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图画照片:钰莹论幸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04:13
(2012-01-13 18:19:22) 转载 

卢梭有言,人人都追求幸福,但人们往往不知道幸福是什么。那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一、梭伦与克洛伊斯的故事

据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载,2500年前,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盛产黄金,克洛伊斯一度成为最有权势和富有的国王。希腊七贤之一的雅典梭伦完成法典的编纂后,周游列国,至吕底亚。克洛伊斯带梭伦参观装满黄金的宝库,然后问梭伦世界上还有没有人比他更幸福。梭伦举出了另外几个人,他说“只有我听到你幸福地结束了你的一生的时候,才能给你回答。毫无疑问,纵然是豪富的人物,除非他很幸福地把他全部的财富一直享受到他临终的时候,他是不能说比仅能维持日常生活的普通人更幸福的。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他总是有某种东西,却又缺少另一种东西。拥有最多的东西,并把它们保持到临终那一天,然后又安乐死去的人,我才能给他加上幸福的头衔。”

克洛伊斯不以为然,后来,他的唯一一个有望继承王位的儿子在打猎时被护卫误伤而死,吕底亚在十多年后与波斯帝国决战,也被后者所灭,克洛伊斯差点被居鲁士烧死。

二、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众说纷芸,答案五花八门,大有盲人摸象的感觉。幸福是什么这个话题应该属于哲学的范畴,主要是价值观的问题,可以转换成另一个问题: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应该怎么活?

这个话题也是成年人思考的问题,小孩子是不会问这种问题的,他们还不能理解这种问题。儿童多半是快乐无忧的,但他们并不会感到幸福,事实上他们这个年龄还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他们的生活就是玩耍,以长身体为主。即使某个小孩的童年多灾多难,贫穷多病,他也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幸,说实在的,他这时还不知道什么是不幸福,正可谓身在福中不知福。小孩子虽然有快乐,有悲伤,但他们没有幸福不幸福这种概念。如果你非要说他也有幸福和不幸福,那他的幸福就是爸爸妈妈给他买了一个新玩具,或陪一起玩等等。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有一处新房子。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人生有一个长期坚持的目标,并一直努力去达成,每天都靠近目标一点点,虽未达到目标,但这种跃跃欲试的状态本身就是幸福。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和他手牵手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无意间对你一个微笑。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和他偶尔的一个电话、一条短信的关心。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有一个懂你的人,他和你分享悲伤和快乐。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

有的人说,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当我看不到你时,可以这么安慰自己:能这样静静想你,就已经很好了。幸福就是我无时无刻不记着你,即使你不在我身边。幸福就是每当我想起你时,春天的感觉便洋溢在空气里。幸福就是不管外面的风浪多大,你都会知道,家里总有一杯热腾腾的咖啡等着你。幸福就是当相爱的人都变老的时候,还相看两不厌。幸福就是可以一直都在一起,合起来的日子是一生一世,从人间到天堂……总之,幸福就是自己的一种内心感受。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两个人相互体贴、尊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思念,而她能够感应到你仿佛就在她身边。幸福就是两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同甘共苦,不离不弃,携手到老。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身边的点滴之爱,只要你去发现它。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自己的感觉,只要自己觉得幸福那就是幸福,一个不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感受不到幸福。

有的人说,幸福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对于灰姑娘来说幸福是每天晚上和自己的王子在一起跳舞……我的幸福是每天过得开开心心,如此而已……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每一天都过的开心,幸福是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分享所有,幸福是听着别人关心自己,幸福是和所有的好朋友在一起,幸福是我认识了能给我幸福的人……

有的人说,幸福是美好的,却又无法用语言描述,幸福就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有的人说,看到家人健康、快乐,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有的人说,幸福是一种信仰。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自我满足,自我感觉很好。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爱一個人。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某种欲望的到了满足。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幸福,谁也不能准确地回答

有的人说,幸福是一种思念。

有的人说,幸福好简单,只要紧紧地牵着喜欢的人的手。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知足常乐。

有的人说,幸福没有解释,是一种感觉。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能够吃饱饭,能够睡好觉,有牵挂你的人,有你牵挂的人。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自己喜欢的球队赢球。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成功减肥。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一种满足的心境。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快乐。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当你饿的时候有馒头吃,渴的时候有水喝,累的时候能休息一会,想哭的时候能有个肩膀靠一靠,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幸福是一种对现状的接受与肯定及由此带来的快乐。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拥有一颗善心。

