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时雨 电影 百度云:关于中医言心跳不宁治法论初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49:13

关于中医言心跳不宁治法论初识

心跳不宁,医籍曰之为,惊悸怔忡两种病证。言惊者,是由外而起,内发而惊。言悸是外无所惊。均自觉心跳,休作有时,不能自主。有外因,有内因,内因为主;言怔忡纯为内因。应该说惊悸怔忡为心慌心跳一病,病情有轻重,病因虚实有别。而古医籍医家,各有其说,医家名言为:

1)医家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论》:“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也;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则为悸也。”

2)医家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3)医家张景岳著《医宗金鉴》:“惊自外至,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惊自内惕,悸因中虚,故脉弱无力。”

4)《医学正传》:“夫惊悸怔忡之候,或因怒气伤肝,或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因而心血不足,又或遇事繁杂,思想无穷,则心亦为之不宁,故神明不安,而怔忡惊悸之证作矣。”

5)医家朱丹溪著《丹溪心法》:“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说明病因是阴亏血少,血虚则心失所养,不能养神,故神不安,而志不守。

6)内经《素问。举痛论》:“惊者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心跳不宁,多由于气血虚弱,心气不足;此外阴虚火旺,或痰火内动,水饮内停,积潴心下,都可导致心跳不宁病的发生。

7)内经《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而内舍于心。”

1】气血亏虚型:,

分析:若思虑伤神,耗伤心血,又能伤脾,脾胃运化无权,渐致气血两亏,不能上奉于心,面白少气,自觉心中空虚之心跳,为气血不足而悸,此症最为常见。宜养血安神。方药:归脾汤,人参养营汤之类;

2】阴虚火旺:

分析:若用脑(心)过度,心神暗伤,遇事易忘,一经思虑,则心悸不停,或时悸时烦,心胸跳动,不能安眠,此为心阴不足,心阳独亢所致。治法:当以滋阴降火,安神宁心,宜天王补心丹,加辰砂灯心。

若舌红口干,脉细数,为阴虚火旺,应滋阴降火,宜用朱砂安神丸,加丹参,元参,麦冬。若服之不应,甚则下午发烧,手足心热,治当滋水养阴,用六味丸,加五味子,麦冬,柏子仁之类。

3】心阳不振型:

分析:心阳虚而心悸:使心阳被抑,常见脾肾阳虚,如脉来结代,此为营卫俱衰,治当阴阳并调,方用炙甘草汤;或括蒌薤白桂枝汤加减,或桂枝甘草龙骨牡历汤,斟酌选用。

4】水气上凌型:

分析:脾运不健,不能蒸化水液,水饮上逆,引起心悸。若口渴不饮,小便少,眩晕,当治其水,行水宁心,用茯苓甘草汤(倍用茯苓);

若口不渴兼呕恶者,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以降逆行水;

若头眩,气欲上冲,而悸在脐下,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利水镇逆。

若心下悸,四肢厥冷,苔白不渴,头眩筋惕,肌肉抽缩跳动,此谓肾水凌心重症,当急用真武汤温肾制水。

5】痰火扰心型:

分析:见烦躁不眠,梦中恍惚,苔黄脉滑,心中时而动悸,此为痰热内生,上扰心包,治宜清心豁痰,用温胆汤加熟枣仁。如心火旺者,佐以川连,栀子,连翘等。

6】血瘀阻滞型:

分析:常由血行不畅,阻滞心络,而成心悸,多由心阳不振的心痹,发展而来。其言风寒湿之邪,搏于血脉,内及于心,心气被抑,而血瘀,致心神不安而悸。方用失笑效散等。

江天成写于中国河南信阳。               E-mail:x889912@sohu.com.

20101125日星期四.                 14028664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