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科技大学博士申请:西山特产:银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10:52

太湖银鱼    银鱼一般长4~10厘米,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中。古称“脍残鱼”,体长而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活时细嫩透明,死后色泽晶亮似银,故称银鱼。有四个品种,分别为大银鱼(西山俗称残鱼)、雷氏银鱼(俗称灰残鱼)、太湖短吻银鱼(俗称银鱼丝)和寡齿短吻银鱼,前两种较大,后两种较小,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主。银鱼是太湖春季捕捞的重要鱼类,供鲜食、冷藏或晒干。

据《太湖备考》等史志记载,春秋时太湖银鱼就已著名。银鱼圆滚滚的身段,一对眼睛似两粒乌砂,全身洁白无瑕,晶莹如玉,通体透明,骨头纤细难见,吃时也难以感觉,可谓娇美无比,西山有西施泪化成太湖银鱼的传说。唐杜甫诗中的“天然二寸鱼”,指的就是太湖银鱼。宋代诗人张先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的诗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被列为贡品。

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成多种佳肴,烧、炒、蒸、炸、拌、氽均可,无不色香味俱全,西山著名的传统银鱼菜有“金丝银线汤”、“芙蓉银鱼”、“干炸银鱼”等。银鱼为传统出口产品,冰冻太湖鲜银鱼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日本人常把银鱼同鲱鱼鱼籽、海胆酱一起,配上调料,做成珍贵的菜肴。银鱼晒成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烹制前用清水浸泡,不比鲜银鱼逊色。银鱼为太湖特产,八十年代被移养滇池、西湖等地,也获得了成功,成为当地的珍贵鱼类,西山目前尚无人工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