有的人说,幸福是十岁过年的时候穿着新衣服,拿着压岁钱,挥舞着烟花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幸福是二十岁的时候和几个好友一起去远方旅行,背着背包,踩着青春的节拍;幸福是三十岁的时候与自己心爱的人走过红地毯,相亲相爱这一生;幸福是四十岁的时候,收到孩子送的生日礼物,感叹孩子终于长大了;幸福是五十岁的时候跟孩子上街,被人说成是姐妹俩;幸福是六十岁的时候过年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吃饺子,看春晚;幸福是七十岁的时候还能握着老伴儿的手,在公园里散步,一起看夕阳西下。

有的人说,幸福是一种感恩的心态。只要用心去感悟,你就一定会幸福。

有的人说,幸福来源于欲望的满足,这种满足可以是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当我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心理的落差,于是产生了痛苦。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小鱼得到了清水,小鸟得到了蓝天;幸福就是一艘漂洋过海的帆船抵达了终点。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一瞬间花开的声音。

有的人说,儿子的幸福就是她的幸福。

有的人说,幸福就是能让自己心爱的人感到幸福。

有的人说,人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只要心中充满爱,幸福就常在。

中国爱国青年说,幸福就是国家越来越强大。

朝鲜人民说,幸福就是能够很荣幸地为金正日将军效劳,永远做一名金正日将军的好战士。

一个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

一个匆忙的富人说:有闲就是幸福。

一个下岗工人说:有工作就是幸福。

一个工作太忙的人说:不上班就是幸福。

一个失去双亲的人说:父母在就是幸福。

一个双目失明的人说:能看见东西就是幸福。

一个瘫痪在床上的人说:站起来就是幸福。

一个捡破烂的人说:多捡些破烂就是幸福。

当然,上述这些人不管提出的是哪种幸福,当他们的需求、愿望真的实现时,他们又不幸福了。幸福就像是他们的影子,当他们伸身去抓的时候,影子又往前跑远了,不见了。

小孩子说,凡事都被大人管着,不幸福,什么时候我长大了,凡事可以自己决定,那就幸福了。可等他长大了,却发现烦恼更多,并不感到幸福。

没钱的人说,什么时候吃穿不愁,有钱了就幸福了。可等他们真的有钱了,甚至钱多的没地方花的时候,他们又觉得生活空虚,百无聊赖,没有意义,缺少刺激。

身体不好的人说,什么时候不生病了,我什么都不要,也会感到幸福。可等他恢复了健康,他的欲望又让他产生了新的烦恼,没有一点幸福的感觉。

小公务员说,什么时候等我当了官,有权有势,我就幸福了。可等他真的当了官,而且是大官,他仍感到身不由己,官还不够大,钱还不够花,仍不能感到幸福。

单身汉说,什么时候找到了美女老婆,我就幸福了,什么都可以不要了。可等他真的找到了美女老婆,他却发现自己需要增加的东西还有很多,又不幸福了。

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幸”字的上部代表房子,下部代表钱;“福”字左边代表一家人有衣服穿,右边代表要有吃的,所以,幸福就是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钱花,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并给幸福下了一个定义: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的过程。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还提出一个幸福的公式:幸福感(F)=幸福系数(K)*渴求度(Q)*被满足度(Z)。即某人对某事物的幸福感(F)与其对某事物事前的渴求度(Q),以及事后的被满足度(Z)以及每个人所特有的幸福系数(K)成正比。

英国心理学家科恩也设计了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P+(5xE)+(3xH)。“P”代表个性,包括人的世界观、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E”代表生存状况,包括健康状况、财务状况和交友状况。“H”则代表人类更高一层的需要,包括雄心、自尊心、期望值、幽默感。

三、幸福的格言

严肃的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风流、游乐与欢笑这种轻佻的伴侣,而在于坚忍与刚毅。 ――西塞罗

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多才。 ――德谟克利特

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接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歌 德

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说出你所感觉到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 ――塔西伦

幸福是在于为别人而生活。 ――托尔斯泰

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幸福。 ――列?托尔斯泰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狄慈根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爱因斯坦

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力享受幸福;这正如没有创造财富就无权享受财富一样。 ――萧伯纳

