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恩仇录送礼物:精神之家》——自闭症儿童利他行为与文化间的差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6:31:38
      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曾就利他行为的文化间差异提出过各种解释。这些解释通常是由个别研究人员对某个特定文化进行观察后所作的思考。遗憾的是。很少有研究人员对若干文化背景中的儿童的利他行为作过系统的比较。以便找出文化因素在造成攻击、敌对、竞争、合作等利他行为差异中所起的作用。看来,观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利他行为,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化是如何影响或阻碍利他行为发展的。
一、倡导非利他行为的文化
    人类学家科林?特恩布尔(Colin Tumbull)曾经研究过乌干达山民埃克人,认为他们随着社会组织的解体,逐渐变成没有法律、没有爱心的群体。他们为如何“活下来”而拼搏,为“刻毒、妒忌和猜疑”所支配。人们只关心自己的生存,“欺骗、偷窃、阴谋、残酷,甚至谋杀,成了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关心、慷慨和怜悯则被看作是缺点,即使自己的配偶、父母或孩子,也不愿提供帮助。小辈会从长辈那儿偷走食物,对长辈饿死无动于衷。“在这个社会里,只有一个公共价值,那就是'ngag’(食物),它成了衡量好坏的惟一标准。好人就是帮助你填饱肚皮的人。”
    心理学家罗纳尔德?罗纳(Ronald Rohner)曾经研究过居住在爪哇岛东部的爱罗里斯人,认为“他们缺乏形成强烈而又长久的情感依恋的能力。相反,他们用贪婪、狡诈、防范来对待亲人。戏弄、恐吓、嘲笑和欺诈儿童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了逗乐,成人会唆使儿童说谎,或者吓唬他们。例如,成人会亮出一把刀子吓唬孩子,说要割掉他的耳朵。”
    社会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曾经研究过居住在太平洋沿岸的垮克由托人。“这个民族的文化是建立在毋须付出多少劳动就能得到充分供应的基础上的。他们自以为一切都比别人优越。为了实现这种优越,必须控制资源。拥有资源就意味着拥有权力,而拥有权力就意味着拥有羞辱别人的资本。他们表现出来的争夺优越的决心达到肆元忌惮的地步,不仅表现为自我美化,而且表现为嘲笑别人。他们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甚至宗教,都成了表现这种优越的渠道。”
二、倡导利他行为的文化
    与上述文化不同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帕帕古人、印第安纳州的忽必人和现代以色列的集体农庄,都强调人际的和谐、协作和互助等文化。倡导利他行为的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1.温暖和慈爱。儿童对待别人的态度.受制于他们体验到爱的程度。在这些文化中,无论孩子是男是女都得到同样的关爱。父母的基本原则是,绝不放弃对孩子的爱,绝不怂恿对孩子的嘲笑。除了父母外,亲戚们也愿意为孩子做许多事情。随着孩子进入学习年龄,他们的主要学习内容是:(1)温和、合作、慷慨;(2)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3)个人的行为应对群体负责。虽然成人不会因为孩子学习较慢而指责他们,但是,对于第三个学习内容,则多少带有强制的性质。跨文化的研究发现,温暖和慈爱的育儿模式与儿童理解利他行为的社会效应相关。但是,就利他行为的发展而言,单凭父母亲的温暖和慈爱是不够的。
    2.反复灌输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念。在这些文化中.成人非常注意对儿童灌输积极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标准。例如,据报告,帕帕古儿童每天傍晚有一堂“必修课”,那就是听长辈讲解勤劳、忠诚、和平等价值的重要性。忽必族儿童接受的价值观念是:张扬合作、抑制攻击。以色列集体农庄为儿童确立了这样一种社会准则:合作为荣,竞争为耻。在以色列集体农庄,父母及时奖励慷慨和合作的行为,严厉惩罚自私和竞争的行为。正如有些心理学家所说:“在以色列集体农庄,儿童不会把竞争作为社会期望的标准来接受,而且不喜欢那些总想超越群体成员的孩子。这种反对竞争的态度如此强烈.致使儿童耻于名列前茅的想法。”
3.主流文化融于日常生活。在这些文化中,日常生活体现这样的主流文化:个体生活有赖于个体之间的合作和帮助。儿童应把利他行为作为其日常生活的惯例。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倡导利他行为的文化是在下述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将主流文化融于日常生活的:(1)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不论玩耍还是学习,都注意建构一种相互帮助、彼此关心的网络。这种网络强调“三提供”和“三回避”。“三提供”是提供帮助、提供支持和提供建议:“三回避”是回避支配别人、回避引人注意和回避只求不予。(2)有意识地让儿童执行一些对家庭经济和家庭福利具有重要意义的义务.包括必要的家务和劳作。目的是让儿童从小懂得他们必须对自己的家庭负起责任,家庭的幸福也有赖于他们对家庭的贡献,而且他们是能够对家庭的幸福作出贡献的。(3)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减弱人际之间的合作。例如,电冰箱的引进使得每家每户可以保存食物,而毋须仰仗邻居的馈赠;金属薄板制作的屋顶材料使得人们不冉需要求助他人来定期铺盖茅草屋顶;拖拉机的租用减少了农忙期间的互助;发动机的使用排除了集体捕鱼的需要,等等。即便如此,它们仍然替代不了人际和睦。因此,日常生活中必须克服防范、偏激、躲避、攻击、妒忌等人际心态。
    当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上述这些倡导利他行为的文化实际上都是面向自己家庭、朋友或邻里的。在此文化背景中,人们的利他动机是为了得到家庭、朋友和邻里的赞誉,以及对回报效应的期待。所以,我们尚不能据此断言这些文化中的儿童行为是真正属于利他主义的行为。
三、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别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儿童的利他行为有着文化和亚文化的显著差异。例如,心理学家曾经设计过一种称作“合作板”的游戏。“合作板”呈正方形,4个儿童站在四个角上.每人控制一根绳子,四根绳子同时系着一支圆珠笔。要求儿童相互合作.通过牵拉手中的绳子,在“合作板”上画出一个圆形。如果每个儿童都只顾朝自己方向拉绳子.那就不可能画出圆形,至多只能画出一条直线。结果发现,如果规定儿童在一定的时间内4人共画一个圆形,那么不论他们来自哪种文化背景,他们都能通过合作来完成任务。然而,如果要求儿童各自画一个圆形,并且告诉他们谁先完成谁就能获奖,那么,在此情况下,儿童就会互相竞争,甚至不顾对方手中的绳子,只考虑如何把握自己手中的绳子来画圆。
    心理学家发现,在上述实验中。来自不同文化和亚文化的儿童存在差异。例如,当心理学家要求儿童各自画圆时,出现了这样的结果:(1)来自农村的儿童要比来自城市的儿童合作得更好;(2)同样是美国儿童,墨西哥裔美国儿童和非洲裔美国儿童要比英裔美国儿童合作得更好;(3)同样是以色列儿童,来自集体农庄的儿童要比来自非集体农庄的儿童合作得更好;(4)来自欧洲文化背景的儿童和来自亚洲文化背景的儿童(尤其是韩国儿童)都倾向于竞争;(5)即使在同一所学校,来自高加索入的儿童就要比来自印第安人的儿童更具竞争性;(6)合作最好的是澳大利亚士著儿童和新西兰毛利族儿童。
    尽管上述的研究人员对传统文化的阐释有点夸大,或者由于他们的主观倾向而忽视或误解了某些习俗,但是,他们的研究毕竟引起了人们对不同文化机制的关注,而正是这些文化机制导致了利他倾向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操作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