众生,为报母恩,特往忉利天宫说法,以是因缘,更召地藏菩萨,以未来众生.殷勤付嘱,令其化度一切众生,愿令究竟度脱早成佛道.然而本愿经和佛经或善书等,是给人们指明宇宙人生的实相,是超凡入圣的途径,离苦得安乐的真理,乃至究竟解脱生死轮回,恢复本来清净之佛性.使人出迷津而就觉海的慈航宝筏,
*所以愿众生大德对於经书或善书,应生恭敬珍爱之心,尤其在阅读念诵时,要用水洗手或用坛香净手,诚敬诵阅,如面对佛圣一样,平时要安放於清净之处,保存流传,能得无量的功德利益,切勿轻慢毁谤,免得造无量罪过,苦报无穷.
*诚愿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一书,为普渡大开方便门,更愿佛法无边利益广被群生.
*我的恩师开心禅师曾经说过,人人信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大乱之道也.愿佛弟子必需深信因果,确实坚定信念,止恶行善,利国利人做起修心养性,方能了生死,早成佛道也.
法师:恭请菩萨开示,何谓佛说十法界?
菩萨:佛说十法界,我作个比喻众生就容易看得懂,这什麽意思了.
(例表如左)[原书为一表格]
(比喻/分数/种果名词)
01博士/100/佛陀
02大学(研究所)/90-95/菩提菩萨
03大学生/80-90/西方极乐世界
04高中生/70-80/缘觉
05初中生/60-70/声闻
06小学生/50-60/天道
07幼稚园/40-50/人道
08苦刑修持中(待胎)/30/阿修罗道
09苦海回头中/20/畜生道
10苦海刑中/10/饿鬼道
11死刑/0/阿鼻地狱道
大乘圣人01,02,03,
小乘圣人04,05,06,
六道众生07,08,09,10,11,
*佛说十法界众生须多参悟,人如不说佛,吾佛又不说云,则西大无佛,故愿佛法传世,使人人成佛见佛.
*今弟子静慧,能远求九华山百岁宫,共同著作指禅开示录达圆满,此乃佛法无边,禅道佛学普传,甘露遍洒尘埃,凡是有佛缘者,阅读而了悟,应修行达圆满归位正果,如有恶口 谤此书,永沉苦海恶道.弟子静慧能有始有终完成佛旨交待任务,特赐功果,特封位-静慧圆觉上师之称号.
*奉圣命闭关十二大的慧德,慧觉二位法师,特准证格其位,随从效劳生慧贤,刘大德志铭等四位人员,赐功德赦其业障,各黄榜注籍.将来愿各位当以发扬佛法大道,度人向善为责,希共勉之.
*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等善书,凡是印送或宣化者,土地神随时巡察回报,冥府皆会时时录案,凡有所求皆能应验如响,愿天下众生大德善男信女等,能多予广印流传,功德无量.
*最後祝九华山百岁宫及南屏山圣真天佛院诸修士及凡尘芸芸众生能功果圆满,共证菩提正觉.
菩萨:吾及协助著作之诸佛菩萨,龙天护法天王等要回西天缴旨.
普为施资读诵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现业 增长诸福慧 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与饥馑等 悉皆尽灭除 国泰民康宁
出资印赠者 诵持流通者 现眷咸安乐 先亡获超升
所求皆果遂 随愿得往生 法界诸念识 同证无上道
九华山传奇地藏吾萨应身事迹
00我国有四大名山,也就是四大菩萨应化的道场.四大名山是指
01山西省的五台山,文殊菩萨之道场
02四川省的峨媚山,普贤菩萨之道场
03浙江省的普陀山,观音菩萨之道场
04安徽省的九华山,地藏菩萨之道场
05其中只有地藏菩萨,不但现比丘身,而且用地藏为名,在九华山开道场度众生.我国佛教在唐朝,正如日丽中天,东传至日本,韩国等地.在那时韩国分为三个国家,就是新罗,高句丽,百济.新罗国的王子,名为金乔觉,发心出家,法名地藏比丘.大士心慈面貌不扬,颖悟天然,身高七尺,顶耸奇骨突高,膂力之大,可以力敌多人,他曾说-
六籍寰中 三清术内 唯第一义 与方寸合
06金乔觉王子二十四岁,祝发出家,携其爱犬喜听,就在唐贞观四年[+0630庚寅3123唐013太宗-贞观04],航海到中国来参学.地藏比丘最初到中国,随处参访,游化数年,後来游学到南中国的安徽省九华山,见深山里有一盆地,面阳而宽平,於是就在山上结庐苦修.