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 ――屠格涅夫

幸福时代的到来,不会象睡了一宵就是明天那样。 ――布莱希特

快乐可依靠幻想,幸福却要依靠实际。 ――尚福尔

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 ――穆 克

不要向不幸的人道说你自己的幸福。 ――布劳塔奇

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 王进喜

四、幸福的误区

一个人的幸福观、价值观,决定了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采纳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拥有错误的幸福观就会与幸福的方向背道而驰,就会应了卢梭的那句话,自认为在追求幸福,自认为很幸福,其实过的是一种邪恶、堕落、腐朽的生活。

有些人认为幸福就是要有钱,钱越多越幸福。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人有很多,持这种观念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就会以赚钱为人生的最大使命和目标,为了赚钱,费尽心思,甚至不择手段。这种人不会考虑赚钱的正当方式,即使赚了钱,也不知道如何正当地花。没钱的时候,他很痛苦,很烦恼,很自卑;有钱了,他就会盛气凌人,把穷人不放在眼里,道德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加速地堕落。有这种价值观的人,若是女人,就会以自己的身体、美貌为本钱,打开通往财富的大门;若是男人,就会用尽自己的聪明才智,坑蒙拐骗,无恶不作。

有些人认为健康就是幸福。很多老年人和有过疾病经历的人往往会有这种体会和认识,于是他们拼命锻炼身体,非常注意养生进补。女的每天跳健美操,男的整日练太极拳。有了健康,就想尽办法穷开心,找到一点搞笑的事情,就觉得很满足,认为找到了幸福。

有些人认为幸福就是当大官。这种人在我们这个有官本位的悠久历史传统的社会,至今仍有最大的市场。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一心把自己所有的自尊和才智放在拍马奉承、研究权谋上,努力巴结上司,营造后台靠山,注意排队站队,打击排挤对手,乐此不疲,甚至有“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感慨。对下则颐指气使,摆出一副不可轻易接近的臭架子。做一点点事,就急着要大夸特夸,美化宣传自己,报喜邀功。对他的衣食父母,则横征暴敛,毫不手软,有用时作为作秀向上爬的梯子,没用时则踩在脚下,骂一声刁民。

有些人认为幸福就是尽情享乐。持有这种观念的人,生活就是抓住每一个追求快乐的机会,及时行乐,人生几何,对酒当歌。在吃的方面精益求精,日常的饮食、一般的山珍海味还满足不了他的胃口,各种没人吃过的稀有的野生动物才能唤起他的兴趣;在吃法方面也要发明一些人体晏之类的,才能让他高兴起来。有的整日沉迷于女色,以捕猎美女为人生最大幸福,有了一个美女老婆不够,还要有一个情人、女朋友或小蜜,有一个情人不够,还要追到更多的美女。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点上屡屡被人打破记录,听说国内某位大官人曾经先后包养了140多个情妇。女朋友比这位公仆还要多、还没揭发出来的,肯定还有。有的还要依靠酒精来麻醉,通过毒品来刺激,还会发明各种新奇的玩乐方法。总之,凡是能够带来感官快乐的,他们都会去争取。

有些人认为幸福就是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于是,他们努力工作、学习,日夜不停,不知休息为何物,成了工作狂。有的人忙于工作,事业确实有所成就,却发现世事古难全,家门不幸,祸起萧墙,后院起火,惶惶终日不得安宁。有的功成名就,又有贤妻在旁,却发现孩子教育失败,恨铁不成钢,悔之莫及,幸福还是很遥远。

五、几大哲学流派的幸福观

幸福是一个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当然是一个人基于现实生活经历的体验和感受。什么是幸福,怎么样才能幸福,这个问题基本是哲学要研究的问题,大部分是伦理哲学要研究的问题,但也与政治哲学相关。这个命题自人类诞生之日,就已经产生,人作为一种智慧存在物,天性就是喜欢追问生命的意义,人类自觉地寻找这个答案的努力也已经有几千年了。中国古代的先秦哲学各派对这个问题有所思考,但所获不多,比较肤浅,基本上都没有找到幸福的所在和道路。秦以下至今,哲学长期停滞倒退,也没多大进展。历史证明,中国人并不善于思辨此类问题,他们更多的是关注物质层面的生存问题,哲学缺乏深度和广度,依靠本能生活多于依靠理性和智慧。

