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武隈改 碧蓝航线:从项羽的性格特征分析其的领导弱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07:32

项羽是历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喜笑哀怒都成为我们京剧刻画的经典,从《霸王别姬》到《鸿门宴》都有生动的记叙,一个历史人物的鲜明特点也跃然而生。我们喜欢他的简单直爽,没有奸巧深沉,从他对待敌人的态度都是直来直往;我们喜欢他作为旧式贵族对感情的那种真挚,特别在生死面前对爱人的那种真诚的眷恋;我们甚至喜欢他无惧无悔的生死态度,宁死不屈的硬汉精神。
  他的性格是简单而又生动的,单纯而又鲜明,属于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那种。于是间,让我们有了更多记忆片断,是纯情的、忧伤的,脑海里便有了与虞美人一起唱吟“虞兮虞兮奈苦何”的画面。不仅有美人,还要有一些勇猛的英雄主义色彩的故事,让这段情话更加圆满,于是间项羽亲自披甲持戟挑战汉军的勇士,可以说三军将士惟我独尊。让人最为牵挂的画面还对面对生死的态度,项英雄无惧无悔,在乌江边宁死不渡江,自刎而死,成全了我们对英雄的联想。
  项羽是一个英雄,更是悲情的大英雄,但是从现代领导学的角度分析和观察,项羽之所以失败,是与他的性格特征形成领导个性所至。从《史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作为一名领袖,甚至一名领导干部都有其固有的弱点。从根本上说,这些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上的差距直接导致了他的起义必定是失败的。我感到有以下几点与领导者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一是缺乏领袖气质,在诸侯面前没有一呼百应的领导权威。项羽是地地道道的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兮。但是作为一名领袖,他缺乏的是力量与智慧的结合,气度与雅量的统一,威信与尊严的融合,甚至称了王以后依然缺乏号召力,甚至埋怨诸侯背叛了他。《史记》中说,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学兵法也略知其意。从领袖的知识结构看,这是不全面的,与现代领导学的培养方略看,可以说有很大的差距。项羽引兵西屠咸阳后,立即封王,先不说不能行赏分明、分配不公,他封的十几个王,与他一心有又有几个?首先汉王刘邦就要与他争皇帝,魏王豹、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不仅不服从命令,还一一与他作战。从领导艺术看,不能够团结和带领班子的领导是失败的领导。
  二是缺乏驭才艺术,既没有识人选人之慧眼,又没有容人用人之雅量。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国民经济,我不如萧何,指挥千军,我不如韩信。但我能用之,所以取天下,而项羽有范增一人却不用。这就充分说明了项羽缺乏识人用人之术。当初,韩信、张良均是先投靠项羽,没有受到重用而改投刘邦。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选人识人之才智,项羽的叔叔项伯从现代意义上说就是刘邦放到项羽身边的一个卧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间谍,也是最成功的间谍,他几次成功地化解了刘邦的危险。其一,典型的鸿门宴,他不仅泄露消息,还拔剑起舞,掩护刘邦。其二,项羽要杀刘邦的父亲与吕后,又是他进行劝助。这么典型的串敌行为,项羽剧然没有识别,可见其识人之眼力的差距。从另一个角度说,项羽又缺乏用人容人的雅量,刘邦采取最低级的离间术,用不同的待遇招待项羽与其亚父范增的使客,何况还是骗术,项羽居然相信,竟然怀疑范增与汉有私,并夺之权。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仅要有识人之术,更要有容人之量,既要容人超越自己,又要容人不如自己,既要容人优点,又要容人缺点,既要容人成功,更要容人失败。

三是缺乏决策之智,既听不进有识之言,在关键时刻决断又缺乏果断决择。决策是领导艺术的重要环节,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是能够善于决策,果断决策,科学决策的。从项羽的几次重大决策看,都是失败的决策。一是决策中过于相信主观判断。鸿门宴前,范增告诫他必须杀掉刘邦,因为刘邦为称帝之心。当鸿门宴上,他质问刘邦时,刘邦一句解释就化解了他的疑心,竟然把他的间谍名单透露给刘邦,让刘邦亲自除了曹无伤。决策在鸿门宴前已经形成,但是未经与共同决策人商量,竟然私自改变决策,说明决策上出现了问题。二是决策中过于信赖个人感情。决策必须是科学的、客观的,一旦参杂了感情因素,决策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从领导性格看,项羽是情商大于智商。有例为证,项羽攻下外黄后,准备把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坑杀,外黄令门客十三岁的儿子劝阻了项羽。虽然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但是从他听不进范增的意见,听不进宋义,竟然听取一个孩子的意见,这些都充分说明,项羽的决策中感情因素占据了主要成份。三是决策不能吸取不同意见。项羽在屠毁咸阳后,心欲东归,要富贵还乡,准备定都彭城,别人劝阻他,他立即烹杀了劝谏者。四是决策草率缺乏调查研究。项羽在垓下之战时,听到四面楚歌,居然不派人进行调查,盲目怀疑汉军已经包围了楚军,自己断送了突围的可能。
  四是主官性格缺失,既缺乏重头再来的韧性,又多一个莽汉之气。一是作为领导层的决断者,不能有效控制个人感情况喧泄。优秀的领导干部在情感的控制上能够有张有弛,灵活地在观众面前表达,有效地调动大家的情绪。但是项羽表现却是“妇人之仁”,垓下一战之前,霸王竟然悲歌而慨,带领大家一起哭泣,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鼓舞士气,反而意气用事,用个人的忧伤,干扰大家的战斗意志,这样的战前动员,哪有取胜的欲望。二是作为领导层的决断者,缺乏对失败真谛认识,没有重头再来的勇气。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能够正确看待成败,在胜利面前不骄傲,在失败面前不气馁。但是项羽却缺乏打不死的勇气。当他带领残兵来渡乌江时,乌江亭长希望他回到江东回头再来,可他却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愿过乌江,这实际上就是不肯面对失败。三是作为领导层的决断者,缺乏对整体力量的认识,竟然崇尚个人力量。楚汉长期对峙之际,楚以攻对汉之守,项王竟然叫阵,要求与刘邦个人决斗来解决楚汉纷争的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四是作为领导层的决断者,缺乏对自己深刻反省,竟然相信命运。虽然是封建社会的贵族,他身上的贵族气质让他距离王者的风范越来越远。甚至连太史公都有清醒的认识,可项羽却执迷不悟。太史公曰: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项羽在垓下一战败后,竟然对属下说,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打仗的过错。由此看来,项羽缺乏强烈的反省精神,不能对自己的过错有清醒的认识。