07经过了许多年,有天地方上的士绅诸葛节长者,率领村民家人游山,深入无人之地,忽见一位和尚在此苦修,住的是石洞茅蓬,吃的是破锅残粒杂食拌些白土,生活异常清苦.群老游山客惊叹道-和尚如斯苦行,见者於心不忍,我们应当负责为他改善呀,
08诸葛节长者,近之请示後,方知是新罗国王子,远来中国求佛法,住此山中苦行.长者深感未尽地主之谊,於是发心护持,为大士建一寺院,使其安心修道.
09九华山本名九子山,唐李白到九子山时,见九峰如华,改名为九华山.九华山的地主,地方人称呼他闵阁老,想当年也做过大官,所以家财甚富,地方上建寺搭庙,必得请闵公施地不可.闵公也是乐善好施之人,对大士亦是非常信仰.
10大士选九华山为道场,向闵公化缘一袈裟之地,闵公怀疑怎麽只要求一袈裟之地呢?遂满口应允,哪知大士以神通法力,袈裟一撤,盖尽了整遍的九华山,闵公见他有此神通,惊喜不已,慨然将整遍的九华山,全部布施给大士,作为弘法渡众生之道场.
11从此闵公也做了大士有力的护法.闵公很乐於斋僧供佛,每次斋僧百位时,如果地藏大士在深山不能来应供,他都虚设一席给大士留著以示供奉具诚.闵公很敬仰大士之德,虔信佛法,命自己儿子随大士出家学佛,其子法号为道明,出家修道习佛法身为大士之侍者.(我们在寺院里曾看到,供奉大士像旁有一老一少,这即是闵公父子,闵公老来学佛拜其子道明和尚为师.父子修道於九华山上)
12寺院建成後,各方来参学者很多,新罗国亦有不少的人来亲近供养.九华山既高又深,寺僧众多,生活常发生困难.米粮不够吃,常常都渗拌很多观音土(细白如粉之泥土),其生活清苦是可想而知.当时就有枯槁众之称.但是寺中修行众,都是抱持一颗求法学佛的诚心,故对於物质缺乏上并不计较奢求.如此为道求法之精神,很令人敬佩的.大士领众在九华山上苦修,影响力很大,後来新罗国之国王也知道其王子在,九华山上苦修之事,马上派遣侍从送米粮来供养.(补助粮食大量供应)
13菩萨在九华山上开设道场,传诵许多逸事,在宋高僧传中有记载著这样的事迹-有次大士静修於山中,曾遇毒螫,太士无惊端坐无念,不动声色,不久忽有一艳妇,姗姗而来,向菩萨作礼,馈药谢罪道-小儿无知,毒螫圣者,我愿引甘泉以补此过.言讫不见,左右有甘泉水渐渐潺潺而流.当时的人都说-这是九子山神,为菩萨的高深道行所感召,来向菩萨献供谢罪的,
14另一则事迹-大士在九华山时用了一位书童为随身侍者,这书童居山中常感寂寞,时时闹著要下山,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回去,当书童哭著向大士辞行时,大士很感动的,写了一首送童子下山之诗,
15诗道-
空门寂寞汝思家 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 懒於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捞月 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 老僧相伴有烟霞
16这首诗把山僧与山童两者之心情,透彻的表现出来,更现大士慈悲的情怀.
(地藏比丘,正是地藏菩萨之化身,九华山更是成为菩萨应化之道场)
助印本书大德芳名录--[略去]
地藏王菩萨指禅开示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