西方历史上有几大哲学流派,源远流长,影响很大,各有各的真知灼见。跟我国先秦诸子处于差不多同一时代的,在希腊罗马,就已经有好几个强大的哲学流派,在研究这个问题。

斯多亚学派主张,人活着要过得幸福,要达到至善,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健全的判断力和自由意志。他们认为只要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判断力,他就能分清善恶,就能分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自己不能控制的。而幸福就在于正确处理能控制的和不能控制的事务,对自己不能控制的事务不要抱怨,不要过多追求,不要在意,而主要处理好自己能控制的部分,这样心里就会坦然而无所畏惧,连暴君也剥夺不了你心里的宁静和幸福。他们认为人的意志是自由的,是唯一自己能控制而别人无法控制的,也是最重要的,其他外在的东西都既非善,也非恶,都是可有可无的,包括财富、权力、地位、健康甚至生命,都可以舍弃。幸福的要诀在于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预见力,了解自然对人的限定,并顺从自然去生活。

柏拉图大圣人创立了学园派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他主张幸福首先要求有一个纯洁的灵魂,要尊敬自己的灵魂,要有美德、正义、诚实、谦逊、自我节制和良好的判断力。他认为金钱和财物在公私生活中过量就会产生敌对和长期不和,而匮乏则几乎一定导致奴役。他说没有一个不正直的人是自愿不正直的,没有一个犯错的人,是自愿犯错的,犯罪、犯错都是因为无知才这样。他主张我们需要的一种生活是欢乐和痛苦都经常光顾,并且强度大,但以欢乐占优势;如果痛苦占了优势,我们就丢弃这种生活,这是得到高尚生活的必然规律。有节制的、勇敢的、聪明的和健康的生活比胆怯的、愚蠢的、放纵的和不健康的生活更多欢乐。总之身体健康并具有美德的生活,不仅比腐败的生活更使人愉快,而且在其他方面同样有优越性,它有利于美,使仪态大方,产生效率和获得好名声,因此,如果一个人过着这样的生活,那么他在整体上得到的幸福将比他的对立者所得到的幸福,多得无法比拟。总的说来,柏拉图主张幸福的人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理性,守护自己的灵魂,用理性指导指挥自己的肉身,保持健康,培养美德。而且柏拉图在探讨个人的幸福时,往往是把它放在一个国家的幸福这个大话题之下来讨论的,他追求的是一种最大、最终的善。

亚里士多德大师创立了逍遥学派又叫漫步学派,他提出的幸福观是比较中庸、复合的,在他的价值观中,美德当然是首位的,其他智慧、勇气、节制、坚忍、健康、财富、友谊、荣誉、家庭、长寿甚至美貌都各有其相应的价值和地位。一方面除了德性,其他东西对于人的幸福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也具有善的性质,另一方面,这些东西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只要有德性,他就能获得幸福,当然,如果一个人上述各方面都能具备,得到越多,他的幸福也就越大。他说,人们行事应该选择中间,既不过度,也非不及。一个恶人所做的坏事要比一只野兽多一万倍。快乐不都是好事情,有的快乐是可耻的,下流的,有些是有害的,有些是导致疾病的;快乐之所以不是最高善,是由于快乐是生成而不是目的。快乐不是善,但它使人的实现活动得以完满。幸福是人生的目的,是一种合乎本己德性的实现活动,是自足,无所短缺,是一种思辨的生活。理智是每个人的存在,它是人之所以是人的东西,合乎理智德性的实现活动就是最大幸福,思辨是最大的幸福。他劝告世人,不要相信这样的俗话,即“作为人就要想人的事情,作为有死的东西就想有死的事情”,而是要竭尽全力去争取不朽,要按照自身最强大的部分而生活。他说,凡是思辨所及之处就有幸福,哪些人的思辨活动越多,他们所享有的幸福也就越大。只要合乎德性活动,一个人就有幸福的生活,有中等水平,一个人就可以做合乎德性的事情。总的来讲,亚氏的幸福生活是具有智慧、并不断实践德性的生活。当然,亚氏的幸福观跟柏拉图的幸福观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公共幸福的关注,在他的体系里,个人与整个社会、共同体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政治上的自由,就没有个人的幸福可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城邦的至善这个终极目的而存在的。

伊壁鸠鲁的花园学派则主张幸福就是快乐,但是他对快乐是有所定义的,是指肉体的无痛苦,灵魂的无烦扰,主张过一种简单的符合自然的生活。他把人的欲望分为三种,一是自然且必要的,一种是自然而不必要的,一种是非自然也非必要的。他的快乐生活是满足前面第一种欲望的生活。伊氏虽然也承认有神,但又说神是不干预人间事务的,他认为人要获得幸福,就要从对自然的恐惧和对神的惩罚的恐惧中摆脱出来。他的理论实质是无神论、唯物论,他在自然哲学领域的一些论断是有价值的。伊氏把友谊看得很重要,他的哲学比较现实,但也有遁世的倾向,并不是一种积极的入世的哲学,只关注个人的生活,而不关注共同体的幸福。他提出的幸福之路是学习研究哲学,增长知识,获取友谊,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这个学派从伊壁鸠鲁开始,就有教条化的倾向,继承者都没有什么发展和贡献,相反,误解其本意并误用滥用的人倒是源源不绝,许多人片面理解他的教导,从而步入了享乐主义的歧途。他的学说也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攻击和批评。

六、非正义的人不可能幸福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要过共同的生活。一个儿童从小就会学习分辨好人、坏人。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成年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自然都会有最基本的善恶分辨能力。善恶的观念几乎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因此,当一个人做了一些非正义的、不道德的事情时,他的内在道德指针就会作出裁决,即使他没意识到,或有意不去感觉,这种潜意识的裁决仍在起作用。一个人一旦违背了正义原则,他马上就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内心就会不安,这就是先哲所说的惩罚是与罪恶同时发生的,而不是姗姗来迟,或恶人没有报应。一个人作恶太多时间太久,这种罪恶感可能会麻木,但自我否定的感觉并不会完全消失。这时他的人格就会出现分裂,一方面他想做个好人,得到别人的真诚赞扬,另一方面他做了坏事,还要在别人面前装出好人,内心却很清楚知道自己是在欺世盗名,根本不值得别人这么爱戴敬重。坏事、恶事干得越多,他的负罪感就越重,对自己就越讨厌,自己跟自己的灵魂就吵得越厉害。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恶人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

历史上有无数暴君,虽然权倾一时,万人跪拜,但罪恶滔天,害人无数。他们并不希望被人称为暴君,也不认为暴君是一个荣誉,但是他们经常在做着暴君的事情。然而,他们平时还要装出一副爱民、亲民的姿态,希望被人赞扬英明伟大,被人奉为圣人明君,因此,他们所做的跟他们希望得到的是矛盾的,这种人格就是分裂的,时间久了,这种人就是无可救药的,自己的灵魂将永远不可能得到安宁。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暴君虽然表面威风凛凛,一言九鼎,一句顶一万句,想叫谁死,谁就得死,但是他们却总是担心自己的罪恶被人发现,很怕真相被人揭露,还害怕遭到报复,因此整日提心吊胆,对任何人都不信任,不是怕有人要刺秦皇,就是怕有人毒寡人,不是怕人要夺权,就是在想方设法杀人灭口,篡改史书,惶惶不可终日,有时连睡觉都要靠安眠药。这种生活可以说完全是堕落、腐败、邪恶的,当大浪淘尽,原形毕露时,他那罪恶的一生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七、通往幸福之路

幸福的生活当然是一种持续较久的状态,纵然不是横贯一生,至少也要持续大半生。把一时的快乐称为幸福,这是十分荒唐的。我们绝不能说一个人昨天是幸福的,今天却不幸福,不能说一个人去年是幸福的,而今年就不幸福了。幸福的生活应该表现为一种常态,至少没什么大起大落,他的内心始终是坦然、宁静的,跟自己的灵魂是友好相处的。克洛伊斯国王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久却连遭不测,成了亡国奴,这根本称不上幸福。

综上,幸福就是过一种合乎理智德性的生活。要获得幸福,对于个人来说,首先要坚守正义、诚实、公正;其次要有知识、智慧、理性、判断力;再次则是节制、健康、中等的财富、朋友等。

有智慧的人通过学习哲学,追随贤哲,可以自己找到通往幸福之路,可以自觉地行善,远离罪恶,并能实现自足常乐。缺乏足够智慧的人,就要通过信仰一种较为人性的宗教,来净化自己的灵魂,培养自己的美德,让教义和上帝来指导自己处理事务。在这个滔滔俗世浊流中,借助宗教,也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固定自己的位置。人性的宗教把伦理哲学教条化,直接灌输给缺乏足够智慧的信徒,让他们依之行事,从而不用思考、思辨,就能获得美德、保持美德,最终获得应有的幸福。

另外,个人的幸福还有赖于自由,自由之于人的幸福如同水之于鱼儿,空气之于火,而自由则关系到共同体的状态,没有公共的幸福,个人通常也很难幸福,至少大多数人无法获得正常的幸福。个人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全体的幸福互为依存,密切相关。因此,一个具有政治自由的共同体是个体获得幸福的外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